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忘了,菱渡往绯烟宫去了。”岚风为封蘅梳妆,又吩咐小宫婢把殿外的窗子都打开,凉爽的风扑进来,她拿了两个发簪对着镜中比较,“夫人心仪哪个?”
封蘅没心思考虑这些,随意指了一个。岚风刚为她换上宫装,菱渡走进来,把刚从绯烟宫拿来的糖枫果子交给在一旁的叶露,“大小姐和崔大人来了。”
“请他们进来罢。”封蘅早就知道他们会进宫,可是今天偏不凑巧,拓跋弘一早与韩夫人往西苑行宫游玩去了。
她在案桌前坐定,看到封萱与崔琬走进来,两人俱是一身白衣,她这屋里的一众小宫女看崔琬都直了眼,还小声嘀咕,世上竟有如此俊美非凡之人。
许久不见,封萱比在家中时更显出温婉缠绵的气质,外人看来,着实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
两人向她行礼,“拜见夫人。”
“昭宁宫里又没有外人,阿姐姐夫不必如此拘礼。”封蘅淡淡道,“快些坐下吧。今日外头天气倒是凉爽,寝宫里却还闷得慌。”
菱渡闻言,连忙道:“娘娘稍等,奴婢们这就把窗子都打开。”
“蘅儿,咱们出去走走,如何?”阿姐朱唇轻启,似她这般婉顺的女子,举手投足都惹人怜爱,提出要求来总是让人无法拒绝。
封蘅站起身来,“也好,昭宁宫后殿的花园里有一处半高的凉亭,不妨往那里坐坐。”
崔琬也欣然同意。
偏岚风堵了气,她早已把膳食备好,见封蘅要走,带着十足的恼意,“大人未免进宫太早了,我家娘娘还没用膳呢。”
封蘅讶异地望了她一眼,崔琬听了这话,忙道:“夫人请先用膳,此事是臣思虑不周。”
“妹妹请先用膳,我和夫君在殿外等候。”封萱带着歉疚的神色望着她,“实在是我们失礼。”
“是我失礼。”封蘅漫不经心地说,又想起昨夜忽然想吃青梅羹和如意糕,岚风定然是一早就亲自准备了,她又有些不愿辜负她的心意,更不愿指责岚风一句,便说:“把早膳带到花亭里头,顺便把那些屏风拉开。阿姐和姐夫大约没尝过岚风的糕点,今日可算有口福了。”
岚风这才下去准备,封蘅瞥见菱渡劝了她两句,便带着封萱与崔琬往后殿去,一路上走得极慢,也好留出时间让他们收拾花亭。
不过是回忆些往日光阴,说些念家的闲话罢了。
待到了花亭,分尝了岚风做的糕点,自然对她是赞不绝口,岚风这才脸上有了笑。
封蘅刚问起封萱的病,崔琬忽然想起他还有公务在身,向她告辞离开,她叫他放心,言道过会儿自会让菱渡亲自送阿姊回去。
待崔琬离开,封萱才说,“蘅儿,我有身孕了。”
封蘅忽然心里震动,脸上露出既惊讶又无所适从的表情,甚至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心里骂了自己无数次,这才勉强笑道:“恭喜阿姐,阿姐可要好好保重身子。”
“我从前从未想过,身为女子,为妻为母,竟是这般顺理成章。”封萱的手贴在小腹处,喃喃道:“蘅儿,你猜它是男是女?”
封蘅失笑,“我可猜不出。”
封萱握住她的手,目光盈盈如坠,“你在这魏宫里过得可好?我有时会想起往昔待嫁时那些日子。”
封蘅反问,“崔琬待你不好?”
“他极好。你当然知道,他是个极好的人。”封萱垂下眼帘,再抬起时睫毛处已沾了泪珠,“他对我好,我只是觉得愧对于你,当初……”
“阿姐,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封蘅猛地抽回自己的手,冷声吩咐岚风和菱渡退下。
忽而有一阵大风吹过,那屏风遮住了些许的风沙,同时外头的一侧也变得不再澄明,白费了绣娘出众的绣工。
“你今日来宫里是为了见我叙旧,还是想要见陛下?”封蘅不由得怒火中烧,也顾不得脸面了,直接问她。
封萱望着她,摇头,“蘅儿,并非你想的那般。”
“我如何想?”封蘅话中带刺,不依不饶。
封萱攥紧衣袖,“我确实想见陛下,不过也是为了你……”
封蘅冷笑一声。
“外头都传言你在宫里不太好,被太后责罚又迟迟没有子嗣……我……我就是想为你劝劝陛下,怕他还因往事责怪于你,才会……”她泪眼婆娑,声声轻柔。
封萱是她的阿姐,她自然知道她话里有几分真心,她知道是自己夺人所爱,封萱还如此大度,若自己真有良心,就该知耻。
可阿姐凭什么既得了崔琬,又占了拓跋弘的心。上天自古不公,她没有封萱那么讨人爱。
封蘅深吸了口气,“姐姐多虑,我在宫里自有长公主照拂,又有母后指点,自然可保无虞。至于……陛下……魏宫妃嫔自然不比寻常女子,宫闱之中,若是凡事都让陛下忧虑烦心,尤其是男女之事,岂非太过荒唐!”
她透过屏风的缝隙看到菱渡急匆匆走过来,又继续说,“陛下待我,与宫中其他妃嫔无二,阿姐放心。”
这话刚说完,菱渡慌忙推开屏风一格,低声说:“太后宫里的老宦肃庆传话来,长定宫的孟椒房从清凉台上摔下来了,太后请夫人过去瞧瞧!”
封萱与封蘅皆是一惊,封蘅连忙吩咐菱渡先送封萱出宫。这才让岚风跟着去了长定宫,成嫔早在门口候着,惊吓得不成样子。
她进了正殿,发现拓跋弘也在,封蘅无从思索他原本去了西苑又为何回来,只说些孟椒房吉人天相之类的安慰话。
血水一盆盆地端出来,孟椒房的□□声也越发微弱,她也明白这些话安慰不了人。拓跋弘抓住她的手越来越用力,她一直盯着内殿门口,被这种紧绷之气死死压住。
良久,太后从里头出来,轻声叹了口气,“孟椒房失子。”
拓跋弘猛地松开她的手,越过太后走进去。封蘅施礼后跟过去,走进去看到孟椒房惨白的脸上,双眼无神,只有大滴大滴的泪不住地涌出来。
拓跋弘带着些许踯躅,接过小宫女手里的帕子,轻轻为孟椒房擦着汗珠和泪水,神情和语气都甚为温和,“莫要难过,好生养着……”
封蘅不忍看他们,默默走出去,见御医禀告太后,“是个五月大的皇子。”
太后震怒,要求后宫有子嫔妃安分守己,万事以子嗣为重。封蘅知道她怀疑孟椒房是故意为之,只是孟椒房不是这么大胆之人,从那么高的台子上摔下来,她自己都命在旦夕,又如何是单纯畏惧杀母立子之事做出草率行径呢。
失子以后的一年半光景里,封蘅再未见过孟椒房笑,她原本就身姿纤巧窈窕,此后更加瘦削孤僻,后来,拓跋弘都不愿看见她。
晚间,拓跋弘来了昭宁宫,封蘅本以为他会留在长定宫安慰孟椒房,却不想他是来质问她的。
他摆弄着床头的那卷佛经,问,“今日崔琬和封萱来了?”
“是。”封蘅知道很多事都瞒不住他,这样的话,不妨坦白。
“既然有客,又何必往长定宫去,这是你的待客之道?”他也不抬头,目光一直停在佛经上。
封蘅气结,他这话明显是在责怪她吓着了封萱,大约还有不等他回来便把封萱送出宫的意思。
“我没想去,是母后让我过去。”她捏紧了自己的手,觉得此刻站在他面前,没有半点尊严。
拓跋弘这才把佛经放在床上,“今日朕也累了,早些歇着吧。”
封蘅低头服侍他更衣,强忍着满腔的委屈,直到风烛全灭,才敢流出泪珠来。她不知道拓跋弘有没有睡着,只是思及这一切,觉得前后都无路可走,他竟是这般刻薄于她。
封蘅没心思考虑这些,随意指了一个。岚风刚为她换上宫装,菱渡走进来,把刚从绯烟宫拿来的糖枫果子交给在一旁的叶露,“大小姐和崔大人来了。”
“请他们进来罢。”封蘅早就知道他们会进宫,可是今天偏不凑巧,拓跋弘一早与韩夫人往西苑行宫游玩去了。
她在案桌前坐定,看到封萱与崔琬走进来,两人俱是一身白衣,她这屋里的一众小宫女看崔琬都直了眼,还小声嘀咕,世上竟有如此俊美非凡之人。
许久不见,封萱比在家中时更显出温婉缠绵的气质,外人看来,着实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对。
两人向她行礼,“拜见夫人。”
“昭宁宫里又没有外人,阿姐姐夫不必如此拘礼。”封蘅淡淡道,“快些坐下吧。今日外头天气倒是凉爽,寝宫里却还闷得慌。”
菱渡闻言,连忙道:“娘娘稍等,奴婢们这就把窗子都打开。”
“蘅儿,咱们出去走走,如何?”阿姐朱唇轻启,似她这般婉顺的女子,举手投足都惹人怜爱,提出要求来总是让人无法拒绝。
封蘅站起身来,“也好,昭宁宫后殿的花园里有一处半高的凉亭,不妨往那里坐坐。”
崔琬也欣然同意。
偏岚风堵了气,她早已把膳食备好,见封蘅要走,带着十足的恼意,“大人未免进宫太早了,我家娘娘还没用膳呢。”
封蘅讶异地望了她一眼,崔琬听了这话,忙道:“夫人请先用膳,此事是臣思虑不周。”
“妹妹请先用膳,我和夫君在殿外等候。”封萱带着歉疚的神色望着她,“实在是我们失礼。”
“是我失礼。”封蘅漫不经心地说,又想起昨夜忽然想吃青梅羹和如意糕,岚风定然是一早就亲自准备了,她又有些不愿辜负她的心意,更不愿指责岚风一句,便说:“把早膳带到花亭里头,顺便把那些屏风拉开。阿姐和姐夫大约没尝过岚风的糕点,今日可算有口福了。”
岚风这才下去准备,封蘅瞥见菱渡劝了她两句,便带着封萱与崔琬往后殿去,一路上走得极慢,也好留出时间让他们收拾花亭。
不过是回忆些往日光阴,说些念家的闲话罢了。
待到了花亭,分尝了岚风做的糕点,自然对她是赞不绝口,岚风这才脸上有了笑。
封蘅刚问起封萱的病,崔琬忽然想起他还有公务在身,向她告辞离开,她叫他放心,言道过会儿自会让菱渡亲自送阿姊回去。
待崔琬离开,封萱才说,“蘅儿,我有身孕了。”
封蘅忽然心里震动,脸上露出既惊讶又无所适从的表情,甚至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在心里骂了自己无数次,这才勉强笑道:“恭喜阿姐,阿姐可要好好保重身子。”
“我从前从未想过,身为女子,为妻为母,竟是这般顺理成章。”封萱的手贴在小腹处,喃喃道:“蘅儿,你猜它是男是女?”
封蘅失笑,“我可猜不出。”
封萱握住她的手,目光盈盈如坠,“你在这魏宫里过得可好?我有时会想起往昔待嫁时那些日子。”
封蘅反问,“崔琬待你不好?”
“他极好。你当然知道,他是个极好的人。”封萱垂下眼帘,再抬起时睫毛处已沾了泪珠,“他对我好,我只是觉得愧对于你,当初……”
“阿姐,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封蘅猛地抽回自己的手,冷声吩咐岚风和菱渡退下。
忽而有一阵大风吹过,那屏风遮住了些许的风沙,同时外头的一侧也变得不再澄明,白费了绣娘出众的绣工。
“你今日来宫里是为了见我叙旧,还是想要见陛下?”封蘅不由得怒火中烧,也顾不得脸面了,直接问她。
封萱望着她,摇头,“蘅儿,并非你想的那般。”
“我如何想?”封蘅话中带刺,不依不饶。
封萱攥紧衣袖,“我确实想见陛下,不过也是为了你……”
封蘅冷笑一声。
“外头都传言你在宫里不太好,被太后责罚又迟迟没有子嗣……我……我就是想为你劝劝陛下,怕他还因往事责怪于你,才会……”她泪眼婆娑,声声轻柔。
封萱是她的阿姐,她自然知道她话里有几分真心,她知道是自己夺人所爱,封萱还如此大度,若自己真有良心,就该知耻。
可阿姐凭什么既得了崔琬,又占了拓跋弘的心。上天自古不公,她没有封萱那么讨人爱。
封蘅深吸了口气,“姐姐多虑,我在宫里自有长公主照拂,又有母后指点,自然可保无虞。至于……陛下……魏宫妃嫔自然不比寻常女子,宫闱之中,若是凡事都让陛下忧虑烦心,尤其是男女之事,岂非太过荒唐!”
她透过屏风的缝隙看到菱渡急匆匆走过来,又继续说,“陛下待我,与宫中其他妃嫔无二,阿姐放心。”
这话刚说完,菱渡慌忙推开屏风一格,低声说:“太后宫里的老宦肃庆传话来,长定宫的孟椒房从清凉台上摔下来了,太后请夫人过去瞧瞧!”
封萱与封蘅皆是一惊,封蘅连忙吩咐菱渡先送封萱出宫。这才让岚风跟着去了长定宫,成嫔早在门口候着,惊吓得不成样子。
她进了正殿,发现拓跋弘也在,封蘅无从思索他原本去了西苑又为何回来,只说些孟椒房吉人天相之类的安慰话。
血水一盆盆地端出来,孟椒房的□□声也越发微弱,她也明白这些话安慰不了人。拓跋弘抓住她的手越来越用力,她一直盯着内殿门口,被这种紧绷之气死死压住。
良久,太后从里头出来,轻声叹了口气,“孟椒房失子。”
拓跋弘猛地松开她的手,越过太后走进去。封蘅施礼后跟过去,走进去看到孟椒房惨白的脸上,双眼无神,只有大滴大滴的泪不住地涌出来。
拓跋弘带着些许踯躅,接过小宫女手里的帕子,轻轻为孟椒房擦着汗珠和泪水,神情和语气都甚为温和,“莫要难过,好生养着……”
封蘅不忍看他们,默默走出去,见御医禀告太后,“是个五月大的皇子。”
太后震怒,要求后宫有子嫔妃安分守己,万事以子嗣为重。封蘅知道她怀疑孟椒房是故意为之,只是孟椒房不是这么大胆之人,从那么高的台子上摔下来,她自己都命在旦夕,又如何是单纯畏惧杀母立子之事做出草率行径呢。
失子以后的一年半光景里,封蘅再未见过孟椒房笑,她原本就身姿纤巧窈窕,此后更加瘦削孤僻,后来,拓跋弘都不愿看见她。
晚间,拓跋弘来了昭宁宫,封蘅本以为他会留在长定宫安慰孟椒房,却不想他是来质问她的。
他摆弄着床头的那卷佛经,问,“今日崔琬和封萱来了?”
“是。”封蘅知道很多事都瞒不住他,这样的话,不妨坦白。
“既然有客,又何必往长定宫去,这是你的待客之道?”他也不抬头,目光一直停在佛经上。
封蘅气结,他这话明显是在责怪她吓着了封萱,大约还有不等他回来便把封萱送出宫的意思。
“我没想去,是母后让我过去。”她捏紧了自己的手,觉得此刻站在他面前,没有半点尊严。
拓跋弘这才把佛经放在床上,“今日朕也累了,早些歇着吧。”
封蘅低头服侍他更衣,强忍着满腔的委屈,直到风烛全灭,才敢流出泪珠来。她不知道拓跋弘有没有睡着,只是思及这一切,觉得前后都无路可走,他竟是这般刻薄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