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李牧的梦。门开了,门口的人是文箬。

    “几点了?”他迷糊中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双眼无神,一脸茫然,整个没睡醒的懵模样。

    “隔壁的公鸡打了三轮鸣,村头的小猪早醒哼哼,你还在睡。快点,快点,金子们一直在叫,我够不着它们。”文箬如约五点半起床。可惜她个子有点矮,踩着板凳也够不着大门的门框。

    李牧扯住自己睡觉时候被圈起来的T恤袖子,小声问,“怎么敲门了,不怕吵到林奶奶和林老板呢?”

    文箬推着他到洗脸架,殷勤地递着毛巾,谁让他是唯一的燕子饲养员呢。“林扬哥开车出门了。阿奶去菜园子摘菜。家里只剩你一人在睡懒觉。”

    “先喂燕子,一会儿再洗脸。”李牧揉了揉自己的碎发,眯着眼睛,踩在板凳上伸手朝文箬要蚂蚱。

    掌心突然有东西蠕动,文箬递到他手里的是让人一哆嗦的大青虫。被这么一吓唬,他的哈欠给憋了回去,睡意也全跑了。

    文箬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不是想着,大早上嘛。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还是肥美的,富含高蛋白的,圆滚滚的…”

    李牧赶紧打断她的话,“文箬,你敢再恶心人一些吗?”

    文箬提议,“要不你把鸟巢取下来,我来喂。”

    李牧拒绝,“昨晚好不容易才放上来的。再说,这个鸟巢快被你揉坏了。虫子够了,接下来各喂两只蛐蛐。”

    文箬依言把小蛐蛐递给他。喂三只小金腰燕吃完早餐,李牧洗手,换衣服,抹脸刷牙。文箬蹲在他旁边,说:“待会儿需要咱俩来开店。林扬哥把钥匙留下了。他同学家里出了意外,他去帮忙。”

    李牧吐掉嘴里的泡沐,说,“行。”

    开店后,李牧一直守在店里,接货和收银。文箬跑来跑去送早餐、送水果、送水。八点钟,小荣和汪婶来上工,李牧也开始电话接单。

    汪婶对每一个出现在店里的新面孔都抱有戒备和好奇。那对小兄妹,她打听过,确实是暑假来玩儿的城里娃。小荣年纪比他俩大,万一留店里长干,岂不是要顶替自己的位置。林扬这家店,如果不是因为奶奶说不了话,根本不需要外聘员工。她能来赚些零花钱,还是自家姑娘朝林扬开的口。

    汪婶擅长死缠烂聊天,很快把小荣的信息打听了个大概。她知道他只是打临时工的,如果拿到录取通知书便去上大学,如果没被录取就回去复读。她作为大学生的妈妈,忍不住指点一二。

    “小荣,你高考考了多少分?”

    “不到五百分。”

    “你这不行呀。在你们省里这个分数应该只能念个专科或者三本吧。不如早点回去复读。”

    “其实我比二本线高了四十分,还是有点希望的。”

    “你报了什么专业?”

    “护理专业。”

    “你一个男的去做护士?”

    ……

    小荣不再搭理汪婶,任凭她怎么问,都不吭声。他们的交谈暂时中止,汪婶又把唠嗑对象切换成李牧。

    “小伙子,林扬他弟,你呢,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呢?在班上什么名次呢?”

    “倒数。”

    “哎呀,你还不如小荣呢。”

    ……

    “汪婶告诉你呀,不要跟着林扬干,守着便利店没前途的。不然的话,我早同意他做我女婿了。我看人很准的。”

    ……

    天气预报这些天都有雨。昨天中雨转了阴天,又转了多云。今天早上,多云又转小雨。雨淅淅沥沥,下不停。

    门口叮咚声响起,有客人进来,浑身湿透。客人显然听到汪婶的絮叨,接了话,“汪春娥,你不同意大林子做女婿。我同意呀。”

    说完环顾四周,似乎要寻找林扬的身影。他接下来的话,也验证了他的举动,“哎呀,我未来的女婿不在呀?这样,我要两盒烟,两瓶啤酒,挂账。”

    这是李牧在店里的第三天,他从未听过散客可以挂账,所以既没转身拿烟,也没去拿啤酒,而是站着收银台后,说,“一共五十二元。扫码还是现金?”

    汪婶拉着脸,扯着嘴角,斜了来人一眼。“老石头,你家媳妇今早心梗送去急救。你还有心思买烟买酒。别是手机和钱,昨晚在牌桌上输光了吧。”

    来人闻言,烟也不要了,酒也不买了,推门跑了。不过,他跑之前,从身旁的临期商品货架上顺走了一包饼干和一瓶饮料。

    汪婶追出门外,人已经跑远了。她骂骂咧咧回店里,“树还要皮呢,老石头你可真不要脸。”扭头又跟李牧说,“小伙子,你人不怂,挺好的。回头开学了,要把学习成绩搞好。不然将来没个正经工作,像刚才那位老石头,总想着找捷径啥的,不成样子。汪婶我也打麻将,不过从来不涉钱财,就图个开心。”

    李牧笑了笑,没接话。

    汪婶见他笑了,继续说,“你不要觉得汪婶唠叨。我家当年穷的叮当响,我还是坚持让姑娘念了高中,念了大学。我家姑娘现在在区里做公务员,坐办公室咧。冬天冷不着,夏天热不着。可惜,林扬看上的是老石头家的姑娘。然然是好姑娘,就是命苦,摊上不靠谱的爹。”

    她端详了李牧一阵子,给了新的方向。“汪婶看人很准的,你保不齐将来会有出息。靠你倒数的成绩,估计悬。不然你去学个表演,学个舞蹈啥的,靠脸吃饭也能挣大钱。这世道,现在条条大路通罗马,小白脸也吃香。”

    藏在后门看戏的文箬看得投入,听到“靠脸吃饭”和“小白脸”后忍不住扑哧笑出声。被发现,文箬也坦然地迎着李牧不满的目光走近,背在后面的双手露出。她把手里的手机递了过去,“给你送手机,有未接来电。”

    李牧的手机在后院充电,他接过来看到是爷爷的未接来电。

    他冲文箬挑眉,示意她来收银台换班。他走到门外,站在屋檐下,拨了电话回去。

    “爷爷!”电话接通后李牧喊道。电话另一端还是三个老人,他们又凑在一起了。老人们很担心孙子在外面吃不好,睡不好,被人欺负了,或者便利店打工太累了。

    李牧再三保证说一切都好。姥爷说,“小牧,每天给我们发些照片和视频吧。前天你发了打工照,昨儿没发,你姥姥念叨了一晚上。”

    李牧的假期体验,注定了有诸多牵挂。

    林扬第二天中午时分才回来了,乘坐公共交通。周四的雨下午停了,周五中午又开始下。林扬在店门口,抖落雨伞上的水珠,把雨伞丢门口的伞筒。

    “然然她妈妈没事吧?”汪婶关切地问道。

    “手术顺利,早上已经转普通病房了。”林扬先回后院洗漱,吃过午饭后回前店,换了两个小朋友的班。

    李牧被文箬拉回后院,给一窝小金子喂当天的第三顿饭。第二顿在早上九点半的时候,文箬换了李牧的班,他回来给每只燕子喂了三只蛐蛐和一条菜虫。这次,他站在凳子上,弯腰把手机递给她,让她帮忙拍照或者录一段小视频。

    文箬接过他的手机,点开相机图标,吐槽他。“李牧,你可真是妈宝男,爸宝男,世界级的那种……”

    李牧扭头喂小燕子,说,“不是给我爸妈看的,是给我姥姥姥爷和爷爷的。”

    她摆摆手,示意他回头,拍他的正脸照。“差不多。反正都是长辈担心小宝贝,小宝贝粘家人。”

    李牧侧着脸,笑着说,“好吧。跟你惦记一窝金腰燕差不多。我家人也担心我吃不好睡不好。”

    文箬继续指挥他摆pose,“李牧乖宝,来。文箬妈妈喂你一块高蛋白。”

    李牧把正脸扭过来,下面姑娘脸上的明朗笑容没有退去,梨涡时隐时现。他假装生气要跳下凳子,“嗯……你再说一遍?”

    姑娘举着手机,一脸坏笑喊着,“我说,三、二、一、蘑菇、金子,smile!”

    文箬摁下了拍摄功能,拍了一堆照片和两段小视频。

    林奶奶去邻居家串门,后院只剩他们俩人。文箬从吉他盒子里取出吉他,随手拨了几下琴弦。她这几天没事躲在后院,一直查看吉他教学视频。今儿后院没人,才拿出琴来实践。

    手指在收弦和放弦,不停练习,连贯起来六、五、四、三、二、一根弦。一遍又一遍。

    李牧坐在躺椅上,左耳是雨声,右耳是琴声,眼前的画面是前夜没看完的视频再回放。

    偶尔会有几声短暂的噪音,吉他新手很快会调节过来。三个小时过去了,她学习进度缓慢,确切说手指协调性一直不算连贯。李牧带着耳机倒是把这几天会议的视频补完了。

    他在她决定收起吉他的时候,问道,“所有乐器的基本功是不是都要这么打呢?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琴类一般要练习多久才能上手?”

    文箬原本因为自己进度缓慢,有些憋屈。听他这么问,她不由回想起自己初学小提琴的时候。

    她妈妈文静女士是艺术大学毕业的。文静生完文箬后进了江城市交响乐团,很快成了第二小提琴首席。所以,文静不允许与自己有八分相像的女儿没有遗传到自己的艺术天赋。从文箬开始小提琴启蒙那日起,文静对女儿一向是最严格的要求。

    艺术这玩意儿,努力在天赋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当然,不是说勤奋不重要,而是勤奋在没天赋面前往往会是一场笑话。

    文箬跟着妈妈学了十年小提琴,从来没有听到过一句夸奖的话。如果她学习小提琴的感觉是举轻若重。那么她学习理科,完全是举重若轻。文箬这辈子收到的最多的夸奖是来自教过她的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每一任。她长大后,才知道妈妈并不喜欢别人夸她有数理天赋。

    回忆完了,屋檐下有一阵子的沉默,文箬继续收吉他,脸上露出了浅浅的笑,略带自嘲意味的。“我是笨鸟,所以才要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李牧放下手机,弯腰把手放在琴盒上,抬眼看着她。他从她眼里看到了清澈、委屈以及他自己。“让我这只菜鸟也试试,可以不?”

    文箬的浅笑变成了咧笑,“你会吗?”

    李牧说的自然,“这里不是有老师吗?”他看向她的眼神似乎在说笨鸟教菜鸟应该没问题吧?

    文箬松了手,示意他自己取吉他。“呵呵,谢谢你的信任。你也不怕我把你带沟里?”

    “怕什么。我不会琴。沟在哪儿,并不知道呀。”他确实是纯粹的生手,手指完全不知如何摆放,索性把整个手掌压在琴弦上。

    “以前没碰过乐器?”

    “学会一阵子长笛,琴类乐器完全没碰过。”

    文箬站在他身旁,教他认识六根弦。

章节目录

生活在别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江渔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渔白并收藏生活在别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