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阿谭拎着食盒像只钻鸡笼的黄鼠狼一样,悄咪咪从后门街混了进来。
看仓库地板上的印记,他便知王如意肯定按计划躲在里面,便急冲冲进去道:“公主,我猜你就躲在这儿了,我给你带了……”这才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人,病怏怏地倚着自家公主的肩膀,脸上惨白。
“苍……李将军?”他不解地望向王如意。
“东西留下,你去找点药,”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并不知道李时年喝什么药,便转头问道:“李时年,醒醒,你告诉我,你喝的那些药名都是什么?”
李时年没有睁开眼睛,只是摇头。
“你还真是个少爷。”她无奈,便询问阿谭:“北洲府情况如何?”
“世子被同党劫狱救走了,城门贴了告示,北洲府全城禁严,任何人不得进出。”
王如意担心道:“也不知穆乾他们……”
李时年仍是没睁开眼,却从王如意的肩膀上挪开了脑袋:“城门外有人接应,人如果至今没被抓到,就是没事。”
王如意:“那我们也得想办法赶快离开北洲府,阿谭,你能不能搞个令牌来?”
阿谭摇头。
“去找依珠,耶儿说不定会有办法。”她指示道,“你最好也找个地方躲一躲,没事别乱跑,也千万不要和穆乾府上的旧人接触。”
“公主放心,这些我都知道的。”阿谭道,“只是公主,这密室也不是久待的地方……。”
王如意看了看旁边虚弱的李时年,道:“你一会去隔壁十里街的老胡头的药坊知会一声,李时年需要赶紧医治,等今晚天黑我们便找机会悄悄过去,记得让老胡头给我留个后门。”
阿谭虽得了安排,仍是不放心:“要不我在这里陪着李将军,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劫狱的是公主,只是在寻找面生的男子,说是一高一矮……”
王如意还没回应,只觉得李时年再次拉住了自己的手。
“呃……你去吧,我不方便在北洲府露面。”
阿潭终还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密室。
待阿谭离开后,王如意手腕处的力道也松懈下来。
“你不用担心,我不会不管你的。”她出声安慰。
“我没担心。”李时年再次将头别到了一边。
王如意在心里骂了十几遍“嘴硬”。
“你好受些了嘛?”她从食盒中拿出水壶,放到了他嘴边,喂着他喝下了几口,“你再忍一忍,等到晚上,我就带你去见大夫。”
李时年的嗓子洇了水,顿觉舒服许多。
“我听昭儿说,你从小是养在舅父家的?”密室只有二人,她忍不住找些话题来聊。
“不算是。”
“为何?”
“舅父只是个幌子,我从小住在昆仑山。”
王如意意外:“你爷爷为什么要把你送去昆仑山?他不就你这么一个独孙,怎么舍得?”
“此时不舍得,彼时便有更大的悔,他不想我重蹈我父亲的旧路。”
“你父亲?”
“嗯。”
“听说,他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嗯。”
“你见过他吗?”
“没印象了。”
“所以是昆仑山主把你养大的?”王如意继续探听。
“不是,是我师父。”
“哪一个?我在婚宴上见过吗?”她记得宴席上偏殿中是有几位昆仑的高人,但是偏殿门口守卫森严,自然无人引荐也无人上前叨扰。
“没有,他死了。”李时年答。
王如意不由得被扼住了话头,怎么李时年周围的人都这么短命,没有一个能聊久一些的。
“你想听我父亲的事?”李时年竟突然松了口风。
王如意双手托腮,眼睛亮晶晶:“嗯!说说呗,闲着也是闲着。”
李时年的表情柔软了许多,娓娓道:“我父亲在我幼时便战死沙场。不过族人都说,他那不叫战死,他是自杀。”
王如意不禁诧异。
“爷爷是朝中重臣,所以我父亲从小长在陛下身前,和几位王爷们一起学习功课,骑马射箭,亲如手足。少年时能一同意气风发的挚友自是可贵,只可惜命不由人,他们并不是只是挚友那么简单。他们几人是皇子,他们之间有亲人的羁绊却也有无解的鸿沟,他们的身份,让兄弟不能是兄弟,父子不能是父子。加之彼时陛下迟迟不肯立太子,他们几人便被皇位拉扯着,诱蛊着,渐行渐远。
可惜我爹父亲不懂这些,他不贪恋权势,只是爱惜自己的知交挚友,稀里糊涂地被夹在了漩涡的中心。皇子们想做太子,就需要文武百官的支持,当时的丞相魏长青支持嫡出的二皇子,可大将军王忠认为二皇子软弱无能,不堪大任,他支持庶出的大皇子为太子。朝廷中人各有站队,势力不分上下,只有我爷爷不肯表态,他秉承只做天子刀戟,不涉党争,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远离是非,没想到他的独善其身却引来了更大的祸端。”
“他们开始在我父亲身上动脑筋,劝说,利诱,手段倒是花样百出。可惜父亲既不恋权,也不爱利,让这帮人无从下手。最后,他们把脑筋动到了我父亲的亲事上。二皇子想把自己的妹妹锦芳公主许配给他,大皇子要把自己娘舅家有皇城第一才女之称的表姐嫁给他,可偏偏我父亲死脑筋,爱上了我娘,一个样貌平平,身份低下,在府里洗衣扫地的小丫鬟。”
“这帮人自然不肯罢休,尤其是丞相魏长青,他一身的心机手段,借自己寿宴之由,于百官道贺之际,故意陷害父亲,将他和锦芳公主二人锁在了房间里,劳师动众地在百官面前做了一处好戏,道是父亲败坏了公主的清白。于是陛下亲自下旨,令父亲娶了锦芳公主。可他们没想到,我父亲宁死不从。陛下罚了他一百鞭,最后他几乎是丢了半条命才换来的和我母亲的姻缘。父亲在陛下面前起誓,从此以后,永不入朝,永不为官,他自幼梦想成为像爷爷一样的将军,征战沙场的英雄,可从那之后,他再也不可能领兵打仗了。只为迎娶我母亲,他成了一介布衣,可他倒也甘之如饴,在山郊同我母亲过着远离纷扰争斗的快活日子。只是没想到,朝堂上的争斗愈发激烈,为了能拿到我爷爷这枚砝码,魏长青还是打起了他的主意,这回,他在我母亲身上动了手。”
“他做了什么……”王如意紧紧攥着拳,听得愈发紧张。
“他查了我母亲的身世,查出她是北漠人的后裔,身上流的是北漠的血,便污蔑她是奸细,勾引我父亲,以图颠覆天祈。魏长青要我父亲休了她以示清白,我父亲自然不肯,他便凭空捏造母亲通敌的证据,诱骗父亲回皇城申明。趁父亲离开后,便有人押走了我母亲,先斩后奏地将她流放至北燕关。那时的北燕关不似今日,北漠人时常会来抢掠一番,北燕关的天祈百姓都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我母亲到达之日恰巧有一波北漠人来抢掠,她……连同押送她的官兵和数百北燕关百姓,就这样丢了性命。”
王如意看着李时年的眼角微微发红,忍不住想伸手做些什么,待她意识到时,手已经举在了半空,只消一指的距离便能触碰到他。
她这是……想抱他?
意识到这件事的王如意仓皇将手收回。
李时年似乎并未察觉,仍继续道:“父亲知道后发了疯,他起誓过绝不入朝堂,绝不食朝邑,绝不领兵将,所以他没有任何后援。他和手下十人孤身入了北漠,十一个人,去打几千人,不是自杀是什么?那日,我爹一行人杀了三百二十五个北漠兵,十一人无人生还,连尸首都找不到。”
他眼角红得吓人,似是将旧时的愤恨化成了血气凝在眼底。
“所以,我爷爷不许我和皇城的皇子皇孙们混在一起,也不许我入皇城,他将我送到昆仑山,用一枚传家玉令换来昆仑的庇护。”他轻声道,“所以今日我才能顺利长大成人。”
“那你……恨他吗?”王如意试探问道。
“谁?”
“魏长青,二皇子,甚至……天祈皇帝。”
李时年摇头。
“为何?”
“陷害我娘的主谋是当时的丞相魏长青,此事当时的二皇子,便是当今太子并不知晓,圣上更是毫不知情。是他自作主张为了逼爷爷归顺才做的。”
“你不恨?”王如意意外道。
“恨也没用了,十三岁那年,爷爷亲手杀了他。魏长青,和他一家十余口,都在北燕关给我爹娘陪葬了。爷爷布局十余年,终于大仇得报,那日北燕关冰雪上一地的人头和鲜血,至今想起来仍旧触目惊心。爷爷那日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他问我还恨不恨,若是我仍有恨,那他便再去杀掉太子,杀掉当年所有的太子党的关联者。”
“那你怎么说?”
“我说我不恨。”
“不恨?因为你觉得已经大仇得报了?”
“不,是因为我看着那十余口无辜的老幼在我面前被杀死时,我以为我会痛快的,我并没有觉得大仇得报,我只觉得……空旷。北燕关好冷,那一地的鲜血也只染了北燕关的一隅,着实空旷。”他答,“我师父从小就告诉我,仇恨不能成为生存的动力,因为仇恨是可以通过杀戮折磨去偿还的,只要你足够强大,仇是可以报的,仇恨也是可以消失的。但是用一样会消失的东西支撑人生,那么最后碎成齑粉的,不是仇人,而是你自己。”
“那他说要你用什么支撑?”
“天下。”
“什么?”
“用天下,因为它足够大,亘古永恒,能支持世间所有人千百生的轮回。”
“如何用天下支撑?”
“去保天下永世太平。”
看仓库地板上的印记,他便知王如意肯定按计划躲在里面,便急冲冲进去道:“公主,我猜你就躲在这儿了,我给你带了……”这才发现里面还有一个人,病怏怏地倚着自家公主的肩膀,脸上惨白。
“苍……李将军?”他不解地望向王如意。
“东西留下,你去找点药,”她才反应过来自己并不知道李时年喝什么药,便转头问道:“李时年,醒醒,你告诉我,你喝的那些药名都是什么?”
李时年没有睁开眼睛,只是摇头。
“你还真是个少爷。”她无奈,便询问阿谭:“北洲府情况如何?”
“世子被同党劫狱救走了,城门贴了告示,北洲府全城禁严,任何人不得进出。”
王如意担心道:“也不知穆乾他们……”
李时年仍是没睁开眼,却从王如意的肩膀上挪开了脑袋:“城门外有人接应,人如果至今没被抓到,就是没事。”
王如意:“那我们也得想办法赶快离开北洲府,阿谭,你能不能搞个令牌来?”
阿谭摇头。
“去找依珠,耶儿说不定会有办法。”她指示道,“你最好也找个地方躲一躲,没事别乱跑,也千万不要和穆乾府上的旧人接触。”
“公主放心,这些我都知道的。”阿谭道,“只是公主,这密室也不是久待的地方……。”
王如意看了看旁边虚弱的李时年,道:“你一会去隔壁十里街的老胡头的药坊知会一声,李时年需要赶紧医治,等今晚天黑我们便找机会悄悄过去,记得让老胡头给我留个后门。”
阿谭虽得了安排,仍是不放心:“要不我在这里陪着李将军,外面的人也不知道劫狱的是公主,只是在寻找面生的男子,说是一高一矮……”
王如意还没回应,只觉得李时年再次拉住了自己的手。
“呃……你去吧,我不方便在北洲府露面。”
阿潭终还是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密室。
待阿谭离开后,王如意手腕处的力道也松懈下来。
“你不用担心,我不会不管你的。”她出声安慰。
“我没担心。”李时年再次将头别到了一边。
王如意在心里骂了十几遍“嘴硬”。
“你好受些了嘛?”她从食盒中拿出水壶,放到了他嘴边,喂着他喝下了几口,“你再忍一忍,等到晚上,我就带你去见大夫。”
李时年的嗓子洇了水,顿觉舒服许多。
“我听昭儿说,你从小是养在舅父家的?”密室只有二人,她忍不住找些话题来聊。
“不算是。”
“为何?”
“舅父只是个幌子,我从小住在昆仑山。”
王如意意外:“你爷爷为什么要把你送去昆仑山?他不就你这么一个独孙,怎么舍得?”
“此时不舍得,彼时便有更大的悔,他不想我重蹈我父亲的旧路。”
“你父亲?”
“嗯。”
“听说,他在你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嗯。”
“你见过他吗?”
“没印象了。”
“所以是昆仑山主把你养大的?”王如意继续探听。
“不是,是我师父。”
“哪一个?我在婚宴上见过吗?”她记得宴席上偏殿中是有几位昆仑的高人,但是偏殿门口守卫森严,自然无人引荐也无人上前叨扰。
“没有,他死了。”李时年答。
王如意不由得被扼住了话头,怎么李时年周围的人都这么短命,没有一个能聊久一些的。
“你想听我父亲的事?”李时年竟突然松了口风。
王如意双手托腮,眼睛亮晶晶:“嗯!说说呗,闲着也是闲着。”
李时年的表情柔软了许多,娓娓道:“我父亲在我幼时便战死沙场。不过族人都说,他那不叫战死,他是自杀。”
王如意不禁诧异。
“爷爷是朝中重臣,所以我父亲从小长在陛下身前,和几位王爷们一起学习功课,骑马射箭,亲如手足。少年时能一同意气风发的挚友自是可贵,只可惜命不由人,他们并不是只是挚友那么简单。他们几人是皇子,他们之间有亲人的羁绊却也有无解的鸿沟,他们的身份,让兄弟不能是兄弟,父子不能是父子。加之彼时陛下迟迟不肯立太子,他们几人便被皇位拉扯着,诱蛊着,渐行渐远。
可惜我爹父亲不懂这些,他不贪恋权势,只是爱惜自己的知交挚友,稀里糊涂地被夹在了漩涡的中心。皇子们想做太子,就需要文武百官的支持,当时的丞相魏长青支持嫡出的二皇子,可大将军王忠认为二皇子软弱无能,不堪大任,他支持庶出的大皇子为太子。朝廷中人各有站队,势力不分上下,只有我爷爷不肯表态,他秉承只做天子刀戟,不涉党争,本以为这样就可以远离是非,没想到他的独善其身却引来了更大的祸端。”
“他们开始在我父亲身上动脑筋,劝说,利诱,手段倒是花样百出。可惜父亲既不恋权,也不爱利,让这帮人无从下手。最后,他们把脑筋动到了我父亲的亲事上。二皇子想把自己的妹妹锦芳公主许配给他,大皇子要把自己娘舅家有皇城第一才女之称的表姐嫁给他,可偏偏我父亲死脑筋,爱上了我娘,一个样貌平平,身份低下,在府里洗衣扫地的小丫鬟。”
“这帮人自然不肯罢休,尤其是丞相魏长青,他一身的心机手段,借自己寿宴之由,于百官道贺之际,故意陷害父亲,将他和锦芳公主二人锁在了房间里,劳师动众地在百官面前做了一处好戏,道是父亲败坏了公主的清白。于是陛下亲自下旨,令父亲娶了锦芳公主。可他们没想到,我父亲宁死不从。陛下罚了他一百鞭,最后他几乎是丢了半条命才换来的和我母亲的姻缘。父亲在陛下面前起誓,从此以后,永不入朝,永不为官,他自幼梦想成为像爷爷一样的将军,征战沙场的英雄,可从那之后,他再也不可能领兵打仗了。只为迎娶我母亲,他成了一介布衣,可他倒也甘之如饴,在山郊同我母亲过着远离纷扰争斗的快活日子。只是没想到,朝堂上的争斗愈发激烈,为了能拿到我爷爷这枚砝码,魏长青还是打起了他的主意,这回,他在我母亲身上动了手。”
“他做了什么……”王如意紧紧攥着拳,听得愈发紧张。
“他查了我母亲的身世,查出她是北漠人的后裔,身上流的是北漠的血,便污蔑她是奸细,勾引我父亲,以图颠覆天祈。魏长青要我父亲休了她以示清白,我父亲自然不肯,他便凭空捏造母亲通敌的证据,诱骗父亲回皇城申明。趁父亲离开后,便有人押走了我母亲,先斩后奏地将她流放至北燕关。那时的北燕关不似今日,北漠人时常会来抢掠一番,北燕关的天祈百姓都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我母亲到达之日恰巧有一波北漠人来抢掠,她……连同押送她的官兵和数百北燕关百姓,就这样丢了性命。”
王如意看着李时年的眼角微微发红,忍不住想伸手做些什么,待她意识到时,手已经举在了半空,只消一指的距离便能触碰到他。
她这是……想抱他?
意识到这件事的王如意仓皇将手收回。
李时年似乎并未察觉,仍继续道:“父亲知道后发了疯,他起誓过绝不入朝堂,绝不食朝邑,绝不领兵将,所以他没有任何后援。他和手下十人孤身入了北漠,十一个人,去打几千人,不是自杀是什么?那日,我爹一行人杀了三百二十五个北漠兵,十一人无人生还,连尸首都找不到。”
他眼角红得吓人,似是将旧时的愤恨化成了血气凝在眼底。
“所以,我爷爷不许我和皇城的皇子皇孙们混在一起,也不许我入皇城,他将我送到昆仑山,用一枚传家玉令换来昆仑的庇护。”他轻声道,“所以今日我才能顺利长大成人。”
“那你……恨他吗?”王如意试探问道。
“谁?”
“魏长青,二皇子,甚至……天祈皇帝。”
李时年摇头。
“为何?”
“陷害我娘的主谋是当时的丞相魏长青,此事当时的二皇子,便是当今太子并不知晓,圣上更是毫不知情。是他自作主张为了逼爷爷归顺才做的。”
“你不恨?”王如意意外道。
“恨也没用了,十三岁那年,爷爷亲手杀了他。魏长青,和他一家十余口,都在北燕关给我爹娘陪葬了。爷爷布局十余年,终于大仇得报,那日北燕关冰雪上一地的人头和鲜血,至今想起来仍旧触目惊心。爷爷那日也问了我同样的问题,他问我还恨不恨,若是我仍有恨,那他便再去杀掉太子,杀掉当年所有的太子党的关联者。”
“那你怎么说?”
“我说我不恨。”
“不恨?因为你觉得已经大仇得报了?”
“不,是因为我看着那十余口无辜的老幼在我面前被杀死时,我以为我会痛快的,我并没有觉得大仇得报,我只觉得……空旷。北燕关好冷,那一地的鲜血也只染了北燕关的一隅,着实空旷。”他答,“我师父从小就告诉我,仇恨不能成为生存的动力,因为仇恨是可以通过杀戮折磨去偿还的,只要你足够强大,仇是可以报的,仇恨也是可以消失的。但是用一样会消失的东西支撑人生,那么最后碎成齑粉的,不是仇人,而是你自己。”
“那他说要你用什么支撑?”
“天下。”
“什么?”
“用天下,因为它足够大,亘古永恒,能支持世间所有人千百生的轮回。”
“如何用天下支撑?”
“去保天下永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