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这位太子爷却仍然笑盈盈的,也不知是听出来还是没听出来,往案上一靠。
“酥油茶?吐蕃近年流行的可早就不是这个啦。”
宋怀琮长了一副笑眼,那瓷白的下颌精致玲珑,转过来时仿佛能被一掌握住。他道:“我道有什么了不起呢。酥油茶在吐蕃已是过时的了。近几日吐蕃倒是流传一种名叫格桑花蜜的东西,听说可以养颜。”
太子哥哥在公主们眼中向来是最懂这些的人。法宁一时犹豫起来,又想逼白玉徊,但又对这花蜜好奇。
“好啦,别和你大哥哥置气,宴散了之后送你们每人一盏花蜜,好不好?”
身侧侍卫过来禀报了什么事。宋怀琮有正事要做,便没再继续和公主们闹。
临走之前,他又转头看了一眼白玉徊,有些不解:“小仁乐,听说你就是方才喝了五碗酥油茶的人?不嫌油么,待会给我敬酒用不着那个,且心疼好你的胃吧。”
-
今日虽发生了刺客的事,但到底是为了迎太子回金陵而设的宴,一场宴不知隐含着多少朝中动向。故而即便席上的人再惶恐害怕,也下定了决心要坐到撤席才肯离去。
宴散时已不知是几更了,白玉徊起了身,打算回无瑕宫。妙华的母妃今日吃醉了酒,妙华要回去侍奉,便约定了明日再去找白玉徊。
白玉徊走到一半,撞见新婚的大皇子夫妇正并肩离去。她不想碰着大皇子,便低头另找了条路避开,却又正碰见天子与柳皇后并行。
避开已来不及了,玉徊只得停在原地,让宫人们都屏息安静。
天子正与皇后说着话。
他已过不惑之年,声音低沉而意味深长:“...琮儿这次解决虽快,但却显得狠毒了些…未免失之磊落。”
“太子有先皇当初雷霆手段平定吐蕃的风采呢,”柳皇后只是笑,挽着天子柔和道,“陛下不该高兴么?”
“他长大了许多,也能干了许多啊。”天子微笑,并不答柳皇后的问题,转而去问柳皇后的小儿子的起居了。
玉徊屏息停着,心中一震。
帝后二人,说的当是今日的刺客了。
——可她没太明白天子话中的意思。太子当时若不狠毒,天子不就要遇刺了么?
阴差阳错,却听了这些话来。
待帝后相携离开之后,白玉徊也不敢再留,赶忙另择了条路离去。
而过了片刻,一旁的雨花台却被侍从点起明角灯。黑夜里,浮现出太子的身姿。他望着帝后与仁乐公主先后离去的地方,面色平静。
一旁奉茶的宫婢有些面色潮红。今夜自太子来到雨花台上见人,她已不是第一面见他,但她还是会因为太子的面孔而心跳快速。
这是则旧闻了。大永皇室开国的帝后二人都是戏子发家的,生下来的后代帝王自然也都有副雌雄莫辨的好相貌...只可惜到如今的天子时,戏子出身已成了天家最忌讳人提的事。想到这里,她也不敢再多打量。
太子温和,没因为被打量而恼火,只吩咐:“你们下去罢。”
待雨花台的这不知情的宫婢退下,宋怀琮才平静唤了一声:“玉松。”
一位侍卫从黑夜中猛地跃出来,朝太子一抱拳躬身,便把一个被绑缚了的人掷在雨花台的地面上。
太子坐下,看着地上的人,轻声道:“醒了?来,给孤说说,你是谁家的好狗?”
地上的人影挣扎□□片刻,睁开了眼睛。黑暗中浮现的,正是宴上刺客的脸。
他先有些惊讶,似乎在奇怪自己活了下来,片刻后又笑了。
“不论我是谁家的,天子都不会心无芥蒂的,不是么,殿下?从吐蕃回来,却也带回来这么多的刺客。谁会信你没带走什么吐蕃的宝物和秘密?”
“你不说,我可要上刑了。我是怕你受苦,才先单独审你的。”太子没因为他的话而答复什么,只笑,秀气的脸上露出不忍,“好好的一个人,不会真想被活剥了做人皮枕头罢。你这兴味还挺独特。”
他又道:“你是谁家的?说出来,我现下就放你走。”
刺客冷笑:“太子殿下也太小瞧我了。你收买不了我的。”
出乎意料,太子却并没急。
他说:“这么有钱?那么就是...国公?”
刺客被这迅猛却又准确的猜测弄得一窒。但极短的微怔之后,还是立刻扭开头,不发一言。
可太子却自顾自,继续道:“燕国公?辅国公?还是...镇国公?”
看着刺客强作镇定的样子,太子站起来,俯视着他:“——以为我会这么想,是么?真被你牵着鼻子走了,那我早死一万回了。”
刺客这时候才真的有些慌乱起来。
他确实是想把太子的思路往镇国公那边引的...可谁能想到太子这样的年轻,却根本不上当。
“我管你是镇国公还是什么国公的人,逆我者便当不上国公。”太子捏起来他的下颔,迫使他扬头看他,笑了笑,“我不杀你,滚回去吧。回去告诉你主子,想趁乱搅浑水的,那都是河鱼罢了,到死也成不了龙。再来惹我,我叫你们看看什么才真叫吐蕃刺客。”
那刺客浑身汗涔涔的,被钳着下巴,委顿在地上颤抖。
太子离开金陵太久,他们已忘记了,什么叫皇太子?天上地下,独此一位。
-
宴散后,雨时大时小,下了一夜。第二日早起时,天仍阴着,空气湿漉漉的。
大永如今的皇宫原是前朝行宫,本就是避暑的好去处,四处遍植芭蕉,这一夜雨浇绿了芭蕉,打眼望去一片摇动的绿。
点鹭正打着伞,侍弄新贡进来的绿牡丹“鸣凤”,听见脚步声才抬头,忙不迭朝她行礼:“公主起了。”
玉徊走到廊下,“嗯”一声,裹紧了外裳,倚着抱柱瞧点鹭抚弄绿牡丹的枝瓣:“这是皇后娘娘新送来的么?”
“是,这绿牡丹是位外面来的异域商人贡上来的,听说一盆价值百两银子呢。名字兆头又好,皇后娘娘都大悦。”
点鹭说,“宫中来了安平伯夫人,正在皇后娘娘宫中陪她说话。娘娘身边的人来喊公主过去呢。”
柳皇后是命妇之首,见人时叫玉徊跟着一起去也是常有的。
白玉徊便没惊讶,只道好,让宫婢关照来传话的姑姑,便转身回内室中更衣了。
到柳皇后所居的长秋宫时,一位陌生面孔的贵妇正坐在皇后下手。
然而她却像是认识白玉徊一样,格外亲切地迎上来:“公主。”
皇后恰到好处地握住玉徊的手:“仁乐还记得安平伯夫人么?她是你姨母的大嫂呢。”
玉徊被握着手,一愣,在脑中想了想她的几位姨母。
玉徊的母亲有两个庶妹,小的那个攀上了白严,嫁进的是文臣世家,而大的这个虽然只是嫁给了安平伯府的一个庶子,但不论官位也不论嫡庶,贵戚就是贵戚,她不管怎么样都算一脚迈进了权贵行列,所以今日才有机会跟着当家大嫂进宫来,而不像玉徊的继母一样只能在宫外干着急。
想清楚了人,玉徊抿唇一笑,唇下露出两个浅浅的涡,甜美动人:“原是姨母,玉徊见过姨母。姨母进宫是来看我的么?”
“是你小姨母想念你了。但你小姨母又没有封诰,不好进宫,便托了我来看你。”
大姨母名为盛兰草,没有小姨母娇俏,但自有一段清高的风流,也因此才入了安平伯府的门。她此刻微微一笑,跟着宫人踏入殿中,朝玉徊一礼,瞧着倒很是有气度,“见过公主。”
在座的人眼神互相示意。没有封诰...当初嫡姐万春郡主亲手夺的盛萱草的爵位,莫非现下这盛萱草的姐姐是来找侄女讨恩典了么?
玉徊被架在原地,怎么也没想到她们姐妹俩会这么不要脸,一时心念电转。
这时候,一阵咯咯笑声从窗外一路传来,是宋文蘅姗姗来迟了。
“方才父皇在我母妃宫中,法宁忙着在父皇母妃膝下尽孝,这才来迟了。还请母后责罚。”
即便是告罪,宋文蘅脸上都还是笑着的,并不见多把皇后放在眼中的样子。而在座众人却并没有谁露出诧异的表情。
皇后与芮贵妃不睦是阖宫皆知的事,而被芮贵妃千珍万重捧在掌心的宋文蘅又怎么会规规矩矩认皇后这个母后。
皇后保养得宜的脸上飞速掠过一丝翳色,但瞬间又忍了回去。
本朝对于皇后的出身有规矩,并不许高门女子成为国母,这也是柳皇后能在元后死后成为新后的原因。可皇后的出身再不好,她还是成为了皇后。而芮贵妃虽然出身一品镇国公府,有个连圣上都要退避三舍的娘家,但那又如何?身份给了她尊贵跋扈的底气,却也使她永远失去了做皇后的资格。她与她的女儿不过是平白蹦跶的蚂蚱罢了。
想到这里,柳皇后方才的恼火也如同冰雪一样消融去了,她慈爱道:“法宁,快来见过安平伯夫人。”
“安平伯夫人?”宋文蘅也不是真的不知礼,但到底还是个小姑娘,轻视人时很难掩藏住,虽然行礼行得一样优美,但速度却快了不少,让人看得出来的敷衍,“见过夫人。”
安平伯夫人也行了礼,微笑不变:“法宁公主愈发有仙女儿姿仪了,与世子倒是像,不愧是嫡嫡亲的表兄妹啊!”
她口中的“世子”说的正是芮贵妃娘家,也就是镇国公府的世子,芮见壑。
芮见壑是镇国公府未来的主人,也是法宁的心上人,这是大家全都知道的事。安平伯夫人的话虽然露骨,但却正正好好说到了法宁的心坎上,让她一下子粉面含羞起来。
“夫人谬赞了,表哥也很好。”她扭捏起来,笑着道。
而又说了几句,直到皇后说出安平伯夫人和玉徊沾亲带故的关系时,法宁的笑才戛然而止。
玉徊心中大呼不好。别看法宁虽然跋扈,但却并不是傻子,没事时不会无缘无故就为难人的。
白玉徊入宫五年,二人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她开始为难玉徊,正是这两个月的事。
前阵子,天子在御书房与芮见壑说话时把玉徊也叫了进去,因为芮见壑刚取了表字“如镜”,便感慨了一句“正是金质玉相”。这事不知怎么就在宫中被传成了天子有意将她转而许配给芮见壑。
消息当日就漏到了法宁耳中。这还了得,法宁虽然大肆惩戒了传话的几个宫人,但到底传言一有就再难抹去。一气之下,法宁就把火撒到了白玉徊身上,变着法儿地找她茬。
果然,法宁的面色一黑,不再搭腔了。好在安平伯夫人是个妙人,虽心中奇怪,但也很会斡旋,挑开了话头,把气氛又炒热,才拿眼示意盛兰草解围。
盛兰草抿嘴笑笑,说起了这位打北方而来,送牡丹的商人:“...这人奇得很。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连真德大师都一同随他来了金陵,眼下正在梅花山小住。看,大师的佛牌,听说还有求解姻缘的作用。”
“嘁,我们可是公主,求什么姻缘。你这位庶姨母可真好笑,她以为我们和她那爬姐夫床的妹妹一样,要四处找女儿的归宿么。”
听了这话,妙华悄悄和白玉徊咬耳朵。其他公主也是差不多的神色,自恃公主的身份,并不以为然。
但当盛兰草取来佛牌之后,就连最挑剔的法宁都收起了轻视的神情,双眼一亮,向案边探去。
无他,只不过是这佛牌上枚枚都画了形态各异的梅花,枚枚迥异,十分精致可爱。
玉徊也随大流,拿起一枚绘着玉蝶龙游梅的佛牌,去看上面的字句。
然而看了一半,佛牌却被一股大力拽住,旋即被劈手夺了去。
“你知道我镇国公府中种了这种梅花,所以故意和我抢的,是不是?白玉徊,我不会让你如愿的。”
宋文蘅手中拿着佛牌,俯视玉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你究竟还记不记得自己是和亲公主?这样的爱招惹人,你是要有多少段姻缘呢?”
玉徊蹙眉,心里只觉得厌烦,甚至根本生不起来气了。她朝柳皇后看去——柳皇后脸色已黑得像锅底。可柳皇后刚开口,打算惩戒法宁,一旁的安平伯夫人便又忙忙拿话扯开现下的话题。
到底有外人在,闹大了不好看。柳皇后便又忍耐片刻,收回了口中的话。
安平伯夫人朝白玉徊抱歉地笑了笑,接着便赶着去安抚法宁了。
-
宫人进来续了两次漉梨浆,最后上到花折鹅糕时,外面阴云已聚成了大团大团的样子,不停翻滚着。
眼看着又要下雨了,皇后也不再留公主们:“快下雨了,你们也不要再在我这里耗着了,快回各自宫中热热地喝碗姜茶才好。记得煮上,别让公主们受凉,知道么?”
最后一句是对着公主们身边的姑姑说的,各公主的姑姑自然应是,这才护送着几位金枝玉叶迅速回宫去了。
只有白玉徊被留了下来。
“其他人都走了,徊儿陪陪我这一个人吧。”皇后笑着,拉住玉徊的手。
众公主中,只有玉徊是养在皇后膝下的,此时皇后要她留下倒也合情合理。但不知为什么,玉徊总觉得皇后似乎今日招待人全部都为了这一刻一样。
“来,母后特地为你留了一碟醍醐。”柳皇后将她搂在怀里,“冷不冷?快用罢。”
白玉徊顿了一下。
醍醐就是不断煮羊奶,滤出来的酥油冷冻得到的。一碟呈上来色泽莹黄,飘着香气。
但玉徊早就吃腻了酥油。尤其还是被宋文蘅逼迫的。
“哎呀,瞧我这记性,忘了你前几日刚被法宁灌得伤了胃。”
柳皇后才想起来似的,抚了下额头,“——唉,法宁那孩子愈发张狂了,今日不方便,等日后,母后必替你出口气。”
柳皇后虽有儿子,但两个儿子里大的那个三年前突然遇事夭折了,小的又只有五六岁还多病,眼瞧着是无缘顶上太子位了,柳皇后便对白玉徊愈发上心。
白玉徊不是知恩不报的人,便靠在柳皇后怀里,甜甜笑了笑,“多谢母后。徊儿知道母后疼我。”
“你知道我的心就好...徊儿,方才你姨母真是提了个让我为难的要求。”
皇后叹了口气,话音一转,娓娓道,“她要我把你母亲的封号转到你继母的身上。”
果然如此。
玉徊心一冷,又一沉。今日看到她那位姨母,她就已有了不妙的预感。只是没想到,这事来得这么快。她们已这样等不及了。
“我母亲的郡主封诰是从外祖母那边传下来的,我从没听过转移这种封诰的先例!”她立刻反驳。
“徊儿,本宫知道,本宫也是这样告诉她的,可是…”皇后停顿片刻,有些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方才你也看到了,安平伯夫人紧着法宁公主,那样讨好她,只怕已铁了心要攀上镇国公府。你知道的,母后拿镇国公府没有办法。他们若肯帮你姨母,没人能揪这个错儿。”
所以,尽管封诰转移再荒唐,她也不会出手管束。
玉徊听出了皇后的言下之意,还要再说,又被皇后止住了。
“不过虽然母后拿镇国公府没办法,但徊儿却可以。”
她把玉徊搂紧了,慈爱地笑着,“法宁这孩子倚靠着镇国公府,连我都拿她没奈何。但她也有个软肋,就是一心全系在她表哥身上。你若能与芮见壑成了,她怕才是真会伤心呢。芮见壑又是世子,年轻有为,可堪良配。只要和他成了,还怕什么安平伯夫人和你姨母?到时候以镇国公府的权势,给你母亲追封都是一句话的事。”
外面轰隆一声,雨又降临了这座皇宫,带来湿而冷的气息。长秋宫后栽了万杆翠竹,随着挟雨的风左右颤巍巍摇摆,那绿意仿佛要摇进殿内似的。
玉徊愣住了。
那雷声仿佛也震进她脑子里一样,让她一时间心下寒冷,说不出话来。
皇后话里的意思,她并不是听不明白。可是...
“母后,可女儿已定了要和亲...怎么可能另嫁人呢?”
“成了”可不需要婚嫁。
但皇后面上只愈发柔和,口中却安抚道:“我的儿,待你把芮世子握在手心,他还能不讨个恩典娶你?母后自有办法。”
“酥油茶?吐蕃近年流行的可早就不是这个啦。”
宋怀琮长了一副笑眼,那瓷白的下颌精致玲珑,转过来时仿佛能被一掌握住。他道:“我道有什么了不起呢。酥油茶在吐蕃已是过时的了。近几日吐蕃倒是流传一种名叫格桑花蜜的东西,听说可以养颜。”
太子哥哥在公主们眼中向来是最懂这些的人。法宁一时犹豫起来,又想逼白玉徊,但又对这花蜜好奇。
“好啦,别和你大哥哥置气,宴散了之后送你们每人一盏花蜜,好不好?”
身侧侍卫过来禀报了什么事。宋怀琮有正事要做,便没再继续和公主们闹。
临走之前,他又转头看了一眼白玉徊,有些不解:“小仁乐,听说你就是方才喝了五碗酥油茶的人?不嫌油么,待会给我敬酒用不着那个,且心疼好你的胃吧。”
-
今日虽发生了刺客的事,但到底是为了迎太子回金陵而设的宴,一场宴不知隐含着多少朝中动向。故而即便席上的人再惶恐害怕,也下定了决心要坐到撤席才肯离去。
宴散时已不知是几更了,白玉徊起了身,打算回无瑕宫。妙华的母妃今日吃醉了酒,妙华要回去侍奉,便约定了明日再去找白玉徊。
白玉徊走到一半,撞见新婚的大皇子夫妇正并肩离去。她不想碰着大皇子,便低头另找了条路避开,却又正碰见天子与柳皇后并行。
避开已来不及了,玉徊只得停在原地,让宫人们都屏息安静。
天子正与皇后说着话。
他已过不惑之年,声音低沉而意味深长:“...琮儿这次解决虽快,但却显得狠毒了些…未免失之磊落。”
“太子有先皇当初雷霆手段平定吐蕃的风采呢,”柳皇后只是笑,挽着天子柔和道,“陛下不该高兴么?”
“他长大了许多,也能干了许多啊。”天子微笑,并不答柳皇后的问题,转而去问柳皇后的小儿子的起居了。
玉徊屏息停着,心中一震。
帝后二人,说的当是今日的刺客了。
——可她没太明白天子话中的意思。太子当时若不狠毒,天子不就要遇刺了么?
阴差阳错,却听了这些话来。
待帝后相携离开之后,白玉徊也不敢再留,赶忙另择了条路离去。
而过了片刻,一旁的雨花台却被侍从点起明角灯。黑夜里,浮现出太子的身姿。他望着帝后与仁乐公主先后离去的地方,面色平静。
一旁奉茶的宫婢有些面色潮红。今夜自太子来到雨花台上见人,她已不是第一面见他,但她还是会因为太子的面孔而心跳快速。
这是则旧闻了。大永皇室开国的帝后二人都是戏子发家的,生下来的后代帝王自然也都有副雌雄莫辨的好相貌...只可惜到如今的天子时,戏子出身已成了天家最忌讳人提的事。想到这里,她也不敢再多打量。
太子温和,没因为被打量而恼火,只吩咐:“你们下去罢。”
待雨花台的这不知情的宫婢退下,宋怀琮才平静唤了一声:“玉松。”
一位侍卫从黑夜中猛地跃出来,朝太子一抱拳躬身,便把一个被绑缚了的人掷在雨花台的地面上。
太子坐下,看着地上的人,轻声道:“醒了?来,给孤说说,你是谁家的好狗?”
地上的人影挣扎□□片刻,睁开了眼睛。黑暗中浮现的,正是宴上刺客的脸。
他先有些惊讶,似乎在奇怪自己活了下来,片刻后又笑了。
“不论我是谁家的,天子都不会心无芥蒂的,不是么,殿下?从吐蕃回来,却也带回来这么多的刺客。谁会信你没带走什么吐蕃的宝物和秘密?”
“你不说,我可要上刑了。我是怕你受苦,才先单独审你的。”太子没因为他的话而答复什么,只笑,秀气的脸上露出不忍,“好好的一个人,不会真想被活剥了做人皮枕头罢。你这兴味还挺独特。”
他又道:“你是谁家的?说出来,我现下就放你走。”
刺客冷笑:“太子殿下也太小瞧我了。你收买不了我的。”
出乎意料,太子却并没急。
他说:“这么有钱?那么就是...国公?”
刺客被这迅猛却又准确的猜测弄得一窒。但极短的微怔之后,还是立刻扭开头,不发一言。
可太子却自顾自,继续道:“燕国公?辅国公?还是...镇国公?”
看着刺客强作镇定的样子,太子站起来,俯视着他:“——以为我会这么想,是么?真被你牵着鼻子走了,那我早死一万回了。”
刺客这时候才真的有些慌乱起来。
他确实是想把太子的思路往镇国公那边引的...可谁能想到太子这样的年轻,却根本不上当。
“我管你是镇国公还是什么国公的人,逆我者便当不上国公。”太子捏起来他的下颔,迫使他扬头看他,笑了笑,“我不杀你,滚回去吧。回去告诉你主子,想趁乱搅浑水的,那都是河鱼罢了,到死也成不了龙。再来惹我,我叫你们看看什么才真叫吐蕃刺客。”
那刺客浑身汗涔涔的,被钳着下巴,委顿在地上颤抖。
太子离开金陵太久,他们已忘记了,什么叫皇太子?天上地下,独此一位。
-
宴散后,雨时大时小,下了一夜。第二日早起时,天仍阴着,空气湿漉漉的。
大永如今的皇宫原是前朝行宫,本就是避暑的好去处,四处遍植芭蕉,这一夜雨浇绿了芭蕉,打眼望去一片摇动的绿。
点鹭正打着伞,侍弄新贡进来的绿牡丹“鸣凤”,听见脚步声才抬头,忙不迭朝她行礼:“公主起了。”
玉徊走到廊下,“嗯”一声,裹紧了外裳,倚着抱柱瞧点鹭抚弄绿牡丹的枝瓣:“这是皇后娘娘新送来的么?”
“是,这绿牡丹是位外面来的异域商人贡上来的,听说一盆价值百两银子呢。名字兆头又好,皇后娘娘都大悦。”
点鹭说,“宫中来了安平伯夫人,正在皇后娘娘宫中陪她说话。娘娘身边的人来喊公主过去呢。”
柳皇后是命妇之首,见人时叫玉徊跟着一起去也是常有的。
白玉徊便没惊讶,只道好,让宫婢关照来传话的姑姑,便转身回内室中更衣了。
到柳皇后所居的长秋宫时,一位陌生面孔的贵妇正坐在皇后下手。
然而她却像是认识白玉徊一样,格外亲切地迎上来:“公主。”
皇后恰到好处地握住玉徊的手:“仁乐还记得安平伯夫人么?她是你姨母的大嫂呢。”
玉徊被握着手,一愣,在脑中想了想她的几位姨母。
玉徊的母亲有两个庶妹,小的那个攀上了白严,嫁进的是文臣世家,而大的这个虽然只是嫁给了安平伯府的一个庶子,但不论官位也不论嫡庶,贵戚就是贵戚,她不管怎么样都算一脚迈进了权贵行列,所以今日才有机会跟着当家大嫂进宫来,而不像玉徊的继母一样只能在宫外干着急。
想清楚了人,玉徊抿唇一笑,唇下露出两个浅浅的涡,甜美动人:“原是姨母,玉徊见过姨母。姨母进宫是来看我的么?”
“是你小姨母想念你了。但你小姨母又没有封诰,不好进宫,便托了我来看你。”
大姨母名为盛兰草,没有小姨母娇俏,但自有一段清高的风流,也因此才入了安平伯府的门。她此刻微微一笑,跟着宫人踏入殿中,朝玉徊一礼,瞧着倒很是有气度,“见过公主。”
在座的人眼神互相示意。没有封诰...当初嫡姐万春郡主亲手夺的盛萱草的爵位,莫非现下这盛萱草的姐姐是来找侄女讨恩典了么?
玉徊被架在原地,怎么也没想到她们姐妹俩会这么不要脸,一时心念电转。
这时候,一阵咯咯笑声从窗外一路传来,是宋文蘅姗姗来迟了。
“方才父皇在我母妃宫中,法宁忙着在父皇母妃膝下尽孝,这才来迟了。还请母后责罚。”
即便是告罪,宋文蘅脸上都还是笑着的,并不见多把皇后放在眼中的样子。而在座众人却并没有谁露出诧异的表情。
皇后与芮贵妃不睦是阖宫皆知的事,而被芮贵妃千珍万重捧在掌心的宋文蘅又怎么会规规矩矩认皇后这个母后。
皇后保养得宜的脸上飞速掠过一丝翳色,但瞬间又忍了回去。
本朝对于皇后的出身有规矩,并不许高门女子成为国母,这也是柳皇后能在元后死后成为新后的原因。可皇后的出身再不好,她还是成为了皇后。而芮贵妃虽然出身一品镇国公府,有个连圣上都要退避三舍的娘家,但那又如何?身份给了她尊贵跋扈的底气,却也使她永远失去了做皇后的资格。她与她的女儿不过是平白蹦跶的蚂蚱罢了。
想到这里,柳皇后方才的恼火也如同冰雪一样消融去了,她慈爱道:“法宁,快来见过安平伯夫人。”
“安平伯夫人?”宋文蘅也不是真的不知礼,但到底还是个小姑娘,轻视人时很难掩藏住,虽然行礼行得一样优美,但速度却快了不少,让人看得出来的敷衍,“见过夫人。”
安平伯夫人也行了礼,微笑不变:“法宁公主愈发有仙女儿姿仪了,与世子倒是像,不愧是嫡嫡亲的表兄妹啊!”
她口中的“世子”说的正是芮贵妃娘家,也就是镇国公府的世子,芮见壑。
芮见壑是镇国公府未来的主人,也是法宁的心上人,这是大家全都知道的事。安平伯夫人的话虽然露骨,但却正正好好说到了法宁的心坎上,让她一下子粉面含羞起来。
“夫人谬赞了,表哥也很好。”她扭捏起来,笑着道。
而又说了几句,直到皇后说出安平伯夫人和玉徊沾亲带故的关系时,法宁的笑才戛然而止。
玉徊心中大呼不好。别看法宁虽然跋扈,但却并不是傻子,没事时不会无缘无故就为难人的。
白玉徊入宫五年,二人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她开始为难玉徊,正是这两个月的事。
前阵子,天子在御书房与芮见壑说话时把玉徊也叫了进去,因为芮见壑刚取了表字“如镜”,便感慨了一句“正是金质玉相”。这事不知怎么就在宫中被传成了天子有意将她转而许配给芮见壑。
消息当日就漏到了法宁耳中。这还了得,法宁虽然大肆惩戒了传话的几个宫人,但到底传言一有就再难抹去。一气之下,法宁就把火撒到了白玉徊身上,变着法儿地找她茬。
果然,法宁的面色一黑,不再搭腔了。好在安平伯夫人是个妙人,虽心中奇怪,但也很会斡旋,挑开了话头,把气氛又炒热,才拿眼示意盛兰草解围。
盛兰草抿嘴笑笑,说起了这位打北方而来,送牡丹的商人:“...这人奇得很。不知他用了什么法子,连真德大师都一同随他来了金陵,眼下正在梅花山小住。看,大师的佛牌,听说还有求解姻缘的作用。”
“嘁,我们可是公主,求什么姻缘。你这位庶姨母可真好笑,她以为我们和她那爬姐夫床的妹妹一样,要四处找女儿的归宿么。”
听了这话,妙华悄悄和白玉徊咬耳朵。其他公主也是差不多的神色,自恃公主的身份,并不以为然。
但当盛兰草取来佛牌之后,就连最挑剔的法宁都收起了轻视的神情,双眼一亮,向案边探去。
无他,只不过是这佛牌上枚枚都画了形态各异的梅花,枚枚迥异,十分精致可爱。
玉徊也随大流,拿起一枚绘着玉蝶龙游梅的佛牌,去看上面的字句。
然而看了一半,佛牌却被一股大力拽住,旋即被劈手夺了去。
“你知道我镇国公府中种了这种梅花,所以故意和我抢的,是不是?白玉徊,我不会让你如愿的。”
宋文蘅手中拿着佛牌,俯视玉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你究竟还记不记得自己是和亲公主?这样的爱招惹人,你是要有多少段姻缘呢?”
玉徊蹙眉,心里只觉得厌烦,甚至根本生不起来气了。她朝柳皇后看去——柳皇后脸色已黑得像锅底。可柳皇后刚开口,打算惩戒法宁,一旁的安平伯夫人便又忙忙拿话扯开现下的话题。
到底有外人在,闹大了不好看。柳皇后便又忍耐片刻,收回了口中的话。
安平伯夫人朝白玉徊抱歉地笑了笑,接着便赶着去安抚法宁了。
-
宫人进来续了两次漉梨浆,最后上到花折鹅糕时,外面阴云已聚成了大团大团的样子,不停翻滚着。
眼看着又要下雨了,皇后也不再留公主们:“快下雨了,你们也不要再在我这里耗着了,快回各自宫中热热地喝碗姜茶才好。记得煮上,别让公主们受凉,知道么?”
最后一句是对着公主们身边的姑姑说的,各公主的姑姑自然应是,这才护送着几位金枝玉叶迅速回宫去了。
只有白玉徊被留了下来。
“其他人都走了,徊儿陪陪我这一个人吧。”皇后笑着,拉住玉徊的手。
众公主中,只有玉徊是养在皇后膝下的,此时皇后要她留下倒也合情合理。但不知为什么,玉徊总觉得皇后似乎今日招待人全部都为了这一刻一样。
“来,母后特地为你留了一碟醍醐。”柳皇后将她搂在怀里,“冷不冷?快用罢。”
白玉徊顿了一下。
醍醐就是不断煮羊奶,滤出来的酥油冷冻得到的。一碟呈上来色泽莹黄,飘着香气。
但玉徊早就吃腻了酥油。尤其还是被宋文蘅逼迫的。
“哎呀,瞧我这记性,忘了你前几日刚被法宁灌得伤了胃。”
柳皇后才想起来似的,抚了下额头,“——唉,法宁那孩子愈发张狂了,今日不方便,等日后,母后必替你出口气。”
柳皇后虽有儿子,但两个儿子里大的那个三年前突然遇事夭折了,小的又只有五六岁还多病,眼瞧着是无缘顶上太子位了,柳皇后便对白玉徊愈发上心。
白玉徊不是知恩不报的人,便靠在柳皇后怀里,甜甜笑了笑,“多谢母后。徊儿知道母后疼我。”
“你知道我的心就好...徊儿,方才你姨母真是提了个让我为难的要求。”
皇后叹了口气,话音一转,娓娓道,“她要我把你母亲的封号转到你继母的身上。”
果然如此。
玉徊心一冷,又一沉。今日看到她那位姨母,她就已有了不妙的预感。只是没想到,这事来得这么快。她们已这样等不及了。
“我母亲的郡主封诰是从外祖母那边传下来的,我从没听过转移这种封诰的先例!”她立刻反驳。
“徊儿,本宫知道,本宫也是这样告诉她的,可是…”皇后停顿片刻,有些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方才你也看到了,安平伯夫人紧着法宁公主,那样讨好她,只怕已铁了心要攀上镇国公府。你知道的,母后拿镇国公府没有办法。他们若肯帮你姨母,没人能揪这个错儿。”
所以,尽管封诰转移再荒唐,她也不会出手管束。
玉徊听出了皇后的言下之意,还要再说,又被皇后止住了。
“不过虽然母后拿镇国公府没办法,但徊儿却可以。”
她把玉徊搂紧了,慈爱地笑着,“法宁这孩子倚靠着镇国公府,连我都拿她没奈何。但她也有个软肋,就是一心全系在她表哥身上。你若能与芮见壑成了,她怕才是真会伤心呢。芮见壑又是世子,年轻有为,可堪良配。只要和他成了,还怕什么安平伯夫人和你姨母?到时候以镇国公府的权势,给你母亲追封都是一句话的事。”
外面轰隆一声,雨又降临了这座皇宫,带来湿而冷的气息。长秋宫后栽了万杆翠竹,随着挟雨的风左右颤巍巍摇摆,那绿意仿佛要摇进殿内似的。
玉徊愣住了。
那雷声仿佛也震进她脑子里一样,让她一时间心下寒冷,说不出话来。
皇后话里的意思,她并不是听不明白。可是...
“母后,可女儿已定了要和亲...怎么可能另嫁人呢?”
“成了”可不需要婚嫁。
但皇后面上只愈发柔和,口中却安抚道:“我的儿,待你把芮世子握在手心,他还能不讨个恩典娶你?母后自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