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汉时关通彻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轮台罪己诏》
-------------------------------------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广之孙李陵被派出征匈奴,最后因寡不敌众而投降。
秋水此时已经离开长安回到太乙山,这次回来,本是因要参加每五年一次的太乙山观妙台论剑,虽说现在天宗人宗已经没有多大的冲突了,但观妙台论剑却成为传统,以为弟子提供剑术与道学的交流机会。另外论剑的结果关系到天人两宗的掌门继任之事,还有雪霁的执掌。
秋水无论在资质还是资历上,都被认为是既定的天宗掌门继承人,但这些年的牵累却让她放弃了竞争。
“我被身外之事牵绊,这次只观战不参战,也该给资质尚佳的年轻弟子一个机会!”
秋水也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刘彻晚年多疑,子长脾气又直又倔,她很怕……
待门派事务一了,她便听说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被囚,十分忧心,便马不停蹄赶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没稍作休息,便立刻进宫去见刘彻。
“陛下——李陵之事或许——”
“不必劝了,司马迁已经受刑,是宫刑,你来晚了。”眼前的刘彻垂垂老矣,慵懒的躺在榻上,显得有些有些憔悴,“况且凭你你现在的身份也没有资格在朕面前为他说情!”
“陛下,我们已经如此年纪,您再这样,不觉得太小气了吗?我们之间从来没有爱恨情仇,即便当年有着那一点点的心动,随着时间我也知道了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陛下的心里也很清楚,所以当年我很感激您。”秋水说的很平静,“你是皇帝,皇帝想做什么便做了,要不你也不会一意打匈奴而不顾及百姓的死活!对不喜欢的人,更是想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
“你明明了解朕的苦心,却还要这样置气,何苦呢?”没错,她说这些话只是为了气他。
“我——我要见他一面——”秋水说。
“秋水,他已经不再——”刘彻的话被打断。
“陛下!”秋水抬起头,“无论他活着还是死了,无论他变成什么样,他都是我最爱的人!今天你侮辱了他便也是侮辱了我,但在他心里总有屹立不倒的东西,在我心里也是。”
“罢了,去看看他吧,他在等你——”刘彻摆摆手。
秋水一袭白衣走在黑漆漆的肮脏的牢房里,宫刑——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屈辱,他是怎么忍过来的?
“你来了——”司马迁睁开眼,干裂的嘴唇轻启,“放心,我不会死,那部书还没有写完——”
“对不起子长——我来晚了,你受苦了,你等我——等我接你回家。”
之后的日子,除了司马家的一个侄子在协助他之外,秋水也一直陪着他,她们在道家修炼的女儿也时常下山探望父母。
征和二年,巫蛊之乱爆发。
看着长安城内血流成河,秋水想的不是去劝太子罢手,而是去找他糊涂的父亲解释。
这个时候,刘彻正在甘泉宫。
“陛下说了,现在谁都不见!”刘彻身边的苏文对她说,语气中竟有那么一丝的得意。
“陛下,秋水想见您!”秋水大吼,“刘彻你出来!”
“你知不知道,这件事不是太子的错!你知不知道江充把他逼成什么程度他才孤注一掷?”
“朕不知道——你倒是知道了?”刘彻冷冷的反问。
“我——”秋水知道她不能再继续说下去,再继续下去怕是又要牵连子长了,“你总说太子不类你,可我看他现在做的事情才跟你刘彻最像——他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罢了。当年扶苏公子若是有他一半的勇气,也不会落得那个下场。你要相信我,太子没有反心。”
“我记得司马迁跟卫家走得并不近!你究竟是为了谁?”
“为了去病!”提到霍去病,仿佛又提到了刘彻心里最痛的地方,“卫家平安,也是他的愿望。还有,仲卿为你征战一生,若是他知道卫家有如此下场,你该如何向他交代?你对自己的妻儿痛下杀手,自己心里难道就不难受吗?”
“别说了!”他猛咳了几下,按着心口,平静下来:“秋水——这天下事,不是你事事都管得了的,你没有资格来关心朕,道家讲清静无为,无欲无念,你只在家安心著书便好,念在往日情分,我不追究你!你好自为之!”
“你会后悔的!”秋水说罢,起身欲离,却被门外的侍卫拦下。
“陛下为何拦我?”
“现在城内危险,待朕平息了这场叛乱,再走不迟!”
在这场变乱中,刘彻失去了他的皇后,他的太子,她的女儿还有孙子。
后来事件查清,汉武帝怜刘据无辜,派人在刘据拒捕之地修建了一座宫殿和一座高台,名为“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借以寄托他对儿孙的思念,天下闻之皆悲。
经此一事,刘彻更加苍老,种种打击使他心灰意冷,也更加迷恋求仙。
秋水听闻后,想起始皇之鉴,便进宫探望,刘彻没想到秋水还会来看他。
征和四年,刘彻下《轮台罪己诏》,反思过往行为。
若是始皇帝也能如此,也不致六国遗民如此怨恨,得了个都城被焚,宗庙尽毁,断子绝孙的下场。秋水想。
后元二年,刘彻立幼子弗陵为太子,命霍光等四人为辅政大臣,并在一年前赐死了钩弋夫人。
后元二年,刘彻驾崩于五柞宫,年七十,葬茂陵,谥号“武”。
司马迁出狱后,拖着病痛的身体一直坚持著完《太史公书》,然史书无载其终。
于《太史公书》末章,司马子长自序曰: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
汉武帝天汉二年,李广之孙李陵被派出征匈奴,最后因寡不敌众而投降。
秋水此时已经离开长安回到太乙山,这次回来,本是因要参加每五年一次的太乙山观妙台论剑,虽说现在天宗人宗已经没有多大的冲突了,但观妙台论剑却成为传统,以为弟子提供剑术与道学的交流机会。另外论剑的结果关系到天人两宗的掌门继任之事,还有雪霁的执掌。
秋水无论在资质还是资历上,都被认为是既定的天宗掌门继承人,但这些年的牵累却让她放弃了竞争。
“我被身外之事牵绊,这次只观战不参战,也该给资质尚佳的年轻弟子一个机会!”
秋水也时刻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刘彻晚年多疑,子长脾气又直又倔,她很怕……
待门派事务一了,她便听说司马迁因李陵一案被囚,十分忧心,便马不停蹄赶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没稍作休息,便立刻进宫去见刘彻。
“陛下——李陵之事或许——”
“不必劝了,司马迁已经受刑,是宫刑,你来晚了。”眼前的刘彻垂垂老矣,慵懒的躺在榻上,显得有些有些憔悴,“况且凭你你现在的身份也没有资格在朕面前为他说情!”
“陛下,我们已经如此年纪,您再这样,不觉得太小气了吗?我们之间从来没有爱恨情仇,即便当年有着那一点点的心动,随着时间我也知道了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陛下的心里也很清楚,所以当年我很感激您。”秋水说的很平静,“你是皇帝,皇帝想做什么便做了,要不你也不会一意打匈奴而不顾及百姓的死活!对不喜欢的人,更是想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
“你明明了解朕的苦心,却还要这样置气,何苦呢?”没错,她说这些话只是为了气他。
“我——我要见他一面——”秋水说。
“秋水,他已经不再——”刘彻的话被打断。
“陛下!”秋水抬起头,“无论他活着还是死了,无论他变成什么样,他都是我最爱的人!今天你侮辱了他便也是侮辱了我,但在他心里总有屹立不倒的东西,在我心里也是。”
“罢了,去看看他吧,他在等你——”刘彻摆摆手。
秋水一袭白衣走在黑漆漆的肮脏的牢房里,宫刑——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多么大的屈辱,他是怎么忍过来的?
“你来了——”司马迁睁开眼,干裂的嘴唇轻启,“放心,我不会死,那部书还没有写完——”
“对不起子长——我来晚了,你受苦了,你等我——等我接你回家。”
之后的日子,除了司马家的一个侄子在协助他之外,秋水也一直陪着他,她们在道家修炼的女儿也时常下山探望父母。
征和二年,巫蛊之乱爆发。
看着长安城内血流成河,秋水想的不是去劝太子罢手,而是去找他糊涂的父亲解释。
这个时候,刘彻正在甘泉宫。
“陛下说了,现在谁都不见!”刘彻身边的苏文对她说,语气中竟有那么一丝的得意。
“陛下,秋水想见您!”秋水大吼,“刘彻你出来!”
“你知不知道,这件事不是太子的错!你知不知道江充把他逼成什么程度他才孤注一掷?”
“朕不知道——你倒是知道了?”刘彻冷冷的反问。
“我——”秋水知道她不能再继续说下去,再继续下去怕是又要牵连子长了,“你总说太子不类你,可我看他现在做的事情才跟你刘彻最像——他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罢了。当年扶苏公子若是有他一半的勇气,也不会落得那个下场。你要相信我,太子没有反心。”
“我记得司马迁跟卫家走得并不近!你究竟是为了谁?”
“为了去病!”提到霍去病,仿佛又提到了刘彻心里最痛的地方,“卫家平安,也是他的愿望。还有,仲卿为你征战一生,若是他知道卫家有如此下场,你该如何向他交代?你对自己的妻儿痛下杀手,自己心里难道就不难受吗?”
“别说了!”他猛咳了几下,按着心口,平静下来:“秋水——这天下事,不是你事事都管得了的,你没有资格来关心朕,道家讲清静无为,无欲无念,你只在家安心著书便好,念在往日情分,我不追究你!你好自为之!”
“你会后悔的!”秋水说罢,起身欲离,却被门外的侍卫拦下。
“陛下为何拦我?”
“现在城内危险,待朕平息了这场叛乱,再走不迟!”
在这场变乱中,刘彻失去了他的皇后,他的太子,她的女儿还有孙子。
后来事件查清,汉武帝怜刘据无辜,派人在刘据拒捕之地修建了一座宫殿和一座高台,名为“思子宫”,和“归来望思台”,借以寄托他对儿孙的思念,天下闻之皆悲。
经此一事,刘彻更加苍老,种种打击使他心灰意冷,也更加迷恋求仙。
秋水听闻后,想起始皇之鉴,便进宫探望,刘彻没想到秋水还会来看他。
征和四年,刘彻下《轮台罪己诏》,反思过往行为。
若是始皇帝也能如此,也不致六国遗民如此怨恨,得了个都城被焚,宗庙尽毁,断子绝孙的下场。秋水想。
后元二年,刘彻立幼子弗陵为太子,命霍光等四人为辅政大臣,并在一年前赐死了钩弋夫人。
后元二年,刘彻驾崩于五柞宫,年七十,葬茂陵,谥号“武”。
司马迁出狱后,拖着病痛的身体一直坚持著完《太史公书》,然史书无载其终。
于《太史公书》末章,司马子长自序曰: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