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起了一阵风,打断了原本和谐的气氛,一切瞬时冷肃下来。

    四个人齐齐看向院门。

    一对中年夫妻满脸堆笑地站在那里,男子极瘦,尖嘴猴腮,一双眼怯怯地看向蒲泉之,两只手对插着袖子,缩头缩脑。

    身边的女人矮胖,正左顾右盼打量着整座宅子。

    阿英愕然,烦闷地嘟囔:“怎么又来了。”

    对面的夫妻是阿爹的亲兄弟,也就是阿英的二叔二婶。

    早些年荣娘和蒲泉之私订终身的时候,蒲泉之回家向母亲说明情况,老太太一听是小吏的女儿顿时眉开眼笑,直夸大儿子有出息。老太太年轻时便丧夫,一个人带着两个儿子靠着要饭和左邻右舍的接济度日。后来蒲泉之长大了,又有了手艺,便担负起养家的重担。老太太和二儿子二儿媳从此继续过着游手好闲的日子。

    本以为同小吏家结亲,肯定又能捞一笔嫁妆油水,谁知,蒲泉之和荣娘因为荣娘父母的反对,二人竟私奔,也就是说什么都没了。老太太气结,坚决不同意他们成亲。在她眼里,大儿子蒲泉之从小就健康强壮,如今又有手艺,一定能讨到更好的媳妇。可是无奈儿子坚持,老太太最终也只得接受,却霸占了儿子和荣娘所有的体己钱。

    她一直不喜荣娘,对她百般挑剔万般苛待。自阿英出生,老太太便以没生儿子为由变本加厉挤兑荣娘,加之老二先成的亲,早两年也生了一个闺女,两个孙女让重男轻女的老太太彻底撕破脸。蒲泉之心疼荣娘生女之痛,坚决反对再生儿子,母子俩从此对立。一气之下,小两口搬了出来,那时阿英还只是个襁褓中的婴孩。

    后来阿英慢慢长大,一家三口的小日子越过越好,可是他们还是时常来打秋风,一年到头总有那么几次,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是觍着脸又吃又拿。

    阿英很看不起这样的人,也不搭理,满脸嫌弃,翻着眼皮瞪他们。

    荣娘却是好脾气,拽了一把身边脸拉得老长的丈夫,笑着迎出去:“是二叔二婶来了,快进来坐。今日搬家,这才刚收拾好你们就到了,可巧了,中午留下陪你哥喝几杯,我去做几个好菜。”

    那蒲二和老婆宋氏立刻眉开眼笑,上前道:“我就说嫂子最疼咱们,今日一定陪我哥好好喝一杯。哟,阿英长高了,越来越俊了。”

    阿英翻着白眼哼了一声,转身跑回屋里。

    宋氏被甩了脸子,愣了一下,也不在意,反而笑得更加灿烂,转身便看向立在一旁的冷世安。

    “大嫂,早就听说你家阿姐嫁了高门大户,听说还继承了爵位,可了不得。听说她捡了个儿子让你给养着的,就是这位小郎吧。”

    她一双三角眼吧嗒吧嗒地在冷世安身上上下梭巡:“瞧瞧这小模样,真是不一样,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少爷,比咱们的蒲苗和阿英两个丫头片子可强太多了。”

    荣娘尴尬地歪了歪嘴,冷了脸色,刚要上前拉走冷世安,便听得身后东二首的房门倏然打开,阿英气呼呼站在门上,抱臂道:“二婶打秋风打到我阿兄身上了,你想都别想。”

    说完噔噔噔几步冲到冷世安身前,一把挽住他的胳膊:“阿兄,我们走。”

    冷世安被小娘子拉着手往屋子里拽,她生气的时候力气会变很大,冷世安不好拒绝却又觉得不合礼数,于是转头看姨母。

    看到荣娘不动声色地装作尴尬地捋头发,遮住半边脸冲他悄悄眨眼睛,这才安心地跟着阿英回屋。

    姨母在护着他们。

    这种感觉,很奇妙,少年垂眸偷偷微弯起嘴角。

    午饭的时候,荣娘和以前一样,做了一大桌子饭菜,热情地招待他们。

    阿英拉着冷世安一顿胡吃海喝,拼命往他碗里夹菜,两只鸡,四条腿,全都在两人的碗里,嘴巴里还叨叨着:“我和阿兄要长个子,得多吃些。”

    冷世安:……

    再看看姨母和姨丈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一边自然地聊天,一边旁敲侧击。

    “世安虽说是我阿姐的孩子,可是我们都喜欢这孩子,刚巧留下来还能给阿英做个伴。”

    “这孩子爱读书,又识礼,处处礼貌周到,教导着阿英都成了淑女了。”

    阿英愕然,往嘴巴里塞了一半的大肉挂在嘴边,嗔怨地看着蒲泉之,心想,阿爹怎么当着外人这样说她呢,她还要不要面子了。

    冷世安看着她那五彩斑斓的表情,赶紧将自己碗里的鸡腿夹到她碗里,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小娘子这才不甘地收起眼神继续吃饭。

    “世安跟阿英一样,就是我们的命根子,谁打他们的主意我们就跟谁拼命。都是有孩子的人,二叔二婶能理解的吧。”

    荣娘笑着理了理冷世安压在身下的衣角,很随意地冲蒲二和宋氏说着话。冷世安看了姨母一眼,手里的动作只停顿了一下,便继续埋头吃饭。

    蒲二和宋氏闻言对视一眼,点头如捣蒜。

    “这宅子是新买的,如今泉哥的名气越发大了,生意竟做到县里来了,所以才买下这宅子,来回方便。”

    荣娘给蒲二夹菜:“老爷们就得能担得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不能让老婆孩子过那没着没落的日子。”

    蒲二“欸欸”地直点头,嘴巴里塞得满满的,腾不出空说话。

    一旁坐着的宋氏听了这话,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想想自己的男人再看看荣娘的日子,同样是女人,都生的是女儿,怎么日子这般天差地别呢。

    瞧出她的悲戚,荣娘给宋氏盛汤:“咱们做娘子的也应该好好维护自己的郎君,将他的吃喝拉撒娃都照顾好,支持他,一家人团结才能越过越好,她二婶你说是不是?”

    话题抛出来,喝了几口酒的宋氏越想越委屈:“谁说不是呢,可是嫂子,蒲二他跟大哥不一样啊,他就是个怂包,咱娘的话他敢不听吗?”

    “我愿意这样吗?不听咱娘的吃什么喝什么?”蒲二顶着一张大红脸回嘴,“咱娘手里把着银子,她说让我放个屁,我都不能说个不字。”

    “那还不是你没本事,你看看大哥,这日子怎么就能过得这么好。”

    “拿什么跟大哥比,你怎么不比比大嫂多贤惠。”

    “当年大哥起早贪黑学手艺吃了多少苦,你能行吗?一事无成。”

    “你呢,大哥忙到半夜回家,嫂子给煮面,给捶肩,你呢,睡得死猪一样。”

    ……

    两口子喝酒上了头,不满的情绪一股脑地宣泄,竟真真吵了起来,看得阿英捧腹。

    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荣娘和泉哥对视一眼,各自将他们拉开。

    宋氏不住地抹眼泪,蒲二垂头丧气仰起脖子灌酒。

    正午时分,树荫下凉爽,吹着风,喝着酒,更显惬意。

    这时院门口来了客人找蒲师傅,蒲泉之去应门,几人看向院门处。只看他笑得开怀,二人交谈甚欢,客人还连连拱手道谢。这人刚走,又来一人,这回不仅道谢,还塞了一包银子。

    宋氏看得真切,得有三十两,只多不少。

    二人看呆了。

    送走了客人,蒲泉之将要关门,又有人来。这回大家都认识,竟是贾知县,知县大人亲自登门送礼,这可是天大的面子。

    等那厢彻底忙完,蒲泉之抱着一大堆的东西落座,伸手将那包银子交给荣娘。宋氏眼睁睁看着荣娘揣进兜里,心里痒得吧,百爪挠心。

    看着二人的眼神,蒲泉之解释:“前两位是老客,跑去老房子没找到人,一打听才过来,下个月两家都有喜事,定下了日子上门干活,定金都付了推辞不掉,这下可有的忙了。”

    “那知县呢?”蒲二问。

    “这宅子是知县大人牵线促成的,这不,知道今日搬家,特送了礼来贺乔迁之喜。”蒲泉之说完一笑,“知县就是这么个爽利的脾气,连口茶都不肯喝。”

    蒲二和宋氏的眼珠子差一点儿没掉地上。原来,大哥和大嫂的日子这么好,听那口气,竟跟知县还攀上了交情。

    宋氏生咽了一口唾沫。

    接下来的话题急转,蒲二和宋氏打听的都是关于蒲泉之的手艺。

    “怎么学会的,有什么秘诀?”

    “俺起小跟大哥学过一些,都忘完了,大哥能不能教教俺,带俺一起干,不要工钱,能学本事就行。”

    “辛苦俺们不怕,只要也能像大哥大嫂这样,俺也能半夜三更给他下面、捶肩。”

    ……

    日头正盛,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留下斑驳的光影。

    阿英听着爹爹侃侃而谈,心中感慨。

    重生一世,她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把喜欢的事做到最好,过喜欢的日子,照顾好亲人。

    可是,谁家又没点糟心的事呢。

章节目录

花枝俏(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南嘉禾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嘉禾并收藏花枝俏(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