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卷末总结01
先跟大家道个歉。
因为我选了西红柿,这个系列的文后面可能面临全锁,对追更到这里的读者非常抱歉,其实一直以来是你们的评论在催我这个懒人不停写,否则可能早就放弃了哈哈。
这个过程里有许多熟悉的ID慢慢不见了,还挺唏嘘的。
也有一天早晨突然醒来看到十几条评论,惊坐起奋笔疾书的。
看到读者说喜欢大叶子,感觉她是个有灵魂的纸片人,非常惊喜,很开心能带给你们一个与众不同的朋友。
我会在作话里啰里八嗦很多生活琐事,还有创作感想,也非常意外能得到许多共鸣、祝福、开导之类的,西红柿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氛围。
可惜,因缘际遇就是这样,咱们换个地方江湖再会吧。
-------以下为总结---------
第二卷的主线是“你是佛前青莲,我是地狱之花”。
叶子对李相夷的感情其实有点病态——她因为童年创伤对世界绝望,把他当做精神支柱。
对李莲花的感情则有点替身文学的味道。实际上她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李相夷,李相夷是她想象中的白月光,她真正相处的人是李莲花,在相处中觉得温暖而慢慢动心,但自己又认识不到这一点。
李相夷对叶姑娘没有感情,向对普通的陌生人一样,欣赏她的韧性,也畏惧她的直白。
李莲花对叶姑娘的感情就很复杂了,混合了感激、感动、愧疚、享受被仰视、欣赏、吸引,所以他自己也搞不清。
他也无法正面回应她的感情,因为一来叶姑娘不要他的回应,二来叶姑娘爱的是李相夷不是他。所以他就不用思考这个问题,也不用自己跟自己承认心意。
但是他会下意识把她当做自己的东西来炫耀,也理所当然觉得她应该整天围着自己转。
会觉得自己有资格干涉她的饮食起居、行为处事,也有义务保护和安慰她。
他会在意她对李相夷和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跟李相夷吃醋,还会因为她偶尔觉得,哦,李相夷其实也还不错。
这一卷里两个人都是暗戳戳的互撩,但他们的相处模式已经是情侣甚至夫妻,能互相干涉对方的生活习惯。
到第二卷结尾,花花已经意识到叶子侵占了他的私人领地,叶子也接受了被李莲花干预和开导。
这卷主线是一个案子,叶子和角姐联手布的一个局,串起了各大势力、民生百态、东海之战以来十年的江湖变迁,以及暗线——李相夷变成李莲花的十年。
节奏很慢,情绪也平,跟第一卷相比,确实点击和评论都有明显的减少。
但这是全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卷。
大概写文的人本能都想整花活,搞漂亮结构,就跟炫技似的。
这篇文我很有野心,想尝试一种很少见的人物塑造方法,在一篇文里“展现人物完整的三观”。
大部分作品会标签化的写人物,而后自然而然地涉及人生观——角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对正义、爱、自由的价值排序如何,就算没有明说,也能被轻易总结出来。
笛飞声、方小宝、李莲花就区分地很明显。
但剩下两点就很少涉及。
比如说,世界观。一座城、一件事、一个人在不同角色的眼里有截然不同的样子,而你看得见世界的哪一面,恰恰说明你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价值观。不同的角色会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有时候比他说什么、做什么更诚实。
卷名叫做《扬州慢》,既是李相夷的内力扬州慢,也是用一个细腻沉静的视角去看扬州城的意思——十年前李相夷鲜衣怒马路过的那座城,在李莲花的视角里换了副模样。
“扬州并非只是他记忆里的红绸剑舞,胭脂为墨,两百文一盒的桂花糕和五两银子一壶的青梅小酿,还是叶姑娘眼中一斗米便可买到的八岁的女孩子,码头上为了每里能多挣一文钱掀起的腥风血雨。”
这里有不惜出卖背刺恩人朋友,跪下给权贵做狗,却仍被弃若敝履的棋子;靠肮脏卑鄙的手段一路爬至高位,野心勃勃的弱质女流;靠剥削发家、奢靡浪费、颐指气使,然后在更高层次的权贵面前被轻轻碾死的蝼蚁。
也有自身朝不保夕却对陌生人散发善意的老妪,身在风尘仍心怀大义的婢女,没有李相夷那么耀眼出色却为了公义前赴后继的普通人。
在李相夷眼里,后者是出淤泥而不染,前者是可叹却可憎。
但在叶姑娘眼里,他们都只是乱世中没有条件盛开的花。
剧里有个我特别喜欢的反派,就是角姐,虽然她其实不懂爱也确实很坏,但是她这个人物有局限性的同时,也很有魅力。
笛飞声对角丽谯的评价是“本性可憎”。
剧花对角大美女也是从头至尾看不起的态度,反倒是书花的态度让人很动容。
地牢那段,角丽谯说: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吧?
剧花的台词是:我吃了多少苦,角大美女的探子不是比我更清楚吗?
书花则是:这些年你又何尝不是吃苦了呢?
当时我就觉得,角丽谯不该喜欢笛飞声,应该喜欢李莲花。
所以叶子和角姐是一组对照组,这两对CP也是一组对照组。
笛飞声觉得自己有资格这么说角丽谯,因为他也是尸山血海中来,却秉持赤诚之心。但是她爱他,恰恰是因为她本性并不可憎。
她是底层中的底层,比叶子更惨,因为她没有武学天赋,也没有家族庇佑的前十年。笛飞声和李相夷都意识不到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所能利用的资源只有美色和狠毒,她没有剑也没有刀也没有人许以保护,而等她手握大权的时候,她也不敢放手,因为她知道这世上能轻易取她性命的事还有很多。
她一开始并不想当皇帝,她是想找个男人来保护她。
之所以不是李相夷,大概率是因为李相夷自诩正道魁首,对她的所作所为表达出了明显的轻蔑厌恶,所以她打心眼里恨他。
而笛飞声跟她一样是魔教中人,救她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情好恶——既不贪恋她的容貌,也不追问她的所为。
她没意识到她其实向往正人君子,而正人君子只会追着同类。
李相夷也觉得自己有资格评价叶清焰,但是被直白骂了个狗血喷头。
李莲花反而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指责叶灼,却在不动声色中变成了她向善的标杆。
花花身上的从容、悲悯和‘允许一切发生’的平常心,才是他最大的魅力,也是我最爱的地方。
所以这本书里我并不想写如何打脸那帮小人和伪君子,而是着重想写‘世事无常,且静待之’。
在这个基础上的感情线,是一种成年人之间的相互拉扯、感受、悦纳,细水长流。
不知道我有没有表达出来。
PS:
说句题外话,我最近去看了《走走停停》,感触很深。
里头最让我惊艳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戛然而止’。
因为我选了西红柿,这个系列的文后面可能面临全锁,对追更到这里的读者非常抱歉,其实一直以来是你们的评论在催我这个懒人不停写,否则可能早就放弃了哈哈。
这个过程里有许多熟悉的ID慢慢不见了,还挺唏嘘的。
也有一天早晨突然醒来看到十几条评论,惊坐起奋笔疾书的。
看到读者说喜欢大叶子,感觉她是个有灵魂的纸片人,非常惊喜,很开心能带给你们一个与众不同的朋友。
我会在作话里啰里八嗦很多生活琐事,还有创作感想,也非常意外能得到许多共鸣、祝福、开导之类的,西红柿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氛围。
可惜,因缘际遇就是这样,咱们换个地方江湖再会吧。
-------以下为总结---------
第二卷的主线是“你是佛前青莲,我是地狱之花”。
叶子对李相夷的感情其实有点病态——她因为童年创伤对世界绝望,把他当做精神支柱。
对李莲花的感情则有点替身文学的味道。实际上她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李相夷,李相夷是她想象中的白月光,她真正相处的人是李莲花,在相处中觉得温暖而慢慢动心,但自己又认识不到这一点。
李相夷对叶姑娘没有感情,向对普通的陌生人一样,欣赏她的韧性,也畏惧她的直白。
李莲花对叶姑娘的感情就很复杂了,混合了感激、感动、愧疚、享受被仰视、欣赏、吸引,所以他自己也搞不清。
他也无法正面回应她的感情,因为一来叶姑娘不要他的回应,二来叶姑娘爱的是李相夷不是他。所以他就不用思考这个问题,也不用自己跟自己承认心意。
但是他会下意识把她当做自己的东西来炫耀,也理所当然觉得她应该整天围着自己转。
会觉得自己有资格干涉她的饮食起居、行为处事,也有义务保护和安慰她。
他会在意她对李相夷和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跟李相夷吃醋,还会因为她偶尔觉得,哦,李相夷其实也还不错。
这一卷里两个人都是暗戳戳的互撩,但他们的相处模式已经是情侣甚至夫妻,能互相干涉对方的生活习惯。
到第二卷结尾,花花已经意识到叶子侵占了他的私人领地,叶子也接受了被李莲花干预和开导。
这卷主线是一个案子,叶子和角姐联手布的一个局,串起了各大势力、民生百态、东海之战以来十年的江湖变迁,以及暗线——李相夷变成李莲花的十年。
节奏很慢,情绪也平,跟第一卷相比,确实点击和评论都有明显的减少。
但这是全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卷。
大概写文的人本能都想整花活,搞漂亮结构,就跟炫技似的。
这篇文我很有野心,想尝试一种很少见的人物塑造方法,在一篇文里“展现人物完整的三观”。
大部分作品会标签化的写人物,而后自然而然地涉及人生观——角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对正义、爱、自由的价值排序如何,就算没有明说,也能被轻易总结出来。
笛飞声、方小宝、李莲花就区分地很明显。
但剩下两点就很少涉及。
比如说,世界观。一座城、一件事、一个人在不同角色的眼里有截然不同的样子,而你看得见世界的哪一面,恰恰说明你是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价值观。不同的角色会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有时候比他说什么、做什么更诚实。
卷名叫做《扬州慢》,既是李相夷的内力扬州慢,也是用一个细腻沉静的视角去看扬州城的意思——十年前李相夷鲜衣怒马路过的那座城,在李莲花的视角里换了副模样。
“扬州并非只是他记忆里的红绸剑舞,胭脂为墨,两百文一盒的桂花糕和五两银子一壶的青梅小酿,还是叶姑娘眼中一斗米便可买到的八岁的女孩子,码头上为了每里能多挣一文钱掀起的腥风血雨。”
这里有不惜出卖背刺恩人朋友,跪下给权贵做狗,却仍被弃若敝履的棋子;靠肮脏卑鄙的手段一路爬至高位,野心勃勃的弱质女流;靠剥削发家、奢靡浪费、颐指气使,然后在更高层次的权贵面前被轻轻碾死的蝼蚁。
也有自身朝不保夕却对陌生人散发善意的老妪,身在风尘仍心怀大义的婢女,没有李相夷那么耀眼出色却为了公义前赴后继的普通人。
在李相夷眼里,后者是出淤泥而不染,前者是可叹却可憎。
但在叶姑娘眼里,他们都只是乱世中没有条件盛开的花。
剧里有个我特别喜欢的反派,就是角姐,虽然她其实不懂爱也确实很坏,但是她这个人物有局限性的同时,也很有魅力。
笛飞声对角丽谯的评价是“本性可憎”。
剧花对角大美女也是从头至尾看不起的态度,反倒是书花的态度让人很动容。
地牢那段,角丽谯说: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吧?
剧花的台词是:我吃了多少苦,角大美女的探子不是比我更清楚吗?
书花则是:这些年你又何尝不是吃苦了呢?
当时我就觉得,角丽谯不该喜欢笛飞声,应该喜欢李莲花。
所以叶子和角姐是一组对照组,这两对CP也是一组对照组。
笛飞声觉得自己有资格这么说角丽谯,因为他也是尸山血海中来,却秉持赤诚之心。但是她爱他,恰恰是因为她本性并不可憎。
她是底层中的底层,比叶子更惨,因为她没有武学天赋,也没有家族庇佑的前十年。笛飞声和李相夷都意识不到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所能利用的资源只有美色和狠毒,她没有剑也没有刀也没有人许以保护,而等她手握大权的时候,她也不敢放手,因为她知道这世上能轻易取她性命的事还有很多。
她一开始并不想当皇帝,她是想找个男人来保护她。
之所以不是李相夷,大概率是因为李相夷自诩正道魁首,对她的所作所为表达出了明显的轻蔑厌恶,所以她打心眼里恨他。
而笛飞声跟她一样是魔教中人,救她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情好恶——既不贪恋她的容貌,也不追问她的所为。
她没意识到她其实向往正人君子,而正人君子只会追着同类。
李相夷也觉得自己有资格评价叶清焰,但是被直白骂了个狗血喷头。
李莲花反而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指责叶灼,却在不动声色中变成了她向善的标杆。
花花身上的从容、悲悯和‘允许一切发生’的平常心,才是他最大的魅力,也是我最爱的地方。
所以这本书里我并不想写如何打脸那帮小人和伪君子,而是着重想写‘世事无常,且静待之’。
在这个基础上的感情线,是一种成年人之间的相互拉扯、感受、悦纳,细水长流。
不知道我有没有表达出来。
PS:
说句题外话,我最近去看了《走走停停》,感触很深。
里头最让我惊艳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