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骨之九
“我其实不能容忍。”李莲花撩起衣摆,在她身侧坐下,“我也没打算袒护紫衿。”
“过去的我,确实不是一个好恋人、好兄弟,喜欢指挥他们,对旁人的事也很少上心。所以他们对我有怨气,我也理解,有时候我确实懒得计较。”
“离他们远些便是了。”
但是你不一样。
紫衿伤到你,我定会找他算账的。
“那你为何还要去参加婚宴?”
明明以你的轻功,要去房间拿什么东西是很轻易的事。
李莲花叹了口气:“我从前,与乔姑娘定过亲,此事很少人知。”
“礼数虽未走完,但总归是没有好好了断。”
“她当年给我写了一封诀别信,可我竟三个月都没空看,所以她困于旧事,江湖中对她与紫衿的婚事也有很多非议。”
“紫衿闹这一出,反而让我觉得,当与乔姑娘好好道个别。”
这样我们才能分别有新的开始。
“你当真不惦念她了吗?”
李莲花笑笑,“我年少时其实不懂什么是感情。只觉得乔姑娘温柔漂亮,能够与我匹配。心动固然也是有的,但更多是一种炫耀。”
“细算下来,我陪她的次数屈指可数,还没有与紫衿待在一起的时日长。”
“就算是一开始形影不离,我也不曾问过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觉得她会一直支持我、追随我、等着我……可我却没有想好什么时候停下来。”
“再后来,我忙着填饱肚子,好长时间都没有想起她。”
“直到前不久在百川院见着她跟紫衿,我才发觉我这些年竟然从未曾过问她如何。”
“而她在地道里犯了喘症,意识不清的时候把我当成李相夷,问我为何明白的这么晚……我才意识到,我们已经过去了。”
“如今我只希望她跟紫衿能白头偕老,这样我的愧疚也少一些。”
“不过,若叶姑娘真的不想我去,那我就不去。”
叶灼摇摇头:“我不是想限制你。”
李莲花能跟她说这些,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他要跟往事告别,才能了无遗憾,才能有新的开始。
她当然是乐于见到的。
“那,时候不早了,叶姑娘好好休息。”
“嗯。”
第二日。
“李莲花!李莲花你做什么梦了笑成这样?”
李莲花悠悠睁眼,窗外正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方大少爷穿着寝衣坐在床头束发,用一种颇为惊奇的眼神打量他。
“梦见你没有这么聒噪。”
他也坐起身来,开始穿衣。
其实他梦见自己下山那一年先遇到了叶姑娘。
那些不好的事还没有发生,她是个乖软娇俏的小姑娘,会跟在他身后‘相夷哥哥’‘相夷哥哥’地喊。
她也会为自己受伤担惊害怕,但从来不劝他息事宁人,只是为他出谋划策,缓和与众人的关系。
然后他又遇见方多病。
小朋友平白大了十岁,在四顾门成立的典礼上跳出来说要当他的右护法,还为此跟紫衿打了一架。
方小宝还是心直口快、缺乏历练,老要他费心去教。
还整日跑到他面前问:李相夷你是不是跟我天下第一好?
烦不胜烦。
他们都很崇拜他、依赖他,但都不会失去自我。
意见相左的时候,阿灼会细声软语地劝他,方小宝则会据理力争,不让他一意孤行。
他二十岁那年并未被人下毒,而是娶了阿灼,将四顾门交给方小宝,退隐之前与笛飞声打了一场,酣畅淋漓。
再之后,阿灼给他生了个孩子。那孩子跟他很像,小小年纪狂妄的不行,居然说自己就是规矩——
其实他又何尝不怀念年少的自己。
天真无知,任性自负,却也热烈无畏。
一场秋雨一场寒。
李莲花起来便觉得有些凉,换了一件厚实的墨绿外衫,将如瀑长发一挽,套在竹节发冠里。
叶姑娘近日作息有所改善,竟已经坐在大堂里等他们。
李莲花和方多病刚在桌前坐下,小二便端了三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上来。
“我刚差人去买包子了,这里的朝食口味一般——方公子记得付钱。”
许多客栈前头都会围些等活计的闲汉,给人跑腿买买东西、送送口信,这些人有眼力见,消息也灵通,叶灼是有意让方多病接触一下真实的江湖,不要太过依赖天机山庄的情报网。
李莲花温柔看她,“你今天起得挺早,不错。”
叶灼意有所指:“是李神医睡得太晚了。”
“欸,近日睡得不好……”
“你哪里睡得不好,你昨晚都快把我笑醒了!”
不一会包子上来,六个包子问方多病要五十文钱,惊得他一拍桌子:“你当本公子是冤大头啊?”
放在两个月前,他绝对不知道一斤生肉才十五文,一个包子至多五文——而这包子热气腾腾明显是刚从蒸笼里出来不久,来回不超过三里路,居然要二十分跑腿费,这钱也太好挣了吧!
“哦,那您给三十文吧。”
那人见他衣着富贵,佩剑雕花,腰上一圈玉佩,还以为对方断然不会知道物价,即便知道也不会计较这点小钱,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不成也就不成呗。
他买六个包子只花了十八文。
方多病嘴角抽了抽。
讲价竟然这么随意。
他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随即露出尴尬的神情——这一块银子是二两,他总不能跟对方说:要不你给我找开?
太没风度。
李莲花在一旁偏头笑。
“李莲花!借本公子三十文!”
李莲花便从随身的小荷包里摸出三十文,状似不经意地问:“近日可听说城里有什么漂亮小姑娘遇害啊?”
那人接了钱,愣了愣,“您是找人?什么模样?要不我去给您打听打听?”
方多病会意,将引玉的模样描述了一番,还强调说找到人给他五十两。
引玉长得好看,如果有人抢了她的钱财,估计也不会放过她的人——说不定又给卖到青楼之类的地方。
令人意外的是,最后消息竟来自百川院。
“过去的我,确实不是一个好恋人、好兄弟,喜欢指挥他们,对旁人的事也很少上心。所以他们对我有怨气,我也理解,有时候我确实懒得计较。”
“离他们远些便是了。”
但是你不一样。
紫衿伤到你,我定会找他算账的。
“那你为何还要去参加婚宴?”
明明以你的轻功,要去房间拿什么东西是很轻易的事。
李莲花叹了口气:“我从前,与乔姑娘定过亲,此事很少人知。”
“礼数虽未走完,但总归是没有好好了断。”
“她当年给我写了一封诀别信,可我竟三个月都没空看,所以她困于旧事,江湖中对她与紫衿的婚事也有很多非议。”
“紫衿闹这一出,反而让我觉得,当与乔姑娘好好道个别。”
这样我们才能分别有新的开始。
“你当真不惦念她了吗?”
李莲花笑笑,“我年少时其实不懂什么是感情。只觉得乔姑娘温柔漂亮,能够与我匹配。心动固然也是有的,但更多是一种炫耀。”
“细算下来,我陪她的次数屈指可数,还没有与紫衿待在一起的时日长。”
“就算是一开始形影不离,我也不曾问过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觉得她会一直支持我、追随我、等着我……可我却没有想好什么时候停下来。”
“再后来,我忙着填饱肚子,好长时间都没有想起她。”
“直到前不久在百川院见着她跟紫衿,我才发觉我这些年竟然从未曾过问她如何。”
“而她在地道里犯了喘症,意识不清的时候把我当成李相夷,问我为何明白的这么晚……我才意识到,我们已经过去了。”
“如今我只希望她跟紫衿能白头偕老,这样我的愧疚也少一些。”
“不过,若叶姑娘真的不想我去,那我就不去。”
叶灼摇摇头:“我不是想限制你。”
李莲花能跟她说这些,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他要跟往事告别,才能了无遗憾,才能有新的开始。
她当然是乐于见到的。
“那,时候不早了,叶姑娘好好休息。”
“嗯。”
第二日。
“李莲花!李莲花你做什么梦了笑成这样?”
李莲花悠悠睁眼,窗外正落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方大少爷穿着寝衣坐在床头束发,用一种颇为惊奇的眼神打量他。
“梦见你没有这么聒噪。”
他也坐起身来,开始穿衣。
其实他梦见自己下山那一年先遇到了叶姑娘。
那些不好的事还没有发生,她是个乖软娇俏的小姑娘,会跟在他身后‘相夷哥哥’‘相夷哥哥’地喊。
她也会为自己受伤担惊害怕,但从来不劝他息事宁人,只是为他出谋划策,缓和与众人的关系。
然后他又遇见方多病。
小朋友平白大了十岁,在四顾门成立的典礼上跳出来说要当他的右护法,还为此跟紫衿打了一架。
方小宝还是心直口快、缺乏历练,老要他费心去教。
还整日跑到他面前问:李相夷你是不是跟我天下第一好?
烦不胜烦。
他们都很崇拜他、依赖他,但都不会失去自我。
意见相左的时候,阿灼会细声软语地劝他,方小宝则会据理力争,不让他一意孤行。
他二十岁那年并未被人下毒,而是娶了阿灼,将四顾门交给方小宝,退隐之前与笛飞声打了一场,酣畅淋漓。
再之后,阿灼给他生了个孩子。那孩子跟他很像,小小年纪狂妄的不行,居然说自己就是规矩——
其实他又何尝不怀念年少的自己。
天真无知,任性自负,却也热烈无畏。
一场秋雨一场寒。
李莲花起来便觉得有些凉,换了一件厚实的墨绿外衫,将如瀑长发一挽,套在竹节发冠里。
叶姑娘近日作息有所改善,竟已经坐在大堂里等他们。
李莲花和方多病刚在桌前坐下,小二便端了三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上来。
“我刚差人去买包子了,这里的朝食口味一般——方公子记得付钱。”
许多客栈前头都会围些等活计的闲汉,给人跑腿买买东西、送送口信,这些人有眼力见,消息也灵通,叶灼是有意让方多病接触一下真实的江湖,不要太过依赖天机山庄的情报网。
李莲花温柔看她,“你今天起得挺早,不错。”
叶灼意有所指:“是李神医睡得太晚了。”
“欸,近日睡得不好……”
“你哪里睡得不好,你昨晚都快把我笑醒了!”
不一会包子上来,六个包子问方多病要五十文钱,惊得他一拍桌子:“你当本公子是冤大头啊?”
放在两个月前,他绝对不知道一斤生肉才十五文,一个包子至多五文——而这包子热气腾腾明显是刚从蒸笼里出来不久,来回不超过三里路,居然要二十分跑腿费,这钱也太好挣了吧!
“哦,那您给三十文吧。”
那人见他衣着富贵,佩剑雕花,腰上一圈玉佩,还以为对方断然不会知道物价,即便知道也不会计较这点小钱,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不成也就不成呗。
他买六个包子只花了十八文。
方多病嘴角抽了抽。
讲价竟然这么随意。
他从怀里摸出一块碎银,随即露出尴尬的神情——这一块银子是二两,他总不能跟对方说:要不你给我找开?
太没风度。
李莲花在一旁偏头笑。
“李莲花!借本公子三十文!”
李莲花便从随身的小荷包里摸出三十文,状似不经意地问:“近日可听说城里有什么漂亮小姑娘遇害啊?”
那人接了钱,愣了愣,“您是找人?什么模样?要不我去给您打听打听?”
方多病会意,将引玉的模样描述了一番,还强调说找到人给他五十两。
引玉长得好看,如果有人抢了她的钱财,估计也不会放过她的人——说不定又给卖到青楼之类的地方。
令人意外的是,最后消息竟来自百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