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关于庵埠村的灭村惨案,晏归心中有分明揣测,却只有一半的把握,只在调查结果平铺在面前时,那份揣测才下了定论。
晏归问他:“你是为何才投于丞相麾下的?”
此话一出,江莺莺却比朗月有了更加明显的反应。
朗月并不知姐姐所想,只是道:“丞相他、他于我有恩。”
朗月能够成为齐雍身边的红人,除了他过于玲珑缜密的心思以外,他的能力和天赋也是有目共睹的。
晏归轻笑:“可你知不知道,你那份天赋,却正是害了你们庵埠村满村尽屠局面的开端。”
朗月沉默了良久,只有江莺莺,通过与他相握的双手传来的温度,才觉察出朗月那沉寂在平静表象下的惊骇和不敢置信,他哽塞着,一字一顿,“你说、我的父母族人,都是被——”
晏归替他讲完:“都是被你害死的,不、”男人抬眸,冷淡眸光如月华流转,铭心刻骨:“或者可以说,是你的那份千里听风的天赋,吸引了旁人想要得到你。”
古书记载,前朝有奇族,每百年生一天赋出众者,辅佐真龙,得之即得君位。
只因其全族避不出世,这样的说法,最终也由人云亦云消散于天地间了。
鲜有人知,其全族上下,为避祸端,才隐没于一个南方的小村庄中,前后百里没有村落人烟,仿佛日子就这样平静下来,甚至逐渐被世人淡忘时,意外发生了。
当时年纪很小的小流儿,也就是朗月,和父亲族人出去采买,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出村,年纪很小,亦不懂得怀璧其罪的道理。
一到集市,他便挣脱父亲的怀抱,着急叫嚷:“父亲,父亲,前面有人拐了孩子,就在前面,我们快去救人!”
他说的前面,隔了三条街还要远。
当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激烈哭嚎,丢失孩子的母亲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孩子被人拐走,朗月的父亲到底不忍心,带上那位孩子被拐的母亲,快马加鞭便往小流儿听到的方向去。
追了三条街,才将人拐子伏下。
寻到孩子的女人自然感激不尽,但当时围观者众多,纵然朗月的父亲后知后觉惹下了灾祸,却也为时已晚。
自此之后,他下定决心将朗月藏得越远越好。
却就在举家搬离庵埠村的那个晚上,到底迟了一步。
庵埠村被灭,有心之人看着江莺莺把朗月带离庵埠村后,才使计将两个孩子分开,一个孩子投河,也就是江莺莺,另一个孩子,被人暗地驱使着往丞相府的方向走。
接下来的事情,朗月便知道了。
他被侯府负责采买的总管买到了府里,又机缘巧合之下被丞相看重。
在他重病高烧的那个夜晚,是丞相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他三天三夜,不是亲父更胜亲父,当时的朗月涉世未深,并不知晓这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好心。
又在后来丞相愁眉不展时,为他报信,政敌还没来得及实施的计划就这么被掐灭在了萌芽中,而丞相在每一次的暗杀埋伏中,却总能化险为夷。
在那段时间中,每隔几天就有齐雍的政敌暴毙家中。
久而久之,就传出了齐雍的眼线遍布京都这样的话,以致人人忌惮,再不敢与他生出抗衡的心思。
自此
丞相齐雍在朝堂中一家独大,只手遮天。
在这背后,朗月功不可没。
谁也不会觉得跟在丞相身边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侍从会是背后的罪魁祸首。
丞相于朗月而言,更胜过亲父。
他对朗月无不倾尽心力,他为朗月请先生读书识字,又亲自教他习武,现在让朗月相信他如此爱戴倾慕的丞相,竟然是杀他父母族人,害的他与姐姐骨肉分离的罪魁祸首,是令他无法相信的。
当年江莺莺也算的上命大,那么湍急的河流,一个毫无缚鸡之力的几岁女孩是不应该能够死里逃生的,一切也只能归结于上天眷顾了。
朗月多聪明的人,晏归不必再同他多讲什么,他就已经猜到了答案。
江莺莺紧紧抱着弟弟,然而他却似个木头人,半点反应都没有了。
这些事情,晏归在先前就同江莺莺透露过,她早已从震惊愤恨当中找回些神志,将弟弟牵起来,对着晏归屈身行了一礼:“剩下的事,便由我们姐弟二人去谈,烦劳大人您费心了。”
说罢,江莺莺就将朗月牵了下去。
亲随在耳边轻声:“大人,侯夫人找您呢。”
晏归应了声,说知道了。
前院。
侯夫人久等不来儿子,端庄的面上泛起一些显露的烦躁,她打掉身旁婢女的扇子:“扇扇扇,就知道扇!”
莫老媪顺势上前,凶着那小丫头,“快退下去,什么东西,白白惹了咱们夫人心烦。”
接着,她又谄笑道:“夫人急的什么呢,总归人是回家了,那些京中旧故巴结还来不及呢,小公子定是一时被绊住了手脚,才不能第一时间来夫人这里请安。”
侯夫人被哄得稍稍松了下眉头,淡淡说:“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我儿被发配常州时,一个个倒见不得想办法救人,现在我儿又重获圣宠,倒跟条癞皮狗一样地贴了过来,都是些什么东西!”她啐了一口,眼中轻视显见。
翠香也附和:“就是,咱们小公子什么身份,总不会是些阿毛阿狗都配看上眼的。”
翠香说到这里,老夫人心中神思一动,接着吩咐:“派人看好了弄玉,这次,可别再让什么阿猫阿狗的缠住,我的儿子,必然是要身份最尊贵的贵女来配。”
她说的意思翠香明白,自然应下。
宫里来信,说那小娼妇不慎落水而亡。
侯夫人并未深究,她巴不得拍手叫好,真是普天同庆的好事。
那小娼妇在她儿子身边狐媚,害的她儿子连最亲近的生养他的母亲都疏远了,她的心中怎能不恨,又怎能不怨。
侯夫人吩咐:“那小娼妇住过的屋子都用香灰洒过一遍,再用大师亲绘的符条封上才好。”
翠香速速去办。
侯夫人拍了拍胸脯,对莫老媪道:“不知怎的,我这心里总是慌慌的,总觉得这件事里有蹊跷,那小娼妇会不会根本没——”
“死”字还没出口,便听门外小厮小跑着进来通传,说咱们家小公子来了。
侯夫人这盼儿的心真是一刻都不能等,她起身去迎,但略思片刻,不知怎的,又坐下了。
她对一旁的莫老媪交代:“我恐怕是头疾发作,你快快去取我的药来。”说着,手指扶额,便跌在椅上了。
晏归进来时就看到自己的生身母亲一副郁郁寡欢,不能起身的模样。
他行至中堂,不忘行礼,“儿子给母亲请安。”
侯夫人摆了摆手。
晏归方起身,至于侯夫人身前,明知故问地,“母亲怎的了?”
侯夫人恹恹道:“兴许是头疾发作了,你离家的这段日子,我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晏归沉默片刻,侯夫人拿侧眸瞧他,接着说:“快些坐下吧,母亲有话要跟你说。”末了,她又嗔怪道:“回府竟不先到母亲这里来,可知道母亲挂念你么?”
晏归说:“儿子被事务绊住了。”
侯夫人无所谓地点点头,她到底想说的不是这些。
稍稍靠近儿子,身上那香灰的浓重味道便冲鼻的厉害。
晏归蹙眉,被侯夫人瞧见了,她坐正了,讪讪道:“母亲日日忧虑你,每每佛前求拜,只愿你平安康健。”
“不说这些了。”侯夫人问他:“你这次得以回京,可有什么想法?”
不等晏归开口,她就道:“不若你去御前求个恩典,先说自己思慕公主多年,再说你们两情相悦,两个孩子既如此,圣人也是不好说什么的呀。”
她想的异常简单,俨然将儿子当做那些可以尽供自己使唤吩咐的下人,道:“既是这样,若能尚公主,那么即便是被调往常州,也是做做样子,圣人必然不能叫公主守活寡的呀。”
她没有注意到儿子愈加阴沉的眉眼,自顾自地:“你不用担心旁的,宫里的娘娘也是这样的意思,若你能就此翻身,离官复原职也就不远了。”
晏归抬手打断母亲的话,淡淡道:“儿子没有求娶公主的念头,如今儿子还是戴罪之身,回京都也不过是面圣问授,儿子的心,不在儿女情长之上。”
侯夫人脸上的表情一下便冷了下来。
她冷哼一声,道:“宫里的局势你还看不明白吗?你以为圣人还有多大活头,咱们同你舅舅,与宫中的娘娘是怎样的关系,你如今行事怎能如此恣肆,丝毫不顾亲戚情理。”
晏归反问:“母亲妄议圣人,是私自揣度国事,还是从什么地方得了些消息,有确凿实质呢?”他抬眸,冷岑岑的瞳光映出侯夫人紧张的脸庞。
现下反倒成了侯夫人顾左右而言他。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什么三七二十一。
晏归也倦乏了,只是撂下一句,“母亲早些安置吧。”
他知晓侯夫人的那些心思,曾也劝过,只是没什么用处,到了今日,有些事情也不必再劝了。
他又看向一旁的莫老媪,声色淡淡,却是敲打:“有你们在夫人身边,是尽奴才的忠心,主子身子不爽利,你们也该上上心。”
莫老媪还能说什么,她心下一紧,连连称是。
唯是侯夫人,声音也冷了下来:“你看我这个老娘不顺眼,又与旁人有什么关系,罢了,你舟车劳顿也累了,莫老媪!”
侯夫人淡声:“送送公子。”
晏归问他:“你是为何才投于丞相麾下的?”
此话一出,江莺莺却比朗月有了更加明显的反应。
朗月并不知姐姐所想,只是道:“丞相他、他于我有恩。”
朗月能够成为齐雍身边的红人,除了他过于玲珑缜密的心思以外,他的能力和天赋也是有目共睹的。
晏归轻笑:“可你知不知道,你那份天赋,却正是害了你们庵埠村满村尽屠局面的开端。”
朗月沉默了良久,只有江莺莺,通过与他相握的双手传来的温度,才觉察出朗月那沉寂在平静表象下的惊骇和不敢置信,他哽塞着,一字一顿,“你说、我的父母族人,都是被——”
晏归替他讲完:“都是被你害死的,不、”男人抬眸,冷淡眸光如月华流转,铭心刻骨:“或者可以说,是你的那份千里听风的天赋,吸引了旁人想要得到你。”
古书记载,前朝有奇族,每百年生一天赋出众者,辅佐真龙,得之即得君位。
只因其全族避不出世,这样的说法,最终也由人云亦云消散于天地间了。
鲜有人知,其全族上下,为避祸端,才隐没于一个南方的小村庄中,前后百里没有村落人烟,仿佛日子就这样平静下来,甚至逐渐被世人淡忘时,意外发生了。
当时年纪很小的小流儿,也就是朗月,和父亲族人出去采买,那是他平生第一次出村,年纪很小,亦不懂得怀璧其罪的道理。
一到集市,他便挣脱父亲的怀抱,着急叫嚷:“父亲,父亲,前面有人拐了孩子,就在前面,我们快去救人!”
他说的前面,隔了三条街还要远。
当时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声激烈哭嚎,丢失孩子的母亲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孩子被人拐走,朗月的父亲到底不忍心,带上那位孩子被拐的母亲,快马加鞭便往小流儿听到的方向去。
追了三条街,才将人拐子伏下。
寻到孩子的女人自然感激不尽,但当时围观者众多,纵然朗月的父亲后知后觉惹下了灾祸,却也为时已晚。
自此之后,他下定决心将朗月藏得越远越好。
却就在举家搬离庵埠村的那个晚上,到底迟了一步。
庵埠村被灭,有心之人看着江莺莺把朗月带离庵埠村后,才使计将两个孩子分开,一个孩子投河,也就是江莺莺,另一个孩子,被人暗地驱使着往丞相府的方向走。
接下来的事情,朗月便知道了。
他被侯府负责采买的总管买到了府里,又机缘巧合之下被丞相看重。
在他重病高烧的那个夜晚,是丞相衣不解带地照顾了他三天三夜,不是亲父更胜亲父,当时的朗月涉世未深,并不知晓这世上没有平白无故的好心。
又在后来丞相愁眉不展时,为他报信,政敌还没来得及实施的计划就这么被掐灭在了萌芽中,而丞相在每一次的暗杀埋伏中,却总能化险为夷。
在那段时间中,每隔几天就有齐雍的政敌暴毙家中。
久而久之,就传出了齐雍的眼线遍布京都这样的话,以致人人忌惮,再不敢与他生出抗衡的心思。
自此
丞相齐雍在朝堂中一家独大,只手遮天。
在这背后,朗月功不可没。
谁也不会觉得跟在丞相身边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侍从会是背后的罪魁祸首。
丞相于朗月而言,更胜过亲父。
他对朗月无不倾尽心力,他为朗月请先生读书识字,又亲自教他习武,现在让朗月相信他如此爱戴倾慕的丞相,竟然是杀他父母族人,害的他与姐姐骨肉分离的罪魁祸首,是令他无法相信的。
当年江莺莺也算的上命大,那么湍急的河流,一个毫无缚鸡之力的几岁女孩是不应该能够死里逃生的,一切也只能归结于上天眷顾了。
朗月多聪明的人,晏归不必再同他多讲什么,他就已经猜到了答案。
江莺莺紧紧抱着弟弟,然而他却似个木头人,半点反应都没有了。
这些事情,晏归在先前就同江莺莺透露过,她早已从震惊愤恨当中找回些神志,将弟弟牵起来,对着晏归屈身行了一礼:“剩下的事,便由我们姐弟二人去谈,烦劳大人您费心了。”
说罢,江莺莺就将朗月牵了下去。
亲随在耳边轻声:“大人,侯夫人找您呢。”
晏归应了声,说知道了。
前院。
侯夫人久等不来儿子,端庄的面上泛起一些显露的烦躁,她打掉身旁婢女的扇子:“扇扇扇,就知道扇!”
莫老媪顺势上前,凶着那小丫头,“快退下去,什么东西,白白惹了咱们夫人心烦。”
接着,她又谄笑道:“夫人急的什么呢,总归人是回家了,那些京中旧故巴结还来不及呢,小公子定是一时被绊住了手脚,才不能第一时间来夫人这里请安。”
侯夫人被哄得稍稍松了下眉头,淡淡说:“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东西,我儿被发配常州时,一个个倒见不得想办法救人,现在我儿又重获圣宠,倒跟条癞皮狗一样地贴了过来,都是些什么东西!”她啐了一口,眼中轻视显见。
翠香也附和:“就是,咱们小公子什么身份,总不会是些阿毛阿狗都配看上眼的。”
翠香说到这里,老夫人心中神思一动,接着吩咐:“派人看好了弄玉,这次,可别再让什么阿猫阿狗的缠住,我的儿子,必然是要身份最尊贵的贵女来配。”
她说的意思翠香明白,自然应下。
宫里来信,说那小娼妇不慎落水而亡。
侯夫人并未深究,她巴不得拍手叫好,真是普天同庆的好事。
那小娼妇在她儿子身边狐媚,害的她儿子连最亲近的生养他的母亲都疏远了,她的心中怎能不恨,又怎能不怨。
侯夫人吩咐:“那小娼妇住过的屋子都用香灰洒过一遍,再用大师亲绘的符条封上才好。”
翠香速速去办。
侯夫人拍了拍胸脯,对莫老媪道:“不知怎的,我这心里总是慌慌的,总觉得这件事里有蹊跷,那小娼妇会不会根本没——”
“死”字还没出口,便听门外小厮小跑着进来通传,说咱们家小公子来了。
侯夫人这盼儿的心真是一刻都不能等,她起身去迎,但略思片刻,不知怎的,又坐下了。
她对一旁的莫老媪交代:“我恐怕是头疾发作,你快快去取我的药来。”说着,手指扶额,便跌在椅上了。
晏归进来时就看到自己的生身母亲一副郁郁寡欢,不能起身的模样。
他行至中堂,不忘行礼,“儿子给母亲请安。”
侯夫人摆了摆手。
晏归方起身,至于侯夫人身前,明知故问地,“母亲怎的了?”
侯夫人恹恹道:“兴许是头疾发作了,你离家的这段日子,我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晏归沉默片刻,侯夫人拿侧眸瞧他,接着说:“快些坐下吧,母亲有话要跟你说。”末了,她又嗔怪道:“回府竟不先到母亲这里来,可知道母亲挂念你么?”
晏归说:“儿子被事务绊住了。”
侯夫人无所谓地点点头,她到底想说的不是这些。
稍稍靠近儿子,身上那香灰的浓重味道便冲鼻的厉害。
晏归蹙眉,被侯夫人瞧见了,她坐正了,讪讪道:“母亲日日忧虑你,每每佛前求拜,只愿你平安康健。”
“不说这些了。”侯夫人问他:“你这次得以回京,可有什么想法?”
不等晏归开口,她就道:“不若你去御前求个恩典,先说自己思慕公主多年,再说你们两情相悦,两个孩子既如此,圣人也是不好说什么的呀。”
她想的异常简单,俨然将儿子当做那些可以尽供自己使唤吩咐的下人,道:“既是这样,若能尚公主,那么即便是被调往常州,也是做做样子,圣人必然不能叫公主守活寡的呀。”
她没有注意到儿子愈加阴沉的眉眼,自顾自地:“你不用担心旁的,宫里的娘娘也是这样的意思,若你能就此翻身,离官复原职也就不远了。”
晏归抬手打断母亲的话,淡淡道:“儿子没有求娶公主的念头,如今儿子还是戴罪之身,回京都也不过是面圣问授,儿子的心,不在儿女情长之上。”
侯夫人脸上的表情一下便冷了下来。
她冷哼一声,道:“宫里的局势你还看不明白吗?你以为圣人还有多大活头,咱们同你舅舅,与宫中的娘娘是怎样的关系,你如今行事怎能如此恣肆,丝毫不顾亲戚情理。”
晏归反问:“母亲妄议圣人,是私自揣度国事,还是从什么地方得了些消息,有确凿实质呢?”他抬眸,冷岑岑的瞳光映出侯夫人紧张的脸庞。
现下反倒成了侯夫人顾左右而言他。她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什么三七二十一。
晏归也倦乏了,只是撂下一句,“母亲早些安置吧。”
他知晓侯夫人的那些心思,曾也劝过,只是没什么用处,到了今日,有些事情也不必再劝了。
他又看向一旁的莫老媪,声色淡淡,却是敲打:“有你们在夫人身边,是尽奴才的忠心,主子身子不爽利,你们也该上上心。”
莫老媪还能说什么,她心下一紧,连连称是。
唯是侯夫人,声音也冷了下来:“你看我这个老娘不顺眼,又与旁人有什么关系,罢了,你舟车劳顿也累了,莫老媪!”
侯夫人淡声:“送送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