雨势渐大,在漫天银雨丝中,汝阳抬头窥见一道兵器反射的冷光,几乎在同一瞬间,号角响,兵士奔袭,地动山摇。
地面积聚的雨水被血水染红,杀斗之声萦绕整个会稽山,汝阳站在迅速完成反攻的山头,狂风骤雨,吹得她衣袖猎猎,雨水冲刷她衣上面上的泥点和飞溅的人血。
这是场单方面的屠杀,或者说,这是潜伏将近两年,收获大决胜的时刻。
夜烛仍在领兵,蒋昱与汝阳这俩堪堪只有自保能力、武器加起来也只有两把匕首的人,站在这处安全区,二人没有交谈,只是一同看向某处。
山腰,一位身着南越军队服饰的“士兵”,此刻接近丢盔弃甲,露出原本的女儿身貌,明明前方是一片断崖,她还在往前躲藏。
无他,是后面追赶之人过于狠辣。
煦瑶不知道已经唾骂了多少声夜烛与周朝军队,这位什么楚王,估计是从未相信过她,否则纵然发现会稽山山顶有伏兵,却怎么也不至于一路行进而来千里驻兵皆被拔除。
她本是为越军扑灭周军时避免误伤的而提早穿上的越军盔甲,如今却成了催命符,她试图哄骗追赶的兵士,自己是楚王的救命恩人,为首那人反倒冷笑一声,直接点出她的奸细身份。
想到此,煦瑶又唾骂了声夜烛。
前面就是断崖,下头是因暴雨逐渐势大的洪流,作为土生土长的南越人,煦瑶如何不知,跳崖同样是死路一条。
身后是越来越近的追赶声,而煦瑶已经有些脱力,她仰头看见本被她精心布置用以请君入瓮的山头,雨水落入眼中,却似子民的血水滴上心口,煦瑶大恸,恨恨回望了眼,向前纵身一跃。
追赶几人面面相觑,靠近山崖边,仅见雨线落入崖底,分不清他们要追杀的人是否同样落入其中,是否殒命。
号角声又起,其中一人道,“快回吧,底下洪流这般湍急,不死也是残,弟兄们多我们几个搭把手或许就多保了条命,走了走了。”
崖上一阵脚步声后,又重新回归仅有风雨声的寂静。
煦瑶整个人攀附在一根厚重藤蔓上,紧紧贴着内倾的崖壁。
少时的记忆不断冲入脑中,煦瑶回想起少时也有这样一个雨日,因宫人照顾疏忽,她落崖重伤,她也曾紧紧握住藤蔓,拼命向上,最终仍是落入崖底,好在那回尚在王城范围,山岳也不过是寻常丘陵,这回是会稽山,周遭俱是敌兵,今日怕是……
突然,一直沾了点雨水的秀白的手握住了她的腕。
清瘦,精致,但有力。
“啧。”汝阳半身趴在崖上,露出一个探视的脑袋,试着去拽煦瑶的手、衣裳、头发,皆无用处,反倒在扯头发时,惹得煦瑶一声尖叫。
汝阳默默收回手,一通折腾,她险些自己也往前滑了滑,干脆抽出匕首,插在地上,将自己固定的牢些。
“别折腾了,你这细胳膊细腿,哪能拉得上我。”崖下传来闷闷一声。
汝阳一听就不高兴了,自己虽然基本功练得不扎实,下盘不稳平地走路都要侍女注意,但一手匕首耍得还是很不错的。
简而言之,她手劲挺大。
汝阳不满道,“你自己都没有向上爬的信念,光靠我一人怎么能把你拉上来。”
煦瑶马上就要反驳,自己的求生欲都快把这藤蔓挣断了,这还算不上向上的信念?
汝阳试了试匕首的牢固性,确定不会把自己一同栽下去,再次打量了眼煦瑶,找准方向,双手并用,一把箍住其肩头,指挥道,“请瑶姑娘动动尊手,一只手握住藤蔓,另一手放在上端,两只手交替上攀,别像死了亲娘似的抱住藤蔓不放就等着滑到崖底,我还想活呢。”
煦瑶瞳孔微震,这蒋姑娘说话好生难听,一时间,旧时的阴霾都被驱散了些。
“别愣着,我提着你你绝对不会掉下去。”汝阳笃定催促道。
煦瑶咬紧牙关,终于尝试着两只手交替上攀,等她半个身子露出崖面时,汝阳一把将她抱住彻底提上岸。
二女皆是气喘吁吁,汝阳正欲抱怨几句,却见旁边这人已经昏去不省人事。
汝阳想了想,还是低声道,“我哪里撑得住一个成年娘子的重量,这也敢信,真是胆大。”
“是挺胆大的。”
不知何时,会稽山上的金戈交错声已经渐消下去,夜烛身着铠甲快步走近,出言讥讽。
汝阳拧了拧眉,不知道夜烛是出于什么身份来说这句话,处理掉煦瑶是他们三人共同作出的决定,是她一人临时改意,违反了决定。
而夜烛这句话,是身为被背叛的同盟者,还是什么别的认出她身份的故人呢?
两人之间有片刻安静。
“我其实也有量力而行。”
“我没有与反对你的意思。”
汝阳扬了下眉,先去做正事,比如把昏地上的这位摇醒。
“你——”汝阳看着拍在自己肩头的手,冷意盈盈的铠甲离人太近可不是什么令人舒服的事情。
身上的衣服开始变干爽,汝阳这才明白过来夜烛在做什么。
不过她并不怎么领情,内力蒸干衣裳什么的,汝阳以前以主子的身份命令夜烛做,他从来都道自己力有不逮,现在自己不再有兴趣,也能够忍受这一时半会的不适,他倒愿意做了。
“等一下。”夜烛神色凝重,汝阳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要在煦瑶醒之前交代,收起心中九九,正色看向夜烛。
夜烛熟练的从汝阳腰间抽出帕子,还未待汝阳反应过来,面纱解下,帕子已经落在她面上,轻柔揩去血污与泥点。
太近了……这是汝阳唯一的念头,她仰头承接落在面上的擦拭与清浅气息,以及目之所及那张认真凝重的脸庞。
柔软与柔软相触,冰冷铠甲被主任把控得很好,没有一点磕到女郎柔软身躯上。
“啪!”
汝阳毫不犹豫出手,“楚王殿下请自重,否则家兄来日定在朝上反参你一本。”
夜烛沉默,退开一步,让出位置给汝阳扶起煦瑶。
“为什么突然改意留她一命?”夜烛看着努力给人催醒的汝阳,问道。
“留着给你带回去做楚王妃。”汝阳随口胡诌道,意有所指,“你们男子满脑子不就是这些。”
夜烛再度沉默。
见着煦瑶即将转醒,汝阳说道,“你还是先走开吧。”煦瑶一醒来两个人站这,自己这好人就白扮了。
这里清醒的人目前还只有两个,夜烛很明白汝阳说的是谁,他沉下长眉,毫无疑问不赞同汝阳的提议,嗤笑出声,“你一个人能够下山?”
他们来时的路本就泥泞不堪,一场战役过后,到处都是尸体残戈,连上山都上得艰难的小公主,下山路上不摔几个跟头简直不可能。
汝阳吊起眉毛,声音也高了起来,“楚王殿下现在很闲吗,拿下会稽山就准备和兄长交代鸣金收兵?不能够吧。”
说着,汝阳还推了煦瑶一把,催道,“快醒醒!夜烛知道我救了你,现在连我们一起追杀,你这个南越人快带我一起跑。”
这么推了一把,煦瑶还真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扶了下头就带着汝阳跑。
汝阳回头挑衅一笑。
不过她也并未得意多久,煦瑶带她走的是南越军原本安排的后路,汝阳在沙盘上看过,并知道夜烛亲自带人处理了,以夜烛的办事能力,汝阳倒不担心有人与煦瑶里应外合反水。
只是,煦瑶越跑越慢,到了最后险些将汝阳一齐绊倒。
虽在军营混了大半年算不上娇气的汝阳,还是被狠狠撞到了。
她刚想劝说煦瑶回头看一眼,他们“安全”了可以慢点走,便见煦瑶脸上红的不正常。
汝阳学着记忆里夜烛有回照顾她的模样,将手放在煦瑶额头上。
发热了?
汝阳心中暗道不好。
南越这雨仍在下个不停,汝阳长在京都,只觉得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但她知道高热再淋雨绝对危险。
汝阳低头看了眼这个比自己稍矮的女子,低声像是在说服自己,“救都救了,这时再扔岂不白救了。”
“你……”汝阳说到一半,见煦瑶反应越来越小,干脆直接把她一只手抗在自己肩上。
向来被畏惧、被迁就、被照顾、被视为彰显上位者慈心仁义而纵容的汝阳,头一次去用自己的肩膀撑起别人,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在未来会更频繁,而她终于有一天会能够撑起一片天下。
但是此时的汝阳,只在不断默念,“救都救了。”
*
“这是哪儿?”床上有女声嘤咛。
汝阳头也不抬,“本……本姑娘千辛万苦将高热将死的你从会稽山、阎王殿抢出来后借住的农户家。”
煦瑶看着窗外昏暗的天,喃喃道,“这雨至多再下一天。”
汝阳被这雨淋了一天,属实是对雨没什么兴趣,她正在炉子边将温好的酒取下,摇了摇手中的酒壶,“你高热若是退了,过来暖暖身子?”
二女相向而坐,汝阳本要给自己斟酒,却被煦瑶阻止。
煦瑶给二人斟满,举杯一饮而尽道,“大越王女煦瑶,一敬蒋翊蒋姑娘断崖营救之恩!”
“二敬姑娘山林扶救之恩。”
汝阳摩挲着农家粗糙的酒碗,眼底掠过一丝了然,果然便听到煦瑶继续道——
“三敬姑娘容忍煦瑶延迟报答之恩。”
汝阳道,“前面两敬都是我应得的,第三敬是?”
煦瑶真诚道,“蒋姑娘因我被楚王追杀,煦瑶心中过意不去,其实我本是大越王女,王后所出的兄长欺我,逼我深入周军埋伏,我心中深恨他们,却也不得已听其指挥。如今得遇妹妹,又知晓周军强大,南越必败,且越王拥险自重本就是乱臣贼子,我是弃暗投明,愿意重回越王宫,挟持王室,与周军里应外合,也是帮妹妹将功赎罪。不过妹妹若不信,直接将我斩杀于此就行。”
汝阳先前一直想问夜烛,是如何能一眼看穿煦瑶的。
现在她明白了。
汝阳扬起一个笑,“什么杀不杀的,姐姐的命都是我救回来的,那就是我的人了,哪有不信的。再说,你要走,我这细胳膊细腿也拦不住你。”
二人相视一笑,似亲姐妹一样和睦。
次日傍晚,大雨果真停了,煦瑶身子也好了很多。
汝阳问道,“一定要趁夜走吗?”
煦瑶点了点头,“我对南越熟悉,趁夜走尽早回宫,你知道的,我想早点帮你们里应外合。”
汝阳不置可否。
二人站在屋檐下,道说再见之事。
煦瑶拱了拱手,正要启程,汝阳突然起唇问道,“为何要里应外合?”
煦瑶心中一惊,当即就要解释。
汝阳却道,“反了你王兄,献祭你父王,自己称王,不借助他人里应外合,如何?”
煦瑶放松下来,莞尔一笑,“翊妹说笑呢,毋需平民百姓反对,朝臣先将我加下去了。真走了。”
夜色寂寥,此刻站在屋外的只有汝阳一人,她望向四野,轻声道,“我上位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回到农户家中,汝阳先去与这家良善的女主人道谢,直言自己还要再住一晚。
不过再住一晚的汝阳并未合眼,鸡鸣之时,农妇来找汝阳说是有两人叩门来寻她。
屋外站着两名男子,一风度翩翩,一沉稳俊美。
汝阳出来时,前者正在和农夫闲聊,后者站在那静听。
农夫问到他们二人与汝阳的关系,蒋昱笑道,“我是她兄长,她是我妹子。嫡亲的。”
汝阳点头。
农夫看向夜烛,“你也是姑娘的兄长?”
夜烛勾了勾唇角,指指蒋昱,道,“不,我是妹夫。他的。”
汝阳眯起了眼睛。
地面积聚的雨水被血水染红,杀斗之声萦绕整个会稽山,汝阳站在迅速完成反攻的山头,狂风骤雨,吹得她衣袖猎猎,雨水冲刷她衣上面上的泥点和飞溅的人血。
这是场单方面的屠杀,或者说,这是潜伏将近两年,收获大决胜的时刻。
夜烛仍在领兵,蒋昱与汝阳这俩堪堪只有自保能力、武器加起来也只有两把匕首的人,站在这处安全区,二人没有交谈,只是一同看向某处。
山腰,一位身着南越军队服饰的“士兵”,此刻接近丢盔弃甲,露出原本的女儿身貌,明明前方是一片断崖,她还在往前躲藏。
无他,是后面追赶之人过于狠辣。
煦瑶不知道已经唾骂了多少声夜烛与周朝军队,这位什么楚王,估计是从未相信过她,否则纵然发现会稽山山顶有伏兵,却怎么也不至于一路行进而来千里驻兵皆被拔除。
她本是为越军扑灭周军时避免误伤的而提早穿上的越军盔甲,如今却成了催命符,她试图哄骗追赶的兵士,自己是楚王的救命恩人,为首那人反倒冷笑一声,直接点出她的奸细身份。
想到此,煦瑶又唾骂了声夜烛。
前面就是断崖,下头是因暴雨逐渐势大的洪流,作为土生土长的南越人,煦瑶如何不知,跳崖同样是死路一条。
身后是越来越近的追赶声,而煦瑶已经有些脱力,她仰头看见本被她精心布置用以请君入瓮的山头,雨水落入眼中,却似子民的血水滴上心口,煦瑶大恸,恨恨回望了眼,向前纵身一跃。
追赶几人面面相觑,靠近山崖边,仅见雨线落入崖底,分不清他们要追杀的人是否同样落入其中,是否殒命。
号角声又起,其中一人道,“快回吧,底下洪流这般湍急,不死也是残,弟兄们多我们几个搭把手或许就多保了条命,走了走了。”
崖上一阵脚步声后,又重新回归仅有风雨声的寂静。
煦瑶整个人攀附在一根厚重藤蔓上,紧紧贴着内倾的崖壁。
少时的记忆不断冲入脑中,煦瑶回想起少时也有这样一个雨日,因宫人照顾疏忽,她落崖重伤,她也曾紧紧握住藤蔓,拼命向上,最终仍是落入崖底,好在那回尚在王城范围,山岳也不过是寻常丘陵,这回是会稽山,周遭俱是敌兵,今日怕是……
突然,一直沾了点雨水的秀白的手握住了她的腕。
清瘦,精致,但有力。
“啧。”汝阳半身趴在崖上,露出一个探视的脑袋,试着去拽煦瑶的手、衣裳、头发,皆无用处,反倒在扯头发时,惹得煦瑶一声尖叫。
汝阳默默收回手,一通折腾,她险些自己也往前滑了滑,干脆抽出匕首,插在地上,将自己固定的牢些。
“别折腾了,你这细胳膊细腿,哪能拉得上我。”崖下传来闷闷一声。
汝阳一听就不高兴了,自己虽然基本功练得不扎实,下盘不稳平地走路都要侍女注意,但一手匕首耍得还是很不错的。
简而言之,她手劲挺大。
汝阳不满道,“你自己都没有向上爬的信念,光靠我一人怎么能把你拉上来。”
煦瑶马上就要反驳,自己的求生欲都快把这藤蔓挣断了,这还算不上向上的信念?
汝阳试了试匕首的牢固性,确定不会把自己一同栽下去,再次打量了眼煦瑶,找准方向,双手并用,一把箍住其肩头,指挥道,“请瑶姑娘动动尊手,一只手握住藤蔓,另一手放在上端,两只手交替上攀,别像死了亲娘似的抱住藤蔓不放就等着滑到崖底,我还想活呢。”
煦瑶瞳孔微震,这蒋姑娘说话好生难听,一时间,旧时的阴霾都被驱散了些。
“别愣着,我提着你你绝对不会掉下去。”汝阳笃定催促道。
煦瑶咬紧牙关,终于尝试着两只手交替上攀,等她半个身子露出崖面时,汝阳一把将她抱住彻底提上岸。
二女皆是气喘吁吁,汝阳正欲抱怨几句,却见旁边这人已经昏去不省人事。
汝阳想了想,还是低声道,“我哪里撑得住一个成年娘子的重量,这也敢信,真是胆大。”
“是挺胆大的。”
不知何时,会稽山上的金戈交错声已经渐消下去,夜烛身着铠甲快步走近,出言讥讽。
汝阳拧了拧眉,不知道夜烛是出于什么身份来说这句话,处理掉煦瑶是他们三人共同作出的决定,是她一人临时改意,违反了决定。
而夜烛这句话,是身为被背叛的同盟者,还是什么别的认出她身份的故人呢?
两人之间有片刻安静。
“我其实也有量力而行。”
“我没有与反对你的意思。”
汝阳扬了下眉,先去做正事,比如把昏地上的这位摇醒。
“你——”汝阳看着拍在自己肩头的手,冷意盈盈的铠甲离人太近可不是什么令人舒服的事情。
身上的衣服开始变干爽,汝阳这才明白过来夜烛在做什么。
不过她并不怎么领情,内力蒸干衣裳什么的,汝阳以前以主子的身份命令夜烛做,他从来都道自己力有不逮,现在自己不再有兴趣,也能够忍受这一时半会的不适,他倒愿意做了。
“等一下。”夜烛神色凝重,汝阳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要在煦瑶醒之前交代,收起心中九九,正色看向夜烛。
夜烛熟练的从汝阳腰间抽出帕子,还未待汝阳反应过来,面纱解下,帕子已经落在她面上,轻柔揩去血污与泥点。
太近了……这是汝阳唯一的念头,她仰头承接落在面上的擦拭与清浅气息,以及目之所及那张认真凝重的脸庞。
柔软与柔软相触,冰冷铠甲被主任把控得很好,没有一点磕到女郎柔软身躯上。
“啪!”
汝阳毫不犹豫出手,“楚王殿下请自重,否则家兄来日定在朝上反参你一本。”
夜烛沉默,退开一步,让出位置给汝阳扶起煦瑶。
“为什么突然改意留她一命?”夜烛看着努力给人催醒的汝阳,问道。
“留着给你带回去做楚王妃。”汝阳随口胡诌道,意有所指,“你们男子满脑子不就是这些。”
夜烛再度沉默。
见着煦瑶即将转醒,汝阳说道,“你还是先走开吧。”煦瑶一醒来两个人站这,自己这好人就白扮了。
这里清醒的人目前还只有两个,夜烛很明白汝阳说的是谁,他沉下长眉,毫无疑问不赞同汝阳的提议,嗤笑出声,“你一个人能够下山?”
他们来时的路本就泥泞不堪,一场战役过后,到处都是尸体残戈,连上山都上得艰难的小公主,下山路上不摔几个跟头简直不可能。
汝阳吊起眉毛,声音也高了起来,“楚王殿下现在很闲吗,拿下会稽山就准备和兄长交代鸣金收兵?不能够吧。”
说着,汝阳还推了煦瑶一把,催道,“快醒醒!夜烛知道我救了你,现在连我们一起追杀,你这个南越人快带我一起跑。”
这么推了一把,煦瑶还真摇摇晃晃站了起来,扶了下头就带着汝阳跑。
汝阳回头挑衅一笑。
不过她也并未得意多久,煦瑶带她走的是南越军原本安排的后路,汝阳在沙盘上看过,并知道夜烛亲自带人处理了,以夜烛的办事能力,汝阳倒不担心有人与煦瑶里应外合反水。
只是,煦瑶越跑越慢,到了最后险些将汝阳一齐绊倒。
虽在军营混了大半年算不上娇气的汝阳,还是被狠狠撞到了。
她刚想劝说煦瑶回头看一眼,他们“安全”了可以慢点走,便见煦瑶脸上红的不正常。
汝阳学着记忆里夜烛有回照顾她的模样,将手放在煦瑶额头上。
发热了?
汝阳心中暗道不好。
南越这雨仍在下个不停,汝阳长在京都,只觉得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雨,但她知道高热再淋雨绝对危险。
汝阳低头看了眼这个比自己稍矮的女子,低声像是在说服自己,“救都救了,这时再扔岂不白救了。”
“你……”汝阳说到一半,见煦瑶反应越来越小,干脆直接把她一只手抗在自己肩上。
向来被畏惧、被迁就、被照顾、被视为彰显上位者慈心仁义而纵容的汝阳,头一次去用自己的肩膀撑起别人,但她不知道的是,这在未来会更频繁,而她终于有一天会能够撑起一片天下。
但是此时的汝阳,只在不断默念,“救都救了。”
*
“这是哪儿?”床上有女声嘤咛。
汝阳头也不抬,“本……本姑娘千辛万苦将高热将死的你从会稽山、阎王殿抢出来后借住的农户家。”
煦瑶看着窗外昏暗的天,喃喃道,“这雨至多再下一天。”
汝阳被这雨淋了一天,属实是对雨没什么兴趣,她正在炉子边将温好的酒取下,摇了摇手中的酒壶,“你高热若是退了,过来暖暖身子?”
二女相向而坐,汝阳本要给自己斟酒,却被煦瑶阻止。
煦瑶给二人斟满,举杯一饮而尽道,“大越王女煦瑶,一敬蒋翊蒋姑娘断崖营救之恩!”
“二敬姑娘山林扶救之恩。”
汝阳摩挲着农家粗糙的酒碗,眼底掠过一丝了然,果然便听到煦瑶继续道——
“三敬姑娘容忍煦瑶延迟报答之恩。”
汝阳道,“前面两敬都是我应得的,第三敬是?”
煦瑶真诚道,“蒋姑娘因我被楚王追杀,煦瑶心中过意不去,其实我本是大越王女,王后所出的兄长欺我,逼我深入周军埋伏,我心中深恨他们,却也不得已听其指挥。如今得遇妹妹,又知晓周军强大,南越必败,且越王拥险自重本就是乱臣贼子,我是弃暗投明,愿意重回越王宫,挟持王室,与周军里应外合,也是帮妹妹将功赎罪。不过妹妹若不信,直接将我斩杀于此就行。”
汝阳先前一直想问夜烛,是如何能一眼看穿煦瑶的。
现在她明白了。
汝阳扬起一个笑,“什么杀不杀的,姐姐的命都是我救回来的,那就是我的人了,哪有不信的。再说,你要走,我这细胳膊细腿也拦不住你。”
二人相视一笑,似亲姐妹一样和睦。
次日傍晚,大雨果真停了,煦瑶身子也好了很多。
汝阳问道,“一定要趁夜走吗?”
煦瑶点了点头,“我对南越熟悉,趁夜走尽早回宫,你知道的,我想早点帮你们里应外合。”
汝阳不置可否。
二人站在屋檐下,道说再见之事。
煦瑶拱了拱手,正要启程,汝阳突然起唇问道,“为何要里应外合?”
煦瑶心中一惊,当即就要解释。
汝阳却道,“反了你王兄,献祭你父王,自己称王,不借助他人里应外合,如何?”
煦瑶放松下来,莞尔一笑,“翊妹说笑呢,毋需平民百姓反对,朝臣先将我加下去了。真走了。”
夜色寂寥,此刻站在屋外的只有汝阳一人,她望向四野,轻声道,“我上位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回到农户家中,汝阳先去与这家良善的女主人道谢,直言自己还要再住一晚。
不过再住一晚的汝阳并未合眼,鸡鸣之时,农妇来找汝阳说是有两人叩门来寻她。
屋外站着两名男子,一风度翩翩,一沉稳俊美。
汝阳出来时,前者正在和农夫闲聊,后者站在那静听。
农夫问到他们二人与汝阳的关系,蒋昱笑道,“我是她兄长,她是我妹子。嫡亲的。”
汝阳点头。
农夫看向夜烛,“你也是姑娘的兄长?”
夜烛勾了勾唇角,指指蒋昱,道,“不,我是妹夫。他的。”
汝阳眯起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