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早朝后,燕王来给皇后娘娘请安。母子寒暄两句后,燕王突然说:“母后今日早朝前,魏国公说他已向父皇提起,想将长女许配与我,不知父皇母后这边是何安排?儿臣仰慕妙贞许久,还请父皇母后成全。”

    皇后一听脸色微变,连忙出言阻止:“魏国公是有此意,不过已经被你父皇回绝了。我们早已为你选定了王弼的女儿,过几日她便会入宫,等母后为你调教一年就会正式赐婚。”

    燕王听到这里,忿忿问道:“那妙贞呢?母后将她许配给谁?”

    皇后一听,面露怒容:“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岂容你在这里置喙!妙贞你父皇与我已经选定他做东宫次妃,不日圣旨就会下来!”

    燕王一听,一下子从椅子上坐起来,气愤地说道:“母后与父皇想来偏袒大哥,他是长子又是太子,占着名分,也未尝不可。可如今是魏国公不愿意将女儿嫁入东宫做妾,想将女儿许配给我。难道真如传言那般我并非母后所出,父皇和母后才这般看不上我吗?”

    皇后闻言大怒,厉声呵斥道:“这种流言蜚语你也肯信,你有没有脑子!”

    燕王梗着脖子:“母亲也听到过这般流言蜚语,为何不澄清,为何不与孩儿明言?”

    皇后指着燕王的鼻子呵斥:“你这个蠢货,历朝历代宫中的流言蜚语还少吗?既是流言就当置之不理,大张旗鼓去澄清难道不会越描越黑吗?”

    燕王闻言连忙下跪哭道:“孩儿情急之下说错了话,还请母后息怒。只是儿臣不论多么努力,母后都不夸赞一句。二哥三哥从小惹事生非,母亲也不曾冷对,五弟醉心于花草母后也是疼爱有加。只有对儿臣从来都是不冷不热,动辄训斥。”

    皇后用发抖的手指指着燕王骂道:“你这孩子从小争强好胜,心里憋着一股劲要在父母面前拔尖,你当我们做父母的眼瞎?太子是储君,将来是要承继我们大明江山的,他要的兄弟是如你二哥和你三哥这般虽不才却忠心耿耿的,绝不是你这般与他明里暗里争高低的。我从不给你好脸色,你尚且如此,我再给你赞许鼓励,你还不上天啊?今日我与你明说,太子和你虽然情属兄弟,实际上就是君臣。”

    燕王听到这里,略带哭腔说道:“儿臣从小就听到这般胡言乱语,二哥三哥有时也会话里话外影射我不是嫡皇子。儿臣发奋图强,不是为了与太子争高低,实在是为了让父皇和母后看在儿子努力用功的份上,多疼儿子一些,证明儿子确实是母后亲生,有母后的疼爱和赞赏。对于太子,只要儿做父皇母后一天的孩子,就以太子马首是瞻生生世世追随,绝对不做一件对不起太子,自绝于父母的蠢事。”

    马皇后听他如此说,脸上的神色缓和不少:“你起来坐下吧。古往今来,皇位高高在上,可是储君只有一人。隋文帝一生果断,英明神武还是被杨广蒙蔽,摈弃了长子,选择了一个祸害。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皇位杀了一母同胞的兄长和弟弟。我是你们的母亲,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和你父皇只有把太子一人当作心头肉,才能绝了你们对大位的觊觎之心。这何偿不是对你们保护?只要安分守己,对太子忠心耿耿,自有那无限的荣华富贵让你子子孙孙传承。”

    燕王听到这里又起身跪下,哭着说。“儿今日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孩儿虽然争强好胜,也只是为了获得父皇母后的夸赞,绝对不敢跟大哥争高下。孩儿以前有做的不好的,以后一定改正,对太子也会更加敬重,儿必安分守己努力为太子殿下守疆拓土,成为我大明的一代贤王。母后求您怜惜孩儿,自小被这流言蜚语所伤,被奴仆轻视,被兄弟们嘲笑。孩儿仰慕妙贞已久,母亲是了解她的,若得妙贞为妃,她必能劝着儿臣勤谨忠心,为太子殿下冲锋陷阵。”说要伏地号啕大哭。

    燕王说的真诚又委屈,皇后心里也很难过。这些年自己对流言对置之不理没想到对老四的伤害如此之深,竟让他受了这么多委屈,也是一阵心疼,不由流下泪来。

    正在这时岳瑶抱着小太孙进来了,岳瑶一看这副景象连忙说:“太孙殿下看不到娘娘闹人呢,我这就把他抱出去。”说要作势要走,小雄英一看要离开祖母,哭得更凶了,伸着双手要皇后抱。皇后心疼孙子,连忙起身,从岳瑶手里抱住雄英。不料雄英趴在皇后胸前,看她眼角和脸上都有泪痕,竟然用自己胖乎乎的小手擦拭泪珠,然后又讨好地亲了亲她。

    这下皇后娘娘胸中涌出一股暖流,感动地不得了,怒目看向燕王:“看看你们这群不孝子,成天就会惹父母伤心流泪,一把年纪,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还不如你不到周岁的侄儿心疼我。你赶紧退下吧,这桩婚事我会仔细考虑的。”

    燕王一听,只得起身,一边走一边擦眼泪,步履沉重、垂头丧气。

    皇后娘娘又抱着孙子哄了大半天,才问岳瑶:“瑶儿,你说是把贞儿许给太子好,还是许给燕王好?”

    岳瑶想了他一会儿,真诚地说:“娘娘我年龄小,也不懂许多。只是太子己经有了太子妃,贞儿好便要把她嫁给太子,那定远侯王弼女儿进宫后比妙贞更好怎么办?也嫁给太子吗?外人不会觉得娘娘把贞儿许配给太子是因为看中贞儿,只会觉得是陛下和娘娘看中魏国公。魏国公已经是功臣里的第一,再把女儿嫁入东宫,这烈火烹油未必是好事。何况有地位这么煊赫的侧妃,太子妃娘娘和太孙殿下以后能有什么舒坦日子?”

    皇后娘娘看了眼自己怀中乖巧可爱的大孙子,心中愈发柔软,然后示意岳瑶继续说。

    于是岳瑶说道:“娘娘其实我和贞儿都挺幸运的,在家里父母疼爱,能得到陛下和娘娘的垂怜进宫与几位皇子公主一起侍奉,本就比大多数女子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强。何况陛下和娘娘待我们如亲生女儿一般,悉心调教。太子侧妃比燕王正妃更尊贵,魏国公和妙贞当然更清楚。只是我了解她,太子与太子妃青梅竹马的结发夫妻,她若嫁娶东宫太子对她不如太子妃,她心里肯定难过。谁不希望与夫君心心相映。如果太子移情别恋对她比太子妃更好,这样的感情她似乎也不想要。谁又喜欢朝三暮四的男人。我父亲说,贞儿不愿嫁入东宫,魏国公就向陛下提亲燕王,一则说明他确实爱女儿,不愿意用女儿攀龙附凤。第二则说明魏国公确实不贪恋权势,对陛下忠心耿耿!太子侧妃的富贵,天下又有几人能拒绝。”

    皇后听到这里也有些动容,强扭的瓜不甜,没有什么比东宫的安稳和谐更重要了。怪不得皇觉寺的高僧看不透这二人的姻缘,原来是有缘无份。罢了,既然如此,就把妙贞许配给老四吧。只是这个人情万落到太子头上,让老四永远记得太子的这份大恩。

    皇后娘娘让身边份大宫女腊梅把话带到,太子心里虽然怅然若失,又想到母后的用心良苦,与燕王的手足之情,一妻两妾如此和睦,也明白自己不能太贪心,索性痛快答应了下来。能用一个徐妙贞换回一个忠心耿耿的弟弟,这桩生意还是划算的。

    晚上太子躺在太子妃的身边,摸着她隆起的肚子说道:“捷儿这胎如此辛苦,一定又是一个磨人调皮捣蛋的男孩子。三弟这都有了儿子,四弟的婚事还没定下,你觉得贞儿如何,他们二人可相配?”

    太子妃闻言大喜,说道:燕王殿下和贞儿那当然是佳偶天成,一对璧人。”太子对妙贞有私心,她如何不知。这侧妃太子迟迟不立,不就是给妙贞留着。太子也知道太子妃的顾虑,所以他放弃了妙贞,第一个就告诉妻子让她安心。

    看妻子高兴又说道:“你看昭月和云霞哪一个顺心,就封为侧妃吧,以后东宫就你们一妻二妾,不再进新人了。”

    太子妃听到这里,心中十分欢喜,更觉得太子对自己关爱有加。于是感动地说道:“殿下,这俩人都是安分守己,温柔贤惠的好女子,就看您更中意哪一个,我没有意见。”

    太子握着常捷的手,温柔地说道:“捷儿,我说过你是东宫的主母,其他人再好也是服侍我们夫妇的,以后这些事都由你做主。”

    太子妃愈发感动,思索片刻答到:“殿下,那就看这二人谁先生下庶长子吧,孩子的生母地位不能太低,谁先生儿子就给谁升位份。”

    太子听常捷这么说,忍不住在她脸颊亲了一口,夸她聪明贤惠。

    第二日早朝结束后,太子留下燕王,对朱元璋说:父皇,昨日太子妃向我提起,三弟儿子都有了,四弟的婚事还没定下来。我看魏国公长女温柔大方仪态万千,又得母后带在身边悉心调教,与四弟可谓是佳偶天成。儿臣恳请父皇为他二人赐婚,选吉日完婚,早日为我皇家开枝散叶。”

    燕王一听大喜过望,连忙给太子行礼致谢,朱元璋也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不到中午,这个好消息就传遍了后宫,大家都跑到妙贞这里道喜,羞的妙贞躲进房里不肯出来见人。

    晚上,岳瑶过来她房间叙话,看她一脸娇羞,又掩饰不住喜悦,忍不住调笑她:“看你春心荡漾的样子,燕王有那么好吗?”

    妙贞不好意思地说:“哎呀,好瑶儿,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我能得尝所愿,还多亏你抱着太孙到皇后娘娘面前晃悠,才让她心疼孙子,又多亏你巧舌如簧,才让娘娘彻底打消了让我嫁入东宫的念头。我以后一定会报答你的。”

    岳瑶听到这里自豪地说:“那是,当时我故意抱着太孙要走,又怕娘娘不留我,心一狠悄悄拧了太孙大腿一把才把他弄哭留下来。事后想想怕的要死,不过为了你的终身幸福,我也认了。

    第二日,妙贞就要出宫回府待嫁了。一大早妙贞就过来与皇后娘娘辞行。“陛下看中你父亲和你,特地等钦天监算出一个好日子就会派李善长去国公府宣读赐婚的圣旨。你回家了要好好陪伴父母家人,婚期定好了,我就派个人去教你大婚的礼仪。”妙贞听完皇后娘娘的嘱咐,下跪拜谢辞别了皇后。

    走出坤宁宫,就看到太子妃带着一个妙龄女子,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身量纤细如弱柳扶风,眉眼弯弯,看起来就柔情似水,鼻子高耸皮肤白皙,让人一见难忘。太子妃拉过她来对妙贞说:“贞儿,她叫昭月是太子嫔,来了宫里许久一直在东宫,你也没见过。我今天身子不爽,不能送你出宫了,让昭月送你吧。我进去给母后请安去了。‘’

    妙贞连忙给太子嫔行礼,昭月似乎是受不起的样子,手忙脚乱扶起妙贞:“徐姑娘不必客气,马上就是一家人了。今日我们娘娘不方便,昭月能送姑娘出宫是我的福气。”

    太子妃进坤宁宫后,妙贞和昭月也朝着宫门口走去,路上妙贞问:“娘娘入宫后,可过得习惯吗?”

    昭月听妙贞问她,连忙恭敬地回答:“习惯的,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家里就我一个孩子,别说兄弟了,姐妹都没有一个。家里也没什么亲戚在应天,整日里孤孤单单的。来了宫里,有我家娘娘和云霞妹妹陪着说说话,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而且宫里比我家里吃得好,我都胖了。”

    一句话把妙贞逗笑了,穿过花园的时候,看到秦王妃正在等她。她连忙过去施礼,秦王妃说道:“你今日出宫,再见你就是你大婚的时候了,少说半年不得见,我送送你吧。”

    两人挽着手,昭月在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秦王妃不禁对妙贞说道:“这个太子嫔还挺乖巧的,太子妃很喜欢她,上次去看我也带着她。”妙贞看了秦王妃一眼:“姐姐空了帮太子妃把把关,要是个不安分的记得提醒太子妃早做防范,太伶利乖巧的怕太子妃弹压不住呢!”

    秦王妃说道:“那是自然,我不就是前车之鉴嘛?”

    妙贞看她有些伤心,连忙拍了拍她的手背,以示安慰。

    眼看要到宫门口了,秦王妃从怀中拿出两张纸递给妙贞:这是我外祖父家传下来的古方,你按照方子上的药膳吃,保你白白嫩嫩气色好。还有一张是外敷的方子,有这两张方子,婚礼那天绝对是最美的新娘子。”

    两人正说着,看到太子朝这边过来,三人连忙行礼。太子笑着说:“知道贞儿今日回家,我特地备下厚礼来送,还好赶上了。说着大太监王贵柱拿着一个大盒子对妙贞说:“徐姑娘,太子殿下特地去东宫的库房里给您挑了这许多礼物,件件都是价值连城啊!”

    妙贞连忙推辞,不料昭月接过话来:“妙贞姑娘莫要推辞,我们太子殿下拿您当他的亲妹妹呢。太子妃还说当年她嫁到东宫前,多亏了您帮着给太子带礼物,皇后娘娘都发话了让我们太子殿下以后给您补一份大礼。您看这机会不就来了,您不收我们殿下哥娘娘都过意不去。”

    太子一听,赞许地说道:“昭月说的对,太子妃拿你当亲妹妹,那也是我亲妹妹,你都收下吧。当你的嫁妆带入宫里,肥水不流外人田。”妙贞听太子如此说,只得收下。王贵柱一看,连忙往宫门口走去,把盒子放在了送妙贞回家的马车上。

    妙贞行礼辞别了众人,坐上马车向家里驶去。

章节目录

最强皇后养成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月半妞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月半妞妞并收藏最强皇后养成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