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光不明,风谨言看不清对面的人,生的何样相貌,但看身量,年纪应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却看他快速向前,呼一声,吹灭了蜡烛,周遭全黑了,随后才听有处幽幽说,“我不问你是谁,我也不答我是谁。”
这人真是奇怪。
风谨言听声音认定,对方果然也是个孩子。
他大约是刚刚受了伤,毕竟年岁不大,还没学会隐忍克制一切的疼痛,他试图想止血,却疼得忍不住哼了出来。
那几声闷哼之后,他便再无声息,她有些怕,便说:“你还在吗?”
过了好久,才听到他说:“你别动!”
风谨言大惊,什么时候他突然就出现在自己身后,竟这样无声无息,像一只猫,不,更像一只豹子。
此刻正扭着她的肩膀,她随他退后,半晌,只听见嘶一声,是布料撕掉的声音。
随之,自己眼睛上便覆上凉凉的一块绸子,布料很滑,很冷,就像他的语调,“你别看,我带你出去。”
“嗯。我不看,你也别伤我。”风谨言此刻都佩服自己能如此这般镇静。
“我虽不知你是谁,萍水相逢本难再遇,但你我经此大难不死,也算有缘。你,以后要好好的啊!”她随着他磕磕绊绊地走,一边说一边试图辨认他的方向。
她童音未改,一派大人的话软糯糯说出来,却也令人熨贴于心。
风谨言明明自己的世界都是凉的,竟还想着去捂暖别人。
从小到大,长在帝王家,少了父母亲自的陪伴,她记忆中模糊地只记得慎行会陪着她玩,和她一起读书吃饭,一起慢慢长大,可惜一切都在慎行死去的那一年戛然而止。
一个人的离去,对那个年纪的她来说,还不足以弄明白,她只知道,她没了亲爱的兄弟,没了贴身的陪伴,更没了本就少的可怜的母爱。
贺兰瑶对她说来并不熟悉,她的眼神冷漠如看一个陌生人,先开始她还会试着说,“娘,抱抱。”
再后来,她便不会再说了。
一个孩子虽小,自尊这个词她并不知其深意,但心里却已隐约明白,不是所有表达出的爱意,旁人都会接受,而强加于人的感情,风谨言慢慢地便不会去做。
而在这一刻,她却不知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出来莫名的亲近感,就仿佛两个人认识了许多许多年。
或许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两个死里逃生的人,能在这滔天变故下幸存下来,便是同生共死的缘分。
她忽然想起他手上的伤,摸索着向前走了几步,追加了一句嘱咐,“你的手别忘了要涂药!”
对面的人一怔,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被人善待是什么时候了。
她说以后要好好的,他想回你也要好好的,他又想回这点子伤算什么,活着就不容易,可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转过身去,走了几步,又停滞下来,犹豫再三才对她说:“往后山走。”
他的话本就不多,现在能说的便更少,他能为她做的就仅剩指明方向了。
后山,才能安全,才能活下来。
现在,他所愿唯有活下来。
直到脚步声渐尽,风谨言才默默摘下眼上的罩布,先前不摘不是她怕,而是为了那个人,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感。
既然他不想被人看见,她又何苦违背他的意愿。
她望了望四周路径,那人早消失不见,虽然知道她没有恶意,但最后他仍旧把四方路上的杂草全部踩倒,让她辨不出他究竟去了哪个方向。
风谨言想,他是受过多少伤害,才会有如此强的戒备之心。
又过了好久,才依稀有人在远处呼喊着寻找她。
她呆愣愣地站在原地,想着已经走远的男孩,好半天都忘了应声。
她得救后,太皇太后却脸色难辨,有不屑,更多的却是怀疑,“谁救你出来的?”
她一愣,她大难不死,难道不值得庆幸吗?太皇太后执着的却是她怎么活下来的。
不是结果,重要的居然是原因。
“我不知道!”风谨言不知道为什么就撒了谎,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只是本能地觉得那个人应该不想被人知道。
“山是你要爬的,道观是你要留宿一夜,后山的路又无人知晓。”
“您的意思是……难道是…我故意的不成?”风谨言不敢相信自己的揣度,她抑下的大悲混着此刻的骇然,如漫天而来的狂潮,一齐向她涌来。
清芜观,是她的一生最避无可避的梦魇,不仅因为那一场大火,还因为亲人对自己的恶意猜测。
不被人信任,比原先的冷漠无情还让人失望,还令人心寒。
许多天以后,她才隐约听宫人们闲话,说是清芜观那场大火竟然烧死了南旻送来北夷的质子,事关两国,又牵扯出人命,自然是一件大事,但她却恹恹的一翻身,谁生谁死又与她何干呢?这世上又有谁去关心她的生死?
此后许多年,她都会梦到那一场大火,总有那么几次,她是没能从火中逃生出来的。
今日,若不是柳潮安,她大约不会再踏入半步。
她想,有他在。
可惜,梦中的兽,仍会食人,啃噬,从未放过她。
猛地惊醒,居然是柳潮安的一只手掌压在她胸口。
悄悄拿开,却发现失重一样,豁然轻下来,全身上下的不适反而反扑而来,让她分不清是醒了还是犹困在梦中,汗倏地冒出来,顷刻之间便包裹了全身。
“怎么,做梦了?”她一动,柳潮安似乎也随着醒了,看她眼睛睁的大大的,满眼都是他从未看过的不安未定。
他拉下她僵硬的身子,轻轻环过来,一下一下拍着她的背。
他知道她睡眠一向都不好,但没想过是如此不好,一夜睡的都不安稳,醒来也没有安眠后的舒适安心。
可见,这些年她过的并不好,手臂不由自主地环得更紧。
好半天,才听怀里的人小声说,“没做梦。”
她是连做梦也不能承认的,因为那样脆弱无助的自己,她无法承认与接受,更不愿柳潮安看到。
她只愿,他所见皆是她的美好,而不是破败不堪的过去。
柳潮安见她不愿提及,也不勉强,只低沉着嗓音,“经南一行,陛下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帝王之心,深不可则。即使他已与她有了肌肤之亲,但仍不好揣度她想怎样做。
她锁骨上还有欢|好时留下了印记,他没料到自己手那么重。
也难怪,谁让这人肉皮子娇嫩,水一样的人儿,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搓弄她,等过后看了又后悔。
他不禁讪讪,估摸着等下回,他还得忘。
人想着下一回,心里便痒,居然也有些蠢蠢|欲|动。
他拉她来回这么一磨蹭,她突飞猛进一般就明白他想干什么,吓得直摆手,“不行,不行。”
从不知他是如此纵|欲无度的人,平日里正正经经,君子端方,怎么上了床就变了个人。
可见,她以前听宫里老人们说的闲话都是真的。
那会子先帝突然极宠爱一个新晋的妃嫔,她父皇一贯不是贪欲之人,却也有一阵子天天宠/幸那人。
宫人们就说闲话,“陛下怎么就和新婚夫妻一样馋嘴?”
她还小,不懂事,冷不丁就插嘴问:“他们吃什么好吃的?还嘴馋?”
却原来遇见了喜欢的人,恨不得一时一刻都腻歪在一起。
他们确实如民间所说,正是新婚燕尔,可也受不住了。
她劝他说道:“来日方长,再则,咱们在大殿里已是不敬,后来到了这厢房,观里道长虽不细问,估摸也知道一二,再胡闹,朕可真的没脸见人了!”
他看着一床凌乱,春|色蔓延,也有些不好意思,只得开解她,“自会有人收拾妥当了。”
“咱们也该回宫了。”她起身,静静地说。
青春年少,可放纵总有个度,她哪里是那些天天守着郎君过自己日子的小娘子,她心中负担的太多。
柳潮安随她起来,不顾自己衣衫不整,为她披上衣衫。
她恍惚间都忘了他是谁,只一边想事情,一边本能地扬着手臂,等着宫人伺候她更衣。
他笑一笑,也不打扰她思考,便细致地为她伸袖,整领口,又系了丝绦盘扣,那一头发散着,他忍不住抚了抚,才问:“想什么?”
却看他快速向前,呼一声,吹灭了蜡烛,周遭全黑了,随后才听有处幽幽说,“我不问你是谁,我也不答我是谁。”
这人真是奇怪。
风谨言听声音认定,对方果然也是个孩子。
他大约是刚刚受了伤,毕竟年岁不大,还没学会隐忍克制一切的疼痛,他试图想止血,却疼得忍不住哼了出来。
那几声闷哼之后,他便再无声息,她有些怕,便说:“你还在吗?”
过了好久,才听到他说:“你别动!”
风谨言大惊,什么时候他突然就出现在自己身后,竟这样无声无息,像一只猫,不,更像一只豹子。
此刻正扭着她的肩膀,她随他退后,半晌,只听见嘶一声,是布料撕掉的声音。
随之,自己眼睛上便覆上凉凉的一块绸子,布料很滑,很冷,就像他的语调,“你别看,我带你出去。”
“嗯。我不看,你也别伤我。”风谨言此刻都佩服自己能如此这般镇静。
“我虽不知你是谁,萍水相逢本难再遇,但你我经此大难不死,也算有缘。你,以后要好好的啊!”她随着他磕磕绊绊地走,一边说一边试图辨认他的方向。
她童音未改,一派大人的话软糯糯说出来,却也令人熨贴于心。
风谨言明明自己的世界都是凉的,竟还想着去捂暖别人。
从小到大,长在帝王家,少了父母亲自的陪伴,她记忆中模糊地只记得慎行会陪着她玩,和她一起读书吃饭,一起慢慢长大,可惜一切都在慎行死去的那一年戛然而止。
一个人的离去,对那个年纪的她来说,还不足以弄明白,她只知道,她没了亲爱的兄弟,没了贴身的陪伴,更没了本就少的可怜的母爱。
贺兰瑶对她说来并不熟悉,她的眼神冷漠如看一个陌生人,先开始她还会试着说,“娘,抱抱。”
再后来,她便不会再说了。
一个孩子虽小,自尊这个词她并不知其深意,但心里却已隐约明白,不是所有表达出的爱意,旁人都会接受,而强加于人的感情,风谨言慢慢地便不会去做。
而在这一刻,她却不知为什么会对一个陌生人产生出来莫名的亲近感,就仿佛两个人认识了许多许多年。
或许是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两个死里逃生的人,能在这滔天变故下幸存下来,便是同生共死的缘分。
她忽然想起他手上的伤,摸索着向前走了几步,追加了一句嘱咐,“你的手别忘了要涂药!”
对面的人一怔,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被人善待是什么时候了。
她说以后要好好的,他想回你也要好好的,他又想回这点子伤算什么,活着就不容易,可终究还是没说出口。
转过身去,走了几步,又停滞下来,犹豫再三才对她说:“往后山走。”
他的话本就不多,现在能说的便更少,他能为她做的就仅剩指明方向了。
后山,才能安全,才能活下来。
现在,他所愿唯有活下来。
直到脚步声渐尽,风谨言才默默摘下眼上的罩布,先前不摘不是她怕,而是为了那个人,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感。
既然他不想被人看见,她又何苦违背他的意愿。
她望了望四周路径,那人早消失不见,虽然知道她没有恶意,但最后他仍旧把四方路上的杂草全部踩倒,让她辨不出他究竟去了哪个方向。
风谨言想,他是受过多少伤害,才会有如此强的戒备之心。
又过了好久,才依稀有人在远处呼喊着寻找她。
她呆愣愣地站在原地,想着已经走远的男孩,好半天都忘了应声。
她得救后,太皇太后却脸色难辨,有不屑,更多的却是怀疑,“谁救你出来的?”
她一愣,她大难不死,难道不值得庆幸吗?太皇太后执着的却是她怎么活下来的。
不是结果,重要的居然是原因。
“我不知道!”风谨言不知道为什么就撒了谎,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只是本能地觉得那个人应该不想被人知道。
“山是你要爬的,道观是你要留宿一夜,后山的路又无人知晓。”
“您的意思是……难道是…我故意的不成?”风谨言不敢相信自己的揣度,她抑下的大悲混着此刻的骇然,如漫天而来的狂潮,一齐向她涌来。
清芜观,是她的一生最避无可避的梦魇,不仅因为那一场大火,还因为亲人对自己的恶意猜测。
不被人信任,比原先的冷漠无情还让人失望,还令人心寒。
许多天以后,她才隐约听宫人们闲话,说是清芜观那场大火竟然烧死了南旻送来北夷的质子,事关两国,又牵扯出人命,自然是一件大事,但她却恹恹的一翻身,谁生谁死又与她何干呢?这世上又有谁去关心她的生死?
此后许多年,她都会梦到那一场大火,总有那么几次,她是没能从火中逃生出来的。
今日,若不是柳潮安,她大约不会再踏入半步。
她想,有他在。
可惜,梦中的兽,仍会食人,啃噬,从未放过她。
猛地惊醒,居然是柳潮安的一只手掌压在她胸口。
悄悄拿开,却发现失重一样,豁然轻下来,全身上下的不适反而反扑而来,让她分不清是醒了还是犹困在梦中,汗倏地冒出来,顷刻之间便包裹了全身。
“怎么,做梦了?”她一动,柳潮安似乎也随着醒了,看她眼睛睁的大大的,满眼都是他从未看过的不安未定。
他拉下她僵硬的身子,轻轻环过来,一下一下拍着她的背。
他知道她睡眠一向都不好,但没想过是如此不好,一夜睡的都不安稳,醒来也没有安眠后的舒适安心。
可见,这些年她过的并不好,手臂不由自主地环得更紧。
好半天,才听怀里的人小声说,“没做梦。”
她是连做梦也不能承认的,因为那样脆弱无助的自己,她无法承认与接受,更不愿柳潮安看到。
她只愿,他所见皆是她的美好,而不是破败不堪的过去。
柳潮安见她不愿提及,也不勉强,只低沉着嗓音,“经南一行,陛下想好怎么应对了吗?”
帝王之心,深不可则。即使他已与她有了肌肤之亲,但仍不好揣度她想怎样做。
她锁骨上还有欢|好时留下了印记,他没料到自己手那么重。
也难怪,谁让这人肉皮子娇嫩,水一样的人儿,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搓弄她,等过后看了又后悔。
他不禁讪讪,估摸着等下回,他还得忘。
人想着下一回,心里便痒,居然也有些蠢蠢|欲|动。
他拉她来回这么一磨蹭,她突飞猛进一般就明白他想干什么,吓得直摆手,“不行,不行。”
从不知他是如此纵|欲无度的人,平日里正正经经,君子端方,怎么上了床就变了个人。
可见,她以前听宫里老人们说的闲话都是真的。
那会子先帝突然极宠爱一个新晋的妃嫔,她父皇一贯不是贪欲之人,却也有一阵子天天宠/幸那人。
宫人们就说闲话,“陛下怎么就和新婚夫妻一样馋嘴?”
她还小,不懂事,冷不丁就插嘴问:“他们吃什么好吃的?还嘴馋?”
却原来遇见了喜欢的人,恨不得一时一刻都腻歪在一起。
他们确实如民间所说,正是新婚燕尔,可也受不住了。
她劝他说道:“来日方长,再则,咱们在大殿里已是不敬,后来到了这厢房,观里道长虽不细问,估摸也知道一二,再胡闹,朕可真的没脸见人了!”
他看着一床凌乱,春|色蔓延,也有些不好意思,只得开解她,“自会有人收拾妥当了。”
“咱们也该回宫了。”她起身,静静地说。
青春年少,可放纵总有个度,她哪里是那些天天守着郎君过自己日子的小娘子,她心中负担的太多。
柳潮安随她起来,不顾自己衣衫不整,为她披上衣衫。
她恍惚间都忘了他是谁,只一边想事情,一边本能地扬着手臂,等着宫人伺候她更衣。
他笑一笑,也不打扰她思考,便细致地为她伸袖,整领口,又系了丝绦盘扣,那一头发散着,他忍不住抚了抚,才问:“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