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真是他!

    看到这个名字,一段奇怪的回忆突然涌上脑海。

    2005年的某个午后,女孩子们把白纱披在头上,用橡皮泥捏了一桌好菜好饭,又把点心蛋糕一层层堆在一起,玩幼儿园很潮流的结婚游戏。

    “我是陈知桓的新娘!”朋友A说,“反正待会儿就轮到我和他结婚了!”

    “你不能和他结婚,我已经和他结过婚了!”朋友B说。

    朋友C很懂事,抱着橡皮泥盒:“我是厨师!我去给你们再做一些饭!”

    “陈知桓,你赶快选新娘吧。”朋友A说,“不然马上要上拼音课了。”

    陈知桓看向正在扮演婚礼宾客吃蛋糕的苏萤。

    “我选苏萤。”他说,“我想要苏萤当我的新娘。”

    “我不要当你的新娘。”苏萤满脸奶油,举起勺子,“新娘要切蛋糕,就不能吃蛋糕了。”

    “……”

    后面陈知桓是什么反应,苏萤已经记不清了。

    她的记忆就到这里。

    幼儿园之后,她就与陈知桓彻底没有了联系。不知道他上了哪个小学,哪个初中,哪个高中。也不知道他过得怎么样。

    不过,幼儿园同学的缘分大抵如此,那就是没有缘分。

    苏萤不确定在小卖部的时候,陈知桓有没有认出自己。

    看样子,应该是没有吧。

    说不定公元2003年真的要比公元2020年有意思一点。

    第二天上学,苏萤把那本《读者》带到了学校,打算英语课的时候看。

    早读很吵。离上课大概还有二十分钟,苏萤困得心无旁骛,往最后排的桌子上一趴,埋头睡觉。

    大部分艺考学校的专业合格证都还没有开始发放,目前刚刚进行到省内会考成绩公布的阶段。苏萤手里捏着个全省第一百名出头的会考成绩,这意味着,她只要高考不睡着,就能在省内上一所还不错的,但是跟艺术完全没有关联的综合类大学。

    想到那样的未来,苏萤感到乏味。

    她不想在那样的大学混文凭。

    她想要的,是一张惊天动地的,能够引爆这座小城市全艺考圈的顶尖艺术院校专业合格证。

    ——她想要离开T市,离开这个省份。

    “咚咚。”

    课桌被人敲了两下。

    苏萤抬起头,看见是班主任杨国松。

    杨国松一脸“就知道你又在睡大觉”的神情,习以为常:“出来,我跟你说两句。”

    “哦……哦。”苏萤点头。

    跟着杨国松从嘈杂的教室往外走,苏萤回头看见周茜茜和金雨心的神情,她们用手比划着,意思是“我们刚刚可叫你了啊你硬是没醒啊!”。

    不过苏萤知道,杨国松叫她肯定不是因为这个。

    班主任是个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教历史。

    走到教室外面的走廊,杨国松停下脚步,回过头,细边眼镜后的眼神忧心忡忡:“你那个省考考得怎么样?”

    “一百零七名。”苏萤回答。

    “全省一百零七名?”

    “嗯。”

    “好,那考得很好啊!”杨国松长出了一口气,“果然我当初叫你去学这个,还是没有错的。”

    苏萤腼腆地笑笑,点头。

    “那接下来你就剩文化课了?”他又问。

    “嗯,文化课。然后再看看能拿到哪些学校的合格证。”

    “你进终试的有哪些?”

    于是苏萤报了几个学校。

    听到其中一个名字,杨国松瞪大眼睛:“真的假的?东海戏剧学院?”

    “过了三试进的。”苏萤说。

    “那……你感觉有希望能给你发证吗?”

    当时东海戏剧学院的八个教授对上苏萤一个人,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聊天,最后抽问题即兴评述,场面并不紧张,那些教授看起来挺喜欢自己的,全程都是轻松流畅的谈笑。

    回想了一下当时面试的场景,苏萤抿抿嘴:“有可能。”

    这终究只是主观感受,苏萤其实没什么底。

    她考的是这所顶尖院校里面的顶尖专业,戏剧文学,这意味着她是在跟全国各路大神同台竞技。

    而她只是个教育资源贫乏地区出身的裸考选手。别说什么提前模拟的面试课了,她连前面笔试都是拿到题目才知道东海戏剧学院的具体考试流程。

    但是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嗯……”杨国松点点头,从裤兜里拿出手机,“这样吧,这样吧……我给你个号码,你记一下。”

    于是,杨国松给她推荐了一个学校之前很有声誉的退休老教师的小班课,只收各个班主任推荐的学生。

    杨国松的想法很对。现在她别的科目倒是不愁,就愁数学。

    这门课对她而言不能说是瘸腿,而是根本没长腿。

    想要上顶尖院校,光是拿到专业合格证没有用,文化课成绩也照样得赶上来。

    更何况像东海戏剧学院这样的专业,要想百分之百被录取,甚至得搏一搏一本线。

    回到座位,苏萤添加了这个号码的微信好友。

    看朋友圈简单的介绍,这个老教师是专门针对艺考回来成绩跟不上的学生的。只要认真跟着上课,高考数学怎么也能提到一百分左右。

    这个道理苏萤明白,因为高考数学里有90分都是可以提前练习的基础题。只不过凭她现在四十分的水平,连基础都不能完全搞懂。

    这个小班课确实很适合她。

    不过唯一的缺点是,价格有些贵。

    按课时计算,一小时要60元。一节课两个小时,一星期上三节,一个月下来就得花将近1500元。

    苏萤挺心动的。

    但是昨晚那一吵,苏萤现在不太敢向家里一次性要这么多钱。

    即使按照她爷爷奶奶的作风,肯定还是会顶着家里火烧眉毛的人祸,咬咬牙把这钱给她。

    苏萤不愿意。

    她决定自己想办法,比如做个兼职什么的。

    见第一节课还没开始,苏萤趴回课桌,继续补觉。

    “……玩过玩过!”

    “我当时那个还是在什么两元店里面买的,好像是十块钱一个,我天天给它喂食喂水,还得给它洗澡呢。”

    “哎苏萤你……”

    金雨心回过头,看见趴在桌子上的苏萤,大概是意识到她正在进行常规早读补觉程序,便及时止住了话语。

    “什么?”苏萤抬起脸,睡眼惺忪。

    “啊哈哈,其实没什么,闲聊而已,你困的话就继续睡呗。”她说。

    教室里很嘈杂。

    苏萤想,挺好,早读课上有闲聊的,有吵架的,有谈恋爱的,有睡觉的,就是没有早读的。

    “我们在说电子宠物。”周茜茜兴致勃勃扭过身来,“你小时候玩过没有?”

    苏萤用手指比划了一下:“那种小小一个的像素恐龙吗?”

    “对对对,就是那个!”

    “玩过。”笑意涌上嘴角,苏萤弯眸,“我记得,拿到手是从一个蛋开始孵的。”

    达成了共鸣,三个高中生便开始在早读课上大聊特聊电子宠物。

    “我看见学校论坛上有人卖这个。”金雨心把书包放到腿上,偷偷把里面的手机打开,“你们看,三十块钱一个,送一板小纽扣电池,我还挺想买的呢。你们要不要?”

    周茜茜想了想:“但是说实话吧,现在再让我拿到这个,我也不一定想玩了。”

    苏萤不解,蹙眉:“怎么卖得比以前还贵?”

    “就是说啊。”周茜茜赞同,“拿着以前的东西,打着怀旧的旗号赚一笔呗,现在许多网红产品不都这个样子。这种电子宠物机现在批发价估计都没有五块钱。”

    嗯。

    打着怀旧的旗号赚一笔。

    很丑陋。但是苏萤很心动。

    “——那你们觉得,2003年的《读者》现在能卖多少钱?”

    “啪”的一声,苏萤把那本杂志放到桌上。

    她们俩:“……”

    “2003年?”周茜茜瞳孔地震,“你哪来的2003年的杂志?”

    苏萤不打算撒谎,坦白道:“我昨天放学之后,按照论坛里的那个方法穿回去了一下。”

    “……”

    “然后在一个2003年的小卖部里,买了这本当期杂志。”

    “……”

    周茜茜把手放到苏萤的脑门上:“不对啊,这也没发烧啊。”

    苏萤瞥了一下嘴,抓着手腕把她放下来:“不相信算了。”

    “但是……真别说。”金雨心翻开杂志,“好新一本书,真不像保存了快二十年的,如果有人想收藏的话,应该能卖不少钱吧——反正肯定比原价高。”

    见她俩已经不再关心穿越的问题,苏萤感觉索然无味。

    不过这种事情,在现实里真说出来,正常人确实也只会当做是开玩笑吧。

    毕竟,她只是从公元2003年拿到了一本杂志,实在是不稀奇。

    她又不是从公元前2003年搬了一口青铜鼎回来。

    “你要不挂到学校论坛的跳蚤市场区看看。”金雨心撺掇,“说不定真有人收呢。”

    苏萤觉得可以试一试。

    她把杂志放在课桌上,拍了几张照片,证明版号的真实性以及保存的完整性,打开了学校论坛。

    【(跳蚤市场)读者2003年十月刊,9.9成新,面交自带价】

    然后苏萤在帖子的一楼留了联系方式:

    【高三12班苏萤

    电话:130xxxxxx80】

    原价九块钱的读者,苏萤想,如果能卖二十块钱就算翻倍了。

章节目录

欢迎光临千禧小卖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尾火小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尾火小兔并收藏欢迎光临千禧小卖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