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珠,你抽空替我把这个平安符交给昌陵候世子。”自从长孙星宁听说昌陵候世子要从军守边了以后,心中的惆怅更深了。
说实话,若是昌陵候世子认命娶了公主,她反倒不会这么遗憾了。这世上像昌陵候世子这般顶天立地不惧权势铁胆忠心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是,小姐放心,奴婢一定办好差事。”之前昌陵候夫妇登门退婚,银珠心中十分不忿,现见昌陵候世子决意从军,银珠什么不忿也没有了,她虽是奴婢,却也钦佩英雄。
“近日京中不太平,你也留心些,早去早回。”长孙星宁叮嘱道。
几日前,汉王伙同朝中官员谋反的消息甚嚣尘上,锦衣卫这几日一直在抄家灭门拉人下诏狱。
“奴婢省得,小姐在家等奴婢的好消息吧。”银珠如是说。
结果就是,没等到银珠的好消息,倒是等到了锦衣卫上门的糟心消息。
锦衣卫这几日在捉拿汉王同党,这一点长孙星宁知道。只是,这跟她家有什么关系?她家三个月前才来得京城,怎么也牵扯不进去汉王谋反案呀。
刚踏进厅堂,长孙星宁就见到了高坐其上的姜祈安。他怎么会在这?她家又没人犯案,怎么劳动他来了?
“星宁,这么站着发呆呀,”长孙简招了招一进屋就盯着外男看得不眨眼的自家女儿,提醒道,“还不快见过崇宁郡王。”
啊,对!三月不见,某人高升了。“小女参见郡王爷。”
见到日思夜想的人,姜祈安心神有点荡漾,“脸色看着比之前好多了,这阵子还咳血吗。”
什么意思?他这是发现上次我糊弄了他,找上门来问罪了?大人物都这般小心眼的吗?“好多了,好多了……”长孙星宁讪讪。
“好就成,不然婚礼繁杂,你这身子也吃不消。”我家般般哪哪都好,就是这身子骨太弱了。姜祈安在心里琢磨,等日后成婚了,定要请太医给她好好调养调养。
长孙星宁抿着唇假笑应付姜祈安,余光不忘瞥向李嘉蕴:他什么意思,我身子好不好和他有什么关系?
李嘉蕴耸耸肩:大人物就是爱瞎操心咯。
长孙星宁呵呵:那他可就是吃饱了没事干了。
李嘉蕴叹气:有些贵人吃饱了没事找事干,而有些可怜人就盼着吃饱了什么也不干。
长孙星宁额角冒汗:怪不得你夫子对你直摇头。
姜祈安坐在上座,清楚地观察到了长孙星宁和李嘉蕴的眉眼官司,莫名地,一股火从心底冒了上来,“长孙小姐和令弟好像有很多话要说?”
没有没有!长孙星宁和李嘉蕴摆出了同款摇头脸。他们俩以为姜祈安来长孙家是找长孙简的,必然不会把目光停留在他们两个身上,所以一个不小心就惹了这煞阎罗。
看着两人如出一辙的反应,姜祈安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家中兄弟姐妹感情好归好,但也要注意男大女防。”
长孙星宁莫名:我们方才有不注意男大女防吗?
李嘉蕴抓脸:没有啊。
长孙星宁:哼哼,看来某人是来找茬的呀!
“他们姐弟俩自小一块长大,情感自然深厚些,若有不妥之处,还请郡王见谅。”长孙简挤出官场笑,“不知郡王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这话落在长孙星宁耳里,好似在说:郡王若是没有什么要紧事的话,赶快走吧!长孙星宁掐了自己胳膊一下,防止自己笑出声。
“也没什么事,”说到来意,姜祈安不由地露出了笑意,“小王今日前来,就是想和你们打声招呼,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准备准备了。”说完还不忘递给长孙简一个赞赏的眼神,还是老丈人识趣。
长孙简:“?”
他家要提前准备什么?
“咳咳——”看到未来妻家五脸蒙圈,姜祈安故意咳嗽几声,掩饰心中的得意,“赐婚的圣旨不久就会下来,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合该熟络熟络。”
恍若一道惊雷劈下,长孙家五口人都怔愣了,还是身为一家之主的长孙简提前醒过神来,“郡王所说的赐婚圣旨是……”
“自然是小王与令千金的。”姜祈安心情很好的嘬了一口茶,“这茶不错。小王听闻长孙小姐种了一株南洋来的茶叶苗,不知小王可有幸尝一尝这紧俏货?”说完,一双眼睛笑吟吟地盯着长孙星宁。
“金珠,还不快随小姐一道去取茶叶。”见姜祈安色眯眯地瞅着自家女儿,长孙简气不打一处来,赶忙朝长孙星宁使眼色,让她回避。
姜祈安见美人娉婷袅袅的身影走远,耐心一下子就没了,听到长孙简问起赐婚之事时,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小王办事得力,自然能得圣上赐婚。”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几天查抄秦太师家可没少碰钉子。
长孙简见姜祈安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也没再问下去,只要圣旨没下来,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过了大概一两刻钟,金珠捧着一小罐茶叶走了进来。姜祈安一见只有金珠一人回来,脸都黑了,“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了,你家小姐呢?”
金珠哪见过这么大的人物发火,吓得话都说得不利索了,“小姐,小姐在半路犯了心悸,就,就让奴婢一,一个人过来了……”
看看瑟瑟发抖的金珠,在看看一点担忧都没有长孙家四口人,姜祈安还不明白,这么多年的锦衣卫就白干了。“这长孙小姐一见到本王就犯了心悸,难不成本王是浑水猛兽吗?她见了就躲!”说到这里,姜祈安的愤怒里带了些悲伤,梦里的那个她也是,总是抗拒他的靠近。
“不,不是的……”金珠都要跪下求罪了。好在长孙简站了出来,“郡王息怒。三个月之前,京外驿站,郡王曾与小女有过一面之缘。那日,郡王也亲眼见到了小女受惊发病。小女确实体弱多病,不是故意冒犯郡王。”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姜祈安更气了,三个月之前的咳血恐怕也是装的。好你个长孙星宁,你最好祈祷别让本王逮到你的尾巴。
姜祈安正要发作时听到了廊下传来的熟悉的脚步声,来人正是罗生兆。“郡王,宫里传召……”罗生兆快步走了进来,凑在姜祈安耳边传话。
圣上传召自然不是小事,姜祈安只能暂时按捺住,“走。”说完扫了一眼长孙简,站起身来就要离开。
待姜祈安踏出门外一脚时,金珠绷紧的肩膀松了下来,还没好好的吐出憋着的气,就听到姜祈安往回走的脚步声,在这一瞬间,金珠的头皮都发麻了。
姜祈安一把夺过金珠手中捧着的茶叶罐,哼笑道,“茶叶本王拿走了。回去告诉你家小姐,本王在府里候着,候到她身子好的那日再登门亲自给本王泡一壶茶。”
.
“这可怎么办才好?这姜祈安哪是个好相与的,星宁嫁过去……还不得给他磨磋死。”长孙夫人一时没有主心骨,抱着长孙星宁泣不成声。
长孙星宁深有同感。这煞阎罗顶着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头衔,今日抄东家,明日抄西家,人人见了都要退避三舍,我嫁过去焉能好过?
就算这煞阎罗看在她这张酷似他意中人的脸的份上,没把她磨磋死。就凭他这得罪人的速度,她也会被他的仇家给盯死。
难道我上辈子搅乱了月老的红线,这辈子报应来了?就算是报应来了,那也不能是嫁给姜祈安啊!这煞阎罗,谁能治得住他?
偏偏还要我上门给他沏茶倒水,谁知道进了他家的门,我还能不能出来了!
长孙星宁欲哭无泪。
“你们娘俩别哭了,圣旨还没下,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长孙简敲了敲桌子,下定了决心,“明日一早,星宁动身回南京。对外就称是给家中祖母侍疾,我再手书一封信给爹娘,托他们赶紧在南京给星宁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只盼圣旨来得慢些……”
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只是……长孙星宁心中酸涩,为人子女不仅没孝顺爹娘,反倒要让他们为难,“圣上若是知晓我对他的旨意阳奉阴违,会不会牵连到爹娘,会不会连累到哥哥的前途……”
长孙简抬手制止了长孙星宁要说出的话,“莫要多说了,就这么定了,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就走!”长孙简不是那种会把疼女儿的话挂在嘴边的人,但在他心里,女儿的安危要比他和儿子的前途重要。
女子嫁人就好比重新投了一次胎,若是嫁得不好,后半生都要草草寥寥。长孙夫人也舍不得自己十月怀胎的女儿嫁给一个声名狼藉、心狠手辣、又位高权重的男子。夫家比娘家势强,长孙夫人担忧日后女儿受了委屈,她和丈夫没办法帮她讨回公道。
对于女儿回南京一事,她是十分赞同的,“就你人小鬼大瞎操心,你爹是言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你前头两桩婚事皆是因两位公主之故才毁掉的,没道理还要把你往火坑里推……”
“疼家中小辈也不是这种疼法呀!”长孙夫人忍不住嘀咕道。
“夫人,不可僭越!”长孙简放低了声音。
长孙夫人也是气昏了头,才没忍住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现下被丈夫提醒了也不再多说,只叮嘱女儿在回南京的路上好好照顾自己。
长孙星宁含着泪拜别了爹娘。
说实话,若是昌陵候世子认命娶了公主,她反倒不会这么遗憾了。这世上像昌陵候世子这般顶天立地不惧权势铁胆忠心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是,小姐放心,奴婢一定办好差事。”之前昌陵候夫妇登门退婚,银珠心中十分不忿,现见昌陵候世子决意从军,银珠什么不忿也没有了,她虽是奴婢,却也钦佩英雄。
“近日京中不太平,你也留心些,早去早回。”长孙星宁叮嘱道。
几日前,汉王伙同朝中官员谋反的消息甚嚣尘上,锦衣卫这几日一直在抄家灭门拉人下诏狱。
“奴婢省得,小姐在家等奴婢的好消息吧。”银珠如是说。
结果就是,没等到银珠的好消息,倒是等到了锦衣卫上门的糟心消息。
锦衣卫这几日在捉拿汉王同党,这一点长孙星宁知道。只是,这跟她家有什么关系?她家三个月前才来得京城,怎么也牵扯不进去汉王谋反案呀。
刚踏进厅堂,长孙星宁就见到了高坐其上的姜祈安。他怎么会在这?她家又没人犯案,怎么劳动他来了?
“星宁,这么站着发呆呀,”长孙简招了招一进屋就盯着外男看得不眨眼的自家女儿,提醒道,“还不快见过崇宁郡王。”
啊,对!三月不见,某人高升了。“小女参见郡王爷。”
见到日思夜想的人,姜祈安心神有点荡漾,“脸色看着比之前好多了,这阵子还咳血吗。”
什么意思?他这是发现上次我糊弄了他,找上门来问罪了?大人物都这般小心眼的吗?“好多了,好多了……”长孙星宁讪讪。
“好就成,不然婚礼繁杂,你这身子也吃不消。”我家般般哪哪都好,就是这身子骨太弱了。姜祈安在心里琢磨,等日后成婚了,定要请太医给她好好调养调养。
长孙星宁抿着唇假笑应付姜祈安,余光不忘瞥向李嘉蕴:他什么意思,我身子好不好和他有什么关系?
李嘉蕴耸耸肩:大人物就是爱瞎操心咯。
长孙星宁呵呵:那他可就是吃饱了没事干了。
李嘉蕴叹气:有些贵人吃饱了没事找事干,而有些可怜人就盼着吃饱了什么也不干。
长孙星宁额角冒汗:怪不得你夫子对你直摇头。
姜祈安坐在上座,清楚地观察到了长孙星宁和李嘉蕴的眉眼官司,莫名地,一股火从心底冒了上来,“长孙小姐和令弟好像有很多话要说?”
没有没有!长孙星宁和李嘉蕴摆出了同款摇头脸。他们俩以为姜祈安来长孙家是找长孙简的,必然不会把目光停留在他们两个身上,所以一个不小心就惹了这煞阎罗。
看着两人如出一辙的反应,姜祈安不知是该气还是该笑,“家中兄弟姐妹感情好归好,但也要注意男大女防。”
长孙星宁莫名:我们方才有不注意男大女防吗?
李嘉蕴抓脸:没有啊。
长孙星宁:哼哼,看来某人是来找茬的呀!
“他们姐弟俩自小一块长大,情感自然深厚些,若有不妥之处,还请郡王见谅。”长孙简挤出官场笑,“不知郡王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这话落在长孙星宁耳里,好似在说:郡王若是没有什么要紧事的话,赶快走吧!长孙星宁掐了自己胳膊一下,防止自己笑出声。
“也没什么事,”说到来意,姜祈安不由地露出了笑意,“小王今日前来,就是想和你们打声招呼,有些事情可以提前准备准备了。”说完还不忘递给长孙简一个赞赏的眼神,还是老丈人识趣。
长孙简:“?”
他家要提前准备什么?
“咳咳——”看到未来妻家五脸蒙圈,姜祈安故意咳嗽几声,掩饰心中的得意,“赐婚的圣旨不久就会下来,日后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合该熟络熟络。”
恍若一道惊雷劈下,长孙家五口人都怔愣了,还是身为一家之主的长孙简提前醒过神来,“郡王所说的赐婚圣旨是……”
“自然是小王与令千金的。”姜祈安心情很好的嘬了一口茶,“这茶不错。小王听闻长孙小姐种了一株南洋来的茶叶苗,不知小王可有幸尝一尝这紧俏货?”说完,一双眼睛笑吟吟地盯着长孙星宁。
“金珠,还不快随小姐一道去取茶叶。”见姜祈安色眯眯地瞅着自家女儿,长孙简气不打一处来,赶忙朝长孙星宁使眼色,让她回避。
姜祈安见美人娉婷袅袅的身影走远,耐心一下子就没了,听到长孙简问起赐婚之事时,没好气地回了一句,“小王办事得力,自然能得圣上赐婚。”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几天查抄秦太师家可没少碰钉子。
长孙简见姜祈安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也没再问下去,只要圣旨没下来,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过了大概一两刻钟,金珠捧着一小罐茶叶走了进来。姜祈安一见只有金珠一人回来,脸都黑了,“怎么只有你一个人回来了,你家小姐呢?”
金珠哪见过这么大的人物发火,吓得话都说得不利索了,“小姐,小姐在半路犯了心悸,就,就让奴婢一,一个人过来了……”
看看瑟瑟发抖的金珠,在看看一点担忧都没有长孙家四口人,姜祈安还不明白,这么多年的锦衣卫就白干了。“这长孙小姐一见到本王就犯了心悸,难不成本王是浑水猛兽吗?她见了就躲!”说到这里,姜祈安的愤怒里带了些悲伤,梦里的那个她也是,总是抗拒他的靠近。
“不,不是的……”金珠都要跪下求罪了。好在长孙简站了出来,“郡王息怒。三个月之前,京外驿站,郡王曾与小女有过一面之缘。那日,郡王也亲眼见到了小女受惊发病。小女确实体弱多病,不是故意冒犯郡王。”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姜祈安更气了,三个月之前的咳血恐怕也是装的。好你个长孙星宁,你最好祈祷别让本王逮到你的尾巴。
姜祈安正要发作时听到了廊下传来的熟悉的脚步声,来人正是罗生兆。“郡王,宫里传召……”罗生兆快步走了进来,凑在姜祈安耳边传话。
圣上传召自然不是小事,姜祈安只能暂时按捺住,“走。”说完扫了一眼长孙简,站起身来就要离开。
待姜祈安踏出门外一脚时,金珠绷紧的肩膀松了下来,还没好好的吐出憋着的气,就听到姜祈安往回走的脚步声,在这一瞬间,金珠的头皮都发麻了。
姜祈安一把夺过金珠手中捧着的茶叶罐,哼笑道,“茶叶本王拿走了。回去告诉你家小姐,本王在府里候着,候到她身子好的那日再登门亲自给本王泡一壶茶。”
.
“这可怎么办才好?这姜祈安哪是个好相与的,星宁嫁过去……还不得给他磨磋死。”长孙夫人一时没有主心骨,抱着长孙星宁泣不成声。
长孙星宁深有同感。这煞阎罗顶着锦衣卫指挥同知的头衔,今日抄东家,明日抄西家,人人见了都要退避三舍,我嫁过去焉能好过?
就算这煞阎罗看在她这张酷似他意中人的脸的份上,没把她磨磋死。就凭他这得罪人的速度,她也会被他的仇家给盯死。
难道我上辈子搅乱了月老的红线,这辈子报应来了?就算是报应来了,那也不能是嫁给姜祈安啊!这煞阎罗,谁能治得住他?
偏偏还要我上门给他沏茶倒水,谁知道进了他家的门,我还能不能出来了!
长孙星宁欲哭无泪。
“你们娘俩别哭了,圣旨还没下,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长孙简敲了敲桌子,下定了决心,“明日一早,星宁动身回南京。对外就称是给家中祖母侍疾,我再手书一封信给爹娘,托他们赶紧在南京给星宁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只盼圣旨来得慢些……”
这确实是个好法子,只是……长孙星宁心中酸涩,为人子女不仅没孝顺爹娘,反倒要让他们为难,“圣上若是知晓我对他的旨意阳奉阴违,会不会牵连到爹娘,会不会连累到哥哥的前途……”
长孙简抬手制止了长孙星宁要说出的话,“莫要多说了,就这么定了,今夜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就走!”长孙简不是那种会把疼女儿的话挂在嘴边的人,但在他心里,女儿的安危要比他和儿子的前途重要。
女子嫁人就好比重新投了一次胎,若是嫁得不好,后半生都要草草寥寥。长孙夫人也舍不得自己十月怀胎的女儿嫁给一个声名狼藉、心狠手辣、又位高权重的男子。夫家比娘家势强,长孙夫人担忧日后女儿受了委屈,她和丈夫没办法帮她讨回公道。
对于女儿回南京一事,她是十分赞同的,“就你人小鬼大瞎操心,你爹是言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你前头两桩婚事皆是因两位公主之故才毁掉的,没道理还要把你往火坑里推……”
“疼家中小辈也不是这种疼法呀!”长孙夫人忍不住嘀咕道。
“夫人,不可僭越!”长孙简放低了声音。
长孙夫人也是气昏了头,才没忍住说了些不该说的话,现下被丈夫提醒了也不再多说,只叮嘱女儿在回南京的路上好好照顾自己。
长孙星宁含着泪拜别了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