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林晚殊甚至惊讶地停止了咀嚼,微微张开嘴,还露出沾了菜叶的牙齿。
见俩人傻乎乎地愣在原地,来通知的小吏只好大着嗓门,再重复一遍:“有人来保你们了!”
确定来者是要保他们俩?
要知道,所谓颇具势力的商队,可是晏传义胡诌出来的。
他和林晚殊,在这南陲小城,根本没有熟人。
“来保你们的人身份不简单,可别怠慢了。”小吏放低音量,甚至有几分不想让闲杂人等听到的意味,又恢复正常音量,“你俩别磨蹭了!男的别吃早饭了,女的吃完这个包子就走,别的不准吃了。给我快点儿出去!”
见俩人还是僵硬着一动不动,这个来通知的小吏,只好示意刚发完早饭的小吏们,半推半踹地打开了门,将俩人押送了出去。
“你们果然认识大人物。回头要记得顺便保我呀!”
一路跌跌撞撞地出去时,还听到里面有人冲他们拼命呐喊道。
他们在这边人生地不熟的,到底是谁来保的啊?
小吏们稍微松手后,俩人也可以正常舒服地走路了,在为首小吏的引导下,来到了县衙视野最开阔、花开得最美的一处花园。
穿过围成了一个圈的守卫,俩人见到了——
美貌宛若神人的昭县令。
大早上没睡醒也没吃饱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美男子,着实令人心情愉悦。
周围站立的人,无论是手持武器的守卫,还是端着茶具托盘的侍女,都是在这清晨上班的倒霉劲儿里,挤出一两分摸鱼的心思,也全拿去欣赏昭县令的盛世美颜去了。
只是此时昭县令的身边,并没有美得能与他相衬的颜夫人。
虽然年纪只有宁绢县申县令的一半,但毕竟官职平级,在这么一个严肃而又有几分诡异的场合,在场也确实只有昭县令一人,够资格与那个眼神凌厉的申大人平起平坐。
申县令为官多年,本就自带威严,何况身后还跟着一群美丽侍女和强壮守卫,架势浩荡得很。他明明与年轻的昭县令坐在同一张桌子的两边,却在用一种,既带着年长者对年轻者的藐视,也带着相对高职对相对低职的不屑,的目光,看向昭县令。
而年轻的昭县令,是一个人来的。
可尽管是如此,平日里明明温柔亲切的昭县令,此时面对威严又占理的申县令,也一点儿都不怯场。
这真正是让晏传义见识到了,什么叫县令的基本素养。
观察了这个场合的大概后,晏传义悄悄仔细打量了一下昭县令,他眼眶泛着黑,镇定中还是有些许疲惫。哪怕申县令的消息散播员,工作再如何高效率,昭县令能今天早上就赶过来,肯定都需要连夜赶路。
难怪他的身边,没有颜夫人,他定是让颜夫人好好休息去了。
“广言县刚上任的县令,据说任职那年,仅有二十五周岁?是难得一见的青年才俊,真是久仰。”
申县令在说这句客套话之前,先带着鄙夷,睨了被小吏们押送过来的,林晚熟晏传义二人一眼。
一旁的晏传义,也听出了申县令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哪来的小白脸男花瓶,竟然跟老子一个level?
明明都已经这个时候了,晏传义心里却还在盼着,昭县令不是因为他与林晚殊的事情来的。
虽说他和申县令都是县令,可县令的底气,到底都是所辖县的经济实力给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晏传义真的不希望看到,他与申县令因此事接下梁子。
“什么青年才俊,哪里比得过申大人官居县令之位数十载,经验丰富,治理有方,让宁绢县日益富饶昌盛。晚辈刚进门的时候,还看到你们这儿连看门的,都在拿鸡腿猪蹄面当早饭呢。那个碗啊,比两张脸都大!”
昭县令故作诙谐语气,也阴阳怪气回去了。
见这小年轻不好惹,申县令不与他争嘴上痛快了,而是切入正题:“昭县令啊,昨日贵县有两个枉法的商人,不仅使用欺骗手段,让我们这街上的布庄掌柜收购大批没有来头的布匹,还偷我们这边老手艺人的珍贵手艺,甚至在被我们的官吏发现之后,居然动手打人,殴打当差的小吏。此事十分恶劣,不知昭县令打算……”
不等申县令说完,晏传义酝酿片刻,装作依然吃醋的样子,暴跳如雷地上前与他们理论:“胡说!明明是你们的小吏没有一点儿教养——卖布不好好卖,为多赚几个布钱不择手段!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女子丈夫的面,公然对女子言语轻佻,举止放.荡!别说丝毫没有为官之人的觉悟,就连最基本的教养也没有!”
申县令本以为,把他在监狱里关一晚上,晏传义也该老实了,没想到他还在吃醋生气,一时有些招架不住。
“胡说,我没有!”
在申县令身后的守卫队伍里的应恒卿,万分委屈地说。
“哎呀,申县令呐。您手下这小吏,年纪尚小,对男女间的相处之道,不懂得把握一个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平时多让爹娘教育一下就好了。我也不是喜欢斤斤计较的人,何况您这手下,还是个半大孩子呢!只是昨日他的言行举止,确实是略无分寸了一些,我当时觉得很不适,只是念在他年纪尚小,才勉强没有生气。”
“我呸!”
晏传义情绪疯狂:“他都到这么大个县衙来当差了,还跟我说年纪小不懂事?难道你堂堂一个县令,净找些没教养的人做手下?”
林晚殊一边捂住晏传义的嘴:“传义,你少说两句。”
一边耐心与申县令等人解释,眼睛真诚地看着他们:“申县令,对不起。我夫君的反应,也确实过了一点儿,我会劝他别和小孩儿置气的。今日之事,是我们无礼了。还请二位大人不要因这事蒙了眼,失了英明与公允,好好定夺此事。”
“原来是贵县的小吏,有戏.弄妇女之嫌在先,只不过是与他们骗布庄买布一事,同时发生了。申县令却说是我的商人在被发现枉法后,殴打当差小吏。这两件事情,可万万不能混为一谈啊!”
昭县令露出扳回一局的笑容。
“殴打官吏之事,暂且搁置不谈。”申县令只好丢掉一个筹码,“就说这两个商人,以次充好,欺骗布庄掌柜买下没有被官府允许流入市场的布,这就是个大罪,更别说他们偷技艺的事。不知昭县令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他们卖给你们这儿布庄的布,都是从我广言县的织布人手中收购的,技艺水准在贵县之上。宁绢县在百业俱兴之后,曾经能与广言县一决高下的纺织手艺,也有所退步,明显地次于广言县。此事是为宁绢县历代县令所承认的。何况他们俩只是商人,织机都不会用。何来偷技艺一说?”
“说了这么久,昭县令还是对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将未经官府允许的布匹,私自流入市场。一直避重就轻,也不知道昭县令有何主意。”申县令手上只剩最后一个筹码了,但看上去依然运筹帷幄。
“广言县的每一寸布,都经过了陛下钦派的执章吏的手,除了不能送给外邦首领作礼。不仅可以卖到我朝的每一寸土,还能直接与外邦商人做交易。”
昭县令知道宁绢县对纺织业抓得很严,说这句话的时候,底气比之前略差一些。
“我说的是,我们月纱坊的允许……”
申县令露出即将获得胜利的笑。
“我朝历代都采取惠商利商的政策,申县令人为增加布匹这一货物流入市场的难度,是否有违惠商之策?”
宁绢县历代县令,都放任这种违背惠商政策的行为,甚至本人下场给做背书,最后却没有哪个出了事,这说明上面肯定是有别的考量。昭县令如果直接指出并给予批判,那也是很不明智的,只能委婉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哈哈哈,昭县令还是年轻了点儿。”见昭县令没有了一开始的锐利,申县令得意地笑了起来,“万事总会有例外。其实我宁绢的纺织生意,之所以多了月纱坊这一道步骤,也是因为我们宁绢情况特殊,是因为月纱坊是最适合宁绢县的。为官之道,怎能这般死板?昭县令你说是吧?”
对话进展到这个阶段,晏传义猛地想起了一个细节:昭县令二十五岁就当县令,哪怕只是一个穷县的县令,应该也不会除了实力颜值,没有别的东西吧。
而对面的申县令,应该会对昭县令的那个东西,有所忌惮的吧?
“念在你这两个商人年轻冒失,且是初犯,只要他们保证,以后绝对不将哪怕一根线卖到我宁绢县来!这事就按律罚银三十两,另因为他们还当众与县衙差吏发生口角,加罚五两。罚金一交,这事就算了了。”
对于申县令的这个答复,昭县令其实比林晚殊和晏传义都更不满意。
“申县令就这么放任手下人戏.弄妇女?”
昭县令颇有一丝指桑骂槐的意味。
“怎么?你还不满意?”
见两位大人要开始争锋相对了,林晚殊先上前郑重承诺:“可以。我们再也不往宁绢县卖布了,哪怕一条线也不卖。”
事情发展到这里,晏传义算是彻底见识到了,宁绢县的纺织市场到底关联着什么。
唉,看来打开宁绢县市场的计划,是要彻底泡汤了。
晏传义也不因为吃醋发怒了,与林晚殊一起向申县令保证,以后不会往宁绢县卖布了。
“既然你们二人已经醒悟,那这场殴打差吏的乌龙,就不与你们计较了。只是三十两是此事作罚的最低限度,还请二位及时交清罚款。”申县令压抑着嘴上的满意一笑。
“只是申县令,我们之前来月纱坊拜访的时候,隔着数百步路,就能听到织机运作的声音,恍若惊雷,十分刺耳。真是让人不敢想象,靠近那些织机,会听到怎样令人痛苦的响声。久而久之,纺织师傅们的耳朵,可否还受得了?”
马上就要被狼狈赶出宁绢县了,林晚殊还有最后一个疑问,趁着申县令心情好,赶紧询问一下。
这不问还好,一问,申县令和宁绢县衙上下所有人,都一脸震惊地看着林晚殊,每个人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申县令和他的人,为林晚殊说的话震惊。
晏传义和昭县令,则因他们为何要这么震惊而震惊。
见俩人傻乎乎地愣在原地,来通知的小吏只好大着嗓门,再重复一遍:“有人来保你们了!”
确定来者是要保他们俩?
要知道,所谓颇具势力的商队,可是晏传义胡诌出来的。
他和林晚殊,在这南陲小城,根本没有熟人。
“来保你们的人身份不简单,可别怠慢了。”小吏放低音量,甚至有几分不想让闲杂人等听到的意味,又恢复正常音量,“你俩别磨蹭了!男的别吃早饭了,女的吃完这个包子就走,别的不准吃了。给我快点儿出去!”
见俩人还是僵硬着一动不动,这个来通知的小吏,只好示意刚发完早饭的小吏们,半推半踹地打开了门,将俩人押送了出去。
“你们果然认识大人物。回头要记得顺便保我呀!”
一路跌跌撞撞地出去时,还听到里面有人冲他们拼命呐喊道。
他们在这边人生地不熟的,到底是谁来保的啊?
小吏们稍微松手后,俩人也可以正常舒服地走路了,在为首小吏的引导下,来到了县衙视野最开阔、花开得最美的一处花园。
穿过围成了一个圈的守卫,俩人见到了——
美貌宛若神人的昭县令。
大早上没睡醒也没吃饱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美男子,着实令人心情愉悦。
周围站立的人,无论是手持武器的守卫,还是端着茶具托盘的侍女,都是在这清晨上班的倒霉劲儿里,挤出一两分摸鱼的心思,也全拿去欣赏昭县令的盛世美颜去了。
只是此时昭县令的身边,并没有美得能与他相衬的颜夫人。
虽然年纪只有宁绢县申县令的一半,但毕竟官职平级,在这么一个严肃而又有几分诡异的场合,在场也确实只有昭县令一人,够资格与那个眼神凌厉的申大人平起平坐。
申县令为官多年,本就自带威严,何况身后还跟着一群美丽侍女和强壮守卫,架势浩荡得很。他明明与年轻的昭县令坐在同一张桌子的两边,却在用一种,既带着年长者对年轻者的藐视,也带着相对高职对相对低职的不屑,的目光,看向昭县令。
而年轻的昭县令,是一个人来的。
可尽管是如此,平日里明明温柔亲切的昭县令,此时面对威严又占理的申县令,也一点儿都不怯场。
这真正是让晏传义见识到了,什么叫县令的基本素养。
观察了这个场合的大概后,晏传义悄悄仔细打量了一下昭县令,他眼眶泛着黑,镇定中还是有些许疲惫。哪怕申县令的消息散播员,工作再如何高效率,昭县令能今天早上就赶过来,肯定都需要连夜赶路。
难怪他的身边,没有颜夫人,他定是让颜夫人好好休息去了。
“广言县刚上任的县令,据说任职那年,仅有二十五周岁?是难得一见的青年才俊,真是久仰。”
申县令在说这句客套话之前,先带着鄙夷,睨了被小吏们押送过来的,林晚熟晏传义二人一眼。
一旁的晏传义,也听出了申县令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哪来的小白脸男花瓶,竟然跟老子一个level?
明明都已经这个时候了,晏传义心里却还在盼着,昭县令不是因为他与林晚殊的事情来的。
虽说他和申县令都是县令,可县令的底气,到底都是所辖县的经济实力给的,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晏传义真的不希望看到,他与申县令因此事接下梁子。
“什么青年才俊,哪里比得过申大人官居县令之位数十载,经验丰富,治理有方,让宁绢县日益富饶昌盛。晚辈刚进门的时候,还看到你们这儿连看门的,都在拿鸡腿猪蹄面当早饭呢。那个碗啊,比两张脸都大!”
昭县令故作诙谐语气,也阴阳怪气回去了。
见这小年轻不好惹,申县令不与他争嘴上痛快了,而是切入正题:“昭县令啊,昨日贵县有两个枉法的商人,不仅使用欺骗手段,让我们这街上的布庄掌柜收购大批没有来头的布匹,还偷我们这边老手艺人的珍贵手艺,甚至在被我们的官吏发现之后,居然动手打人,殴打当差的小吏。此事十分恶劣,不知昭县令打算……”
不等申县令说完,晏传义酝酿片刻,装作依然吃醋的样子,暴跳如雷地上前与他们理论:“胡说!明明是你们的小吏没有一点儿教养——卖布不好好卖,为多赚几个布钱不择手段!光天化日之下,当着女子丈夫的面,公然对女子言语轻佻,举止放.荡!别说丝毫没有为官之人的觉悟,就连最基本的教养也没有!”
申县令本以为,把他在监狱里关一晚上,晏传义也该老实了,没想到他还在吃醋生气,一时有些招架不住。
“胡说,我没有!”
在申县令身后的守卫队伍里的应恒卿,万分委屈地说。
“哎呀,申县令呐。您手下这小吏,年纪尚小,对男女间的相处之道,不懂得把握一个度,也是可以理解的,平时多让爹娘教育一下就好了。我也不是喜欢斤斤计较的人,何况您这手下,还是个半大孩子呢!只是昨日他的言行举止,确实是略无分寸了一些,我当时觉得很不适,只是念在他年纪尚小,才勉强没有生气。”
“我呸!”
晏传义情绪疯狂:“他都到这么大个县衙来当差了,还跟我说年纪小不懂事?难道你堂堂一个县令,净找些没教养的人做手下?”
林晚殊一边捂住晏传义的嘴:“传义,你少说两句。”
一边耐心与申县令等人解释,眼睛真诚地看着他们:“申县令,对不起。我夫君的反应,也确实过了一点儿,我会劝他别和小孩儿置气的。今日之事,是我们无礼了。还请二位大人不要因这事蒙了眼,失了英明与公允,好好定夺此事。”
“原来是贵县的小吏,有戏.弄妇女之嫌在先,只不过是与他们骗布庄买布一事,同时发生了。申县令却说是我的商人在被发现枉法后,殴打当差小吏。这两件事情,可万万不能混为一谈啊!”
昭县令露出扳回一局的笑容。
“殴打官吏之事,暂且搁置不谈。”申县令只好丢掉一个筹码,“就说这两个商人,以次充好,欺骗布庄掌柜买下没有被官府允许流入市场的布,这就是个大罪,更别说他们偷技艺的事。不知昭县令对此事,有何看法呢?”
“他们卖给你们这儿布庄的布,都是从我广言县的织布人手中收购的,技艺水准在贵县之上。宁绢县在百业俱兴之后,曾经能与广言县一决高下的纺织手艺,也有所退步,明显地次于广言县。此事是为宁绢县历代县令所承认的。何况他们俩只是商人,织机都不会用。何来偷技艺一说?”
“说了这么久,昭县令还是对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将未经官府允许的布匹,私自流入市场。一直避重就轻,也不知道昭县令有何主意。”申县令手上只剩最后一个筹码了,但看上去依然运筹帷幄。
“广言县的每一寸布,都经过了陛下钦派的执章吏的手,除了不能送给外邦首领作礼。不仅可以卖到我朝的每一寸土,还能直接与外邦商人做交易。”
昭县令知道宁绢县对纺织业抓得很严,说这句话的时候,底气比之前略差一些。
“我说的是,我们月纱坊的允许……”
申县令露出即将获得胜利的笑。
“我朝历代都采取惠商利商的政策,申县令人为增加布匹这一货物流入市场的难度,是否有违惠商之策?”
宁绢县历代县令,都放任这种违背惠商政策的行为,甚至本人下场给做背书,最后却没有哪个出了事,这说明上面肯定是有别的考量。昭县令如果直接指出并给予批判,那也是很不明智的,只能委婉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哈哈哈,昭县令还是年轻了点儿。”见昭县令没有了一开始的锐利,申县令得意地笑了起来,“万事总会有例外。其实我宁绢的纺织生意,之所以多了月纱坊这一道步骤,也是因为我们宁绢情况特殊,是因为月纱坊是最适合宁绢县的。为官之道,怎能这般死板?昭县令你说是吧?”
对话进展到这个阶段,晏传义猛地想起了一个细节:昭县令二十五岁就当县令,哪怕只是一个穷县的县令,应该也不会除了实力颜值,没有别的东西吧。
而对面的申县令,应该会对昭县令的那个东西,有所忌惮的吧?
“念在你这两个商人年轻冒失,且是初犯,只要他们保证,以后绝对不将哪怕一根线卖到我宁绢县来!这事就按律罚银三十两,另因为他们还当众与县衙差吏发生口角,加罚五两。罚金一交,这事就算了了。”
对于申县令的这个答复,昭县令其实比林晚殊和晏传义都更不满意。
“申县令就这么放任手下人戏.弄妇女?”
昭县令颇有一丝指桑骂槐的意味。
“怎么?你还不满意?”
见两位大人要开始争锋相对了,林晚殊先上前郑重承诺:“可以。我们再也不往宁绢县卖布了,哪怕一条线也不卖。”
事情发展到这里,晏传义算是彻底见识到了,宁绢县的纺织市场到底关联着什么。
唉,看来打开宁绢县市场的计划,是要彻底泡汤了。
晏传义也不因为吃醋发怒了,与林晚殊一起向申县令保证,以后不会往宁绢县卖布了。
“既然你们二人已经醒悟,那这场殴打差吏的乌龙,就不与你们计较了。只是三十两是此事作罚的最低限度,还请二位及时交清罚款。”申县令压抑着嘴上的满意一笑。
“只是申县令,我们之前来月纱坊拜访的时候,隔着数百步路,就能听到织机运作的声音,恍若惊雷,十分刺耳。真是让人不敢想象,靠近那些织机,会听到怎样令人痛苦的响声。久而久之,纺织师傅们的耳朵,可否还受得了?”
马上就要被狼狈赶出宁绢县了,林晚殊还有最后一个疑问,趁着申县令心情好,赶紧询问一下。
这不问还好,一问,申县令和宁绢县衙上下所有人,都一脸震惊地看着林晚殊,每个人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申县令和他的人,为林晚殊说的话震惊。
晏传义和昭县令,则因他们为何要这么震惊而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