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燕王与晋王随徐达北上后,宫中略显的有些寂寞。转眼间就到了年底,与往年一样太子妃协助着皇后为众公卿大臣之家赏赐年货。因魏国公在外练兵劳苦功高,陛下赏赐的节礼最多;太子妃娘娘今年诞下了皇室的首个孙女,皇后娘娘高兴也给郑国公府厚赏,再加上郑国公新婚夫人有喜,皇后娘娘更是赏赐了许多补品,冯岳瑶也为堂姐高兴。
秦王妃娘家无人,但她是徐达的义女,就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娘家的赏赐也送到了魏国公府。只有晋王妃的娘家永城侯府是按照惯例赏赐,相较之下少了很多晋王妃闷闷不乐了好几天,忍不住抱怨了几句,觉得皇后娘娘偏心。转天就被有心之人告知了皇后,气?郭惠妃在皇后面前对她破口大骂,皇后也愈加不喜这个儿媳,偏偏晋王远在千里之外,皇后也不好教训她,只得忍下了不满。
过年前妙贞和岳瑶都被家里接了过去,今年徐达不在家,除夕夜妙贞陪着母亲、姨母守岁,一岁多的增寿正是顽皮可爱的时候,妙贞是一刻也舍不得放手。大年初一一早,妙贞穿好新衣服、洗漱一新就带着增寿和奶妈来到国公府与谢氏夫人共度新年。
往年这一天,有几家世交都会来拜年,她得陪着谢氏招待客人。谢氏看女儿带着增寿早早来到,知道妙贞是给她面子,也很开心,连忙把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俩孩子递过去。然后从奶妈手里抱过增寿,紧紧抱住,说道:“我的儿啊,越长越像国公爷了,长大了肯定有福气,娘几天不见你就想得发慌呢。”
增寿与她不熟,挣扎了几下,从她怀中溜到了地上,恰巧遇到孩子们都进来了,就颤颤巍巍朝哥哥姐姐们爬了过去。谢氏拿起一包赏银看向增寿的奶妈,奶妈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谢氏把赏银放到奶妈手上说:“四少爷是国公爷的嫡长子,地位尊贵,你这一年多差当的好,我和国公爷都很满意。按理说四少爷满两岁就得把你辞了。只要你还好当差,尽心尽力照顾四少爷,听张夫人的话,以后不但能长期留在张夫人身边,我和国公爷也会重重的赏赐你的。”奶娘接过赏赐,连忙磕头谢恩,然后就连忙过去照顾增寿了。
妙贞笑着对谢氏说:“母亲,马车上我带了好多礼品回来。您不是把宫里秦王妃的赏赐都送到我娘那里了嘛,我娘说咱们府里迎来送往人情大,她那里也不待客。她就留下了一些吃食,其他的都让我带回来了。你看您明天回娘家、外祖父那里、几个舅舅和堂舅舅那里都得送礼,这些御赐之物您到娘家送礼也体面,我就自作主张替您收下了。”
谢氏听了,也非常高兴,拉住女儿的手说道:“贞儿啊,你娘就是太客气了,总是为我着想。有这些东西回娘家啊,我可太有面子了,家里的姐妹们都得被我比下去。你外祖父昨天还交代我,初二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你和增寿呢,咱家孩子们多,明天都跟着我回谢家挣压岁钱去。”妙贞连忙笑着答应。
第二天一早,妙贞又带着增寿和奶娘回到国公府,众人收拾妥当就准备陪谢氏回娘家了。谢氏准备妥当,低头看了看孙姨娘,冷冰冰地说:“妹妹,今天我回娘家,马车也坐不下,你看是带孩子,我给你安排几个奴才回孙家呢,还是在家?二少爷和三少爷我就不带了,孩子太多我顾不过来。”
孙姨娘听了,脸顿时胀得通红,谢氏这无疑就是看不起她的两个孩子,这不是打脸么?妙贞看她又羞又气,连忙打圆场说道:“母亲,您看我和增寿陪您回我外祖家拜年,我娘那里冷冷清清,我看不如您安排一辆马车让孙姨娘带两个孩子去给别院陪我娘吧。刚好过年了家里有些碎活儿,让孙姨娘给我娘打个下手。”谢氏听了,也不回答,只带着孩子们往大门口走去。
妙贞连忙叫来外院的管事来福,吩咐道:“来福,等下我跟夫人走后,你安排辆马车、亲自送二少爷、三少爷和孙姨娘到别院夫人那里去。另外去库房里挑些贵重礼品送到孙家给孙老爷,账记到我名下,回头我再去库房补条子。往年夫人几时回府,你算着时间提前把孙姨娘送回来。”
来福听了,连忙领命去安排了。孙姨娘此时感动得语无伦次,拉着妙贞的手哭泣地说:“大小姐,国公爷不在府里,若不是您,我和俩孩子都没活路了。”妙贞脸色一沉轻生斥责道:“孙姨娘你这是说什么糊话呢,二弟、三弟是我们府里正儿八经的少爷,以后也是父亲的左膀右臂,你把孩子照顾好,以后有享不清的荣华富贵。今天的话别再说了,夫人就是脾气不好,小事儿上跟你置气,大事儿上何曾刻薄过你们?切不可心生怨怼、不敬主母。”孙姨娘自知失言,连连认错。
徐府一行人,夫人、三位和两位少爷,外加各自的丫鬟、保姆和奶妈,外加无数礼品,足足四辆马车浩浩荡荡向谢家驶去。刚一到街口,管家就带着两个仆人在恭候了,管家一看徐府的马车到了,连忙上前迎接。一进大厅,谢家老太爷和太夫人就起身相迎,谢氏连忙带着一群孩子们给二老行礼拜年。
谢太夫人一把从奶娘手中接过增寿,看这个孩子眉清目秀与妙贞美颜有些相似,眉宇之间的神情又与徐达一般无二,孩子粉粉嫩嫩,长得真爱可爱,也非常喜欢,高兴地说:“我这个小外孙还是第一次见,等下让外祖母给你包个大红包。说完一旁的婆子连忙递过来一个造型别致的长命锁,谢太夫人一边给增寿戴一边说:“来,给我的乖外孙带个长命锁,保佑我们小乖乖一生平安,长命百岁。”
妙贞看这个长命锁价值不菲,知道谢家也是拿出了诚意的,连忙撒娇拉着谢太夫人的手说:“外祖母,贞儿不依,你给弟弟的长命锁这样好,我们国公府也没有这样的宝贝,外祖母有了宝贝只给弟弟,不是偏心是什么?”
太夫人听妙贞这么说,知道她领情,也很欢喜,点着她的鹅头说道:“你这个坏丫头,这些年从我这里得了多少好东西,我那几个嫡亲的孙女谁不说我偏心。外祖母啊可给你攒着呢,等你及及笄的时候,外祖母送你一个比这更好的,给你加笄。”谢氏也连忙说:“母亲,你可真要把这几个孩子惯坏了!”谢氏几个嫂嫂也慌忙拉住几个孩子,送上红包,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众人在谢府玩了一天,黄昏时分才收拾着回府。临行前谢太夫人又让丫鬟递上了两个大红包,轻声吩咐女儿:“二妞啊,娘知道你在徐府过得也不容易,妙贞的娘回来后你地位尴尬,她又生了儿子,好在她也不跟你争,人也老实。你守着允恭和两个丫头,以后徐国公封妻荫子也都是你的荣耀,孙姨娘那边,面子上一定要过得去,不可落人口舌,何况我们与孙家还沾亲带故呢!你的夫婿是有勇有谋的人,你的那点手段他门清,切不可自作聪明失了丈夫的欢心,何况那娘三个满打满算能吃多少用多少?你手指露一下就够他们过了。下次再回来,把他们也带上,这是面上的事儿,切不可让人说三道四。”谢氏见母亲如此郑重其事,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妥,一阵脸红。匆匆告别母亲,上了马车。
一行人先是拐去了张氏夫人的小院,把妙贞和增寿送回家,顺便去给张氏请安,少不了又是一通寒暄。等谢氏带一行人回到国公府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孙氏也早回到府里收拾完毕来到门口迎接。谢氏看到添福和膺绪,连忙让丫鬟拿出谢太夫人准备的红包说道:“今日外祖父和几位舅舅没见你俩,特地包了大红包给你俩。今天母亲身子不好带不了你俩,等过一阵十五元宵佳节舅舅们回派车来接你们一起去外祖家赏花灯的。”两个小孩子一听,高兴坏了,白天的委屈愤怒一扫而空,就连孙氏也满面笑容连忙致谢。
妙贞原本是打算在家里陪母亲过完十五再回宫的,怎料才初八宫里就来人来接她了。据说是太子妃这两天身子不太好,妙贞一听,连忙收拾一下辞别了母亲张氏就回宫了。
进了宫,与皇后娘娘见了礼,妙贞就来东宫探望太子妃。太子妃见妙贞来看她,很高兴,躺在床上招呼妙贞坐她床边。妙贞关切地问道:“姐姐,我回家那日还好好的,怎么才几天气色就这样不好,可宣过太医了吗?”太子妃不好意思地说道:“可不是,许是过年这几日吃的净是大鱼大肉果子甜点,有些腻住了。这几日也不想吃饭,犯恶心,偏偏又浑身乏力。大过年的宣太医吃药都不吉利,过了十五要是还不见好,我再召太医。”
妙贞一听,连忙压低声音问道:“姐姐,可是有喜了?”太子妃连忙说:“不是不是,可不敢乱猜,我怀小郡主的时候想吃酸的又嗜睡,这次就是吃坏了。”妙贞拉过太子妃的手腕轻声说道:“姐姐糊涂,每一胎的反应都不相同。我母亲怀我时与怀增寿时症状完全不同。我粗通医理,给你把把脉看看。”
太子妃一听也非常高兴,乖乖让妙贞给她把脉。看着妙贞的神色越来越欣喜,太子妃也大喜过望:“贞儿,难道真的是有了?”妙贞连忙点头:“是的姐姐,我虽对医道只知皮毛,您这是喜脉我还是想当有把握的。赶紧让太子殿下宣太医细细诊脉,为您开方保养才是。”太子妃高兴得一扫病态,叫过自己的贴身宫女:“云儿,你去太子哪里让他宣太医,我好像是有喜了。”
不多一会儿太子就带着太医进来了,太医院院正亲自过来,细细搭脉,不一会儿就满脸笑容说道:“恭喜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已有快两个月身孕了。”闻讯赶来的皇后娘娘刚好进屋,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拉住太子妃的手:“好孩子,这大正月里就给我和你父皇添喜讯,我说呢这几日净是做美梦。好孩子,你可真是太有出息了。传我令,内务府现在就要选好稳婆和奶娘,太医院院长亲自看顾这一胎。太子妃三个月胎像坐稳前,院正不许出宫,要随传随到。”
太子也高兴得不得了,问院正:“太医,现在可能诊出男女?”只见院正稍加思索,就肯定地答道:“刚才卑职根据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的生辰、同房时间以及这脉像,臣用向上人头担保,这一胎必定得男。”
此言一出,满屋皆是欢呼,皇后笑着吩咐:“腊梅快去前殿给陛下报喜,东宫上下这个月双份例银,太医院院正赏黄金百两,等太孙出生后再加官进爵。”一听皇后说“太孙”,太子妃不由和妙贞相视一笑,落下泪来。
皇后把太子妃紧紧揽在怀里:“捷儿,好孩子,真是太争气了。传我的令,照年前的份例再赏郑国公府一份。郑国公夫人封一品诰命,郑国公是未来太孙的亲舅舅,赏黄金五百两。郑国公太夫人和蓝玉将军夫人,即刻进宫探望太子妃。让太子妃母亲多收拾些行李,在宫里多住些日子陪太子妃安胎。”太子妃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紧紧抱着皇后娘娘谢恩。
妙贞连忙走到皇后身边说道:“娘娘,咱们都回去吧,让太子妃好好休息,您就等着再过大半年抱金孙吧。”皇后一听,拉住妙贞的手说:“你可真是个小福星,今天刚进宫,就带来这天大的好消息。”太子妃也连忙说:“是啊,母后。不是妙贞提醒,我还想不到这层,只当自己是吃坏了肚子。我这喜脉还是贞儿先把出来的,您可要好好赏她。”
皇后一脸慈爱看着妙贞说:“贞儿也是个好孩子,你想要什么赏赐好好想想,想好了跟我说。咱们回坤宁宫吧,让太子妃好好休息。你这几天可得好好替太子妃分担下十五元宵佳节的庆典。”妙贞连忙答应,扶着皇后娘娘辞别了太子妃。
晚上马皇后和朱元璋兴奋地躺在床上,马皇后说:“捷儿这一胎生下来,咱就有大孙子抱了,这标儿的太子之位就更稳了。我只盼着捷儿多生几个孙子,数不清的孩子围着我叫祖母,要是再能见我的大孙儿结婚成家,四世同堂我这一生就圆满了。”
朱元璋也很高兴,搂着马皇后说:“有苗不愁长,有了大孙,标儿年富力强,明年再给他选两个侧妃,保管你一年抱俩孙子。这些日子,你上点心,把太子侧妃的人选定下来。要是可心,一下子选两个也未尝不可。徐达离京前,我与他隐晦提了想册立她女儿为侧妃之事,这老狐狸装作听不懂,我寻思着他未必乐意。他与常遇春虽然是多年好友,常遇春对他是既生瑜何生亮,他对常遇春一直都觉得是技高一筹的。如今让捷儿当正妃,他女儿做次妃,这个老匹夫还不太乐意呢。不过他也明白不管是他女儿嫁给老四、老五哪一个,都不如给标儿做次妃实惠。所以他不表态,估计还是要从长计议。咱也别一棵树上吊死,再看看其他人家有合适的没有。”
马皇后听了也是很为难:“贞儿这么乖巧明理女孩,我是真不舍放弃标儿给别的孩子。我这两年打眼看着,这标儿似乎也是很钟情妙贞的。这件事容我再想想,不过你说的对,咱们再看看其他人,有好的一下子给他册立两位侧妃。”
这边妙贞也和冯岳瑶说着恭喜的话:“今日娘娘下诏,你堂姐以后就是一品诰命夫人了,这不仅是郑国公府的荣耀,也是你宋国公府的体面啊。”岳瑶也很兴奋,拉着妙贞的手说道:“贞儿,我姐姐年纪轻轻就有诰命,与我母亲一样尊贵体面呢。这下我父亲也算对得起伯父的在天之灵了,我那可怜的姐姐也算是否极泰来,能嫁到太子妃的娘家得到婆婆、丈夫的疼爱。如今太子妃一人得道,也跟着鸡犬升天了。我父亲以后一定会对太子殿下更加尽忠,尽职尽责的。”
妙贞也点头说:”是啊,对太子尽忠就是对陛下尽忠,太子妃今天也为我请功呢,皇后娘娘说了让我好好想想要什么,必定让我如愿呢!”
岳瑶听了,连忙打趣说道:“那你还犹豫什么,当然是让皇后娘娘给你赐一个如意郎君啊!你这小丫头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我,你不喜欢太子,不想去东宫东宫做侧妃,并不是顾忌你与太子妃的姐妹之情,恐怕是你心有所属吧?”妙贞一听,连忙去捂岳瑶的嘴:“你这坏丫头胡说什么呢,小心隔墙有耳,你还让我活不活了?”岳瑶一听、也知道自己失言,连忙岔开话题。
夜深了,妙贞思索着岳瑶的话,思念着远方的父亲与燕王,也不知他们在那苦寒之地好不好,何时归来。这次父亲回来,一定要与他讲明自己的心事,让父亲为她做主。
秦王妃娘家无人,但她是徐达的义女,就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娘家的赏赐也送到了魏国公府。只有晋王妃的娘家永城侯府是按照惯例赏赐,相较之下少了很多晋王妃闷闷不乐了好几天,忍不住抱怨了几句,觉得皇后娘娘偏心。转天就被有心之人告知了皇后,气?郭惠妃在皇后面前对她破口大骂,皇后也愈加不喜这个儿媳,偏偏晋王远在千里之外,皇后也不好教训她,只得忍下了不满。
过年前妙贞和岳瑶都被家里接了过去,今年徐达不在家,除夕夜妙贞陪着母亲、姨母守岁,一岁多的增寿正是顽皮可爱的时候,妙贞是一刻也舍不得放手。大年初一一早,妙贞穿好新衣服、洗漱一新就带着增寿和奶妈来到国公府与谢氏夫人共度新年。
往年这一天,有几家世交都会来拜年,她得陪着谢氏招待客人。谢氏看女儿带着增寿早早来到,知道妙贞是给她面子,也很开心,连忙把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俩孩子递过去。然后从奶妈手里抱过增寿,紧紧抱住,说道:“我的儿啊,越长越像国公爷了,长大了肯定有福气,娘几天不见你就想得发慌呢。”
增寿与她不熟,挣扎了几下,从她怀中溜到了地上,恰巧遇到孩子们都进来了,就颤颤巍巍朝哥哥姐姐们爬了过去。谢氏拿起一包赏银看向增寿的奶妈,奶妈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谢氏把赏银放到奶妈手上说:“四少爷是国公爷的嫡长子,地位尊贵,你这一年多差当的好,我和国公爷都很满意。按理说四少爷满两岁就得把你辞了。只要你还好当差,尽心尽力照顾四少爷,听张夫人的话,以后不但能长期留在张夫人身边,我和国公爷也会重重的赏赐你的。”奶娘接过赏赐,连忙磕头谢恩,然后就连忙过去照顾增寿了。
妙贞笑着对谢氏说:“母亲,马车上我带了好多礼品回来。您不是把宫里秦王妃的赏赐都送到我娘那里了嘛,我娘说咱们府里迎来送往人情大,她那里也不待客。她就留下了一些吃食,其他的都让我带回来了。你看您明天回娘家、外祖父那里、几个舅舅和堂舅舅那里都得送礼,这些御赐之物您到娘家送礼也体面,我就自作主张替您收下了。”
谢氏听了,也非常高兴,拉住女儿的手说道:“贞儿啊,你娘就是太客气了,总是为我着想。有这些东西回娘家啊,我可太有面子了,家里的姐妹们都得被我比下去。你外祖父昨天还交代我,初二回娘家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你和增寿呢,咱家孩子们多,明天都跟着我回谢家挣压岁钱去。”妙贞连忙笑着答应。
第二天一早,妙贞又带着增寿和奶娘回到国公府,众人收拾妥当就准备陪谢氏回娘家了。谢氏准备妥当,低头看了看孙姨娘,冷冰冰地说:“妹妹,今天我回娘家,马车也坐不下,你看是带孩子,我给你安排几个奴才回孙家呢,还是在家?二少爷和三少爷我就不带了,孩子太多我顾不过来。”
孙姨娘听了,脸顿时胀得通红,谢氏这无疑就是看不起她的两个孩子,这不是打脸么?妙贞看她又羞又气,连忙打圆场说道:“母亲,您看我和增寿陪您回我外祖家拜年,我娘那里冷冷清清,我看不如您安排一辆马车让孙姨娘带两个孩子去给别院陪我娘吧。刚好过年了家里有些碎活儿,让孙姨娘给我娘打个下手。”谢氏听了,也不回答,只带着孩子们往大门口走去。
妙贞连忙叫来外院的管事来福,吩咐道:“来福,等下我跟夫人走后,你安排辆马车、亲自送二少爷、三少爷和孙姨娘到别院夫人那里去。另外去库房里挑些贵重礼品送到孙家给孙老爷,账记到我名下,回头我再去库房补条子。往年夫人几时回府,你算着时间提前把孙姨娘送回来。”
来福听了,连忙领命去安排了。孙姨娘此时感动得语无伦次,拉着妙贞的手哭泣地说:“大小姐,国公爷不在府里,若不是您,我和俩孩子都没活路了。”妙贞脸色一沉轻生斥责道:“孙姨娘你这是说什么糊话呢,二弟、三弟是我们府里正儿八经的少爷,以后也是父亲的左膀右臂,你把孩子照顾好,以后有享不清的荣华富贵。今天的话别再说了,夫人就是脾气不好,小事儿上跟你置气,大事儿上何曾刻薄过你们?切不可心生怨怼、不敬主母。”孙姨娘自知失言,连连认错。
徐府一行人,夫人、三位和两位少爷,外加各自的丫鬟、保姆和奶妈,外加无数礼品,足足四辆马车浩浩荡荡向谢家驶去。刚一到街口,管家就带着两个仆人在恭候了,管家一看徐府的马车到了,连忙上前迎接。一进大厅,谢家老太爷和太夫人就起身相迎,谢氏连忙带着一群孩子们给二老行礼拜年。
谢太夫人一把从奶娘手中接过增寿,看这个孩子眉清目秀与妙贞美颜有些相似,眉宇之间的神情又与徐达一般无二,孩子粉粉嫩嫩,长得真爱可爱,也非常喜欢,高兴地说:“我这个小外孙还是第一次见,等下让外祖母给你包个大红包。说完一旁的婆子连忙递过来一个造型别致的长命锁,谢太夫人一边给增寿戴一边说:“来,给我的乖外孙带个长命锁,保佑我们小乖乖一生平安,长命百岁。”
妙贞看这个长命锁价值不菲,知道谢家也是拿出了诚意的,连忙撒娇拉着谢太夫人的手说:“外祖母,贞儿不依,你给弟弟的长命锁这样好,我们国公府也没有这样的宝贝,外祖母有了宝贝只给弟弟,不是偏心是什么?”
太夫人听妙贞这么说,知道她领情,也很欢喜,点着她的鹅头说道:“你这个坏丫头,这些年从我这里得了多少好东西,我那几个嫡亲的孙女谁不说我偏心。外祖母啊可给你攒着呢,等你及及笄的时候,外祖母送你一个比这更好的,给你加笄。”谢氏也连忙说:“母亲,你可真要把这几个孩子惯坏了!”谢氏几个嫂嫂也慌忙拉住几个孩子,送上红包,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众人在谢府玩了一天,黄昏时分才收拾着回府。临行前谢太夫人又让丫鬟递上了两个大红包,轻声吩咐女儿:“二妞啊,娘知道你在徐府过得也不容易,妙贞的娘回来后你地位尴尬,她又生了儿子,好在她也不跟你争,人也老实。你守着允恭和两个丫头,以后徐国公封妻荫子也都是你的荣耀,孙姨娘那边,面子上一定要过得去,不可落人口舌,何况我们与孙家还沾亲带故呢!你的夫婿是有勇有谋的人,你的那点手段他门清,切不可自作聪明失了丈夫的欢心,何况那娘三个满打满算能吃多少用多少?你手指露一下就够他们过了。下次再回来,把他们也带上,这是面上的事儿,切不可让人说三道四。”谢氏见母亲如此郑重其事,也觉得自己做得不妥,一阵脸红。匆匆告别母亲,上了马车。
一行人先是拐去了张氏夫人的小院,把妙贞和增寿送回家,顺便去给张氏请安,少不了又是一通寒暄。等谢氏带一行人回到国公府时已经是华灯初上,孙氏也早回到府里收拾完毕来到门口迎接。谢氏看到添福和膺绪,连忙让丫鬟拿出谢太夫人准备的红包说道:“今日外祖父和几位舅舅没见你俩,特地包了大红包给你俩。今天母亲身子不好带不了你俩,等过一阵十五元宵佳节舅舅们回派车来接你们一起去外祖家赏花灯的。”两个小孩子一听,高兴坏了,白天的委屈愤怒一扫而空,就连孙氏也满面笑容连忙致谢。
妙贞原本是打算在家里陪母亲过完十五再回宫的,怎料才初八宫里就来人来接她了。据说是太子妃这两天身子不太好,妙贞一听,连忙收拾一下辞别了母亲张氏就回宫了。
进了宫,与皇后娘娘见了礼,妙贞就来东宫探望太子妃。太子妃见妙贞来看她,很高兴,躺在床上招呼妙贞坐她床边。妙贞关切地问道:“姐姐,我回家那日还好好的,怎么才几天气色就这样不好,可宣过太医了吗?”太子妃不好意思地说道:“可不是,许是过年这几日吃的净是大鱼大肉果子甜点,有些腻住了。这几日也不想吃饭,犯恶心,偏偏又浑身乏力。大过年的宣太医吃药都不吉利,过了十五要是还不见好,我再召太医。”
妙贞一听,连忙压低声音问道:“姐姐,可是有喜了?”太子妃连忙说:“不是不是,可不敢乱猜,我怀小郡主的时候想吃酸的又嗜睡,这次就是吃坏了。”妙贞拉过太子妃的手腕轻声说道:“姐姐糊涂,每一胎的反应都不相同。我母亲怀我时与怀增寿时症状完全不同。我粗通医理,给你把把脉看看。”
太子妃一听也非常高兴,乖乖让妙贞给她把脉。看着妙贞的神色越来越欣喜,太子妃也大喜过望:“贞儿,难道真的是有了?”妙贞连忙点头:“是的姐姐,我虽对医道只知皮毛,您这是喜脉我还是想当有把握的。赶紧让太子殿下宣太医细细诊脉,为您开方保养才是。”太子妃高兴得一扫病态,叫过自己的贴身宫女:“云儿,你去太子哪里让他宣太医,我好像是有喜了。”
不多一会儿太子就带着太医进来了,太医院院正亲自过来,细细搭脉,不一会儿就满脸笑容说道:“恭喜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已有快两个月身孕了。”闻讯赶来的皇后娘娘刚好进屋,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拉住太子妃的手:“好孩子,这大正月里就给我和你父皇添喜讯,我说呢这几日净是做美梦。好孩子,你可真是太有出息了。传我令,内务府现在就要选好稳婆和奶娘,太医院院长亲自看顾这一胎。太子妃三个月胎像坐稳前,院正不许出宫,要随传随到。”
太子也高兴得不得了,问院正:“太医,现在可能诊出男女?”只见院正稍加思索,就肯定地答道:“刚才卑职根据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的生辰、同房时间以及这脉像,臣用向上人头担保,这一胎必定得男。”
此言一出,满屋皆是欢呼,皇后笑着吩咐:“腊梅快去前殿给陛下报喜,东宫上下这个月双份例银,太医院院正赏黄金百两,等太孙出生后再加官进爵。”一听皇后说“太孙”,太子妃不由和妙贞相视一笑,落下泪来。
皇后把太子妃紧紧揽在怀里:“捷儿,好孩子,真是太争气了。传我的令,照年前的份例再赏郑国公府一份。郑国公夫人封一品诰命,郑国公是未来太孙的亲舅舅,赏黄金五百两。郑国公太夫人和蓝玉将军夫人,即刻进宫探望太子妃。让太子妃母亲多收拾些行李,在宫里多住些日子陪太子妃安胎。”太子妃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紧紧抱着皇后娘娘谢恩。
妙贞连忙走到皇后身边说道:“娘娘,咱们都回去吧,让太子妃好好休息,您就等着再过大半年抱金孙吧。”皇后一听,拉住妙贞的手说:“你可真是个小福星,今天刚进宫,就带来这天大的好消息。”太子妃也连忙说:“是啊,母后。不是妙贞提醒,我还想不到这层,只当自己是吃坏了肚子。我这喜脉还是贞儿先把出来的,您可要好好赏她。”
皇后一脸慈爱看着妙贞说:“贞儿也是个好孩子,你想要什么赏赐好好想想,想好了跟我说。咱们回坤宁宫吧,让太子妃好好休息。你这几天可得好好替太子妃分担下十五元宵佳节的庆典。”妙贞连忙答应,扶着皇后娘娘辞别了太子妃。
晚上马皇后和朱元璋兴奋地躺在床上,马皇后说:“捷儿这一胎生下来,咱就有大孙子抱了,这标儿的太子之位就更稳了。我只盼着捷儿多生几个孙子,数不清的孩子围着我叫祖母,要是再能见我的大孙儿结婚成家,四世同堂我这一生就圆满了。”
朱元璋也很高兴,搂着马皇后说:“有苗不愁长,有了大孙,标儿年富力强,明年再给他选两个侧妃,保管你一年抱俩孙子。这些日子,你上点心,把太子侧妃的人选定下来。要是可心,一下子选两个也未尝不可。徐达离京前,我与他隐晦提了想册立她女儿为侧妃之事,这老狐狸装作听不懂,我寻思着他未必乐意。他与常遇春虽然是多年好友,常遇春对他是既生瑜何生亮,他对常遇春一直都觉得是技高一筹的。如今让捷儿当正妃,他女儿做次妃,这个老匹夫还不太乐意呢。不过他也明白不管是他女儿嫁给老四、老五哪一个,都不如给标儿做次妃实惠。所以他不表态,估计还是要从长计议。咱也别一棵树上吊死,再看看其他人家有合适的没有。”
马皇后听了也是很为难:“贞儿这么乖巧明理女孩,我是真不舍放弃标儿给别的孩子。我这两年打眼看着,这标儿似乎也是很钟情妙贞的。这件事容我再想想,不过你说的对,咱们再看看其他人,有好的一下子给他册立两位侧妃。”
这边妙贞也和冯岳瑶说着恭喜的话:“今日娘娘下诏,你堂姐以后就是一品诰命夫人了,这不仅是郑国公府的荣耀,也是你宋国公府的体面啊。”岳瑶也很兴奋,拉着妙贞的手说道:“贞儿,我姐姐年纪轻轻就有诰命,与我母亲一样尊贵体面呢。这下我父亲也算对得起伯父的在天之灵了,我那可怜的姐姐也算是否极泰来,能嫁到太子妃的娘家得到婆婆、丈夫的疼爱。如今太子妃一人得道,也跟着鸡犬升天了。我父亲以后一定会对太子殿下更加尽忠,尽职尽责的。”
妙贞也点头说:”是啊,对太子尽忠就是对陛下尽忠,太子妃今天也为我请功呢,皇后娘娘说了让我好好想想要什么,必定让我如愿呢!”
岳瑶听了,连忙打趣说道:“那你还犹豫什么,当然是让皇后娘娘给你赐一个如意郎君啊!你这小丫头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我,你不喜欢太子,不想去东宫东宫做侧妃,并不是顾忌你与太子妃的姐妹之情,恐怕是你心有所属吧?”妙贞一听,连忙去捂岳瑶的嘴:“你这坏丫头胡说什么呢,小心隔墙有耳,你还让我活不活了?”岳瑶一听、也知道自己失言,连忙岔开话题。
夜深了,妙贞思索着岳瑶的话,思念着远方的父亲与燕王,也不知他们在那苦寒之地好不好,何时归来。这次父亲回来,一定要与他讲明自己的心事,让父亲为她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