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寺寺门外有一位小沙弥,穿着一件灰色僧袍,手中握着竹扫,正在扫地,见到山下爬上来的两人,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请随贫僧来。”
他一开口,谢鸳心中无端怪异,“你知道我们要来?”
小沙弥微笑道:“玄寂师叔不久前传信回来,今日会有贵客登门。”
谢鸳和沈浮白相视一眼,问道:“他认识我?”
小沙弥道:“不知。”
谢鸳又问:“玄寂长什么样子?”
小沙弥答:“施主认为佛长什么样,玄寂师叔便是什么样子。”
“故弄玄虚,”谢鸳眉间微蹙,想到什么,转头悄声问沈浮白,“你见过玄寂,他长什么样?”
沈浮白察觉到小沙弥的古怪,在她耳边低语,“神清骨秀,朗目疏眉,白净年少。”
谢鸳一怔,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一想,却又想不起来,便玩笑说道:“玄寂说你和佛有缘,将来你不会皈依佛门吧?”
沈浮白无奈笑道:“我不信这些。”
见惯生死,都说佛普度众生,世上仍多的是为苦难挣扎求活的弱小。
“真巧,”谢鸳浓眉微挑,“我也不信。”
与沈浮白目光相接,她忍不住笑,又扭过头,一本正经地说:"小师傅,你们这儿的神树灵吗?"
“此树是玄寂师叔亲手所种,”小沙弥坦然说道:“只要是真正的有情人,在树上挂上同心结,往后生生世世都会相遇。”
寺里钟声响起,古沉厚重的嗡鸣,苍凉地回荡在山寺里,久久不息。
“施主,请随贫僧来。”
小沙弥立掌行礼,转身走进寺庙。
谢鸳和沈浮白,提步跟了进去。
远处飞檐上悬空的铜铃,像是被谁摇响了,泠泠轻响。
寺庙里的檀香阵阵拂面来,谢鸳觉得味道有些熟悉,隐约在哪里闻过,不过寺庙里都是这些香火烟气,并不足为奇,很快把这点异样抛之脑后。
“到了。”
小沙弥停下脚步。
谢鸳跟随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神树。
高大繁茂,枝叶纷披,昨夜雨水滋润,更显得葱蔚洇润,与常树相比,更壮绿鲜活些,别的并无什么神处。
小沙弥合掌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还请各取下一缕头发,编进同心结中。”
谢鸳低头,看见桌案上的托盘中,放着一把剪子和几根红色棉带,诧异地问:“还要自己编?”
小沙弥道:“事必躬亲,方显心诚。”
“好吧,”谢鸳拿起剪子,咔嚓一声,剪下她和沈浮白的头发,放进托盘中,然后理所当然地说:“他心灵手巧,我负责剪发,都是亲手参与,没有不妥吧?”
小沙弥点头,“施主所言,并无不妥。”
谢鸳一笑,嘟囔了句,“算是有点人性。”
要是非得让她也编织,恐怕一半是同心结,另一半就是四不像。
沈浮白知道她在想什么,低低笑一声,顺从地拿起棉带开始编织同心结。
谢鸳看了片刻,觉得无趣,继而抬头继续打量神树,忽然问小沙弥:“你们白马寺久负盛名,每日来求良缘的有情人怕是踏破了门槛,这树怎么挂得住?”
小沙弥道:“施主何不上前看看?”
谢鸳孤疑,往前走了几步,站在树下仰头看,惊愕道:“怎会如此?”
只见巨大一棵树上,挂上的同心结寥寥无几。
小沙弥微微一笑,“施主请看。”
谢鸳道:“什么?”
话音未落,便看见头顶的一枚同心结忽然掉下来,落在脚下。
小沙弥的声音淡淡响起,“这便是有缘无分,若是无缘,同心结就算挂上了也挂不住的。”
这时,旁边的沈浮白编织好了同心结,走到谢鸳身旁,递过去说:“公主来挂吧。”
谢鸳毫不含糊,拿起往神树上用力一扔。
同心结就如蹁跹的蝴蝶,稳稳飞上枝头,挂住不动。
见状,谢鸳满意扬唇,笑道:“沈郎与我,缘深情重。”
“小师傅,”不待说完,她转身朝小沙弥道:“你们有梯子吗?”
小沙弥一愣,问:“施主要梯子作甚?”
“自然是爬上去绑紧些,”谢鸳眨了眨眼,一派认真地说:“我又不傻,同心结轻飘飘挂在树上,风一吹就掉下来了,所以用绳子捆住,结实。”
小沙弥:......
“施主不用担心。”
“求良缘的人又不是你,你当然不担——”谢鸳的目光突然梗住。
只见一阵微风拂过,掠起树上的苍翠树叶,露出藏在深处那枚,往枝头缠了丝线的同心结,明晃晃的在三人眼皮子下,悠悠飘落。
原来将同心结绑在树上的这般奇思妙想不止谢鸳一人想到。
事实胜于雄辩。
“那行吧,”谢鸳妥协,摊开双手,“如果回头同心结掉了,麻烦小师傅帮我扔上去。”
小沙弥闭眼,合掌道:“阿弥陀佛。”
谢鸳和沈浮白下山之前,又去了白马寺最为灵验的许愿池许愿。
谢鸳站在青石护栏外,握着沈浮白给的铜板,闭眼许愿,然后将铜板丢进池中,转头,等沈浮白睁开眼,好奇问道:“你许了什么愿?”
沈浮白道:“我愿公主所求,皆能圆满。”
“不,”谢鸳义正严词地纠正,浅浅笑道:“是愿我们,都会圆满。”
.
云雾散尽,天地明亮,一缕晨光落照在京城上空时,一匹马驮着两个人出现在城门中央。
今日皇太女出征,长街两侧人头攒动,排了十里长队,全是自发前来相送皇太女的百姓,众人看见马背上越来越近的两个人,面露惊异,等看清马背上的人后又随之兴奋、激动。
“公主,是公主。”
“后面还有一人,是......”
“是沈太傅。”
“他们怎么一起从城外回来了。”
“你傻呀,公主和沈太傅天作之合,早晨一起出去散散步,理之当然。”
......
人声像沸水骤然沸腾,你言我语,听得面色向来波澜不惊的沈浮白都微微红了耳朵。
谢鸳勒马停下,等着顾家一行队伍从城里出来。
就在这时,沈浮白跃身下马,正要悄然隐匿,却被谢鸳出声叫住,他顿了顿,转身回去。
谢鸳高坐马背,沉静的眉眼染上金光,艳丽夺目,她唇边挂着隐隐笑意,勾手道:“你过来。”
沈浮白往前两步,走到她面前,仰头看她时,突觉眼前一暗,唇上有温热的气息贴了上来。
大庭广众之下,谢鸳弯下腰,毫不避讳地亲在他唇上,莹亮的眸弯弯,笑道:“沈郎,等本宫回来娶你。”
沈浮白还未回神,铺天盖地的欢呼声骤然将他淹没。
其中有好事者大声嚷道:“殿下,我们能来喝喜酒吗!”
“喝喜酒,喝喜酒。”
附和声越来越大,一片喜气洋洋。
谢鸳抬手在空中压了压,众人立刻噤声,便听见少女轻灵的嗓音说:
“等本宫得胜归来,取得佳郎,定在府上设宴,请你们所有人吃喜酒。”
“那我等便等殿下凯旋而归。”有人大声喊道。
“凯旋,凯旋......”
众人欢送声中,顾家军一行兵马从长街尽头出现,队伍后方是来送行的太子等人。
谢鸳隔着人潮,与谢润嘉遥遥相望。
两人对视片刻,谢润嘉温润地笑了笑,高喊:“九妹,孤在京城等你凯旋。”
谢鸳轻轻颔首,抬眼却看见陆九承骑马从远处飞奔而来。
“殿下,还好赶上了,送你一程。”
谢鸳失笑,想了想又说:“陆九承,我记得你。”
陆九承挑眉,灿烂笑道:“殿下记得我什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我是说,”谢鸳目光柔光地看着他,道:“你在牢狱说的话,我想起来了。”
“你......”陆九承一愣,不敢置信,“你记起那朵野花了?”
谢鸳点头,“对。”
闻言,陆九承的喜悦瞬间漫布全身,局促地捏紧手,问道:“公主何时记起来的?”
谢鸳狡黠地眨眼,答道:“等我从关外回来再告诉你。”
陆九承脸色略微变红,沉默片刻,又问:“公主为什么......记得我?”
难得看他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谢鸳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悠悠说道:“毕竟被我救了还不识好歹的人你是唯一一个。”
“咳咳。”陆九承尴尬地握手成拳,挡到嘴边,含糊咳嗽两声。
“行了,”谢鸳微笑,握紧缰绳,双腿夹住马腹,说道:“我得走了。”
陆九承看着她,点头,“好。”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后方的人,低声说:“沈浮白,照顾好她。”
沈浮白颔首,拍了怕马屁股,跟在谢鸳身后,往灰茫茫的城外而去。
一行兵马队伍浩浩荡荡地消失在众人眼前。
沈浮白和谢鸳在乡野外分道扬镳,孑然一身,踽踽独行,不过行至半路,他忽然策马回头。
另一边,谢鸳无声无息地落到车马队伍后方,转头同雨棠低语两句,便调转马头方向,往另一条路疾驰而去。
马蹄阵阵,尘土飞扬,片刻之后,谢鸳在渺无人烟的小道上,与沈浮白相遇。
她眼前骤亮,明白他也是在途中折返回来。
两人对视,不觉一笑,身下的马儿念念不舍凑近,轻嗅对方。
谢鸳望着他,直言说道:“我有东西忘记送你了。”
沈浮白说:“我有话要和公主说。”
“我先,”谢鸳娇嗔地瞪了他一眼,然后从怀中拿出虎符递去,“此去关外,沿路凶险,即便慕南枝会遣人助你,但有了它,你可调遣途中所遇所有军营将士。”
沈浮白一愣,“那你怎么办?”
谢鸳露出微笑,“你忘了,我身负顾家血脉,亦能调令所有顾家兵。”
日光熨烫着土地,映亮两人明澈的眼眸,相视片刻,两人都明白不能再耽搁下去。
离别之际,沈浮白低低唤她,“谢鸳,你说要吃最甜的桃子,是我失信了,明年,我一定挑选最甜的桃子送你。”
他的神情柔软而温柔。
谢鸳怔忡,没想到沈浮白还记得这个,鬼使神差,想起合阳吃过的那颗桃子,虽不知是谁托少年送她,但那桃的鲜甜似乎还留在心间。
于是她说:“不然明年买丑桃吧,长得越丑或许吃起来越甜也说不定。”
沈浮白宠溺笑道:“公主说得对,是我狭隘了。”
他一开口,谢鸳心中无端怪异,“你知道我们要来?”
小沙弥微笑道:“玄寂师叔不久前传信回来,今日会有贵客登门。”
谢鸳和沈浮白相视一眼,问道:“他认识我?”
小沙弥道:“不知。”
谢鸳又问:“玄寂长什么样子?”
小沙弥答:“施主认为佛长什么样,玄寂师叔便是什么样子。”
“故弄玄虚,”谢鸳眉间微蹙,想到什么,转头悄声问沈浮白,“你见过玄寂,他长什么样?”
沈浮白察觉到小沙弥的古怪,在她耳边低语,“神清骨秀,朗目疏眉,白净年少。”
谢鸳一怔,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一想,却又想不起来,便玩笑说道:“玄寂说你和佛有缘,将来你不会皈依佛门吧?”
沈浮白无奈笑道:“我不信这些。”
见惯生死,都说佛普度众生,世上仍多的是为苦难挣扎求活的弱小。
“真巧,”谢鸳浓眉微挑,“我也不信。”
与沈浮白目光相接,她忍不住笑,又扭过头,一本正经地说:"小师傅,你们这儿的神树灵吗?"
“此树是玄寂师叔亲手所种,”小沙弥坦然说道:“只要是真正的有情人,在树上挂上同心结,往后生生世世都会相遇。”
寺里钟声响起,古沉厚重的嗡鸣,苍凉地回荡在山寺里,久久不息。
“施主,请随贫僧来。”
小沙弥立掌行礼,转身走进寺庙。
谢鸳和沈浮白,提步跟了进去。
远处飞檐上悬空的铜铃,像是被谁摇响了,泠泠轻响。
寺庙里的檀香阵阵拂面来,谢鸳觉得味道有些熟悉,隐约在哪里闻过,不过寺庙里都是这些香火烟气,并不足为奇,很快把这点异样抛之脑后。
“到了。”
小沙弥停下脚步。
谢鸳跟随他的目光,望向远处的神树。
高大繁茂,枝叶纷披,昨夜雨水滋润,更显得葱蔚洇润,与常树相比,更壮绿鲜活些,别的并无什么神处。
小沙弥合掌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还请各取下一缕头发,编进同心结中。”
谢鸳低头,看见桌案上的托盘中,放着一把剪子和几根红色棉带,诧异地问:“还要自己编?”
小沙弥道:“事必躬亲,方显心诚。”
“好吧,”谢鸳拿起剪子,咔嚓一声,剪下她和沈浮白的头发,放进托盘中,然后理所当然地说:“他心灵手巧,我负责剪发,都是亲手参与,没有不妥吧?”
小沙弥点头,“施主所言,并无不妥。”
谢鸳一笑,嘟囔了句,“算是有点人性。”
要是非得让她也编织,恐怕一半是同心结,另一半就是四不像。
沈浮白知道她在想什么,低低笑一声,顺从地拿起棉带开始编织同心结。
谢鸳看了片刻,觉得无趣,继而抬头继续打量神树,忽然问小沙弥:“你们白马寺久负盛名,每日来求良缘的有情人怕是踏破了门槛,这树怎么挂得住?”
小沙弥道:“施主何不上前看看?”
谢鸳孤疑,往前走了几步,站在树下仰头看,惊愕道:“怎会如此?”
只见巨大一棵树上,挂上的同心结寥寥无几。
小沙弥微微一笑,“施主请看。”
谢鸳道:“什么?”
话音未落,便看见头顶的一枚同心结忽然掉下来,落在脚下。
小沙弥的声音淡淡响起,“这便是有缘无分,若是无缘,同心结就算挂上了也挂不住的。”
这时,旁边的沈浮白编织好了同心结,走到谢鸳身旁,递过去说:“公主来挂吧。”
谢鸳毫不含糊,拿起往神树上用力一扔。
同心结就如蹁跹的蝴蝶,稳稳飞上枝头,挂住不动。
见状,谢鸳满意扬唇,笑道:“沈郎与我,缘深情重。”
“小师傅,”不待说完,她转身朝小沙弥道:“你们有梯子吗?”
小沙弥一愣,问:“施主要梯子作甚?”
“自然是爬上去绑紧些,”谢鸳眨了眨眼,一派认真地说:“我又不傻,同心结轻飘飘挂在树上,风一吹就掉下来了,所以用绳子捆住,结实。”
小沙弥:......
“施主不用担心。”
“求良缘的人又不是你,你当然不担——”谢鸳的目光突然梗住。
只见一阵微风拂过,掠起树上的苍翠树叶,露出藏在深处那枚,往枝头缠了丝线的同心结,明晃晃的在三人眼皮子下,悠悠飘落。
原来将同心结绑在树上的这般奇思妙想不止谢鸳一人想到。
事实胜于雄辩。
“那行吧,”谢鸳妥协,摊开双手,“如果回头同心结掉了,麻烦小师傅帮我扔上去。”
小沙弥闭眼,合掌道:“阿弥陀佛。”
谢鸳和沈浮白下山之前,又去了白马寺最为灵验的许愿池许愿。
谢鸳站在青石护栏外,握着沈浮白给的铜板,闭眼许愿,然后将铜板丢进池中,转头,等沈浮白睁开眼,好奇问道:“你许了什么愿?”
沈浮白道:“我愿公主所求,皆能圆满。”
“不,”谢鸳义正严词地纠正,浅浅笑道:“是愿我们,都会圆满。”
.
云雾散尽,天地明亮,一缕晨光落照在京城上空时,一匹马驮着两个人出现在城门中央。
今日皇太女出征,长街两侧人头攒动,排了十里长队,全是自发前来相送皇太女的百姓,众人看见马背上越来越近的两个人,面露惊异,等看清马背上的人后又随之兴奋、激动。
“公主,是公主。”
“后面还有一人,是......”
“是沈太傅。”
“他们怎么一起从城外回来了。”
“你傻呀,公主和沈太傅天作之合,早晨一起出去散散步,理之当然。”
......
人声像沸水骤然沸腾,你言我语,听得面色向来波澜不惊的沈浮白都微微红了耳朵。
谢鸳勒马停下,等着顾家一行队伍从城里出来。
就在这时,沈浮白跃身下马,正要悄然隐匿,却被谢鸳出声叫住,他顿了顿,转身回去。
谢鸳高坐马背,沉静的眉眼染上金光,艳丽夺目,她唇边挂着隐隐笑意,勾手道:“你过来。”
沈浮白往前两步,走到她面前,仰头看她时,突觉眼前一暗,唇上有温热的气息贴了上来。
大庭广众之下,谢鸳弯下腰,毫不避讳地亲在他唇上,莹亮的眸弯弯,笑道:“沈郎,等本宫回来娶你。”
沈浮白还未回神,铺天盖地的欢呼声骤然将他淹没。
其中有好事者大声嚷道:“殿下,我们能来喝喜酒吗!”
“喝喜酒,喝喜酒。”
附和声越来越大,一片喜气洋洋。
谢鸳抬手在空中压了压,众人立刻噤声,便听见少女轻灵的嗓音说:
“等本宫得胜归来,取得佳郎,定在府上设宴,请你们所有人吃喜酒。”
“那我等便等殿下凯旋而归。”有人大声喊道。
“凯旋,凯旋......”
众人欢送声中,顾家军一行兵马从长街尽头出现,队伍后方是来送行的太子等人。
谢鸳隔着人潮,与谢润嘉遥遥相望。
两人对视片刻,谢润嘉温润地笑了笑,高喊:“九妹,孤在京城等你凯旋。”
谢鸳轻轻颔首,抬眼却看见陆九承骑马从远处飞奔而来。
“殿下,还好赶上了,送你一程。”
谢鸳失笑,想了想又说:“陆九承,我记得你。”
陆九承挑眉,灿烂笑道:“殿下记得我什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我是说,”谢鸳目光柔光地看着他,道:“你在牢狱说的话,我想起来了。”
“你......”陆九承一愣,不敢置信,“你记起那朵野花了?”
谢鸳点头,“对。”
闻言,陆九承的喜悦瞬间漫布全身,局促地捏紧手,问道:“公主何时记起来的?”
谢鸳狡黠地眨眼,答道:“等我从关外回来再告诉你。”
陆九承脸色略微变红,沉默片刻,又问:“公主为什么......记得我?”
难得看他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谢鸳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悠悠说道:“毕竟被我救了还不识好歹的人你是唯一一个。”
“咳咳。”陆九承尴尬地握手成拳,挡到嘴边,含糊咳嗽两声。
“行了,”谢鸳微笑,握紧缰绳,双腿夹住马腹,说道:“我得走了。”
陆九承看着她,点头,“好。”
说完,他的目光转向后方的人,低声说:“沈浮白,照顾好她。”
沈浮白颔首,拍了怕马屁股,跟在谢鸳身后,往灰茫茫的城外而去。
一行兵马队伍浩浩荡荡地消失在众人眼前。
沈浮白和谢鸳在乡野外分道扬镳,孑然一身,踽踽独行,不过行至半路,他忽然策马回头。
另一边,谢鸳无声无息地落到车马队伍后方,转头同雨棠低语两句,便调转马头方向,往另一条路疾驰而去。
马蹄阵阵,尘土飞扬,片刻之后,谢鸳在渺无人烟的小道上,与沈浮白相遇。
她眼前骤亮,明白他也是在途中折返回来。
两人对视,不觉一笑,身下的马儿念念不舍凑近,轻嗅对方。
谢鸳望着他,直言说道:“我有东西忘记送你了。”
沈浮白说:“我有话要和公主说。”
“我先,”谢鸳娇嗔地瞪了他一眼,然后从怀中拿出虎符递去,“此去关外,沿路凶险,即便慕南枝会遣人助你,但有了它,你可调遣途中所遇所有军营将士。”
沈浮白一愣,“那你怎么办?”
谢鸳露出微笑,“你忘了,我身负顾家血脉,亦能调令所有顾家兵。”
日光熨烫着土地,映亮两人明澈的眼眸,相视片刻,两人都明白不能再耽搁下去。
离别之际,沈浮白低低唤她,“谢鸳,你说要吃最甜的桃子,是我失信了,明年,我一定挑选最甜的桃子送你。”
他的神情柔软而温柔。
谢鸳怔忡,没想到沈浮白还记得这个,鬼使神差,想起合阳吃过的那颗桃子,虽不知是谁托少年送她,但那桃的鲜甜似乎还留在心间。
于是她说:“不然明年买丑桃吧,长得越丑或许吃起来越甜也说不定。”
沈浮白宠溺笑道:“公主说得对,是我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