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延自己没有孩子,平时接触青春期的孩子也只有李牧一个。他能从李牧之前的只言片语中知道面前的小姑娘聪慧,擅长数学和物理,不然也不能参加奥赛班。
覃延字句斟酌后问了出来,“你家人认识徐世靖?”他说话的时候,眼睛没有离开小姑娘。他在脑海中搜寻记忆的片段,小姑娘抬头和低头的神情像是故人,他似乎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见过小姑娘七八岁时候的模样。
“噢。”想来了,他这才恍然大悟,“你有几年没见过他了?”
文箬抬头,嘴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一丝怀念一丝不平。“上上个月才见过。您怎么知道的?”
覃延毕竟比小孩子们多了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从小孩子的话语和表情中找线索太容易了。他把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加上记忆中的画面,组成了故事的答案。“我记忆力不错,刚想起来。我以前见过你和他的合照,在他钱包里。四年前,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阿根廷,我被邀请做一个小时的报告。那年,一切都刚刚好,可惜结果没能遂人意。之后,我在南美停留了三个多月,和他喝过三四次酒。放你俩合照的钱包,他平时都是贴着心口放的。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怕被抢,后来才知道钱包不值钱,值钱的是别的。”
文箬知道那张照片,因为自己在六岁到十岁期间,只和他合过一次影。八岁那年的冬天,他回国。妈妈只给了他十二小时的探视时间。那天,江城下了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大雪,归国的航班迫降华北某省会城市。火车票售罄,他在机场租车,走省道开了十个小时来赴约。自己不晓得他过程中的艰辛,只知道他迟到了十一个小时,和他见了五分钟便提出要回家找妈妈。照片是在小区门口拍的。
“你妈妈不愿意你学数学?”覃延追问。
文箬用余光扫到李牧抱着一堆饮料跑回来。她扭头看向覃博士,没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您别告诉李牧。”
覃延见她不愿意多说,便也打住了原来的话题。“噢。那小子也藏着秘密呢。改天你可以挖一下。其实,学物理也挺好的。国内最好的物理系在燕城,以后去燕大念书吧。我做不成你的老师,可以做你师叔。”
乖宝李牧能有什么秘密,文箬心想。她的视线还有一部分停留在不远处,只见李牧掀起便利店后门竹帘子的时候,差点将怀里的一瓶乌龙茶弄掉。他这会儿正在手忙脚乱地往怀里揽六七瓶饮料呢。她收回视线,笑着问,“我不去燕大念书,您就不是我师叔了吗?”
“也是。忘记了。”
“没事,反正他人在万里之外。”
“茶来了。”李牧带回了便利店里东方树叶和三得利的所有茶饮料回来了。他见俩人脸上的笑不似作假,便问道,“聊了什么?这么开心。”
“覃老师,他……”文箬开口了。
“覃叔叔。”覃延打断并纠正她。
文箬也没矫情,顺势改了口,“覃…覃叔叔,鼓励我去北方念书,念物理呢。”
李牧眼珠一转,恐怕这不全是实话。不过他也没深究,只要俩人情绪都好,没起争执就成。他拧开花茶递到覃延手边,“嗯,燕大的物理系最好。你加油呀,习题册记得动手做起来。”
文箬说,“太难了,我还是挑个难度低点的专业,比如念中文系,将来给乐队写歌词。”
覃延接过话,“学中文也成,可以和李牧做同学。不过,首先呢,李牧要能考上大学。”
李牧无意识地喊道,“覃叔,您是来笑话我的吧?”
覃延赏了他一脑瓜,“算是吧。我昨晚和你爸妈一起吃饭才知道你这学期抱了一筐鸭蛋回家。这不赶紧来关心一下大侄子。听说你妈非常生气,你爸揍你没?”他说着环顾四周,小院环境不错,每天在店里干活儿跟玩儿似的,零花钱一分没少。“你妈说你在村里打工。结果,就这…这工打的,也忒享受。”
文箬在旁边偷笑,可不就是享受嘛,贴钱打工。这人每天往家里买东西,对,买东西。她跳起来拍着李牧的肩膀,“你去拿西瓜,我去洗水蜜桃。哎呀,居然忘记了待客之道。”
片刻之后,文箬端着水蜜桃过来,顺便递给覃延一把蒲扇,主要是为了赶蚊子。
李牧重新坐回自己的凳子,略带迟疑问,“覃叔,我妈还好吗?”他妈妈这几天在电话里愿意和他说话,语气也平和。只是他妈妈太忙了,电话里也只有寥寥几句对话而已。
“师姐呀…”覃延晃着蒲扇,音调拖得贼长。李牧知道他吓唬自己,赶紧转移话题,“覃叔,今年大会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
两个小孩儿捧着瓜,摆出了要吃瓜的姿势。覃延说,“更年轻一代的数学家已经出来了,二十来岁。他们纷纷表示,是看…是看阮博士的论文长大的。还有人问当年阮博士获奖短片里的倔小孩儿哪儿去了?”
“哪儿去了?”文箬也跟着追问。
“念书吧。”李牧抢着替覃延回答。
“噢。也是,咱们的同龄人,大家的暑期学习计划,卷得飞起。覃叔叔,还有好玩的吗?”文箬问道。
“其他的趣事是学术观点上的争论,你们也听不懂。你们呢,在这里有什么好玩的?除了养一窝小燕子外。”覃延反问他们。
文箬说:“有。我们刚才下山的时候,遇到一条菜蛇。李牧吓得差点哭出来。”
李牧补充:“她捡起路边碎石块朝蛇头砸去,还命中了。”
覃延也笑了,问起来,“你们没把蛇捡回来?可以做蛇羹的。”
李牧说:“没捡。石头丢出去之后,我俩赶紧跑。”
文箬补充:“没机会捡。李牧抓住我胳膊,拽着我跑的。”
覃延一脸可惜的表情。
文箬提议说,“覃叔叔,要不要一起去河边?水草丛里有水蛇。”
李牧想起来后怕不已。“文箬,上次在河边,你没告诉我有蛇呀?”
“你也没问呀!”
“我再也不去清水河了。”
“你说要教我打水漂呢?是要食言而肥吗?”
“你还说要辅导我物理功课呢?不也半途而废。”
……
文箬扑哧笑出声,“李牧,你昨晚一开始是拒绝我补课的。你的原话是,想学习物理的话,回家可以跟着爸妈学。妈宝男,爸宝男!”
“我爸妈的物理,还有数学,确实很厉害。”
“你还骄傲上了?覃叔叔,您回去转告李牧的爸妈,爱子,教之以义方。”
覃延看戏看得热闹,被cue到之后,立刻开始了他的表演。“好。我一定转告。他爸妈是理科出身,中文不太好。我翻一下就是,不能过分溺爱李牧,是吧?比如适当的时候,必须要揍熊孩子。再比如,该断零花钱的时候,要断零花钱。”
李牧看着幸灾乐祸的覃叔叔,调转脑袋盯着文箬。他用手指敲了敲手表表盘,提醒她一旦断了零花钱,卫星通讯服务也要停了。
文箬有求于人,在对视中败下阵。“覃叔叔,刚才什么也没发生哈,那是平行宇宙的场景,跟现实无关呢。”
“想让我删除记忆也行,我要先看看你俩刚才吵吵的物理习题册。”覃延左顾右盼,示意两个小朋友谁辛苦跑一趟,取过来。
文箬说我去取。说完,跑着跑进屋檐,上了楼。
覃延见人跑远,压低声音问大侄子,“文箬提起过她的家人吗?”
李牧之前的猜测差不多得到了证实。“不多。徐世靖是您同学?”
“高我一届,是我师兄。他跟你爹当年一样,放弃了藤校的offer。你爹好歹在国内读了博,他直接跑去环游世界了。”覃延说完,俩人交换了彼此心领神会的眼神。覃延又叮嘱了李牧一句,“平时多顾着她点。小姑娘聪明,我怕慧极必伤。”
文箬很快回来,习题册也被递到覃延手里。他从头开始翻看,看到了李牧一丝不苟的解题步骤,也看到了龙飞凤舞的答案略,笑了起来。习题册是两周的量,也就是十个学习日的模拟试卷。
覃延看完后,把习题册抱在自己怀里,打开手机的二维码,递到文箬面前。“我虽然上了年纪,菲尔兹已经看不上我这个超龄的老人家。不过,高中物理竞赛题,还是能解答的。我们添加个微信。你和小牧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可以随时找我。如果我也无能为力的话,会找物理系的老师帮忙解答。”
文箬笑了笑,又多了一个催自己写作业的人。尽管如此,她还是掏出手机,扫码添加了联系人。
覃延把两个小朋友拉进一个聊天群,群名是:文箬李牧考上大学了吗?
文箬和李牧不约而同地开启了群消息免打扰。
大老师也没一直催促俩人写作业,提议带两个小朋友出去吃晚饭。早去早回,这样可以给前店的老板带一份。
林扬站门口送三人,“去吧。阿奶晚上住姑婆家,不回来。我晚上去隔壁吃米粉。”倒不是林扬心大,而是他在覃延刚来的时候已经看过他的工作证。
车上,覃延也讲了这个小插曲。文箬接话说,“李牧的学生证还在林扬哥那儿押着呢。”
司机说:“谨慎是好事。我要是店老板的话,单押学生证可不够,还要让李牧的爸妈出一份知情函和免责声明。”
文箬猜测地问:“覃叔叔,我怎么觉得你是借机想要见他爸妈呢?”
司机微微扭头,问道:“小文箬,你不好奇?”
文箬点头,“好奇。”
覃延把她的好奇心吊起来后,说:“保持住好奇,将来见他们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文箬问:“为什么?”
覃延想了想说,“因为……他爸爸也很帅,只比我稍微差那么一点点。”
“覃叔…”李牧无奈了,“文箬,别听覃叔瞎说。我长得像我爸妈,他们都很好。”
覃延打趣说:“嗯,李牧集合了他爸妈的缺点。”
“哈哈哈哈,覃叔,李牧要被你逗哭了。”文箬笑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一条缝。
覃延微笑说,“不会。李牧不是三岁小朋友。”
文箬抹去眼角被笑挤出的泪,双眼湿漉漉却亮晶晶,闪烁着狡黠的光。“覃叔,你刚才的话有漏洞耶。李牧如果真的集合了他爸妈的缺点,那么他爸一定比你帅,应该是您比他爸稍微差那么一点点吧。”
李牧在旁边补充,“不止一点点。”
覃延摸摸鼻子,佯装咳嗽,只好转移话题自救。他询问两位小朋友想吃点啥。
最后,三人去了一家当地土菜馆,话题已经转移到乐器上来。
覃延说他念大学的时候,有三四个傻不啦叽的好朋友。大家凑在一起除了讨论数学,就是摆弄乐器。他自己学过几年长笛,安阳会拉二胡,佟佳佳吹口风琴,还有一位师兄弹吉他。末了,他特意交代了一句,佟佳佳是位胖胖的男生,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像女孩。
文箬问道,“覃叔,长笛好学吗?”
覃延嗑着瓜子,说:“你可以问问李牧,我教过他几年。”
李牧正在用热水清洗三套餐具,说,“还行吧。比吉他好学一点。我的长笛老师不是您,是门伯伯。您只教过我两次。”
“呵呵,启蒙老师是我。再说,你对乐器不感兴趣,后来大把时间都花在读诗上了。”
覃延不再搭理自己的小徒弟,扭过头对文箬说,“我念大学那会儿,一心只顾着学习。几个玩的好的朋友,都是集训时候认识的,那会儿大家都很傻,谁都没能谈上恋爱。当然啦,弹吉他的男生,比拉二胡、吹长笛和口风琴的男生更受欢迎一些。我前段时间搬家,整理老照片,回头把我们年轻时候的照片发你俩。让你俩见识一下二十多年前竞赛生和大学生的风采。”
文箬睫毛微动,脸上努力绷着情绪,微微点了头。
李牧带着一次性手套剥了只虾放文箬碗里。
覃延看到后,拿着筷子敲着碗边,用眼神示意小朋友要孝敬一下自己这位启蒙老师。
提起长笛,他就来气。李牧三岁的那年,他从普林斯顿回到燕大数学学院教书,虽然之前拜访过师姐师兄一家,不过考虑到以后要长住燕城,又正式拜访了一回。那次,他给李牧带的礼物是一支长笛,当天教了李牧几个音。没成想,隔了几个月,他再次拜访,小家伙已经找了新的长笛老师。
两只带壳的虾来自一左一右两个方向,同时落到覃延碗里。
“谢谢覃叔!”
“谢谢覃叔叔!”
覃延字句斟酌后问了出来,“你家人认识徐世靖?”他说话的时候,眼睛没有离开小姑娘。他在脑海中搜寻记忆的片段,小姑娘抬头和低头的神情像是故人,他似乎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见过小姑娘七八岁时候的模样。
“噢。”想来了,他这才恍然大悟,“你有几年没见过他了?”
文箬抬头,嘴角带着若有似无的笑意,一丝怀念一丝不平。“上上个月才见过。您怎么知道的?”
覃延毕竟比小孩子们多了二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从小孩子的话语和表情中找线索太容易了。他把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加上记忆中的画面,组成了故事的答案。“我记忆力不错,刚想起来。我以前见过你和他的合照,在他钱包里。四年前,国际数学家大会在阿根廷,我被邀请做一个小时的报告。那年,一切都刚刚好,可惜结果没能遂人意。之后,我在南美停留了三个多月,和他喝过三四次酒。放你俩合照的钱包,他平时都是贴着心口放的。我一开始还以为他怕被抢,后来才知道钱包不值钱,值钱的是别的。”
文箬知道那张照片,因为自己在六岁到十岁期间,只和他合过一次影。八岁那年的冬天,他回国。妈妈只给了他十二小时的探视时间。那天,江城下了一场几十年一遇的大雪,归国的航班迫降华北某省会城市。火车票售罄,他在机场租车,走省道开了十个小时来赴约。自己不晓得他过程中的艰辛,只知道他迟到了十一个小时,和他见了五分钟便提出要回家找妈妈。照片是在小区门口拍的。
“你妈妈不愿意你学数学?”覃延追问。
文箬用余光扫到李牧抱着一堆饮料跑回来。她扭头看向覃博士,没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您别告诉李牧。”
覃延见她不愿意多说,便也打住了原来的话题。“噢。那小子也藏着秘密呢。改天你可以挖一下。其实,学物理也挺好的。国内最好的物理系在燕城,以后去燕大念书吧。我做不成你的老师,可以做你师叔。”
乖宝李牧能有什么秘密,文箬心想。她的视线还有一部分停留在不远处,只见李牧掀起便利店后门竹帘子的时候,差点将怀里的一瓶乌龙茶弄掉。他这会儿正在手忙脚乱地往怀里揽六七瓶饮料呢。她收回视线,笑着问,“我不去燕大念书,您就不是我师叔了吗?”
“也是。忘记了。”
“没事,反正他人在万里之外。”
“茶来了。”李牧带回了便利店里东方树叶和三得利的所有茶饮料回来了。他见俩人脸上的笑不似作假,便问道,“聊了什么?这么开心。”
“覃老师,他……”文箬开口了。
“覃叔叔。”覃延打断并纠正她。
文箬也没矫情,顺势改了口,“覃…覃叔叔,鼓励我去北方念书,念物理呢。”
李牧眼珠一转,恐怕这不全是实话。不过他也没深究,只要俩人情绪都好,没起争执就成。他拧开花茶递到覃延手边,“嗯,燕大的物理系最好。你加油呀,习题册记得动手做起来。”
文箬说,“太难了,我还是挑个难度低点的专业,比如念中文系,将来给乐队写歌词。”
覃延接过话,“学中文也成,可以和李牧做同学。不过,首先呢,李牧要能考上大学。”
李牧无意识地喊道,“覃叔,您是来笑话我的吧?”
覃延赏了他一脑瓜,“算是吧。我昨晚和你爸妈一起吃饭才知道你这学期抱了一筐鸭蛋回家。这不赶紧来关心一下大侄子。听说你妈非常生气,你爸揍你没?”他说着环顾四周,小院环境不错,每天在店里干活儿跟玩儿似的,零花钱一分没少。“你妈说你在村里打工。结果,就这…这工打的,也忒享受。”
文箬在旁边偷笑,可不就是享受嘛,贴钱打工。这人每天往家里买东西,对,买东西。她跳起来拍着李牧的肩膀,“你去拿西瓜,我去洗水蜜桃。哎呀,居然忘记了待客之道。”
片刻之后,文箬端着水蜜桃过来,顺便递给覃延一把蒲扇,主要是为了赶蚊子。
李牧重新坐回自己的凳子,略带迟疑问,“覃叔,我妈还好吗?”他妈妈这几天在电话里愿意和他说话,语气也平和。只是他妈妈太忙了,电话里也只有寥寥几句对话而已。
“师姐呀…”覃延晃着蒲扇,音调拖得贼长。李牧知道他吓唬自己,赶紧转移话题,“覃叔,今年大会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
两个小孩儿捧着瓜,摆出了要吃瓜的姿势。覃延说,“更年轻一代的数学家已经出来了,二十来岁。他们纷纷表示,是看…是看阮博士的论文长大的。还有人问当年阮博士获奖短片里的倔小孩儿哪儿去了?”
“哪儿去了?”文箬也跟着追问。
“念书吧。”李牧抢着替覃延回答。
“噢。也是,咱们的同龄人,大家的暑期学习计划,卷得飞起。覃叔叔,还有好玩的吗?”文箬问道。
“其他的趣事是学术观点上的争论,你们也听不懂。你们呢,在这里有什么好玩的?除了养一窝小燕子外。”覃延反问他们。
文箬说:“有。我们刚才下山的时候,遇到一条菜蛇。李牧吓得差点哭出来。”
李牧补充:“她捡起路边碎石块朝蛇头砸去,还命中了。”
覃延也笑了,问起来,“你们没把蛇捡回来?可以做蛇羹的。”
李牧说:“没捡。石头丢出去之后,我俩赶紧跑。”
文箬补充:“没机会捡。李牧抓住我胳膊,拽着我跑的。”
覃延一脸可惜的表情。
文箬提议说,“覃叔叔,要不要一起去河边?水草丛里有水蛇。”
李牧想起来后怕不已。“文箬,上次在河边,你没告诉我有蛇呀?”
“你也没问呀!”
“我再也不去清水河了。”
“你说要教我打水漂呢?是要食言而肥吗?”
“你还说要辅导我物理功课呢?不也半途而废。”
……
文箬扑哧笑出声,“李牧,你昨晚一开始是拒绝我补课的。你的原话是,想学习物理的话,回家可以跟着爸妈学。妈宝男,爸宝男!”
“我爸妈的物理,还有数学,确实很厉害。”
“你还骄傲上了?覃叔叔,您回去转告李牧的爸妈,爱子,教之以义方。”
覃延看戏看得热闹,被cue到之后,立刻开始了他的表演。“好。我一定转告。他爸妈是理科出身,中文不太好。我翻一下就是,不能过分溺爱李牧,是吧?比如适当的时候,必须要揍熊孩子。再比如,该断零花钱的时候,要断零花钱。”
李牧看着幸灾乐祸的覃叔叔,调转脑袋盯着文箬。他用手指敲了敲手表表盘,提醒她一旦断了零花钱,卫星通讯服务也要停了。
文箬有求于人,在对视中败下阵。“覃叔叔,刚才什么也没发生哈,那是平行宇宙的场景,跟现实无关呢。”
“想让我删除记忆也行,我要先看看你俩刚才吵吵的物理习题册。”覃延左顾右盼,示意两个小朋友谁辛苦跑一趟,取过来。
文箬说我去取。说完,跑着跑进屋檐,上了楼。
覃延见人跑远,压低声音问大侄子,“文箬提起过她的家人吗?”
李牧之前的猜测差不多得到了证实。“不多。徐世靖是您同学?”
“高我一届,是我师兄。他跟你爹当年一样,放弃了藤校的offer。你爹好歹在国内读了博,他直接跑去环游世界了。”覃延说完,俩人交换了彼此心领神会的眼神。覃延又叮嘱了李牧一句,“平时多顾着她点。小姑娘聪明,我怕慧极必伤。”
文箬很快回来,习题册也被递到覃延手里。他从头开始翻看,看到了李牧一丝不苟的解题步骤,也看到了龙飞凤舞的答案略,笑了起来。习题册是两周的量,也就是十个学习日的模拟试卷。
覃延看完后,把习题册抱在自己怀里,打开手机的二维码,递到文箬面前。“我虽然上了年纪,菲尔兹已经看不上我这个超龄的老人家。不过,高中物理竞赛题,还是能解答的。我们添加个微信。你和小牧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可以随时找我。如果我也无能为力的话,会找物理系的老师帮忙解答。”
文箬笑了笑,又多了一个催自己写作业的人。尽管如此,她还是掏出手机,扫码添加了联系人。
覃延把两个小朋友拉进一个聊天群,群名是:文箬李牧考上大学了吗?
文箬和李牧不约而同地开启了群消息免打扰。
大老师也没一直催促俩人写作业,提议带两个小朋友出去吃晚饭。早去早回,这样可以给前店的老板带一份。
林扬站门口送三人,“去吧。阿奶晚上住姑婆家,不回来。我晚上去隔壁吃米粉。”倒不是林扬心大,而是他在覃延刚来的时候已经看过他的工作证。
车上,覃延也讲了这个小插曲。文箬接话说,“李牧的学生证还在林扬哥那儿押着呢。”
司机说:“谨慎是好事。我要是店老板的话,单押学生证可不够,还要让李牧的爸妈出一份知情函和免责声明。”
文箬猜测地问:“覃叔叔,我怎么觉得你是借机想要见他爸妈呢?”
司机微微扭头,问道:“小文箬,你不好奇?”
文箬点头,“好奇。”
覃延把她的好奇心吊起来后,说:“保持住好奇,将来见他们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文箬问:“为什么?”
覃延想了想说,“因为……他爸爸也很帅,只比我稍微差那么一点点。”
“覃叔…”李牧无奈了,“文箬,别听覃叔瞎说。我长得像我爸妈,他们都很好。”
覃延打趣说:“嗯,李牧集合了他爸妈的缺点。”
“哈哈哈哈,覃叔,李牧要被你逗哭了。”文箬笑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一条缝。
覃延微笑说,“不会。李牧不是三岁小朋友。”
文箬抹去眼角被笑挤出的泪,双眼湿漉漉却亮晶晶,闪烁着狡黠的光。“覃叔,你刚才的话有漏洞耶。李牧如果真的集合了他爸妈的缺点,那么他爸一定比你帅,应该是您比他爸稍微差那么一点点吧。”
李牧在旁边补充,“不止一点点。”
覃延摸摸鼻子,佯装咳嗽,只好转移话题自救。他询问两位小朋友想吃点啥。
最后,三人去了一家当地土菜馆,话题已经转移到乐器上来。
覃延说他念大学的时候,有三四个傻不啦叽的好朋友。大家凑在一起除了讨论数学,就是摆弄乐器。他自己学过几年长笛,安阳会拉二胡,佟佳佳吹口风琴,还有一位师兄弹吉他。末了,他特意交代了一句,佟佳佳是位胖胖的男生,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像女孩。
文箬问道,“覃叔,长笛好学吗?”
覃延嗑着瓜子,说:“你可以问问李牧,我教过他几年。”
李牧正在用热水清洗三套餐具,说,“还行吧。比吉他好学一点。我的长笛老师不是您,是门伯伯。您只教过我两次。”
“呵呵,启蒙老师是我。再说,你对乐器不感兴趣,后来大把时间都花在读诗上了。”
覃延不再搭理自己的小徒弟,扭过头对文箬说,“我念大学那会儿,一心只顾着学习。几个玩的好的朋友,都是集训时候认识的,那会儿大家都很傻,谁都没能谈上恋爱。当然啦,弹吉他的男生,比拉二胡、吹长笛和口风琴的男生更受欢迎一些。我前段时间搬家,整理老照片,回头把我们年轻时候的照片发你俩。让你俩见识一下二十多年前竞赛生和大学生的风采。”
文箬睫毛微动,脸上努力绷着情绪,微微点了头。
李牧带着一次性手套剥了只虾放文箬碗里。
覃延看到后,拿着筷子敲着碗边,用眼神示意小朋友要孝敬一下自己这位启蒙老师。
提起长笛,他就来气。李牧三岁的那年,他从普林斯顿回到燕大数学学院教书,虽然之前拜访过师姐师兄一家,不过考虑到以后要长住燕城,又正式拜访了一回。那次,他给李牧带的礼物是一支长笛,当天教了李牧几个音。没成想,隔了几个月,他再次拜访,小家伙已经找了新的长笛老师。
两只带壳的虾来自一左一右两个方向,同时落到覃延碗里。
“谢谢覃叔!”
“谢谢覃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