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闹闹着,第一周过完了。李牧收获了许多在大城市里从未有过的体验,他发给家人的照片越来越多,小视频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第二周的清晨从一窝燕子的叫声开始。天蒙蒙亮,邻居家的公鸡还没打鸣,村头的小猪肯定也没开始哼哼叫,大金二金小金的啁啾声就已经此起彼伏了。
李牧起床,开启了一天的饲养员生涯。他已经养成了惯性,早起帮忙打好水,再去市场买新鲜的肉禽鱼虾。他的爷爷、姥姥和姥爷起床都早。周一早上,他去菜市场的时候,与他们视频连线,带着三位老人一起云游乡村的集市。
听不懂当地方言没关系,集市上摆摊的摊主也不是要做一锤子买卖。更何况,李牧去了几次,大家都知道他是林扬家的亲戚。价格公道,称量也公平,他也不会讨价还价。
三位老人是既欣慰又心疼。
爷爷说,你爸爸在你这个年龄也没吃过这样的苦。历练了一周,差不多了,要不回来吧。
姥姥说,你妈妈从来没吃过苦,她都不知道菜市场在哪里。
姥爷问,上周你爸妈去看过你吗?他们也太狠心了。
李牧原本是想让他们放心的,结果又引得老人们挂心。他不得不逐一安抚。
文箬没有见到吉他老师,开启了自学之路,只是第一周进度缓慢。她安慰自己说,慢点好,慢点可以把基本功扎硬实了。周日下午经过文笠的开导,她主动跟妈妈通了电话,虽然没有说上话,不过她也没前几天那么纠结。
晚上,她又收到覃延发来的两张老照片,一张是四人合照,一张是抱吉他的单人照。这张单人照里的人,比起被妈妈撕碎的那张照片里的人,更年轻,也更有活力。
她不知道他曾经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怎样的遭遇让他毅然决然地放弃所有去流浪。她盯着照片,想象着如果照片里的人是自己,又将会怎样。可惜,文箬太年轻了。十五岁的姑娘,想不通成年人在人生每一个节点上的选择。
夜里,文箬抱着手机睡了过去,梦中并不安稳,一会儿梦到风在冰盖上呼啸,一会儿梦到一个人在黑色的北冰洋沉浮。在梦里,她看不清楚那人的脸,只能看到和北冰洋一样颜色的黑色头发。
迷迷糊糊间,她听到了鸟叫,听到了开门和关门声。睡不着了,艰难睁开眼皮,她穿着拖鞋,下了楼,坐在竹凳上发呆醒神。
李牧从菜市场回来,在文箬眼前打了响指,倒是把她吓了一跳。
李牧问,“想啥呢?没睡好?”
文箬皱皱眉头,“头疼。我做了一晚上噩梦。”
李牧笑着问,“什么噩梦?你可是连蛇都不怕的人。”
文箬隐去了梦中人,只讲述了场景。“梦到掉海里。”
李牧打开冰柜,把牛肉和整只鸡放进去。隔着院子,他说,“这个简单。我教你游泳,下次再做水里的梦,就不算噩梦了。”
文箬笑了。“我会游泳,不用你教。游泳池里扑腾两下还成,真掉海里了,游泳扑通只会更绝望。”
李牧关上冰柜,弯腰把河虾倒进水桶里,提到文箬眼前,说,“看虾扑通吧。活虾,越扑腾越好吃。”
文箬嫌弃了,抬脚佯装要踢他,“滚!”
李牧跑去院子外接电话了。他的手机一直震动,他爸爸打来的电话。
他爸爸的声音传来,“李牧,你大早上干啥了?你爷爷和姥爷轮番给我打电话,让我接你回家。”
李牧问他爸,“那您来接吗?覃叔前天都来了呢。”
沈教授反问他,“如果我去接,你回吗?”
李牧拿乔了,“我考虑一下。”
他爹在电话里直接否定了前提。“不用考虑。我不去接,你妈也会不去的。你该干活,干活。该反思,反思。”
李牧诚心求助,“好吧。爸,辛苦您帮忙劝劝我姥姥他们吧。我上周发照片和视频少了,姥姥说没看到我的消息,睡不着。我今儿早上开了视频,带他们云逛了集市。爷爷、姥姥和姥爷又心疼我了呗。”
沈教授大早上被自己亲爹和岳父岳母轮番轰炸,心烦。“你自己的爷爷、姥姥、姥爷,自己安抚。”
李牧是这样回复他爸的,“爸,那也是你的爸爸,我妈的爸爸和妈妈。”他没给爸爸反驳的机会,接着问,“我妈呢?”
“还在休息呢,她前段时间太累了。”
“噢,好吧。你们还要呆多久?”
“两三周。你妈妈还有一周的会,我跟这边研究所也有合作。”
“你们注意身体呢。我争取不添乱。”
“滚。”
李牧的表情和心情都如同雨过天霁,有事没事都是小神仙。
白天,无事发生。文箬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动着琴弦,听到金子们叫,便喊李牧回来喂燕子。
“你比燕妈妈还敬业。不能再喂了,由奢入俭难,不然以后它们的人生都是黑暗的。”李牧吐槽归吐槽,还是花钱收了一百只蚂蚱。
“上楼睡午觉去。反正你现在的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文箬听了建议,可惜午睡时候又做了噩梦。这次梦到自己掉进了滚烫的海水里,自己在水里挣扎着犹如早上水桶里的活虾。
文箬醒来下楼,眉头皱得更紧,睡眼惺忪。李牧给她搬了藤椅,这样可以靠着坐。林奶奶和李牧刚才围着竹篮,在编小竹盒,串栀子花和白兰花。
阿奶让文箬坐好,将一朵栀子花别在她的左耳上方,随后又串起一串白兰花戴在她右手腕。
李牧示意她抬起手腕放到鼻子下闻闻,文箬照做了,朦胧中一股清新的芬芳扑鼻。
他拿着红线继续缠小竹盒,问她,“香吧?你午睡的时候,我跟阿奶去集市上给人送竹筐。有位阿姨送了阿奶一捧白兰花和栀子花。我们本来打算编一些小花盒,里面装白兰花,夜里放枕边闻着清香入睡。”
她点头,眯着眼睛向阿奶笑了笑表示感谢,而后又抬起手腕,狠狠地吸了口气,才说着,“嗯。真香。以前我们家小区外面,就是公园门口,也有卖白兰花的。不过,最近这几年,几乎见不到了。”
阿奶用手势告诉她,“白兰花这些鲜花娇嫩,几个小时后花瓣上会有点点印记,不好卖啦。这点生意太小,不挣钱。买的人,也只是图个新鲜,不会一直买的。”
文箬将右手腕放在膝盖上,手臂架起来,生怕压到白兰花。她左手手腕托着下巴,看阿奶熟练地编制小花盒,李牧默契地接过编好的小盒子,往里面塞鲜花,随后用红线点缀。
她发自内心地称赞,“李牧,你才来一周,居然已经这么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李牧也没谦虚,“体验生活是真的体验,不能骗自己。这次要谢谢阿奶和林扬哥。”
文箬横了他一眼,“嗯?”
李牧爽朗一笑,“当然,也要谢谢你。”
“有何心得?”
“以后写作文有素材了。”
“不写诗了?”
“写吧。”
文箬跟林奶奶解释,“阿奶,咱们的小李牧有个远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说完,她还挑眉瞅了李牧一眼。
林奶奶竖起大拇指,打起手语。文箬提供翻译,“真好。年轻人就应该心怀凌云志。”
李牧有些不好意思了,“阿奶,文箬夸张了。我这是燕雀有了鸿鹄志,只能啾啾鸟鸣,发不出锵锵清音的。”
文箬放下翘起的二郎腿,跑去厨房,取了勺子和不锈钢盆,轻轻敲打,锵~锵~
三人顿时笑作一团。
原本应该摆放在房间床头的小花盒,被李牧趁乱挂在了阿奶的脖颈上。眼神交错间,文箬懂了,她从竹篮里抓了两朵栀子花,插在阿奶的发髻上。
这天下午,院子里飘满了白兰花的清香,欢声笑语伴着啾啾鸟鸣,还有酸酸甜甜的小西红柿和红莓果。真实的五感,鲜活的气息这才彻底将文箬的情绪从两场噩梦中拽了出来。
傍晚时分,文箬又一次拨了妈妈的电话,这次是文静接的。文静刚一开口,又忍不住吐了起来。
文箬也只来得及叫了一声妈妈,通话便断了。她退出了通话的界面,发送了一条关心的微信。
李牧从院子里走出,站在她身旁,问道,“发什么呆呢?”
文箬低着头,说,“看霞光呢。”
李牧笑了,“嗯?哪有人低头看霞光?”
文箬踢了一颗小石子到面前的沟渠里,“喏,从沟渠里看霞光的倒影。”
他也添了一脚石子,“好可惜,被你一脚踢碎了。”
这人还落井下石。不过她懒得拌嘴,只是说,“它有自我修复的神奇形态,一会儿就自愈了。”
“从立体主义到印象派,从打破组合的破碎到色彩鲜明的写实。”
“不是。地上的水是天空的一面镜子。”
李牧的关切这才落实到实处,问道,“又是自愈,又是镜子,怎么了?”
文箬无奈地说,“没啥。李牧,可以给我讲讲你家人吗?”
“你想听什么?”
“随便什么都成。”
李牧想了一会儿,说,“讲我妈早年的一个梦吧。”
文箬点头,“洗耳恭听。”
“我妈结婚前做过一梦,梦到自己生了个笨小孩儿。小孩儿笨到在考场上,每一题都蒙了答案。结果,每一个答案都没蒙对,高考考了鸭蛋。她带着那位笨小孩,在世界各地奔波,想为小孩儿求一大学的入学名额,条件是她可以去那所大学教书,不给待遇都成。无一例外,所有的学校都拒绝了她。法国和瑞士的学校给出的拒绝理由是她不会说法语和德语。这些都是梦里的场景。梦醒之后,我妈决定不生小孩。”
文箬的注意力慢慢被他的故事吸引,尤其是明显与事实不符的结尾。她笑得开心,“嘿嘿,你是怎么来的呢?”
“后来,我爸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做出了一些成绩。他俩坚信凭借自己的智商,生不出梦里的笨小孩儿。我就来了。这不,事实证明我挺聪明的。”
她还没笑够,“聪明的孩子也能收获鸭蛋。我现在理解,你爸妈为啥要把你赶出家门了。”
李牧无奈地扶额,“至少证明了梦其实是不靠谱的。所以,你不会掉海里。”
文箬惊呼,“你妈妈的梦证明了殊途同归。我的梦是不是也说明人终会掉海里一次呢。第一次的梦,人是掉进黑色的水里。第二次的梦,人是掉进煮沸的水中。人,要么被黑暗吞掉,要么在喧闹中消失。我怎么觉得更骇人了呢。”
李牧叹气,“第一个梦,晚上带你去河边,用脚踩一踩黑色的河水,自然就化解掉。第二个梦,找个天然温泉,咕嘟嘟,呼噜噜,泡一泡也解了。”
“李牧,你不是怕蛇吗?敢去河边啦?”
“文箬,我在帮你解梦呢。”
第二周的清晨从一窝燕子的叫声开始。天蒙蒙亮,邻居家的公鸡还没打鸣,村头的小猪肯定也没开始哼哼叫,大金二金小金的啁啾声就已经此起彼伏了。
李牧起床,开启了一天的饲养员生涯。他已经养成了惯性,早起帮忙打好水,再去市场买新鲜的肉禽鱼虾。他的爷爷、姥姥和姥爷起床都早。周一早上,他去菜市场的时候,与他们视频连线,带着三位老人一起云游乡村的集市。
听不懂当地方言没关系,集市上摆摊的摊主也不是要做一锤子买卖。更何况,李牧去了几次,大家都知道他是林扬家的亲戚。价格公道,称量也公平,他也不会讨价还价。
三位老人是既欣慰又心疼。
爷爷说,你爸爸在你这个年龄也没吃过这样的苦。历练了一周,差不多了,要不回来吧。
姥姥说,你妈妈从来没吃过苦,她都不知道菜市场在哪里。
姥爷问,上周你爸妈去看过你吗?他们也太狠心了。
李牧原本是想让他们放心的,结果又引得老人们挂心。他不得不逐一安抚。
文箬没有见到吉他老师,开启了自学之路,只是第一周进度缓慢。她安慰自己说,慢点好,慢点可以把基本功扎硬实了。周日下午经过文笠的开导,她主动跟妈妈通了电话,虽然没有说上话,不过她也没前几天那么纠结。
晚上,她又收到覃延发来的两张老照片,一张是四人合照,一张是抱吉他的单人照。这张单人照里的人,比起被妈妈撕碎的那张照片里的人,更年轻,也更有活力。
她不知道他曾经经历了什么,也不知道怎样的遭遇让他毅然决然地放弃所有去流浪。她盯着照片,想象着如果照片里的人是自己,又将会怎样。可惜,文箬太年轻了。十五岁的姑娘,想不通成年人在人生每一个节点上的选择。
夜里,文箬抱着手机睡了过去,梦中并不安稳,一会儿梦到风在冰盖上呼啸,一会儿梦到一个人在黑色的北冰洋沉浮。在梦里,她看不清楚那人的脸,只能看到和北冰洋一样颜色的黑色头发。
迷迷糊糊间,她听到了鸟叫,听到了开门和关门声。睡不着了,艰难睁开眼皮,她穿着拖鞋,下了楼,坐在竹凳上发呆醒神。
李牧从菜市场回来,在文箬眼前打了响指,倒是把她吓了一跳。
李牧问,“想啥呢?没睡好?”
文箬皱皱眉头,“头疼。我做了一晚上噩梦。”
李牧笑着问,“什么噩梦?你可是连蛇都不怕的人。”
文箬隐去了梦中人,只讲述了场景。“梦到掉海里。”
李牧打开冰柜,把牛肉和整只鸡放进去。隔着院子,他说,“这个简单。我教你游泳,下次再做水里的梦,就不算噩梦了。”
文箬笑了。“我会游泳,不用你教。游泳池里扑腾两下还成,真掉海里了,游泳扑通只会更绝望。”
李牧关上冰柜,弯腰把河虾倒进水桶里,提到文箬眼前,说,“看虾扑通吧。活虾,越扑腾越好吃。”
文箬嫌弃了,抬脚佯装要踢他,“滚!”
李牧跑去院子外接电话了。他的手机一直震动,他爸爸打来的电话。
他爸爸的声音传来,“李牧,你大早上干啥了?你爷爷和姥爷轮番给我打电话,让我接你回家。”
李牧问他爸,“那您来接吗?覃叔前天都来了呢。”
沈教授反问他,“如果我去接,你回吗?”
李牧拿乔了,“我考虑一下。”
他爹在电话里直接否定了前提。“不用考虑。我不去接,你妈也会不去的。你该干活,干活。该反思,反思。”
李牧诚心求助,“好吧。爸,辛苦您帮忙劝劝我姥姥他们吧。我上周发照片和视频少了,姥姥说没看到我的消息,睡不着。我今儿早上开了视频,带他们云逛了集市。爷爷、姥姥和姥爷又心疼我了呗。”
沈教授大早上被自己亲爹和岳父岳母轮番轰炸,心烦。“你自己的爷爷、姥姥、姥爷,自己安抚。”
李牧是这样回复他爸的,“爸,那也是你的爸爸,我妈的爸爸和妈妈。”他没给爸爸反驳的机会,接着问,“我妈呢?”
“还在休息呢,她前段时间太累了。”
“噢,好吧。你们还要呆多久?”
“两三周。你妈妈还有一周的会,我跟这边研究所也有合作。”
“你们注意身体呢。我争取不添乱。”
“滚。”
李牧的表情和心情都如同雨过天霁,有事没事都是小神仙。
白天,无事发生。文箬有一下没一下地拨动着琴弦,听到金子们叫,便喊李牧回来喂燕子。
“你比燕妈妈还敬业。不能再喂了,由奢入俭难,不然以后它们的人生都是黑暗的。”李牧吐槽归吐槽,还是花钱收了一百只蚂蚱。
“上楼睡午觉去。反正你现在的状态,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
文箬听了建议,可惜午睡时候又做了噩梦。这次梦到自己掉进了滚烫的海水里,自己在水里挣扎着犹如早上水桶里的活虾。
文箬醒来下楼,眉头皱得更紧,睡眼惺忪。李牧给她搬了藤椅,这样可以靠着坐。林奶奶和李牧刚才围着竹篮,在编小竹盒,串栀子花和白兰花。
阿奶让文箬坐好,将一朵栀子花别在她的左耳上方,随后又串起一串白兰花戴在她右手腕。
李牧示意她抬起手腕放到鼻子下闻闻,文箬照做了,朦胧中一股清新的芬芳扑鼻。
他拿着红线继续缠小竹盒,问她,“香吧?你午睡的时候,我跟阿奶去集市上给人送竹筐。有位阿姨送了阿奶一捧白兰花和栀子花。我们本来打算编一些小花盒,里面装白兰花,夜里放枕边闻着清香入睡。”
她点头,眯着眼睛向阿奶笑了笑表示感谢,而后又抬起手腕,狠狠地吸了口气,才说着,“嗯。真香。以前我们家小区外面,就是公园门口,也有卖白兰花的。不过,最近这几年,几乎见不到了。”
阿奶用手势告诉她,“白兰花这些鲜花娇嫩,几个小时后花瓣上会有点点印记,不好卖啦。这点生意太小,不挣钱。买的人,也只是图个新鲜,不会一直买的。”
文箬将右手腕放在膝盖上,手臂架起来,生怕压到白兰花。她左手手腕托着下巴,看阿奶熟练地编制小花盒,李牧默契地接过编好的小盒子,往里面塞鲜花,随后用红线点缀。
她发自内心地称赞,“李牧,你才来一周,居然已经这么适应这里的生活了。”
李牧也没谦虚,“体验生活是真的体验,不能骗自己。这次要谢谢阿奶和林扬哥。”
文箬横了他一眼,“嗯?”
李牧爽朗一笑,“当然,也要谢谢你。”
“有何心得?”
“以后写作文有素材了。”
“不写诗了?”
“写吧。”
文箬跟林奶奶解释,“阿奶,咱们的小李牧有个远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说完,她还挑眉瞅了李牧一眼。
林奶奶竖起大拇指,打起手语。文箬提供翻译,“真好。年轻人就应该心怀凌云志。”
李牧有些不好意思了,“阿奶,文箬夸张了。我这是燕雀有了鸿鹄志,只能啾啾鸟鸣,发不出锵锵清音的。”
文箬放下翘起的二郎腿,跑去厨房,取了勺子和不锈钢盆,轻轻敲打,锵~锵~
三人顿时笑作一团。
原本应该摆放在房间床头的小花盒,被李牧趁乱挂在了阿奶的脖颈上。眼神交错间,文箬懂了,她从竹篮里抓了两朵栀子花,插在阿奶的发髻上。
这天下午,院子里飘满了白兰花的清香,欢声笑语伴着啾啾鸟鸣,还有酸酸甜甜的小西红柿和红莓果。真实的五感,鲜活的气息这才彻底将文箬的情绪从两场噩梦中拽了出来。
傍晚时分,文箬又一次拨了妈妈的电话,这次是文静接的。文静刚一开口,又忍不住吐了起来。
文箬也只来得及叫了一声妈妈,通话便断了。她退出了通话的界面,发送了一条关心的微信。
李牧从院子里走出,站在她身旁,问道,“发什么呆呢?”
文箬低着头,说,“看霞光呢。”
李牧笑了,“嗯?哪有人低头看霞光?”
文箬踢了一颗小石子到面前的沟渠里,“喏,从沟渠里看霞光的倒影。”
他也添了一脚石子,“好可惜,被你一脚踢碎了。”
这人还落井下石。不过她懒得拌嘴,只是说,“它有自我修复的神奇形态,一会儿就自愈了。”
“从立体主义到印象派,从打破组合的破碎到色彩鲜明的写实。”
“不是。地上的水是天空的一面镜子。”
李牧的关切这才落实到实处,问道,“又是自愈,又是镜子,怎么了?”
文箬无奈地说,“没啥。李牧,可以给我讲讲你家人吗?”
“你想听什么?”
“随便什么都成。”
李牧想了一会儿,说,“讲我妈早年的一个梦吧。”
文箬点头,“洗耳恭听。”
“我妈结婚前做过一梦,梦到自己生了个笨小孩儿。小孩儿笨到在考场上,每一题都蒙了答案。结果,每一个答案都没蒙对,高考考了鸭蛋。她带着那位笨小孩,在世界各地奔波,想为小孩儿求一大学的入学名额,条件是她可以去那所大学教书,不给待遇都成。无一例外,所有的学校都拒绝了她。法国和瑞士的学校给出的拒绝理由是她不会说法语和德语。这些都是梦里的场景。梦醒之后,我妈决定不生小孩。”
文箬的注意力慢慢被他的故事吸引,尤其是明显与事实不符的结尾。她笑得开心,“嘿嘿,你是怎么来的呢?”
“后来,我爸妈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分别做出了一些成绩。他俩坚信凭借自己的智商,生不出梦里的笨小孩儿。我就来了。这不,事实证明我挺聪明的。”
她还没笑够,“聪明的孩子也能收获鸭蛋。我现在理解,你爸妈为啥要把你赶出家门了。”
李牧无奈地扶额,“至少证明了梦其实是不靠谱的。所以,你不会掉海里。”
文箬惊呼,“你妈妈的梦证明了殊途同归。我的梦是不是也说明人终会掉海里一次呢。第一次的梦,人是掉进黑色的水里。第二次的梦,人是掉进煮沸的水中。人,要么被黑暗吞掉,要么在喧闹中消失。我怎么觉得更骇人了呢。”
李牧叹气,“第一个梦,晚上带你去河边,用脚踩一踩黑色的河水,自然就化解掉。第二个梦,找个天然温泉,咕嘟嘟,呼噜噜,泡一泡也解了。”
“李牧,你不是怕蛇吗?敢去河边啦?”
“文箬,我在帮你解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