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蘅醒来后,拓跋弘已经离开,岚风拿来一枚质地晶莹的白玉吊坠,欢喜地说是陛下给夫人的。
听闻昨日建昌王从秦地归来,寻到了这块美玉。
那玉石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确实是难得的好玉。
她觉得有些恶心,“陛下昨日很早回宫,是想拿长乐哥哥的进献送给封萱,未料想我提早送封萱出宫,这才便宜了我,是不是?”
岚风和菱渡吃了一惊,两人慌忙跪下,菱渡盯着那块玉石,犹豫道:“许是建昌王给夫人的,陛下只是代为转送。”
“那我是要亲口问问长乐哥哥了。”封蘅深吸了一口气,觉得鼻子发酸,“都退下吧。”
自从这日以后,封蘅日日称病不再外出,拓跋弘来过两次,每次她都装睡,他走以后就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哭。此后半月,由装病变成了真病。
博陵公主来看她的时候,封蘅陪公主坐着,浑身乏力,精神萎靡。公主不明白她为何突然如此颓靡,也不知道那日拓跋弘的话有多令她绝望。
在深宫中无宠无爱了此残生对她而言并非不幸,反而是天大的好事,她只是无法忍受拓跋弘不时拿封萱来刺激她。
拓跋弘也不知晓。
封蘅有时会想,大约拓跋弘不好直接传诏阿姐,所以才会总来昭宁宫,那星点恩宠,不过是沾了封萱的光。
真是可笑。
她宁可不要。
人不该活得太明白,从前她对他满心愧疚的时候,至少不会如此难过。她无数次设想,若今日在昭宁宫做皇妃的是封萱,一切都会不一样,至少他每日都会欢喜,至少他在她心中永远都是那个明朗傲气的天之骄子。
菱渡耐心劝说她无数次,她说如今夫人是最不该如此消极的,孟椒房失子,韩夫人和李贵人有孕不过相差半月,虽有术士预言,可两人才是最心惊的。
菱渡说,夫人,若你真正经历生死,便会明白,这世上万般苦痛,于生死而言,全都不值一提。
封蘅并非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只是知易行难,菱渡比她通透是真的。菱渡十岁时从江南逃到大魏,除却一个年老的仆从,所有亲人都在刘宋皇族的争斗中丧命,若非那日大雪为封蘅母亲独孤敏思所救,恐怕她早就成了平城郊外的一具冻骨。
病总有好转的时候,一月之后,公主早就看出端倪,定要拉着封蘅出昭宁宫走走,她只好由着岚风梳妆,待收拾齐整之后,公主拉着她的手,把左手腕上翠玉的镯子褪下套进她的手腕。
“公主,这万万不可……”封蘅连忙要把玉镯还给她,镯子是公主先母袁妃遗物,贵重如此。
公主按住她的手,正色道:“蘅儿,本宫自幼长在宫中,深知这宫墙之中颇多不如意,你是我从小照看长大,本宫没有亲生女儿,打你出生便视你如己出,当初将你赐婚陛下,若说并非为着冯氏一族的门庭之尊,未免太过虚伪。然而本宫却也并非要牺牲你,皆因本宫与太后都以为,你与陛下两小无猜,出身清白又性子好,成为皇妃,甚至皇后,都是理所当然。”
封蘅缓缓坐下去,眼泪一滴一滴顺着脸颊掉下,“可是陛下不喜欢我,他如今讨厌我。”
“当日若把你赐婚崔琬,情形又是如何?”公主顺着她坐下来,“傻姑娘,十三岁那年上元节,你在花灯里许了什么愿?”
封蘅愣住,望着公主。
博陵公主笑着把她凌乱的衣袖整理好,“所有人都误以为你心仪崔琬,偏巧那天本宫心血来潮,顺着护城河截下了从公主府飘摇的花灯。”
“公主!”封蘅恼怒地瞧着她,一时间又气又羞,心里想着她果然被景穆帝宠坏了,否则堂堂公主,怎会做出拦截花灯窥探别人许愿这般荒唐之事。
“蘅儿,这玉镯给你,就是要告诉你,本宫待你,便与你思政哥哥、宝业哥哥一般,甚至你比他们更亲近。若你当日许愿崔琬,本宫自然同样成全,断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冯氏宗族自有其他女儿送来。如今陛下让你受了委屈,本宫虽为长公主,却也无法指责帝王,但本宫要你知道,只要本宫在,定会要你安然无虞,便如当初母妃护我一般。”
“公主。”封蘅扑到她怀里,像幼年时一般撒娇哭泣起来,她贪恋博陵公主的溺爱。
博陵公主轻拍着她的背,“都嫁作人妇了,怎么总也长不大。”
公主轻轻揽着她,笑着为她拭去眼泪,“你这孩子,小时候每次受了委屈,都是这般心性。本宫还记得有一次,封大人凶了你,你从家里偷偷溜出来,让宝业带着你躲到书房,两府的人都急疯了,把平城翻了个遍都没找到,最后发现你和宝业在书房的案桌下睡着了……”
柱边的纱幔处忽然传来脚步声,拓跋弘在柱子前站定,见封蘅躲在公主怀里哭泣,轻咳了一声,“看来朕来的不是时候。”
封蘅听到他的声音,连忙站起来,用袖子胡乱抹了抹脸,慌张地向他行礼,“陛下万安。”
公主也站起来,拉了拉衣袖,又向拓跋弘笑道:“不过是提了从前的事,说起来,你们小时候可比长大了可爱有趣。”
“姑母好兴致。”拓跋弘盯着封蘅,“那定然是回忆了不好的事,不然为何这般狼狈?”
“臣妾失礼。”封蘅连忙胡乱地整理发髻,暗责自己为何每次在他面前都如此不堪。岚风和菱渡这般懒惰,拓跋弘来了也不知道提早通传。
公主牵起她的手,叠在拓跋弘手上,笑道:“你们自幼一起长大,陛下了解这孩子的心性,姑母最见不得蘅儿哭,也哄不好,还要陛下百忙中多多开导才是。”
“公主!”封蘅皱了眉。
博陵公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又说:“就请陛下多多费心,本宫先告退了。”言罢,她转过身来冲封蘅眨眨眼,便离开了。
屋里只剩了她和拓跋弘,她一时不知所措,拓跋弘打量了她一番,皱眉问,“怎么总不见你戴那玉佩?是不喜欢?”
他不提玉佩还好,一提此事,封蘅瞬间气血上涌,恨不得把那玉佩摔成四瓣,她恹恹道:“臣妾配不上那般名贵之物,早想着还给陛下。臣妾这就让岚风取来。”
她正要去找岚风,却被他拉住,“怎么,朕特意挑给你的东西,还是给错了?”
她任由他拉着,垂下头去不言语。他显得有些恼怒,“一连半月,朕念你在病中,不愿与你计较,你看看自己的模样,可还有身为皇妃的体面?”
“臣妾既污了陛下的眼,陛下自不必来昭宁宫寻晦气!”封蘅被他激起怒气,这些怨恨从入宫之初积累至今,今日一刻都不想忍耐,偏想着与他针锋相对,“陛下自己不也说来的不是时候,既然知道不是时候,就该识趣离开!”
拓跋弘半晌没有说话,她察觉出有些异常,抬起头来冷冷望着他,却看见他脸色阴沉,眼里充斥着不可抑制的怒火,她预感下一秒,拓跋弘可能会把她拖出去杀了。
封蘅此时比他的恼怒有过之而无不及,便那么一直盯着他,毫不让步。
他忽而冷笑两声,“朕真是自取其辱!玉佩呢,既然不想要,拿出来!”
她也不待岚风她们听到动静,径自在妆奁里翻箱倒柜地找玉佩,还真在第三格中找到了,拿过去给他,“陛下还是送给想送的人,不必来可怜臣妾!”
拓跋弘接过去,猛地把玉佩掷在地上,散落的碎玉零星四散开来,几块颗粒滑到封蘅脚下。
岚风才听到动静进来,见此情状,屏住声连大气都不敢出。
拓跋弘负手盯着她,她也无所畏惧地望着他,可她到底在人前装不了坚强,眼泪一落,就知道自己败下阵来。拓跋弘当然不会因为落泪就轻易原谅,他此刻还站在这里,是要封蘅服软,可她偏偏不要服软,不要跪地低声下气求他原谅。
菱渡也走进来,见散落一地的碎玉片子,多少也猜出了些,她慌忙跪下求情,“夫人并非有意冲撞,夫人都是因为太在乎陛下才会赌气,还请陛下宽心。”
拓跋弘怒极反笑,“她自己没嘴,偏要你来替她说!”
菱渡惊惶地叩首,又上前拉了拉封蘅的衣袖,眼里满是祈求,她深吸了口气,也渐渐平静下来,明白这样僵持下去只会让公主更加为难,便缓缓跪地认错,语气平淡无波,“臣妾知错,臣妾不该冲撞陛下,言语之失,千刀万剐,不足为过。”
拓跋弘弯下腰来,伸出右手缓缓地捏住她的下巴,冷声道:“封蘅,你可真叫朕失望!”
言罢,他放开她,大步走出去。封蘅抬起右手摩挲着公主戴在她腕上的玉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她终究辜负了公主的心意。
或许从十三岁那年上元节许过的不真切的愿望开始,步步都是错误。
她本就不该进魏宫。
愿望也成真了,却发现还不如永远是愿望。
从她知道拓跋弘心仪封萱后,她早就把愿望彻底抹杀。崔琬哥哥待她温柔体贴,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崔家主母夫人宽厚温和,又和母亲熟识,一向疼爱她这个小辈,那时她想,若是嫁得良人,崔琬哥哥也算千好万好,指不定也能成一段良姻呢。
虽然她时有不甘,又觉得崔琬哥哥千好万好,总不及太子哥哥。现在她却真正后悔了,倒不如当初一门心思嫁了崔琬。
她宁可当阿姐,总算有人真心疼爱。
“夫人!”菱渡抓着大块的碎玉,低声叹气,“夫人避居昭宁宫日久,恐怕还不知道,如今乙浑已经是大魏丞相,千万人之上,统平城禁军。夫人此时与陛下不和,岂非更伤了陛下的心,日后昭宁宫可还能等来圣颜?”
听闻昨日建昌王从秦地归来,寻到了这块美玉。
那玉石在阳光下闪着温润的光泽,确实是难得的好玉。
她觉得有些恶心,“陛下昨日很早回宫,是想拿长乐哥哥的进献送给封萱,未料想我提早送封萱出宫,这才便宜了我,是不是?”
岚风和菱渡吃了一惊,两人慌忙跪下,菱渡盯着那块玉石,犹豫道:“许是建昌王给夫人的,陛下只是代为转送。”
“那我是要亲口问问长乐哥哥了。”封蘅深吸了一口气,觉得鼻子发酸,“都退下吧。”
自从这日以后,封蘅日日称病不再外出,拓跋弘来过两次,每次她都装睡,他走以后就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哭。此后半月,由装病变成了真病。
博陵公主来看她的时候,封蘅陪公主坐着,浑身乏力,精神萎靡。公主不明白她为何突然如此颓靡,也不知道那日拓跋弘的话有多令她绝望。
在深宫中无宠无爱了此残生对她而言并非不幸,反而是天大的好事,她只是无法忍受拓跋弘不时拿封萱来刺激她。
拓跋弘也不知晓。
封蘅有时会想,大约拓跋弘不好直接传诏阿姐,所以才会总来昭宁宫,那星点恩宠,不过是沾了封萱的光。
真是可笑。
她宁可不要。
人不该活得太明白,从前她对他满心愧疚的时候,至少不会如此难过。她无数次设想,若今日在昭宁宫做皇妃的是封萱,一切都会不一样,至少他每日都会欢喜,至少他在她心中永远都是那个明朗傲气的天之骄子。
菱渡耐心劝说她无数次,她说如今夫人是最不该如此消极的,孟椒房失子,韩夫人和李贵人有孕不过相差半月,虽有术士预言,可两人才是最心惊的。
菱渡说,夫人,若你真正经历生死,便会明白,这世上万般苦痛,于生死而言,全都不值一提。
封蘅并非想不通这其中的道理,只是知易行难,菱渡比她通透是真的。菱渡十岁时从江南逃到大魏,除却一个年老的仆从,所有亲人都在刘宋皇族的争斗中丧命,若非那日大雪为封蘅母亲独孤敏思所救,恐怕她早就成了平城郊外的一具冻骨。
病总有好转的时候,一月之后,公主早就看出端倪,定要拉着封蘅出昭宁宫走走,她只好由着岚风梳妆,待收拾齐整之后,公主拉着她的手,把左手腕上翠玉的镯子褪下套进她的手腕。
“公主,这万万不可……”封蘅连忙要把玉镯还给她,镯子是公主先母袁妃遗物,贵重如此。
公主按住她的手,正色道:“蘅儿,本宫自幼长在宫中,深知这宫墙之中颇多不如意,你是我从小照看长大,本宫没有亲生女儿,打你出生便视你如己出,当初将你赐婚陛下,若说并非为着冯氏一族的门庭之尊,未免太过虚伪。然而本宫却也并非要牺牲你,皆因本宫与太后都以为,你与陛下两小无猜,出身清白又性子好,成为皇妃,甚至皇后,都是理所当然。”
封蘅缓缓坐下去,眼泪一滴一滴顺着脸颊掉下,“可是陛下不喜欢我,他如今讨厌我。”
“当日若把你赐婚崔琬,情形又是如何?”公主顺着她坐下来,“傻姑娘,十三岁那年上元节,你在花灯里许了什么愿?”
封蘅愣住,望着公主。
博陵公主笑着把她凌乱的衣袖整理好,“所有人都误以为你心仪崔琬,偏巧那天本宫心血来潮,顺着护城河截下了从公主府飘摇的花灯。”
“公主!”封蘅恼怒地瞧着她,一时间又气又羞,心里想着她果然被景穆帝宠坏了,否则堂堂公主,怎会做出拦截花灯窥探别人许愿这般荒唐之事。
“蘅儿,这玉镯给你,就是要告诉你,本宫待你,便与你思政哥哥、宝业哥哥一般,甚至你比他们更亲近。若你当日许愿崔琬,本宫自然同样成全,断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冯氏宗族自有其他女儿送来。如今陛下让你受了委屈,本宫虽为长公主,却也无法指责帝王,但本宫要你知道,只要本宫在,定会要你安然无虞,便如当初母妃护我一般。”
“公主。”封蘅扑到她怀里,像幼年时一般撒娇哭泣起来,她贪恋博陵公主的溺爱。
博陵公主轻拍着她的背,“都嫁作人妇了,怎么总也长不大。”
公主轻轻揽着她,笑着为她拭去眼泪,“你这孩子,小时候每次受了委屈,都是这般心性。本宫还记得有一次,封大人凶了你,你从家里偷偷溜出来,让宝业带着你躲到书房,两府的人都急疯了,把平城翻了个遍都没找到,最后发现你和宝业在书房的案桌下睡着了……”
柱边的纱幔处忽然传来脚步声,拓跋弘在柱子前站定,见封蘅躲在公主怀里哭泣,轻咳了一声,“看来朕来的不是时候。”
封蘅听到他的声音,连忙站起来,用袖子胡乱抹了抹脸,慌张地向他行礼,“陛下万安。”
公主也站起来,拉了拉衣袖,又向拓跋弘笑道:“不过是提了从前的事,说起来,你们小时候可比长大了可爱有趣。”
“姑母好兴致。”拓跋弘盯着封蘅,“那定然是回忆了不好的事,不然为何这般狼狈?”
“臣妾失礼。”封蘅连忙胡乱地整理发髻,暗责自己为何每次在他面前都如此不堪。岚风和菱渡这般懒惰,拓跋弘来了也不知道提早通传。
公主牵起她的手,叠在拓跋弘手上,笑道:“你们自幼一起长大,陛下了解这孩子的心性,姑母最见不得蘅儿哭,也哄不好,还要陛下百忙中多多开导才是。”
“公主!”封蘅皱了眉。
博陵公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又说:“就请陛下多多费心,本宫先告退了。”言罢,她转过身来冲封蘅眨眨眼,便离开了。
屋里只剩了她和拓跋弘,她一时不知所措,拓跋弘打量了她一番,皱眉问,“怎么总不见你戴那玉佩?是不喜欢?”
他不提玉佩还好,一提此事,封蘅瞬间气血上涌,恨不得把那玉佩摔成四瓣,她恹恹道:“臣妾配不上那般名贵之物,早想着还给陛下。臣妾这就让岚风取来。”
她正要去找岚风,却被他拉住,“怎么,朕特意挑给你的东西,还是给错了?”
她任由他拉着,垂下头去不言语。他显得有些恼怒,“一连半月,朕念你在病中,不愿与你计较,你看看自己的模样,可还有身为皇妃的体面?”
“臣妾既污了陛下的眼,陛下自不必来昭宁宫寻晦气!”封蘅被他激起怒气,这些怨恨从入宫之初积累至今,今日一刻都不想忍耐,偏想着与他针锋相对,“陛下自己不也说来的不是时候,既然知道不是时候,就该识趣离开!”
拓跋弘半晌没有说话,她察觉出有些异常,抬起头来冷冷望着他,却看见他脸色阴沉,眼里充斥着不可抑制的怒火,她预感下一秒,拓跋弘可能会把她拖出去杀了。
封蘅此时比他的恼怒有过之而无不及,便那么一直盯着他,毫不让步。
他忽而冷笑两声,“朕真是自取其辱!玉佩呢,既然不想要,拿出来!”
她也不待岚风她们听到动静,径自在妆奁里翻箱倒柜地找玉佩,还真在第三格中找到了,拿过去给他,“陛下还是送给想送的人,不必来可怜臣妾!”
拓跋弘接过去,猛地把玉佩掷在地上,散落的碎玉零星四散开来,几块颗粒滑到封蘅脚下。
岚风才听到动静进来,见此情状,屏住声连大气都不敢出。
拓跋弘负手盯着她,她也无所畏惧地望着他,可她到底在人前装不了坚强,眼泪一落,就知道自己败下阵来。拓跋弘当然不会因为落泪就轻易原谅,他此刻还站在这里,是要封蘅服软,可她偏偏不要服软,不要跪地低声下气求他原谅。
菱渡也走进来,见散落一地的碎玉片子,多少也猜出了些,她慌忙跪下求情,“夫人并非有意冲撞,夫人都是因为太在乎陛下才会赌气,还请陛下宽心。”
拓跋弘怒极反笑,“她自己没嘴,偏要你来替她说!”
菱渡惊惶地叩首,又上前拉了拉封蘅的衣袖,眼里满是祈求,她深吸了口气,也渐渐平静下来,明白这样僵持下去只会让公主更加为难,便缓缓跪地认错,语气平淡无波,“臣妾知错,臣妾不该冲撞陛下,言语之失,千刀万剐,不足为过。”
拓跋弘弯下腰来,伸出右手缓缓地捏住她的下巴,冷声道:“封蘅,你可真叫朕失望!”
言罢,他放开她,大步走出去。封蘅抬起右手摩挲着公主戴在她腕上的玉镯,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她终究辜负了公主的心意。
或许从十三岁那年上元节许过的不真切的愿望开始,步步都是错误。
她本就不该进魏宫。
愿望也成真了,却发现还不如永远是愿望。
从她知道拓跋弘心仪封萱后,她早就把愿望彻底抹杀。崔琬哥哥待她温柔体贴,恨不得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崔家主母夫人宽厚温和,又和母亲熟识,一向疼爱她这个小辈,那时她想,若是嫁得良人,崔琬哥哥也算千好万好,指不定也能成一段良姻呢。
虽然她时有不甘,又觉得崔琬哥哥千好万好,总不及太子哥哥。现在她却真正后悔了,倒不如当初一门心思嫁了崔琬。
她宁可当阿姐,总算有人真心疼爱。
“夫人!”菱渡抓着大块的碎玉,低声叹气,“夫人避居昭宁宫日久,恐怕还不知道,如今乙浑已经是大魏丞相,千万人之上,统平城禁军。夫人此时与陛下不和,岂非更伤了陛下的心,日后昭宁宫可还能等来圣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