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掌柜店里回来的那晚,俩人因吃得太多,午夜都过了许久,也还是没有睡着。
直到窗外说来就来的磅礴秋雨,淅淅沥沥地滋润着万物,将周遭的一切噪声都包裹了去,让人听着雨滴就慢慢入眠入梦。
天亮之后,这场倾盆秋雨也还没有下完,穿过厚厚雨云的曙光透进房帘,将烛火熄灭之后的黯淡房间照得越来越亮,却怎么也比不得天晴时的白昼那般。
晏传义心里头还有事情堵着,他的卷王心性没能让他在这个静谧凉爽、温柔如诗意之境的秋晨睡成懒觉。
秋雨停止的间隙,他揉了揉惺忪睡眼坐了起来,第一眼看到仍在甜蜜酣睡的林晚殊,第二眼借着床头的那个圆形镜子,看到了眼眶发黑的自己。
雨虽暂时停了,可屋顶上积的水,这会儿正滑过有弧度的屋檐,落在砖瓦贴底的沟渠上,发出了一下下清脆的响声。
这提醒着他昨夜下了很大的雨,还有窗外不似昨日那般明媚的苍穹,更提示着今日可能的天气。
在一片湿润的凉意中,他想起了夏栀寒的话——江先生一到雨天,膝盖的老毛病就会犯,所以他干脆住到自己熟悉信赖的郎中家里去。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又不禁回到了,正卷着一个被角侧身酣睡的林晚殊身上,没有了对她说汤老师名言的冲动。
只是静静看着相对静止的她,等她轻轻挪动了一下,姿势变为平躺,松开了那一个被角,他才过去用被子完整地盖住了她。
这个雨今日是不会停了,不如就坐在这里,静静看着她在睡梦中均匀呼吸。
他只盯着看了一小会儿,窗外便乌云四合,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屋檐上雨滴掉入沟渠的声音,便也似单一个人的背影引入熙熙攘攘的人群那般,消失在了足以包裹住整个人间的雨声之中。
在看她的过程中,他心中不禁感叹——有个清闲且保底的体制内工作就是好,不然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境,在这里看林晚殊酣睡,还能慢慢琢磨一会儿给她和自己,弄些什么好吃的。
起身去做饭之前,他恋恋不舍地又把手伸过来,摸了摸她翻身后,黏在脸蛋上的那一缕鬓发,把它揉到该呆的位置了。
晏传义活了这么久,也不是没有见过又大又能下很久的雨,可是这一场,似乎有些过于持久又高输出了。
广言县的这场秋雨下了很久,有时是一整天都阴着地下,有时是光线充足地下,晏传义都略微地染上爱睡懒觉的习惯了,却迟迟没有看到它停。
那个要去拜访江先生的打算,也随之一直推迟。
在这场雨持续不停的日子里,昭县令那边已走流程公开了晏传义、夏栀寒和那个新掌序吏吏目正式在县衙就职的事情。
昭县令从隔壁宁绢县的掌序吏队伍里,挑了一个出身平凡但经验丰富的,来做广言县的新掌序吏吏长。此人是个练家子,土生土长的宁绢人,在宁绢县衙做了快二十年的掌序吏,许多官职比他高、年纪比他小的人,也跟着他队伍里的人一起称呼他为“段师傅”,可见其还名望之重。
这样一个人,昭县令能把他从申县令手里要过来,都是托他那个高官岳父和之前织机生意的福。不得不说,昭县令这个决定也是明智的,不管段师傅在宁绢县是什么站队情况,他在广言县都是底细清白的。
可就是迟迟没有公布文志馆馆长的新人选。
雨如何也不肯停的这段日子,晏传义和林晚殊为了尽可能保持低调,不让应县丞那伙人抓到把柄。
别说出去笼络可能来县衙做官的人了,就连出于娱乐目的的社交也少了许多,除了与街坊邻里在雨天不便的时候互相帮助,俩人基本是在家里宅着,主打一个向海云舟看齐。
说到海云舟,上次海掌柜夫妻俩趁着雨小来家里吃了顿饭,说昭县令派亲信繁云书行问过海云舟的打算了。
或许是江先生一直在郎中家里住着的不便情况,让昭县令又失去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他的主意真打到了海云舟身上。
当时海云舟的答复十分轻飘飘无所谓,说文志馆馆长反正是出了名的闲差,若昭县令实在找不到更满意的人,那他顶上这个职位也无什么大碍,就是做哥哥嫂嫂的上司,会让他觉得有些怪。
至于夏栀寒以女子之身担任县衙要职的通知,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很多人都说,怎么能让女子出入县衙为官。还有不少人说,六丝坊坊主虽品级不高,却也是广言县不可或缺的要职,就算是非要让女子担任,也不该是夏栀寒这种名声不好、生活不检点的女人,就算是昭县令让自己的夫人去上,遭受到的反对之声也只会比夏栀寒少。
据说在那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群中,甚至传出了夏栀寒的孩子,其实是县衙哪个核心人物上不了台面的si生子,这样的可笑谣言。
不过更可笑的是,事实明明是昭县令执意要任夏栀寒为六丝坊坊主,那些谣言版本却更多猜测,应县丞是夏栀寒孩子的父亲,因为昭县令时间对不上。如今广言县的街溜子里,居然因为这些谣言,攻击起了应县丞。
不过再怎么说,应县丞和夏栀寒也都是这一带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而广言县的整体民风又是老实憨厚、沉稳能干的,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流言无疑是不能大面积传播,就自然也没有给夏栀寒母女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困扰。
县衙官职任免公示出来后的第十六天,广言县的大雨依然没有停,文志馆长官的人选也一样没有确定。
晏传义和林晚殊也不想再干等着了,就向夏栀寒打听了江先生就诊的医馆,带上一些精心挑选的礼物前去打扰。
先生性子开朗健谈,谈吐不凡,哪怕气色很是不好,也一直热情真诚地与二人对话。
光是通过这些对话,晏传义能感受到江先生的学识一定十分出众,而他又懂为人处世,做文志馆的头儿再好不过了。
与江先生这样的人相处交谈,是个非常舒服的过程,哪怕他住的医馆烟味药味熏天,俩人也竟一时有些舍不得走。
天黑之后,晏传义和林晚殊不得不走了,这才告别了先生。
可是离开医馆之前,江先生的大夫友人悄悄跟了上来,将二人带到了一个隐蔽的小胡同里说话。
“这短短半个月的工夫,连昭县令都亲自来过我这小医馆了,期间还好几次派亲信过来,都是问江先生的病。但我一直没有与他们说实话……”
这大夫眉头紧蹙,愁色满面,让俩人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
“实话?实话是什么?”
晏传义好不容易缓过来之后,也语气颤抖。
“江先生已病入膏肓,时日无多,我因与他多年交好,也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便骗他说我能将他的病治好,他只管好好吃药、好好休息便是了,这些谎话,都只盼他能安好走过这最后一程。”
他与林晚殊一块愣住了。
“其实我开的那些药,都是些亦食亦药的东西,不能有什么效果,不过是入口味道不难吃,也是让他减能减轻痛苦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因为我已经开不出能对他这病有效的药了……”
大夫眼中尽是无奈,细细叹了一口气。
难怪刚才在医馆的时候,其它地方的草药苦涩味道,浓郁到了让人半憋着气都像是刚喝了一大碗药一般,弄得舌根一直苦涩无比,唯有江先生住的小卧室,弥漫着清新宜人的草药味。
“鄙人一生从医,不知县衙里是怎么一番天地,但最近你们这些大人物频繁造访寒舍,鄙人也大概看出来了,昭县令和大人您应是很想,让我这兄弟接替年近六十的罗大人,做文志馆的头儿。可文志馆再清闲,也是个常有案牍劳身的地方……我这老兄弟,可不能在这最后几年光景,吃这个苦了,还是让年轻人让担此大任吧……”
大夫语气悲伤,还带着一丝哀求。
晏传义正打算说些什么,大夫从腰上宽松的那个布袋子里掏出两管东西,分别递给了他和林晚殊。
“鄙人没见过大场面,昭县令那样身份的人,不敢在他面前说这么些话。这是鄙人这些天为兄弟熬的养生茶汤,他屋子里的味道,就是这玩意儿的,大人和夫人可以吃肉喝酒后喝上二两,对身体好……”
果然,在这个满脸风霜的医者面前,青涩未褪的晏传义和林晚殊都还是孩子,可以拿医学生专属的硬核零食来哄一下。
回去的路上,晏传义就忍不住地打开了养生饮料,味道很像甜度刚刚好的抹茶系列奶茶,他超级喜欢,时不时还要面带苦笑地和林晚殊干杯,不知不觉就喝了半管。
“这个事情,我们要不还是早点告诉昭县令吧?他和颜夫人,马上就要离开广言县了……”
“回去也是让海二公子在匆忙中就职。等他正式上任了,我们再回来拜访一次江先生吧,就说文志馆越来越忙了,不再像以前那般是一个清闲地方了,所以昭县令选择了更年轻的海二公子,不要让人家大夫的好心被辜负了……”
雨季直到昭县令和颜夫人离开广言县的那天,也没有结束。
他们来到江边,渡舟起程。
昭县令在离任前加急新任的几个官,还有他们的家人,都来送他与夫人了。
这么些人,站在空旷寒冷的江岸上,并不觉得很多。
夏栀寒送了他们一些经过复杂工序做出来的果酱,海夫人送上了亲手织的上好绸缎,段师傅及其夫人则送了一些亲手做的腊味,旅途上还可以作为干粮,正好配夏栀寒的果酱。
虽对于昭县令和颜夫人这样身份的人来说,这些不过是寻常易得之品,但都是亲手做的,心意很足,且时刻提醒着在广言县的这段经历。
就晏传义和林晚殊,啥特长也没有。林晚殊只好临阵问来了做皂角汁的配方和步骤,给颜夫人做了两瓶非常粗糙的皂角,拿棉布包起来的时候,想想还是觉得有些拿不出手,就又添上了一个缠金铺买来的首饰盒,还算配得上颜夫人的身份。
不过扬帆之前,昭县令却拉着晏传义和林晚殊,到船内说了最多的话。
直到窗外说来就来的磅礴秋雨,淅淅沥沥地滋润着万物,将周遭的一切噪声都包裹了去,让人听着雨滴就慢慢入眠入梦。
天亮之后,这场倾盆秋雨也还没有下完,穿过厚厚雨云的曙光透进房帘,将烛火熄灭之后的黯淡房间照得越来越亮,却怎么也比不得天晴时的白昼那般。
晏传义心里头还有事情堵着,他的卷王心性没能让他在这个静谧凉爽、温柔如诗意之境的秋晨睡成懒觉。
秋雨停止的间隙,他揉了揉惺忪睡眼坐了起来,第一眼看到仍在甜蜜酣睡的林晚殊,第二眼借着床头的那个圆形镜子,看到了眼眶发黑的自己。
雨虽暂时停了,可屋顶上积的水,这会儿正滑过有弧度的屋檐,落在砖瓦贴底的沟渠上,发出了一下下清脆的响声。
这提醒着他昨夜下了很大的雨,还有窗外不似昨日那般明媚的苍穹,更提示着今日可能的天气。
在一片湿润的凉意中,他想起了夏栀寒的话——江先生一到雨天,膝盖的老毛病就会犯,所以他干脆住到自己熟悉信赖的郎中家里去。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又不禁回到了,正卷着一个被角侧身酣睡的林晚殊身上,没有了对她说汤老师名言的冲动。
只是静静看着相对静止的她,等她轻轻挪动了一下,姿势变为平躺,松开了那一个被角,他才过去用被子完整地盖住了她。
这个雨今日是不会停了,不如就坐在这里,静静看着她在睡梦中均匀呼吸。
他只盯着看了一小会儿,窗外便乌云四合,又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屋檐上雨滴掉入沟渠的声音,便也似单一个人的背影引入熙熙攘攘的人群那般,消失在了足以包裹住整个人间的雨声之中。
在看她的过程中,他心中不禁感叹——有个清闲且保底的体制内工作就是好,不然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心境,在这里看林晚殊酣睡,还能慢慢琢磨一会儿给她和自己,弄些什么好吃的。
起身去做饭之前,他恋恋不舍地又把手伸过来,摸了摸她翻身后,黏在脸蛋上的那一缕鬓发,把它揉到该呆的位置了。
晏传义活了这么久,也不是没有见过又大又能下很久的雨,可是这一场,似乎有些过于持久又高输出了。
广言县的这场秋雨下了很久,有时是一整天都阴着地下,有时是光线充足地下,晏传义都略微地染上爱睡懒觉的习惯了,却迟迟没有看到它停。
那个要去拜访江先生的打算,也随之一直推迟。
在这场雨持续不停的日子里,昭县令那边已走流程公开了晏传义、夏栀寒和那个新掌序吏吏目正式在县衙就职的事情。
昭县令从隔壁宁绢县的掌序吏队伍里,挑了一个出身平凡但经验丰富的,来做广言县的新掌序吏吏长。此人是个练家子,土生土长的宁绢人,在宁绢县衙做了快二十年的掌序吏,许多官职比他高、年纪比他小的人,也跟着他队伍里的人一起称呼他为“段师傅”,可见其还名望之重。
这样一个人,昭县令能把他从申县令手里要过来,都是托他那个高官岳父和之前织机生意的福。不得不说,昭县令这个决定也是明智的,不管段师傅在宁绢县是什么站队情况,他在广言县都是底细清白的。
可就是迟迟没有公布文志馆馆长的新人选。
雨如何也不肯停的这段日子,晏传义和林晚殊为了尽可能保持低调,不让应县丞那伙人抓到把柄。
别说出去笼络可能来县衙做官的人了,就连出于娱乐目的的社交也少了许多,除了与街坊邻里在雨天不便的时候互相帮助,俩人基本是在家里宅着,主打一个向海云舟看齐。
说到海云舟,上次海掌柜夫妻俩趁着雨小来家里吃了顿饭,说昭县令派亲信繁云书行问过海云舟的打算了。
或许是江先生一直在郎中家里住着的不便情况,让昭县令又失去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他的主意真打到了海云舟身上。
当时海云舟的答复十分轻飘飘无所谓,说文志馆馆长反正是出了名的闲差,若昭县令实在找不到更满意的人,那他顶上这个职位也无什么大碍,就是做哥哥嫂嫂的上司,会让他觉得有些怪。
至于夏栀寒以女子之身担任县衙要职的通知,自然是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很多人都说,怎么能让女子出入县衙为官。还有不少人说,六丝坊坊主虽品级不高,却也是广言县不可或缺的要职,就算是非要让女子担任,也不该是夏栀寒这种名声不好、生活不检点的女人,就算是昭县令让自己的夫人去上,遭受到的反对之声也只会比夏栀寒少。
据说在那些整日游手好闲的人群中,甚至传出了夏栀寒的孩子,其实是县衙哪个核心人物上不了台面的si生子,这样的可笑谣言。
不过更可笑的是,事实明明是昭县令执意要任夏栀寒为六丝坊坊主,那些谣言版本却更多猜测,应县丞是夏栀寒孩子的父亲,因为昭县令时间对不上。如今广言县的街溜子里,居然因为这些谣言,攻击起了应县丞。
不过再怎么说,应县丞和夏栀寒也都是这一带有头有脸的大人物,而广言县的整体民风又是老实憨厚、沉稳能干的,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流言无疑是不能大面积传播,就自然也没有给夏栀寒母女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困扰。
县衙官职任免公示出来后的第十六天,广言县的大雨依然没有停,文志馆长官的人选也一样没有确定。
晏传义和林晚殊也不想再干等着了,就向夏栀寒打听了江先生就诊的医馆,带上一些精心挑选的礼物前去打扰。
先生性子开朗健谈,谈吐不凡,哪怕气色很是不好,也一直热情真诚地与二人对话。
光是通过这些对话,晏传义能感受到江先生的学识一定十分出众,而他又懂为人处世,做文志馆的头儿再好不过了。
与江先生这样的人相处交谈,是个非常舒服的过程,哪怕他住的医馆烟味药味熏天,俩人也竟一时有些舍不得走。
天黑之后,晏传义和林晚殊不得不走了,这才告别了先生。
可是离开医馆之前,江先生的大夫友人悄悄跟了上来,将二人带到了一个隐蔽的小胡同里说话。
“这短短半个月的工夫,连昭县令都亲自来过我这小医馆了,期间还好几次派亲信过来,都是问江先生的病。但我一直没有与他们说实话……”
这大夫眉头紧蹙,愁色满面,让俩人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
“实话?实话是什么?”
晏传义好不容易缓过来之后,也语气颤抖。
“江先生已病入膏肓,时日无多,我因与他多年交好,也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便骗他说我能将他的病治好,他只管好好吃药、好好休息便是了,这些谎话,都只盼他能安好走过这最后一程。”
他与林晚殊一块愣住了。
“其实我开的那些药,都是些亦食亦药的东西,不能有什么效果,不过是入口味道不难吃,也是让他减能减轻痛苦的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因为我已经开不出能对他这病有效的药了……”
大夫眼中尽是无奈,细细叹了一口气。
难怪刚才在医馆的时候,其它地方的草药苦涩味道,浓郁到了让人半憋着气都像是刚喝了一大碗药一般,弄得舌根一直苦涩无比,唯有江先生住的小卧室,弥漫着清新宜人的草药味。
“鄙人一生从医,不知县衙里是怎么一番天地,但最近你们这些大人物频繁造访寒舍,鄙人也大概看出来了,昭县令和大人您应是很想,让我这兄弟接替年近六十的罗大人,做文志馆的头儿。可文志馆再清闲,也是个常有案牍劳身的地方……我这老兄弟,可不能在这最后几年光景,吃这个苦了,还是让年轻人让担此大任吧……”
大夫语气悲伤,还带着一丝哀求。
晏传义正打算说些什么,大夫从腰上宽松的那个布袋子里掏出两管东西,分别递给了他和林晚殊。
“鄙人没见过大场面,昭县令那样身份的人,不敢在他面前说这么些话。这是鄙人这些天为兄弟熬的养生茶汤,他屋子里的味道,就是这玩意儿的,大人和夫人可以吃肉喝酒后喝上二两,对身体好……”
果然,在这个满脸风霜的医者面前,青涩未褪的晏传义和林晚殊都还是孩子,可以拿医学生专属的硬核零食来哄一下。
回去的路上,晏传义就忍不住地打开了养生饮料,味道很像甜度刚刚好的抹茶系列奶茶,他超级喜欢,时不时还要面带苦笑地和林晚殊干杯,不知不觉就喝了半管。
“这个事情,我们要不还是早点告诉昭县令吧?他和颜夫人,马上就要离开广言县了……”
“回去也是让海二公子在匆忙中就职。等他正式上任了,我们再回来拜访一次江先生吧,就说文志馆越来越忙了,不再像以前那般是一个清闲地方了,所以昭县令选择了更年轻的海二公子,不要让人家大夫的好心被辜负了……”
雨季直到昭县令和颜夫人离开广言县的那天,也没有结束。
他们来到江边,渡舟起程。
昭县令在离任前加急新任的几个官,还有他们的家人,都来送他与夫人了。
这么些人,站在空旷寒冷的江岸上,并不觉得很多。
夏栀寒送了他们一些经过复杂工序做出来的果酱,海夫人送上了亲手织的上好绸缎,段师傅及其夫人则送了一些亲手做的腊味,旅途上还可以作为干粮,正好配夏栀寒的果酱。
虽对于昭县令和颜夫人这样身份的人来说,这些不过是寻常易得之品,但都是亲手做的,心意很足,且时刻提醒着在广言县的这段经历。
就晏传义和林晚殊,啥特长也没有。林晚殊只好临阵问来了做皂角汁的配方和步骤,给颜夫人做了两瓶非常粗糙的皂角,拿棉布包起来的时候,想想还是觉得有些拿不出手,就又添上了一个缠金铺买来的首饰盒,还算配得上颜夫人的身份。
不过扬帆之前,昭县令却拉着晏传义和林晚殊,到船内说了最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