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苭茮把叶舟轻已经进城的消息透露给叶由在的时候,这位清谈的领袖正在空蒙阁里会见一位才华横溢的自荐者,梁培风。
这次的对谈颇有些形而上的思辨,生死是否是对立面。
年轻的秀士有股初出茅庐的无畏:“……所以,生当然是死的对立面,有生无死,有死无生。大医者们的起生回生,只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没有任何一位医者敢说自己能救活一个真正的死人。由此可见,人生在世,非死即生。”
叶由在抚了抚手中的麈尾,笑容可掬:“你说的很好,年轻人敢于直抒胸臆,这是需要勇气的!”
他朝梁培风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对年轻人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嘉奖。一个是国师之誉的贤者,一个是初出学宫的书生,单从社会地位而言,二人就有天壤之别。然,学之大者能用赞许之言对之,不由得令人惶恐,究竟何德何能呀,能得国师之言相助,三生有幸也。
梁培风自然也不例外,他正襟危坐,手心微微冒汗,身体前倾做洗耳恭听状。
叶由在看着恭敬的梁培风,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骄不躁,可勘考察。
“不过,余以为,生不能算死的对立面。”叶由在朝下首的梁培风摆了摆手,示意他放轻松,之后又抚了抚麈尾,继续说:“年轻人,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生只是死的一种方式。或者,死也是生的一种方式。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古之大贤者尚如此,况今乎?”
叶由在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下首的梁培风听得频频点头:“是也是也,叶公言之有物,确是晚辈狭隘了。”
对于梁培风的转变,叶由在很是满意,哈哈大笑了几声后,颌首言道:“古有白马非马、鱼非鱼之辩,今有”,他握着麈尾指了指梁培风又接着说:“一老一少间的死生之论,亦可谓清谈之幸事也!吾老矣,今能与后起之秀畅谈一番,痛快也。若尔今后能恪尽初始之心以振清谈之颓靡风气,余愿足矣!”
二人正逶迤间,赵苭茮匆匆而来,附在叶由在耳边轻声了几句,后者就匆匆结束了相谈甚欢的对谈。
等梁培风起身告辞后,鬓角映着几缕白发,言谈间坦然自若的叶氏族长竟然有一丝慌乱,急急问道:“确定进城了吗?”
赵苭茮看着面前一向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来规束自己的丈夫,此刻竟有些面色苍白。
她顺手倒了盏茶奉给叶由在:“叶修亲眼看到她进了城,才回来禀告的。”
这时的叶由在也意识到了自己情绪的外露,他轻咳了两声,缓缓接过茶盏道:“跟年轻人聊的久一点,还真是有点渴了。”
赵苭茮轻瞥了一眼饮茶的丈夫,没有说话。
“哦,你坐”,叶由在放下茶盏,对着仍站着的赵苭茮道。
“既然已经进城,想必用不了多久就到家了。嗯,这样好了,传我的话,通知灶下今日加两个大小姐爱吃的菜。然后,你去把轶儿叫来”,叶由在看着刚落座的赵苭茮,“今日我们父女团聚,轶儿想必也十分想念姐姐了。”
“好,我让素琴先通知灶下”,赵苭茮长呼了一口气才回复道,“另外,轶儿不是刚被罚去郊外的庄子上思过吗?”
赵苭茮很多时候想直接扒开叶由在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通知灶下加菜,亏他能想的出来,十二年杳无音信的人,谁知道她爱吃什么菜呀!再者说,十几年来叶舟轻一直是叶宅里的的禁忌,谁能记得和认可叶舟轻呢?最重要的是,叶氏大小姐一直是自己亲生的女儿叶舟轶呀!以前是,以后也是,永远都是!
“那你现在快去,派人把轶儿接回来,在家里思过也是一样的,只是不可耽搁跟她姐姐相见”,叶由在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像是被抽掉了全身的力气,只能瘫着喃喃自语。
迈过门槛的赵苭茮冷哼了一声,并未停留,转身踏入游廊。
从日入等到夜半,趴在桌上压的胳膊麻木的叶舟轶撅着嘴嘟囔:“到底来不来呀?我快困死饿死了!”
她抬头看了看父亲,脸色铁青,又转头瞧了瞧母亲,面色苍白,勾着头看了看对面趴着睡的正香的幼弟,认命的叹了一口气:“还是睡吧。”
于是,忍着肚子里的空城计继续埋头苦睡了起来。
“不是说申时末就进城了吗?”叶由在一开口,众人皆能听出其语气中抑制不住的怒气。
唯独赵苭茮不以为意,她抿了口茶道:“兴许有什么事耽搁了吧。”
其实戌时赵苭茮就觉得不对劲,按理说城门口到叶家的路程,即便走的再慢也该叩门了,但大门处一直静静无声。她就知道他们这一桌子等待的人都被耍了,她根本就没进城。
赵苭茮想,叶舟轻十二年未曾回来圄州,应该没有朋友熟人可以投靠,既然到了家门口,又是因着叶由在的书信的缘故,她更应该先来拜见她父亲的呀!从前她不是最喜欢她爹的吗?
赵苭茮秉着十几年前的逻辑,想不通现在的叶舟轻,其实她更想不通的是叶舟轻为什么还活着。
说实话,东洲的水氏刚透露出来联姻之事时,她开心的不得了,想着自己这个宝贝闺女终于能得一门好姻缘了。为此,她多方打听水氏之子水天清的样貌品行,打听来打听去都是上上之好,这就是一份上乘的好姻缘呀。
也怪自己大意,素琴曾出言提醒,但她觉得放眼望去,圄州叶氏也就她的轶儿年龄适宜。所以她放心大胆的好好考察一番东洲水氏,又耳提面命的对着叶舟轶一通输出,甚至托人偷偷给水天清画了像拿给叶舟轶看。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眼高于顶,脾气又暴躁,就怕硬塞过去女儿不答应,到时候又不好收场。上两次不就是生生被她自己作没的吗,多好的姻缘啊,家世清白人也上进。
眼瞅着都要十六,年岁渐渐大了,可别走自己的老路啊,这是赵苭茮最害怕的事,所以千叮万防,为了叶舟轶用尽的心力,可最终却与预计的背道而驰。
一切都要水到渠成了,偏偏叶舟轻冒了出来。尽管赵苭茮一再同水氏的人强调,“叶舟轻早就死了,她娘死了没两年她就死了”,但水氏不信,仍坚定的回复必须是叶舟轻,别人别想来冒充。
起先赵苭茮还很乐观,她觉得即便叶舟轻不死,那也杳无音讯找无可找。可没想到,有一天叶由在突然说他已经给叶舟轻去了信。她就有点慌了,怎么这么重要的事情她却毫不知情。
赵苭茮为此日夜难安,素琴每日伺候着也是胆战心惊,因为她突然觉得这像是时光倒流昨日重现。
于是她不得不提醒赵苭茮:“夫人,您忘了那颗萤石了吗?”
素琴的一句话提醒了赵苭茮,她突然安定了下来。对呀,戴上那颗萤石,叶舟轻还能好吗!哈哈哈哈,即便不死那也得废了残了,这样的人水氏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至此,赵苭茮每天乐呵呵的等着,等着叶由在的信引来那个痴呆疯傻的人,等着水氏的人回过头来哭求着求娶自己的女儿。到时候她可要好好拿捏一番,一定得好好出出这口恶气。
世事难料,赵苭茮怎么也没想到,等来等去等到一个这样的情况。早知如此,那时就不该让她活着离开圄州。不过事已至此,懊悔无用,还是得解决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问题,赵苭茮也有了自己的初步计划,既然叶舟轻挡了道,那就清除掉好了。
只是这一次,她绝对不会再手软了。
相较于叶由在快要压制不住的愤怒,赵苭茮显得平静的多,颇有些胜券在握的淡定。
终于,一抹身影匆匆奔袭而来,跪在门外努力调整气息:“禀家主,她………”
“说,她在哪儿?”叶由在用最后的理智压制着滔天的愤怒,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她,去了秋水河边的……墓地……”跪在门外的人终于调整好了气息。
一股爆裂的愤怒裹挟着瓷器破裂的声响一齐袭来:“孽障!”
呼呼大睡的叶舟轺惊的差点栽倒在地,幸而被叶修眼疾手快的扶了一把,才避免了倒栽葱的局面。他眯缝着眼睛,看了看脸色铁青的父亲和噤若寒蝉的众人,硬生生把那句“我好困”吞进了肚子里。
可面对整桌的佳肴却没能把持住,腹内“咕噜咕噜”的声响萦绕在鸦雀无声的子时。
而孽障叶舟轻,正躺在赵芣苡的坟前安睡。沙溪燃起来的那堆篝火烧的正旺,木柴爆裂的噼啪噼啪声连续不断,奏响了暮春时节里最动听的夜曲。
寅末卯初,人的精神达到一天中最乏累的时刻,就连沙溪也悠然的睡去的时候,叶舟轻忽的睁开了眼睛,一双陌生的带着审视和探究的眼睛正盯着她。
那双眼睛站在篝火之后,和它的主人隐藏在墨色的夜里,叶舟轻半坐在赵芣苡的坟前,四周弥漫着新添的泥土的芬芳。
这一刻,叶舟轻竟只是觉得面前的那双眼睛好似在哪见过。
不过还没想起来到底在哪见过,她的袖箭就先射了出去。
这次的对谈颇有些形而上的思辨,生死是否是对立面。
年轻的秀士有股初出茅庐的无畏:“……所以,生当然是死的对立面,有生无死,有死无生。大医者们的起生回生,只是一种夸张的表达,没有任何一位医者敢说自己能救活一个真正的死人。由此可见,人生在世,非死即生。”
叶由在抚了抚手中的麈尾,笑容可掬:“你说的很好,年轻人敢于直抒胸臆,这是需要勇气的!”
他朝梁培风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对年轻人而言,无疑是最好的嘉奖。一个是国师之誉的贤者,一个是初出学宫的书生,单从社会地位而言,二人就有天壤之别。然,学之大者能用赞许之言对之,不由得令人惶恐,究竟何德何能呀,能得国师之言相助,三生有幸也。
梁培风自然也不例外,他正襟危坐,手心微微冒汗,身体前倾做洗耳恭听状。
叶由在看着恭敬的梁培风,满意的点了点头,不骄不躁,可勘考察。
“不过,余以为,生不能算死的对立面。”叶由在朝下首的梁培风摆了摆手,示意他放轻松,之后又抚了抚麈尾,继续说:“年轻人,你有没有想过,有时候生只是死的一种方式。或者,死也是生的一种方式。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彭殇为妄作。古之大贤者尚如此,况今乎?”
叶由在语议如悬河泄水注而不竭,下首的梁培风听得频频点头:“是也是也,叶公言之有物,确是晚辈狭隘了。”
对于梁培风的转变,叶由在很是满意,哈哈大笑了几声后,颌首言道:“古有白马非马、鱼非鱼之辩,今有”,他握着麈尾指了指梁培风又接着说:“一老一少间的死生之论,亦可谓清谈之幸事也!吾老矣,今能与后起之秀畅谈一番,痛快也。若尔今后能恪尽初始之心以振清谈之颓靡风气,余愿足矣!”
二人正逶迤间,赵苭茮匆匆而来,附在叶由在耳边轻声了几句,后者就匆匆结束了相谈甚欢的对谈。
等梁培风起身告辞后,鬓角映着几缕白发,言谈间坦然自若的叶氏族长竟然有一丝慌乱,急急问道:“确定进城了吗?”
赵苭茮看着面前一向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来规束自己的丈夫,此刻竟有些面色苍白。
她顺手倒了盏茶奉给叶由在:“叶修亲眼看到她进了城,才回来禀告的。”
这时的叶由在也意识到了自己情绪的外露,他轻咳了两声,缓缓接过茶盏道:“跟年轻人聊的久一点,还真是有点渴了。”
赵苭茮轻瞥了一眼饮茶的丈夫,没有说话。
“哦,你坐”,叶由在放下茶盏,对着仍站着的赵苭茮道。
“既然已经进城,想必用不了多久就到家了。嗯,这样好了,传我的话,通知灶下今日加两个大小姐爱吃的菜。然后,你去把轶儿叫来”,叶由在看着刚落座的赵苭茮,“今日我们父女团聚,轶儿想必也十分想念姐姐了。”
“好,我让素琴先通知灶下”,赵苭茮长呼了一口气才回复道,“另外,轶儿不是刚被罚去郊外的庄子上思过吗?”
赵苭茮很多时候想直接扒开叶由在的脑子,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通知灶下加菜,亏他能想的出来,十二年杳无音信的人,谁知道她爱吃什么菜呀!再者说,十几年来叶舟轻一直是叶宅里的的禁忌,谁能记得和认可叶舟轻呢?最重要的是,叶氏大小姐一直是自己亲生的女儿叶舟轶呀!以前是,以后也是,永远都是!
“那你现在快去,派人把轶儿接回来,在家里思过也是一样的,只是不可耽搁跟她姐姐相见”,叶由在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像是被抽掉了全身的力气,只能瘫着喃喃自语。
迈过门槛的赵苭茮冷哼了一声,并未停留,转身踏入游廊。
从日入等到夜半,趴在桌上压的胳膊麻木的叶舟轶撅着嘴嘟囔:“到底来不来呀?我快困死饿死了!”
她抬头看了看父亲,脸色铁青,又转头瞧了瞧母亲,面色苍白,勾着头看了看对面趴着睡的正香的幼弟,认命的叹了一口气:“还是睡吧。”
于是,忍着肚子里的空城计继续埋头苦睡了起来。
“不是说申时末就进城了吗?”叶由在一开口,众人皆能听出其语气中抑制不住的怒气。
唯独赵苭茮不以为意,她抿了口茶道:“兴许有什么事耽搁了吧。”
其实戌时赵苭茮就觉得不对劲,按理说城门口到叶家的路程,即便走的再慢也该叩门了,但大门处一直静静无声。她就知道他们这一桌子等待的人都被耍了,她根本就没进城。
赵苭茮想,叶舟轻十二年未曾回来圄州,应该没有朋友熟人可以投靠,既然到了家门口,又是因着叶由在的书信的缘故,她更应该先来拜见她父亲的呀!从前她不是最喜欢她爹的吗?
赵苭茮秉着十几年前的逻辑,想不通现在的叶舟轻,其实她更想不通的是叶舟轻为什么还活着。
说实话,东洲的水氏刚透露出来联姻之事时,她开心的不得了,想着自己这个宝贝闺女终于能得一门好姻缘了。为此,她多方打听水氏之子水天清的样貌品行,打听来打听去都是上上之好,这就是一份上乘的好姻缘呀。
也怪自己大意,素琴曾出言提醒,但她觉得放眼望去,圄州叶氏也就她的轶儿年龄适宜。所以她放心大胆的好好考察一番东洲水氏,又耳提面命的对着叶舟轶一通输出,甚至托人偷偷给水天清画了像拿给叶舟轶看。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女儿了,眼高于顶,脾气又暴躁,就怕硬塞过去女儿不答应,到时候又不好收场。上两次不就是生生被她自己作没的吗,多好的姻缘啊,家世清白人也上进。
眼瞅着都要十六,年岁渐渐大了,可别走自己的老路啊,这是赵苭茮最害怕的事,所以千叮万防,为了叶舟轶用尽的心力,可最终却与预计的背道而驰。
一切都要水到渠成了,偏偏叶舟轻冒了出来。尽管赵苭茮一再同水氏的人强调,“叶舟轻早就死了,她娘死了没两年她就死了”,但水氏不信,仍坚定的回复必须是叶舟轻,别人别想来冒充。
起先赵苭茮还很乐观,她觉得即便叶舟轻不死,那也杳无音讯找无可找。可没想到,有一天叶由在突然说他已经给叶舟轻去了信。她就有点慌了,怎么这么重要的事情她却毫不知情。
赵苭茮为此日夜难安,素琴每日伺候着也是胆战心惊,因为她突然觉得这像是时光倒流昨日重现。
于是她不得不提醒赵苭茮:“夫人,您忘了那颗萤石了吗?”
素琴的一句话提醒了赵苭茮,她突然安定了下来。对呀,戴上那颗萤石,叶舟轻还能好吗!哈哈哈哈,即便不死那也得废了残了,这样的人水氏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至此,赵苭茮每天乐呵呵的等着,等着叶由在的信引来那个痴呆疯傻的人,等着水氏的人回过头来哭求着求娶自己的女儿。到时候她可要好好拿捏一番,一定得好好出出这口恶气。
世事难料,赵苭茮怎么也没想到,等来等去等到一个这样的情况。早知如此,那时就不该让她活着离开圄州。不过事已至此,懊悔无用,还是得解决问题。
至于怎么解决问题,赵苭茮也有了自己的初步计划,既然叶舟轻挡了道,那就清除掉好了。
只是这一次,她绝对不会再手软了。
相较于叶由在快要压制不住的愤怒,赵苭茮显得平静的多,颇有些胜券在握的淡定。
终于,一抹身影匆匆奔袭而来,跪在门外努力调整气息:“禀家主,她………”
“说,她在哪儿?”叶由在用最后的理智压制着滔天的愤怒,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她,去了秋水河边的……墓地……”跪在门外的人终于调整好了气息。
一股爆裂的愤怒裹挟着瓷器破裂的声响一齐袭来:“孽障!”
呼呼大睡的叶舟轺惊的差点栽倒在地,幸而被叶修眼疾手快的扶了一把,才避免了倒栽葱的局面。他眯缝着眼睛,看了看脸色铁青的父亲和噤若寒蝉的众人,硬生生把那句“我好困”吞进了肚子里。
可面对整桌的佳肴却没能把持住,腹内“咕噜咕噜”的声响萦绕在鸦雀无声的子时。
而孽障叶舟轻,正躺在赵芣苡的坟前安睡。沙溪燃起来的那堆篝火烧的正旺,木柴爆裂的噼啪噼啪声连续不断,奏响了暮春时节里最动听的夜曲。
寅末卯初,人的精神达到一天中最乏累的时刻,就连沙溪也悠然的睡去的时候,叶舟轻忽的睁开了眼睛,一双陌生的带着审视和探究的眼睛正盯着她。
那双眼睛站在篝火之后,和它的主人隐藏在墨色的夜里,叶舟轻半坐在赵芣苡的坟前,四周弥漫着新添的泥土的芬芳。
这一刻,叶舟轻竟只是觉得面前的那双眼睛好似在哪见过。
不过还没想起来到底在哪见过,她的袖箭就先射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