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提到了米饭,邓雅突然有些馋肉汁拌饭的味道,她提出想单买碗番茄牛腩回家。
司晚没有拒绝,让她到餐车前去找大老板帮忙打包。
单卖番茄牛腩的话就得斤数称重,邓雅大气要了一百块钱。
先是三斤脱骨凤爪,又是三碗面,加上现在打包的牛腩,即便打上九折,夫妻俩这次也消费了三百多块。
付款的时候邓雅连眼皮都没眨,还直呼好划算。
对于不差钱的人来说,三百多块不过是日常消费的一道菜而已。
人家豪气照顾生意,司慧也很懂做人,该收钱就收,打包时总是多装些量,利益情谊都照顾到,两边心里都舒坦。
司晚看在眼里,心里明白,这份人情世故也适合司慧来做。
送走夫妻俩,宋清宜也准备要走。
她破天荒给出评价:“今天的面很好吃。”
司晚高兴地笑了。
宋清宜总是冷冷淡淡,所有想法都藏在心里,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直白表述,没有划清界限。
司慧见状走了过来:“要不要打包份牛腩回去?放在冰箱里,明天还可以吃。”
这是她今天和宋清宜说的第一句话,底气还有些不足。
宋清宜看了她一眼,没有应声,只是摇摇头。
态度虽然疏离,但却没有无视。
目送她离开,司慧的嘴角不自禁扬起,原本不安的情绪舒缓下来。
“老板,再给我打包碗牛腩拌面。”刚刚吃完一碗面的客人走回餐车前,他的声音引回了所有人的思绪。
司晚走回餐车忙活起来。
司慧转身去收拾桌上的碗。
桌子虽然不是她们摊位固定所有,但及时清理干净能增加落座的几率。
先前炒的四道菜还剩下不少,倒不是不好吃,而是司晚肉舀得太多,宋清宜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吃不完七个碗里的食物。
司慧边收边觉得遗憾,要是刚刚没来那么多客人,她们母女三人就可以坐在一块吃顿饭了。
不远处,刚吃完最后一口面,正坐在位置上回味的男人手机突然响了,他接通后边走边说:“出去吃饭?我刚刚在外面吃完了晚饭,路上遇到家新开的牛肉面,味道挺不错的,你下次来试试……”
看似寻常的一通电话,实则是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播。未来的日子里,每一次朋友圈的分享朋友间的交谈,都能将信息传递,积累口碑。
晚上七点到九点是这条街的客流高峰,这两个小时也是今晚最忙碌的时候,面条出餐快,司晚的手也基本就没停过。
相比之下,其余时间段就空闲许多。
今天是首次出摊,司晚备的量不多,十一点半就剩点肉渣了,粗略估计卖了有70碗,因为没有参照对比,她也不能确定这个数字是好是坏。
凤爪倒是九点多就销售一空,价格实惠是一方面,专程找过来的常客也给摊子带来了人气。
总结经验,60元每斤的脱骨凤爪卖的最快,问的人也多。
三种口味的面条,番茄牛腩拌面销量最好,生滚牛肉汤面受众偏窄。
大晚上吃宵夜或犒劳自己,肯定会首选口味重点的食物,这点司晚早就有所预料,所以也就只准备了十几碗牛骨汤的量。
收拾好东西回到家,司慧迫不及待查看今天的收益,加加减减过后,顿时疲惫全无,她压低音量:“我们今天差不多赚了一千四,还是在打九折的情况下。”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一天内赚到以千打头的钱。除了惊喜,还有满满的成就感。
司晚的内心没什么波动,她当厨神那会儿,单是出场费就能开到百万,对她而言日入斗金就是日常,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高兴归高兴,但手头上的活还得干完。
就歇了喝口水的功夫,母女俩再次忙碌起来。
司慧负责清洗锅碗瓢盆,司晚则去给凤爪脱骨,好在中午已经处理好大半,剩下的工作轻松很多。
所有工作结束,母女俩一点多才躺上床。
早上五点多,司晚被闹钟叫醒,简单收拾过后拉着小推车去市场买肉。
司慧今天要去接虞舟出院,所以不跟她出门。
牛腩、牛杂、牛骨汤全部需要时间炖煮,灶上开着火,司晚也不敢睡死,只能让熊宝设置十几个闹钟,再搬把凳子坐在厨房外面守着。
司慧和虞舟回来的很早,一进门就看见靠在椅子上强撑着的司晚。
莫名的酸涩涌上心头,司慧心疼道:“晚晚,你快去房间休息,我来看火。”
虞舟眼中带着疚意:“我来看火,你们都去休息,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做的。”
作为家里的主厨,虞舟在做菜方面经验丰富,母女俩都对他很放心。
司晚困的不行,交代好注意事项和关火时间就回房间休息了。
这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司慧醒的早,把预定的面条都拿了回来。
听到动静,正在处理凤爪的司慧从厨房走出来:“晚晚,你昨天说的鸡蛋我也买回来了,买了两板,一共60个。”
司晚看过去,桌上摆着两板捆扎好的鸡蛋。
“行,今天出摊的时候带过去。”司晚扫一圈没看到虞舟,“我爸呢?”
司慧朝厨房方向拱了下:“在里面给爪子剪指甲。”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点事情正好活动身体”。
虞舟现在的身体状况就是需要静养,不能干重活,像以前那样到工厂上班,或搬运货物是绝对不可以的。
今天出门的时间和昨天差不多,虞舟还帮忙搬了两趟东西。
虽然他嘴上没说,但自从在医院清醒后就一直非常自责,把意外的责任揽在身上,这几个月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家里减轻负担。
司晚推搡着让他休息:“爸,晚上早点睡,别等我们,明天我还要你帮忙看锅呢。”
想到回到家时司晚靠在椅背上昏昏欲睡的模样,虞舟坚定点头。
现在的他更应该养好精神,在白天发挥作用,这样才是对妻子和女儿的最大支持。
餐车开到摊位,照例先把东西准备好。
葱花刚切到一半,就有客人上门。
现在还不到饭点,这个时间点找过来的很可能是回头客。
果然不出所料,这位先前加过群,因为今天要请朋友吃晚饭,专程过来买凤爪。
送走今天的头位顾客,很快就迎来了第二位、第三位,竟全都是冲着凤爪来的。
转眼就过去一个小时,凤爪陆陆续续卖了近三分之一,面条那边却还没有开张。
想着头天打过样,隔天的生意肯定差不了,司晚今天信心满满提高了二十份左右的备货,昨天这个点已经卖出去好几份面,两相对比过后,司慧不由得有些心焦。
司晚瞧出她的不安,笑着宽慰道:“别担心,饭点还没到,这会儿人都在路上。”
她的话宛如开了光,不过五分钟,餐车前就来了好几个人。
“老板,给我打包份牛腩拌面,我胃口大,能多给点量吗?”
“老板,昨天吃过你家的面,我晚上睡觉都在惦记着,为了省点钱再吃一碗,今天午饭都没吃。所以我点牛腩拌面,你可以送我两块萝卜吗?”
“那我说我早饭钱也省了下来,可不可以多要两块萝卜?”
点餐的声音逐渐变多,司晚手套一戴,正式进入忙碌时间。
陈又昕和谭瑶是同事,今天部门加班,她们又错过晚饭,两人饿得实在受不了,于是结伴到公司外面觅食。
她们就职的公司规模小,位置也偏僻,过条马路就是大排档一条街,平日里老板请客,夜宵加餐都会选择这里。
陈又昕比较果断,直奔经常吃的摊子,打包了份蛋炒饭。
谭瑶有选择困难症,在琳琅满目的美食摊子里挑花了眼。
陈又昕早已习以为常,陪着她一路挑挑选选,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街尾。
二人目光同时被一辆餐车吸引。
崭新的餐车外观显眼,就像是精装修过的饭店,让人的下意识觉得里面的东西很昂贵。
餐车前排了十几个人,边上的长桌上也坐了好几个人,这样热闹的场面几乎很难出现在街尾的摊位。
谭瑶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拉着陈又昕朝餐车走去。
餐车上挂着显眼的小板子,看到价格,陈又昕凑到谭瑶耳边小声道:“这家面要30块一碗,有点贵啊。”
谭瑶犹豫片刻,还是选择走到队伍后面:“可是这家味道好香啊,我想尝尝。你要吗?”
老远她们就闻到空气中飘散的浓郁香味,也是被这股味道吸引才一路走到最后。
陈又昕举起手里的炒饭:“我就不要了,不能浪费。”
说完,她指了指边上的餐桌,示意自己到那边等。
没走几步,一声“滋啦”声吸引了她得注意。
陈又昕回过头,就看见扎着丸子头,大半张脸被口罩遮住的年轻女人正往大铁锅里打蛋。
她的手指莹白纤长,握着鸡蛋的时候微微曲起,就好像正在展示别致的艺术品。磕蛋的动作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由她做起来就是特别好看。
“滋啦”声再次响起,陈又昕往前走了几步,站在餐车侧边停住,从这个角度正好能看清铁锅里的情况。
略厚的温油上正煎着鸡蛋,随着油温加热,蛋白逐渐凝固成型,锅铲一翻,上下颠倒,露出煎至金黄的蛋面。
两面煎黄,成型的荷包蛋被舀至旁边的不锈钢盘里,好几个摞在一起,看着跟小山似的。
这时候老板倒出了锅里多余的油,再把煎好的荷包蛋全倒进锅里,然后顺着锅边缘浇上提前调制好的酱汁。
很快,锅内咕噜咕噜冒起泡,阵阵酸香飘出,老板轻轻翻动锅铲,转眼所有荷包蛋都挂上了酱汁。
这是糖醋荷包蛋?
陈又昕瞳孔轻轻颤动。
“老板,你这荷包蛋多少钱一个?”队伍中有人问道。
“今天两块七一个。”
陈又昕因愉悦颤动的眼眸中染上大大的疑问。
这怎么还有零有整?
司晚没有拒绝,让她到餐车前去找大老板帮忙打包。
单卖番茄牛腩的话就得斤数称重,邓雅大气要了一百块钱。
先是三斤脱骨凤爪,又是三碗面,加上现在打包的牛腩,即便打上九折,夫妻俩这次也消费了三百多块。
付款的时候邓雅连眼皮都没眨,还直呼好划算。
对于不差钱的人来说,三百多块不过是日常消费的一道菜而已。
人家豪气照顾生意,司慧也很懂做人,该收钱就收,打包时总是多装些量,利益情谊都照顾到,两边心里都舒坦。
司晚看在眼里,心里明白,这份人情世故也适合司慧来做。
送走夫妻俩,宋清宜也准备要走。
她破天荒给出评价:“今天的面很好吃。”
司晚高兴地笑了。
宋清宜总是冷冷淡淡,所有想法都藏在心里,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直白表述,没有划清界限。
司慧见状走了过来:“要不要打包份牛腩回去?放在冰箱里,明天还可以吃。”
这是她今天和宋清宜说的第一句话,底气还有些不足。
宋清宜看了她一眼,没有应声,只是摇摇头。
态度虽然疏离,但却没有无视。
目送她离开,司慧的嘴角不自禁扬起,原本不安的情绪舒缓下来。
“老板,再给我打包碗牛腩拌面。”刚刚吃完一碗面的客人走回餐车前,他的声音引回了所有人的思绪。
司晚走回餐车忙活起来。
司慧转身去收拾桌上的碗。
桌子虽然不是她们摊位固定所有,但及时清理干净能增加落座的几率。
先前炒的四道菜还剩下不少,倒不是不好吃,而是司晚肉舀得太多,宋清宜一个人再怎么努力也吃不完七个碗里的食物。
司慧边收边觉得遗憾,要是刚刚没来那么多客人,她们母女三人就可以坐在一块吃顿饭了。
不远处,刚吃完最后一口面,正坐在位置上回味的男人手机突然响了,他接通后边走边说:“出去吃饭?我刚刚在外面吃完了晚饭,路上遇到家新开的牛肉面,味道挺不错的,你下次来试试……”
看似寻常的一通电话,实则是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播。未来的日子里,每一次朋友圈的分享朋友间的交谈,都能将信息传递,积累口碑。
晚上七点到九点是这条街的客流高峰,这两个小时也是今晚最忙碌的时候,面条出餐快,司晚的手也基本就没停过。
相比之下,其余时间段就空闲许多。
今天是首次出摊,司晚备的量不多,十一点半就剩点肉渣了,粗略估计卖了有70碗,因为没有参照对比,她也不能确定这个数字是好是坏。
凤爪倒是九点多就销售一空,价格实惠是一方面,专程找过来的常客也给摊子带来了人气。
总结经验,60元每斤的脱骨凤爪卖的最快,问的人也多。
三种口味的面条,番茄牛腩拌面销量最好,生滚牛肉汤面受众偏窄。
大晚上吃宵夜或犒劳自己,肯定会首选口味重点的食物,这点司晚早就有所预料,所以也就只准备了十几碗牛骨汤的量。
收拾好东西回到家,司慧迫不及待查看今天的收益,加加减减过后,顿时疲惫全无,她压低音量:“我们今天差不多赚了一千四,还是在打九折的情况下。”
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一天内赚到以千打头的钱。除了惊喜,还有满满的成就感。
司晚的内心没什么波动,她当厨神那会儿,单是出场费就能开到百万,对她而言日入斗金就是日常,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高兴归高兴,但手头上的活还得干完。
就歇了喝口水的功夫,母女俩再次忙碌起来。
司慧负责清洗锅碗瓢盆,司晚则去给凤爪脱骨,好在中午已经处理好大半,剩下的工作轻松很多。
所有工作结束,母女俩一点多才躺上床。
早上五点多,司晚被闹钟叫醒,简单收拾过后拉着小推车去市场买肉。
司慧今天要去接虞舟出院,所以不跟她出门。
牛腩、牛杂、牛骨汤全部需要时间炖煮,灶上开着火,司晚也不敢睡死,只能让熊宝设置十几个闹钟,再搬把凳子坐在厨房外面守着。
司慧和虞舟回来的很早,一进门就看见靠在椅子上强撑着的司晚。
莫名的酸涩涌上心头,司慧心疼道:“晚晚,你快去房间休息,我来看火。”
虞舟眼中带着疚意:“我来看火,你们都去休息,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做的。”
作为家里的主厨,虞舟在做菜方面经验丰富,母女俩都对他很放心。
司晚困的不行,交代好注意事项和关火时间就回房间休息了。
这一觉睡到下午三点,司慧醒的早,把预定的面条都拿了回来。
听到动静,正在处理凤爪的司慧从厨房走出来:“晚晚,你昨天说的鸡蛋我也买回来了,买了两板,一共60个。”
司晚看过去,桌上摆着两板捆扎好的鸡蛋。
“行,今天出摊的时候带过去。”司晚扫一圈没看到虞舟,“我爸呢?”
司慧朝厨房方向拱了下:“在里面给爪子剪指甲。”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点事情正好活动身体”。
虞舟现在的身体状况就是需要静养,不能干重活,像以前那样到工厂上班,或搬运货物是绝对不可以的。
今天出门的时间和昨天差不多,虞舟还帮忙搬了两趟东西。
虽然他嘴上没说,但自从在医院清醒后就一直非常自责,把意外的责任揽在身上,这几个月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给家里减轻负担。
司晚推搡着让他休息:“爸,晚上早点睡,别等我们,明天我还要你帮忙看锅呢。”
想到回到家时司晚靠在椅背上昏昏欲睡的模样,虞舟坚定点头。
现在的他更应该养好精神,在白天发挥作用,这样才是对妻子和女儿的最大支持。
餐车开到摊位,照例先把东西准备好。
葱花刚切到一半,就有客人上门。
现在还不到饭点,这个时间点找过来的很可能是回头客。
果然不出所料,这位先前加过群,因为今天要请朋友吃晚饭,专程过来买凤爪。
送走今天的头位顾客,很快就迎来了第二位、第三位,竟全都是冲着凤爪来的。
转眼就过去一个小时,凤爪陆陆续续卖了近三分之一,面条那边却还没有开张。
想着头天打过样,隔天的生意肯定差不了,司晚今天信心满满提高了二十份左右的备货,昨天这个点已经卖出去好几份面,两相对比过后,司慧不由得有些心焦。
司晚瞧出她的不安,笑着宽慰道:“别担心,饭点还没到,这会儿人都在路上。”
她的话宛如开了光,不过五分钟,餐车前就来了好几个人。
“老板,给我打包份牛腩拌面,我胃口大,能多给点量吗?”
“老板,昨天吃过你家的面,我晚上睡觉都在惦记着,为了省点钱再吃一碗,今天午饭都没吃。所以我点牛腩拌面,你可以送我两块萝卜吗?”
“那我说我早饭钱也省了下来,可不可以多要两块萝卜?”
点餐的声音逐渐变多,司晚手套一戴,正式进入忙碌时间。
陈又昕和谭瑶是同事,今天部门加班,她们又错过晚饭,两人饿得实在受不了,于是结伴到公司外面觅食。
她们就职的公司规模小,位置也偏僻,过条马路就是大排档一条街,平日里老板请客,夜宵加餐都会选择这里。
陈又昕比较果断,直奔经常吃的摊子,打包了份蛋炒饭。
谭瑶有选择困难症,在琳琅满目的美食摊子里挑花了眼。
陈又昕早已习以为常,陪着她一路挑挑选选,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街尾。
二人目光同时被一辆餐车吸引。
崭新的餐车外观显眼,就像是精装修过的饭店,让人的下意识觉得里面的东西很昂贵。
餐车前排了十几个人,边上的长桌上也坐了好几个人,这样热闹的场面几乎很难出现在街尾的摊位。
谭瑶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拉着陈又昕朝餐车走去。
餐车上挂着显眼的小板子,看到价格,陈又昕凑到谭瑶耳边小声道:“这家面要30块一碗,有点贵啊。”
谭瑶犹豫片刻,还是选择走到队伍后面:“可是这家味道好香啊,我想尝尝。你要吗?”
老远她们就闻到空气中飘散的浓郁香味,也是被这股味道吸引才一路走到最后。
陈又昕举起手里的炒饭:“我就不要了,不能浪费。”
说完,她指了指边上的餐桌,示意自己到那边等。
没走几步,一声“滋啦”声吸引了她得注意。
陈又昕回过头,就看见扎着丸子头,大半张脸被口罩遮住的年轻女人正往大铁锅里打蛋。
她的手指莹白纤长,握着鸡蛋的时候微微曲起,就好像正在展示别致的艺术品。磕蛋的动作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但由她做起来就是特别好看。
“滋啦”声再次响起,陈又昕往前走了几步,站在餐车侧边停住,从这个角度正好能看清铁锅里的情况。
略厚的温油上正煎着鸡蛋,随着油温加热,蛋白逐渐凝固成型,锅铲一翻,上下颠倒,露出煎至金黄的蛋面。
两面煎黄,成型的荷包蛋被舀至旁边的不锈钢盘里,好几个摞在一起,看着跟小山似的。
这时候老板倒出了锅里多余的油,再把煎好的荷包蛋全倒进锅里,然后顺着锅边缘浇上提前调制好的酱汁。
很快,锅内咕噜咕噜冒起泡,阵阵酸香飘出,老板轻轻翻动锅铲,转眼所有荷包蛋都挂上了酱汁。
这是糖醋荷包蛋?
陈又昕瞳孔轻轻颤动。
“老板,你这荷包蛋多少钱一个?”队伍中有人问道。
“今天两块七一个。”
陈又昕因愉悦颤动的眼眸中染上大大的疑问。
这怎么还有零有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