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侪,有渊源?
谢鸳一路都在想有什么渊源,除去在西山军营演习时碰见过蛮人外,她也没与谁起了冲突。
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干脆把它抛之脑后。
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早晚要与蛮人拼个你死我活。
回到府中,婢女支支吾吾地说有人来了。
谢鸳一进厅堂,便瞧见了中间那斜着身子,支着腿,坐姿十分散漫的陆九承,诧异挑眉,“陆大人真来看狗?”
陆九承坐得端正了些,避开她的视线,不好意思地轻咳两声,“臣近日手头拮据,殿下人美心善,一定不介意午膳时多双碗筷。”
谢鸳似笑非笑地盯着他,“昨日蹭车,今日蹭饭,陆大人,朝廷给你这个新科状元的赏银呢?”
陆九承道:“山郸县有群从石口镇来的难民,那些赏钱都拿去救人性命了。”
闻言,谢鸳放下手里的茶杯,面上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什么难民?”
京中竟半点消息也无。
陆九承解释,“其实也算不得是难民,只是石口镇上有一疯子往井中投毒,好多人被毒死了,镇上人心惶惶,好多人便跑了出来。”
谢鸳蹙眉,“疯子怎么会投毒?”
陆九承摇摇头,“据说是他平日喜欢喝糖水,不知从哪弄来一包药,以为是白糖,便洒进了井中。”
谢鸳总觉得哪里不对。
门外这时却正好传来一阵脚步声。
雨棠揖了礼,笑嘻嘻地走进来。
“公主,奴婢把沈大人带来了。”
谢鸳又是一愣,抬头看去,那门外所立,是一袭浸了青天颜色的长袍,来人发间只插玉簪,好似画中走出的雅仙。
看出谢鸳面上的疑惑,沈浮白道:“雨棠姑娘说公主心中有惑。”
谢鸳笑一声,“我有惑你便来了?要是雨棠在骗你呢。”
陆九承听到这里,已觉出二人的异样,毫不客气地出声打断。
“殿下,该用午膳了,臣饿的很。”
说话声音与以往的懒散不同,低低的,尾音有些上扬,无端透着挑衅意味。
这时,雨棠却在旁插嘴,“沈大人也陪公主一起吧,今日府上的厨子可是做了大人爱吃的麻婆豆腐。”
沈浮白微微颔首,看谢鸳一眼。
谢鸳心领神会,狡黠地冲他眨了下眼。
“与沈大人共膳,求之不得。”
一来二去,午膳之行成了三人。
陆九承轻哼一声,站起来,“那快走吧,饿死了。”
他这副难得吃瘪的模样,让谢鸳暗下偷笑。
膳厅的膳食已经摆好,桌上一盘盘香气浓郁的菜肴让人垂涎欲滴。
谢鸳先落了座,沈浮白照旧坐在她左手边。
陆九承最后进来,顺势紧挨着谢鸳,在她右手边坐下。
长长一张圆桌,三个人偏要挤在一起。
谢鸳身后的织春愁地叹了一声。
这还让她怎么给公主布菜......
好在桌上有人替了她的位置,沈浮白熟练地替谢鸳夹菜,又细心将葱蒜姜挑到了手边的瓷碟里。
谢鸳弯起唇角,“多谢。”
陆九承斜眼看着,等沈浮白把碗里挑了干净,他忽然伸手将瓷碟拿了过来,笑嘻嘻道:“我不挑食。”
话说着,他又眉毛一挑,“劳烦沈太傅挑这么久。”
沈浮白看也不看他,声音没有半点起伏。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食不言,寝不语。
谢鸳慢慢吃着饭,嘴里细嚼慢咽,每粒米都嚼碎了才咽下去。
日光细碎地洒落在窗沿上,屋里一片安静。
片刻后,谢鸳终是忍不住,放下筷子,伸手按住左右两边一直往她盘子里夹菜的两人。
“够了够了,你们如果闲得慌就多喝点水。”
一顿午膳将近吃了半个时辰。
吃饱喝足,谢鸳想起蛮夷朝贡的事,看向沈浮白,问道:“你认识金侪吗?”
只一句话,沈浮白便明白了谢鸳的意思。
他道:“金侪性子阴晴不定,为人睚眦必报,最重要的是他对大晋野心勃勃,虽然眼下蛮夷看着是可汗做主,实际上大权皆由他独掌,公主的外祖父曾说过,金侪将来会是大晋最恐怖的强敌,稍有松懈,恐有灭国之锅。”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公主还记得在西山军营杀的蛮人吗?”
谢鸳迟疑,“叫什么桑......桑京?”
沈浮白点头,“桑京就是金侪的人。”
谢鸳顿时恍然大悟。
怪不得父皇会在迎接金侪这件事上独独漏了她,怪不得在宫里谢明景会说那样的话。
她不自觉蹙了眉头,“所以此次金侪很可能是冲着我来的。”
沈浮白并不否定,“是也不是,或许找公主麻烦只是其一,能让他借着朝贡之名孤身前来,如此大的血本,背后所图又岂能是营营小利,若只为报仇,太过虚幻。”
一旁听清来龙去脉的陆九承幽幽开口,“要是找殿下麻烦只是障眼法呢。”
谢鸳心头顿时一跳,目光看向陆九承。
陆九承坐在桌前,手里把玩着茶杯,声音漫不经心。
“拿命去赌的东西一定是人生所求,若如沈太傅所说,金侪所求是歼灭大晋,那他此行目的所在一定是与大晋江山有关,他一定知道,此次进京朝贡,背地阴谋若成,大晋一定江山颠覆,即便不成,也一定会乱了大晋江山,到时他蛮夷再趁机打劫,何愁不能圆满人生所求。”
话到末时,已让人心惊胆战。
谢鸳垂着眼,脑中思绪万千。
沈浮白转眸看向陆九承,认同他的话。
“所有人都知道公主杀了桑京,金侪大张旗鼓找公主麻烦反而是最能掩盖内情的方法,届时所有人的视线集中在他们二人身上,金侪背后的人刚好能浑水摸鱼,趁乱成事。”
谢鸳抬头,忽然说:“他既然拿命进京,为何不将计就计,将他直接杀死,管他什么阴谋陷阱,人死灯灭,他有再多算计也只能胎死腹中。”
听到这话,沈浮白与陆九承皆是一愣。
谁都没想到谢鸳会提出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
咋一听没有哪里错,但细思之下,却是不行。
沈浮白看着谢鸳,摇了摇头,“此人并不好对付,他敢孤身前来,背后定是有所依仗,只怕他不怕你下手,就怕你不下手。”
陆九承适时补上一句,“殿下有没有想过,金侪为何能笃定自己能全身而退呢,只怕这大晋皇室早已有了他的人。”
一句话便让人毛骨悚然,就连站在门旁的织春和雨棠都齐齐打了个寒颤。
和蛮夷勾结,是丧了天良。
谢鸳搁在扶手上的手微微发颤。
有陆九承提醒,许多被忽视的细节扑面而来,前后串联,叫她不得不捏紧了手才不至于露馅。
乡石府外茶棚大娘的丈夫无故消失。
郏城府衙护着林魏的衙役拳脚功夫经过特殊训练。
数年来那些贪官行贿受赂的银钱赃款大头不翼而飞。
......
桩桩件件无不在说有人豢养私兵。
这人还能是谁?
谢鸳闭上双眼,眉宇间隐隐透着冷意。
能让林家倾心所帮的,只能是林家的嫡亲外孙,谢明景!
陆九承见她神色异样,不禁问道:“公主可是想到了什么?”
谢鸳咽下喉中涩然的口水,摇摇头,“只是有些累了。”
话说至此,织春便将沈浮白和陆九承送出了屋。
两人走后,谢鸳飞快跑进书房,从书架上取出地图,摊在桌案上。
她双眼盯着地图,上面好几处都被打圆圈,都是那些受贿银子消失的地方。
天南地北,毫无关联。
然后谢鸳提笔,将南阳及蛮夷之地也圈了出来。
墨落,笔猝然从手中滑落,在地图上溅出一大点墨点。
谢鸳尤未察觉,怔怔地用手指在地图上圈起来的地方打转。
每批银子消失的河道竟然都能并入那条流向关外的干流。
更让她感到可怕的是关外之外,就是蛮夷,而那蛮夷境内正好有一条直通南阳的长河。
所以,这就是林家人企图用河流做幌子,用以混淆视线,掩埋的真相。
勾结蛮夷,私下练兵,金侪朝贡,桩桩件件怕都是为了造反做准备,所以金侪才会赌上性命进京,因为他知道,无论谢明景成败是否,造反之事必将分裂大晋江山。
大晋一乱,蛮夷便有可乘之机。
察觉出林家歹心,谢鸳后背起了一身冷汗,但她决不允许这件事情发生。
谢鸳疾步往外走,厉声大喊:“备马!”
织春疑惑:“公主?”
谢鸳并不回头,“本宫要进宫,你们谁都别跟上来。”
话音刚落,她翻身上马,“驾”一声,四蹄飞扬,沿着官道疾驰而去。
日头毒辣,热风扑面而来。
行至半路,谢鸳却突然勒马停住,冷静了下来。
她就这样冒失地闯进宫里,父皇会信她吗?
谢明景巧舌如簧,黑纸也能辩成白纸,再加上他敬爱兄父的名声,谁真的相信他会造反。
所以在找到铁证之前,她不能打草惊蛇。
谢鸳冷静过后,悠悠地骑了马回去。
织春还担忧地等在门外,见她回来,十分欣喜,“公主,你没事吧?”
谢鸳摇摇头,把马绳丢给雨棠。
进了府中,她想找点事情做,于是吩咐雨棠,“去把陆九承的考卷给本宫拿来。”
窗外微风轻拂,吹走了心底那点燥热。
谢鸳坐在榻上,望着手里的考卷,神色间颇为意外。
沈浮白出的题不算难,可陆九承所答却是出人意料。
论平等与自由。
他洋洋洒洒写了大堆。
若平等高于自由,那没有平等也没有自由,又说只生死平等。
至于另一道自主出题,他却只写了寥寥几笔。
生死危关之际,一群穷人的命和一个富人的命,你会救谁?
答的有多好吗,其实不然,只是沈浮白看重的是他那颗敢问的心。
不自欺欺人,不顺波逐流,敢质问,便是活人。
谢鸳一路都在想有什么渊源,除去在西山军营演习时碰见过蛮人外,她也没与谁起了冲突。
半天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干脆把它抛之脑后。
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早晚要与蛮人拼个你死我活。
回到府中,婢女支支吾吾地说有人来了。
谢鸳一进厅堂,便瞧见了中间那斜着身子,支着腿,坐姿十分散漫的陆九承,诧异挑眉,“陆大人真来看狗?”
陆九承坐得端正了些,避开她的视线,不好意思地轻咳两声,“臣近日手头拮据,殿下人美心善,一定不介意午膳时多双碗筷。”
谢鸳似笑非笑地盯着他,“昨日蹭车,今日蹭饭,陆大人,朝廷给你这个新科状元的赏银呢?”
陆九承道:“山郸县有群从石口镇来的难民,那些赏钱都拿去救人性命了。”
闻言,谢鸳放下手里的茶杯,面上表情变得有些凝重。
“什么难民?”
京中竟半点消息也无。
陆九承解释,“其实也算不得是难民,只是石口镇上有一疯子往井中投毒,好多人被毒死了,镇上人心惶惶,好多人便跑了出来。”
谢鸳蹙眉,“疯子怎么会投毒?”
陆九承摇摇头,“据说是他平日喜欢喝糖水,不知从哪弄来一包药,以为是白糖,便洒进了井中。”
谢鸳总觉得哪里不对。
门外这时却正好传来一阵脚步声。
雨棠揖了礼,笑嘻嘻地走进来。
“公主,奴婢把沈大人带来了。”
谢鸳又是一愣,抬头看去,那门外所立,是一袭浸了青天颜色的长袍,来人发间只插玉簪,好似画中走出的雅仙。
看出谢鸳面上的疑惑,沈浮白道:“雨棠姑娘说公主心中有惑。”
谢鸳笑一声,“我有惑你便来了?要是雨棠在骗你呢。”
陆九承听到这里,已觉出二人的异样,毫不客气地出声打断。
“殿下,该用午膳了,臣饿的很。”
说话声音与以往的懒散不同,低低的,尾音有些上扬,无端透着挑衅意味。
这时,雨棠却在旁插嘴,“沈大人也陪公主一起吧,今日府上的厨子可是做了大人爱吃的麻婆豆腐。”
沈浮白微微颔首,看谢鸳一眼。
谢鸳心领神会,狡黠地冲他眨了下眼。
“与沈大人共膳,求之不得。”
一来二去,午膳之行成了三人。
陆九承轻哼一声,站起来,“那快走吧,饿死了。”
他这副难得吃瘪的模样,让谢鸳暗下偷笑。
膳厅的膳食已经摆好,桌上一盘盘香气浓郁的菜肴让人垂涎欲滴。
谢鸳先落了座,沈浮白照旧坐在她左手边。
陆九承最后进来,顺势紧挨着谢鸳,在她右手边坐下。
长长一张圆桌,三个人偏要挤在一起。
谢鸳身后的织春愁地叹了一声。
这还让她怎么给公主布菜......
好在桌上有人替了她的位置,沈浮白熟练地替谢鸳夹菜,又细心将葱蒜姜挑到了手边的瓷碟里。
谢鸳弯起唇角,“多谢。”
陆九承斜眼看着,等沈浮白把碗里挑了干净,他忽然伸手将瓷碟拿了过来,笑嘻嘻道:“我不挑食。”
话说着,他又眉毛一挑,“劳烦沈太傅挑这么久。”
沈浮白看也不看他,声音没有半点起伏。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食不言,寝不语。
谢鸳慢慢吃着饭,嘴里细嚼慢咽,每粒米都嚼碎了才咽下去。
日光细碎地洒落在窗沿上,屋里一片安静。
片刻后,谢鸳终是忍不住,放下筷子,伸手按住左右两边一直往她盘子里夹菜的两人。
“够了够了,你们如果闲得慌就多喝点水。”
一顿午膳将近吃了半个时辰。
吃饱喝足,谢鸳想起蛮夷朝贡的事,看向沈浮白,问道:“你认识金侪吗?”
只一句话,沈浮白便明白了谢鸳的意思。
他道:“金侪性子阴晴不定,为人睚眦必报,最重要的是他对大晋野心勃勃,虽然眼下蛮夷看着是可汗做主,实际上大权皆由他独掌,公主的外祖父曾说过,金侪将来会是大晋最恐怖的强敌,稍有松懈,恐有灭国之锅。”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公主还记得在西山军营杀的蛮人吗?”
谢鸳迟疑,“叫什么桑......桑京?”
沈浮白点头,“桑京就是金侪的人。”
谢鸳顿时恍然大悟。
怪不得父皇会在迎接金侪这件事上独独漏了她,怪不得在宫里谢明景会说那样的话。
她不自觉蹙了眉头,“所以此次金侪很可能是冲着我来的。”
沈浮白并不否定,“是也不是,或许找公主麻烦只是其一,能让他借着朝贡之名孤身前来,如此大的血本,背后所图又岂能是营营小利,若只为报仇,太过虚幻。”
一旁听清来龙去脉的陆九承幽幽开口,“要是找殿下麻烦只是障眼法呢。”
谢鸳心头顿时一跳,目光看向陆九承。
陆九承坐在桌前,手里把玩着茶杯,声音漫不经心。
“拿命去赌的东西一定是人生所求,若如沈太傅所说,金侪所求是歼灭大晋,那他此行目的所在一定是与大晋江山有关,他一定知道,此次进京朝贡,背地阴谋若成,大晋一定江山颠覆,即便不成,也一定会乱了大晋江山,到时他蛮夷再趁机打劫,何愁不能圆满人生所求。”
话到末时,已让人心惊胆战。
谢鸳垂着眼,脑中思绪万千。
沈浮白转眸看向陆九承,认同他的话。
“所有人都知道公主杀了桑京,金侪大张旗鼓找公主麻烦反而是最能掩盖内情的方法,届时所有人的视线集中在他们二人身上,金侪背后的人刚好能浑水摸鱼,趁乱成事。”
谢鸳抬头,忽然说:“他既然拿命进京,为何不将计就计,将他直接杀死,管他什么阴谋陷阱,人死灯灭,他有再多算计也只能胎死腹中。”
听到这话,沈浮白与陆九承皆是一愣。
谁都没想到谢鸳会提出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办法。
咋一听没有哪里错,但细思之下,却是不行。
沈浮白看着谢鸳,摇了摇头,“此人并不好对付,他敢孤身前来,背后定是有所依仗,只怕他不怕你下手,就怕你不下手。”
陆九承适时补上一句,“殿下有没有想过,金侪为何能笃定自己能全身而退呢,只怕这大晋皇室早已有了他的人。”
一句话便让人毛骨悚然,就连站在门旁的织春和雨棠都齐齐打了个寒颤。
和蛮夷勾结,是丧了天良。
谢鸳搁在扶手上的手微微发颤。
有陆九承提醒,许多被忽视的细节扑面而来,前后串联,叫她不得不捏紧了手才不至于露馅。
乡石府外茶棚大娘的丈夫无故消失。
郏城府衙护着林魏的衙役拳脚功夫经过特殊训练。
数年来那些贪官行贿受赂的银钱赃款大头不翼而飞。
......
桩桩件件无不在说有人豢养私兵。
这人还能是谁?
谢鸳闭上双眼,眉宇间隐隐透着冷意。
能让林家倾心所帮的,只能是林家的嫡亲外孙,谢明景!
陆九承见她神色异样,不禁问道:“公主可是想到了什么?”
谢鸳咽下喉中涩然的口水,摇摇头,“只是有些累了。”
话说至此,织春便将沈浮白和陆九承送出了屋。
两人走后,谢鸳飞快跑进书房,从书架上取出地图,摊在桌案上。
她双眼盯着地图,上面好几处都被打圆圈,都是那些受贿银子消失的地方。
天南地北,毫无关联。
然后谢鸳提笔,将南阳及蛮夷之地也圈了出来。
墨落,笔猝然从手中滑落,在地图上溅出一大点墨点。
谢鸳尤未察觉,怔怔地用手指在地图上圈起来的地方打转。
每批银子消失的河道竟然都能并入那条流向关外的干流。
更让她感到可怕的是关外之外,就是蛮夷,而那蛮夷境内正好有一条直通南阳的长河。
所以,这就是林家人企图用河流做幌子,用以混淆视线,掩埋的真相。
勾结蛮夷,私下练兵,金侪朝贡,桩桩件件怕都是为了造反做准备,所以金侪才会赌上性命进京,因为他知道,无论谢明景成败是否,造反之事必将分裂大晋江山。
大晋一乱,蛮夷便有可乘之机。
察觉出林家歹心,谢鸳后背起了一身冷汗,但她决不允许这件事情发生。
谢鸳疾步往外走,厉声大喊:“备马!”
织春疑惑:“公主?”
谢鸳并不回头,“本宫要进宫,你们谁都别跟上来。”
话音刚落,她翻身上马,“驾”一声,四蹄飞扬,沿着官道疾驰而去。
日头毒辣,热风扑面而来。
行至半路,谢鸳却突然勒马停住,冷静了下来。
她就这样冒失地闯进宫里,父皇会信她吗?
谢明景巧舌如簧,黑纸也能辩成白纸,再加上他敬爱兄父的名声,谁真的相信他会造反。
所以在找到铁证之前,她不能打草惊蛇。
谢鸳冷静过后,悠悠地骑了马回去。
织春还担忧地等在门外,见她回来,十分欣喜,“公主,你没事吧?”
谢鸳摇摇头,把马绳丢给雨棠。
进了府中,她想找点事情做,于是吩咐雨棠,“去把陆九承的考卷给本宫拿来。”
窗外微风轻拂,吹走了心底那点燥热。
谢鸳坐在榻上,望着手里的考卷,神色间颇为意外。
沈浮白出的题不算难,可陆九承所答却是出人意料。
论平等与自由。
他洋洋洒洒写了大堆。
若平等高于自由,那没有平等也没有自由,又说只生死平等。
至于另一道自主出题,他却只写了寥寥几笔。
生死危关之际,一群穷人的命和一个富人的命,你会救谁?
答的有多好吗,其实不然,只是沈浮白看重的是他那颗敢问的心。
不自欺欺人,不顺波逐流,敢质问,便是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