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中心只是沈昱少年时期的一个小插曲。缺了一个月的课丝毫没能影响他遥遥领先的成绩。一年后帝国高考,他以全年级理科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帝国最好的理工类大学——阿波罗科技大学的少年班。

    安雅成绩一向不如沈昱,不过以十五岁的年龄,从绝对值来说也不差。她裸分虽然没能上阿波罗科技大的分数线,但是以国防生的身份入了学,终于没打破她和沈昱从四岁开始在同一所学校上学的习惯。

    沈昱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安雅在天体物理和机械工程之间纠结了许久,最后决定挑战一下双学位。

    像线性代数这样简单的课程,沈昱开学前就直接考过了。大一的基础必修课他几乎都直接拿了学分,入学就开始上大二的专业必修课,而且是优等生版小课。

    第一节计算机架构,在摆满大型光脑的教室,沈昱竟然见到了个熟人。

    云世阳脸上已经没有了眼镜,一双大眼睛十分灵动,又似乎在出神。她整个人比一年多以前看上去健康了不少,脸色不再苍白,肢体也不再发抖。她的头发已经不再是精卫中心时候的学生头,而是带着点自来卷的披肩长发,在四周光脑的微光里折射出点栗色。她穿着一件剪裁合身的米白色的棉布连衣裙,裙子上什么花纹都没有,脚上也是十分普通的米白色平底鞋,看上去和其他普通的理工科女大学生没什么区别,甚至更朴素一些。

    但沈昱就是觉得她很不一样。她身上乍看上去处处普通,可是仔细端详又处处都透着与众不同。尤其是那双眼睛,目光锁定在机房的一台光脑上,眼神像是看到了一件稀世珍宝。

    云世阳显然不是第一次来这间机房。她目标明确地走向机房最里面,路过门口的沈昱的时候似乎完全没看到,更没认出。她轻车熟路地打开那台光脑,在教授和助教进教室之前已经在虚拟键盘上开始打字。

    沈昱眉头微皱,盯着她看了有小十秒钟,见她完全没有抬头的意思,也没过去主动打招呼。

    计算机架构教授是个白胡子老头,看上去怎么也有三百多岁。他不仅看上去年纪大,行动上也是那种老派教授的作风,拄着把非常古英伦风的手杖式雨伞,穿了一身正装来上第一节课。

    戴上比酒瓶子底儿还厚的老花镜,打开讲台上的光脑,全息投影出今天的课件,老头清了清嗓子开始自我介绍:“我叫大卫·莫利,这是我第二百五十一年带计算机架构了。”

    下面的学生多少有些感慨。二百五十一年,可能相当于整节课十几个学生的年龄的总和。

    “在座的都是帝国今年最优秀的计算机天才,相信你们对计算机架构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有谁愿意回答一下,计算机包括哪几个部分?”

    正低头打字的云世阳“刷”地举起了手。

    老教授淡蓝色的眼睛透过厚厚的镜片看了半天讲台上的光脑自动投影出的名字-座位图,才缓缓说道:“云世阳。”

    云世阳站起来,清晰自信地说:“输入,张量处理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输出。”

    和课本上的一字不差。沈昱突然就想起来云世阳推荐过的《哈利波特》里的赫敏,上课上蹿下跳举手回答问题的样子。

    教授很满意地让云世阳坐下:“近几百年来计算机更新换代无数次,主要结构还是这几个。不过得益于外太空的开发和新元素的应用,半导体技术高速发展,现在的张量处理器和当时发明它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小时候个人光脑的处理器还有手掌那么大呢。那时候实现大部分指令处理都得依赖云计算。”

    现在的个人光脑确实能离线运行一些基本程序,但是谁还会不联网呢?运算能力强大、上传下载数据完全没有延迟的天网已经覆盖了整个阿波罗帝国。即使是刚刚经历大瘟疫,阿波罗帝国的人口也绝对大于全宇宙人类的八成。整个宇宙的人类文明还没突破银河系,离地球比较近的二十四个宜居星球都归阿波罗帝国管辖,也都全方位覆盖了天网。天网的触角没伸到的文明,只有更远的有虫洞连接的地方的一小撮人类,自称“塔”,占据着一些矿产资源丰富但不那么宜居的星球,在星球上建立了全密闭的人工生态系统生存。另外据沈昱所知,虫洞附近还漂着一伙不属于任何人类文明的星际海盗,经常在阿波罗帝国和塔的贸易物资里面打秋风。帝国的星际维和部队主要针对这些神出鬼没的星盗。不过星盗人口不多,最大胆的猜测也不会超过几十万。塔大概也只有一两亿人口。阿波罗帝国不论是在人口上还是资源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四年前元首曾经打算派部队攻占塔,结果冻土病毒中断了这项军事计划。但即便星盗和塔仍然没有被天网覆盖,天网也基本上在人类文明中普及了。绝大多数人类使用的电子设备都能和天网相连。

    老教授又讲了一大堆计算机历史和最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沈昱觉得特别无聊,渐渐听得有点犯困。百无聊赖之中,他突然想起个不错的娱乐活动。

    打开自己的光脑,连接到机房内部的局域网,沈昱回头看了一眼云世阳的光脑的编号,调出一个指令窗口,开始在桌上泛着微光的虚拟键盘上飞速打字。

    两分钟后,云世阳光脑屏幕上的内容显示在沈昱屏幕上。

    云世阳光脑屏幕上有个像素十分抱歉、甚至称得上上古马赛克版本的小人头,显然不是这个时代的光脑上会自带的东西。云世阳正在一个名字叫test0.0.005的码农蓝色的小窗口里跟它聊天。

    云世阳输入:“你好。”

    小人头闪了闪,对话框中出现“你好,世界。”

    这个开场白太烂俗了,人类让机器说了一千多年。沈昱暗自好笑:云世阳这是在光脑上写了个什么小程序?考古专家吗?

    云世阳又输入:“你喜欢什么头像?”

    小人头闪了闪,对话框里什么都没出现。

    这种基本的对答都不能完成,沈昱看得有点意兴阑珊。他又把注意力转移回讲台上。讲台上莫利教授正在提问:“天网的主机是什么处理器?”

    这个问题沈昱还真没思考过。和普通的个人光脑架构有区别吗?难道不就是大了一点?

    云世阳屏幕上的小人头闪了闪,对话框中出现一行字:“天网基于图形处理器。它不具有高度人工智能,也不具有发展自主意识的能力。”

    云世阳虽然看到答案了,但是和刚才的跃跃欲试完全不是一个状态,没举手。沈昱有点呆滞地又确认了一遍电脑屏幕,对话框中的字已经消失了。云世阳打进去一行新的:“你调用麦克风真快。”

    小人头闪了闪:“感谢你在第53486行写的data = inp.read(audio)。建议你把sleep(100)改成50,我还可以更快。能耗只上升10%。”

    虽然迅速回答教授问题之类的功能很酷,但不足以震惊沈昱。随便一台光脑,不需要连云处理器,都能实现基本的语音识别和对话功能。根据语音输入上网查个课本中有的知识啥的,不过是一两行代码就能解决的问题。这种弱智功能一千多年前的上古计算设备——手机都能实现。但云世阳写的这个小程序有点与众不同:它居然知道自己的代码每一行是做什么的,还能主动提建议。沈昱觉得这小程序要是个人,“加量不加价”五个字就要脱口而出了。

    云世阳显然很喜欢小人头的建议。她在对话框里输入:“你能自己改吗?”

    小人头闪了闪,不动了。

    过了十几秒,test0.0.005对话框和小人头都消失了。系统蹦出一个红色对话框:test0.0.005出现错误,自动关闭。

    沈昱不动声色地乐了:一个程序怎么可能给自己改程序?那以后岂不是会有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是程序编写了代码还是代码运行出了程序?大程序生出来小程序?难道程序还要自动繁衍和进化?自动给自己添加功能?一个运行中的程序把自己的代码改了然后另存为另一个程序?无限复制自己?听上去是上古病毒风格的操作。

    云世阳查了查张量处理器的使用量,觉得自己的程序是彻底退出了,又怀着侥幸心理尝试着点击了下保存在桌面上的test0.0.005快捷方式,但它并没能重新运行。

    云世阳没表现出太失望的样子,显然早已习惯了程序崩溃。她重新打开编译器,开始对着已经几乎自己把自己改成了乱码的代码debug。沈昱不好意思继续黑在人家系统看人家编程,感觉有点像要剽窃别人的代码似的。他退出远程监控程序,又开始听莫利教授讲课。

    大概因为第一节课,莫利教授没布置实验,一个半小时都在讲理论。还好优等生们很有一些就算犯困也在硬撑着记笔记,下课的时候全班同学只趴倒一半。

    莫利教授用他苍老而且不带感情的声音问教室里的同学们:“你们有问题吗?”

    大家都目光呆滞地摇摇头。

    莫利教授拎起手边的雨伞,没离开教室,反而走到机房深处,站到云世阳背后,对她说:“有时间来我办公室。”

    云世阳正debug到关键处,根本没注意到下课,被身后的教授吓得灵魂出窍。她暗自感叹给教授留下个不听课的第一印象估计要倒霉,脸上没什么表情,十分乖顺地从椅子里站起来,低头说:“我一定会去的。”

    莫利教授点点头,什么都没多说,拄着雨伞一瘸一拐地离开了教室。

章节目录

自蔚蓝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狂魔霖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魔霖殷并收藏自蔚蓝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