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重逢
第一节课是英语课,苏萤抓紧时间,准备把昨晚没看完的文章全部看完。
英语老师路过的时候瞥了苏萤一眼。
她英语成绩好得出奇,属于天赋型选手,名列前茅,又是艺术生,英语老师也只能忍住把她手中的杂志没收的冲动,假装没看见,叫苏萤朗读卷子上的完形填空文章。
于是苏萤站起来,按照填上的答案,很快读完了。
朗读完,老师沉默:“嗯,可以,坐下去吧。”
他很克制地夸了一下她的口音,走上讲台,继续上课。
那是苏萤跟电影里面不知不觉模仿出来的美式口音,比老师标准不少。
答完,她便继续看文章,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才感觉这下卖出去不会亏损。
做完早操,回到教室,苏萤看见门口站着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子女生,正在向教室里面不断张望。
她从那人身边走了过去。
坐回座位,打开手机,论坛账号上出现了红色圆圈提示。
竟然收到了两条回复。
【打扰楼主,请问现在可以面交吗?】
【我去你们班门口等你,我戴眼镜。】
苏萤抬头,重新看向那个门口女生。
难道就是她?
——这等旧物,竟然这么快就有人要了?
心中一阵喜悦,苏萤拿着杂志走到门口,打招呼:“你好呀。请问你是回复我帖子的那个人吗?”
女生收回寻找的目光,急忙点头:“是我是我,你的那本杂志还在吧?没人比我早到吧?”
苏萤不太理解,这个杂志在她的眼里,竟然这么抢手?
“在的。”苏萤拿到她面前,“你打算出多少?”
女生迫不及待的从校服口袋里摸出来一个钱包,翻找了一下,抽出了一张红艳艳的大钞票。
“八十块钱你看行吗?”她说,“就是得找我二十。”
苏萤愣住:“多少?”
“啊……”女生攥着钞票,犹豫道,“我也是帮我大伯伯收的,不太懂行,这是太便宜了吗?”
然后她又劝服自己:“也是……这都十七年前的杂志了,能保存成这样也挺不容易的。要不你开价?”
苏萤:“……”
不是便宜——
你出手也太阔绰了!
十七年前定价为九块钱的杂志,现在以八十块钱的价格再贩,她敢收,苏萤都不太敢卖。
除了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杂志,一般的旧杂志,哪怕是十七年前的,应该也不至于翻这么多倍吧?
说到底也只是普通杂志而已。
于是她建议女生:“要不……你先回去问问你伯伯再做决定?”
大概是意识到自己急着定价有些冲动了,女生便也觉得有理:“也行,我回去问问他,那你能不能先帮我留着?”
说完,她从钱包里抽出一张二十元的纸钞,塞给苏萤:“这是我的定金。”
苏萤犹豫地接过:“我就这样直接收吗……?”
女生笑起来:“都是一个学校的,也不至于会拿着二十块钱跑路吧,你直接收了不就行了。”
想想也有理。
答应了她,收下钱,苏萤小心问:“你大伯伯要收旧杂志干什么?”
女生便解释:“他呀,是之前我们市日报社的编辑,现在退休在家里,想搞些2000年左右的旧杂志收藏着玩。不过听他说,我们市里好像是找不到什么货了,他过几天还得往N市跑一趟,找那里的朋友看看。”
听到收藏二字,苏萤眼睛一亮:“那他岂不是准备收很多本?”
“是啊。”女生肯定道,“他是想专门腾一个房间收藏这些东西的,你知道嘛,老文艺工作者退休没事干,搞搞爱好呗。”
是啊。
是啊。
苏萤满脑子都是她的肯定句。
一个完全有可能形成的交易链在苏萤的脑海中出现了。
“那……你先回去问问他准备收什么类型的,出什么价格吧。”苏萤说,“这种杂志,我应该还能搞到更多。”
女生有些惊讶:“在我们市里吗?什么渠道?”
苏萤咳嗽两声,微微仰起脸,摆出一副资深旧杂志二道贩子的姿态:“渠道我不太方便说。反正是合法的。”
嗯,合法。
苏萤对自己的这个说法感到好笑。
确实合法,但是合不合理就不知道了。
见状,女生不明觉厉,便也没问了。
上课铃响起,两人留了联系方式,她便先赶回教室上课。女生叫王玥,是教学楼另一边十班的。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苏萤抬头云里雾里地听数学老师讲了一会儿题型,完全听不懂,便低头写地理题,画洋流,蹭了一手铅笔灰。
画着画着,下课铃打响。
苏萤单肩挎着书包走出教室,正看见王玥小跑着迎上来。
“我问了我问了!”她说,“没想到他短信回得还挺快。”
苏萤神采奕奕,很期待:“怎么说?”
“他说,他主要想收的,是有关于当月全球性重大事件的封面和文章的刊期,那种的他愿意出一百块钱一本,一般刊期的话,如果保存完好他也要,价格就出不了那么高了,看品相大概在三十到五十之间。你这儿的货应该都是2000年左右的吧?”
——这已经远远高出预期了!
苏萤点头:“应该是。”
她不好保证,毕竟那是2003年的小卖部,有更早的存货也说不定。
“我听他说,像《读者》这种杂志,现在1981年的创刊号能卖到三千块呢。”王玥又说,“你要是能搞到2000年之前的,我估计他也愿意再提点价,一本两三百也说不定。”
听她的叙述,苏萤双眼直冒金元宝。
财迷心窍了。
看了一眼时间,刚好五点半。
教室的人差不多走光了,不过他们中大部分吃了晚饭还会回来晚自习。
苏萤不参加,一般都直接回家。
——离五点四十五的穿越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那,我先去确认一下我有哪些货。”苏萤拍了拍王玥的肩,目光坚定,“保持联系。”
说完,她一溜烟下了楼。
十五分钟,刚刚好小跑到那个路口。
天气越凉,天黑得便越早。
十月中旬的T市,正是黄昏时分。
大排档传来炒菜炒面的香味。老板握着锅柄,明黄的火光在翻炒中来回晃动。
黄昏五点四十五分。
苏萤捏了捏包带,向街尾走去。
上次被驱逐出来的滋味不太好受。但是苏萤认为,那可能是她触犯到了时空穿越的某些禁忌,所以才会导致bug出现。
否则陈知桓为什么会优哉游哉地留在那里?
洒满夕阳的街道,小花园,院子铁门,平缓的下坡路。
一边是高档小区,一边是旧居民楼,电线杆投下长长的影子。
走到街尾,苏萤抬起头。
夕阳刚好从楼房的后面沉降下去,只剩残余的暖光。
也是这一瞬间,随着褪去的夕阳,街道四周的场景也开始不断剥离,变幻。
她又回到公元2003年了。
这回,苏萤留意到了一些跟第一次穿越不同的地方。
这条街相比上次,似乎变得更加满当,热闹,真实。
一些散步的人从身边路过,被牵着的小狗们在街尾开会,汪汪吠叫。
没有智能手机的世界,有人在用小灵通大声讲电话。
碟片店里,传来动感迪斯科音乐。门口的海报贴着当年最流行的海内外歌手,都画着裸色口红烟熏妆。
陈知桓果然还在那里。
苏萤走近,小心抬腿。
小卖部前有几个背着书包蹲在地上打卡片的小男生。
大屁股电视开着,苏萤凑近,看见是她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港台动画片,讲历史故事的,但是Q版形象,剧情也很无厘头,特别有趣。
陈知桓一手夹着钢笔,托腮盯着电视,低低笑了两声。
苏萤不知道要怎么打招呼。
她原本想说“我又来啦!”,仔细一想,感觉不太对劲,跟什么反派登场的台词一样。
所以她轻轻开口:“陈知桓?”
陈知桓回过头。
他调小了电视的声音,站起身。
目光相交。
他脸上出现了笑容,浅浅的,亮晶晶的,甚至有些小心翼翼,淡淡地从眼眸中浮起来。
似乎他没有想到苏萤会再次出现,也没有想到她会叫这个名字。
苏萤解释:“那个……我上次其实就已经觉得你很眼熟了,我不是忘……”
“苏萤。”陈知桓弯眸,轻轻打断。
“好久不见。”
英语老师路过的时候瞥了苏萤一眼。
她英语成绩好得出奇,属于天赋型选手,名列前茅,又是艺术生,英语老师也只能忍住把她手中的杂志没收的冲动,假装没看见,叫苏萤朗读卷子上的完形填空文章。
于是苏萤站起来,按照填上的答案,很快读完了。
朗读完,老师沉默:“嗯,可以,坐下去吧。”
他很克制地夸了一下她的口音,走上讲台,继续上课。
那是苏萤跟电影里面不知不觉模仿出来的美式口音,比老师标准不少。
答完,她便继续看文章,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才感觉这下卖出去不会亏损。
做完早操,回到教室,苏萤看见门口站着一个戴眼镜的高个子女生,正在向教室里面不断张望。
她从那人身边走了过去。
坐回座位,打开手机,论坛账号上出现了红色圆圈提示。
竟然收到了两条回复。
【打扰楼主,请问现在可以面交吗?】
【我去你们班门口等你,我戴眼镜。】
苏萤抬头,重新看向那个门口女生。
难道就是她?
——这等旧物,竟然这么快就有人要了?
心中一阵喜悦,苏萤拿着杂志走到门口,打招呼:“你好呀。请问你是回复我帖子的那个人吗?”
女生收回寻找的目光,急忙点头:“是我是我,你的那本杂志还在吧?没人比我早到吧?”
苏萤不太理解,这个杂志在她的眼里,竟然这么抢手?
“在的。”苏萤拿到她面前,“你打算出多少?”
女生迫不及待的从校服口袋里摸出来一个钱包,翻找了一下,抽出了一张红艳艳的大钞票。
“八十块钱你看行吗?”她说,“就是得找我二十。”
苏萤愣住:“多少?”
“啊……”女生攥着钞票,犹豫道,“我也是帮我大伯伯收的,不太懂行,这是太便宜了吗?”
然后她又劝服自己:“也是……这都十七年前的杂志了,能保存成这样也挺不容易的。要不你开价?”
苏萤:“……”
不是便宜——
你出手也太阔绰了!
十七年前定价为九块钱的杂志,现在以八十块钱的价格再贩,她敢收,苏萤都不太敢卖。
除了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杂志,一般的旧杂志,哪怕是十七年前的,应该也不至于翻这么多倍吧?
说到底也只是普通杂志而已。
于是她建议女生:“要不……你先回去问问你伯伯再做决定?”
大概是意识到自己急着定价有些冲动了,女生便也觉得有理:“也行,我回去问问他,那你能不能先帮我留着?”
说完,她从钱包里抽出一张二十元的纸钞,塞给苏萤:“这是我的定金。”
苏萤犹豫地接过:“我就这样直接收吗……?”
女生笑起来:“都是一个学校的,也不至于会拿着二十块钱跑路吧,你直接收了不就行了。”
想想也有理。
答应了她,收下钱,苏萤小心问:“你大伯伯要收旧杂志干什么?”
女生便解释:“他呀,是之前我们市日报社的编辑,现在退休在家里,想搞些2000年左右的旧杂志收藏着玩。不过听他说,我们市里好像是找不到什么货了,他过几天还得往N市跑一趟,找那里的朋友看看。”
听到收藏二字,苏萤眼睛一亮:“那他岂不是准备收很多本?”
“是啊。”女生肯定道,“他是想专门腾一个房间收藏这些东西的,你知道嘛,老文艺工作者退休没事干,搞搞爱好呗。”
是啊。
是啊。
苏萤满脑子都是她的肯定句。
一个完全有可能形成的交易链在苏萤的脑海中出现了。
“那……你先回去问问他准备收什么类型的,出什么价格吧。”苏萤说,“这种杂志,我应该还能搞到更多。”
女生有些惊讶:“在我们市里吗?什么渠道?”
苏萤咳嗽两声,微微仰起脸,摆出一副资深旧杂志二道贩子的姿态:“渠道我不太方便说。反正是合法的。”
嗯,合法。
苏萤对自己的这个说法感到好笑。
确实合法,但是合不合理就不知道了。
见状,女生不明觉厉,便也没问了。
上课铃响起,两人留了联系方式,她便先赶回教室上课。女生叫王玥,是教学楼另一边十班的。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苏萤抬头云里雾里地听数学老师讲了一会儿题型,完全听不懂,便低头写地理题,画洋流,蹭了一手铅笔灰。
画着画着,下课铃打响。
苏萤单肩挎着书包走出教室,正看见王玥小跑着迎上来。
“我问了我问了!”她说,“没想到他短信回得还挺快。”
苏萤神采奕奕,很期待:“怎么说?”
“他说,他主要想收的,是有关于当月全球性重大事件的封面和文章的刊期,那种的他愿意出一百块钱一本,一般刊期的话,如果保存完好他也要,价格就出不了那么高了,看品相大概在三十到五十之间。你这儿的货应该都是2000年左右的吧?”
——这已经远远高出预期了!
苏萤点头:“应该是。”
她不好保证,毕竟那是2003年的小卖部,有更早的存货也说不定。
“我听他说,像《读者》这种杂志,现在1981年的创刊号能卖到三千块呢。”王玥又说,“你要是能搞到2000年之前的,我估计他也愿意再提点价,一本两三百也说不定。”
听她的叙述,苏萤双眼直冒金元宝。
财迷心窍了。
看了一眼时间,刚好五点半。
教室的人差不多走光了,不过他们中大部分吃了晚饭还会回来晚自习。
苏萤不参加,一般都直接回家。
——离五点四十五的穿越时间还有十五分钟!
“那,我先去确认一下我有哪些货。”苏萤拍了拍王玥的肩,目光坚定,“保持联系。”
说完,她一溜烟下了楼。
十五分钟,刚刚好小跑到那个路口。
天气越凉,天黑得便越早。
十月中旬的T市,正是黄昏时分。
大排档传来炒菜炒面的香味。老板握着锅柄,明黄的火光在翻炒中来回晃动。
黄昏五点四十五分。
苏萤捏了捏包带,向街尾走去。
上次被驱逐出来的滋味不太好受。但是苏萤认为,那可能是她触犯到了时空穿越的某些禁忌,所以才会导致bug出现。
否则陈知桓为什么会优哉游哉地留在那里?
洒满夕阳的街道,小花园,院子铁门,平缓的下坡路。
一边是高档小区,一边是旧居民楼,电线杆投下长长的影子。
走到街尾,苏萤抬起头。
夕阳刚好从楼房的后面沉降下去,只剩残余的暖光。
也是这一瞬间,随着褪去的夕阳,街道四周的场景也开始不断剥离,变幻。
她又回到公元2003年了。
这回,苏萤留意到了一些跟第一次穿越不同的地方。
这条街相比上次,似乎变得更加满当,热闹,真实。
一些散步的人从身边路过,被牵着的小狗们在街尾开会,汪汪吠叫。
没有智能手机的世界,有人在用小灵通大声讲电话。
碟片店里,传来动感迪斯科音乐。门口的海报贴着当年最流行的海内外歌手,都画着裸色口红烟熏妆。
陈知桓果然还在那里。
苏萤走近,小心抬腿。
小卖部前有几个背着书包蹲在地上打卡片的小男生。
大屁股电视开着,苏萤凑近,看见是她小时候很喜欢的一部港台动画片,讲历史故事的,但是Q版形象,剧情也很无厘头,特别有趣。
陈知桓一手夹着钢笔,托腮盯着电视,低低笑了两声。
苏萤不知道要怎么打招呼。
她原本想说“我又来啦!”,仔细一想,感觉不太对劲,跟什么反派登场的台词一样。
所以她轻轻开口:“陈知桓?”
陈知桓回过头。
他调小了电视的声音,站起身。
目光相交。
他脸上出现了笑容,浅浅的,亮晶晶的,甚至有些小心翼翼,淡淡地从眼眸中浮起来。
似乎他没有想到苏萤会再次出现,也没有想到她会叫这个名字。
苏萤解释:“那个……我上次其实就已经觉得你很眼熟了,我不是忘……”
“苏萤。”陈知桓弯眸,轻轻打断。
“好久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