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又昕很快得到答案,原来是新摊位开张,前三天所有东西都打九折。
所以原价是三块钱一个。
金市物价本就偏高,市面上的煎蛋差不多都是这个价。
糖醋荷包蛋刚出锅,就被排在队伍前面的几人买光。
看架势很受欢迎。
陈又昕拎着炒饭坐到边上的位置,闻着不断从餐车方向飘来的香味,忍不住拿出手机给谭瑶发了条消息,托她帮忙买个糖醋荷包蛋。
收到谭瑶回复的OK表情包,陈又昕放下手机,视线不自觉往餐车方向飘,手上动作不停,回过神才发现自己把炒饭打开了。
出来前她们和领导打过招呼,觅食时间有限,按理说是不应该在外面吃的。
很快,谭瑶拎着东西走过来,见陈又昕一副正要开吃的架势,果断坐到她旁边:“肚子好饿啊,我们直接在这吃吧。”
她先把装着糖醋荷包蛋的小碗摆在两人中间,再打开装着面条的盒盖。
陈又昕见状也不好再解释什么,主动打开装着荷包蛋的小碗盖子,然后把钱转了过去。
碗里的糖醋荷包蛋共有两个,显然是谭瑶也给自己买了一个。
“这家店里的东西真的好香啊,我刚刚点单的时候好纠结,又想吃牛杂又想吃牛腩。还有这个蛋,出锅就没了,弄得我好奇死了。”谭瑶抽出筷子,从小碗里夹出一个荷包蛋,迫不及待咬下一大口。
“这个蛋好好吃啊!”
陈又昕刚夹起荷包蛋就听到旁边响起惊叹声。
她扭过头,看到谭瑶仅用三口就解决了整个荷包蛋。
微鼓的腮帮和愉悦的表情都像是在述说嘴里的食物有多美味。
担心酱汁滴到身上,陈又昕单手按住领口,脖颈微微前伸,咬下一口荷包蛋,瞳孔瞬间放大。
微甜和微酸的口感交替相融,刚出锅的荷包蛋表皮还带着丝丝的焦香,牙齿穿过表皮过后是软滑的触感。
想要把蛋煎出这种口感,火候和时间的把控至关重要,如果在当下基础上多煎几秒,整个蛋的口感就会变得干硬。
煎蛋的时机把控固然重要,但这道菜的灵魂却是包裹在外面的酱汁。
稠度适中,正正好挂在煎蛋表面,酸甜之间还带着点酱油的咸香,更奇妙的三种味道没有产生任何冲突,反而和协的衬出了蛋香。
这荷包蛋好吃到有些离谱!
陈又昕不舍地将最后一口蛋放进嘴里,转头想提议再买两个蛋,就看见谭瑶单手捧着脸颊,神态比吃蛋的时候还要惊艳。
“又昕,你快尝尝这个面条,真的绝了!”谭瑶拿过装荷包蛋的小碗,夹了两大筷子面条进去,还不忘往碗里夹两块牛腩,“这个牛腩也好好吃。”
两人关系好,经常互相分享美食,陈又昕也不客气,把小碗拿到面前,先夹了块牛腩放进嘴里。
数秒后,四只眼睛视线相交,眸光中闪烁着浓烈光芒,嘴角齐齐扬起。
“我要发个朋友圈!”谭瑶找了个漂亮的角度,拍照后发布朋友圈,用词十分夸张。
‘这大概就是神仙级别的美味了吧。’
陈又昕第一个点赞,并附上认同的评论。
很快刷到这条朋友圈的人都在好奇哪家的面条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还有看饿了的同事求带。
谭瑶把价格回复在评论里,原本热闹的评论区瞬间陷入沉默。
几秒后,部门群里炸开了锅,老板的发小带头艾特,控诉加班辛苦,要求请客吃宵夜。
同事们纷纷附和,还贴上了谭瑶朋友圈里的图片,指名要这家的神仙面条。
经过数十条艾特,老板终于败下阵来,在群里转账210块,并艾特陈又昕和谭瑶帮忙打包。
陈又昕默默窥屏,直至看到老板的艾特后倒吸了口凉气。
性格内敛的她在这么一群胆大包天的人里显得格格不入。
这时,收到艾特的谭瑶在群里回复到:OK。对了老板,这家新店开张前三天打九折,不过她们家的糖醋荷包蛋也超超超好吃,所以我决定把剩下的钱都用来买蛋,就不找零给你了啊。
老板还没回话,群里就出现整齐划一的排列队形,一水的‘同意’过后才出现老板的六个省略号。
即便不在现场,也能想象出老板此刻的表情有多么丰富,陈又昕没忍住笑出了声,坚定地给谭瑶竖起了大拇哥。
随后默默盖上了蛋炒饭的盒盖。
老板难得请一次客,她不能辜负这份心意,蛋炒饭还是留到明天吃吧。
随后司晚接到了今晚最大的单,七碗番茄牛腩拌面加七个糖醋荷包蛋。
煮面的工作交给司慧,她则负责开火煎蛋。
一碗酱汁配八个荷包蛋,是司晚经过调整后得出的最合适比例。
原本司晚只是想为生滚牛肉汤面搭个配菜,没想到糖醋荷包蛋比预想中还要受欢迎,经过确认,今天备货的两板鸡蛋只剩下六个。
司晚实话实说:“不好意思,鸡蛋只剩下六个了。”
陈又昕忙道:“那我就要六个。”
排在后面的人一听就急了:“不会吧老板,现在还不到九点,怎么鸡蛋就卖完了?明天能不能多备些货,我明天带朋友来吃。”
司慧轻声细语插话:“是这样的,糖醋荷包蛋每天限量六十个,太多的话我们这边也做不过来。”
煎一个蛋容易,但不停煎却不容易,司慧全程看在眼里,知道司晚有多么辛苦,受欢迎能赚钱虽然是好事,但也不能过度。
或许是因为六十个数量听起来还挺多,刚刚说话的人只是遗憾叹了口气,就欣然接受了限量的结果。
没吃过的人不知道味道,他们本就是冲着面来的,暂时还没有对一个荷包蛋产生什么执念。
事实上司晚也没打算加量,煎蛋、转锅、翻炒都是体力活,不限量的话她可撑不下去。
司慧应该是担心她逞强,所以才抢先宣布限量。
凤爪一如既往早早售罄,回头客很多,后续还有人来问。
虽然错过这些客户有点遗憾,但每天五十斤已经是极限,再增加量她们处理不过来,身体也会吃不消。
来买面条的人数明显比昨天多,即便多备出二十份的量,收摊的时间也和昨天差不多。
要是扣去高峰期煎蛋那些功夫,到家的时间还能提早半个小时。
搬运东西的声音吵醒了睡眠中的虞舟,他披了件薄薄外套从卧室走出来,帮忙把东西往屋里拿。
全部搬完,司晚走到厨房想拿瓶冰水喝,打开冰箱就看见里面放着盆脱了骨的凤爪。
“这么晚了别喝冰的。”虞舟走进来,拿起烧水壶往杯里倒水,“这水已经放凉了,来喝这个。”
司晚接过杯子,指了指冰箱:“爸,里面的凤爪是你弄的。”
虞舟又拿了个杯子倒水:“我看新闻的时候顺手弄的,大概十斤的量,用剪刀的话三两下就好了。”
司晚哑然,她觉得给凤爪脱骨可麻烦了,要不然也不会把重量定死在十斤,而且还是脱骨前的十斤。
不过转念一想,从她们离开到回来,近六个小时处理十斤凤爪真累不着。
真不愧是家里的掌勺大厨,动手能力就是强,司晚笑眯眯道:“爸,要不咱明天脱个15斤?”
对上司晚信赖的眼神,虞舟欣然点头:“没问题。”
转眼就来到摆摊的第三天。
白天有虞舟帮忙看锅,司晚的休息时间也跟着增加,足够的睡眠让她的精神充沛。
老时间出门,停好餐车,东西还没摆开就有客人找了过来。
……
在整个部门的起哄下,老板掏了腰包请吃夜宵,陈又昕和谭瑶把打包好的牛腩拌面带回公司,结果不出所料大获好评,有的人吃过后念念不忘,隔天上班就到处找人约饭。
约饭地点自然是昨天那家神仙面条摊子。
公司手头上的工程催的紧,整个部门又加了半个多小时的班,离开公司的时候已经七点多。陈又昕和谭瑶带着两个同事,不紧不慢往尾摊方向走。
他们到的时候,全白显眼的餐车前排了两列队伍,每列都有七八个人。
四人感叹了句生意真好,急忙排到队伍后面。
“糖醋荷包蛋是什么?我昨天来的时候没看到啊!”前头忽然传来惊呼。
“好像每天限量60个,你昨天没看到的话就是卖完了。”
“你们看鸡蛋好像没剩下几个了。”
“不会吧,现在才七点多,60个就卖完了?”
听到糖醋荷包蛋卖完,陈又昕心里咯噔一下。
昨天她们快九点来买的时候还有,怎么今天卖的这么快!
“就是那家,肉多,味道好,跟老板说一声她还给你加面,不好吃你打我。”一个男生领着另一个男生走到队伍后面。
“有那么夸张吗?荷包蛋不都那个味,能有多好吃。”几个女生有说有笑进入队伍。
带着朋友排队的画面不断出现。
陈又昕收回视线,看到了前面的两个同事。
说起来她们也算是带着朋友过来关顾……
刹那间她好像明白了什么。
遇到好吃的,他们会下意识向身边的人分享,寻求认同。站在个人角度来看,这是很自然且寻常的事情。
然而现实中独立的个体并不只有他们,其他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好东西谁能不爱,一传十,十传百,聚集过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按照这个趋势,别说糖醋荷包蛋,以后能不能买到面都难说。
“采购部的老刘让我发张照片给他,别说这位置还挺好找,走到最后就是。”同事拿起手机,兴致勃勃对着小餐车拍照,“嘿嘿,我让他下次请供货商吃饭就来这,又省餐费又有面儿。”
他的语气听着嘚瑟十足。
看穿一切的陈又昕默默移开视线,不愿打击同事的一片好心。
按照你这安利速度,供货商怕是没机会吃到喽。
所以原价是三块钱一个。
金市物价本就偏高,市面上的煎蛋差不多都是这个价。
糖醋荷包蛋刚出锅,就被排在队伍前面的几人买光。
看架势很受欢迎。
陈又昕拎着炒饭坐到边上的位置,闻着不断从餐车方向飘来的香味,忍不住拿出手机给谭瑶发了条消息,托她帮忙买个糖醋荷包蛋。
收到谭瑶回复的OK表情包,陈又昕放下手机,视线不自觉往餐车方向飘,手上动作不停,回过神才发现自己把炒饭打开了。
出来前她们和领导打过招呼,觅食时间有限,按理说是不应该在外面吃的。
很快,谭瑶拎着东西走过来,见陈又昕一副正要开吃的架势,果断坐到她旁边:“肚子好饿啊,我们直接在这吃吧。”
她先把装着糖醋荷包蛋的小碗摆在两人中间,再打开装着面条的盒盖。
陈又昕见状也不好再解释什么,主动打开装着荷包蛋的小碗盖子,然后把钱转了过去。
碗里的糖醋荷包蛋共有两个,显然是谭瑶也给自己买了一个。
“这家店里的东西真的好香啊,我刚刚点单的时候好纠结,又想吃牛杂又想吃牛腩。还有这个蛋,出锅就没了,弄得我好奇死了。”谭瑶抽出筷子,从小碗里夹出一个荷包蛋,迫不及待咬下一大口。
“这个蛋好好吃啊!”
陈又昕刚夹起荷包蛋就听到旁边响起惊叹声。
她扭过头,看到谭瑶仅用三口就解决了整个荷包蛋。
微鼓的腮帮和愉悦的表情都像是在述说嘴里的食物有多美味。
担心酱汁滴到身上,陈又昕单手按住领口,脖颈微微前伸,咬下一口荷包蛋,瞳孔瞬间放大。
微甜和微酸的口感交替相融,刚出锅的荷包蛋表皮还带着丝丝的焦香,牙齿穿过表皮过后是软滑的触感。
想要把蛋煎出这种口感,火候和时间的把控至关重要,如果在当下基础上多煎几秒,整个蛋的口感就会变得干硬。
煎蛋的时机把控固然重要,但这道菜的灵魂却是包裹在外面的酱汁。
稠度适中,正正好挂在煎蛋表面,酸甜之间还带着点酱油的咸香,更奇妙的三种味道没有产生任何冲突,反而和协的衬出了蛋香。
这荷包蛋好吃到有些离谱!
陈又昕不舍地将最后一口蛋放进嘴里,转头想提议再买两个蛋,就看见谭瑶单手捧着脸颊,神态比吃蛋的时候还要惊艳。
“又昕,你快尝尝这个面条,真的绝了!”谭瑶拿过装荷包蛋的小碗,夹了两大筷子面条进去,还不忘往碗里夹两块牛腩,“这个牛腩也好好吃。”
两人关系好,经常互相分享美食,陈又昕也不客气,把小碗拿到面前,先夹了块牛腩放进嘴里。
数秒后,四只眼睛视线相交,眸光中闪烁着浓烈光芒,嘴角齐齐扬起。
“我要发个朋友圈!”谭瑶找了个漂亮的角度,拍照后发布朋友圈,用词十分夸张。
‘这大概就是神仙级别的美味了吧。’
陈又昕第一个点赞,并附上认同的评论。
很快刷到这条朋友圈的人都在好奇哪家的面条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还有看饿了的同事求带。
谭瑶把价格回复在评论里,原本热闹的评论区瞬间陷入沉默。
几秒后,部门群里炸开了锅,老板的发小带头艾特,控诉加班辛苦,要求请客吃宵夜。
同事们纷纷附和,还贴上了谭瑶朋友圈里的图片,指名要这家的神仙面条。
经过数十条艾特,老板终于败下阵来,在群里转账210块,并艾特陈又昕和谭瑶帮忙打包。
陈又昕默默窥屏,直至看到老板的艾特后倒吸了口凉气。
性格内敛的她在这么一群胆大包天的人里显得格格不入。
这时,收到艾特的谭瑶在群里回复到:OK。对了老板,这家新店开张前三天打九折,不过她们家的糖醋荷包蛋也超超超好吃,所以我决定把剩下的钱都用来买蛋,就不找零给你了啊。
老板还没回话,群里就出现整齐划一的排列队形,一水的‘同意’过后才出现老板的六个省略号。
即便不在现场,也能想象出老板此刻的表情有多么丰富,陈又昕没忍住笑出了声,坚定地给谭瑶竖起了大拇哥。
随后默默盖上了蛋炒饭的盒盖。
老板难得请一次客,她不能辜负这份心意,蛋炒饭还是留到明天吃吧。
随后司晚接到了今晚最大的单,七碗番茄牛腩拌面加七个糖醋荷包蛋。
煮面的工作交给司慧,她则负责开火煎蛋。
一碗酱汁配八个荷包蛋,是司晚经过调整后得出的最合适比例。
原本司晚只是想为生滚牛肉汤面搭个配菜,没想到糖醋荷包蛋比预想中还要受欢迎,经过确认,今天备货的两板鸡蛋只剩下六个。
司晚实话实说:“不好意思,鸡蛋只剩下六个了。”
陈又昕忙道:“那我就要六个。”
排在后面的人一听就急了:“不会吧老板,现在还不到九点,怎么鸡蛋就卖完了?明天能不能多备些货,我明天带朋友来吃。”
司慧轻声细语插话:“是这样的,糖醋荷包蛋每天限量六十个,太多的话我们这边也做不过来。”
煎一个蛋容易,但不停煎却不容易,司慧全程看在眼里,知道司晚有多么辛苦,受欢迎能赚钱虽然是好事,但也不能过度。
或许是因为六十个数量听起来还挺多,刚刚说话的人只是遗憾叹了口气,就欣然接受了限量的结果。
没吃过的人不知道味道,他们本就是冲着面来的,暂时还没有对一个荷包蛋产生什么执念。
事实上司晚也没打算加量,煎蛋、转锅、翻炒都是体力活,不限量的话她可撑不下去。
司慧应该是担心她逞强,所以才抢先宣布限量。
凤爪一如既往早早售罄,回头客很多,后续还有人来问。
虽然错过这些客户有点遗憾,但每天五十斤已经是极限,再增加量她们处理不过来,身体也会吃不消。
来买面条的人数明显比昨天多,即便多备出二十份的量,收摊的时间也和昨天差不多。
要是扣去高峰期煎蛋那些功夫,到家的时间还能提早半个小时。
搬运东西的声音吵醒了睡眠中的虞舟,他披了件薄薄外套从卧室走出来,帮忙把东西往屋里拿。
全部搬完,司晚走到厨房想拿瓶冰水喝,打开冰箱就看见里面放着盆脱了骨的凤爪。
“这么晚了别喝冰的。”虞舟走进来,拿起烧水壶往杯里倒水,“这水已经放凉了,来喝这个。”
司晚接过杯子,指了指冰箱:“爸,里面的凤爪是你弄的。”
虞舟又拿了个杯子倒水:“我看新闻的时候顺手弄的,大概十斤的量,用剪刀的话三两下就好了。”
司晚哑然,她觉得给凤爪脱骨可麻烦了,要不然也不会把重量定死在十斤,而且还是脱骨前的十斤。
不过转念一想,从她们离开到回来,近六个小时处理十斤凤爪真累不着。
真不愧是家里的掌勺大厨,动手能力就是强,司晚笑眯眯道:“爸,要不咱明天脱个15斤?”
对上司晚信赖的眼神,虞舟欣然点头:“没问题。”
转眼就来到摆摊的第三天。
白天有虞舟帮忙看锅,司晚的休息时间也跟着增加,足够的睡眠让她的精神充沛。
老时间出门,停好餐车,东西还没摆开就有客人找了过来。
……
在整个部门的起哄下,老板掏了腰包请吃夜宵,陈又昕和谭瑶把打包好的牛腩拌面带回公司,结果不出所料大获好评,有的人吃过后念念不忘,隔天上班就到处找人约饭。
约饭地点自然是昨天那家神仙面条摊子。
公司手头上的工程催的紧,整个部门又加了半个多小时的班,离开公司的时候已经七点多。陈又昕和谭瑶带着两个同事,不紧不慢往尾摊方向走。
他们到的时候,全白显眼的餐车前排了两列队伍,每列都有七八个人。
四人感叹了句生意真好,急忙排到队伍后面。
“糖醋荷包蛋是什么?我昨天来的时候没看到啊!”前头忽然传来惊呼。
“好像每天限量60个,你昨天没看到的话就是卖完了。”
“你们看鸡蛋好像没剩下几个了。”
“不会吧,现在才七点多,60个就卖完了?”
听到糖醋荷包蛋卖完,陈又昕心里咯噔一下。
昨天她们快九点来买的时候还有,怎么今天卖的这么快!
“就是那家,肉多,味道好,跟老板说一声她还给你加面,不好吃你打我。”一个男生领着另一个男生走到队伍后面。
“有那么夸张吗?荷包蛋不都那个味,能有多好吃。”几个女生有说有笑进入队伍。
带着朋友排队的画面不断出现。
陈又昕收回视线,看到了前面的两个同事。
说起来她们也算是带着朋友过来关顾……
刹那间她好像明白了什么。
遇到好吃的,他们会下意识向身边的人分享,寻求认同。站在个人角度来看,这是很自然且寻常的事情。
然而现实中独立的个体并不只有他们,其他人也会做同样的事情。
好东西谁能不爱,一传十,十传百,聚集过来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按照这个趋势,别说糖醋荷包蛋,以后能不能买到面都难说。
“采购部的老刘让我发张照片给他,别说这位置还挺好找,走到最后就是。”同事拿起手机,兴致勃勃对着小餐车拍照,“嘿嘿,我让他下次请供货商吃饭就来这,又省餐费又有面儿。”
他的语气听着嘚瑟十足。
看穿一切的陈又昕默默移开视线,不愿打击同事的一片好心。
按照你这安利速度,供货商怕是没机会吃到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