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与仁乐公主的背影逐渐远了,宋怀琮站于窗内,倚墙抱臂默默站了片刻。
殿外流水潺潺,流动间冒着丝丝寒气,刮过鹅绒似的青苔。
一道影子倏然从房檐上一掠而下,稳稳当当立在了宋怀琮身侧,弯腰朝他行礼。
“太子殿下,玉松来报。吐蕃有新动向。”
此人正是太子亲卫中十二影卫之一,玉松,“吐蕃王子座下第一猛将携九名部下正向金陵来。他们行脚快,未带行囊,还隐匿了踪迹,并没有在旅驿中歇过脚,推测他们来金陵是意欲行刺。”
“想来也该到时候了。方才那个就是前头探路的。”
宋怀琮听到“行刺”二字也没见紧张,只哦了一声,认可他们的速度,“跟得倒快。那就把派出去的侍卫调回我身边来罢。”
这个派出去的侍卫指的是额外调派给梅花山上其余公主、娘娘的人。此次出来,虽说天子指的是芮见壑等人护卫,但若真出了事,第一个被问责的必是太子无疑。宋怀琮不愿意惹上麻烦,便把自己的护卫拨了一部分出去。
但此刻显然不能再拨出去了。宋怀琮在吐蕃和他们缠斗了整整两年,吐蕃恨毒了他,这次刺杀就是追着他来的,想要趁他在金陵还没落稳脚的时候解决掉他。
不得不说,吐蕃对出手时机的把握可谓绝妙。在吐蕃时,虽然那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但宋怀琮已立稳了脚跟,麾下又有多方守城大将效忠——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太子到底是太子,与其他任何来使都不一样。万一这太子有个闪失,那就是国本动摇,可没有哪个将领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承受下来天子的怒火。
故而相比之下,对于宋怀琮来说,他反而是在世家盘踞的金陵都城更加初来乍到,势单力薄——宫廷中的暗流涌动,有时反而比边疆的战事更能无声取人性命。
玉松方要领命前去,但倏然想到什么,又迟疑片刻,“殿下,那吐蕃王子会不会是朝着仁乐公主来的?今年夏天又到吐蕃来贡的时候了,到时候圣人便会直接下和亲的旨意…他可不是甘心受钳制的性子啊。”
说话的功夫,十二影卫中的另一人也到了。
“如电叩请太子安。”
来人名叫如电,“殿下,我从诸位公主处来,一切正常。”
宋怀琮朝他点点头,然后才听清楚玉松的话。
他轻轻笑了一声。
“冲她来?那丹增多吉就真成和芮见壑一样的傻子了。为一个女人放弃刺杀储君的机会...仁乐一个公主能起到什么用处。”
宋怀琮有些累了,随手翻看侍卫呈上来的战报,因为疲惫,他的面容难得显出一种柔和的美丽来,“别管了,仁乐不过是个公主罢了,能威胁到丹增多吉什么。”
玉松颔首,没说话。如电却没忍住笑了一声。
他刚回金陵,并没了解过芮见壑和玉徊,“这芮世子听起来怎么像个色鬼草包?这次回来,总听人说他年少有为,莫非却是个银样镴枪头么。”
他有些好奇:“仁乐公主又是什么祸水...”
玉松知道如电跳脱,却也没想到他如此大胆,几乎立刻在他肋下一捅:“——快住口!你知道你在胡乱编排些什么么!”
刺杀的消息传来,太子殿下心情本就不好,何况——
玉松看向太子的脸色。他知道,从头到尾,太子一直厌恶和亲这件事。
“芮见壑和他老子差远了。何况一个觊觎和亲公主的人,你能指望他是什么英雄?”
宋怀琮心里对天子拿和亲公主求和的举动确实很不屑,连带着也看不上大力支持和亲的镇国公府,“不怕日后被史书唾骂么。”
“至于仁乐么,如果吐蕃的目标真的是她的话…”宋怀琮伸了个懒腰,笑了,随口玩笑道,“那就让芮世子和大哥挡刀去吧!反正他们俩不是争着当护卫么,护卫就该有护卫的样子。”
*
第二日晨起时雾更大了。
白玉徊和妙华还抱着被子昏头大睡时,两人的侍女已悄悄进来,每人拿着一块绛红丝锦,轻手轻脚地擦起桌椅上的水来。
擦到榻上小案时,点鹭回头,刚好撞上玉徊睁开的双眼。
“昨夜雾气这么大?桌面都湿了。”
玉徊从锦被中伸出手摸了一把桌面,小声问她,却连说话时都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今日真冷。”
说话的时候,她掀开被子,两只莹白足尖点地,找寻着地上的鞋。
点鹭赶忙跪下,想替她穿上。玉徊挣了一下,轻轻说不用,让她自去忙。
点鹭知道这小姑娘不喜欢人轻易碰她肌肤,也不再坚持,哎了一声,便起身去继续收拾桌子。
桌子上仍摆着前日准备用作为太后献寿而插的花。不知是因为什么,虽已过了几日,那秋菊却仍傲霜怒放,含香带露,静静倚在篮边。
门口帘子一声轻响,妙华身边的大宫女芙蕖进来。点鹭赶紧朝她做个噤声的手势。
芙蕖看着了还在睡的妙华,便捂嘴点点头儿,走到点鹭身边,与她一起轻手轻脚收拾起案上的花器来。
妙华素日里虽性子跳脱些,但到底是皇家公主,该会的也一样不少。时人以清华淡雅为上,追求的已非唐时的富丽绚繁。妙华插的便是盘莲花,辅以松枝、梅花,求“寿”的同时又兼顾了美观,十分好看。
芙蕖小心翼翼地捧着妙华那花挪位置,免得碰坏了,到时候免不了得吃妙华公主的排头。
点鹭也跟着要把玉徊的花挪去稳妥些的位置。
这花插得倒比公主平日里一个头两个大倒腾出来的花要好看了许多,如此看来,公主也进益了颇多...
正这样想着的时候,却听见公主在叫她:“点鹭,不要搬了。”
白玉徊找到了鞋,坐在床沿子上没动,两只清亮的美目望向点鹭。
明明是幅赏心悦目的图卷,可点鹭却感觉从其中看出一点不甚高兴的情绪来:“公主...?”
“不过是随手作的,谁会当回事?”
玉徊起身,拢了拢长发,披着氅衣向外走去,“你也趁早不要太当回事。我算什么,与他们的血缘远出了八百里。到时候送了过去,太后娘娘也根本不会看的,有什么好费心思的?倒显得我是个傻子,谁爱伺候谁伺候去。”
莫名其妙说出这一番连珠炮似的话,也是不知为什么。
点鹭心中虽纳罕,但也不敢怠慢,赶紧应是。不敢再动那花了。
-
太后上了年纪,喜欢鲜活的小辈围在身边。下午雪小了些,众人便去了太后所在的屋室一同用了些素斋。
一片暖香中,玉徊正垂首,认真誊写无量寿经。
太后的屋子外,自然是梅花开得最盛的地方。三两枝梅枝从窗外探进来,被屋内暖风烘出来盈盈香气,盘旋在屋子里。
因为要见太后,玉徊换了身枣红色大袖宫装,耳垂上的珊瑚耳珰随着用笔的动作轻颤,更显得她唇若含朱,面容莹白。
旁边本在太后身边服侍的内监都忍不住频频偷觑白玉徊,待看她露出皱眉样,便忍不住上前:“公主,可有吩咐奴婢要做的事情?”
白玉徊一怔,她怎么可能轻易吩咐太后的人,便甜甜一笑,礼貌道:“多谢,若我有事,定会找内人帮忙。”
内监没再说什么,笑了笑,正要退下时才发现门口又来人了:“——见过殿下,给各位殿下请安!”
六皇子和芮见壑面无表情,太子也装瞎,只有大皇子皱起了眉,冷笑:“不好好服侍皇祖母,倒来她这里献殷勤?这就是你的忠心?”
成婚来这些日子他被大皇子妃缠得厉害。大皇子妃长得实在平平,惹得他烦不胜烦,偏偏她身后是辅国公府,连他也不能忽视。倒引得他内心对白玉徊的渴望愈发旺盛难忍起来。
上回自太子的别苑将她带走后,因为耽搁久了,所以没多久就被妙华公主寻了来。妙华不光是他的异母妹妹,更是大皇子妃的表妹,他便不好再对白玉徊做些什么。今日再见,这名义上的妹妹倒仍是清姿玉骨的样子,就连暗沉的枣红色都被她穿出一种清澈的娇媚来。
而连个奴婢都能对她大献殷勤,他心里自然不平衡。
芮见壑看了内侍一眼:“这位内人服侍倒是尽心。太后娘娘对公主们着实慈爱。”
一句话就把这内侍的殷勤归成了太后的意思,倒把大皇子的怒火推得干干净净。
宋怀璋冷笑,看向芮见壑。这芮家的世子从前也不见多爱出头,但一涉及到了仁乐,却竟这样不知好歹。
芮见壑察觉到了,从白玉徊身上的视线转回来,看向宋怀璋,微微一笑:“大殿下可是有什么要指点臣的么?”
宋怀璋的脸色阴沉:“芮世子说笑了。世子惯会体察长辈心思的,我有什么好指点?”
宫人们均察觉了两位贵人之间的暗流涌动,此时纷纷低下了头,只求贵人别注意到他们,轻手轻脚上了茶后,便脚底板抹了油似的退远了。
周围一群剑拔弩张的人。在这仿佛一言不合就要打起来的气氛中,太子是心情最奇特的人。
——平时也没发现他们是这种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的草包啊?
太子嘴角抽动。在这地方吵起来,恐怕一盏茶的时间就会传遍梅花山。对谁都没好处。
殿外流水潺潺,流动间冒着丝丝寒气,刮过鹅绒似的青苔。
一道影子倏然从房檐上一掠而下,稳稳当当立在了宋怀琮身侧,弯腰朝他行礼。
“太子殿下,玉松来报。吐蕃有新动向。”
此人正是太子亲卫中十二影卫之一,玉松,“吐蕃王子座下第一猛将携九名部下正向金陵来。他们行脚快,未带行囊,还隐匿了踪迹,并没有在旅驿中歇过脚,推测他们来金陵是意欲行刺。”
“想来也该到时候了。方才那个就是前头探路的。”
宋怀琮听到“行刺”二字也没见紧张,只哦了一声,认可他们的速度,“跟得倒快。那就把派出去的侍卫调回我身边来罢。”
这个派出去的侍卫指的是额外调派给梅花山上其余公主、娘娘的人。此次出来,虽说天子指的是芮见壑等人护卫,但若真出了事,第一个被问责的必是太子无疑。宋怀琮不愿意惹上麻烦,便把自己的护卫拨了一部分出去。
但此刻显然不能再拨出去了。宋怀琮在吐蕃和他们缠斗了整整两年,吐蕃恨毒了他,这次刺杀就是追着他来的,想要趁他在金陵还没落稳脚的时候解决掉他。
不得不说,吐蕃对出手时机的把握可谓绝妙。在吐蕃时,虽然那是他们自己的地盘,但宋怀琮已立稳了脚跟,麾下又有多方守城大将效忠——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太子到底是太子,与其他任何来使都不一样。万一这太子有个闪失,那就是国本动摇,可没有哪个将领敢拍着胸脯说自己能承受下来天子的怒火。
故而相比之下,对于宋怀琮来说,他反而是在世家盘踞的金陵都城更加初来乍到,势单力薄——宫廷中的暗流涌动,有时反而比边疆的战事更能无声取人性命。
玉松方要领命前去,但倏然想到什么,又迟疑片刻,“殿下,那吐蕃王子会不会是朝着仁乐公主来的?今年夏天又到吐蕃来贡的时候了,到时候圣人便会直接下和亲的旨意…他可不是甘心受钳制的性子啊。”
说话的功夫,十二影卫中的另一人也到了。
“如电叩请太子安。”
来人名叫如电,“殿下,我从诸位公主处来,一切正常。”
宋怀琮朝他点点头,然后才听清楚玉松的话。
他轻轻笑了一声。
“冲她来?那丹增多吉就真成和芮见壑一样的傻子了。为一个女人放弃刺杀储君的机会...仁乐一个公主能起到什么用处。”
宋怀琮有些累了,随手翻看侍卫呈上来的战报,因为疲惫,他的面容难得显出一种柔和的美丽来,“别管了,仁乐不过是个公主罢了,能威胁到丹增多吉什么。”
玉松颔首,没说话。如电却没忍住笑了一声。
他刚回金陵,并没了解过芮见壑和玉徊,“这芮世子听起来怎么像个色鬼草包?这次回来,总听人说他年少有为,莫非却是个银样镴枪头么。”
他有些好奇:“仁乐公主又是什么祸水...”
玉松知道如电跳脱,却也没想到他如此大胆,几乎立刻在他肋下一捅:“——快住口!你知道你在胡乱编排些什么么!”
刺杀的消息传来,太子殿下心情本就不好,何况——
玉松看向太子的脸色。他知道,从头到尾,太子一直厌恶和亲这件事。
“芮见壑和他老子差远了。何况一个觊觎和亲公主的人,你能指望他是什么英雄?”
宋怀琮心里对天子拿和亲公主求和的举动确实很不屑,连带着也看不上大力支持和亲的镇国公府,“不怕日后被史书唾骂么。”
“至于仁乐么,如果吐蕃的目标真的是她的话…”宋怀琮伸了个懒腰,笑了,随口玩笑道,“那就让芮世子和大哥挡刀去吧!反正他们俩不是争着当护卫么,护卫就该有护卫的样子。”
*
第二日晨起时雾更大了。
白玉徊和妙华还抱着被子昏头大睡时,两人的侍女已悄悄进来,每人拿着一块绛红丝锦,轻手轻脚地擦起桌椅上的水来。
擦到榻上小案时,点鹭回头,刚好撞上玉徊睁开的双眼。
“昨夜雾气这么大?桌面都湿了。”
玉徊从锦被中伸出手摸了一把桌面,小声问她,却连说话时都忍不住打了个寒战,“今日真冷。”
说话的时候,她掀开被子,两只莹白足尖点地,找寻着地上的鞋。
点鹭赶忙跪下,想替她穿上。玉徊挣了一下,轻轻说不用,让她自去忙。
点鹭知道这小姑娘不喜欢人轻易碰她肌肤,也不再坚持,哎了一声,便起身去继续收拾桌子。
桌子上仍摆着前日准备用作为太后献寿而插的花。不知是因为什么,虽已过了几日,那秋菊却仍傲霜怒放,含香带露,静静倚在篮边。
门口帘子一声轻响,妙华身边的大宫女芙蕖进来。点鹭赶紧朝她做个噤声的手势。
芙蕖看着了还在睡的妙华,便捂嘴点点头儿,走到点鹭身边,与她一起轻手轻脚收拾起案上的花器来。
妙华素日里虽性子跳脱些,但到底是皇家公主,该会的也一样不少。时人以清华淡雅为上,追求的已非唐时的富丽绚繁。妙华插的便是盘莲花,辅以松枝、梅花,求“寿”的同时又兼顾了美观,十分好看。
芙蕖小心翼翼地捧着妙华那花挪位置,免得碰坏了,到时候免不了得吃妙华公主的排头。
点鹭也跟着要把玉徊的花挪去稳妥些的位置。
这花插得倒比公主平日里一个头两个大倒腾出来的花要好看了许多,如此看来,公主也进益了颇多...
正这样想着的时候,却听见公主在叫她:“点鹭,不要搬了。”
白玉徊找到了鞋,坐在床沿子上没动,两只清亮的美目望向点鹭。
明明是幅赏心悦目的图卷,可点鹭却感觉从其中看出一点不甚高兴的情绪来:“公主...?”
“不过是随手作的,谁会当回事?”
玉徊起身,拢了拢长发,披着氅衣向外走去,“你也趁早不要太当回事。我算什么,与他们的血缘远出了八百里。到时候送了过去,太后娘娘也根本不会看的,有什么好费心思的?倒显得我是个傻子,谁爱伺候谁伺候去。”
莫名其妙说出这一番连珠炮似的话,也是不知为什么。
点鹭心中虽纳罕,但也不敢怠慢,赶紧应是。不敢再动那花了。
-
太后上了年纪,喜欢鲜活的小辈围在身边。下午雪小了些,众人便去了太后所在的屋室一同用了些素斋。
一片暖香中,玉徊正垂首,认真誊写无量寿经。
太后的屋子外,自然是梅花开得最盛的地方。三两枝梅枝从窗外探进来,被屋内暖风烘出来盈盈香气,盘旋在屋子里。
因为要见太后,玉徊换了身枣红色大袖宫装,耳垂上的珊瑚耳珰随着用笔的动作轻颤,更显得她唇若含朱,面容莹白。
旁边本在太后身边服侍的内监都忍不住频频偷觑白玉徊,待看她露出皱眉样,便忍不住上前:“公主,可有吩咐奴婢要做的事情?”
白玉徊一怔,她怎么可能轻易吩咐太后的人,便甜甜一笑,礼貌道:“多谢,若我有事,定会找内人帮忙。”
内监没再说什么,笑了笑,正要退下时才发现门口又来人了:“——见过殿下,给各位殿下请安!”
六皇子和芮见壑面无表情,太子也装瞎,只有大皇子皱起了眉,冷笑:“不好好服侍皇祖母,倒来她这里献殷勤?这就是你的忠心?”
成婚来这些日子他被大皇子妃缠得厉害。大皇子妃长得实在平平,惹得他烦不胜烦,偏偏她身后是辅国公府,连他也不能忽视。倒引得他内心对白玉徊的渴望愈发旺盛难忍起来。
上回自太子的别苑将她带走后,因为耽搁久了,所以没多久就被妙华公主寻了来。妙华不光是他的异母妹妹,更是大皇子妃的表妹,他便不好再对白玉徊做些什么。今日再见,这名义上的妹妹倒仍是清姿玉骨的样子,就连暗沉的枣红色都被她穿出一种清澈的娇媚来。
而连个奴婢都能对她大献殷勤,他心里自然不平衡。
芮见壑看了内侍一眼:“这位内人服侍倒是尽心。太后娘娘对公主们着实慈爱。”
一句话就把这内侍的殷勤归成了太后的意思,倒把大皇子的怒火推得干干净净。
宋怀璋冷笑,看向芮见壑。这芮家的世子从前也不见多爱出头,但一涉及到了仁乐,却竟这样不知好歹。
芮见壑察觉到了,从白玉徊身上的视线转回来,看向宋怀璋,微微一笑:“大殿下可是有什么要指点臣的么?”
宋怀璋的脸色阴沉:“芮世子说笑了。世子惯会体察长辈心思的,我有什么好指点?”
宫人们均察觉了两位贵人之间的暗流涌动,此时纷纷低下了头,只求贵人别注意到他们,轻手轻脚上了茶后,便脚底板抹了油似的退远了。
周围一群剑拔弩张的人。在这仿佛一言不合就要打起来的气氛中,太子是心情最奇特的人。
——平时也没发现他们是这种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的草包啊?
太子嘴角抽动。在这地方吵起来,恐怕一盏茶的时间就会传遍梅花山。对谁都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