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羲桀是在咸宁元年的十一月初一挥师蜀郡的,这一天,江南的水色依旧袅娜可人,薄薄的凉意夹杂在清朗的天色之中,让人的神智都清明了许多。
这一天,他握着缰绳的手比以往都要紧上几分,一种宿命般的预感告诉他,蜀中的那一战,将重定千秋之命。
他微微抬眼,看见他身后那遮住了好几里土地的将士兵马,他们银甲黑戟,步履如铁,在凉薄的时节之中依旧热忱似火,铠甲之间折出的凛凛光泽既冷且亮,层层绽开在这一方莫测的天地之中。他回首,重重挥下了手中的缰绳,骏马长嘶之间,三十五万的大军整装齐发,踏上了西征的路途。
也是这一天,卫昤安站在王珩的画像前,久久地沉默下来。她认真地看着画中那苍白隽秀的男人,看着他眼中秋水一样的哀愁和缱绻,看着他已经化成一团云的淡薄颀长的身子,就这么一直看着,从日升到日落,直到双腿酸痛而不能站立,她才重重地跌倒在坚硬的金砖之上,沉重尖锐的痛楚无孔不入地传递到她的骨缝里。她没有喊,也没有哭,只是希望这样的痛楚能暂缓她心尖的不安和躁动。
直到魏寒漪抱着澈儿款步进殿,默默立在她的身后。昤安听到澈儿的声音,慌忙地起身将澈儿抱在怀里安抚亲吻着,在澈儿娇嫩的皮肤的围裹之下,她听见了寒漪柔柔的声音悄然传来:“娘娘,您不会是一个人。”
二十天之后,卫昤安刚刚过完她二十一岁的生日不久,霍羲桀到达了蜀地,他选择的战术和安骅如出一辙,分兵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秦青和尚侃领兵从米仓山入蜀,一部分由霍羲桀亲自带兵从金牛道进入剑阁。相比年久未战的王军,霍羲桀麾下的军队训练有素势如虎狼,很有几分西凉军队才有的勇猛和凶悍。安骅命手底下的兵马劳守防线,不停地虚张声势诱军深入。
安骅到底是个有脑子的人,即使在霍羲桀面前也能和他走个几招,因着安骅的强抵缓攻之策大见效用,霍军行军的脚步相比之前的王军慢了不少,直到咸宁二年的正月,霍军才突破了王军的殊死抵挡进入了蜀郡。可山高水远的蜀地实在艰险,行兵打仗更是不利,此时此刻,无论是霍军还是王军,均是死伤惨重,弹药粮草损耗无数,在这样的两相疲乏之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蜀中的战事就这么不痛不痒地一拖再拖,直到咸宁二年的年关悄然过去,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来临之际,才终于有了转机。
咸宁二年二月二这一天,安骅动用汉中本来就不算多的兵马,堵住了蜀郡北部霍羲桀粮草供应的通道,这让霍羲桀始料未及,惊慌之下,他召集了自己还算信得过的谋士孟炎,恨恨道:“安骅现下手里的人马不足十万,汉中的几万人马是他唯一的补给和依靠,我断断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动用那保命的几万人马去堵我的粮草入口。”
能让霍羲桀在战场上吃瘪的人不多,安骅算得上那屈指可数的几个,看着霍羲桀脸上恨恨的神色,孟炎辗转思索几番,终是道:“他能这样破釜沉舟,必定是有了殊死与殿下一战之心,其心之勇之猛,不得不防啊。”
霍羲桀用右手乘着下颚,冷冷的眸色在此刻变得分外沉郁:“论人马和兵力,他根本无法与我较量,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此时破釜沉舟,未免太愚蠢了些,”他接着道,“安骅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他这么做,定然有他的道理。”
孟炎微微垂首,觑着霍羲桀此刻越发难看的眼色道:“安骅在想什么,咱们若是猜不透,那大可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答案。”
霍羲桀面不改色,只是简单道:“你是说卫昤安?”
孟炎颔首:“正是,安骅如今这般破釜沉舟之举,定然是与长安的那位通了气儿的,否则他可不敢瞒着天后这般作为,”孟炎放低了声音,上前几步道,“总之殿下您手眼通天,想必在那未央宫中也能早已埋下了耳目,此时不用,又更待何时呢?”
霍羲桀终于抬眼正视这孟炎,眼睛里还是岿然不动的深沉和冷意:“你如何知道我在未央宫里有耳目?”
孟炎是河西的大家公子,身上带着一股读书人才有的骄矜和神秘,此刻,他含了三分了然的笑意,看着霍羲桀冷冷的眸子道:“叔父教我,知己知彼,才能在殿下您的身边保住性命。”
孟炎口中的叔父,正是现在坐镇河西的第一大帅孟林寒,霍羲桀能在河西壮大,并且除掉赵伦祁全家,还是要多亏了他的助力和支持。如今霍羲桀出走征战,也是孟林寒替他监管着河西的诸多事宜,霍羲桀在这世上忌惮的人并不多,孟林寒则首当其冲。
听到孟林寒的名字,霍羲桀的眼神一滞,随即缓缓转过身去,再不言语。
就在二月二当晚,安骅集结手下所有的人马,夜袭了霍羲桀的大营,来势之凶猛,大有洪水决堤之势,霍羲桀手下的兵马分散于各处,大营中也仅有不足十万,他知道此时不能强攻,便只能领兵撤退,却见南、北、东四个方向均有密不透风的王军层层围困,唯有西边因密林森森而王军稀少,便带着自己身边的主力人马朝着西边奋力跑去。
这一逃,直从深夜奔袭到了清晨,待到霍羲桀终于看清自己周遭的环境之时,已经成了安骅的笼中之鸟。
此时霍羲桀在安骅苦心的引诱之下,已然来到了昤安事先看好的那一处隐秘的洼地之中,这里四周俱是高山险阻,即使是鸟儿也不能轻易地飞出去。这块洼地如同一个正叩的水盆一般,唯有东面有一处极其狭窄的入口——也就是他们适才进来的地方,可那里已然插起了王军的旗帜
霍羲桀知道,他已经成为了卫昤安的池中之鱼。
清晨的山谷之上又凉而清爽的风,吹得霍羲桀两眼发寒,他终于明白了安骅为什么要那样缓慢地与自己交战,为什么要缓缓地将自己放入蜀地的深处,他看似死死地在抵挡着霍军的进攻,实际上是做出一副殊死搏斗之态让自己全然放松警惕,名为抵抗实为引诱,将自己缓缓地引入他事先就看好的夹地之中,再堵粮道,后又夜袭,苦心孤诣地将自己引到这样一个绝境之中,就是想将自己困死在这里,亦或者是要与自己殊死一战。
无论是困死自己还是殊死一战,看样子,他都胜算渺茫。
他在一片混乱和困顿之中缓缓抬起头,正好看见他面前眉眼如常的孟炎。孟炎的面上毫无惊慌之色,只是慢慢将皮囊之中的水递到霍羲桀面前:“殿下请用。”
霍羲桀的神色一如往昔,似是怎样的事情也撼不动他心里那股凉薄和淡漠,唯有他此刻轻颤的指尖,告诉着自己他此刻无法平息的犹疑和惴惴。
他失神片刻,伸手接过了那个皮囊,也不立刻去喝,反问孟炎道:“怎么?你不慌?”他抬首看了看四周挺立高耸的山峰,似是感慨似是讪笑,“这里似乎怎么看都是个绝境啊。”
孟炎微微一笑,恭首道:“殿下都没有慌,我又何必杞人忧天呢?”
霍羲桀扯扯嘴角,却没有给孟炎任何回应,只是慢慢扬起头,将那皮囊中的水尽数喝下腹中。而后,他猛地将手中干瘪的皮囊掷于坚硬的岩石之上,厚重响亮的撞击声激起林间数百只不知名的飞鸟,发出更加杂乱的扑棱声,密密麻麻地响在霍羲桀的耳朵里,往往复复地洒在他的心尖。
他身后的士兵们跟随霍羲桀浴血多年,几乎从未见到他有所败绩,更是从未见过一向高傲冷淡的霍羲桀身上出现过颓唐与挫败,只是此刻,他们分分明明地看见,一种叫愤恨的情绪从他乌黑的眼眸中慢慢渗出来,将他整个人都笼罩在不见底的阴霾之中,无人可以拂去,亦无人敢上前靠近。
似乎是察觉到了身后士兵们的不安和胆怯,霍羲桀回过身去,沉着的一张脸上突兀地多了几分轻蔑,只听他的声音依旧如常,丝毫未见连夜奔波的疲惫和骤然陷入孤境的气恼:“你们以为这就算是绝境了?”他的眼睛缓缓扫过每个士兵的脸,本来准备好的话却又咽了下去,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复又回过头去道,“差得远呢。”
霍羲桀被困在蜀中洼地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长安。
彼时的昤安,正在慈晖殿的侧殿之上陪着已经一岁有余的王澈练习走路。许是因为昤安照顾得力的缘故,原本孱弱的小婴孩此刻已经长成了玉雪可爱的粉团子,不仅能吃能喝能睡,还已经到了可以练习走路的年纪。粉团子被莫有灵自后背搀扶着双臂,软软地朝着他面前的昤安走去,昤安则拿着一个小巧精致的拨浪鼓,跪在松软的地毯上不住地朝粉团子柔声唤着:“澈儿,澈儿,快,到娘亲这里来!”
才一岁多的小孩子步子自然是软,可澈儿似乎极其喜欢昤安,一听到昤安的声音就笑开了花,挥舞着肥嘟嘟的小腿就要往昤安身边靠。就这样,在莫有灵的半掺半扶之下,澈儿竟也滴溜溜软乎乎地走到了昤安的面前,昤安的眼里是溢出来的笑意,她将扯着她衣摆的澈儿高高抱起,用手中的拨浪鼓不断地逗弄着他,口里依旧柔声笑道:“澈儿真棒,等到今年夏天的时候,不用小莫扶着你你也能走了。”
澈儿是个爱笑的孩子,此刻他被昤安抱在怀里,很是温顺地贴着昤安的身子,看着昤安笑意涓涓的眼睛不住地笑着,发出铜铃一样清脆的声音来。
莫有灵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道:“陛下真是喜欢娘娘,一见着娘娘就笑,”他思及近日蜀中的战事顺利,不免更加兴奋起来,“最近蜀中战事那样顺利,娘娘也终于能松下一口气了。”
话音刚落,就见魏寒漪身着一件浅樱色的银线绣凌霄花常服进了殿中,她见昤安抱着澈儿,不免也笑道:“陛下如今是越来越重了,前些日子臣妾抱她的时候废了好些的功夫才抱起来呢,这都是娘娘照顾得妥当的原故了。”
昤安知道寒漪一向喜欢澈儿,也时常帮着自己照拂左右,便道:“也多亏了你时常照顾着,不然我就是有十个分身也照顾不过来了。”
寒漪含着极其温柔妥当的笑意,上前去轻轻抚了抚澈儿的脸,又看着澈儿亮晶晶的眼睛,道:“澈儿和先帝长得真是像,尤其是这一双眼睛,像最通透的猫眼石似的,今后长大了,定然是一个举世无双的美男子。”
昤安闻言,心中不免又掀起诸多惆怅来,只是道:“是啊,若是先帝能看到澈儿如今的样子,不知道有多么开心呢。”
寒漪自知失言,忙道:“娘娘恕罪,是臣妾多嘴了。”
昤安轻笑着摇摇头,并不多说话,只是继续哄着怀中的澈儿。寒漪在一旁陪着昤安,时不时用七巧板布老虎等玩具逗着澈儿笑,一时间和乐融融煞是温馨和睦。谁知不过片刻之后,殿内就传来了澈儿响亮的哭声,他原本白嫩的皮肤上也出现了斑斑点点的红疙瘩,且越来越多,澈儿难受得紧,不住地用手去抓挠着脸上的疙瘩,一面又哭得更加撕心裂肺。
如此景象早就吓坏了昤安,她一面干净吩咐人去请孔真和林颂,一面静静抱着澈儿不停安抚着,眼中却有了丝丝的泪意。寒漪在一旁也是惊慌失措,忙朝殿外跑去,对外面守着的宫女奴仆急急吼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把孔真和林颂请过来?若是陛下有个三长两短,看你们拿什么来抵!”
殿外的人也吓得没了魂儿,急忙四面八方地散去找人。可待到孔真和林颂终于气喘吁吁地赶来时,澈儿脸上粉红的疙瘩已经转为了深红的颜色,且迅速地走遍全身。昤安在一旁已经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能急急地吩咐二人赶紧问诊,殿中人打水的打水,拿药的拿药,搬椅子的搬椅子,几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魏寒漪,就是在这样嗡嗡的慌乱之中,悄然踏出了侧殿,来到了昤安平日里处理政务和就寝的西配殿,如此的慌张错乱之下,没有人有心思关心她的去向。
她静静走到西配殿的门口,轻轻探了探身子,不出她所料,这里原本看守的太监们早就被侧殿的动静吸引了过去,此刻这里安静地可怕,连个鬼影儿也看不见。寒漪缓步进入,随即掩上了们,开始一本奏折一本奏折地翻看起开,她的速度极快,一颗心因为过度的紧张几乎要跳出腔子来,可似是有天意相助一般,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是一封密信,因为还未最终成封,寒漪很轻松地就拿到了里面的信纸,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字:
夜长梦多,治敌须从速,该地低洼,久战不利,乃用火攻最为上佳。
苍劲有力,落笔浑厚,字体方正,如龙如蛇,这样的字迹,唯有卫昤安才能有此手笔。魏寒漪知道,这是卫昤安即将寄往蜀郡的密信。
是一封要将霍羲桀赶尽杀绝的密信。
她的呼吸一深一浅,胸腔之内的气息像是不受自己控制一般地开始颤抖起来,她很快将信纸原封不动地装进了信封,又将桌面整理成初始的模样,就在她预备离开之时,却又在无数奏折的最底下,发现了一副被压得有些发皱的地图。
那是一副极其详细的蜀中地图,谷地山川、大河密林,无一不精无一不有,在寒漪的印象之中,她从来没有见到过比这更加详尽的地图。而在地图左侧的一块夹山的洼地上,被人用朱笔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不肖多想,这就是卫昤安耗费了数日为霍羲桀选择的葬身之地,亦是如今霍羲桀被王军重重围困之地。
魏寒漪眉心紧皱,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这块地图,似是要用尽一切的力气将它刻在脑子里。也不知过了多久,殿外,王澈一直不绝如缕的哭声已然停止,那喧嚣的声音像渐止渐息的潮汐一样慢慢淡去,直至恢复了往日的肃穆和死寂。
侧殿之中,待到昤安终于从澈儿突如其来的红疹之中缓过神来的时候,她一侧过头,就看见了在门边紧握着手中丝绢,满脸俱是忧虑惊慌的寒漪。昤安上前几步,脸色也是疲惫的:“还以为你早走了呢,原来你还在。”
寒漪看向已然安睡过去的澈儿,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澈儿这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起了红疹呢?”
昤安的心依旧紧紧皱在一起:“林颂说是普通的小儿红疹,小孩子皮肤娇嫩,若是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会起红疹,好在治疗地及时,没有什么大碍。”
寒漪一颗叮咚乱跳的心终于放下:“那便好了,陛下无事,我也便放心了。”
当晚,夜深,一只雪白的信鸽从未央宫飞出,直直地飞出了长安,在深如墨的夜色里疾行着,它穿梭在逐月的云层里,渐渐模糊不见了。
三日后的深夜,山谷里的风夹着树木清霍的香味,曲折地灌到了这四面楚歌的洼地之中。清爽的风带着十足十的微凉之意,将霍羲桀数日以来被围困的疲惫吹散了不少,他缓缓吸气,熟悉着这一股他并不厌恶的清香,久久未有睡意。不只是他自己,他早已吩咐了手下的一干人等,近三日只许在白日里歇息,入夜则必须严阵以待,因此此时和霍羲桀一起被围困在洼地中的一千人均是整装肃穆,严阵以待,死死盯着洼地四周每一处的动静,未曾有片刻的松懈。
孟炎靠近沉默不语许久的霍羲桀,问道:“你吩咐弟兄们如此昼夜颠倒地戍卫,是打定了王军会夜袭此地?”
霍羲桀很讨厌自己依赖的安静被骤然打断,因此便冷声回道:“是。”
“何以为判?”
霍羲桀看着洼地之上如墨的夜色,神色更加晦暗莫辨:“如果你是卫昤安,想要将自己的死敌彻底诛灭在这里,你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孟炎毫无迟疑:“自然是越快越好,省得夜长梦多,白昼作战容易使敌军逃跑,自然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最好。”
霍羲桀沉吟道:“不错,你看看,正是这样半颗星星也没有的夜里,才最适合大开杀戒。这个洼地的唯一出口被王军封堵住了,我们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出这高山险阻,诛灭我们最好的法子,便是火攻。”
孟炎吓得浑身的皮肉都起了鸡皮疙瘩,他几乎是从地上跳了起来:“这里只有一条小溪流,灭火是万万不够的,若真的烧起来,咱们该如何脱身才好?”
霍羲桀看着面前慌慌失措的孟炎,又淡扫一眼那一方因布满了雾气而更加墨黑的天空,嘴角突然就浮起了一抿冽然的笑意:“那你就等等看吧。”
夜半子时三刻,本来寂静的谷底忽然就有了重重叠叠的声音,似是有无数的脚步声和低鸣声炸开在了头顶,霍羲桀连忙从自己藏身的山洞之中跑了出去,却见四处的高山之上已然火光四起,一个个猩红的火把像是一粒粒硕大的星子,密密麻麻地燃烧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之上,直到本来暗黑的谷底被这些火把照得亮如白昼。隐隐地,也把夜空之上那层层密布的云照得更加地清晰,那样浓厚的云烟,直似要朝着他自己压下来一般。
霍羲桀的声音如破竹之剑,响彻在谷底:“全部躲进山洞之中,没有我的命令,就是外面天塌了也不准出来!”
他的士兵们听从他的命令纷纷躲进了山洞中,整个明亮的谷底就剩了他一个人茕茕独立。被熊熊妖冶的火光照地发红的石壁荒原之上,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诡异而苍凉,那样苍凉的颜色映照在霍羲桀锋利而淡漠的脸上,别有一番雄壮和悲怆。
安骅站在高高的山间,俯瞰着火光映照下的洼地,一片猩红的原野之上,唯有霍羲桀一人长身独立,默默不语,迎着夜里凉薄的风声,这抹身影是那样的坚韧、冷漠、孤独、又决绝,一如传闻当中的他。
安骅的眼中是犀利滚烫的火光,那片火光的正中,是霍羲桀,那个他一直以来都视如仇敌的男人,那个他自始至终都心怀忌惮而言除之而后快的男人。他深吸一口气,微咪了双眼,忍住想要冲下谷底和霍羲桀真刀真枪厮杀一场的冲动,毅然抬手,复又重重地挥了下去。
一抬一挥之间,无数个被秸秆和稻草裹成的马车般大小的草球被点上熊熊的烈火,转而推入了洼地之中,一颗、两颗、三颗、四颗......数百颗巨大且滚烫燃烧的火球被同时推下谷底,和谷地之中荒芜的杂草树木相触,很快就迸发出更加激烈的火光来,那火光似藤蔓一般蜿蜒着爬上山壁、爬山地面,似是无数个弯曲缭绕的手,朝着霍羲桀密密麻麻地延伸过来,带来灼人的温度和厚重的浓烟。
霍羲桀骤然间闭上了双眼。
再等等,再等等......
噼里啪啦的声音在他的耳边迭次炸开,发出烧焦的气味来,那样清脆而森然的声音似乎就响在他的耳边......像是有无数的冤魂恶鬼从地狱里显出了形,嘶吼着幽怨的嗓子像他徐徐地扑杀过来......那样多而驳杂的声音,却在他心中的恐惧快要到达高峰之时哑然而止。
下一刻,他感到自己的脸上有了一丝清冷的凉意。
再下一刻,无数的凉意蔓延在他的脸上、脖子上、手上,他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或是惊慌或是惊喜或是恐怖的吼叫。
“下雨了!下雨了!”
“阿弥陀佛!竟然下雨了!”
是的,下雨了,在这场惊天动地的捕杀和剿灭之间,在这场注定要改写之后千年的历史的战役之间,在这决胜江山的博弈厮杀之间,天,它下雨了。
雨势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倾盆而下,很快就将原本肆虐而凄厉的大火灭地连烟都不剩。霍羲桀在漫天倾洒的雨点之中大笑着睁开了双眼,眼睁睁看着、听着来自群山之间那无措而惊悚的哀叹和吼叫。
那雪花一样层层叠叠的哀叹和吼叫之中,一定有属于安骅的。
不等所有人反应过来,洼地的入口方向已经想起来兵器相撞的厮杀缠斗声,且声势愈发浩大起来,潮水般朝着山谷之中涌来,与之伴随着的,还有两军相抗的嘶吼和叫喝之声。在那听不真切的叫喝声之中,霍羲桀几乎是立刻分辨出了秦青的声音,他眼中喜色渐起,随后,他的声音再次响彻在夜空之中:“弟兄们,拔剑!随我冲出这里!”
咸宁二年二月初五,安骅领五千王军以火困霍羲桀于洼地之中,团火掷地、火光冲天之际,却恰逢天降大雨,救霍羲桀于绝境之中。恰逢此时,秦青领着三万人马前往霍羲桀被困之地与王军厮杀搏斗,王军才逢溃败,又遇神兵天降,一时六神无主慌乱如乱蚁,自是不堪一击。洼地的唯一出口很快就被秦青攻陷,霍羲桀率手下围困的一千多人终于逃出生天,并在夹地之间与安骅率领的王军殊死苦战,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就这样悄然而至,从深夜一直持续到天明,尤未停止。
安骅,也正是在这场厮杀的最后时分,才轰然倒下的。他与霍羲桀面对面持剑对垒,两人皆年轻气盛武艺不凡,又是纠缠多年的死对头,一遇到一起便打得昏天黑地不死不休,安骅的腹部已中了数剑,右臂也被霍羲桀戳了数剑,却尤自紧握着手中的佩剑不肯认输。他接着初露的晨曦,死死盯着霍羲桀身上两处被自己砍得鲜血淋漓的创口,终是狠狠嘶吼一声,复又举剑刺了过去。
两人的剑在空中交叠成十字,终是谁也不肯放过谁。蜀地的青山明曦之中,两人借着那一点点光亮看着对方眼中那深红而凌冽的杀气,与自己的如出一辙,久久不息。
久久对峙之际,终究是安骅气力衰竭,被霍羲桀逼地后退几步,狼狈地摔在了地上,霍羲桀几步上前,手腕一翻,便将自己的长剑横在了安骅的脖子上。
安骅轻蔑地抬头,看见自己面前这个被天下人奉之为“神”的男人,没有胆怯,亦没有退缩,只是了然一笑,对着高高的青山凝眸道:“心力已尽,纵死何如!”
一语言罢,他举剑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横,一时之间鲜血四溅琳琅花,朝霍羲桀的脸上直直地泵去。而安骅,已然垂头倒在了这样的一片模糊鲜艳的血光之中。
霍羲桀愣了片刻,方才缓缓抬手拭去自己脸上渐凉的血,大片的血印凝在他被烟熏黑的脸上,诡艳而凄迷。有丝丝腥甜流溢进他的唇舌间,他舔舔唇,复抬眸凝望渐渐复生的蜀地,阳光洒在一片苍翠之中,浮出一片细碎的光晕,似是原始的生命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句嘤咛。
他终于释然般地一笑,他知道,他赌赢了。
这一天,他握着缰绳的手比以往都要紧上几分,一种宿命般的预感告诉他,蜀中的那一战,将重定千秋之命。
他微微抬眼,看见他身后那遮住了好几里土地的将士兵马,他们银甲黑戟,步履如铁,在凉薄的时节之中依旧热忱似火,铠甲之间折出的凛凛光泽既冷且亮,层层绽开在这一方莫测的天地之中。他回首,重重挥下了手中的缰绳,骏马长嘶之间,三十五万的大军整装齐发,踏上了西征的路途。
也是这一天,卫昤安站在王珩的画像前,久久地沉默下来。她认真地看着画中那苍白隽秀的男人,看着他眼中秋水一样的哀愁和缱绻,看着他已经化成一团云的淡薄颀长的身子,就这么一直看着,从日升到日落,直到双腿酸痛而不能站立,她才重重地跌倒在坚硬的金砖之上,沉重尖锐的痛楚无孔不入地传递到她的骨缝里。她没有喊,也没有哭,只是希望这样的痛楚能暂缓她心尖的不安和躁动。
直到魏寒漪抱着澈儿款步进殿,默默立在她的身后。昤安听到澈儿的声音,慌忙地起身将澈儿抱在怀里安抚亲吻着,在澈儿娇嫩的皮肤的围裹之下,她听见了寒漪柔柔的声音悄然传来:“娘娘,您不会是一个人。”
二十天之后,卫昤安刚刚过完她二十一岁的生日不久,霍羲桀到达了蜀地,他选择的战术和安骅如出一辙,分兵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秦青和尚侃领兵从米仓山入蜀,一部分由霍羲桀亲自带兵从金牛道进入剑阁。相比年久未战的王军,霍羲桀麾下的军队训练有素势如虎狼,很有几分西凉军队才有的勇猛和凶悍。安骅命手底下的兵马劳守防线,不停地虚张声势诱军深入。
安骅到底是个有脑子的人,即使在霍羲桀面前也能和他走个几招,因着安骅的强抵缓攻之策大见效用,霍军行军的脚步相比之前的王军慢了不少,直到咸宁二年的正月,霍军才突破了王军的殊死抵挡进入了蜀郡。可山高水远的蜀地实在艰险,行兵打仗更是不利,此时此刻,无论是霍军还是王军,均是死伤惨重,弹药粮草损耗无数,在这样的两相疲乏之下,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蜀中的战事就这么不痛不痒地一拖再拖,直到咸宁二年的年关悄然过去,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来临之际,才终于有了转机。
咸宁二年二月二这一天,安骅动用汉中本来就不算多的兵马,堵住了蜀郡北部霍羲桀粮草供应的通道,这让霍羲桀始料未及,惊慌之下,他召集了自己还算信得过的谋士孟炎,恨恨道:“安骅现下手里的人马不足十万,汉中的几万人马是他唯一的补给和依靠,我断断没有想到,他竟然会动用那保命的几万人马去堵我的粮草入口。”
能让霍羲桀在战场上吃瘪的人不多,安骅算得上那屈指可数的几个,看着霍羲桀脸上恨恨的神色,孟炎辗转思索几番,终是道:“他能这样破釜沉舟,必定是有了殊死与殿下一战之心,其心之勇之猛,不得不防啊。”
霍羲桀用右手乘着下颚,冷冷的眸色在此刻变得分外沉郁:“论人马和兵力,他根本无法与我较量,他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此时破釜沉舟,未免太愚蠢了些,”他接着道,“安骅不会做这么愚蠢的事情,他这么做,定然有他的道理。”
孟炎微微垂首,觑着霍羲桀此刻越发难看的眼色道:“安骅在想什么,咱们若是猜不透,那大可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答案。”
霍羲桀面不改色,只是简单道:“你是说卫昤安?”
孟炎颔首:“正是,安骅如今这般破釜沉舟之举,定然是与长安的那位通了气儿的,否则他可不敢瞒着天后这般作为,”孟炎放低了声音,上前几步道,“总之殿下您手眼通天,想必在那未央宫中也能早已埋下了耳目,此时不用,又更待何时呢?”
霍羲桀终于抬眼正视这孟炎,眼睛里还是岿然不动的深沉和冷意:“你如何知道我在未央宫里有耳目?”
孟炎是河西的大家公子,身上带着一股读书人才有的骄矜和神秘,此刻,他含了三分了然的笑意,看着霍羲桀冷冷的眸子道:“叔父教我,知己知彼,才能在殿下您的身边保住性命。”
孟炎口中的叔父,正是现在坐镇河西的第一大帅孟林寒,霍羲桀能在河西壮大,并且除掉赵伦祁全家,还是要多亏了他的助力和支持。如今霍羲桀出走征战,也是孟林寒替他监管着河西的诸多事宜,霍羲桀在这世上忌惮的人并不多,孟林寒则首当其冲。
听到孟林寒的名字,霍羲桀的眼神一滞,随即缓缓转过身去,再不言语。
就在二月二当晚,安骅集结手下所有的人马,夜袭了霍羲桀的大营,来势之凶猛,大有洪水决堤之势,霍羲桀手下的兵马分散于各处,大营中也仅有不足十万,他知道此时不能强攻,便只能领兵撤退,却见南、北、东四个方向均有密不透风的王军层层围困,唯有西边因密林森森而王军稀少,便带着自己身边的主力人马朝着西边奋力跑去。
这一逃,直从深夜奔袭到了清晨,待到霍羲桀终于看清自己周遭的环境之时,已经成了安骅的笼中之鸟。
此时霍羲桀在安骅苦心的引诱之下,已然来到了昤安事先看好的那一处隐秘的洼地之中,这里四周俱是高山险阻,即使是鸟儿也不能轻易地飞出去。这块洼地如同一个正叩的水盆一般,唯有东面有一处极其狭窄的入口——也就是他们适才进来的地方,可那里已然插起了王军的旗帜
霍羲桀知道,他已经成为了卫昤安的池中之鱼。
清晨的山谷之上又凉而清爽的风,吹得霍羲桀两眼发寒,他终于明白了安骅为什么要那样缓慢地与自己交战,为什么要缓缓地将自己放入蜀地的深处,他看似死死地在抵挡着霍军的进攻,实际上是做出一副殊死搏斗之态让自己全然放松警惕,名为抵抗实为引诱,将自己缓缓地引入他事先就看好的夹地之中,再堵粮道,后又夜袭,苦心孤诣地将自己引到这样一个绝境之中,就是想将自己困死在这里,亦或者是要与自己殊死一战。
无论是困死自己还是殊死一战,看样子,他都胜算渺茫。
他在一片混乱和困顿之中缓缓抬起头,正好看见他面前眉眼如常的孟炎。孟炎的面上毫无惊慌之色,只是慢慢将皮囊之中的水递到霍羲桀面前:“殿下请用。”
霍羲桀的神色一如往昔,似是怎样的事情也撼不动他心里那股凉薄和淡漠,唯有他此刻轻颤的指尖,告诉着自己他此刻无法平息的犹疑和惴惴。
他失神片刻,伸手接过了那个皮囊,也不立刻去喝,反问孟炎道:“怎么?你不慌?”他抬首看了看四周挺立高耸的山峰,似是感慨似是讪笑,“这里似乎怎么看都是个绝境啊。”
孟炎微微一笑,恭首道:“殿下都没有慌,我又何必杞人忧天呢?”
霍羲桀扯扯嘴角,却没有给孟炎任何回应,只是慢慢扬起头,将那皮囊中的水尽数喝下腹中。而后,他猛地将手中干瘪的皮囊掷于坚硬的岩石之上,厚重响亮的撞击声激起林间数百只不知名的飞鸟,发出更加杂乱的扑棱声,密密麻麻地响在霍羲桀的耳朵里,往往复复地洒在他的心尖。
他身后的士兵们跟随霍羲桀浴血多年,几乎从未见到他有所败绩,更是从未见过一向高傲冷淡的霍羲桀身上出现过颓唐与挫败,只是此刻,他们分分明明地看见,一种叫愤恨的情绪从他乌黑的眼眸中慢慢渗出来,将他整个人都笼罩在不见底的阴霾之中,无人可以拂去,亦无人敢上前靠近。
似乎是察觉到了身后士兵们的不安和胆怯,霍羲桀回过身去,沉着的一张脸上突兀地多了几分轻蔑,只听他的声音依旧如常,丝毫未见连夜奔波的疲惫和骤然陷入孤境的气恼:“你们以为这就算是绝境了?”他的眼睛缓缓扫过每个士兵的脸,本来准备好的话却又咽了下去,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复又回过头去道,“差得远呢。”
霍羲桀被困在蜀中洼地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长安。
彼时的昤安,正在慈晖殿的侧殿之上陪着已经一岁有余的王澈练习走路。许是因为昤安照顾得力的缘故,原本孱弱的小婴孩此刻已经长成了玉雪可爱的粉团子,不仅能吃能喝能睡,还已经到了可以练习走路的年纪。粉团子被莫有灵自后背搀扶着双臂,软软地朝着他面前的昤安走去,昤安则拿着一个小巧精致的拨浪鼓,跪在松软的地毯上不住地朝粉团子柔声唤着:“澈儿,澈儿,快,到娘亲这里来!”
才一岁多的小孩子步子自然是软,可澈儿似乎极其喜欢昤安,一听到昤安的声音就笑开了花,挥舞着肥嘟嘟的小腿就要往昤安身边靠。就这样,在莫有灵的半掺半扶之下,澈儿竟也滴溜溜软乎乎地走到了昤安的面前,昤安的眼里是溢出来的笑意,她将扯着她衣摆的澈儿高高抱起,用手中的拨浪鼓不断地逗弄着他,口里依旧柔声笑道:“澈儿真棒,等到今年夏天的时候,不用小莫扶着你你也能走了。”
澈儿是个爱笑的孩子,此刻他被昤安抱在怀里,很是温顺地贴着昤安的身子,看着昤安笑意涓涓的眼睛不住地笑着,发出铜铃一样清脆的声音来。
莫有灵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道:“陛下真是喜欢娘娘,一见着娘娘就笑,”他思及近日蜀中的战事顺利,不免更加兴奋起来,“最近蜀中战事那样顺利,娘娘也终于能松下一口气了。”
话音刚落,就见魏寒漪身着一件浅樱色的银线绣凌霄花常服进了殿中,她见昤安抱着澈儿,不免也笑道:“陛下如今是越来越重了,前些日子臣妾抱她的时候废了好些的功夫才抱起来呢,这都是娘娘照顾得妥当的原故了。”
昤安知道寒漪一向喜欢澈儿,也时常帮着自己照拂左右,便道:“也多亏了你时常照顾着,不然我就是有十个分身也照顾不过来了。”
寒漪含着极其温柔妥当的笑意,上前去轻轻抚了抚澈儿的脸,又看着澈儿亮晶晶的眼睛,道:“澈儿和先帝长得真是像,尤其是这一双眼睛,像最通透的猫眼石似的,今后长大了,定然是一个举世无双的美男子。”
昤安闻言,心中不免又掀起诸多惆怅来,只是道:“是啊,若是先帝能看到澈儿如今的样子,不知道有多么开心呢。”
寒漪自知失言,忙道:“娘娘恕罪,是臣妾多嘴了。”
昤安轻笑着摇摇头,并不多说话,只是继续哄着怀中的澈儿。寒漪在一旁陪着昤安,时不时用七巧板布老虎等玩具逗着澈儿笑,一时间和乐融融煞是温馨和睦。谁知不过片刻之后,殿内就传来了澈儿响亮的哭声,他原本白嫩的皮肤上也出现了斑斑点点的红疙瘩,且越来越多,澈儿难受得紧,不住地用手去抓挠着脸上的疙瘩,一面又哭得更加撕心裂肺。
如此景象早就吓坏了昤安,她一面干净吩咐人去请孔真和林颂,一面静静抱着澈儿不停安抚着,眼中却有了丝丝的泪意。寒漪在一旁也是惊慌失措,忙朝殿外跑去,对外面守着的宫女奴仆急急吼道:“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去把孔真和林颂请过来?若是陛下有个三长两短,看你们拿什么来抵!”
殿外的人也吓得没了魂儿,急忙四面八方地散去找人。可待到孔真和林颂终于气喘吁吁地赶来时,澈儿脸上粉红的疙瘩已经转为了深红的颜色,且迅速地走遍全身。昤安在一旁已经急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能急急地吩咐二人赶紧问诊,殿中人打水的打水,拿药的拿药,搬椅子的搬椅子,几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魏寒漪,就是在这样嗡嗡的慌乱之中,悄然踏出了侧殿,来到了昤安平日里处理政务和就寝的西配殿,如此的慌张错乱之下,没有人有心思关心她的去向。
她静静走到西配殿的门口,轻轻探了探身子,不出她所料,这里原本看守的太监们早就被侧殿的动静吸引了过去,此刻这里安静地可怕,连个鬼影儿也看不见。寒漪缓步进入,随即掩上了们,开始一本奏折一本奏折地翻看起开,她的速度极快,一颗心因为过度的紧张几乎要跳出腔子来,可似是有天意相助一般,她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那是一封密信,因为还未最终成封,寒漪很轻松地就拿到了里面的信纸,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字:
夜长梦多,治敌须从速,该地低洼,久战不利,乃用火攻最为上佳。
苍劲有力,落笔浑厚,字体方正,如龙如蛇,这样的字迹,唯有卫昤安才能有此手笔。魏寒漪知道,这是卫昤安即将寄往蜀郡的密信。
是一封要将霍羲桀赶尽杀绝的密信。
她的呼吸一深一浅,胸腔之内的气息像是不受自己控制一般地开始颤抖起来,她很快将信纸原封不动地装进了信封,又将桌面整理成初始的模样,就在她预备离开之时,却又在无数奏折的最底下,发现了一副被压得有些发皱的地图。
那是一副极其详细的蜀中地图,谷地山川、大河密林,无一不精无一不有,在寒漪的印象之中,她从来没有见到过比这更加详尽的地图。而在地图左侧的一块夹山的洼地上,被人用朱笔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不肖多想,这就是卫昤安耗费了数日为霍羲桀选择的葬身之地,亦是如今霍羲桀被王军重重围困之地。
魏寒漪眉心紧皱,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这块地图,似是要用尽一切的力气将它刻在脑子里。也不知过了多久,殿外,王澈一直不绝如缕的哭声已然停止,那喧嚣的声音像渐止渐息的潮汐一样慢慢淡去,直至恢复了往日的肃穆和死寂。
侧殿之中,待到昤安终于从澈儿突如其来的红疹之中缓过神来的时候,她一侧过头,就看见了在门边紧握着手中丝绢,满脸俱是忧虑惊慌的寒漪。昤安上前几步,脸色也是疲惫的:“还以为你早走了呢,原来你还在。”
寒漪看向已然安睡过去的澈儿,心里才算松了一口气:“澈儿这究竟是怎么了?怎么会突然起了红疹呢?”
昤安的心依旧紧紧皱在一起:“林颂说是普通的小儿红疹,小孩子皮肤娇嫩,若是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会起红疹,好在治疗地及时,没有什么大碍。”
寒漪一颗叮咚乱跳的心终于放下:“那便好了,陛下无事,我也便放心了。”
当晚,夜深,一只雪白的信鸽从未央宫飞出,直直地飞出了长安,在深如墨的夜色里疾行着,它穿梭在逐月的云层里,渐渐模糊不见了。
三日后的深夜,山谷里的风夹着树木清霍的香味,曲折地灌到了这四面楚歌的洼地之中。清爽的风带着十足十的微凉之意,将霍羲桀数日以来被围困的疲惫吹散了不少,他缓缓吸气,熟悉着这一股他并不厌恶的清香,久久未有睡意。不只是他自己,他早已吩咐了手下的一干人等,近三日只许在白日里歇息,入夜则必须严阵以待,因此此时和霍羲桀一起被围困在洼地中的一千人均是整装肃穆,严阵以待,死死盯着洼地四周每一处的动静,未曾有片刻的松懈。
孟炎靠近沉默不语许久的霍羲桀,问道:“你吩咐弟兄们如此昼夜颠倒地戍卫,是打定了王军会夜袭此地?”
霍羲桀很讨厌自己依赖的安静被骤然打断,因此便冷声回道:“是。”
“何以为判?”
霍羲桀看着洼地之上如墨的夜色,神色更加晦暗莫辨:“如果你是卫昤安,想要将自己的死敌彻底诛灭在这里,你会在什么时候动手?”
孟炎毫无迟疑:“自然是越快越好,省得夜长梦多,白昼作战容易使敌军逃跑,自然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最好。”
霍羲桀沉吟道:“不错,你看看,正是这样半颗星星也没有的夜里,才最适合大开杀戒。这个洼地的唯一出口被王军封堵住了,我们就是长了翅膀也飞不出这高山险阻,诛灭我们最好的法子,便是火攻。”
孟炎吓得浑身的皮肉都起了鸡皮疙瘩,他几乎是从地上跳了起来:“这里只有一条小溪流,灭火是万万不够的,若真的烧起来,咱们该如何脱身才好?”
霍羲桀看着面前慌慌失措的孟炎,又淡扫一眼那一方因布满了雾气而更加墨黑的天空,嘴角突然就浮起了一抿冽然的笑意:“那你就等等看吧。”
夜半子时三刻,本来寂静的谷底忽然就有了重重叠叠的声音,似是有无数的脚步声和低鸣声炸开在了头顶,霍羲桀连忙从自己藏身的山洞之中跑了出去,却见四处的高山之上已然火光四起,一个个猩红的火把像是一粒粒硕大的星子,密密麻麻地燃烧在崎岖险峻的山路之上,直到本来暗黑的谷底被这些火把照得亮如白昼。隐隐地,也把夜空之上那层层密布的云照得更加地清晰,那样浓厚的云烟,直似要朝着他自己压下来一般。
霍羲桀的声音如破竹之剑,响彻在谷底:“全部躲进山洞之中,没有我的命令,就是外面天塌了也不准出来!”
他的士兵们听从他的命令纷纷躲进了山洞中,整个明亮的谷底就剩了他一个人茕茕独立。被熊熊妖冶的火光照地发红的石壁荒原之上,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诡异而苍凉,那样苍凉的颜色映照在霍羲桀锋利而淡漠的脸上,别有一番雄壮和悲怆。
安骅站在高高的山间,俯瞰着火光映照下的洼地,一片猩红的原野之上,唯有霍羲桀一人长身独立,默默不语,迎着夜里凉薄的风声,这抹身影是那样的坚韧、冷漠、孤独、又决绝,一如传闻当中的他。
安骅的眼中是犀利滚烫的火光,那片火光的正中,是霍羲桀,那个他一直以来都视如仇敌的男人,那个他自始至终都心怀忌惮而言除之而后快的男人。他深吸一口气,微咪了双眼,忍住想要冲下谷底和霍羲桀真刀真枪厮杀一场的冲动,毅然抬手,复又重重地挥了下去。
一抬一挥之间,无数个被秸秆和稻草裹成的马车般大小的草球被点上熊熊的烈火,转而推入了洼地之中,一颗、两颗、三颗、四颗......数百颗巨大且滚烫燃烧的火球被同时推下谷底,和谷地之中荒芜的杂草树木相触,很快就迸发出更加激烈的火光来,那火光似藤蔓一般蜿蜒着爬上山壁、爬山地面,似是无数个弯曲缭绕的手,朝着霍羲桀密密麻麻地延伸过来,带来灼人的温度和厚重的浓烟。
霍羲桀骤然间闭上了双眼。
再等等,再等等......
噼里啪啦的声音在他的耳边迭次炸开,发出烧焦的气味来,那样清脆而森然的声音似乎就响在他的耳边......像是有无数的冤魂恶鬼从地狱里显出了形,嘶吼着幽怨的嗓子像他徐徐地扑杀过来......那样多而驳杂的声音,却在他心中的恐惧快要到达高峰之时哑然而止。
下一刻,他感到自己的脸上有了一丝清冷的凉意。
再下一刻,无数的凉意蔓延在他的脸上、脖子上、手上,他听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或是惊慌或是惊喜或是恐怖的吼叫。
“下雨了!下雨了!”
“阿弥陀佛!竟然下雨了!”
是的,下雨了,在这场惊天动地的捕杀和剿灭之间,在这场注定要改写之后千年的历史的战役之间,在这决胜江山的博弈厮杀之间,天,它下雨了。
雨势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倾盆而下,很快就将原本肆虐而凄厉的大火灭地连烟都不剩。霍羲桀在漫天倾洒的雨点之中大笑着睁开了双眼,眼睁睁看着、听着来自群山之间那无措而惊悚的哀叹和吼叫。
那雪花一样层层叠叠的哀叹和吼叫之中,一定有属于安骅的。
不等所有人反应过来,洼地的入口方向已经想起来兵器相撞的厮杀缠斗声,且声势愈发浩大起来,潮水般朝着山谷之中涌来,与之伴随着的,还有两军相抗的嘶吼和叫喝之声。在那听不真切的叫喝声之中,霍羲桀几乎是立刻分辨出了秦青的声音,他眼中喜色渐起,随后,他的声音再次响彻在夜空之中:“弟兄们,拔剑!随我冲出这里!”
咸宁二年二月初五,安骅领五千王军以火困霍羲桀于洼地之中,团火掷地、火光冲天之际,却恰逢天降大雨,救霍羲桀于绝境之中。恰逢此时,秦青领着三万人马前往霍羲桀被困之地与王军厮杀搏斗,王军才逢溃败,又遇神兵天降,一时六神无主慌乱如乱蚁,自是不堪一击。洼地的唯一出口很快就被秦青攻陷,霍羲桀率手下围困的一千多人终于逃出生天,并在夹地之间与安骅率领的王军殊死苦战,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就这样悄然而至,从深夜一直持续到天明,尤未停止。
安骅,也正是在这场厮杀的最后时分,才轰然倒下的。他与霍羲桀面对面持剑对垒,两人皆年轻气盛武艺不凡,又是纠缠多年的死对头,一遇到一起便打得昏天黑地不死不休,安骅的腹部已中了数剑,右臂也被霍羲桀戳了数剑,却尤自紧握着手中的佩剑不肯认输。他接着初露的晨曦,死死盯着霍羲桀身上两处被自己砍得鲜血淋漓的创口,终是狠狠嘶吼一声,复又举剑刺了过去。
两人的剑在空中交叠成十字,终是谁也不肯放过谁。蜀地的青山明曦之中,两人借着那一点点光亮看着对方眼中那深红而凌冽的杀气,与自己的如出一辙,久久不息。
久久对峙之际,终究是安骅气力衰竭,被霍羲桀逼地后退几步,狼狈地摔在了地上,霍羲桀几步上前,手腕一翻,便将自己的长剑横在了安骅的脖子上。
安骅轻蔑地抬头,看见自己面前这个被天下人奉之为“神”的男人,没有胆怯,亦没有退缩,只是了然一笑,对着高高的青山凝眸道:“心力已尽,纵死何如!”
一语言罢,他举剑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横,一时之间鲜血四溅琳琅花,朝霍羲桀的脸上直直地泵去。而安骅,已然垂头倒在了这样的一片模糊鲜艳的血光之中。
霍羲桀愣了片刻,方才缓缓抬手拭去自己脸上渐凉的血,大片的血印凝在他被烟熏黑的脸上,诡艳而凄迷。有丝丝腥甜流溢进他的唇舌间,他舔舔唇,复抬眸凝望渐渐复生的蜀地,阳光洒在一片苍翠之中,浮出一片细碎的光晕,似是原始的生命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句嘤咛。
他终于释然般地一笑,他知道,他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