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考入师专
【本章简介】新玉考上了师范院校,新宇去北京工作,赵家兄妹的资助和真情,让新玉两兄妹感动。
新玉女中毕业,报考了师范类的专科院校,暑假在家等候入学通知书。新宇大学毕业后,拿到了两个单位的通知书,一个是上海某大型机械厂技术科的工作,另一个是北京邮电研究所。面对这两个非常好的单位,新宇很难作出选择。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是远东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各种各样的企业和服务性行业很多,就业容易,收入高,生活便利,能在上海工作是所有人的愿望。自己的家乡离上海很近,回家看望父母方便,上海的生活习惯和家乡相同,以后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可以把父母接到上海一起生活,选择上海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很有利。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全国最好的科研单位和人才都在北京,去研究所工作是每个大学毕业生最好的选择,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看着手上的两张通知书,新宇考虑了好久,要想以后有更好的前程,北京是最理想的地方了,只是离家乡太远了,要照顾父母很难。北京的气候干燥,我们南方人可能不大适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可能会吃不惯北方的饭菜。新宇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还是去北京。这才是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单位,生活以后会慢慢习惯的。
不久,新玉收到了第一师范专科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当老师是新玉的愿望,师范毕业后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这下好了,还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师范生免费入学,还有助学金和生活费,爸妈的负担可以轻很多,在上海学习离家近,以后毕业分配也在上海。有了收入,就可以帮晓瑛抚养女儿,还可以补贴父母,好好培养新民,他也快上县中了。
赵兰下班回家,新玉就高兴地告诉她,“兰姐,我的入学通知书来了,是第一师范专科学校。”
“好哦,学校在市区,很方便的。”
“兰姐,学校要求学生住宿,我下学期只能住校了。”
“行,星期天来家吃饭,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过周日。”
“我还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呢。”
“以后毕业工作了,还来我们家住吧。”
新宇和新玉一起坐火车回家乡看望父母,把好消息告诉家人,和家人乡亲们道别。一到家里,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父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两个孩子都有出息了,父亲笑咪咪地看着新宇和新玉,这下两个好孩子要远走高飞了,以后要去看他们,也要事先约好呢。
一星期后,两个孩儿要走了,去新的单位和学校。晚饭后,两个孩子在一起整行李,母亲拉着新玉的手,看着身边的新宇,心中万般的不舍,这两个孩子又要离开我们了,新宇去这么远的北京工作,新玉以后工作了也不会常来,身边只剩下新民了,母亲心里一阵难过,眼圈红了,新玉看见母亲眼睛里的泪水,不由得心中一酸,我和哥离家好几年了,刚开始还没确定要离开家乡,这次是真的要远行,以后到家乡只能是探亲访友了。
哥去北京工作,我考上了上海的师范,爸妈虽是高兴,但儿女一直在外工作学习,不能时常见面,这心里一定很难受,以后我要经常回故乡,看望父母,更要感恩父母!
“姐,你和哥放心吧。”新民看了看新宇和新玉,“我长大了,什么都会干。”
“你呀,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以后也像哥一样考大学。”
“新民考大学,要选路近的。”新宇拍了拍新民的肩膀,“以后你的担子很重。”
“我会照顾好爸妈的,你们放心去北京上海吧。”新民笑着说道,“我的同学都羡慕我有这么好的哥和姐呢。”
“那你也要争取考上。”母亲抹了一抹眼角的泪水,看着新民说道,“妈想让你在近一点的地方读书。”
“妈,你放心,我和哥会经常来看你的。”新玉拉着母亲的手,又看了看父亲,“以后我工作了,把你们接到上海来住。这样我和哥就可以放心了,哥你说是吗?”
“说得好,我也想把爸妈接来一起住呢。”
“哈哈哈??,一定会来住的。现在爸妈还会做事呢,等啥都不行了再说吧。”
新宇办好了去北京工作的手续,准备坐火车去北京。不久就收到了赵兰的来信,请他来家吃顿便饭,大家庆贺一下。拿着信纸,新宇的心中滿是感动,赵家兄妹的热情关爱让人感动,妹妹在赵家住了一年多,得到了赵家兄妹无微不至的关怀,妹妹悲伤成疾,赵兰安慰她,帮她疗伤,她生病了,赵家兄妹连夜送她上医院,直至病愈。这胜似亲人的关爱让人永生难忘,以后有机会要好好报答他们。
傍晚,新宇来到了赵家,顺便把自己的一些小物件暂时寄放在赵先生家里,赵先生笑着接过新宇手上的一些东西,对他说:“新宇,快坐,我去叫阿兰。”
“我来了。”赵兰从里屋走进客厅,“新宇好厉害呀,分配在北京工作。”
“兰姐,你也很好的,在市里最好的医院工作。”
“我是运气吧,我们有一部分同学去了边境的医院。”
“ 我们系有五个人分在北京,上海也有好几个,还有一些同学分配在其它几个工业城市。”
“新中国的建设急需大批人才,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分配都很好,可能是毕业生太少了。”赵兰拿着小物件走进了房间,放进柜子。然后走到客厅,朝新宇笑了笑,“还有什么不能带去的东西,尽管拿来放,你和新玉的东西放在一起,下次来拿就方便了。”
赵先生走进了房间,从里面壁橱拎出一个棕色皮箱,来到客厅交给了新宇:“这个皮箱送给你装衣物,你看看,喜欢吗?”
新宇拎起皮箱一看,是个牛皮箱,高兴得连声说:“喜欢,太好了,谢谢先生。”
“不客气,你们兄妹俩一人一个,新玉的皮箱颜色再浅一点,她肯定喜欢。”
新宇听了,感动得连声说:“谢谢赵先生,你们太客气了。”
“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的。”赵兰笑着对新宇说,“新玉到同学那儿去了,来了大家一起吃晚饭好好庆祝一下。”
天渐渐暗了下来,房间里的灯都亮了起来。新玉回来了,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赵兰替新宇和新玉两人各夹了一块大排,一边笑着打趣道:“你们两人都很瘦,看来是动脑太多了,要多吃肉。”
新宇笑了笑说道:“我还好吧,不是很瘦,还是新玉瘦,她呀,又高又瘦。”
“哈哈??,这是漂亮女孩的魅力。”赵兰笑着夸道,“新玉呀,身材苗条,最好看了。”
“兰姐最会夸人了,一般般吧。”新玉红着脸说道,“兰姐呀,比我好看多了,优雅大方,很有气质。”
“两个女孩都很漂亮。”新宇笑着翘起了大姆指,“以后都会有好的归宿。”新宇拿起了酒瓶,为赵先生倒了满满一杯葡萄酒,“我们两兄妹在上海读书全靠赵先生的帮忙资助,我敬赵先生一杯。”
“不客气,我们是同乡嘛。”赵先生接过酒杯,笑着对新宇说:“祝你工作顺利!”
新玉也拿起酒瓶为赵兰的酒杯倒满了酒:“谢谢兰姐这一年多来的关心照顾,特别是我生病时的照顾,让我永生难忘。我敬兰姐一杯,祝兰姐健康幸福。”
“你们俩太客气了,自己人帮忙是应该的。”赵兰笑着看着新宇两兄妹,“新玉读师范住校有不方便的话,尽管回这儿来住。”
“兰姐比亲姐姐还细心,我会来住的,只是要让兰姐忙了。”
“哈哈??,这忙是高兴的,我最喜欢你来我家了。”
新宇要回学校了,赵先生站起身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了新宇:“一点点心意,祝贺你去北京工作。”
“赵先生客气了。”新宇摆了摆手,把红包推还给他,“您的心意我领了,皮箱我收下了,这红包我不能收,我去北京有收入,够我开销的。”
见新宇不愿拿红包,赵先生笑了笑说道,“那就以后再说吧。有困难可来信告诉我,我一定帮忙。”
新宇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赵家兄妹的关爱和帮助,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佩,这世上还有一种友情,就是人间最善良的真情,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和新玉也应该做到。
【本章简介】新玉考上了师范院校,新宇去北京工作,赵家兄妹的资助和真情,让新玉两兄妹感动。
新玉女中毕业,报考了师范类的专科院校,暑假在家等候入学通知书。新宇大学毕业后,拿到了两个单位的通知书,一个是上海某大型机械厂技术科的工作,另一个是北京邮电研究所。面对这两个非常好的单位,新宇很难作出选择。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上海,是远东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各种各样的企业和服务性行业很多,就业容易,收入高,生活便利,能在上海工作是所有人的愿望。自己的家乡离上海很近,回家看望父母方便,上海的生活习惯和家乡相同,以后在上海有了自己的家,可以把父母接到上海一起生活,选择上海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很有利。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全国文化中心,全国最好的科研单位和人才都在北京,去研究所工作是每个大学毕业生最好的选择,在那里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看着手上的两张通知书,新宇考虑了好久,要想以后有更好的前程,北京是最理想的地方了,只是离家乡太远了,要照顾父母很难。北京的气候干燥,我们南方人可能不大适应,生活习惯也不一样,可能会吃不惯北方的饭菜。新宇思前想后,最后决定还是去北京。这才是有发展前途的工作单位,生活以后会慢慢习惯的。
不久,新玉收到了第一师范专科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当老师是新玉的愿望,师范毕业后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这下好了,还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师范生免费入学,还有助学金和生活费,爸妈的负担可以轻很多,在上海学习离家近,以后毕业分配也在上海。有了收入,就可以帮晓瑛抚养女儿,还可以补贴父母,好好培养新民,他也快上县中了。
赵兰下班回家,新玉就高兴地告诉她,“兰姐,我的入学通知书来了,是第一师范专科学校。”
“好哦,学校在市区,很方便的。”
“兰姐,学校要求学生住宿,我下学期只能住校了。”
“行,星期天来家吃饭,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过周日。”
“我还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呢。”
“以后毕业工作了,还来我们家住吧。”
新宇和新玉一起坐火车回家乡看望父母,把好消息告诉家人,和家人乡亲们道别。一到家里,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父母更是乐得合不拢嘴,两个孩子都有出息了,父亲笑咪咪地看着新宇和新玉,这下两个好孩子要远走高飞了,以后要去看他们,也要事先约好呢。
一星期后,两个孩儿要走了,去新的单位和学校。晚饭后,两个孩子在一起整行李,母亲拉着新玉的手,看着身边的新宇,心中万般的不舍,这两个孩子又要离开我们了,新宇去这么远的北京工作,新玉以后工作了也不会常来,身边只剩下新民了,母亲心里一阵难过,眼圈红了,新玉看见母亲眼睛里的泪水,不由得心中一酸,我和哥离家好几年了,刚开始还没确定要离开家乡,这次是真的要远行,以后到家乡只能是探亲访友了。
哥去北京工作,我考上了上海的师范,爸妈虽是高兴,但儿女一直在外工作学习,不能时常见面,这心里一定很难受,以后我要经常回故乡,看望父母,更要感恩父母!
“姐,你和哥放心吧。”新民看了看新宇和新玉,“我长大了,什么都会干。”
“你呀,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以后也像哥一样考大学。”
“新民考大学,要选路近的。”新宇拍了拍新民的肩膀,“以后你的担子很重。”
“我会照顾好爸妈的,你们放心去北京上海吧。”新民笑着说道,“我的同学都羡慕我有这么好的哥和姐呢。”
“那你也要争取考上。”母亲抹了一抹眼角的泪水,看着新民说道,“妈想让你在近一点的地方读书。”
“妈,你放心,我和哥会经常来看你的。”新玉拉着母亲的手,又看了看父亲,“以后我工作了,把你们接到上海来住。这样我和哥就可以放心了,哥你说是吗?”
“说得好,我也想把爸妈接来一起住呢。”
“哈哈哈??,一定会来住的。现在爸妈还会做事呢,等啥都不行了再说吧。”
新宇办好了去北京工作的手续,准备坐火车去北京。不久就收到了赵兰的来信,请他来家吃顿便饭,大家庆贺一下。拿着信纸,新宇的心中滿是感动,赵家兄妹的热情关爱让人感动,妹妹在赵家住了一年多,得到了赵家兄妹无微不至的关怀,妹妹悲伤成疾,赵兰安慰她,帮她疗伤,她生病了,赵家兄妹连夜送她上医院,直至病愈。这胜似亲人的关爱让人永生难忘,以后有机会要好好报答他们。
傍晚,新宇来到了赵家,顺便把自己的一些小物件暂时寄放在赵先生家里,赵先生笑着接过新宇手上的一些东西,对他说:“新宇,快坐,我去叫阿兰。”
“我来了。”赵兰从里屋走进客厅,“新宇好厉害呀,分配在北京工作。”
“兰姐,你也很好的,在市里最好的医院工作。”
“我是运气吧,我们有一部分同学去了边境的医院。”
“ 我们系有五个人分在北京,上海也有好几个,还有一些同学分配在其它几个工业城市。”
“新中国的建设急需大批人才,这几年的大学毕业生分配都很好,可能是毕业生太少了。”赵兰拿着小物件走进了房间,放进柜子。然后走到客厅,朝新宇笑了笑,“还有什么不能带去的东西,尽管拿来放,你和新玉的东西放在一起,下次来拿就方便了。”
赵先生走进了房间,从里面壁橱拎出一个棕色皮箱,来到客厅交给了新宇:“这个皮箱送给你装衣物,你看看,喜欢吗?”
新宇拎起皮箱一看,是个牛皮箱,高兴得连声说:“喜欢,太好了,谢谢先生。”
“不客气,你们兄妹俩一人一个,新玉的皮箱颜色再浅一点,她肯定喜欢。”
新宇听了,感动得连声说:“谢谢赵先生,你们太客气了。”
“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的。”赵兰笑着对新宇说,“新玉到同学那儿去了,来了大家一起吃晚饭好好庆祝一下。”
天渐渐暗了下来,房间里的灯都亮了起来。新玉回来了,四个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赵兰替新宇和新玉两人各夹了一块大排,一边笑着打趣道:“你们两人都很瘦,看来是动脑太多了,要多吃肉。”
新宇笑了笑说道:“我还好吧,不是很瘦,还是新玉瘦,她呀,又高又瘦。”
“哈哈??,这是漂亮女孩的魅力。”赵兰笑着夸道,“新玉呀,身材苗条,最好看了。”
“兰姐最会夸人了,一般般吧。”新玉红着脸说道,“兰姐呀,比我好看多了,优雅大方,很有气质。”
“两个女孩都很漂亮。”新宇笑着翘起了大姆指,“以后都会有好的归宿。”新宇拿起了酒瓶,为赵先生倒了满满一杯葡萄酒,“我们两兄妹在上海读书全靠赵先生的帮忙资助,我敬赵先生一杯。”
“不客气,我们是同乡嘛。”赵先生接过酒杯,笑着对新宇说:“祝你工作顺利!”
新玉也拿起酒瓶为赵兰的酒杯倒满了酒:“谢谢兰姐这一年多来的关心照顾,特别是我生病时的照顾,让我永生难忘。我敬兰姐一杯,祝兰姐健康幸福。”
“你们俩太客气了,自己人帮忙是应该的。”赵兰笑着看着新宇两兄妹,“新玉读师范住校有不方便的话,尽管回这儿来住。”
“兰姐比亲姐姐还细心,我会来住的,只是要让兰姐忙了。”
“哈哈??,这忙是高兴的,我最喜欢你来我家了。”
新宇要回学校了,赵先生站起身来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递给了新宇:“一点点心意,祝贺你去北京工作。”
“赵先生客气了。”新宇摆了摆手,把红包推还给他,“您的心意我领了,皮箱我收下了,这红包我不能收,我去北京有收入,够我开销的。”
见新宇不愿拿红包,赵先生笑了笑说道,“那就以后再说吧。有困难可来信告诉我,我一定帮忙。”
新宇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赵家兄妹的关爱和帮助,让人感动,更让人敬佩,这世上还有一种友情,就是人间最善良的真情,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和新玉也应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