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内,烛火未息。

    刘无方端起茶盏,微抿一口,他正等着人。

    门被轻扣,发出了声响。

    “父亲。”隔着门窗,外面的声音更显得沉闷。

    “进来。”

    刘怀瑾从屋外进来,身后跟随这一个女子。女子身着素衣,神情冷淡。两只手搭在前头,向着刘无方行了礼。

    “父亲,这位姑娘便是木倾。我在西凉寻来的一位姑娘。虽长得一副中原姑娘模样,却从小与西凉长大,深习西凉蛊术。况且这容貌,您看...”

    刘无方走近些,站起身来捏着她的脸,像是得了宝贝一般大笑起来:“像...果然像...”

    木倾随着刘无方抿嘴一笑。

    木倾本就生于西凉,母亲乃中原人。只是在西凉长了这么一副样子,并不受人待见。便慢慢随着父母迁到了靠近中原的地带,但仍然接受着西凉的文化的熏陶。

    刘怀瑾第一眼见到这女孩的时候也是瞠目结舌。天下今日会有这般相像的人,他为了这么一个人寻了许多地方,这番终于让他找到了一个七八分像秦暮语的人。并且还擅长西凉邪术,用来蛊惑李彰不在话下。

    西凉蛊术是需要一种西凉毒虫的死尸磨制成的粉末来助推,将其放入香炉,与香料一起焚烧,久而久之便会叫人心神不定,失去理智。在远久之前的西凉盛行,只是这些年来,已经不再有什么人还会这蛊术。

    这番挖到木倾这样的女子,刘怀瑾心想这大业是成了一半。

    “她的身份都安排好了吧?别叫人抓到底细。”

    “安排妥当。”

    “再培养培养便把她送进宫里去吧。”

    “是。”

    二人而后踏出了门。

    木倾虽是西凉人,对于中原话也有些熟知,再加上过去这几个月发奋学习中原话,倒是也可以流利地说上几句话了。

    木倾在刘怀瑾跟前说话却有些许唯唯诺诺:“刘公子...我是快要进宫了吗。”

    刘怀瑾睥睨了她一眼,而后转身,用食指勾着她的下巴:“怎么。养了你这么久,还改不了自己的性子?需要这么唯唯诺诺?”刘怀瑾长了不差,上挑的眉眼倒想是一个戏子。

    “没...”木倾才想起来刘怀瑾一直同她强调的事情:他要木倾隐藏自己从前那个怯懦软糯的性子,她应当奔着秦暮语一样的性子去的,那样温婉。

    “往后进了宫可凡是把自己的性子藏住了,别叫人抓了把柄。”

    “是。只要刘公子能救我娘,我什么都为刘公子做。”

    刘怀瑾嗤笑了一声。

    “你娘我当然会救了。好好做事,别想些有的没的。”他的尾音细长。

    ...

    次日,李晏回到公主府。

    唐骥已经完全可以下床行走了,只是有时候不小心碰到腹部还是会隐隐作痛。

    李晏再见到他,他是正好坐在后院的石凳上,手里摆弄着水杯。

    “唐骥。”李晏小跑过去。

    唐骥止住摆弄水杯的手,站起来行礼:“公主。”

    “不用多行礼,你且先休息着。”她把唐骥按回座位去。

    “好。”

    “这次刺杀的事情你派人查的怎么样了。”

    唐骥眉头一皱,眼珠转向李晏的方向,眼神变的深沉了起来:“一样。还是太后搞得鬼。”

    李晏另一边的手攥紧了衣服:“怎么又是太后。她一定是要报上次回门的仇。”

    唐骥饮了一口水:“你还是得多加小心,她现在应当是还不会放过你的。”

    “唐骥...我或许还是需要你帮我...”李晏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

    李晏与唐骥原先的约定就是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李晏向李彰求来和离书,放唐骥和房如雪走,让他们二人去过好日子。可是如今....她自己一人还不曾有那样的实力,可以应付这些事情。

    唐骥犹豫了一阵,忽而开口:“好。我会帮你。”

    李晏没想到他会这么快答应,内心一阵欣喜。

    唐骥捂着胸口咳嗽了两声,身子还是有些虚。

    “还有一事..”他直起身板,“小文上次抛在炉子里面的药丸。”他把那颗白色药丸拿出来,表面粗糙却香气诱人。

    “这药并不是安神的。反倒是容易让人出现幻觉。”

    李晏一惊:“她这是要害我?”

    “是”

    李晏暗暗的想:是有必要把这侍女除掉了。可是她的背后说不定就有个像太后一般的大人物,如今并没有理由能将她除去。当下唯一可以做的只能提防着点她。

    “药来了。”房如雪徒然从门里出来,走到院子里。

    她走路步子轻盈且小巧,慢慢地走到石桌边上来,把手里拿完药放下。

    “好烫。”她举起手来吹了吹。

    唐骥见状,好些担心,站起身来去握她的手:“给我看看,烫着没。”房如雪不想他担心,快快抽了手放后面:“没事,你快点把药喝了。”

    李晏见他们关系如此好,心里又是羡慕又是欣喜。

    冯成这遭回来不单单是来领赏的,他还要回来娶亲。

    冯成出生并不是很好,就在幽州城的一个小村里。他家中有一间茅草盖成的屋子,房门比较低小。先前他也想要把他娘接到大宅子里边去住,可他娘死活都不从,说是住不惯那样的大宅子,不自在。

    母亲跟他说,大宅子就留着给他娶媳妇用。

    他也只好顺了他娘的意,还是让他娘住在这小破茅屋里。

    他的母亲六十多了,有了冯成算是老来得子。他父亲去的早,母亲将一生的心血全都注在他身上。希望他能有个好前程,早早地娶个媳妇。

    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家里也不算是落败,早年间就给冯成定了一个娃娃亲。

    后来父亲过世,家中落败,冯成也出去当了兵,女方家里倒是没有嫌弃他。

    冯成的娃娃亲其实定的很早,只是他早年入了军队,很少有机会能回来,所以婚事也就一拖再拖,这如今他也二十有三了,实为晚婚了。这也叫乡里邻居们唠叨了不少。

    冯成只是见过几次女方,其实二人之间并没有很多的感情,从前一直也都是兄妹之名相称。

    但是又有几个能是从有感情出来的呢,不都是磨时间给磨出来的吗?

    谢闻昭两人随着冯成回到家里的时候,走进门便见着院子里收拾的很干净。看起来也很宽敞大方,令人舒适。

    里面房子的门开着,站在门口就可以看见冯成母亲坐在房门前的椅子上,在刺绣。

    冯母虽有六十多,但是眼睛还是很好,常能帮着村子里一些刚出生的买不起衣裳的娃娃做些衣裳。

    “娘!”冯成见到母亲有些激动,他想起来上次见母亲的场景,已经记不太清了。

    冯母抬头,搓了搓眼睛方才确认。

    慢慢地走过来,和冯成抱在一块儿,拍拍他的后背。

    冯母身子矮小,还有些佝偻,在冯成这么一壮硕的男子面前,确实显得小。

    冯母口中的牙早已经脱落完了,眯了眯眼,望向谢闻昭和白无路:“这二位是?”

    冯成擦了泪水:“这二位是我的战友,阿昭和阿路。”

    身后二人一起行了礼。

    循着声音,屋里又走出来一位年轻的姑娘。长得不算白净,但是五官生的小巧好看。姑娘放下手里的箩筐,把手放在腰间的围裙上擦了擦:“冯大哥。”

    这姑娘便是冯成的未婚妻。

    冯成一见,应了一声,有些许脸红。

    姑娘上前来,和冯成寒暄了两句。

    白无路一瞧冯成那呆头呆脑的背影,用手肘一顶谢闻昭,咧嘴笑笑:“你瞧瞧,绝对又害羞了。”

    谢闻昭也笑了起来。

    隔日,冯成便同那姑娘成了婚。在家里小院办了几桌酒席,请了几位村里的人。

    旁边的孩子好奇,死活要拿着那个用来举炮仗的棍子,站在边上任由鞭炮噼里啪啦地作响。冯成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身边站着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子,他挠挠头笑笑,和客人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应和。

    婚礼简单朴素。

    谢闻昭站在边上看着,他好像也看到了李晏结婚时的模样。

    新娘子站在滔滔不绝的新郎官身侧,红盖之下,沉默不语。实则内心愉悦,只因今后托付良人,共度余生。谢闻昭很好奇,李晏也会这么想吗。自己离开这么多日后,她心里还有自己吗。

    总不会有人真的一颗心地吊死在一棵树上吧。

    冯成同新娘子一起接过酒杯,倒上了酒,朝着在座的客人敬酒。而后是一阵猛烈地掌声。

    谢闻昭自己也鼓起了掌

    他自己心想着方才的事情,摇摇头。真的觉得可笑。

    忘了吧忘了吧。

章节目录

言笑晏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水岛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水岛子并收藏言笑晏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