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孩子,皇上也不忍心见他垂头丧气的,“换个姑娘,朕给你赐婚。”
姜祈安梗着脖子,“不,我就要她。娶不了她,我就不娶了,打一辈子光棍。”姜祈安知道,他越是孩子气,圣上就越把他当作自家孩子看,而不是当作一个掌着天下情报的臣子看。
“你……”皇上竖起手指虚点了点他,“你个臭小子!你不娶就不娶吧,还吓唬我!”皇上看着是生气了,其实心里在笑话姜祈安还跟个孩子一样,而他也像个长辈一样,一时之间连朕也不自称了。
姜祈安依旧梗着脖子看着他,大有你不给我赐婚,我就赖在御书房不走了的意思。皇上没办法,踱了几步妥协道,“正好这次汉王联合朝中重臣谋反的证据是你找出来的,缉拿的事再交给你去办。办得好了,朕就给你赐婚。”
“圣上放心,臣一定办好差事!”姜祈安非常识时务,该当孩子的时候当孩子,该当臣子的时候就当臣子,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圣宠不衰的原因。
南康长公主是在他七岁那年去世的。一个死了娘、爹又不疼的孩子,想要活得好就必须得有眼力见。
“朕还没说要求呢,你就应下了?”皇上看着眼前这个刚满二十岁一身闯劲的青年,眼底有欣慰,也有丝丝自己也没有察觉出来的恐慌。
他老了,膝下却只有二皇子一个男嗣。可二皇子自幼骄纵荒唐,根本不是能坐稳龙椅的那块料子。偶尔,他也会想起皇后诞下的大皇子,若是那孩子还在世,是否已经长成一个合格的储君了呢?
午夜梦醒时,他也会恐惧,会怨恨,会觉得是报应,自己的一时心狠,可能将会断送祖宗的百年江山。
都说外甥肖舅,每次看到长相酷似自己的姜祈安,皇上总是又欣慰,又恐慌。特别是当二皇子越来越荒唐,姜祈安越来越有出息的时候,那股恐慌的情绪愈加强烈。
主弱臣强,皇权必会走向衰落……
“舅舅交给祈安的事情,无论上刀山下火海,祈安都会漂漂亮亮的完成,绝不教舅舅失望。”看到圣上眼底翻腾的晦暗不明的情绪,姜祈安打起了感情牌。
“好!”皇上转过身去,将案上的证据抽出来递给姜祈安,严肃道,“朕希望给朝堂一个震慑,好教他们知道当乱臣贼子的下场,但朕又不希望天下百姓觉得朕心狠手辣,你可明白?”
姜祈安俯身接过证据,“明白,圣上放心!”
汉王谋反案牵扯的朝中臣子不在少数,其中有个人还非常特殊,那就是曾经给先帝的诸位皇子讲课的秦太师。这也是令圣上头疼难办的一桩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秦太师是圣上的恩师,只这一条,圣上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罚的重了,必定要被天下读书人戳着脊梁骨骂;罚的轻了,不说能不能震慑朝臣了,就是他心底的气也没法出。
所以,把这件抄家灭门的事交给姜祈安去办分外合适。一来,他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干着就是抄家灭门的事;二来,他名声本来就不好,也不怕添这么一笔。
姜祈安一口应下,皇上的心也宽了。他拍了拍姜祈安的肩膀,笑道,“今日就到这了,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太后等着急了该埋汰朕了。这一趟蜀州去了三个多月,太后日日盼着你回来,到了慈宁宫后,多陪太后说说话。”
“嗯。”姜祈安点头。他也想外祖母了。在这个世上,真心实意待他好、不掺杂任何私利的,只有外祖母了。
“等等……”姜祈安已经退到门口了,却听见坐在龙椅上的人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听说,汉王为拉拢你,承诺等他登基后册封你为亲王?”
姜祈安一脸迷茫地转过身,实则心里“咯噔”一下,“啊?这不是汉王骗臣交出证据胡乱瞎说的吗?”
“是不是胡乱瞎说只有汉王自己知道,”皇上忽地笑了,“不知祈安心动过没有?”
姜祈安快行几步,立身跪地,“汉王是乱臣贼子,祈安怎会听信乱臣贼子的话?论亲疏,您才是祈安的亲舅舅;论正统,您才是当今圣上,九五之尊。祈安不是无心无眼之人,不会不分忠奸。圣上放心,祈安绝对没有动摇过,哪怕一次。”说完,伏在地上长叩不起。
皇上盯着下面叩地的青年,眼神几经回转后哈哈大笑道,“瞧你,舅舅不过是问你一句,你怎么行起大礼来了。”
“快起来吧。”皇上站起身来,走下台阶,笑着扶起姜祈安,“不管汉王承诺册封你为亲王是真是假,但明日早朝,朕即会册封你为郡王。汉王既是你扳倒的,他的封地日后也会留给你。”
姜祈安一脸震惊地抬起头,“这……圣上,这不妥,祈安毕竟不是宗室子……”
“你虽不是宗室子,却是嫡长公主之子,封你为郡王,本也不为过。况你屡建奇功,为朕排忧解难,朕册封你为郡王,就是要给天下人看看,朕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赏罚分明,一视同仁!”
话都说到这了,再不接受就是不识好歹了,“臣,姜祈安,叩谢圣上隆恩!”
皇上又扶起姜祈安,两手紧紧地捏住姜祈安的双臂,盯着姜祈安的眼睛道,“祈安,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臣,万死不辜负圣上的信任!”
.
卢公公送姜祈安出殿,顺道宣原湛进殿。
两相交错时,不知是不是原湛的错觉,他有感受到姜祈安对他的莫名其妙的敌意。
“跪了这么长时间,可有想清楚了?”皇上端起龙案上的茶杯饮了一口冷茶。
“金鼓阵阵,黄沙漫天,是每一个习武为将者的心之所向。”原湛不改初心,“臣愿赴边疆镇国,望圣上成全!”
“冥顽——”
“好一个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宝如公主勾着唇,拍拍手,踏进御书房,“儿臣参见父皇!”
“公主,您……”门外守着的小太监拦不住宝如公主,眼睁睁地看她闯进了大殿。
卢公公轻甩拂尘,示意小太监出去。小太监乖乖退下,关上了殿门。
“胆子越来越大了。这是什么地方,哪里容得了你擅闯?”
皇上的语气有些严厉,可宝如公主丝毫不怕,“父皇……”宝如公主拉长了声音撒娇,“儿臣怕您损失一名良将,冒死前来谏言。”
“哼,就你这丫头?还冒死?”宝如公主一撒娇,皇上什么气都没了。皇上膝下只有三个子女,分别是贺贵妃所出的乐平公主和二皇子、周皇后所出的宝如公主。而在这三个孩子中,他最疼爱的就是年纪最小的宝如公主。
“当然!”宝如公主走上御前,给端着在龙椅上的父皇揉肩捏背,“儿臣也想为父皇排忧解难。”
“你少给朕惹事,朕就没有忧难了!”皇上揶揄宝如公主。
宝如公主却恍若没有听见,自顾自地下了御前,笔直地跪在地上,“父皇,儿臣身为公主,得天下百姓奉养,自然也要担天下百姓之忧。鞑靼觊觎大明疆土多年,至今贼心不死,边疆正需像原大人这样铁胆忠心之人去守卫。儿臣是堂堂一国之公主,又岂能因一己之私欲而全然不顾大局!”
“儿臣的驸马可以是任何人,但绝不可以是守疆卫土的将士。”宝如公主双手交叠,叩下一首,“有志之士不该困于公主府,还请父皇成全原大人一片保家卫国之心!”
皇上久久地凝视着底下穿着一袭红裙长叩不起的少女——那个令他骄傲的女儿,久到眼眶中发胀,涌出热意,“好,不愧是朕的女儿,大明的公主!”
.
“卢伴伴,你瞧见了吗?朕的女儿宝如是何等冰莹雪质、贤德明惠。若她是个皇子,朕何愁大明的江山后继无人……”
“又或是……那个孩子还活着,他会不会比宝如更为贤明更为翘楚更适合为人君?”皇上恍神出离独自喃语,而卢公公却吓得气都不敢喘。
大皇子……是旁人永远都不能提及的存在。
.
“公主,等等……”原湛终是没忍住,喊停了走在前面的少女。
“什么事?”宝如公主转头。
“多谢公主出言相助!”原湛诚恳致谢。不想娶公主在时下公侯门第之中已然根深蒂固,可今日宝如公主的言行确实令他大为改观,原来,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乐平公主之流。
“谢什么谢,”见他高高大大却憨厚耿直的模样,宝如公主突然特别想捉弄他,于是她告诉了他真相,“那日桥头,是本公主为你量身定做的一场局,目的就在于让你悔婚。”
宝如公主盯着他不放,想看他是什么反应,“如此,你还要谢我?”
可宝如公主失望了,原湛没有恼羞成怒,反倒是迷茫了,“为什么?”为什么要我悔婚,要我娶你,临了却又成全了我。
原湛自幼爱三十八般武艺,也一直有个沙场杀敌卫国的梦,只他是家中独子,无法抛下年纪渐长父母。这一场逼婚,反倒全成了他心底的渴望。
“不要问什么,你只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本公主设计的就可以了。”宝如公主挑眉。
“好。”每个人都有秘密,原湛并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不管怎样,原湛对公主的谢意不变。”
原湛隔着三两步对大明的明珠真挚的致谢,“多谢公主成全!”
宝如公主怔愣地望着这个站在几步之外对她弯腰致谢的男子,不由地勾起了唇角。真是个傻子,她在心底说。
姜祈安梗着脖子,“不,我就要她。娶不了她,我就不娶了,打一辈子光棍。”姜祈安知道,他越是孩子气,圣上就越把他当作自家孩子看,而不是当作一个掌着天下情报的臣子看。
“你……”皇上竖起手指虚点了点他,“你个臭小子!你不娶就不娶吧,还吓唬我!”皇上看着是生气了,其实心里在笑话姜祈安还跟个孩子一样,而他也像个长辈一样,一时之间连朕也不自称了。
姜祈安依旧梗着脖子看着他,大有你不给我赐婚,我就赖在御书房不走了的意思。皇上没办法,踱了几步妥协道,“正好这次汉王联合朝中重臣谋反的证据是你找出来的,缉拿的事再交给你去办。办得好了,朕就给你赐婚。”
“圣上放心,臣一定办好差事!”姜祈安非常识时务,该当孩子的时候当孩子,该当臣子的时候就当臣子,这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圣宠不衰的原因。
南康长公主是在他七岁那年去世的。一个死了娘、爹又不疼的孩子,想要活得好就必须得有眼力见。
“朕还没说要求呢,你就应下了?”皇上看着眼前这个刚满二十岁一身闯劲的青年,眼底有欣慰,也有丝丝自己也没有察觉出来的恐慌。
他老了,膝下却只有二皇子一个男嗣。可二皇子自幼骄纵荒唐,根本不是能坐稳龙椅的那块料子。偶尔,他也会想起皇后诞下的大皇子,若是那孩子还在世,是否已经长成一个合格的储君了呢?
午夜梦醒时,他也会恐惧,会怨恨,会觉得是报应,自己的一时心狠,可能将会断送祖宗的百年江山。
都说外甥肖舅,每次看到长相酷似自己的姜祈安,皇上总是又欣慰,又恐慌。特别是当二皇子越来越荒唐,姜祈安越来越有出息的时候,那股恐慌的情绪愈加强烈。
主弱臣强,皇权必会走向衰落……
“舅舅交给祈安的事情,无论上刀山下火海,祈安都会漂漂亮亮的完成,绝不教舅舅失望。”看到圣上眼底翻腾的晦暗不明的情绪,姜祈安打起了感情牌。
“好!”皇上转过身去,将案上的证据抽出来递给姜祈安,严肃道,“朕希望给朝堂一个震慑,好教他们知道当乱臣贼子的下场,但朕又不希望天下百姓觉得朕心狠手辣,你可明白?”
姜祈安俯身接过证据,“明白,圣上放心!”
汉王谋反案牵扯的朝中臣子不在少数,其中有个人还非常特殊,那就是曾经给先帝的诸位皇子讲课的秦太师。这也是令圣上头疼难办的一桩事。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秦太师是圣上的恩师,只这一条,圣上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罚的重了,必定要被天下读书人戳着脊梁骨骂;罚的轻了,不说能不能震慑朝臣了,就是他心底的气也没法出。
所以,把这件抄家灭门的事交给姜祈安去办分外合适。一来,他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干着就是抄家灭门的事;二来,他名声本来就不好,也不怕添这么一笔。
姜祈安一口应下,皇上的心也宽了。他拍了拍姜祈安的肩膀,笑道,“今日就到这了,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太后等着急了该埋汰朕了。这一趟蜀州去了三个多月,太后日日盼着你回来,到了慈宁宫后,多陪太后说说话。”
“嗯。”姜祈安点头。他也想外祖母了。在这个世上,真心实意待他好、不掺杂任何私利的,只有外祖母了。
“等等……”姜祈安已经退到门口了,却听见坐在龙椅上的人轻描淡写地问了一句,“听说,汉王为拉拢你,承诺等他登基后册封你为亲王?”
姜祈安一脸迷茫地转过身,实则心里“咯噔”一下,“啊?这不是汉王骗臣交出证据胡乱瞎说的吗?”
“是不是胡乱瞎说只有汉王自己知道,”皇上忽地笑了,“不知祈安心动过没有?”
姜祈安快行几步,立身跪地,“汉王是乱臣贼子,祈安怎会听信乱臣贼子的话?论亲疏,您才是祈安的亲舅舅;论正统,您才是当今圣上,九五之尊。祈安不是无心无眼之人,不会不分忠奸。圣上放心,祈安绝对没有动摇过,哪怕一次。”说完,伏在地上长叩不起。
皇上盯着下面叩地的青年,眼神几经回转后哈哈大笑道,“瞧你,舅舅不过是问你一句,你怎么行起大礼来了。”
“快起来吧。”皇上站起身来,走下台阶,笑着扶起姜祈安,“不管汉王承诺册封你为亲王是真是假,但明日早朝,朕即会册封你为郡王。汉王既是你扳倒的,他的封地日后也会留给你。”
姜祈安一脸震惊地抬起头,“这……圣上,这不妥,祈安毕竟不是宗室子……”
“你虽不是宗室子,却是嫡长公主之子,封你为郡王,本也不为过。况你屡建奇功,为朕排忧解难,朕册封你为郡王,就是要给天下人看看,朕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赏罚分明,一视同仁!”
话都说到这了,再不接受就是不识好歹了,“臣,姜祈安,叩谢圣上隆恩!”
皇上又扶起姜祈安,两手紧紧地捏住姜祈安的双臂,盯着姜祈安的眼睛道,“祈安,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臣,万死不辜负圣上的信任!”
.
卢公公送姜祈安出殿,顺道宣原湛进殿。
两相交错时,不知是不是原湛的错觉,他有感受到姜祈安对他的莫名其妙的敌意。
“跪了这么长时间,可有想清楚了?”皇上端起龙案上的茶杯饮了一口冷茶。
“金鼓阵阵,黄沙漫天,是每一个习武为将者的心之所向。”原湛不改初心,“臣愿赴边疆镇国,望圣上成全!”
“冥顽——”
“好一个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宝如公主勾着唇,拍拍手,踏进御书房,“儿臣参见父皇!”
“公主,您……”门外守着的小太监拦不住宝如公主,眼睁睁地看她闯进了大殿。
卢公公轻甩拂尘,示意小太监出去。小太监乖乖退下,关上了殿门。
“胆子越来越大了。这是什么地方,哪里容得了你擅闯?”
皇上的语气有些严厉,可宝如公主丝毫不怕,“父皇……”宝如公主拉长了声音撒娇,“儿臣怕您损失一名良将,冒死前来谏言。”
“哼,就你这丫头?还冒死?”宝如公主一撒娇,皇上什么气都没了。皇上膝下只有三个子女,分别是贺贵妃所出的乐平公主和二皇子、周皇后所出的宝如公主。而在这三个孩子中,他最疼爱的就是年纪最小的宝如公主。
“当然!”宝如公主走上御前,给端着在龙椅上的父皇揉肩捏背,“儿臣也想为父皇排忧解难。”
“你少给朕惹事,朕就没有忧难了!”皇上揶揄宝如公主。
宝如公主却恍若没有听见,自顾自地下了御前,笔直地跪在地上,“父皇,儿臣身为公主,得天下百姓奉养,自然也要担天下百姓之忧。鞑靼觊觎大明疆土多年,至今贼心不死,边疆正需像原大人这样铁胆忠心之人去守卫。儿臣是堂堂一国之公主,又岂能因一己之私欲而全然不顾大局!”
“儿臣的驸马可以是任何人,但绝不可以是守疆卫土的将士。”宝如公主双手交叠,叩下一首,“有志之士不该困于公主府,还请父皇成全原大人一片保家卫国之心!”
皇上久久地凝视着底下穿着一袭红裙长叩不起的少女——那个令他骄傲的女儿,久到眼眶中发胀,涌出热意,“好,不愧是朕的女儿,大明的公主!”
.
“卢伴伴,你瞧见了吗?朕的女儿宝如是何等冰莹雪质、贤德明惠。若她是个皇子,朕何愁大明的江山后继无人……”
“又或是……那个孩子还活着,他会不会比宝如更为贤明更为翘楚更适合为人君?”皇上恍神出离独自喃语,而卢公公却吓得气都不敢喘。
大皇子……是旁人永远都不能提及的存在。
.
“公主,等等……”原湛终是没忍住,喊停了走在前面的少女。
“什么事?”宝如公主转头。
“多谢公主出言相助!”原湛诚恳致谢。不想娶公主在时下公侯门第之中已然根深蒂固,可今日宝如公主的言行确实令他大为改观,原来,不是所有的公主都是乐平公主之流。
“谢什么谢,”见他高高大大却憨厚耿直的模样,宝如公主突然特别想捉弄他,于是她告诉了他真相,“那日桥头,是本公主为你量身定做的一场局,目的就在于让你悔婚。”
宝如公主盯着他不放,想看他是什么反应,“如此,你还要谢我?”
可宝如公主失望了,原湛没有恼羞成怒,反倒是迷茫了,“为什么?”为什么要我悔婚,要我娶你,临了却又成全了我。
原湛自幼爱三十八般武艺,也一直有个沙场杀敌卫国的梦,只他是家中独子,无法抛下年纪渐长父母。这一场逼婚,反倒全成了他心底的渴望。
“不要问什么,你只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本公主设计的就可以了。”宝如公主挑眉。
“好。”每个人都有秘密,原湛并不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不管怎样,原湛对公主的谢意不变。”
原湛隔着三两步对大明的明珠真挚的致谢,“多谢公主成全!”
宝如公主怔愣地望着这个站在几步之外对她弯腰致谢的男子,不由地勾起了唇角。真是个傻子,她在心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