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 三
宣政殿。
“为彰显陛下之仁慈,何妨将前朝皇族监管起来,封个闲散爵位令他们安分到死。”
“萧氏昏君误国,令我盛国子民身陷水深火热之境地,凭什么能够安度余生?”
朝堂上群臣为前朝皇室的处置吵得不可开交,而高坐于龙椅之上的皇帝被冠冕垂下的一条条金珠挡住半张脸,让想要窥测圣意的人看不清她的脸色。
“历朝历代皆有开国之君娶前朝宗室以稳定皇朝过渡之举,而陛下昔日曾与前朝宣王萧凛有婚约,何不重提此事,以安抚前朝残余势力。”
此话一出,朝堂上争辩的声音忽然止住,整个宣政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中,在场的大臣都看向发表言论的礼部侍郎董皓。
董皓还不觉自己言辞之间有什么问题,他挺直着腰板,仿佛全场人都是被他提出的建议折服一般令他傲然。
他周围的大臣都无语凝噎,整个盛京、现在该改称夏京,何人不知当初前朝末帝赐婚乃是让彼时的将军府大小姐、如今的新皇叶冰裳嫁给其第六子萧凛作侧妃,这在当时的陛下看来都是奇耻大辱,否则她不会抗旨离京,而如今她已经是一国之君,怎么会愿意被提起曾经的耻辱呢?
董皓这蠢货不怕死,他们却怕被迁怒治罪啊!
于是寂静过后,只要是还有点理智存在的大臣,无论先前主张保留前朝皇室性命还是不留前朝皇室活口,现在都一致开始激烈的反驳董皓,以撇清他们和这厮的界限。
其中又以叶冰裳的心腹宠臣赵芸儿声音最响、言辞最犀利:“大胆贼子,竟敢口出如此狂言!陛下之父,一代忠臣良将叶啸死于前朝末帝的无端猜疑,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敢问在场诸位,谁愿意与杀父仇人之子结为伴侣?”
“董侍郎,你自诩熟读圣贤书,却是读出现在不孝不悌的模样吗?”
赵芸儿步步紧逼,最后话锋一转:“何况这婚约乃是前朝末帝订立,如今改朝换代,你怎敢以前朝末帝的旨意来说事!”
董皓彻底软了膝盖,当着众人的面跪倒在地,但有人仍没打算放过他。
“微臣听闻这位董侍郎娶的正是前朝梁皇后的族妹,借着岳家的势才一路平步青云,说起来与那前任宣王萧凛也能攀上些亲缘。”
燕婉笑意吟吟的继续说着能置董皓于死地的话:“他现在为萧凛说话,其实也算是投桃报李,没有忘记岳家的提拔,可见虽然糊涂,却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呐。”
这话可谓狠毒,原本董皓还能以一时冲动犯糊涂为自己辩解,哪怕保不住官位,至少也能留一条性命,但燕婉这话却将他指为萧凛一党,即前朝余孽,这样一来他是如何都保不住项上人头了。
一时间,所有人看燕婉和赵芸儿这两个女人的眼光都带上了忌惮和恐惧。
原本朝堂上是没有女子立身之地的,但是谁让新皇本人就是女子,谁敢提出不许女子为官呢?
但是这些男臣的妥协原本是带着一种无奈和轻视的,好像让赵芸儿和燕婉等女子进入朝堂只是为了满足皇帝的私心,直到今天这一出,他们终于正视一个事实——女人也可以适应朝堂的尔虞我诈,不仅适应,还比男人更会玩弄权术。
“萧氏余孽贼心不死,来日必成大祸。”
借由这场风波,赵芸儿再次重申立场:“微臣恳请陛下,赐前朝末帝及其九族男裔死罪、女眷落发为尼终身不出寺院!”
“请陛下赐前朝末帝及其九族男裔死罪、女眷落发为尼终身不出寺院!”
由燕婉带头,满朝文武朗声重复赵芸儿的话,请求赐死前朝皇室男子的声音响彻整座宫殿。
本来就打算彻底歼灭前朝皇室以免转投新朝的自己被秋后算账的大臣喊得起劲,原先持保留前朝皇室性命的那一派大臣却不敢反驳,不仅如此还要假模假样的跟着喊。
但凡有点异议的,瞧见被吓晕倒在殿中央的董皓,瞬间就老实了——不跟赵芸儿一条心,难道等着被她们打成董皓的同党、前朝的余孽吗?
“准。”
端坐龙椅的皇帝一句话就止住了满堂喧哗,只听她言简意赅又掷地有声地说道:“令刑部核准前朝皇室宗亲身份人数,十日后执行死刑,不得有误。”
刑部尚书跪拜领旨,这时候,部分大臣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陛下心中早有决断——难怪身为皇帝宠臣的赵芸儿、燕婉力主歼灭前朝皇室,若无陛下授意,她们怎会如此摆明立场呢?
“若诸卿无其它要事启奏,今日便到此为止。”
随着皇帝的声音落下,她身边的掌印女官嘉卉也适时开口喊道:“退朝!”
*
十日后。
叶冰裳正在宣政殿侧殿用膳,外面匆匆走进来一个小宫女,她附在嘉卉耳旁说了些什么,嘉卉摆摆手令她退下,然后才俯身禀告道:“陛下,二小姐从凉州派来的使者已经到殿门前候着了。”
叶冰裳放下筷子,她望向嘉卉,笑着询问:“来使是何人?”
若是普通使者,想必皇宫侍卫不会安排对方直接在宣政殿外等候通传,嘉卉也不会特意在她空闲时代为通传。
“是逍遥宗的庞道长。”
嘉卉倒是不知道叶冰裳在凉州和般若浮生时与庞宜之的复杂关系,但坊间隐有传闻,据说盛国未亡国时,还是宣王的萧凛曾与其师叔庞宜之因为叶冰裳而发生争执反目成仇,于是也有人猜测叶冰裳拒婚的原因是受到庞宜之的蛊惑。
桃色传闻对于帝王来说无非是一笑而过的风流韵事,但对庞宜之这等修道之人却影响不小,可是他从不否认,此番还借着与叶岚音母亲的前后辈关系主动请缨来夏京传信,更是隐隐坐实了传闻。
“让他进来吧。”
叶冰裳脸上并未流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而嘉卉也不像从前那般敢于窥测她的心意,于是只默不作声的退出去为她通传命令。
庞宜之被领着踏入宣政殿的时候端得是一副风光霁月的出尘姿态,然而在见到皇帝陛下的那一瞬间,他就破了功。
“草民庞宜之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庞宜之对着叶冰裳的面容短暂地回忆了一下般若浮生中的种种,却只能让自己强自压抑着情绪移开视线,规规矩矩的行礼。
叶冰裳并不好奇庞宜之的所思所想,她让对方平身后就直截了当的问道:“岚音让庞道长来京,可是凉州有何危机?”
“陛下勿虑,凉州一切安好。”
庞宜之连忙解释道:“二小姐遣贫道来京,其实是为了得到陛下的许可,听闻陛下将要举行登基大典,二小姐希望陛下能够准允她入京参加大典。”
“……”
叶冰裳沉吟片刻,还是回绝了叶岚音的请求:“朕开辟新朝,根基未稳,虽然景国亦处于内乱中,但却不能不防,而凉州地处夏、景两国交界,若是凉州失守,国内必然生乱,岚音在凉州做得很好,也唯有将凉州交付给她朕才放心。”
“陛下的苦心二小姐必定能够理解,如此,贫道便回程向二小姐报信。”
庞宜之绝不想走,然而他也知道自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夏京,那些风流传闻令想要涌入皇帝后宫的权贵官宦颇为敌视他,他若是死皮赖脸待在皇宫,只怕连项上人头都要被惦记上了。
叶冰裳听到他的话后顿了顿,像是恍然大悟一般摇了摇头:“岚音是朕的皇妹,二小姐这个称呼太小家子气了,统领凉州,朕倒忘了给她一个正统名分。”
“朕未有后代,至少现在岚音是朕的继承人,朕要封她为凉州王,以后她即是凉州王殿下。”
一向谨慎沉着的帝王像是心血来潮的做了这一番安排,她看向面露惊讶之色的庞宜之时双颊还泛着红,似乎兴致很高:“庞道长长途跋涉,也不必匆忙回程,你就代岚音参加朕的登基大典,然后再把朕的封王圣旨和虎符带去给岚音。”
庞宜之看着眼前的叶冰裳,脑海中又下意识的幻化出般若浮生中的圣女,高贵、威严而又遥远,无论是人间帝王还是仙境圣女,她都是高坐云端的存在,而俯首称臣的他只要能捕捉到一点她流露出的真实情态就已经心满意足。
“贫道遵旨。”
然而嘉卉带来的口信却败坏了皇帝的兴致和庞宜之不敢言表的情思,这位掌印女官迟疑的递上一枚山茶花状的玉佩:“陛下,天牢里的那位求您在行刑前见他一面。”
叶冰裳瞥了一眼那块玉佩,她本想置之不理,但回忆起穿梭异界时曾见到某一世‘自己’临终前的情景,庞宜之给她带来萧凛的留影信,他轻飘飘的几句爱语,‘自己’就悲伤欲绝的主动喝下毒粥死去,她的眼神瞬间变得狠厉。
“也罢,终究相识一场,庞道长也一同前去吧。”
叶冰裳不容拒绝的下了命令,庞宜之纵然心情复杂,但也只能听命跟从。
*
皇宫天牢。
几乎是在看到明黄衣摆的一瞬间,萧凛就噙着泪水喊道:“冰裳。”
他穿着破旧的囚服,脸上满是细碎的伤口和灰尘,但这副弱势的姿态倒有些引人怜惜,庞宜之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皱起眉头,然后忍不住侧头观察叶冰裳的反应。
叶冰裳隔着铁杆注视萧凛,她明明身高与萧凛差着一小截,但却给他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狱卒说,朝臣一致逼迫你处死我们萧氏一族,八弟吓得自尽、九弟因惧而高烧没捱过去,父皇母后也病得很重,他们只是一群老弱病残,冰裳,求你放过他们吧。”
萧凛忍不住走到铁杆前,放低姿态哀求昔日的爱人。
叶冰裳仿佛不在乎脏污一般伸手拭去他脸上的泪水,却在萧凛目光亮起的那一刻开口道:“你的昏君父亲放过叶啸大将军和百姓了吗?你的兄弟接受天下奉养,战乱四起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了吗?”
“冰裳……”
叶冰裳对他笑了笑:“萧凛,从前即便你自称对我有情,我也仍唤你殿下,如今我是一国之君,你怎么不口称陛下?”
听到她的话,萧凛恍若受到了什么打击一般,用一种‘你真的变了’的目光悲痛的望着她:“……陛下,请念在过往旧情,至少放我亲眷一条生路。”
“旧情?”
萧凛语气缱绻的历数道:“你或许不记得了,那年暮春,你与叶府女眷们去城外上香……后来,你在城中为百姓施粥时,我也有去偷偷地看过……”
“所以,只有过往,并无旧情,那只是我的过往,没有你的存在。”
叶冰裳打断了他的自言自语:“萧凛,我曾经对你有过好感,在你食言的赐婚圣旨被宣读之前,我甚至以为我爱你。”
“但是爱一个人,很多时候也许只是爱自己幻想中的那个人,你不曾真正了解我,因为你不觉得有必要了解,而我窥见真实的你,打破了我的幻觉。”
叶冰裳一语道尽萧凛的傲慢,她最终说道:“所以,何不保留一点体面,至少让我对你最后的印象不是死皮赖脸的哀求。”
萧凛如遭雷击,他身上最后一点曾为天潢贵胄的尊严被打碎,他心如死灰的注视着叶冰裳刚才命人端进来的毒粥,双手颤抖着捧起碗,他一边将粥往口里送一边流下泪水,眼泪的咸味融进毒粥里,让他感觉到一阵犹如海水的苦腥。
“陛下……”
叶冰裳看向庞宜之,似笑非笑地问:“怎么,同情心起了?”
庞宜之心里想的是万一萧凛死后叶冰裳真的忘掉他的缺点只记得他的好,那萧凛岂不是成了皇帝心中的朱砂痣,但他这番担忧怎能宣之于口,所以面对叶冰裳的询问,他只能支支吾吾的敷衍过去。
叶冰裳也并不是真的关心庞宜之的情绪,她又转向萧凛,像是临终关怀般说道:“你虽然从始至终都不问一句你的同胞妹妹,但我想昭玉毕竟是你亲妹妹,不像般若浮生里桑酒那个白眼狼,她的处置,终究告知你一声。”
“昭玉虽也是你父亲的子嗣,但盛国有难时,你父亲令她去和亲,她虽不愿却仍应允了,可见萧氏女眷实是比她们的兄弟有担当,况且从前我真心将她当作妹妹对待,不忍见她赴死,干脆便免了你的所有姐妹死罪,让她们余生青灯古佛……”
话还没说完,萧凛却仿佛受了什么刺激,他噗的一声吐出口血,然后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庞宜之走进去查看情况,片刻后,他出来时神色复杂:“陛下,萧凛已死。”
他究竟是被什么刺激了,是般若浮生里为桑酒心疼付出却惨死她手的讽刺,是妹妹昭玉比他更有骨气的事实,或是他的姐妹们都有一条生路但他却踏入死路——叶冰裳已经不得而知,她只是摆了摆手吩咐道:“好生安葬了吧。”
叶冰裳走出暗无天日的监牢后,见到一个个对她面露敬畏的宫人,她忽然明白了萧凛的那份傲慢。
所谓的喜欢、崇拜和爱,假若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感情,那便是理所当然。
当她只是将军府不受宠的大小姐时,她与萧凛相处的每一秒,他都可以尽然无视她的灵魂,对他幻想中的叶冰裳示爱。
而现在她是帝王,生杀予夺,荣华富贵仅在一念之间,所有人对她的恐惧和讨好也成了理所当然。
叶冰裳轻笑了一声,怪不得帝王薄情。
“为彰显陛下之仁慈,何妨将前朝皇族监管起来,封个闲散爵位令他们安分到死。”
“萧氏昏君误国,令我盛国子民身陷水深火热之境地,凭什么能够安度余生?”
朝堂上群臣为前朝皇室的处置吵得不可开交,而高坐于龙椅之上的皇帝被冠冕垂下的一条条金珠挡住半张脸,让想要窥测圣意的人看不清她的脸色。
“历朝历代皆有开国之君娶前朝宗室以稳定皇朝过渡之举,而陛下昔日曾与前朝宣王萧凛有婚约,何不重提此事,以安抚前朝残余势力。”
此话一出,朝堂上争辩的声音忽然止住,整个宣政殿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中,在场的大臣都看向发表言论的礼部侍郎董皓。
董皓还不觉自己言辞之间有什么问题,他挺直着腰板,仿佛全场人都是被他提出的建议折服一般令他傲然。
他周围的大臣都无语凝噎,整个盛京、现在该改称夏京,何人不知当初前朝末帝赐婚乃是让彼时的将军府大小姐、如今的新皇叶冰裳嫁给其第六子萧凛作侧妃,这在当时的陛下看来都是奇耻大辱,否则她不会抗旨离京,而如今她已经是一国之君,怎么会愿意被提起曾经的耻辱呢?
董皓这蠢货不怕死,他们却怕被迁怒治罪啊!
于是寂静过后,只要是还有点理智存在的大臣,无论先前主张保留前朝皇室性命还是不留前朝皇室活口,现在都一致开始激烈的反驳董皓,以撇清他们和这厮的界限。
其中又以叶冰裳的心腹宠臣赵芸儿声音最响、言辞最犀利:“大胆贼子,竟敢口出如此狂言!陛下之父,一代忠臣良将叶啸死于前朝末帝的无端猜疑,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敢问在场诸位,谁愿意与杀父仇人之子结为伴侣?”
“董侍郎,你自诩熟读圣贤书,却是读出现在不孝不悌的模样吗?”
赵芸儿步步紧逼,最后话锋一转:“何况这婚约乃是前朝末帝订立,如今改朝换代,你怎敢以前朝末帝的旨意来说事!”
董皓彻底软了膝盖,当着众人的面跪倒在地,但有人仍没打算放过他。
“微臣听闻这位董侍郎娶的正是前朝梁皇后的族妹,借着岳家的势才一路平步青云,说起来与那前任宣王萧凛也能攀上些亲缘。”
燕婉笑意吟吟的继续说着能置董皓于死地的话:“他现在为萧凛说话,其实也算是投桃报李,没有忘记岳家的提拔,可见虽然糊涂,却是个有情有义之人呐。”
这话可谓狠毒,原本董皓还能以一时冲动犯糊涂为自己辩解,哪怕保不住官位,至少也能留一条性命,但燕婉这话却将他指为萧凛一党,即前朝余孽,这样一来他是如何都保不住项上人头了。
一时间,所有人看燕婉和赵芸儿这两个女人的眼光都带上了忌惮和恐惧。
原本朝堂上是没有女子立身之地的,但是谁让新皇本人就是女子,谁敢提出不许女子为官呢?
但是这些男臣的妥协原本是带着一种无奈和轻视的,好像让赵芸儿和燕婉等女子进入朝堂只是为了满足皇帝的私心,直到今天这一出,他们终于正视一个事实——女人也可以适应朝堂的尔虞我诈,不仅适应,还比男人更会玩弄权术。
“萧氏余孽贼心不死,来日必成大祸。”
借由这场风波,赵芸儿再次重申立场:“微臣恳请陛下,赐前朝末帝及其九族男裔死罪、女眷落发为尼终身不出寺院!”
“请陛下赐前朝末帝及其九族男裔死罪、女眷落发为尼终身不出寺院!”
由燕婉带头,满朝文武朗声重复赵芸儿的话,请求赐死前朝皇室男子的声音响彻整座宫殿。
本来就打算彻底歼灭前朝皇室以免转投新朝的自己被秋后算账的大臣喊得起劲,原先持保留前朝皇室性命的那一派大臣却不敢反驳,不仅如此还要假模假样的跟着喊。
但凡有点异议的,瞧见被吓晕倒在殿中央的董皓,瞬间就老实了——不跟赵芸儿一条心,难道等着被她们打成董皓的同党、前朝的余孽吗?
“准。”
端坐龙椅的皇帝一句话就止住了满堂喧哗,只听她言简意赅又掷地有声地说道:“令刑部核准前朝皇室宗亲身份人数,十日后执行死刑,不得有误。”
刑部尚书跪拜领旨,这时候,部分大臣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陛下心中早有决断——难怪身为皇帝宠臣的赵芸儿、燕婉力主歼灭前朝皇室,若无陛下授意,她们怎会如此摆明立场呢?
“若诸卿无其它要事启奏,今日便到此为止。”
随着皇帝的声音落下,她身边的掌印女官嘉卉也适时开口喊道:“退朝!”
*
十日后。
叶冰裳正在宣政殿侧殿用膳,外面匆匆走进来一个小宫女,她附在嘉卉耳旁说了些什么,嘉卉摆摆手令她退下,然后才俯身禀告道:“陛下,二小姐从凉州派来的使者已经到殿门前候着了。”
叶冰裳放下筷子,她望向嘉卉,笑着询问:“来使是何人?”
若是普通使者,想必皇宫侍卫不会安排对方直接在宣政殿外等候通传,嘉卉也不会特意在她空闲时代为通传。
“是逍遥宗的庞道长。”
嘉卉倒是不知道叶冰裳在凉州和般若浮生时与庞宜之的复杂关系,但坊间隐有传闻,据说盛国未亡国时,还是宣王的萧凛曾与其师叔庞宜之因为叶冰裳而发生争执反目成仇,于是也有人猜测叶冰裳拒婚的原因是受到庞宜之的蛊惑。
桃色传闻对于帝王来说无非是一笑而过的风流韵事,但对庞宜之这等修道之人却影响不小,可是他从不否认,此番还借着与叶岚音母亲的前后辈关系主动请缨来夏京传信,更是隐隐坐实了传闻。
“让他进来吧。”
叶冰裳脸上并未流露出什么异样的神色,而嘉卉也不像从前那般敢于窥测她的心意,于是只默不作声的退出去为她通传命令。
庞宜之被领着踏入宣政殿的时候端得是一副风光霁月的出尘姿态,然而在见到皇帝陛下的那一瞬间,他就破了功。
“草民庞宜之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庞宜之对着叶冰裳的面容短暂地回忆了一下般若浮生中的种种,却只能让自己强自压抑着情绪移开视线,规规矩矩的行礼。
叶冰裳并不好奇庞宜之的所思所想,她让对方平身后就直截了当的问道:“岚音让庞道长来京,可是凉州有何危机?”
“陛下勿虑,凉州一切安好。”
庞宜之连忙解释道:“二小姐遣贫道来京,其实是为了得到陛下的许可,听闻陛下将要举行登基大典,二小姐希望陛下能够准允她入京参加大典。”
“……”
叶冰裳沉吟片刻,还是回绝了叶岚音的请求:“朕开辟新朝,根基未稳,虽然景国亦处于内乱中,但却不能不防,而凉州地处夏、景两国交界,若是凉州失守,国内必然生乱,岚音在凉州做得很好,也唯有将凉州交付给她朕才放心。”
“陛下的苦心二小姐必定能够理解,如此,贫道便回程向二小姐报信。”
庞宜之绝不想走,然而他也知道自己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夏京,那些风流传闻令想要涌入皇帝后宫的权贵官宦颇为敌视他,他若是死皮赖脸待在皇宫,只怕连项上人头都要被惦记上了。
叶冰裳听到他的话后顿了顿,像是恍然大悟一般摇了摇头:“岚音是朕的皇妹,二小姐这个称呼太小家子气了,统领凉州,朕倒忘了给她一个正统名分。”
“朕未有后代,至少现在岚音是朕的继承人,朕要封她为凉州王,以后她即是凉州王殿下。”
一向谨慎沉着的帝王像是心血来潮的做了这一番安排,她看向面露惊讶之色的庞宜之时双颊还泛着红,似乎兴致很高:“庞道长长途跋涉,也不必匆忙回程,你就代岚音参加朕的登基大典,然后再把朕的封王圣旨和虎符带去给岚音。”
庞宜之看着眼前的叶冰裳,脑海中又下意识的幻化出般若浮生中的圣女,高贵、威严而又遥远,无论是人间帝王还是仙境圣女,她都是高坐云端的存在,而俯首称臣的他只要能捕捉到一点她流露出的真实情态就已经心满意足。
“贫道遵旨。”
然而嘉卉带来的口信却败坏了皇帝的兴致和庞宜之不敢言表的情思,这位掌印女官迟疑的递上一枚山茶花状的玉佩:“陛下,天牢里的那位求您在行刑前见他一面。”
叶冰裳瞥了一眼那块玉佩,她本想置之不理,但回忆起穿梭异界时曾见到某一世‘自己’临终前的情景,庞宜之给她带来萧凛的留影信,他轻飘飘的几句爱语,‘自己’就悲伤欲绝的主动喝下毒粥死去,她的眼神瞬间变得狠厉。
“也罢,终究相识一场,庞道长也一同前去吧。”
叶冰裳不容拒绝的下了命令,庞宜之纵然心情复杂,但也只能听命跟从。
*
皇宫天牢。
几乎是在看到明黄衣摆的一瞬间,萧凛就噙着泪水喊道:“冰裳。”
他穿着破旧的囚服,脸上满是细碎的伤口和灰尘,但这副弱势的姿态倒有些引人怜惜,庞宜之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皱起眉头,然后忍不住侧头观察叶冰裳的反应。
叶冰裳隔着铁杆注视萧凛,她明明身高与萧凛差着一小截,但却给他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狱卒说,朝臣一致逼迫你处死我们萧氏一族,八弟吓得自尽、九弟因惧而高烧没捱过去,父皇母后也病得很重,他们只是一群老弱病残,冰裳,求你放过他们吧。”
萧凛忍不住走到铁杆前,放低姿态哀求昔日的爱人。
叶冰裳仿佛不在乎脏污一般伸手拭去他脸上的泪水,却在萧凛目光亮起的那一刻开口道:“你的昏君父亲放过叶啸大将军和百姓了吗?你的兄弟接受天下奉养,战乱四起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了吗?”
“冰裳……”
叶冰裳对他笑了笑:“萧凛,从前即便你自称对我有情,我也仍唤你殿下,如今我是一国之君,你怎么不口称陛下?”
听到她的话,萧凛恍若受到了什么打击一般,用一种‘你真的变了’的目光悲痛的望着她:“……陛下,请念在过往旧情,至少放我亲眷一条生路。”
“旧情?”
萧凛语气缱绻的历数道:“你或许不记得了,那年暮春,你与叶府女眷们去城外上香……后来,你在城中为百姓施粥时,我也有去偷偷地看过……”
“所以,只有过往,并无旧情,那只是我的过往,没有你的存在。”
叶冰裳打断了他的自言自语:“萧凛,我曾经对你有过好感,在你食言的赐婚圣旨被宣读之前,我甚至以为我爱你。”
“但是爱一个人,很多时候也许只是爱自己幻想中的那个人,你不曾真正了解我,因为你不觉得有必要了解,而我窥见真实的你,打破了我的幻觉。”
叶冰裳一语道尽萧凛的傲慢,她最终说道:“所以,何不保留一点体面,至少让我对你最后的印象不是死皮赖脸的哀求。”
萧凛如遭雷击,他身上最后一点曾为天潢贵胄的尊严被打碎,他心如死灰的注视着叶冰裳刚才命人端进来的毒粥,双手颤抖着捧起碗,他一边将粥往口里送一边流下泪水,眼泪的咸味融进毒粥里,让他感觉到一阵犹如海水的苦腥。
“陛下……”
叶冰裳看向庞宜之,似笑非笑地问:“怎么,同情心起了?”
庞宜之心里想的是万一萧凛死后叶冰裳真的忘掉他的缺点只记得他的好,那萧凛岂不是成了皇帝心中的朱砂痣,但他这番担忧怎能宣之于口,所以面对叶冰裳的询问,他只能支支吾吾的敷衍过去。
叶冰裳也并不是真的关心庞宜之的情绪,她又转向萧凛,像是临终关怀般说道:“你虽然从始至终都不问一句你的同胞妹妹,但我想昭玉毕竟是你亲妹妹,不像般若浮生里桑酒那个白眼狼,她的处置,终究告知你一声。”
“昭玉虽也是你父亲的子嗣,但盛国有难时,你父亲令她去和亲,她虽不愿却仍应允了,可见萧氏女眷实是比她们的兄弟有担当,况且从前我真心将她当作妹妹对待,不忍见她赴死,干脆便免了你的所有姐妹死罪,让她们余生青灯古佛……”
话还没说完,萧凛却仿佛受了什么刺激,他噗的一声吐出口血,然后直挺挺地向后倒去,庞宜之走进去查看情况,片刻后,他出来时神色复杂:“陛下,萧凛已死。”
他究竟是被什么刺激了,是般若浮生里为桑酒心疼付出却惨死她手的讽刺,是妹妹昭玉比他更有骨气的事实,或是他的姐妹们都有一条生路但他却踏入死路——叶冰裳已经不得而知,她只是摆了摆手吩咐道:“好生安葬了吧。”
叶冰裳走出暗无天日的监牢后,见到一个个对她面露敬畏的宫人,她忽然明白了萧凛的那份傲慢。
所谓的喜欢、崇拜和爱,假若是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感情,那便是理所当然。
当她只是将军府不受宠的大小姐时,她与萧凛相处的每一秒,他都可以尽然无视她的灵魂,对他幻想中的叶冰裳示爱。
而现在她是帝王,生杀予夺,荣华富贵仅在一念之间,所有人对她的恐惧和讨好也成了理所当然。
叶冰裳轻笑了一声,怪不得帝王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