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燕王午后就匆忙回宫,跟着的顺子连忙拼退左右,自己守在外面。妙贞一看,连忙站了起来。
“贞儿,你可曾与诚意伯刘伯温大人府上有何牵扯?”燕王焦急地问。
妙贞听丈夫提及恩师,脸色一变,点头回道:“有,刘伯温大人乃我授业恩师,与我情同父女。”
燕王大吃一惊,他原想着是徐达与刘伯温惺惺相惜,私下有些来往。没想到娇妻竟然是聪明绝顶的刘伯温的爱徒,怪不得如此聪慧博学。
看妻子一脸焦急,他连忙对外说:“顺子你去将来人带进来吧,到书房等我。”
然后又对妙贞说:“诚意伯刘链的管家日夜兼程去到军营找我,一定要见你,似有大事发生。我看来人神色倦怠,一看就是赶了好几天路了。那人说话也滴水不露,看不出破绽,我怕耽误你的大事,这才赶回来问问你。”
妙贞听到这里,拔腿就往书房走去,刚坐下,顺子就将来人带了过来。
妙贞一看,此人正是驾车送刘伯温去别院给妙贞上课的马夫,原来此人是刘府的管家。
来人一看到妙贞,就连忙跪倒在地上,哭着说:“王妃娘娘,我家伯爷四日前被胡惟庸的手下胁迫着跳井自杀了!伯爷赴死前,知道难逃一劫,休书一封让我无论如何也要送到您手中。可怜墨迹未干,我家主人就惨遭毒手。”话音未落他就忍不住号啕大哭。
妙贞连忙接过他递上来的书信打开。
“妙贞贤妹:
自家父被奸人所害,愚兄常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不能手刃仇人为父报仇。五年来,我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私下收集胡党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证据。
怎料一招不慎打草惊蛇,胡惟庸党羽众多、走狗无数,终让他发觉。如今愚兄被他逼入绝境,才想起父亲在世时常训斥我行事不够周密,百事不密则成害。
家父在时,常夸赞师妹办事稳重、思虑周全。愚兄慷慨赴死也是死得其所,并无所畏惧。只是父亲大仇未报,犬子刘廌虽痴长师妹两岁,却为人呆板,一心只读圣贤书,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幼弟刘璟为人方正、宁折不弯,不谙官场生存之道。
家父朝中好友只有宋濂师傅等文人,愚兄赴死之际也无可以托付的可靠之人。想起家父常说师妹乃女中诸葛,不但胸中有丘壑,心底纯善、恩怨分明。想到君与家父有师生之谊,又曾与我兄妹相称。
愚兄不才,斗胆临终托付。望贤妹看在先父的薄面上,对我刘家照拂一二,护他二人周全。先父临终前叮嘱我刘家子孙不可再学这帝王权谋之术,想来很多事看得透彻。若有机会让他二人归隐田园、远离朝堂无灾无难度过一生。
搜集到的证据,愚兄出京前已放在稳妥的地方,送信之人自会将证物转于师妹。若一日陛下有圣裁清算胡党,望燕王或魏国公拿能拿出证据,拨乱反正为我大明清除奸佞,以慰先父在天之灵,愚兄亦能瞑目、含笑九泉。
兄刘链绝笔。”
妙贞看到这里,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双手不住颤抖。
燕王连忙过来,扶住妻子坐下。
“大公子和二老爷如今在何处?”妙贞压抑着内心的悲痛问来人。
“回王妃娘娘的话,我家老爷在江西任上的时候,只有夫人随行。大公子留在浙□□田老家祖宅读书,二老爷在京城的诚意伯府管家。”来人止住哭泣,毕恭毕敬地回答。
“稍后我会休书一封,你带到魏国公府,自有人将信送到我父亲手中。眼下之际,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对外只说你家老爷意外身亡,切莫提及一句被奸人胁迫,咬死了是意外。我家王爷会即刻派人去青田暗中保护你家公子,等我父亲安排妥当,为你家二老爷在偏僻的地方找找一个闲职去上任。你务必劝说你家二老爷带上全部家眷一起赴任。他到任后务必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我会再安排人送大公子过去与叔父团聚。”妙贞沉着冷静低安排着。
燕王一脸欣赏地看着妻子,不意她如此稳重,处变不惊且思虑周全。
看管家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妙贞叹了一口气说道:“为今之计认输保命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放心,待胡惟庸倒台抄家那天,我亲自祭拜恩师,告诉他这个喜讯。他害我师傅的,必让他十倍偿,百倍还。”
刘府管家听妙贞这么说,感动的涕泪横流,重重地给妙贞瞌了几个头,才下去。
“贞儿需要我联合你父亲,扳倒胡惟庸为你师傅、师兄报仇吗?”燕王郑重地问。
妙贞摇摇头,“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能做,胡惟庸他不是一个人,他背后有李善长,有淮西多少亲贵?我们这点能力根本扳不倒他!”
看燕王满面愁容,妙贞安慰着说:“殿下莫慌。你我都知道,父皇收拾胡惟庸是早晚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添把柴,让这把火烧得更旺,让这一天来的更早。”
燕王脸色稍霁说道:“父皇不满中书省已久,如今太子殿下羽翼丰满,事事都能独当一面。父皇又正值壮年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他二人就能处理好了大部分政务,偏偏胡惟庸还把持着朝政。许多事到中书省就处理了,根本就不能上达天听。许多事父皇、太子都不知道,胡惟庸自己就处理完了。”
妙贞点头附和说:“父皇是开国明君,如何不知胡惟庸的手段,只等他自己作死新账老账一起算呢。倘若刘家的人去告御状,父皇反而觉得有可能是诬告。如今刘家闭口不提此事,他反而疑心是受了胡惟庸的胁迫。刘璟去穷山僻壤的地方,他会认为是胡党对刘家人的继续迫害。帝王之术,讲究的是平衡,互相制约。如今浙东派被淮西派打压迫害成这样,父皇难道会容忍一方独大吗?刘家越不喊冤,陛下越觉得刘家人冤。刘家人越惨,父皇越能感觉到胡惟庸的势力之大。软刀子杀人才更致命。”
听到这里燕王忍不住赞叹:“贞儿不愧是河东先生的高足,当真是聪慧无双,算无遗策。我是父皇的儿子,还没有你了解父皇。为夫能娶你为妻,真是三生有幸,祖宗庇佑。”
妙贞被丈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冲着他莞尔一笑说道:“哪里是殿下不了解父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
过了一个多月,京中就传来的消息,胡惟庸的儿子在大街上骑马狂奔,摔下马又碰巧被迎面而来马夫驾着马轧死在车轮下。胡惟庸一气之下,还没有收监审讯,就直接处死了马夫。
消息传到宫里,龙颜大怒。陛下没想到胡惟庸罔顾国法、专横跋扈到这个地步。于是将胡惟庸叫到面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还戏言让胡惟庸一命抵一命。直吓得胡惟庸跪地求饶、痛哭流涕,陛下才让他告退。
这件事虽然没能让胡惟庸获罪,满朝文武却十分清楚明白,皇帝陛下并不代待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于是乎,很多人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快要变天了。
默默与他绝交的,悄悄疏远他的,暗中搜集他的罪证准备立功的,各方伺机而动。
燕王拿着手中的密信,与妙贞讨论着这件事和如今的朝局。看妙贞一脸淡定,燕王有些不解,原以为她会很高兴,没想到她如此平静。突然燕王福至心灵,看着妙贞说:“贞儿这些人莫非是你的手笔?那马夫莫非是你的人?”
妙贞没想到燕王猜到了其中的门道,本来想否认,又一想夫妻之间还是要坦坦荡荡,否认的话到嘴边又咽下了,直接默认了。
“贞儿,你是怎么做到的。马夫是你的人不难猜,可这胡公子是如何不偏不倚刚好摔下马的?难道这丞相府里的马夫也是你的人?”燕王一副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她问道。
“我哪儿有这么神通广大!丞相府鱼龙混杂还有父皇的密探,借我两个胆我也不敢往丞相府安插人手。被父皇发现咱们俩还有命吗?”
燕王想想也是,可又不明白其中的门道。妙贞看他迷茫,继续说:“轧死人的马夫的确是受我驱使,可胡府的马夫,却是自愿帮忙。胡公子欺男霸女,这马夫的妻女都曾被这登徒子欺侮轻薄,旁人三言两语的挑拨,他便能为我所用。”
燕王对妻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还是有一丝不解:“贞儿你不过是一介女流,小小年纪如何能寻得这些人为你所用,还有那轧死胡公子的马夫必定是个死士。你足不出户,如何能培养这么多人?”
妙贞淡淡一笑,说:“殿下莫要高看我,我父亲沙场立业,用得都是兵法大道。这般阴谋诡计
和卧底细作,我父亲和恩师都不精通。这些人都是秦王妃离京时就给我的。他们府上几十年的经营,大都、应天、汴京都有。自观音奴来到应天那一日,王保保就不断派人来,这些人大部分被父皇抓住,可没有被抓住的,可都是一等一都人才。这些人不愧被王保保和其父亲调教多年,如今的势力虽然不算大,但是藏在暗处,却能一招制敌。”
燕王感慨地说:“可恨我二哥有眼无珠,常干些买椟还珠的蠢事。倘若他能好好善待发妻,岂不是如虎添翼?如今这么好的一把利剑还不是便宜我了!”
妙贞笑着打趣说:“是啊,是啊以后清明、上元殿下要多给王保保将军上两柱香。王保保多年经营如今都是我们燕王殿下的了。”
“所以啊,二哥的惨痛教训我可要引以为戒,以后更要与王妃举案齐眉才是。娶到才貌双全的徐妙贞就已经赚到了,偏偏她还是大将军徐达的掌上明珠,怎能不让一众兄弟嫉妒。如今要是知道燕王妃还是文能安邦的刘伯温的关门弟子,太子殿下估计要气吐血,肠子都要悔青了。更何况秦王妃又给你一支看不见摸不着都精锐,哎呀呀,我们燕王妃再大明朝可不是所向披靡!”
妙贞看燕王这样不正经,气的拍了他两下说道:“这还不是为了保命!生在帝王家,总要未雨绸缪,想好退路的。若不是嫁给你,何苦这般日夜悬心,提心吊胆。”
燕王听到这里,紧紧抱住爱妻,心疼地说:
“贞儿放心,我必收敛性子,在太子面前伏低做小打消他的顾虑,让你和咱们的孩儿一辈子平平安安的。”
妙贞伏在丈夫怀里,感受着他坚实的胸膛,有力的心跳,心里有说不出的安稳踏实。
“贞儿,你可曾与诚意伯刘伯温大人府上有何牵扯?”燕王焦急地问。
妙贞听丈夫提及恩师,脸色一变,点头回道:“有,刘伯温大人乃我授业恩师,与我情同父女。”
燕王大吃一惊,他原想着是徐达与刘伯温惺惺相惜,私下有些来往。没想到娇妻竟然是聪明绝顶的刘伯温的爱徒,怪不得如此聪慧博学。
看妻子一脸焦急,他连忙对外说:“顺子你去将来人带进来吧,到书房等我。”
然后又对妙贞说:“诚意伯刘链的管家日夜兼程去到军营找我,一定要见你,似有大事发生。我看来人神色倦怠,一看就是赶了好几天路了。那人说话也滴水不露,看不出破绽,我怕耽误你的大事,这才赶回来问问你。”
妙贞听到这里,拔腿就往书房走去,刚坐下,顺子就将来人带了过来。
妙贞一看,此人正是驾车送刘伯温去别院给妙贞上课的马夫,原来此人是刘府的管家。
来人一看到妙贞,就连忙跪倒在地上,哭着说:“王妃娘娘,我家伯爷四日前被胡惟庸的手下胁迫着跳井自杀了!伯爷赴死前,知道难逃一劫,休书一封让我无论如何也要送到您手中。可怜墨迹未干,我家主人就惨遭毒手。”话音未落他就忍不住号啕大哭。
妙贞连忙接过他递上来的书信打开。
“妙贞贤妹:
自家父被奸人所害,愚兄常恨自己手无缚鸡之力,不能手刃仇人为父报仇。五年来,我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私下收集胡党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证据。
怎料一招不慎打草惊蛇,胡惟庸党羽众多、走狗无数,终让他发觉。如今愚兄被他逼入绝境,才想起父亲在世时常训斥我行事不够周密,百事不密则成害。
家父在时,常夸赞师妹办事稳重、思虑周全。愚兄慷慨赴死也是死得其所,并无所畏惧。只是父亲大仇未报,犬子刘廌虽痴长师妹两岁,却为人呆板,一心只读圣贤书,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幼弟刘璟为人方正、宁折不弯,不谙官场生存之道。
家父朝中好友只有宋濂师傅等文人,愚兄赴死之际也无可以托付的可靠之人。想起家父常说师妹乃女中诸葛,不但胸中有丘壑,心底纯善、恩怨分明。想到君与家父有师生之谊,又曾与我兄妹相称。
愚兄不才,斗胆临终托付。望贤妹看在先父的薄面上,对我刘家照拂一二,护他二人周全。先父临终前叮嘱我刘家子孙不可再学这帝王权谋之术,想来很多事看得透彻。若有机会让他二人归隐田园、远离朝堂无灾无难度过一生。
搜集到的证据,愚兄出京前已放在稳妥的地方,送信之人自会将证物转于师妹。若一日陛下有圣裁清算胡党,望燕王或魏国公拿能拿出证据,拨乱反正为我大明清除奸佞,以慰先父在天之灵,愚兄亦能瞑目、含笑九泉。
兄刘链绝笔。”
妙贞看到这里,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双手不住颤抖。
燕王连忙过来,扶住妻子坐下。
“大公子和二老爷如今在何处?”妙贞压抑着内心的悲痛问来人。
“回王妃娘娘的话,我家老爷在江西任上的时候,只有夫人随行。大公子留在浙□□田老家祖宅读书,二老爷在京城的诚意伯府管家。”来人止住哭泣,毕恭毕敬地回答。
“稍后我会休书一封,你带到魏国公府,自有人将信送到我父亲手中。眼下之际,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对外只说你家老爷意外身亡,切莫提及一句被奸人胁迫,咬死了是意外。我家王爷会即刻派人去青田暗中保护你家公子,等我父亲安排妥当,为你家二老爷在偏僻的地方找找一个闲职去上任。你务必劝说你家二老爷带上全部家眷一起赴任。他到任后务必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我会再安排人送大公子过去与叔父团聚。”妙贞沉着冷静低安排着。
燕王一脸欣赏地看着妻子,不意她如此稳重,处变不惊且思虑周全。
看管家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妙贞叹了一口气说道:“为今之计认输保命才是最重要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放心,待胡惟庸倒台抄家那天,我亲自祭拜恩师,告诉他这个喜讯。他害我师傅的,必让他十倍偿,百倍还。”
刘府管家听妙贞这么说,感动的涕泪横流,重重地给妙贞瞌了几个头,才下去。
“贞儿需要我联合你父亲,扳倒胡惟庸为你师傅、师兄报仇吗?”燕王郑重地问。
妙贞摇摇头,“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能做,胡惟庸他不是一个人,他背后有李善长,有淮西多少亲贵?我们这点能力根本扳不倒他!”
看燕王满面愁容,妙贞安慰着说:“殿下莫慌。你我都知道,父皇收拾胡惟庸是早晚的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添把柴,让这把火烧得更旺,让这一天来的更早。”
燕王脸色稍霁说道:“父皇不满中书省已久,如今太子殿下羽翼丰满,事事都能独当一面。父皇又正值壮年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他二人就能处理好了大部分政务,偏偏胡惟庸还把持着朝政。许多事到中书省就处理了,根本就不能上达天听。许多事父皇、太子都不知道,胡惟庸自己就处理完了。”
妙贞点头附和说:“父皇是开国明君,如何不知胡惟庸的手段,只等他自己作死新账老账一起算呢。倘若刘家的人去告御状,父皇反而觉得有可能是诬告。如今刘家闭口不提此事,他反而疑心是受了胡惟庸的胁迫。刘璟去穷山僻壤的地方,他会认为是胡党对刘家人的继续迫害。帝王之术,讲究的是平衡,互相制约。如今浙东派被淮西派打压迫害成这样,父皇难道会容忍一方独大吗?刘家越不喊冤,陛下越觉得刘家人冤。刘家人越惨,父皇越能感觉到胡惟庸的势力之大。软刀子杀人才更致命。”
听到这里燕王忍不住赞叹:“贞儿不愧是河东先生的高足,当真是聪慧无双,算无遗策。我是父皇的儿子,还没有你了解父皇。为夫能娶你为妻,真是三生有幸,祖宗庇佑。”
妙贞被丈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冲着他莞尔一笑说道:“哪里是殿下不了解父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
过了一个多月,京中就传来的消息,胡惟庸的儿子在大街上骑马狂奔,摔下马又碰巧被迎面而来马夫驾着马轧死在车轮下。胡惟庸一气之下,还没有收监审讯,就直接处死了马夫。
消息传到宫里,龙颜大怒。陛下没想到胡惟庸罔顾国法、专横跋扈到这个地步。于是将胡惟庸叫到面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还戏言让胡惟庸一命抵一命。直吓得胡惟庸跪地求饶、痛哭流涕,陛下才让他告退。
这件事虽然没能让胡惟庸获罪,满朝文武却十分清楚明白,皇帝陛下并不代待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大人。于是乎,很多人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快要变天了。
默默与他绝交的,悄悄疏远他的,暗中搜集他的罪证准备立功的,各方伺机而动。
燕王拿着手中的密信,与妙贞讨论着这件事和如今的朝局。看妙贞一脸淡定,燕王有些不解,原以为她会很高兴,没想到她如此平静。突然燕王福至心灵,看着妙贞说:“贞儿这些人莫非是你的手笔?那马夫莫非是你的人?”
妙贞没想到燕王猜到了其中的门道,本来想否认,又一想夫妻之间还是要坦坦荡荡,否认的话到嘴边又咽下了,直接默认了。
“贞儿,你是怎么做到的。马夫是你的人不难猜,可这胡公子是如何不偏不倚刚好摔下马的?难道这丞相府里的马夫也是你的人?”燕王一副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她问道。
“我哪儿有这么神通广大!丞相府鱼龙混杂还有父皇的密探,借我两个胆我也不敢往丞相府安插人手。被父皇发现咱们俩还有命吗?”
燕王想想也是,可又不明白其中的门道。妙贞看他迷茫,继续说:“轧死人的马夫的确是受我驱使,可胡府的马夫,却是自愿帮忙。胡公子欺男霸女,这马夫的妻女都曾被这登徒子欺侮轻薄,旁人三言两语的挑拨,他便能为我所用。”
燕王对妻子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过还是有一丝不解:“贞儿你不过是一介女流,小小年纪如何能寻得这些人为你所用,还有那轧死胡公子的马夫必定是个死士。你足不出户,如何能培养这么多人?”
妙贞淡淡一笑,说:“殿下莫要高看我,我父亲沙场立业,用得都是兵法大道。这般阴谋诡计
和卧底细作,我父亲和恩师都不精通。这些人都是秦王妃离京时就给我的。他们府上几十年的经营,大都、应天、汴京都有。自观音奴来到应天那一日,王保保就不断派人来,这些人大部分被父皇抓住,可没有被抓住的,可都是一等一都人才。这些人不愧被王保保和其父亲调教多年,如今的势力虽然不算大,但是藏在暗处,却能一招制敌。”
燕王感慨地说:“可恨我二哥有眼无珠,常干些买椟还珠的蠢事。倘若他能好好善待发妻,岂不是如虎添翼?如今这么好的一把利剑还不是便宜我了!”
妙贞笑着打趣说:“是啊,是啊以后清明、上元殿下要多给王保保将军上两柱香。王保保多年经营如今都是我们燕王殿下的了。”
“所以啊,二哥的惨痛教训我可要引以为戒,以后更要与王妃举案齐眉才是。娶到才貌双全的徐妙贞就已经赚到了,偏偏她还是大将军徐达的掌上明珠,怎能不让一众兄弟嫉妒。如今要是知道燕王妃还是文能安邦的刘伯温的关门弟子,太子殿下估计要气吐血,肠子都要悔青了。更何况秦王妃又给你一支看不见摸不着都精锐,哎呀呀,我们燕王妃再大明朝可不是所向披靡!”
妙贞看燕王这样不正经,气的拍了他两下说道:“这还不是为了保命!生在帝王家,总要未雨绸缪,想好退路的。若不是嫁给你,何苦这般日夜悬心,提心吊胆。”
燕王听到这里,紧紧抱住爱妻,心疼地说:
“贞儿放心,我必收敛性子,在太子面前伏低做小打消他的顾虑,让你和咱们的孩儿一辈子平平安安的。”
妙贞伏在丈夫怀里,感受着他坚实的胸膛,有力的心跳,心里有说不出的安稳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