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上所有人,都因为林晚殊的问题,震惊地屏住了呼吸。
良久之后,申县令才默默问出一句:“织机,不都是声音这么大的吗?越高大的织机,用起来时,声音就越大。”
“怎么会?我们广言县的织机,哪怕成百上千座同时运转,都只有一点儿的声音。虽说不能做到完全没有声音,但最大也大不过狂风吹树叶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儿的雨,就能把几十座织机同时运作的声音,给完全盖住。”
林晚殊正儿八经的陈述,在申县令听来宛若神话传奇。
“小姑娘,你确定不是在与本官开玩笑?”申县令依然一脸难以置信。“你所说的织机,现实中真的存在吗?难道你们广言县的织机,不是木头做的?怕不是用棉花或者水流做的?”
“广言县的织机,当然都是木头做的啦。我弱说我见过棉花做的织机,那才是开玩笑呢。”林晚殊也没有理解申县令的疑问,亲昵地挽住晏传义胳膊,有意秀恩爱一般与申县令说,“我与我夫君啊,也在广言县住了一段日子了。这广言县的百姓,九成靠织机糊口,有些勤快的,晚上都不睡觉地在那儿织布。我们邻居里面也有好几个这样的人,但我们没有哪个晚上,是没有睡着的。您看我们这黑眼圈,都是昨天在您牢里弄出来的。”
诙谐的玩笑,让场上的气氛开始变得轻松,守卫和侍女都开始会心露出微笑。
“广言县虽然到处是织机,但我们夫妻二人在那里住得一直很舒服,感情越来越好了,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
见林晚殊不像在骗人的样子,申县令沉思片刻,随即对手下人郑重施令:“传下去,命月纱坊所有纺织师傅,立刻停止手上的所有任务。本官要带着这两位广言县来的商人,一起进去看个究竟,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月纱坊的织机噪音如雷。”
县衙已经是和一直在运作着的月纱坊距离很远了,可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坐在县衙大院的花园里,只要静下心一听,也能听到织机咔咔运转的噪声,令人痛苦烦闷。
待申县令手下的侍卫长与掌书吏,大步流星跑去了那边,身影慢慢消失在众人视线中之后不久,那令人浑身难受的噪声就止了。
“请昭县令与二位与我一同移步月纱坊。”
在申县令的邀请下,一行人穿过县衙门口的几条小街,来到了以往都是忙碌碌的月纱坊。
上回噪声震天的月纱坊,早已给林晚殊和晏传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看到一个静谧得连人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的月纱坊,还真的有些不习惯。
从外面稀疏长着一丛丛花草的小径走入内部,只见宽敞得难以一眼望到尽头的巨大房间中,整齐地摆了一排排大小形状统一的织机,空间也依然富足,可以容纳一些人在这里玩蹴鞠。
每一台跟人比显得有些巨大的织机旁边,都坐着一个满眼疲惫,一脸风霜,耳朵还包着沾了鲜血的白布的纺织工人,每个人看起来都像是吃了太多苦,而有些麻木的半木偶人。
接到县令下的停工命令后,每一位织工都眼神空洞地,坐在布满岁月痕迹的织机上,如机器被关闭一般休息着。
申县令领着一小队人,往这个巨大的房间里面,走了这么一段路,忽然停下脚步,期待看向他们:“请问昭县令和二位是否发现了,我们宁绢县的织机,与你们广言县的织机相比,到底有何最显著的不同?”
这问题可算是把他们给问倒了,都不是织工,纺织知识储备连广言县的五岁孩童都不如。
打量着这里数不清却都长得一模一样的织机,他们只能看出,比广言县的织机更大更笨重,其它并不清楚。
“我对贵县也不是毫不了解,平时也是常去那边的,也见过贵县的织机,外观上除了大小,与我们宁绢也并无多少不同。这毕竟是专门的木匠与纺织匠共同的心血,我们看不出一点儿门道也正常,还请昭县令与二位在我们这儿休息后,去贵县邀请一两位经验丰富的纺织匠来,所有人的车马费,由我宁绢县衙承担。”
见他们满脸为难,申县令很快给了台阶下。
不过到此时,林晚殊和晏传义也大概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儿,就等广言县的老师傅们来确认了。
随后申县令留他们在县衙,用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午膳,又去宁绢县最美的几处山峦湖泊,不慌不忙地游玩了一番,回来又是一顿同样丰盛的晚膳。
宁绢县繁华热闹,夜晚的街道上也明灯如昼,申县令又邀请他们听歌观舞,愉快的夜晚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清晨,申县令安排的县衙车马及车夫,送他们一行人回了广言县。
这边,美丽优雅的颜夫人因担心丈夫一行人,在宁绢县被人为难,两个夜晚没有好好休息了,再次见到丈夫的时候,神情很是憔悴。
直到昭县令告诉她,与宁绢县县令并没有闹太多不愉快,他还留他们吃了两顿饭,这次回来,还带着好消息呢。
“宁绢县的织机,一运作就噪声震天,别说饱受其害的纺织工人,就算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多年受此困扰。不似我们广言县的,哪怕成百上千座同时运作,也只有阵阵细小只如夏虫的声音。宁绢的申县令那边,现在正派了车马,打算来我们这边接几名经验丰富的匠人走,去那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一行人回来之前,颜夫人还一直担心,那宁绢县的申县令威严可怖,会给人为难。
直到看见来自宁绢县的精美车马,与矫健车夫,颜夫人才把在嗓子眼悬了两天的心,给放了下来。
关心完丈夫之后,颜夫人上前关切询问,林晚殊和晏传义的情况,问关在宁绢县牢里的时候,可有没有受到什么欺负。
“嗨,我们犯的都是小事儿,还只是违背了宁绢县的独特之法而已,不过被他罚了三十两银……”
晏传义疲惫叹了一口气,却装作语气轻松的样子。
三十两?
颜夫人听到这个数字,颇有些震惊。她以往只听说,宁绢县只是对外来纺织品流入本县,十分严格,没想到罚款这么巨额,都够广言县的一个四口之家,吃上个十年二十年的了。
“这么多呀?”颜夫人难以置信,语气虚弱,充满歉意与怜悯,“二位都还没在广言县赚到钱,就遭此横祸,真是对不住……”
不等颜夫人说完,晏传义作出爽朗的笑:“是我们不听大人和夫人的劝,贸然而行,后果本来也应该自己承受。不过我们交给宁绢县的三十两,很快就会让咱们自己人赚回来的。”
他嘴上的笑,越来越骄傲得意:“想让咱们广言县的老匠人,给他们看织机,这个劳务费,怎么也不止三十两。”
“这番舟车劳顿,你们都辛苦了。找老匠人的事情,就我去张罗吧,这几日你们好好休息。”
颜夫人语调温柔,令人如沐春风,随后礼貌地与来自宁绢县的车夫说,也一并在这里住下吧。
三日后,昭县令和颜夫人,带着从广言县找来的一对老匠人夫妇,与晏传义林晚殊,坐着宁绢县的县衙车马,一起出发了。
与上次昭县令一人前往的待遇完全不同。这回,申县令领着县衙最大的几个官,整齐穿上华服,还将县衙附近的大酒楼,特意装饰一番,早已设好丰盛酒宴,站在宽敞而布满落花的主街上,热情迎接昭县令夫妻,与来自广言县的老匠人。
听说,申县令这几天,一直都没有下令,让月纱坊的纺织工人们复工,就等着广言县的老师傅们前来指教。
吃过丰盛大餐后,县衙的守卫带来一套,十分完整的铁制工具,有小斧头有锤子有剪刀有榔头,呈给老匠人夫妇。
“月纱坊的织机,今天随便二位捣鼓。出现任何损坏,都不需要考虑!”
申县令亲切微笑,向夫妇二人,指了指通往月纱坊的路。
月纱坊的安静肃穆,被男师傅奋力锤在织机上的一声巨响,给划破了,把所有人吓得以手遮面,生怕陈旧而锋利的木屑,溅到自己脸上来。
巨声止后,众人放下遮脸的手掌,忽见那台织机,已被劈成两半。
那女师傅则用能将牛骨也剪碎的剪刀,将这台可怜织机,所延展向上空的“手臂”,给咔嚓一声剪了下来,然后用自己的食指,轻轻抚着那些小零件。
这里的织机,每一台都长年累月日夜不休地运作,在这个脏兮兮的巨大房间中,一直在同一个位置固定着。
哪怕在大风天气,开着两侧的门窗,清凉的风也吹不散,这里各种木头腐烂、汗水发酵、铁物生锈所产生的异味。
两位师傅说,一会儿还会搞出更大的动静来,为保证各位大人的耳朵,建议他们出去等候。
隔着厚重而高大的门,里面也时不时,传来巨型木制品被劈开、细小木棍被剪断、嵌在木头里的铁器被强制分离的声音……
一整个下午过去了,月纱坊的暮色开始四合,这条街坊在难得的安静中,也慢慢氤氲出,令人闻着就口齿生津的食物香气。
俄顷,两位师傅一身热汗与木屑,一边擦着汗从门后面走出来了。
师傅说,月纱坊用的织机,早在他们的祖父母辈,就让广言县给淘汰了。
根据广言县的县志记载,约莫八十来年前,广言县也是整日织机运作,噪声如雷,百姓深受其害,连大大小小的商队,经过此处也只想绕着走。
因广言县百姓,基本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孩童们刚一懂事,就也要学习织布。这里的织机工匠们,实在不忍看到年幼孩子,因织机的噪声导致耳膜出血,便宁愿长期暂停糊口的纺织事业,投身改造织机的任务之中。
经过几代人甘于寂寞与清贫的努力,广言县的织机一代代革新,到如今只剩下,宛若夏虫浅唱的运作之声。
女师傅从衣服上脏兮兮的口袋里,掏出一本泛黄多皱的小册子,用最干净的衣角拭去污渍后,翻至其中一页,微微弓着身子,呈给申县令看:“大人,这是我家用过的几代织机的图鉴,可以让大人清楚看到,好几代织机之间的差距。”
这本小册子,给每一代的织机,都用了整整一面来画,并介绍了每一处零件的名称与作用。
“伯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县志中所提到的改造织机的功臣,其中最为出名的那位宁薇缎,便是您的外祖母。”
昭县令扫了一眼,申县令手上翻开的小册子,此时他已经看到了,最近一代织机的示意图,然后与女师傅娓娓道来。
“正是!到今年,她已经有一百零五岁了!她三十出头就参与创造了,我们如今在用的这款织机,二十二岁时因为孩子耳朵疼,就一边织布养家,一边开始了改造旧版织机……”
女师傅也欣慰笑道。
“真没想到,我们在纺织一事上,不知不觉,已经落后了贵县这么多。看来以后得恶补学习才是。”申县令合上小册子,深深感慨道。
“广言的织机能做到声音细小如虫,都要仰仗为人父母者,无论如何清贫,也要疼爱呵护孩子的心意。宁绢县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是南陲最富庶的县之一。这里的小孩不必早早当家,宁绢县的父母自然也不需要,排除万难地,去发明一款没有声音的织机。”
昭县令含笑感慨道。
“昭县令啊,这个广言县的布,你们是绝对不能运过来。但是广言县的织机,我们宁绢热烈欢迎!”
这天的晚饭,吃得格外愉快。
申县令在酒桌上,半杯酒都没下肚,就勾了上万两银子,要买广言县的织机,还签订了一个长期大量收购的合同。
晏传义和林晚殊在接下来几天,也没有离开宁绢县。
就在这里静静看着,长长的搬运工与车马队伍,将崭新笨重的织机,一台台从广言县运过来。
月纱坊原来用的上千台织机,则被一百来个壮汉,用刀和斧头连续劈了快十天,都劈成了木柴,搬去县衙的厨房用了。
那几天,月纱坊所在的一整条街,都是壮汉劈织机的声音,但比起之前织机运作的声音,已经是悦耳很多了。
劈织机的声音停止后,织机运作的声音再也没有响起过,月纱坊只剩下,温柔如夏夜蟋蟀知了一般的细响。傍晚来这边散步的人,也渐渐多了。
要不了多久,纺织工人们耳朵上缠的白布,就会拆下。
要不了多久,广言县就会出现一批,靠着长期给宁绢县供应织机,而富起来的人。
“这次咱也是无心插柳了,布没卖出去还亏了三十两,倒是靠卖织机,打了个漂亮仗。”
晏传义站在宁绢县的城关上,看着运送织机的队伍,漫长不见尾,疲惫感慨道。
曾经,广言县是一个典型的轻工业大县。
经此一事,广言县拥有了能够大幅度增收的重工业!
申县令真的按照规定和流程,罚了晏传义和林晚殊足足三十两银,而后又给了两个帮忙看织机的师傅,五十两的报酬。
经过昭县令的点拨,两位师傅私下拿着三十两来找他们,说是申县令换了个名义退回来的罚款,让他们收下。
但说了几个来回,俩人也没有收下,说罚款是罚款,报酬是报酬,申县令肯定不会这么做的,让两位师傅拿回去养老养孙子。
站在这凉风正大的城关上,回忆起那三十两银子,俩人十分默契地肉疼了起来。
“晚殊,我们接下来,可能要勒紧裤腰带一阵子了……”
良久之后,申县令才默默问出一句:“织机,不都是声音这么大的吗?越高大的织机,用起来时,声音就越大。”
“怎么会?我们广言县的织机,哪怕成百上千座同时运转,都只有一点儿的声音。虽说不能做到完全没有声音,但最大也大不过狂风吹树叶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儿的雨,就能把几十座织机同时运作的声音,给完全盖住。”
林晚殊正儿八经的陈述,在申县令听来宛若神话传奇。
“小姑娘,你确定不是在与本官开玩笑?”申县令依然一脸难以置信。“你所说的织机,现实中真的存在吗?难道你们广言县的织机,不是木头做的?怕不是用棉花或者水流做的?”
“广言县的织机,当然都是木头做的啦。我弱说我见过棉花做的织机,那才是开玩笑呢。”林晚殊也没有理解申县令的疑问,亲昵地挽住晏传义胳膊,有意秀恩爱一般与申县令说,“我与我夫君啊,也在广言县住了一段日子了。这广言县的百姓,九成靠织机糊口,有些勤快的,晚上都不睡觉地在那儿织布。我们邻居里面也有好几个这样的人,但我们没有哪个晚上,是没有睡着的。您看我们这黑眼圈,都是昨天在您牢里弄出来的。”
诙谐的玩笑,让场上的气氛开始变得轻松,守卫和侍女都开始会心露出微笑。
“广言县虽然到处是织机,但我们夫妻二人在那里住得一直很舒服,感情越来越好了,每天晚上都睡得很香。”
见林晚殊不像在骗人的样子,申县令沉思片刻,随即对手下人郑重施令:“传下去,命月纱坊所有纺织师傅,立刻停止手上的所有任务。本官要带着这两位广言县来的商人,一起进去看个究竟,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月纱坊的织机噪音如雷。”
县衙已经是和一直在运作着的月纱坊距离很远了,可这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坐在县衙大院的花园里,只要静下心一听,也能听到织机咔咔运转的噪声,令人痛苦烦闷。
待申县令手下的侍卫长与掌书吏,大步流星跑去了那边,身影慢慢消失在众人视线中之后不久,那令人浑身难受的噪声就止了。
“请昭县令与二位与我一同移步月纱坊。”
在申县令的邀请下,一行人穿过县衙门口的几条小街,来到了以往都是忙碌碌的月纱坊。
上回噪声震天的月纱坊,早已给林晚殊和晏传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看到一个静谧得连人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清楚楚的月纱坊,还真的有些不习惯。
从外面稀疏长着一丛丛花草的小径走入内部,只见宽敞得难以一眼望到尽头的巨大房间中,整齐地摆了一排排大小形状统一的织机,空间也依然富足,可以容纳一些人在这里玩蹴鞠。
每一台跟人比显得有些巨大的织机旁边,都坐着一个满眼疲惫,一脸风霜,耳朵还包着沾了鲜血的白布的纺织工人,每个人看起来都像是吃了太多苦,而有些麻木的半木偶人。
接到县令下的停工命令后,每一位织工都眼神空洞地,坐在布满岁月痕迹的织机上,如机器被关闭一般休息着。
申县令领着一小队人,往这个巨大的房间里面,走了这么一段路,忽然停下脚步,期待看向他们:“请问昭县令和二位是否发现了,我们宁绢县的织机,与你们广言县的织机相比,到底有何最显著的不同?”
这问题可算是把他们给问倒了,都不是织工,纺织知识储备连广言县的五岁孩童都不如。
打量着这里数不清却都长得一模一样的织机,他们只能看出,比广言县的织机更大更笨重,其它并不清楚。
“我对贵县也不是毫不了解,平时也是常去那边的,也见过贵县的织机,外观上除了大小,与我们宁绢也并无多少不同。这毕竟是专门的木匠与纺织匠共同的心血,我们看不出一点儿门道也正常,还请昭县令与二位在我们这儿休息后,去贵县邀请一两位经验丰富的纺织匠来,所有人的车马费,由我宁绢县衙承担。”
见他们满脸为难,申县令很快给了台阶下。
不过到此时,林晚殊和晏传义也大概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儿,就等广言县的老师傅们来确认了。
随后申县令留他们在县衙,用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午膳,又去宁绢县最美的几处山峦湖泊,不慌不忙地游玩了一番,回来又是一顿同样丰盛的晚膳。
宁绢县繁华热闹,夜晚的街道上也明灯如昼,申县令又邀请他们听歌观舞,愉快的夜晚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清晨,申县令安排的县衙车马及车夫,送他们一行人回了广言县。
这边,美丽优雅的颜夫人因担心丈夫一行人,在宁绢县被人为难,两个夜晚没有好好休息了,再次见到丈夫的时候,神情很是憔悴。
直到昭县令告诉她,与宁绢县县令并没有闹太多不愉快,他还留他们吃了两顿饭,这次回来,还带着好消息呢。
“宁绢县的织机,一运作就噪声震天,别说饱受其害的纺织工人,就算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多年受此困扰。不似我们广言县的,哪怕成百上千座同时运作,也只有阵阵细小只如夏虫的声音。宁绢的申县令那边,现在正派了车马,打算来我们这边接几名经验丰富的匠人走,去那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一行人回来之前,颜夫人还一直担心,那宁绢县的申县令威严可怖,会给人为难。
直到看见来自宁绢县的精美车马,与矫健车夫,颜夫人才把在嗓子眼悬了两天的心,给放了下来。
关心完丈夫之后,颜夫人上前关切询问,林晚殊和晏传义的情况,问关在宁绢县牢里的时候,可有没有受到什么欺负。
“嗨,我们犯的都是小事儿,还只是违背了宁绢县的独特之法而已,不过被他罚了三十两银……”
晏传义疲惫叹了一口气,却装作语气轻松的样子。
三十两?
颜夫人听到这个数字,颇有些震惊。她以往只听说,宁绢县只是对外来纺织品流入本县,十分严格,没想到罚款这么巨额,都够广言县的一个四口之家,吃上个十年二十年的了。
“这么多呀?”颜夫人难以置信,语气虚弱,充满歉意与怜悯,“二位都还没在广言县赚到钱,就遭此横祸,真是对不住……”
不等颜夫人说完,晏传义作出爽朗的笑:“是我们不听大人和夫人的劝,贸然而行,后果本来也应该自己承受。不过我们交给宁绢县的三十两,很快就会让咱们自己人赚回来的。”
他嘴上的笑,越来越骄傲得意:“想让咱们广言县的老匠人,给他们看织机,这个劳务费,怎么也不止三十两。”
“这番舟车劳顿,你们都辛苦了。找老匠人的事情,就我去张罗吧,这几日你们好好休息。”
颜夫人语调温柔,令人如沐春风,随后礼貌地与来自宁绢县的车夫说,也一并在这里住下吧。
三日后,昭县令和颜夫人,带着从广言县找来的一对老匠人夫妇,与晏传义林晚殊,坐着宁绢县的县衙车马,一起出发了。
与上次昭县令一人前往的待遇完全不同。这回,申县令领着县衙最大的几个官,整齐穿上华服,还将县衙附近的大酒楼,特意装饰一番,早已设好丰盛酒宴,站在宽敞而布满落花的主街上,热情迎接昭县令夫妻,与来自广言县的老匠人。
听说,申县令这几天,一直都没有下令,让月纱坊的纺织工人们复工,就等着广言县的老师傅们前来指教。
吃过丰盛大餐后,县衙的守卫带来一套,十分完整的铁制工具,有小斧头有锤子有剪刀有榔头,呈给老匠人夫妇。
“月纱坊的织机,今天随便二位捣鼓。出现任何损坏,都不需要考虑!”
申县令亲切微笑,向夫妇二人,指了指通往月纱坊的路。
月纱坊的安静肃穆,被男师傅奋力锤在织机上的一声巨响,给划破了,把所有人吓得以手遮面,生怕陈旧而锋利的木屑,溅到自己脸上来。
巨声止后,众人放下遮脸的手掌,忽见那台织机,已被劈成两半。
那女师傅则用能将牛骨也剪碎的剪刀,将这台可怜织机,所延展向上空的“手臂”,给咔嚓一声剪了下来,然后用自己的食指,轻轻抚着那些小零件。
这里的织机,每一台都长年累月日夜不休地运作,在这个脏兮兮的巨大房间中,一直在同一个位置固定着。
哪怕在大风天气,开着两侧的门窗,清凉的风也吹不散,这里各种木头腐烂、汗水发酵、铁物生锈所产生的异味。
两位师傅说,一会儿还会搞出更大的动静来,为保证各位大人的耳朵,建议他们出去等候。
隔着厚重而高大的门,里面也时不时,传来巨型木制品被劈开、细小木棍被剪断、嵌在木头里的铁器被强制分离的声音……
一整个下午过去了,月纱坊的暮色开始四合,这条街坊在难得的安静中,也慢慢氤氲出,令人闻着就口齿生津的食物香气。
俄顷,两位师傅一身热汗与木屑,一边擦着汗从门后面走出来了。
师傅说,月纱坊用的织机,早在他们的祖父母辈,就让广言县给淘汰了。
根据广言县的县志记载,约莫八十来年前,广言县也是整日织机运作,噪声如雷,百姓深受其害,连大大小小的商队,经过此处也只想绕着走。
因广言县百姓,基本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孩童们刚一懂事,就也要学习织布。这里的织机工匠们,实在不忍看到年幼孩子,因织机的噪声导致耳膜出血,便宁愿长期暂停糊口的纺织事业,投身改造织机的任务之中。
经过几代人甘于寂寞与清贫的努力,广言县的织机一代代革新,到如今只剩下,宛若夏虫浅唱的运作之声。
女师傅从衣服上脏兮兮的口袋里,掏出一本泛黄多皱的小册子,用最干净的衣角拭去污渍后,翻至其中一页,微微弓着身子,呈给申县令看:“大人,这是我家用过的几代织机的图鉴,可以让大人清楚看到,好几代织机之间的差距。”
这本小册子,给每一代的织机,都用了整整一面来画,并介绍了每一处零件的名称与作用。
“伯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县志中所提到的改造织机的功臣,其中最为出名的那位宁薇缎,便是您的外祖母。”
昭县令扫了一眼,申县令手上翻开的小册子,此时他已经看到了,最近一代织机的示意图,然后与女师傅娓娓道来。
“正是!到今年,她已经有一百零五岁了!她三十出头就参与创造了,我们如今在用的这款织机,二十二岁时因为孩子耳朵疼,就一边织布养家,一边开始了改造旧版织机……”
女师傅也欣慰笑道。
“真没想到,我们在纺织一事上,不知不觉,已经落后了贵县这么多。看来以后得恶补学习才是。”申县令合上小册子,深深感慨道。
“广言的织机能做到声音细小如虫,都要仰仗为人父母者,无论如何清贫,也要疼爱呵护孩子的心意。宁绢县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是南陲最富庶的县之一。这里的小孩不必早早当家,宁绢县的父母自然也不需要,排除万难地,去发明一款没有声音的织机。”
昭县令含笑感慨道。
“昭县令啊,这个广言县的布,你们是绝对不能运过来。但是广言县的织机,我们宁绢热烈欢迎!”
这天的晚饭,吃得格外愉快。
申县令在酒桌上,半杯酒都没下肚,就勾了上万两银子,要买广言县的织机,还签订了一个长期大量收购的合同。
晏传义和林晚殊在接下来几天,也没有离开宁绢县。
就在这里静静看着,长长的搬运工与车马队伍,将崭新笨重的织机,一台台从广言县运过来。
月纱坊原来用的上千台织机,则被一百来个壮汉,用刀和斧头连续劈了快十天,都劈成了木柴,搬去县衙的厨房用了。
那几天,月纱坊所在的一整条街,都是壮汉劈织机的声音,但比起之前织机运作的声音,已经是悦耳很多了。
劈织机的声音停止后,织机运作的声音再也没有响起过,月纱坊只剩下,温柔如夏夜蟋蟀知了一般的细响。傍晚来这边散步的人,也渐渐多了。
要不了多久,纺织工人们耳朵上缠的白布,就会拆下。
要不了多久,广言县就会出现一批,靠着长期给宁绢县供应织机,而富起来的人。
“这次咱也是无心插柳了,布没卖出去还亏了三十两,倒是靠卖织机,打了个漂亮仗。”
晏传义站在宁绢县的城关上,看着运送织机的队伍,漫长不见尾,疲惫感慨道。
曾经,广言县是一个典型的轻工业大县。
经此一事,广言县拥有了能够大幅度增收的重工业!
申县令真的按照规定和流程,罚了晏传义和林晚殊足足三十两银,而后又给了两个帮忙看织机的师傅,五十两的报酬。
经过昭县令的点拨,两位师傅私下拿着三十两来找他们,说是申县令换了个名义退回来的罚款,让他们收下。
但说了几个来回,俩人也没有收下,说罚款是罚款,报酬是报酬,申县令肯定不会这么做的,让两位师傅拿回去养老养孙子。
站在这凉风正大的城关上,回忆起那三十两银子,俩人十分默契地肉疼了起来。
“晚殊,我们接下来,可能要勒紧裤腰带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