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昱等到莫利出门才离开了教室,直奔自己下一节课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古人类文明发展的末期达到了顶峰,曾经火遍所有的大学校园,但是星际时代之后再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就只是计算机学院大二一门平平无奇的必修课了。进教室没多久,云世阳也进了教室门。

    计算机专业大二必修课就这么几门,人工智能还是阶梯教室里的大课,全专业大二三百多个人一起上的那种,在这节课上见到云世阳,不是巧合,而是必然。沈昱和云世阳进教室都不算早,前排已经几乎坐满,沈昱就找了后排一个空位。

    云世阳站在教室门口看了看,选了个前排几乎坐满人的地方,一边一叠声地说“麻烦让一下”,一边艰难地挤进中间唯一一个空位。

    人工智能教授是个善于是用高科技的教授。

    上课时间一到,她的全息影像,带着一个看上去很舒服的家用扶手椅,以坐姿出现在讲台上。

    教授是个中年女人,不仅坐在家里的扶手椅里,还穿着一身毛茸茸的居家服,一双淡粉色的兔子拖鞋,头发上束着一条浴室版本的带猫耳朵的发带,真正做到了家庭办公。此时的她和她不上课的时候唯一一处不同,就是戴着一副装饰性的金丝边眼镜。

    她显然习惯了这么酷炫的出场之后学生们的窃窃私语。教室里嘈杂了小一分钟,她才推了推眼镜,做了自我介绍:“戴安娜·林,讲师,不用叫我教授,叫我戴安娜就行。”

    一个小小的讲师已经嚣张到穿睡衣来上课了,看来她完全没有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的野心。沈昱开了个小差,用光脑搜了下戴安娜的介绍,发现她是人工智能主讲教授林千厦实验室里的一个普通研究员,学校主页上都没有她的简历。

    空中浮现出戴安娜的课件,第一页就一串大字:“请定义人工智能。”

    沈昱上节课大概能猜到云世阳喜欢人工智能,加上她抢着回答问题的作风,这次就习惯性地看向云世阳的方向。

    云世阳正用自己的光脑调用课堂笔记程序,完全没有回答问题的意思。

    戴安娜等了几秒种,三百人的大课居然每一个人举手。她摇了摇头:“我这门课平时成绩占百分之六十,课堂表现占平时成绩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总成绩的百分之十二。”

    沈昱举起了手。

    沈昱不爱说话,但作为著名的学神,成绩全是满分是他的惯常作风。他不能容忍百分之十二平白溜走。

    “通过机器语言实现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技术。”

    空中的课件上自动显示“沈昱加五分”。

    戴安娜又问:“那么人工智能有可能实现吗?”

    班里有个男生没举手,在座位上清晰地说了一句:“请先定义人类智能。”

    戴安娜看了眼声音来源的方向,也没问名字,课件上自动显示“金世贤加十分”。

    戴安娜清了清嗓子:“如果单说智能,智商和能力,我认为机器已经能够做到了。一千多年前古人类发明的计算机就比人类的计算速度快,玩棋牌类游戏甚至可以百分之百超越人类。在搜索引擎发明之前,上古人类还有过‘百晓生’这样的说法形容知识储备丰富的人,但是今天,没有一个个人的知识量能够超过一台计算机的本地存储,更别提联网。四百多年前我们就有了百分之百能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那么请问,我们今天所研究的人工智能,到底在研究什么?”

    全班一时静极。

    云世阳清清脆脆的声音从前排发出来:“思想。”

    戴安娜的目光锁定在她身上,她反而不开口了。

    戴安娜等了等,主动补充道:“自主思想,不是编写我的人想让我干什么,而是我自己想干什么。这才是真的人工智能。”

    她挥了挥手,课件翻到了第二页。只见页面上写着三行字:“伪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

    沈昱原本以为这门课应该是基础的机器学习理论,比如回归,比如神经网络,比如马尔可夫链。这些理论虽然古早,但仍然是现代人工智能的基础,就像学数学永远要从1+1=2开始一样。一般本科课程都不会太过抽象和理论,计算居多。而这个讲师,一开学就讲这么些天方夜谭的内容。沈昱看着课件笑了笑,轻轻摇了摇头。

    那边厢本来打算开小差的云世阳倒是突然觉得这个讲师的课值得一听。

    按照一千多年前古早学者的分类,强人工智能大概等同于人类中的超级天才,而超人工智能被认为接近全知全能的神。

    史前码农们用令人便秘的编程语言已经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史学家认为他们一度摸到了强人工智能的边界。然而随着地球资源越来越吃紧,已经没有多余的物力和人力支持他们把研究继续下去。即使是人类开启星际时代后,人工智能仍然难以突破这个边界——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很多,但他们没有真正的思想。按照星历纪元的分类,这类人工智能被称为“伪强人工智能”。

    课件上的内容又变换了。戴安娜列出了从人工智能出现至今一千年的历史里各类里程碑事件,以及科技发展到今天,人类面对的技术瓶颈以及发展出的相应的”灵魂测试“。

    几百年难以突破的瓶颈确实令人类崩溃——主要是令研究者崩溃,他们中的一部分甚至开始笃信灵魂学说,认为人类无法“像上帝一样创造灵魂”。检验人工智能是否具有自主意识的测试也因此被称为“灵魂测试”。

    云世阳盯着“灵魂测试”四个大字几乎笑出了声。星历57年,林·泰勒在JI上发表了《图灵测试之后呢?》。这本三百多年前出版的书里有详细的测试人工智能的自主意识的方法,可惜从来就没有任何代码通过过其中哪怕一条测试。这种测试方法沿用至今,泰勒他老人家的名字消失在了历史长河,连大学课堂的教授也只知灵魂测试,不知有泰勒。

    讲了大半节课何为灵魂,已经从计算机课升级为玄学课的人工智能一下课,云世阳看了眼自己光脑上的课程表,决定先去迎接莫利教授的暴风雨。

    莫利教授腿脚不好,办公室在教学楼一层,紧靠着大门。云世阳没费太大劲就摸到了门口。她礼貌地敲敲门:“莫利教授?”

    莫利年纪虽大,耳朵还好。他隔着门喊道:“进来。”

    云世阳小心翼翼地打开门,看到莫利正在光脑上画流程图。他的图里的张量处理器是前两个月才上市的、用塔开采的稀有金属制造的最新款,计算能力是上一代的一百倍。看来莫利教授老当益壮,紧跟时代潮流,还能在讲台上再站五百年。

    莫利画完最后几根电线才抬起头,摘掉老花镜:“你喜欢人工智能?”

    云世阳不知道怎么回答。

    莫利很和蔼地笑了笑:“我老啦,近处的东西都看不清,远处的一只苍蝇有几条腿儿我都觉得根根可见。我看到你的电脑上的小程序了。很可爱。”

    云世阳不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还是真的夸她,抿着嘴笑了笑,没说话。

    莫利叹了口气:“我是越来越不懂你们年轻人了,怎么讲课你们都在睡。还好我在这讲台上也站不了几年了,没太多机会误人子弟了。”

    云世阳不太有底气地说:“您讲得挺好的。”

    莫利没管这句违心话,指了指自己刚画的图:“最新的张量处理器,没准能承载一些更接近强人工智能的程序的运算量。我也没试过。其实人工智能的代码,这近千年都用着同一套内核,算法有优化而已。如果人类换个思路,不去在软件上抠那一两个细节,而放眼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硬件,没准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小的突破。”

    云世阳低头听,没说话。

    莫利继续说:“任何计算机,任何高级的算法,都离不开计算机架构的五大模块。除非你能用自己的力量彻底改革计算机所有软硬件。想做可以自己进步的人工智能,我觉得更现实的方法是左脑右脑。一边运行的同时另一边可以升级。我老了,也就是随便想想。你们年轻人心里没准在说我傻呢。”

    云世阳还低着头,但思绪已经飞到五百光年开外了。她的test不能给自己更改代码,因为不能同时更改和运行同一个脚本。那如果左脑更改脚本并且做测试,右脑运行呢?

    云世阳愣了一会儿,点点头:“我有点明白了。”

    莫利拍拍她的肩膀:“要是有一天你需要架构更合理的、专门针对人工智能的硬件,可以来我这看一看。任何软件都不可能脱离硬件独立运行。计算机架构才是计算的基础。好好听我的课,绝对不会浪费你的时间。”

    云世阳又看了一眼莫利光脑上的流程图。她长长的头发挡住了半张脸,看不出到底是什么表情。习惯性地在没有眼镜的脸上做了个推眼镜的动作之后,云世阳如梦初醒,诚心实意的说:“谢谢教授。”

章节目录

自蔚蓝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狂魔霖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狂魔霖殷并收藏自蔚蓝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