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里,景帝接过双鱼玉佩细细打量。
“这不是宋易辞那小子的玉佩吗?”景帝话语中带着嫌弃,将玉佩还给了谢昀卿。
“不是郡主的玉佩吗?”谢昀卿有些反应不过来。
“玉佩上刻的是宋易辞的字,玉佩自然是他的。”
“定国公和郡主的字不是同一个?”
“自然不是,嘉熙的‘yi’是一心一意的‘意’,宋易辞的‘易’是容易的‘易’,宛和辞都取自他们母亲傅芫华的闺名慈宛,取的是宋仲属意慈宛之意,啧,这一说感觉宋仲这小子怪肉麻的。”景帝扯了扯嘴角,眼里浮起浅浅笑意。
“宋将军对夫人的感情皇兄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傅夫人被掳去······”意识到说错话,靖安王立马禁了声。
他这么一提,景帝自然也想到了那件事,殿中的气氛一时冷了下来。
“宋仲那小子一根筋直到底,认定的事谁劝也没用,也不知道老师那么厉害的一个人怎么教出这么轴的人,一点也不会看形势。”许久之后,景帝喃喃道。
他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时先帝宠爱成贵妃以及她所出的二皇子,为其大兴土木,荒废政务,一直不满先帝的平南王叛乱,一个月内叛军就攻下西北三城。
当时朝中不少武将请命前往平叛,先帝偏偏指了从未上过战场的太子的自己,其中意思恐怕只怕只有先帝知晓,还是皇后的太后听说这个消息后还没来得及去御书房求情就被禁足在坤宁宫不得外出,还是皇子的靖安王因为强闯御书房,挨了几十板子送回了皇子府······
他带兵离京时,老师来送行,嘱咐了许多,还让他们多加小心。起初他以为老师指的是他与将士们,后来骑马行至送别的长亭时,看见骑马佩剑的宋仲才明白原来“你们”里面还有宋仲。
“这棋今日是没心情下了,你们先回去吧。”从回忆里回过神,景帝摆手让两人离开。
踏出御书房沐明就上前主动接过谢昀卿的轮椅,趁着林全跟靖安王打招呼的时候,附在谢昀卿的耳边低声道:“方才有小太监过来传话说酉时二刻,有人在望江楼的梧桐院等您。”
“没说什么人?”谢昀卿抬眼望他。
“没。”沐明轻轻摇头。
谢昀卿沉吟片刻,想到了昨夜宋意宛说的话,缓缓点头:“知道了。”
沐明退回谢昀卿身后,等着靖安王寒暄完。
“父王,方才你说的可是宋夫人被掳去边关的事?”无人的宫道上,谢昀卿低声问道。
“嗯。”靖安王长叹一声。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东魏攻打边境,宋仲带兵应敌,打得东魏节节败退,后来东魏奸细潜入长安掳走了当时怀胎六个月的傅芫华去边境,企图以此胁迫宋仲投降,谁知宋仲半夜竟孤身一人潜入敌营,不惜拼得一身重伤救回他夫人,也不肯投降,傅芫华也因此早产生下宋易辞。后来战事结束,宋仲在边疆养了大半年才养好身子。
伤好以后,为防止旧事重演,宋仲用军功换夫人傅芫华留在边疆。宋家兄妹才因此在边境长大,宋易辞十岁时被送入长安为质,在金銮殿面见先帝时,京中众人才第一次见到定国将军的长子是何模样。
谢昀卿闻言,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什么。
长安可是一国之君以及无数国之栋梁所在的地方,要是这么轻易就被敌国的人潜入,十六卫的统领怕是要提着脑袋去见皇上,更别说当时宋将军在边关奋力御敌,他的家眷怎么也该仔细护着才对。
“父王,宋夫人当真是因为长安守卫不严才被东魏细作掳走的吗?”谢昀卿闷声问。
也不怪谢昀卿有此问,毕竟先皇当初干的事当真是罄竹难书。
“或许是吧。”靖安王重重地叹了口气。
当时平南王谋反,大燕陷入内乱,即使边关有将士驻守可也混进了不少他国的奸细。宋仲随景帝平叛,展现了出色的领兵能力。后来叛乱平息,东魏来袭,宋仲又被任命为主将带兵出征。
想来就是那时东魏的人盯上了傅芫华,景帝派人加强了宋府的守卫,也曾进宫请先帝派些御林军,他以为家国面前,先帝总会放下他那些恨意,没想到终究是景帝天真了,先帝虽然一口应下,可直到傅芫华被掳走御林军才姗姗来迟。
“先帝枉顾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君十余载,愧对子民,愧对下属,愧对妻子。心存真爱,却护不住真爱;自身无能,却又无法接受自己的无能,才酿下种种大错。”
谢昀卿听靖安王妃说过先帝的荒唐事,听完后与万千百姓有着同样的疑惑和不解,开明如太祖那般的人物为何会有先帝这般的孩子。
先帝与太后少年结发,相敬如宾,即位后爱上了户部尚书之女,将其纳入后宫。
刚开始太祖还未离世,先帝行事还算中规中矩,几年后太祖离世,先帝行事就愈发放纵起来,先是将还是德妃的成氏女封为贵妃,后来竟为她动了废皇后废太子的念头。
遭到群臣反对之后,就对皇后起了怨怼之心。后来平南王叛乱,成贵妃被上书处死,先帝更是恨上了皇后与其所出的太子和七皇子。
后面无论是让景帝平叛还是宋仲出征都是在发泄恨意罢了。
他不明白,为何先帝会恨不得景帝去死的地步,为了一个死去的女子让自己的孩子去死······
电光火石之间,谢昀卿想到宋仲的死,一时间瞳孔微缩,遍体生寒。
“主子,您怎么了?”谢昀卿周身气压低得吓人,沐明吓了一跳,连忙问。
靖安王闻言侧头,也发现了他的不对劲;“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没事儿,只是想到了王京的事,气上心头了。”
知子莫若父,联系他刚说的话,靖安王大概也猜到了他为什么脸色这么差:“你想到了宋仲?”
“嗯。”谢昀卿狠狠闭眼,闷声应下。
靖安王默然。
一路无言,两人缓步踏出宫门。
“您今日也要去国寺吗?”看他抬步上车,谢昀卿问。
“今日的事得跟你皇祖母和母妃知会一声,免得后来知道这事儿担心,你可要同我一道?”靖安王的声音有些沉闷。
“我今日在望江楼约了人,就不去了,劳您跟皇祖母和母妃带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之事冥冥中自有注定,这可能是昀卿的际遇,往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谢昀卿望着靖安王道。
马车上,靖安王反复品这句话,随即好笑地摇头:“被人骗婚还悟出佛理来了。”
“有所感悟罢了。”谢昀卿感慨。
“行,那我先走了。”
“嗯。”
谢昀卿目送马车离开,自个儿也登上车,让人往望江楼去。
马车里,谢昀卿一手扶额,脑海中思绪纷乱。
若真如他想的那般,宋将军的死是先帝促成的,那宋意宛知道吗?
谢昀卿出神想了许久,连马车什么时候停的都没注意到。
“主子,望江楼到了。”沐明隔着轿帘对马车内的人说到。
“嗯。” 沐明的话唤回谢昀卿的思绪,低声应道。
沐明得到回应后就掀帘,将谢昀卿抱下了马车,轻放在沐阳早就放置在一旁的轮椅上。
周围有路过的百姓一开始还不知道马车里是靖安王府的哪位主子,心下一直在靖安王和王妃之间摇摆,等到沐明将人抱下来的时候,不少人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惊呼出声。
靖安世子!他可是好久都没出现了,今天怎么突然来了望江楼。
“哟,世子爷可真是好久没来了,今天来可是想吃些什么,小店近日来了个新厨子,手艺好得没话说,保证您吃得满意。”谢昀卿带着人刚踏进店门,就有眼尖的小厮带着笑意上前问道。
“暂时不用饭,梧桐院约了人,先带我们过去。”谢昀卿抬手制止了对方的滔滔不绝,报了包厢的名字,让他径直带路。
“小的明白,您这边请。”小厮脸上笑意不减,引他向后院走。
望江楼的包厢都在后院,每个包厢邻水而建,包厢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从大堂到每个包厢的路也不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隔墙有耳这种事的发生。
时辰尚早,还不到吃饭的时间,所以望江楼里此时并没有什么客人。小厮领着人走过两处假山,又转了好几道弯,终于在一间包房外几尺远的地方停下。
“这就是梧桐院了,屋里的客人吩咐过午时之前不要进去打扰,小人就送您到这儿了。”小厮弯着身解释。
谢昀卿颔首:“辛苦了。”
沐明推着人继续往前走,沐阳走在最后,抛了块碎银子给他。
“谢谢爷。”小厮顿时眉开眼笑,拿着钱离开了。
屋内隐隐传来说话声,听不真切,沐明推着他往前走了一段,说话声突然停了,又过了一会儿才听见一道温和的男声道:“应该是到了。”
沐阳从后面快步走到最前面,正要抬手敲门,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对沐阳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时砚侧身让他们进来:“请。”
门口正对着一扇山水画屏风,屏风下有一方矮桌,上面放着一壶茶,屋内的景象被屏风挡住,主仆三人绕过屏风,这才看清了屋内的情况。
屏风后的圆桌上放着一套茶具,袅袅白烟徐徐从茶壶嘴里飘出;左侧窗边摆着个木头雕花架子,上面零零散散的放着一些瓷器,书册;右侧放着一张软塌,上面铺着不知是什么动物的皮毛;正对门这门的窗已经开了一扇,向外望能看见湖上的荷花开得正好,清风佛过,湖面泛起粼粼波纹。
窗边坐着的一紫一蓝两个人见他进来便齐齐起身打招呼。
左侧那人高约六尺,略微宽大的衣摆显得他身形消瘦,脸色也有些苍白,谢昀卿认识他,宋将军家的公子,宋易辞。
“昀卿见过定国公。”看到他,谢昀卿又想到了方才自己与父王说的话,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世子。”宋易辞点头回礼。
“这位是?”谢昀卿侧首看向宋易辞身旁的人,男子一身蓝衣,气质温润,看起来像是哪位世家的公子。
“这是舍弟舒白,舍予舒,单名一个白字。”将将介绍完,宋易辞就忍不住咳了两声。
“国公身子没事吗?”谢昀卿担忧的问。
宋易辞摆摆手,正要说“没事”,一口气卡着没忍住又咳嗽起来,舒白连忙抬手帮他顺背。
见他这般,谢昀卿对自个儿昨夜的猜测有了几分不确定。
听了安七的对天巧阁后院两人的描述后,他猜测宋易辞三兄妹都是会武的,不仅如此,他还怀疑过宋易辞的病可能也是装的,所以刚才见到宋易辞时他没有很惊讶,但如今见眼前人咳得这般严重,脸都咳红了,半点不似作假,他又有些不确定了。
舒白已经习以为常,抽空回答了他:“世子不必担忧,他就是这几日没注意着凉了,所以有些咳嗽,一会儿就好了。”
“着凉?”谢昀卿没控制住语气里的难以置信,立马道歉,“是我失礼了,抱歉。”
“世子觉得奇怪也正常,我这是之前伤了底子,所以天气一变就会生病。”宋易辞已经缓了过来,不在意道。
“郡主身子也伤着了吗?”谢昀卿问。
宋易辞也没想到他会问这个,不动声色的打量他一眼后,回答了他:“这倒没有,阿宛从小练武,身子比一般人都要好些,所以当初一事并未伤着身子,不过世子为何这般问?”
谢昀卿回过神对上宋易辞笑意不达眼底的眼神,反应过来他这是误会了,连忙解释:“是大婚那晚郡主也不小心着凉发了热,方才听国公那么一说便以为郡主也······是昀卿唐突了。
谢昀卿不好意思地抱拳。
“原来是这样。”宋易辞点点头,抬手示意谢昀卿去屏风后的桌边,坐下说话。
“阿宛那夜着凉是因为前几日喝了太多迷药,一直在床上躺着,醒来没多久身体还没恢复就急急沐浴才着凉了,与他的情况不同。”舒白耐心解释,心下冷然。
都说宋易辞在天牢走了一遭生病伤了身子,可事实上宋易辞在天牢根本没有生病而是被人下了毒。
不仅是宋易辞,他也是,要不是他察觉到不对劲,及时让宋易辞将吃了的东西吐了出来,又用藏在身上的银针帮他把毒逼了出来,恐怕那次天牢宋家的两个男儿都要折在里面。
“竟是这样,难怪郡主不过两日身子就已完全恢复,看来也有习武的原因,昨夜郡主离开时,身轻如燕,身手了得,想来传授她武艺之人定也是身手不凡,不知是何方高人?”谢昀卿恍然点点头,顺势夸道。
“哪儿有什么高人啊,是她小时候见我和舒白两人习武,便吵着也要学,我两教她的。”宋易辞不好意思的摆摆手。
“边关潜在的危险不少,父亲想着我们会些武功也能自保,再不济能强身健体也是好的,有空的时候就教我们几招,后来经历的事多了,越发觉得父亲当初说得没错,不然天牢那一遭换个深闺娇养的小姐哪儿还能像现在这般活蹦乱跳的。”宋易辞感慨,只是这话怎么听都带着些阴阳怪气的味道。
这话却是解了谢昀卿的疑惑,他先前想着宋易辞三人会武功有些怪,却忘了他们在边关生活了十年甚至更长,当初那个情况,让他们习武的确是个正确的决定,这么一想,谢昀卿就否了关于宋易辞装病的猜想。
炉上的茶刚好煮好,时砚上前为三人沏好茶,又退至屏风后,沐明两人见状也退了下去。
“说起来前日天巧阁那人是世子派来的吧?”宋易辞又笑着问。
谢昀卿承认:“是。那日有些怀疑郡主的身份,正巧她身边的婢女出府,所以就让人跟了上去,冒犯之处,昀卿以茶代酒,向国公赔罪。”
说着,谢昀卿就要伸手去拿身前的茶杯,右手袖袋里的东西顺着他抬手的动作滑动,撞上了他的手臂,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东西没还给人家。
“赔罪就算了,当时那样的情况换做任何人都会像你一样做的,我也只是随口问一声罢了。”宋易辞伸手抵住他举杯的手。
“茶不用喝但是有件事得请国公帮忙,”谢昀卿说着,将袖子里的东西拿出来递给他,“这是我昨夜向郡主借的玉佩,还请国公帮我还给郡主。”
“好,这几日在王府还要多谢世子对舍妹的照顾。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世子能否答应?” 宋易辞接过他手中的玉佩,顺势道。
“国公请说。”
“替嫁一事如今罪魁祸首已经入狱,后面等着他们的绝不止牢狱之灾这么简单,但欺君一事并不算小,到时候恐怕背后猜测嫁入王府的人不会少。舍妹武功再高也是个女子,这世间对女子的要求本就苛刻,要是替嫁的事传出恐怕有损她的名声,所以能否请世子对舍妹的身份保密,就当做你与舍妹这几日从未见过。
我也知道这要求实在是有些无理,世子若是答应,国公府就欠你一个人情,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不违背道义,定国公府必定全力相助。”
“国公言重了,郡主本就是无辜被牵扯进来的,即使今日国公不提,昀卿也不会对外人说起郡主的身份。”谢昀卿面色坦然。
宋易辞心中松了口气:“那便多谢世子。”
“国公客气了,昀卿做的这点事不及郡主帮我的半分。”谢昀卿神情真挚。
“说到舍妹,世子今日来想必也知道是为何事,不如我们便进入正题?”宋易辞提起今日来的目的。
“这是舒白,刚才已经跟世子提过了,从小习医,本家也是医术世家,医术可能比不上鼎鼎有名的云神医,但与太医院的太医相比也算是不相上下,加上自幼又在边疆长大,对东魏的一些草药也有所了解,世子若是信得过在下,不如让舒白为你医治。”
宋易辞向谢昀卿再一次介绍道,却是没说出舒白与云神医之间的关系。
“舒白见过世子。” 舒白不卑不亢地起身行礼。
“舒公子不必多礼。”谢昀卿不禁多看了他一眼,忍不住赞叹,“国公和郡主都推荐二公子想来定然是对二公子有信心的,没想到舒公子年纪轻轻医术便这般了得,当真是年少有为。”
谢昀卿是真的有些意外,毕竟之前定国公府的传闻听了许多,却从未听说过府上的二公子会医术一事,能让宋意宛兄妹极力推荐的医术定然也不会低,此前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不过是些家传手艺罢了,当不得世子这般夸赞。”舒白语气平和,并未因他的夸赞而有什么情绪变化。
“二公子这般说,我也不再说些奉承的场面话,接下来这段时间我的腿就交给二公子了。”谢昀卿直直地看着舒白,像是要望进他的心里。
“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世子信任。”舒白抬眼迎上他的目光,语气不变。
两人无声对视片刻,不约而移开了视线,宋易辞捧着杯子在一旁看得热闹,不懂两人怎么突然就对上了。
“世子先把手伸出来吧,在下今日得先看看你的情况如何,再决定治疗方案。”舒白掀袍坐下,将身前的茶杯的移开,示意他把手放过来。
谢昀卿依言照做,还微微扯了扯袖子,方便他把脉。
修长有力的手指轻轻搭上他的手腕,舒白垂眸细细感受指尖下的脉搏。
把过脉,又细细看了谢昀卿的面色,再让他张嘴瞧了瞧后,已经是半盏茶的时间过去了。
“世子体内现在龙舌藤和蛇心草同服产生的毒素和之前中的毒混合在一起,已经隐隐有向五脏六腑扩散的趋势。世子近日可有觉得左胸第三块肋骨的位置有些隐隐作痛,胃口不是很好不想吃东西,晚上睡觉也有些睡不踏实,反复醒来?”再次落座,舒白问道。
屏风后的沐阳两人屏息听着他的问话。
见他将自己现在不适的地方一字不差的点明,谢昀卿这才真正的相信了舒白的医术。
“是有些,这是毒发的症状吗?”谢昀卿微微颔首,语气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平静,一点也听不出身中剧毒的人是他。
“嗯,现在才刚开始扩散,不算很棘手,要是等后面毒素扩散到五脏六腑那才叫回天乏术。”舒白微微松了口气,谢昀卿的情况比他之前预想的要好些。
“世子如今的情况光喝药不行,得通过药浴配合银针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才行。”
“药浴的时间大概要多久?”谢昀卿问。
“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每日药浴的时间都不能低于一个时辰,药浴结束后,在辅以汤药,平日里再试着动一动,差不多再过半个月的时间世子应该就能摆脱这个轮椅了。”舒白手指点了点谢昀卿身下的轮椅。
舒白话音刚落,屏风后就传来两声凳子划过地面的刺耳声以及茶盏碰撞的声音。
“属下失礼,请主子责罚。”随即,两道略微颤抖的声音从屏风后传了过来。
“今日就算了,但下不为例。”知道他们是为自己高兴,谢昀卿也没那么不讲理。
“谢主子。”
被他俩这么一打岔,谢昀卿激动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些许,面色上已经看不出什么:“手下的人失礼,还请两位勿怪。”
“多大点事儿。”宋易辞摆手,并不把这当回事。
“汤药一事想必郡主已经跟两位提过了,现在是谁在背后指使换药的人还没查到,在王府药浴治疗的话恐怕会打草惊蛇,到时背后之人恐怕会发觉治腿一事跟定国公府有关,如今之计只能换个地方了。” 谢昀卿沉吟片刻,说起来治疗地点的事,“我在国寺附近有个别院,知道的人也少,去那儿可行?”
舒白对此没什么意见:“地点世子来决定就好,等会儿我会开一张方子,世子让人照着上面准备药材送过去就好了。”
“好。”谢昀卿点头应下,转而问起他另一个问题,“二公子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治疗?”
“自然是越快越好,我这边准备的东西不多,就看世子什么时候去别院,到时候我再跟着出发就行了。”
“今日替嫁的事才解决,最近这几日应该有些闲得没事的人会盯着王府,可能要过十天左右再出府了。”谢昀卿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时间。
舒白点头,这跟之前他们说的差不多:“那我先给世子开个方子,这几日就按照这个方子抓药喝,能解蛇心草和龙舌藤混合的大部分毒,防止毒素再向肺腑扩散。”
“有劳二公子了。”谢昀卿道谢。
“不敢。”
舒白起身,将时砚事先放在窗边架子上的笔墨拿了过来,宋易辞自觉给他研磨。
一杯茶的功夫,舒白手下已经写了五张纸出来放在一旁晾着。
最后一笔收尾,舒白放下笔,将最早写好的那张纸拿起看过后递给谢昀卿。
“这几日,世子就先喝着这副药,三碗水煎成一碗,一日两次,每日换一副药就行了。”
谢昀卿接过一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少于十种药材和对应的分量,昨夜宋意宛说过的金线草赫然也在其中,如今倒也不必问今早喝的药性会不会和他开的方子相冲的问题了。
“这些都是到时候药浴会用到的,量有些多,世子还是让人去不同的药铺买比较好。”舒白建议道。
“谢二公子提醒。”谢昀卿神情郑重了几分。
见他这般神色,舒白心里觉得哪里怪怪的,总觉得这位世子好像想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他写药方的时候特意将一些药性相同的药材写在了同一张单子上,还刻意用了不同的字迹,看起来就像是不同的人开的药方。
关键的几味药并没有写,单独看一张单子的话只会觉得是治什么伤寒,发热咳疾之类的,但合在一起的话就很像是治瘟疫的。
他方才那么提醒只是怕药铺的老板多想,引起恐慌罢了,但是眼前的人好像想岔了。
舒白眼眸微动,并不打算跟谢昀卿解释,就让他继续误会下去吧。
两人说话间,谢昀卿目光不经意一瞥,瞧见了宋易辞腰间的云门色流苏,脑海里闪过宋意宛和景帝说的话,想来宋易辞腰间的玉佩应该是刻着宋意宛的“意”的那枚了。
“对了世子,几日后别院恐怕只有舒白一个人去了,毕竟我这身子骨实在是······”宋易辞适时的咳了两声,证明他所言非虚。
谢昀卿颔首:“国公身体要紧,其余的昀卿都明白,到时我会安排人去接二公子,只是那天得辛苦二公子先去国寺一趟了。”
“说不上辛苦,世子言重了。”
该说的说完,宋易辞又接过话和谢昀卿闲聊了几句。
“昀卿——”
“现在——”
谢昀卿和宋易辞同时开口,见对方有话要说又同时停下。
两人互看一眼,彼此谦让。
“国公请。”
“还是世子先说吧,我要说的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他都这么说了,谢昀卿也不好再推辞:“刚刚皇上命人拿了王京一家,三品官员无关入狱,替嫁一事必定会走漏风声,未免有心人好奇查到郡主的身份,此事对外的说辞的是王绫玉自尽,王京担心陛下怪罪,便让府中的丫鬟代替王绫玉嫁入王府,害怕事情败露便让陪嫁的嬷嬷日日在她的饭菜中投慢性毒,再借着王绫玉身子不好的由头在王府丧命。”
事实上王京也确实是这么安排的,景帝只是将宋意宛的身份隐去罢了。
“陪嫁入王府的嬷嬷和丫鬟已经杖毙,王绫玉身边原来那名贴身丫鬟陛下念她主动揭发替嫁一事,免了她的死罪,挨了十大板放出宫了。”
“关于那名替嫁入王府的婢女身份,昀卿还得回府好好安排一番,避免日后出纰漏,怕是要先行告辞了,两位见谅。”谢昀卿面含歉意。
人家刚刚才说完要如何医治自己的伤,他就迫不及待地要离开,实在是······
“世子有要事在身,还是先回府处理要紧,我们就不再挽留了。”宋易辞摆手,说到底谢昀卿回府处理的事也是为了自家妹妹,他也不是什么不识好歹的人。
“谢国公谅解,不知国公方才要说的是何事?”谢昀卿看他。
“嗐,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看着快到午膳时间了,想邀请世子一同用餐罢了。”
“今日当真是不巧,等府中的事解决,昀卿再在望江楼做东宴请两位,到时还望两位切莫推辞。”
“就依世子所言。”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谢昀卿终于带着人离开。
“早些年见谢昀卿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没想到如今沉稳了这么多,这说话文绉绉的样子,当真是一点也看不出在战场呆了三年的样子。” 听到谢昀卿主仆三人的脚步声远去,宋易辞感慨。
“怎么也是靖安王府培养了二十年的继承人,礼仪教养怎么可能说丢就丢。你看你在边关待了十年,这和他客套的水平不分伯仲吗。”舒白倒是没什么感觉。
“也不知道你这话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宋易辞冷哼一声,“客套是客套,该有的礼节得有,只是觉得谢昀卿今日过于客套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以前见他跟别人说话事儿也没这么多啊。”
“欠了人情,自然是要客气一些。”舒白语气淡淡,听不出在想什么。
想不通宋易辞也懒得再想了,问起了今日来的目的:“不说这些了,他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有些棘手,但还是比较容易解决,只是觉得有些怪罢了。”
“怎么说?”宋易辞递了个眼神。
舒白微微摇头:“说不上来。”
“你不觉得给谢昀卿下药的人很怪吗?”
“要说怪也怪要说不怪也不怪,这事儿有些麻烦倒是真的。”
宋易辞听笑了:“你跟我在这儿说谜语呢,你既然说有些怪,那就是有想不通的地方,说出来我听听。”
“你觉得给谢昀卿下毒的人会是什么人?”舒白左手拇指与食指无意识地摩擦,问。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非就是大燕的人或者东魏的人,毕竟大燕和东魏近几十年常有摩擦,其他的小国与大燕之间的关系也算是和睦,大燕没有将他们变成附属国的打算,他们也没必要对谢昀卿动手主动挑起争端。”宋易辞指尖摩挲着杯沿,分析目前的形势。
“若是大燕这边的人下手的还好说,往大了说就是党派之争,靖安王府这么大的一个助力,站哪一位皇子都会有另外的人将他视为眼中钉;往小了说可能是私人恩怨,毕竟谢昀卿不是银票,总有人看不得他好。”
“若是东魏的人······”宋易辞啧了一声,明白了舒白说的麻烦是怎么回事。
“若是东魏的人他们动手的理由倒是很简单,政治立场不同,谢昀卿打得他们节节败退,又杀了他们的主将,是致使东魏大败的六成因素,他们恐怕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麻烦就麻烦在这动手的人上面。”舒白接过话。
谢昀卿是送回长安医治的,药里面掺蛇心草也是云神医离开之后的事,能在长安对他动手,那就只能说靖安王府混进了东魏的人。
“你是觉得下毒的人可能是藏在长安的东魏细作?”
“嗯。我也想过会不会是王府那位二公子动的手,但是相比之下,我更怀疑是东魏那边的人,毕竟这种小人手段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用了。”
“这药关乎到谢昀卿的性命,靖安王府的人必然是找信得过的人负责,能安排这样一个人在靖安王府,若真是东魏的人恐怕幕后的人也在长安呆了很久了。”宋易辞面色凝重。
“前几年我们抓住了不少东魏细作,这几年几乎没怎么发现,但我怀疑长安城还有不少,只是他们来得太久,藏得更深,甚至可能因为来长安太久已经融入百姓的生活中了。”
“真如你猜测的那般的话,那这些细作极有可能是前几年内乱混进来的,那时朝中一片混乱,皇位上那位心思都在害人身上,哪儿有功夫管国事啊。”宋易辞嗤笑。
百年来大燕一共发生了两次内乱,皆是在先帝即位期间。一次是在二十年前,先帝宠爱成贵妃入魔,为其兴建行宫楼宇,荒废政务,平南王叛乱,山河动荡,让东魏趁机钻了空子。第二次是在十年前,宋仲被害,景帝以强硬的手段即位,二皇子谋反失败,东魏卷土重来。
“要不是太祖当年的儿子就这么一个活了下来,我都要怀疑先帝是不是被东魏掉包了。”宋易辞眼里藏着恨。
不然怎么做的一系列事都让东魏有机会钻了空子。
“这不是宋易辞那小子的玉佩吗?”景帝话语中带着嫌弃,将玉佩还给了谢昀卿。
“不是郡主的玉佩吗?”谢昀卿有些反应不过来。
“玉佩上刻的是宋易辞的字,玉佩自然是他的。”
“定国公和郡主的字不是同一个?”
“自然不是,嘉熙的‘yi’是一心一意的‘意’,宋易辞的‘易’是容易的‘易’,宛和辞都取自他们母亲傅芫华的闺名慈宛,取的是宋仲属意慈宛之意,啧,这一说感觉宋仲这小子怪肉麻的。”景帝扯了扯嘴角,眼里浮起浅浅笑意。
“宋将军对夫人的感情皇兄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傅夫人被掳去······”意识到说错话,靖安王立马禁了声。
他这么一提,景帝自然也想到了那件事,殿中的气氛一时冷了下来。
“宋仲那小子一根筋直到底,认定的事谁劝也没用,也不知道老师那么厉害的一个人怎么教出这么轴的人,一点也不会看形势。”许久之后,景帝喃喃道。
他想到了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时先帝宠爱成贵妃以及她所出的二皇子,为其大兴土木,荒废政务,一直不满先帝的平南王叛乱,一个月内叛军就攻下西北三城。
当时朝中不少武将请命前往平叛,先帝偏偏指了从未上过战场的太子的自己,其中意思恐怕只怕只有先帝知晓,还是皇后的太后听说这个消息后还没来得及去御书房求情就被禁足在坤宁宫不得外出,还是皇子的靖安王因为强闯御书房,挨了几十板子送回了皇子府······
他带兵离京时,老师来送行,嘱咐了许多,还让他们多加小心。起初他以为老师指的是他与将士们,后来骑马行至送别的长亭时,看见骑马佩剑的宋仲才明白原来“你们”里面还有宋仲。
“这棋今日是没心情下了,你们先回去吧。”从回忆里回过神,景帝摆手让两人离开。
踏出御书房沐明就上前主动接过谢昀卿的轮椅,趁着林全跟靖安王打招呼的时候,附在谢昀卿的耳边低声道:“方才有小太监过来传话说酉时二刻,有人在望江楼的梧桐院等您。”
“没说什么人?”谢昀卿抬眼望他。
“没。”沐明轻轻摇头。
谢昀卿沉吟片刻,想到了昨夜宋意宛说的话,缓缓点头:“知道了。”
沐明退回谢昀卿身后,等着靖安王寒暄完。
“父王,方才你说的可是宋夫人被掳去边关的事?”无人的宫道上,谢昀卿低声问道。
“嗯。”靖安王长叹一声。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儿了,当时东魏攻打边境,宋仲带兵应敌,打得东魏节节败退,后来东魏奸细潜入长安掳走了当时怀胎六个月的傅芫华去边境,企图以此胁迫宋仲投降,谁知宋仲半夜竟孤身一人潜入敌营,不惜拼得一身重伤救回他夫人,也不肯投降,傅芫华也因此早产生下宋易辞。后来战事结束,宋仲在边疆养了大半年才养好身子。
伤好以后,为防止旧事重演,宋仲用军功换夫人傅芫华留在边疆。宋家兄妹才因此在边境长大,宋易辞十岁时被送入长安为质,在金銮殿面见先帝时,京中众人才第一次见到定国将军的长子是何模样。
谢昀卿闻言,神情复杂,不知在想什么。
长安可是一国之君以及无数国之栋梁所在的地方,要是这么轻易就被敌国的人潜入,十六卫的统领怕是要提着脑袋去见皇上,更别说当时宋将军在边关奋力御敌,他的家眷怎么也该仔细护着才对。
“父王,宋夫人当真是因为长安守卫不严才被东魏细作掳走的吗?”谢昀卿闷声问。
也不怪谢昀卿有此问,毕竟先皇当初干的事当真是罄竹难书。
“或许是吧。”靖安王重重地叹了口气。
当时平南王谋反,大燕陷入内乱,即使边关有将士驻守可也混进了不少他国的奸细。宋仲随景帝平叛,展现了出色的领兵能力。后来叛乱平息,东魏来袭,宋仲又被任命为主将带兵出征。
想来就是那时东魏的人盯上了傅芫华,景帝派人加强了宋府的守卫,也曾进宫请先帝派些御林军,他以为家国面前,先帝总会放下他那些恨意,没想到终究是景帝天真了,先帝虽然一口应下,可直到傅芫华被掳走御林军才姗姗来迟。
“先帝枉顾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君十余载,愧对子民,愧对下属,愧对妻子。心存真爱,却护不住真爱;自身无能,却又无法接受自己的无能,才酿下种种大错。”
谢昀卿听靖安王妃说过先帝的荒唐事,听完后与万千百姓有着同样的疑惑和不解,开明如太祖那般的人物为何会有先帝这般的孩子。
先帝与太后少年结发,相敬如宾,即位后爱上了户部尚书之女,将其纳入后宫。
刚开始太祖还未离世,先帝行事还算中规中矩,几年后太祖离世,先帝行事就愈发放纵起来,先是将还是德妃的成氏女封为贵妃,后来竟为她动了废皇后废太子的念头。
遭到群臣反对之后,就对皇后起了怨怼之心。后来平南王叛乱,成贵妃被上书处死,先帝更是恨上了皇后与其所出的太子和七皇子。
后面无论是让景帝平叛还是宋仲出征都是在发泄恨意罢了。
他不明白,为何先帝会恨不得景帝去死的地步,为了一个死去的女子让自己的孩子去死······
电光火石之间,谢昀卿想到宋仲的死,一时间瞳孔微缩,遍体生寒。
“主子,您怎么了?”谢昀卿周身气压低得吓人,沐明吓了一跳,连忙问。
靖安王闻言侧头,也发现了他的不对劲;“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没事儿,只是想到了王京的事,气上心头了。”
知子莫若父,联系他刚说的话,靖安王大概也猜到了他为什么脸色这么差:“你想到了宋仲?”
“嗯。”谢昀卿狠狠闭眼,闷声应下。
靖安王默然。
一路无言,两人缓步踏出宫门。
“您今日也要去国寺吗?”看他抬步上车,谢昀卿问。
“今日的事得跟你皇祖母和母妃知会一声,免得后来知道这事儿担心,你可要同我一道?”靖安王的声音有些沉闷。
“我今日在望江楼约了人,就不去了,劳您跟皇祖母和母妃带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之事冥冥中自有注定,这可能是昀卿的际遇,往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谢昀卿望着靖安王道。
马车上,靖安王反复品这句话,随即好笑地摇头:“被人骗婚还悟出佛理来了。”
“有所感悟罢了。”谢昀卿感慨。
“行,那我先走了。”
“嗯。”
谢昀卿目送马车离开,自个儿也登上车,让人往望江楼去。
马车里,谢昀卿一手扶额,脑海中思绪纷乱。
若真如他想的那般,宋将军的死是先帝促成的,那宋意宛知道吗?
谢昀卿出神想了许久,连马车什么时候停的都没注意到。
“主子,望江楼到了。”沐明隔着轿帘对马车内的人说到。
“嗯。” 沐明的话唤回谢昀卿的思绪,低声应道。
沐明得到回应后就掀帘,将谢昀卿抱下了马车,轻放在沐阳早就放置在一旁的轮椅上。
周围有路过的百姓一开始还不知道马车里是靖安王府的哪位主子,心下一直在靖安王和王妃之间摇摆,等到沐明将人抱下来的时候,不少人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惊呼出声。
靖安世子!他可是好久都没出现了,今天怎么突然来了望江楼。
“哟,世子爷可真是好久没来了,今天来可是想吃些什么,小店近日来了个新厨子,手艺好得没话说,保证您吃得满意。”谢昀卿带着人刚踏进店门,就有眼尖的小厮带着笑意上前问道。
“暂时不用饭,梧桐院约了人,先带我们过去。”谢昀卿抬手制止了对方的滔滔不绝,报了包厢的名字,让他径直带路。
“小的明白,您这边请。”小厮脸上笑意不减,引他向后院走。
望江楼的包厢都在后院,每个包厢邻水而建,包厢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从大堂到每个包厢的路也不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隔墙有耳这种事的发生。
时辰尚早,还不到吃饭的时间,所以望江楼里此时并没有什么客人。小厮领着人走过两处假山,又转了好几道弯,终于在一间包房外几尺远的地方停下。
“这就是梧桐院了,屋里的客人吩咐过午时之前不要进去打扰,小人就送您到这儿了。”小厮弯着身解释。
谢昀卿颔首:“辛苦了。”
沐明推着人继续往前走,沐阳走在最后,抛了块碎银子给他。
“谢谢爷。”小厮顿时眉开眼笑,拿着钱离开了。
屋内隐隐传来说话声,听不真切,沐明推着他往前走了一段,说话声突然停了,又过了一会儿才听见一道温和的男声道:“应该是到了。”
沐阳从后面快步走到最前面,正要抬手敲门,门就从里面打开了。
对沐阳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时砚侧身让他们进来:“请。”
门口正对着一扇山水画屏风,屏风下有一方矮桌,上面放着一壶茶,屋内的景象被屏风挡住,主仆三人绕过屏风,这才看清了屋内的情况。
屏风后的圆桌上放着一套茶具,袅袅白烟徐徐从茶壶嘴里飘出;左侧窗边摆着个木头雕花架子,上面零零散散的放着一些瓷器,书册;右侧放着一张软塌,上面铺着不知是什么动物的皮毛;正对门这门的窗已经开了一扇,向外望能看见湖上的荷花开得正好,清风佛过,湖面泛起粼粼波纹。
窗边坐着的一紫一蓝两个人见他进来便齐齐起身打招呼。
左侧那人高约六尺,略微宽大的衣摆显得他身形消瘦,脸色也有些苍白,谢昀卿认识他,宋将军家的公子,宋易辞。
“昀卿见过定国公。”看到他,谢昀卿又想到了方才自己与父王说的话,心中一时百感交集。
“世子。”宋易辞点头回礼。
“这位是?”谢昀卿侧首看向宋易辞身旁的人,男子一身蓝衣,气质温润,看起来像是哪位世家的公子。
“这是舍弟舒白,舍予舒,单名一个白字。”将将介绍完,宋易辞就忍不住咳了两声。
“国公身子没事吗?”谢昀卿担忧的问。
宋易辞摆摆手,正要说“没事”,一口气卡着没忍住又咳嗽起来,舒白连忙抬手帮他顺背。
见他这般,谢昀卿对自个儿昨夜的猜测有了几分不确定。
听了安七的对天巧阁后院两人的描述后,他猜测宋易辞三兄妹都是会武的,不仅如此,他还怀疑过宋易辞的病可能也是装的,所以刚才见到宋易辞时他没有很惊讶,但如今见眼前人咳得这般严重,脸都咳红了,半点不似作假,他又有些不确定了。
舒白已经习以为常,抽空回答了他:“世子不必担忧,他就是这几日没注意着凉了,所以有些咳嗽,一会儿就好了。”
“着凉?”谢昀卿没控制住语气里的难以置信,立马道歉,“是我失礼了,抱歉。”
“世子觉得奇怪也正常,我这是之前伤了底子,所以天气一变就会生病。”宋易辞已经缓了过来,不在意道。
“郡主身子也伤着了吗?”谢昀卿问。
宋易辞也没想到他会问这个,不动声色的打量他一眼后,回答了他:“这倒没有,阿宛从小练武,身子比一般人都要好些,所以当初一事并未伤着身子,不过世子为何这般问?”
谢昀卿回过神对上宋易辞笑意不达眼底的眼神,反应过来他这是误会了,连忙解释:“是大婚那晚郡主也不小心着凉发了热,方才听国公那么一说便以为郡主也······是昀卿唐突了。
谢昀卿不好意思地抱拳。
“原来是这样。”宋易辞点点头,抬手示意谢昀卿去屏风后的桌边,坐下说话。
“阿宛那夜着凉是因为前几日喝了太多迷药,一直在床上躺着,醒来没多久身体还没恢复就急急沐浴才着凉了,与他的情况不同。”舒白耐心解释,心下冷然。
都说宋易辞在天牢走了一遭生病伤了身子,可事实上宋易辞在天牢根本没有生病而是被人下了毒。
不仅是宋易辞,他也是,要不是他察觉到不对劲,及时让宋易辞将吃了的东西吐了出来,又用藏在身上的银针帮他把毒逼了出来,恐怕那次天牢宋家的两个男儿都要折在里面。
“竟是这样,难怪郡主不过两日身子就已完全恢复,看来也有习武的原因,昨夜郡主离开时,身轻如燕,身手了得,想来传授她武艺之人定也是身手不凡,不知是何方高人?”谢昀卿恍然点点头,顺势夸道。
“哪儿有什么高人啊,是她小时候见我和舒白两人习武,便吵着也要学,我两教她的。”宋易辞不好意思的摆摆手。
“边关潜在的危险不少,父亲想着我们会些武功也能自保,再不济能强身健体也是好的,有空的时候就教我们几招,后来经历的事多了,越发觉得父亲当初说得没错,不然天牢那一遭换个深闺娇养的小姐哪儿还能像现在这般活蹦乱跳的。”宋易辞感慨,只是这话怎么听都带着些阴阳怪气的味道。
这话却是解了谢昀卿的疑惑,他先前想着宋易辞三人会武功有些怪,却忘了他们在边关生活了十年甚至更长,当初那个情况,让他们习武的确是个正确的决定,这么一想,谢昀卿就否了关于宋易辞装病的猜想。
炉上的茶刚好煮好,时砚上前为三人沏好茶,又退至屏风后,沐明两人见状也退了下去。
“说起来前日天巧阁那人是世子派来的吧?”宋易辞又笑着问。
谢昀卿承认:“是。那日有些怀疑郡主的身份,正巧她身边的婢女出府,所以就让人跟了上去,冒犯之处,昀卿以茶代酒,向国公赔罪。”
说着,谢昀卿就要伸手去拿身前的茶杯,右手袖袋里的东西顺着他抬手的动作滑动,撞上了他的手臂,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东西没还给人家。
“赔罪就算了,当时那样的情况换做任何人都会像你一样做的,我也只是随口问一声罢了。”宋易辞伸手抵住他举杯的手。
“茶不用喝但是有件事得请国公帮忙,”谢昀卿说着,将袖子里的东西拿出来递给他,“这是我昨夜向郡主借的玉佩,还请国公帮我还给郡主。”
“好,这几日在王府还要多谢世子对舍妹的照顾。在下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世子能否答应?” 宋易辞接过他手中的玉佩,顺势道。
“国公请说。”
“替嫁一事如今罪魁祸首已经入狱,后面等着他们的绝不止牢狱之灾这么简单,但欺君一事并不算小,到时候恐怕背后猜测嫁入王府的人不会少。舍妹武功再高也是个女子,这世间对女子的要求本就苛刻,要是替嫁的事传出恐怕有损她的名声,所以能否请世子对舍妹的身份保密,就当做你与舍妹这几日从未见过。
我也知道这要求实在是有些无理,世子若是答应,国公府就欠你一个人情,日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不违背道义,定国公府必定全力相助。”
“国公言重了,郡主本就是无辜被牵扯进来的,即使今日国公不提,昀卿也不会对外人说起郡主的身份。”谢昀卿面色坦然。
宋易辞心中松了口气:“那便多谢世子。”
“国公客气了,昀卿做的这点事不及郡主帮我的半分。”谢昀卿神情真挚。
“说到舍妹,世子今日来想必也知道是为何事,不如我们便进入正题?”宋易辞提起今日来的目的。
“这是舒白,刚才已经跟世子提过了,从小习医,本家也是医术世家,医术可能比不上鼎鼎有名的云神医,但与太医院的太医相比也算是不相上下,加上自幼又在边疆长大,对东魏的一些草药也有所了解,世子若是信得过在下,不如让舒白为你医治。”
宋易辞向谢昀卿再一次介绍道,却是没说出舒白与云神医之间的关系。
“舒白见过世子。” 舒白不卑不亢地起身行礼。
“舒公子不必多礼。”谢昀卿不禁多看了他一眼,忍不住赞叹,“国公和郡主都推荐二公子想来定然是对二公子有信心的,没想到舒公子年纪轻轻医术便这般了得,当真是年少有为。”
谢昀卿是真的有些意外,毕竟之前定国公府的传闻听了许多,却从未听说过府上的二公子会医术一事,能让宋意宛兄妹极力推荐的医术定然也不会低,此前竟然一点风声都没听到。
“不过是些家传手艺罢了,当不得世子这般夸赞。”舒白语气平和,并未因他的夸赞而有什么情绪变化。
“二公子这般说,我也不再说些奉承的场面话,接下来这段时间我的腿就交给二公子了。”谢昀卿直直地看着舒白,像是要望进他的心里。
“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世子信任。”舒白抬眼迎上他的目光,语气不变。
两人无声对视片刻,不约而移开了视线,宋易辞捧着杯子在一旁看得热闹,不懂两人怎么突然就对上了。
“世子先把手伸出来吧,在下今日得先看看你的情况如何,再决定治疗方案。”舒白掀袍坐下,将身前的茶杯的移开,示意他把手放过来。
谢昀卿依言照做,还微微扯了扯袖子,方便他把脉。
修长有力的手指轻轻搭上他的手腕,舒白垂眸细细感受指尖下的脉搏。
把过脉,又细细看了谢昀卿的面色,再让他张嘴瞧了瞧后,已经是半盏茶的时间过去了。
“世子体内现在龙舌藤和蛇心草同服产生的毒素和之前中的毒混合在一起,已经隐隐有向五脏六腑扩散的趋势。世子近日可有觉得左胸第三块肋骨的位置有些隐隐作痛,胃口不是很好不想吃东西,晚上睡觉也有些睡不踏实,反复醒来?”再次落座,舒白问道。
屏风后的沐阳两人屏息听着他的问话。
见他将自己现在不适的地方一字不差的点明,谢昀卿这才真正的相信了舒白的医术。
“是有些,这是毒发的症状吗?”谢昀卿微微颔首,语气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的平静,一点也听不出身中剧毒的人是他。
“嗯,现在才刚开始扩散,不算很棘手,要是等后面毒素扩散到五脏六腑那才叫回天乏术。”舒白微微松了口气,谢昀卿的情况比他之前预想的要好些。
“世子如今的情况光喝药不行,得通过药浴配合银针将体内的毒素排出才行。”
“药浴的时间大概要多久?”谢昀卿问。
“差不多要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每日药浴的时间都不能低于一个时辰,药浴结束后,在辅以汤药,平日里再试着动一动,差不多再过半个月的时间世子应该就能摆脱这个轮椅了。”舒白手指点了点谢昀卿身下的轮椅。
舒白话音刚落,屏风后就传来两声凳子划过地面的刺耳声以及茶盏碰撞的声音。
“属下失礼,请主子责罚。”随即,两道略微颤抖的声音从屏风后传了过来。
“今日就算了,但下不为例。”知道他们是为自己高兴,谢昀卿也没那么不讲理。
“谢主子。”
被他俩这么一打岔,谢昀卿激动的心情已经平复了些许,面色上已经看不出什么:“手下的人失礼,还请两位勿怪。”
“多大点事儿。”宋易辞摆手,并不把这当回事。
“汤药一事想必郡主已经跟两位提过了,现在是谁在背后指使换药的人还没查到,在王府药浴治疗的话恐怕会打草惊蛇,到时背后之人恐怕会发觉治腿一事跟定国公府有关,如今之计只能换个地方了。” 谢昀卿沉吟片刻,说起来治疗地点的事,“我在国寺附近有个别院,知道的人也少,去那儿可行?”
舒白对此没什么意见:“地点世子来决定就好,等会儿我会开一张方子,世子让人照着上面准备药材送过去就好了。”
“好。”谢昀卿点头应下,转而问起他另一个问题,“二公子准备什么时候开始治疗?”
“自然是越快越好,我这边准备的东西不多,就看世子什么时候去别院,到时候我再跟着出发就行了。”
“今日替嫁的事才解决,最近这几日应该有些闲得没事的人会盯着王府,可能要过十天左右再出府了。”谢昀卿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时间。
舒白点头,这跟之前他们说的差不多:“那我先给世子开个方子,这几日就按照这个方子抓药喝,能解蛇心草和龙舌藤混合的大部分毒,防止毒素再向肺腑扩散。”
“有劳二公子了。”谢昀卿道谢。
“不敢。”
舒白起身,将时砚事先放在窗边架子上的笔墨拿了过来,宋易辞自觉给他研磨。
一杯茶的功夫,舒白手下已经写了五张纸出来放在一旁晾着。
最后一笔收尾,舒白放下笔,将最早写好的那张纸拿起看过后递给谢昀卿。
“这几日,世子就先喝着这副药,三碗水煎成一碗,一日两次,每日换一副药就行了。”
谢昀卿接过一看,纸上密密麻麻写着不少于十种药材和对应的分量,昨夜宋意宛说过的金线草赫然也在其中,如今倒也不必问今早喝的药性会不会和他开的方子相冲的问题了。
“这些都是到时候药浴会用到的,量有些多,世子还是让人去不同的药铺买比较好。”舒白建议道。
“谢二公子提醒。”谢昀卿神情郑重了几分。
见他这般神色,舒白心里觉得哪里怪怪的,总觉得这位世子好像想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
他写药方的时候特意将一些药性相同的药材写在了同一张单子上,还刻意用了不同的字迹,看起来就像是不同的人开的药方。
关键的几味药并没有写,单独看一张单子的话只会觉得是治什么伤寒,发热咳疾之类的,但合在一起的话就很像是治瘟疫的。
他方才那么提醒只是怕药铺的老板多想,引起恐慌罢了,但是眼前的人好像想岔了。
舒白眼眸微动,并不打算跟谢昀卿解释,就让他继续误会下去吧。
两人说话间,谢昀卿目光不经意一瞥,瞧见了宋易辞腰间的云门色流苏,脑海里闪过宋意宛和景帝说的话,想来宋易辞腰间的玉佩应该是刻着宋意宛的“意”的那枚了。
“对了世子,几日后别院恐怕只有舒白一个人去了,毕竟我这身子骨实在是······”宋易辞适时的咳了两声,证明他所言非虚。
谢昀卿颔首:“国公身体要紧,其余的昀卿都明白,到时我会安排人去接二公子,只是那天得辛苦二公子先去国寺一趟了。”
“说不上辛苦,世子言重了。”
该说的说完,宋易辞又接过话和谢昀卿闲聊了几句。
“昀卿——”
“现在——”
谢昀卿和宋易辞同时开口,见对方有话要说又同时停下。
两人互看一眼,彼此谦让。
“国公请。”
“还是世子先说吧,我要说的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他都这么说了,谢昀卿也不好再推辞:“刚刚皇上命人拿了王京一家,三品官员无关入狱,替嫁一事必定会走漏风声,未免有心人好奇查到郡主的身份,此事对外的说辞的是王绫玉自尽,王京担心陛下怪罪,便让府中的丫鬟代替王绫玉嫁入王府,害怕事情败露便让陪嫁的嬷嬷日日在她的饭菜中投慢性毒,再借着王绫玉身子不好的由头在王府丧命。”
事实上王京也确实是这么安排的,景帝只是将宋意宛的身份隐去罢了。
“陪嫁入王府的嬷嬷和丫鬟已经杖毙,王绫玉身边原来那名贴身丫鬟陛下念她主动揭发替嫁一事,免了她的死罪,挨了十大板放出宫了。”
“关于那名替嫁入王府的婢女身份,昀卿还得回府好好安排一番,避免日后出纰漏,怕是要先行告辞了,两位见谅。”谢昀卿面含歉意。
人家刚刚才说完要如何医治自己的伤,他就迫不及待地要离开,实在是······
“世子有要事在身,还是先回府处理要紧,我们就不再挽留了。”宋易辞摆手,说到底谢昀卿回府处理的事也是为了自家妹妹,他也不是什么不识好歹的人。
“谢国公谅解,不知国公方才要说的是何事?”谢昀卿看他。
“嗐,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看着快到午膳时间了,想邀请世子一同用餐罢了。”
“今日当真是不巧,等府中的事解决,昀卿再在望江楼做东宴请两位,到时还望两位切莫推辞。”
“就依世子所言。”
两人又客套了几句,谢昀卿终于带着人离开。
“早些年见谢昀卿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没想到如今沉稳了这么多,这说话文绉绉的样子,当真是一点也看不出在战场呆了三年的样子。” 听到谢昀卿主仆三人的脚步声远去,宋易辞感慨。
“怎么也是靖安王府培养了二十年的继承人,礼仪教养怎么可能说丢就丢。你看你在边关待了十年,这和他客套的水平不分伯仲吗。”舒白倒是没什么感觉。
“也不知道你这话是在夸我还是在损我。”宋易辞冷哼一声,“客套是客套,该有的礼节得有,只是觉得谢昀卿今日过于客套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以前见他跟别人说话事儿也没这么多啊。”
“欠了人情,自然是要客气一些。”舒白语气淡淡,听不出在想什么。
想不通宋易辞也懒得再想了,问起了今日来的目的:“不说这些了,他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就是刚才说的那些,有些棘手,但还是比较容易解决,只是觉得有些怪罢了。”
“怎么说?”宋易辞递了个眼神。
舒白微微摇头:“说不上来。”
“你不觉得给谢昀卿下药的人很怪吗?”
“要说怪也怪要说不怪也不怪,这事儿有些麻烦倒是真的。”
宋易辞听笑了:“你跟我在这儿说谜语呢,你既然说有些怪,那就是有想不通的地方,说出来我听听。”
“你觉得给谢昀卿下毒的人会是什么人?”舒白左手拇指与食指无意识地摩擦,问。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非就是大燕的人或者东魏的人,毕竟大燕和东魏近几十年常有摩擦,其他的小国与大燕之间的关系也算是和睦,大燕没有将他们变成附属国的打算,他们也没必要对谢昀卿动手主动挑起争端。”宋易辞指尖摩挲着杯沿,分析目前的形势。
“若是大燕这边的人下手的还好说,往大了说就是党派之争,靖安王府这么大的一个助力,站哪一位皇子都会有另外的人将他视为眼中钉;往小了说可能是私人恩怨,毕竟谢昀卿不是银票,总有人看不得他好。”
“若是东魏的人······”宋易辞啧了一声,明白了舒白说的麻烦是怎么回事。
“若是东魏的人他们动手的理由倒是很简单,政治立场不同,谢昀卿打得他们节节败退,又杀了他们的主将,是致使东魏大败的六成因素,他们恐怕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麻烦就麻烦在这动手的人上面。”舒白接过话。
谢昀卿是送回长安医治的,药里面掺蛇心草也是云神医离开之后的事,能在长安对他动手,那就只能说靖安王府混进了东魏的人。
“你是觉得下毒的人可能是藏在长安的东魏细作?”
“嗯。我也想过会不会是王府那位二公子动的手,但是相比之下,我更怀疑是东魏那边的人,毕竟这种小人手段他们也不是第一次用了。”
“这药关乎到谢昀卿的性命,靖安王府的人必然是找信得过的人负责,能安排这样一个人在靖安王府,若真是东魏的人恐怕幕后的人也在长安呆了很久了。”宋易辞面色凝重。
“前几年我们抓住了不少东魏细作,这几年几乎没怎么发现,但我怀疑长安城还有不少,只是他们来得太久,藏得更深,甚至可能因为来长安太久已经融入百姓的生活中了。”
“真如你猜测的那般的话,那这些细作极有可能是前几年内乱混进来的,那时朝中一片混乱,皇位上那位心思都在害人身上,哪儿有功夫管国事啊。”宋易辞嗤笑。
百年来大燕一共发生了两次内乱,皆是在先帝即位期间。一次是在二十年前,先帝宠爱成贵妃入魔,为其兴建行宫楼宇,荒废政务,平南王叛乱,山河动荡,让东魏趁机钻了空子。第二次是在十年前,宋仲被害,景帝以强硬的手段即位,二皇子谋反失败,东魏卷土重来。
“要不是太祖当年的儿子就这么一个活了下来,我都要怀疑先帝是不是被东魏掉包了。”宋易辞眼里藏着恨。
不然怎么做的一系列事都让东魏有机会钻了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