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刚亮,宋大龙夫妇送走早饭也不用的祖父祖母到二叔院子后才返回家中。

    大龙媳妇跟往常一样走进厨房准备做早饭,被眼前的景象吓到,“大龙,大龙,娘,娘,快来!咱们家遭贼了!”

    刘玉兰闻声赶来,进到厨房也是一惊,只见厨房里空空如也,连她昨日从地里采回来的那根葱都不见了。

    “你祖父祖母带了多少行李?”刘玉兰转头问后赶来的宋大龙道。

    宋大龙今早还说怪哉,祖父祖母两人怎么那么多行李,牛车都快装不下了,就如实说道:“一牛车的行李。”

    刘玉兰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定是她那好婆婆顺走了!

    “真是好大个贼人,连根葱都不放过,上辈子怕不是穷死鬼投胎,跟老二媳妇不愧是亲婆媳!”

    宋大龙媳妇咂舌,她嫁进这个家五年了,也知道祖母那些小毛病,上头婆婆不说话,她作为小辈自然不好说什么,可这架势也太可怕了,好歹留个两碗米给她做个早饭吧?

    一会儿还有丈夫和儿子还要去铺子里,耽误不得,刘玉兰只好让大儿媳到邻居家婶子借一点先对付着。

    住在村里几乎是没有秘密的,宋婆子搜刮大儿子去补贴儿子这事一早上就在宋家村传开了,乡里乡亲的都知道宋婆子这个毛病,可这回太过了,一根葱也没给人留下。

    宋家老二宋军住在宋家的老宅,在村东头,宋勇家住村西头,两家也有二里路,等消息传到宋老爷子耳朵时,已经是全村都知晓了。

    宋老爷子用过午饭后,习惯到外头走走消食,这一片住的大部分都是宋老爷子的兄弟叔伯,彼时他刚遛弯遛到大哥家,正要进去打招呼,他老大哥杵着拐杖就先过来了。

    “小三啊,不是大哥说你,你那媳妇是该管管了,那继子也是子,这样当人后娘是要被戳脊梁骨的,丢的是咱们家的脸。”

    宋老爷子听得云里雾里的,问道:“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他老大哥见他一脸疑惑,知晓是他媳妇瞒着他做的了,便一五一十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宋老爷子听到后面脸色已经黑如锅底,匆忙辞别老大哥就家去了。

    宋婆子正抱着重孙子正得意呢,也没注意看宋老爷子的脸色,宋军媳妇倒是注意到了,也不放在心上,她又没惹老爷子。

    “今天开始咱们就跟着老二家的过活了,没什么事不许你再登老大家的门,否则你就家去吧。”

    冷不丁的冒出这些话,把婆媳两个都吓了一跳,宋军媳妇一听不乐意了,这奉养公婆可不是一笔小开支。

    “爹,您说什么胡话,大哥是长子,怎么能拦着他尽孝呢?”

    宋老爷子闻言脸色更黑,不答媳妇的话,只跟老妻道:“老大奉养了我们二十年,老二家的没出过一分钱,我们两个老不死最多也就再活十年,何况你还不是人家亲娘,没有生恩也没有养恩,我那份恩他也还够了。”

    宋军媳妇知道这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可仍是不满,扯了扯婆婆的衣袖。

    宋婆子怕丈夫,但也壮着胆开口道:“这不好吧?老大家底毕竟丰厚些,老二家着实不容易,就不……”

    话没说完,宋老爷子就打断道:“哼!分了家的兄弟,还想叫哥哥养着?这事说到圣上面前也没理,你要是不想过,我这就去写休书。”

    见宋老爷子动真格了,婆媳俩都不敢再出声,宋军媳妇脑子转得飞快,想着怎么借这事去大房讨好处。

    宋勇一家总算吃了早饭,父子俩就赶着牛车往镇上铺子去,宋二龙还在那等着人换班。

    刘玉兰在后院菜地里忙活着,宋大龙媳妇去村里的杂货铺置办厨房物什后又回来在厨房准备午饭。

    宋荷继承了原主的记忆,花了一晚上时间整理人物关系,天快亮了才迷迷糊糊睡去,再睁眼已经是中午了,她也不急着起,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人物关系。

    白马镇作为交通要塞,自然是繁华得很,比起县城也不差多少,这宋家村离白马镇大约半个时辰的路程,宋勇就在这白马镇上盘了小铺子卖酒,一家子生活还可以,在这宋家村算中上人家。

    宋勇娶妻刘家村刘玉兰,一共生了三儿一女,分别是老大宋大龙,老二宋二龙,老三宋荷,老四宋小龙,宋大龙五年前就娶妻了,宋二龙三年前也说定了亲事,可不巧女方家守孝要等三年,两家议定今年秋收后办亲事。

    原主宋荷今年十六岁,本是与刘玉兰娘家那边的亲戚刘聪定了亲,因为宋荷失足落水,被河对面牛家村的一个叫牛奋的后生救了起来,刘家昨日就来退亲了,最小的宋小龙如今十三岁,在镇上的私塾念书,一月才能回家一次。

    另外还有宋老爷子和宋婆子,宋勇的娘生了他之后就撒手人寰,宋老爷子三年后又再娶,宋婆子过门一年后就生下宋老二宋军,对继子宋勇非打即骂,人人都知道。

    宋勇不堪忍受,十二岁就离家出走,到三十岁方才归家,彼时宋军早已娶妻生子,宋军媳妇以为宋勇是回来吃白饭的,怂恿宋军分家并且要走了家里大部分田地,只留下村东头的五亩中田给宋勇。

    谁知宋勇竞混出名堂来了,分家后迅速在村东头盖起了新房子,还在镇上买了间小铺子,一下子就成为媒婆手中的香饽饽,经人介绍娶了刘玉兰,夫妻二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想到这里,宋荷又觉得老天其实没有很过分,起码给了她一个齐整的家,还有一对超级疼爱她的父母,哥哥和弟弟对她亦是如此。

    整理了一下思绪,她起身穿衣服,在现代她就是汉服爱好者,盘头发对她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她给自己挽了个简单的发髻,用银簪子簪好就出了房门。

    孙玉兰瞧着要到中午了,早上见女儿睡得香也不好叫她,正想着去叫女儿吃午饭,哪知她自己就先起来了,看着女儿眼下虽有乌青,可气色极好,她心里就松了一块。

    “妞妞睡饱啦?娘正要去叫你起来呢。”

    宋荷笑着甜甜的叫了一声“娘”,想到自己差点就没了女儿,差点把强势的刘玉兰叫哭了。

    “娘,我好了,你别担心。”

    宋荷看见孙玉兰眼眶都红了,一面觉得不忍,一面又觉得心里暖暖的,以后他们就是自己在这世界上最亲的家人了,宋荷就过去拉住孙玉兰的手往堂屋去。

    宋大龙媳妇瞧见母女俩亲亲热热的拉着手过来,心下有些羡慕,想到自己嫁过来五年了,肚子里还没个动静,不说儿子,哪怕是有个像小姑这般贴心的女儿也好。

    “妞妞今日打扮得真是精神,不愧是咱们宋家村的村花。”

    宋荷脸一抽,好吧,生平第一次被人夸成村花,但她也知道,她这嫂子没有坏心眼,反而是实打实的诚心夸她。

    “大嫂又取笑我。”

    说起宋荷的容貌,那是孙玉兰最骄傲的地方,丈夫相貌平平,一双眼睛生得倒是可以,她说破了天只能算清秀,鼻子秀挺些,可架不住女儿会长,尽是挑夫妻俩最好的地方长,五官精致,十分漂亮不说,而且身材高挑,皮肤还白皙。

    她生女儿的时候,奶水不足,女儿从小就是喝牛奶长大的,养成了习惯,到现在都有这个习惯,那时家里条件好起来了,女儿又不用下地干活,自然养得好。

    婆媳姑嫂之间关系融洽,家里最讨人嫌的宋婆子又不在,三人下午在一块做针线,时间就像是长了腿一般,又到了准备吃晚饭的时间。

    宋家父子三人今日都归家了,宋二龙昨夜要等货就在铺子里睡了一觉,听闻昨天妹妹被退亲也是窝火,又从镇上买了胭脂回家哄妹妹开心,一家人其乐融融。

    牛奋就是在这个时候带着牛大伯娘和王媒婆上门了。

    宋家人自然是记得这个牛家后生的,宋荷被他救上来那日一家人就亲自提着礼品和银子上门去谢人家救命之恩,只是这银子牛奋如何都不肯要,宋勇还夸过他是个好后生。

    可看到他身后的王媒婆,宋家人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然,牛奋开门见山。

    “宋叔,宋婶,小侄牛奋今日特上门提亲,求娶您家闺女宋荷。”

    王媒婆暗道这后生会来事,有些后生上门羞得跟小姑娘似的,话都不敢说,他倒是坦坦荡荡又大大方方的。

    “恭喜恭喜啊,宋老板,这是河对面牛家村的后生牛奋,年二十三,生得一表人才,相貌堂堂的,家里虽单薄了些,可这后生踏实肯干,在牛家村是有名的……”

    王媒婆巧舌如簧,要把牛奋说成花一般,宋家人脸色变了几变,可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到底还是把人迎了进去又奉上了茶。

    村口的老槐树下又热闹了起来。

    村民甲八卦道:“不得了了,这宋勇家的小闺女昨儿才被退亲,今儿又有人上门提亲。”

    村民乙接话道:“那可不嘛,就是那牛家村的后生,叫牛奋的那个。”

    村民丙:“除了他还有谁会来啊,抱都抱了,不得对人家姑娘负责吗?”

    村民丁:“说到底不过是救命之恩,人家小闺女还是清清白白的,宋勇家又是那样的好人家那小闺女又是宋家村一等一的美人,想娶她的多着呢!”

    铁蛋娘神神秘秘道:“你们说,这宋勇会应这门亲吗?”

章节目录

一朵荷花插在牛奋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九破只为原作者三碗槐花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碗槐花粉并收藏一朵荷花插在牛奋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