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寒假返乡

    【本章简介】为帮助晓瑛和家人,新玉想提前完成学业。寒假返乡的两兄妹给晓瑛带回很多营养品。

    医院的注射室灯火通明,赵家兄妹守在病床边,默默地看着吊瓶里的药液一滴又一滴地注入新玉的手臂。已是凌晨一点了,一阵睡意袭来,赵兰不由自主地揉了揉眼睛,赵先生关爱地看了看赵兰,轻声说:“你先回去吧,我陪新玉。”

    “哥,你明天要上班,还是我来陪吧。”

    “很晚了,你们先回去,我快好了。”新玉朝赵家兄妹低声说道,“我不痛了,可以自己走回家。”

    “不行,你是病人。”赵兰担心地望着新玉,“挂完吊针我们一起回去吧。”

    望着陪伴在病床边的赵先生和赵兰,新玉的眼圈红了。赵兰轻轻握住了新玉的手,“没事,好好躺一会儿,吊针快好了。”

    望着兰姐关爱的眼神,新玉心中一阵暖意,多好的两兄妹,今天多亏他俩连夜送医院,不然这胃病严重起来还要胃出血的。

    吊针总算挂完了,赵先生拿着医生配好的药。赵兰扶着新玉,兄妹三人一起走出了医院。

    这半夜三更的上哪去找车,赵先生看了看马路,没什么车,三轮车更没有,再去十字路口看看,后面有一辆三轮车正朝他骑了过来,上面载着两位客人,赵先生马上向这辆车跑了过去,朝骑车人招了招手:“师傅到哪去,还会回来吗?我们想坐车。”

    “前面就是,你等一会儿吧。”

    “好,谢谢师傅。”

    车来了,骑到了兄妹三人的面前,赵先生看了看赵兰和新玉,招呼赵兰:“阿兰,你扶着新玉上车,我走回家。”

    到家了,赵兰扶着新玉躺下:“新玉,很晚了,好好睡吧。明天请假一天,身体要紧。”

    “兰姐,没关系的,我已好了,能去上学。”

    “不行,休息一天吧,落下的课我来帮你补。”

    新玉的眼睛湿润了,多好的兰姐和赵先生,为了我的病,他们连夜送我去医院,一直到现在才回家,今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了,他们不是亲人却比亲人还要亲。

    升入初三后,新玉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几名,这次生病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是赵兰帮她补课的,兰姐就像亲姐一样,新玉心中充满了感激。

    不久,新玉收到了晓瑛的来信,信中告诉新玉,她在李家生了个女儿,生产顺利,母女平安!她很想念远方的好朋友。

    晓瑛当母亲了,新玉既高兴又担忧,她已失去爱人,独自一人把孩子生下来再抚养长大,这要花费很多精力和财力,她在偏僻的乡村,没什么收入。要好好培养孩子将面临很多困难,我要想办法帮她。

    再过几年新民就要考县中,母亲的身体不好,经常看病吃药。为了我和哥在上海读书,父母的经济压力很大,我要减轻家里的负担,报考学杂费全免,又有助学金发放的专科院校,下学期就要参加升学考试了,和哥、兰姐、赵先生他们商量一下吧,再做决定。

    新玉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悄悄告诉赵兰,赵兰听了,点了点头,“早点工作有收入,家里的负担要轻很多,只是以后要再读书,年龄就是个问题了。”

    “兰姐说得对,我们这个年龄是学知识的最好时光,以后想再读书,就很难读好。”

    赵兰笑了笑,看着新玉说道:“我当初也是这样,父母在我五岁的时候都去世了,是义父把我和哥抚养长大。还送我们去学堂念书。义父是开加工厂的企业家,可一直麻烦他们也不好,哥高中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了,我也报考护校,明年就可以毕业工作了。”

    “兰姐,你和赵先生这么早就失去父母,两个孤儿很难生存,这义父是个大好人。”

    “义父是我们的恩人,我和哥每年春节都去他家探望他和家人,还送礼物和红包。”

    “赵先生是个感恩的人,兰姐也是,你俩待人真诚善良,我住在你们家已感受到你们的热情和关爱,一般的人是不愿让别人来家住的。”

    “新玉,我和哥当初也是这样住在义父家的。知恩图报,善待他人,我们现在好了,要会帮助别人。”

    “兰姐,你们两兄妹都是善良的好心人。”

    “新玉,做善事也要看人的,不知好歹,不懂感恩的人是不值得你去付出的。”

    “兰姐,我知道该怎样做个善良的人。”

    学校放寒假了,新玉和新宇一起坐上了回乡的列车,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美丽景色,兄妹俩人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建设新中国,回报我们可爱的家乡。

    到家啦,父母早就准备好了饭菜,看见孩子们回来了,高兴地招呼着:“新宇、新玉。快进屋来,外面冷。”父亲边说边来拎新宇手上的旅行袋,一把拎起吃了一惊:“怎么这么重,是什么东西?”

    “爸,都是吃的东西,是新宇用奖学金、去夜校上课的钱买的。”新玉笑着看了一眼父亲,指着旅行袋说,“十斤赤砂糖和十斤精卷子面,还有红枣、桂圆、核桃。晓瑛生了个女儿,送点东西给她补补身子,一部分留给家里。”

    “姐,幸亏你和哥一起回来,不然你怎么拎回家。”新民看了一眼新玉,朝新宇竖起了大拇指,“我哥呀,真厉害,又是一等奖学金!”

    “哥太好了,我要努力赶上他,争取考入好学校。”新玉朝新民笑了笑,告诉新民,  “有的东西这儿没有,只有上海才能买到。”

    “晓瑛刚做完月子,还要养孩子,给她增加营养,补补身子。”

    父亲慈爱地看着女儿,新玉长大了,知道关心别人了。晓瑛是一个村的好姐妹,生孩子的营养品在偏僻的乡村很难买到,我做点心的糖也是托朋友预定后才买到的,赤砂糖更难买,这孩子真是个有心人。

    母亲走上前来拉着新玉的手,看了看女儿的脸:“好像瘦了点,这念书是不是很累,我看新民的作业也很多。”

    “妈,还好,读书不累,我现在和赵兰姐住在一起,上学很近,学校作业不多的,还是课外活动多。”

    “姐,你们课外活动都学的什么呀?”

    “有书法,数学、音乐、美术、乒乓球好多个兴趣学习小组,还有我最喜欢的合唱队。”

    “姐本来就是合唱队的主唱,在上海的中学肯定也是领唱的。“

    “哈哈哈??,你喜欢的话也可以参加哦。”

    “好啦,赶快吃饭吧。“父亲朝大家招呼道,“天气冷,饭菜要凉了。”

    “新玉真会说。”新宇笑着对大家说,“吃完饭  第二天一早,新玉把送给晓瑛的礼物分别装在旅行袋和背包里,这样一背一拎就省力多了。

    走出院门,走上了家乡的石板路,看着熟悉的小路和景色,眼前不禁浮现出和晓瑛一起去李家桥,和陈峰、李浩一同上学去的情景,陈峰的影子又浮现眼前,新玉的泪水一下子涌了出来,心中很难受,他在异国他乡不知怎样了,李健会和他在一起吗?两位抗美援朝的勇士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

    李家桥到了,桥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比平时多很多,人们正赶往几里路以外的小镇购置年货,也有将自家的农产品和鸡鸭拿到镇上去卖了换一些年货。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过年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要过年了,新玉的心里有了新的愿望,愿新的一年里父母身体健康!家里事事如意!我哥能顺利毕业分配好的工作,我能考上更好的学校。

    晓瑛家到了,来开门的是李浩,看见新玉,李浩先是一愣,而后高兴地拎起新玉手上的旅行袋:“新玉,好久不见,你是来看晓瑛的吧。”他边说边笑着上下打量着新玉,“在上海读书变成城市人了,我一下子还认不出来。”

    “瞧你说的,我和你一样,是家乡的人,是故乡的女儿。”

    “哈哈哈??,你呀,成诗人了。”

    “你也不错,当老师了吧。”新玉笑着问道,“晓瑛身体好吗?孩子怎么样?我来看看她们。”

    “晓瑛在屋里给女儿喂奶呢。”

    “那我进去了。”

    听到屋外熟悉的声音,晓瑛高兴地抱起女儿从屋里走了出来,“新玉,你来了。”

    “晓瑛,你好吗?”新玉走上前去朝晓瑛笑了笑,又看了看晓瑛怀里的女儿,“小宝贝真好看,长得像你哦。”

    “是有点像,大家都说像父母的优点。”

    “是呀,看这双眼睛,大大的最迷人了,这孩子以后比你还漂亮。”

    “哈哈,好看最好了,以后选择的机会会很多。”晓瑛笑着对新玉说,“快坐,我们姐妹难得在一起,好好聊聊,中饭在这儿吃,我让李浩和阿敏去准备一下。”说完,晓瑛把怀里的女儿交给新玉,“小姨抱抱,妈出去一下。”

    抱着晓瑛的女儿,看着孩子的笑脸,新玉在心中默默的祝福着她,好孩子,快快长大!大家都会关心爱护你的。

章节目录

《新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晚霞绯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晚霞绯绯并收藏《新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