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皇太女府,几乎一片安静。
就连织春和雨棠也早早地退到了府门里。
平旷的长街上只剩下静静站着的两人。
天色半明半暗。
沈浮白目视着谢鸳,有片刻没有说话。
他忽然意识到,今日的她好似变了,说话神态不同以往般揶揄,反倒认真的有些紧绷。
于是沈浮白那双浓墨似的漆黑眼睛里微微起了一丝波澜。
他想,该囫囵打岔过去的。
谢家人,顾家人,天生便不能在一起。
然而望着谢鸳那双近乎赤诚滚烫的眼,如此招他,他又觉得不该这么放过她,也不该这么放过自己。
关外将军府,他第一次从顾珏口中听到谢鸳的名讳,顾珏察觉到他对谢氏的冷淡,笑眯眯地同他讲:“她虽生在天家,却是我顾家血脉,你见到她,一定会喜欢她的......”
后来呢,后来这话一语成谶。
半年后他跋山涉水,远赴京城求买一药。
还记得那是个细雨绵绵的天,他站在医馆外,拍打着身上的雨水,不经意地抬眸一眼,胜过万年。
如烟如雾的雨拂过面颊,如同数年后雪夜的风吹起帷帽下的皂纱般,雨天的风也吹开了那辆徐徐而过的马车上的车帘。
惊鸿一瞥自难忘,从此芳华乱浮生。
隔着青色的天幕惊鸿一瞥。
他瞧见一个玉簪黑发,青绿衣裳的姑娘坐在车厢里笑得嫣然。
然后呢,然后他想起顾珏托他买的外孙女画像,于是离京前托人画了一幅。
画师笔力不精,他却一眼认出画像里的女子便是那日雨天坐在轿子里的姑娘。
沈浮白且记得,他当时的那颗心。
沸腾着熄灭了。
后来他将画师画的画像替换成自己亲手临摹的那副,送给了顾珏。
往昔走马观花地演了一遍。
可在这一刻,从前的一切一切好像都溃不成军。
她是谢鸳,是家中亲族所说的不能亲近之人,可,那又如何。
他喜欢谢鸳,很早很早就喜欢了。
此时此刻,埋在心底的那缕妄念不可抑制地生长起来。
脑海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
他也要一个答案。
所以他问:“谢鸳,你喜欢我吗?”
谢鸳浓长的睫毛轻轻一颤。
她没想到再次从沈浮白口中听到她的名字会是从这样一句话中。
一抹笑容出现在唇边,她一字一句道:“喜欢。”
没有拐弯抹角,答的直白而热烈。
沈浮白整个人却为之一僵,悄然攥紧了手里的药瓶。
谢鸳离他更近些,又说:“现在该你了,你喜不喜欢我?”
沈浮白没有说话,面颊却染上了自己都不曾察觉的薄红。
谢鸳便有恃无恐地笑起来,“不说话就是默认,我默认你喜欢我咯。”
话末她勾了勾手指,温柔的嗓音带着几分蛊惑。
“你靠近些,我同你说个秘密。”
下一刻,沈浮白那张轮廓清隽的脸压了下来。
两个人的距离近在咫尺,彼此的呼吸都有些重。
熟悉的清浅药香铺天盖地地锁住谢鸳,她眨了眨眼,眸光在沈浮白柔软的唇瓣上流转,随后一寸寸,一点点地亲了上去。
一个生涩的清醒的带着点轻颤地吻。
唇上的绵软温热,少女的幽香青涩。
皆让沈浮白浑身一震,可在这之前,他就意识到了一点不对劲。
但他没有退开,而是像被迷惑了一般主动低了些头。
那贴着他的温软唇瓣轻轻咬了他的。
就是这么一点微不可察的覆压,却让沈浮白脑中所有紧绷的弦全都断裂了。
他只想近点,再近点,应该狠狠地吃咬进去,叫她哭,叫她颤,叫她求饶,叫她再不敢胆大地撩拨他。
这一刻,什么道德家规,什么礼义廉耻,什么繁文缛礼,统统被抛之脑后。
可是谢鸳却微微抬高了唇,贴着他的耳,低声道:“这是我喜欢你这个秘密的封口费。”
说话的声音有些软,有些俏,又带着点旖旎味道。
她故意挑逗,沈浮白怎么看不清,却还是没忍住,那只悬在她腰后的大手紧紧攥住了她的手臂。
感受到横在腰侧的束缚,谢鸳半分也不慌张,眉眼弯弯,笑得愉悦。
“差点忘了沈郎不喜欢欠人,怎么,我亲你一次,你是要亲回来吗?”
沈浮白知道她是故意拿话激他,那双晦暗的,不复往日般清冷的反而藏着浓浓欲念的眼闭了一闭,然后将手里几乎快捏碎的药瓶塞给她。
“药一日擦两次。”
他说完便转身利落地往沈府走去,留着谢鸳一个人在原地,想着他哪哑涩的声音,笑得不能自已。
.
晚些时候,织春屏退了屋里的外人,向谢鸳禀报白日在宫里查的消息。
“四皇子身边那人不是贵妃娘娘身边的,也不是宫里太监,是四皇子从南阳带回来的人。”
谢鸳诧异,“消息可靠?”
织春老实道:“是秦卫尉告诉奴婢的。”
提起秦肇,她又想起一件事来,犹豫着说:“明日奴婢得出府一趟,秦卫尉托奴婢帮他做件事。”
谢鸳看着她拿在手里的玉佩,问道:“这是?”
织春道:“这是秦卫尉给奴婢的脚力钱,他让奴婢帮他去京中最大的钱柜存些银钱贵物,说是将来娶妻用的,怕放在宫里不安全。”
谢鸳:......
亏秦肇说得出口。
普天之下,谁有胆子去皇宫偷皇帝御前侍卫的东西......
这瞎话织春竟还信了。
她一时不知是该叹还是该笑,假装不经意地提了句。
“这玉佩成色上好,当做脚力钱会不会太贵重了些。”
织春点头,“奴婢也是这般想的,但秦卫尉说如果觉得贵重将来就多替他跑几趟钱庄,奴婢想着秦卫尉帮过公主不少忙,这回也是幸亏有他帮忙才能这么快查清四皇子身边人的身份,所以他有事相求,奴婢便没有推拒,这玉佩就当奴婢帮他存着,等秦卫尉放宽心,将来再还给他,如此也算替公主还了他人情。”
话音刚落,她便察觉到谢鸳神情异样,试问道:“公主,可有不妥?若是不妥,奴婢这便推拒......”
谢鸳无言以对。
秦肇这算盘简直打到了她脸上,偏生又挑不出破绽,于是只能憋出两句话。
“并无不妥,是该好好谢谢秦肇。”
闻言,织春紧张的面色才松懈下来。
“奴婢没坏了公主的事便好。”
她这模样是半点情窦都未开,谢鸳有心想提点两句,想了想后却又作罢。
既然秦肇不点破,若她点破他的别有用心,到头来还是帮了他,这亏本买卖她才不做。
只是无论怎么看,他们两人,一个天子近臣,一个皇太女的侍女,如何都是不匹配的,也不知道秦肇怎么想的。
他并非蠢人,该是知道要与宫外人避嫌,可眼下他做事毫不掩饰,将来该如何收场......
谢鸳现下只盼着,织春永远不要知道这份心意的好。
.
翌日
皇帝突然在朝上宣明蛮夷派遣使者要进京朝贡。
满殿轩然。
大晋虽同蛮夷是朝贡关系,但除了早两年蛮夷会向大晋进贡些牛羊玉石外,这朝贡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蛮人不仅拒不纳贡,甚至数年间在大晋疆界内多次寻衅闹事。
如今忽然宣称要进京朝贡,和黄鼠狼给鸡拜年何异。
朝臣的心底都隐隐不安。
退朝后,皇帝宣了几位皇子连同皇太女及太傅沈浮白,新科状元陆九承至御书房议事。
“蛮人进京其间,沈太傅负责打理京中防护,另陆九承从旁协助,切不能让京中出了乱子。”
皇帝坐在桌案后,神色郑重,说到此处,话锋忽然偏转,“此次使者是蛮夷三王子金侪,他身份不低,你们觉得张罗陪客之事该由谁去?”
他的目光依次从站着的太子、皇太女、二皇子和四皇子面上划过。
或许是积年劳累,皇帝的眼窝深深陷了下去,唇边即便挂着温和的笑,眼神却是浑浊而薄凉的。
几人面面相觑。
谢明景率先开口,“父皇,金侪身份再高也不过是蛮夷小国的王子,自是不能与我大晋的太子和皇太女相提并论,此事何必小题大做,就让儿臣或者二哥去吧。”
他说的话句句诚挚真恳,全是为了大晋颜面考虑。
站在后面的谢裴知面不改色地回驳。
“四弟说笑了,我一向笨口拙舌,应付不来蛮人。”
御书房里,一时安静。
谢鸳目光闪了闪,瞥了眼身旁的谢润嘉。
他脊背如山,一身温润,一副风光霁月,与世无争的模样。
皇帝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闭了闭眼,平静道:“明景说的不无道理,金侪进京那日太子和裴知都去城门迎接,也算是大晋重视蛮夷的心意,之后便由明景陪同在金侪身边,至于鸳儿......”
语气一顿,才道:“也好趁着这段时日多多修养身体。”
语罢,皇帝咳了两声,疲惫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几人走出御书房。
天色清明,檐下落有日光。
谢裴知不喜掺和国事,早早走了。
谢鸳叫住谢润嘉,“殿中为何要沉默?”
她是局外人,却也看出谢润嘉心底有波动。
哪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蛮夷朝贡,理应由太子或她来陪同。
谢润嘉看她,眉眼温和,“蛮夷进贡是家国大事,九妹又为何沉默?”
谢鸳直率道:“我怕看穿那蛮人的脏心烂肺后,忍不住杀了他。”
谢润嘉便道:“九妹有因,我亦有因,世事有争就有吵,而我不愿争吵。”
谢鸳咬牙切齿。
她算是知道谢明景为何在短短几年里就积累了无数名声,感情都是谢润嘉拱手相让。
就在这时,身后的谢明景笑着插了声音进来。
“九妹可要管好自己的嘴,蛮人可不像四哥,会处处让着你,况且金侪与九妹在关外颇有渊源,你再惹了他,将来必定后悔。”
就连织春和雨棠也早早地退到了府门里。
平旷的长街上只剩下静静站着的两人。
天色半明半暗。
沈浮白目视着谢鸳,有片刻没有说话。
他忽然意识到,今日的她好似变了,说话神态不同以往般揶揄,反倒认真的有些紧绷。
于是沈浮白那双浓墨似的漆黑眼睛里微微起了一丝波澜。
他想,该囫囵打岔过去的。
谢家人,顾家人,天生便不能在一起。
然而望着谢鸳那双近乎赤诚滚烫的眼,如此招他,他又觉得不该这么放过她,也不该这么放过自己。
关外将军府,他第一次从顾珏口中听到谢鸳的名讳,顾珏察觉到他对谢氏的冷淡,笑眯眯地同他讲:“她虽生在天家,却是我顾家血脉,你见到她,一定会喜欢她的......”
后来呢,后来这话一语成谶。
半年后他跋山涉水,远赴京城求买一药。
还记得那是个细雨绵绵的天,他站在医馆外,拍打着身上的雨水,不经意地抬眸一眼,胜过万年。
如烟如雾的雨拂过面颊,如同数年后雪夜的风吹起帷帽下的皂纱般,雨天的风也吹开了那辆徐徐而过的马车上的车帘。
惊鸿一瞥自难忘,从此芳华乱浮生。
隔着青色的天幕惊鸿一瞥。
他瞧见一个玉簪黑发,青绿衣裳的姑娘坐在车厢里笑得嫣然。
然后呢,然后他想起顾珏托他买的外孙女画像,于是离京前托人画了一幅。
画师笔力不精,他却一眼认出画像里的女子便是那日雨天坐在轿子里的姑娘。
沈浮白且记得,他当时的那颗心。
沸腾着熄灭了。
后来他将画师画的画像替换成自己亲手临摹的那副,送给了顾珏。
往昔走马观花地演了一遍。
可在这一刻,从前的一切一切好像都溃不成军。
她是谢鸳,是家中亲族所说的不能亲近之人,可,那又如何。
他喜欢谢鸳,很早很早就喜欢了。
此时此刻,埋在心底的那缕妄念不可抑制地生长起来。
脑海一个念头越来越清晰。
他也要一个答案。
所以他问:“谢鸳,你喜欢我吗?”
谢鸳浓长的睫毛轻轻一颤。
她没想到再次从沈浮白口中听到她的名字会是从这样一句话中。
一抹笑容出现在唇边,她一字一句道:“喜欢。”
没有拐弯抹角,答的直白而热烈。
沈浮白整个人却为之一僵,悄然攥紧了手里的药瓶。
谢鸳离他更近些,又说:“现在该你了,你喜不喜欢我?”
沈浮白没有说话,面颊却染上了自己都不曾察觉的薄红。
谢鸳便有恃无恐地笑起来,“不说话就是默认,我默认你喜欢我咯。”
话末她勾了勾手指,温柔的嗓音带着几分蛊惑。
“你靠近些,我同你说个秘密。”
下一刻,沈浮白那张轮廓清隽的脸压了下来。
两个人的距离近在咫尺,彼此的呼吸都有些重。
熟悉的清浅药香铺天盖地地锁住谢鸳,她眨了眨眼,眸光在沈浮白柔软的唇瓣上流转,随后一寸寸,一点点地亲了上去。
一个生涩的清醒的带着点轻颤地吻。
唇上的绵软温热,少女的幽香青涩。
皆让沈浮白浑身一震,可在这之前,他就意识到了一点不对劲。
但他没有退开,而是像被迷惑了一般主动低了些头。
那贴着他的温软唇瓣轻轻咬了他的。
就是这么一点微不可察的覆压,却让沈浮白脑中所有紧绷的弦全都断裂了。
他只想近点,再近点,应该狠狠地吃咬进去,叫她哭,叫她颤,叫她求饶,叫她再不敢胆大地撩拨他。
这一刻,什么道德家规,什么礼义廉耻,什么繁文缛礼,统统被抛之脑后。
可是谢鸳却微微抬高了唇,贴着他的耳,低声道:“这是我喜欢你这个秘密的封口费。”
说话的声音有些软,有些俏,又带着点旖旎味道。
她故意挑逗,沈浮白怎么看不清,却还是没忍住,那只悬在她腰后的大手紧紧攥住了她的手臂。
感受到横在腰侧的束缚,谢鸳半分也不慌张,眉眼弯弯,笑得愉悦。
“差点忘了沈郎不喜欢欠人,怎么,我亲你一次,你是要亲回来吗?”
沈浮白知道她是故意拿话激他,那双晦暗的,不复往日般清冷的反而藏着浓浓欲念的眼闭了一闭,然后将手里几乎快捏碎的药瓶塞给她。
“药一日擦两次。”
他说完便转身利落地往沈府走去,留着谢鸳一个人在原地,想着他哪哑涩的声音,笑得不能自已。
.
晚些时候,织春屏退了屋里的外人,向谢鸳禀报白日在宫里查的消息。
“四皇子身边那人不是贵妃娘娘身边的,也不是宫里太监,是四皇子从南阳带回来的人。”
谢鸳诧异,“消息可靠?”
织春老实道:“是秦卫尉告诉奴婢的。”
提起秦肇,她又想起一件事来,犹豫着说:“明日奴婢得出府一趟,秦卫尉托奴婢帮他做件事。”
谢鸳看着她拿在手里的玉佩,问道:“这是?”
织春道:“这是秦卫尉给奴婢的脚力钱,他让奴婢帮他去京中最大的钱柜存些银钱贵物,说是将来娶妻用的,怕放在宫里不安全。”
谢鸳:......
亏秦肇说得出口。
普天之下,谁有胆子去皇宫偷皇帝御前侍卫的东西......
这瞎话织春竟还信了。
她一时不知是该叹还是该笑,假装不经意地提了句。
“这玉佩成色上好,当做脚力钱会不会太贵重了些。”
织春点头,“奴婢也是这般想的,但秦卫尉说如果觉得贵重将来就多替他跑几趟钱庄,奴婢想着秦卫尉帮过公主不少忙,这回也是幸亏有他帮忙才能这么快查清四皇子身边人的身份,所以他有事相求,奴婢便没有推拒,这玉佩就当奴婢帮他存着,等秦卫尉放宽心,将来再还给他,如此也算替公主还了他人情。”
话音刚落,她便察觉到谢鸳神情异样,试问道:“公主,可有不妥?若是不妥,奴婢这便推拒......”
谢鸳无言以对。
秦肇这算盘简直打到了她脸上,偏生又挑不出破绽,于是只能憋出两句话。
“并无不妥,是该好好谢谢秦肇。”
闻言,织春紧张的面色才松懈下来。
“奴婢没坏了公主的事便好。”
她这模样是半点情窦都未开,谢鸳有心想提点两句,想了想后却又作罢。
既然秦肇不点破,若她点破他的别有用心,到头来还是帮了他,这亏本买卖她才不做。
只是无论怎么看,他们两人,一个天子近臣,一个皇太女的侍女,如何都是不匹配的,也不知道秦肇怎么想的。
他并非蠢人,该是知道要与宫外人避嫌,可眼下他做事毫不掩饰,将来该如何收场......
谢鸳现下只盼着,织春永远不要知道这份心意的好。
.
翌日
皇帝突然在朝上宣明蛮夷派遣使者要进京朝贡。
满殿轩然。
大晋虽同蛮夷是朝贡关系,但除了早两年蛮夷会向大晋进贡些牛羊玉石外,这朝贡关系早已名存实亡。
蛮人不仅拒不纳贡,甚至数年间在大晋疆界内多次寻衅闹事。
如今忽然宣称要进京朝贡,和黄鼠狼给鸡拜年何异。
朝臣的心底都隐隐不安。
退朝后,皇帝宣了几位皇子连同皇太女及太傅沈浮白,新科状元陆九承至御书房议事。
“蛮人进京其间,沈太傅负责打理京中防护,另陆九承从旁协助,切不能让京中出了乱子。”
皇帝坐在桌案后,神色郑重,说到此处,话锋忽然偏转,“此次使者是蛮夷三王子金侪,他身份不低,你们觉得张罗陪客之事该由谁去?”
他的目光依次从站着的太子、皇太女、二皇子和四皇子面上划过。
或许是积年劳累,皇帝的眼窝深深陷了下去,唇边即便挂着温和的笑,眼神却是浑浊而薄凉的。
几人面面相觑。
谢明景率先开口,“父皇,金侪身份再高也不过是蛮夷小国的王子,自是不能与我大晋的太子和皇太女相提并论,此事何必小题大做,就让儿臣或者二哥去吧。”
他说的话句句诚挚真恳,全是为了大晋颜面考虑。
站在后面的谢裴知面不改色地回驳。
“四弟说笑了,我一向笨口拙舌,应付不来蛮人。”
御书房里,一时安静。
谢鸳目光闪了闪,瞥了眼身旁的谢润嘉。
他脊背如山,一身温润,一副风光霁月,与世无争的模样。
皇帝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闭了闭眼,平静道:“明景说的不无道理,金侪进京那日太子和裴知都去城门迎接,也算是大晋重视蛮夷的心意,之后便由明景陪同在金侪身边,至于鸳儿......”
语气一顿,才道:“也好趁着这段时日多多修养身体。”
语罢,皇帝咳了两声,疲惫摆手,“你们都下去吧。”
几人走出御书房。
天色清明,檐下落有日光。
谢裴知不喜掺和国事,早早走了。
谢鸳叫住谢润嘉,“殿中为何要沉默?”
她是局外人,却也看出谢润嘉心底有波动。
哪有那么多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蛮夷朝贡,理应由太子或她来陪同。
谢润嘉看她,眉眼温和,“蛮夷进贡是家国大事,九妹又为何沉默?”
谢鸳直率道:“我怕看穿那蛮人的脏心烂肺后,忍不住杀了他。”
谢润嘉便道:“九妹有因,我亦有因,世事有争就有吵,而我不愿争吵。”
谢鸳咬牙切齿。
她算是知道谢明景为何在短短几年里就积累了无数名声,感情都是谢润嘉拱手相让。
就在这时,身后的谢明景笑着插了声音进来。
“九妹可要管好自己的嘴,蛮人可不像四哥,会处处让着你,况且金侪与九妹在关外颇有渊源,你再惹了他,将来必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