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李小妹你把早饭吃完,妈妈带你去张妈妈家找澄澄哥哥玩。”于明明对这个四岁的小姑完全没办法。
李小妹磨磨蹭蹭的坐在桌子上,拿鸡蛋咬了一口嘟囔道:“好干好干,我要喝牛奶。”
“牛奶不是在桌子上吗?自己拿?”于明明头也不抬的说道,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最难搞。
“太远了,够不着,妈妈给我拿。”
于明明瞟了一眼,牛奶只需要小姑娘站起来,小姑娘偷懒不愿意站起来就撒娇:“妈妈我最爱你,帮我拿一下吧。”看看,这些10后的小孩子,心思怎么就那么多,听听这爱也太廉价了,拿下牛奶就变成最爱的人。
现代社会通货膨胀太厉害,这几年物价不停的飞升也就算了,楼下早餐店的小面从维持多年的3元,这几年一下就涨到10元,没想到连感情也通货膨胀的如此厉害,天天可以收到无数个亲,无数个爱你。
小姑娘喝了一口牛奶提出要求:“去张妈妈家,我要带上我的袋鼠包包,还要穿艾莎公主裙。”
“我的小公主,大冬天谁会穿纱纱裙,太冷了。”于明明抹着刘小妹的头发温柔的说道。
李小妹可不管于明明说什么,一直撒娇:“怎么不可以,我就要穿纱纱裙,就要穿纱纱裙。”
好说歹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于明明终于和李小妹达成协议,不穿纱纱裙,但是要带公主皇冠,李小妹还要求必须穿那件粉色上面有米奇的毛毛大衣。
于明明子在客户面前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论是婉转还是直接总能拒绝掉,但是面对李小妹她就只能丢盔弃甲。
磨磨蹭蹭好长时间,两人终于出门,滴滴司机还没到,站在小区门口,腊月的风像小刀子一样刮过来,于明明系了系裹在刘小妹身上的围巾,只见她只露出个圆溜溜的眼睛乖巧的说道:“妈妈去澄澄哥哥家不带东西吗?”
“带什么东西?”于明明不知道她的小脑袋瓜里又在想什么。
“你不是说去别人家要有礼貌。”
“对呀,你等会去张妈妈家就要乖一点知道吗?不能和澄澄哥哥抢玩具。”
“我不会和澄澄哥哥抢玩具的,我就想给带礼物给澄澄哥哥。”
于明明就知道有后招等着自己,:“你打算带什么给澄澄哥哥。”
“澄澄哥哥最喜欢吃好利来那个奥利奥芝士蛋糕,我们给他买那个好不好?”
于明明看手机上显示司机离这里还有段距离,又看了看旁边的好利来糕点店,在心里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妈妈澄澄哥哥喜欢奥利奥的,妈妈,妈妈快来看,这个粉色的蛋糕好漂亮,我都没吃过,妈妈你过来看嘛,妈妈······。”
于明明对李小妹这种行为进行了反击:“好伐,今天是给澄澄哥哥带礼物,不是给李小妹带礼物。”
李小妹默默的低下了头没有说话一幅小可怜的样子,于明明准备结账时,刘小妹抬起头圆溜溜的大眼睛水汪汪的望着她:“妈妈,难道我就没有礼物吗?”泫然欲泣,这神情都可以去争夺奥斯卡了。于明明只得默默的又拿起粉色芝士蛋糕。
张露一早就等在小区门口,见于明明牵着李小妹下车,便高兴的走了过去:“马上过年了,你去哪里出差呀。”
“去阳城,估计两天就能回来,只有麻烦你照顾一下。”
“你和我说这些,对了,叔叔的伤不要紧吧?”
“哎,医生说只是扭伤了,在家修养一段时间就好,我让他来沪城,但他的社保在老家,来这边医院要自己花钱,他舍不得花钱,只能妈妈回家照顾他。我现在工作又暂时走不开,头疼。”
“没事,李小妹这几天就由我带着,正好跟澄澄做个伴。”
“那我走了,对了,你过年打算回老家吗?”
“王峰的爸妈今年早早就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我这边学校也停课了,等王峰他们那边放假了。”
于明明坐在车上看着张露牵着李小妹进入小区,李小妹背着袋鼠包包一摇一晃身影消失在眼前。
这次出差开始,于明明在考虑要不要换一个工作,爸爸这次扭伤了腰,妈妈回老家一时半会也没法过来,自己的工作需要频繁的出差,总不能把刘小妹老让张露来照顾,更何况爸爸妈妈年纪大了,爸爸一个人在老家身边没有人照顾,万一有什么事情该怎么办。因为自己的原因,父母一大把年纪还跟着操心。还有沪城的房子太小了,如果父母过来,住房也是一大难题,于明明不禁有些泄气,自己一直非常努力,好像依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起码跟不上上涨的房价,就算卖了现在的房子,也没办法轻松换一个大一点的居所,前路突然迷茫起来,于明明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努力,可是现在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这些努力毫无用处?生活一直都是忙碌的,结婚、生小孩、工作、离婚每一天不在忙碌中,生活被琐碎的事情填满,没有任何空隙让她思考,冬日的一个早晨,突然脑海里开始有了自我怀疑的念头,可是马上压制自己不能去多想,可是这个念头就想大草原上的地鼠,从不同的洞口冒出。
这十年是社会中很多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明明感受到随着万物互联、信息爆炸,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自己清晰的感觉到接触的客户,为了向更多向预期客户营销自己的产品,通过从业者制造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广告人因此而受益,也因此被反噬,这意味着,传统的营销和宣传方式已经不再具备曾经的效果和价值——大众对此已经麻木不仁了,从业者的价值与不再被认可,由此很多人离开这个行业,犹如潮汐变化。
想起当初自己和李旭亮在因为微博传播的案例讨论过的未来是不是越来越多人不依赖于权威的意见(广告, 名人代言, 专业评论等), 而来自于身边的人的意见,我们可以从更值得我们信任的人身上得到更可信的意见, 而今天这一切早已变成事实,李旭亮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毅然放弃广告创意了转去媒介平台。当时李旭亮告诉自己广告创意将会越来越不重要,尤其以文字传播,在注意力争夺中一定处于弱势。可是自己了,苏月行他虽然走了,自己却一直是他的学生,“big idea”的理念也就成为摆脱不了的倔强,想来当初对他说不要反抗趋势,又何尝不是在劝解自己。
过年前的最后一个出差,于明明既担心李小妹又担心远在江城的爸爸,事业上的瓶颈对自己选择的怀疑,这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一直持续到见大学好友。
毕业十来年,大家各自奔天涯,苏玲玲当年回家当了公务员,老公现在是本地国企的一个小领导,如今在这个城市活的悠闲又自在,用她的话说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就搞定。看着她现在岁月静好的模样,怎么也没法联想到她以前在寝室里追剧,追小说、追帅哥的疯狂模样,两人聊起来,苏玲玲果然变得只有外貌,不知道怎么又感叹苏月行是她现实生活见过的最像校园王子男孩,花痴的本性暴露无疑。
于明明笑着说:“你老公有没有见过你这花痴的模样?”
苏玲玲摆摆手:“别提他了,整个一中年男性,看着他喝酒应酬的大肚子,就想踢他几脚,继续聊帅哥。”猛然想起什么,支吾道:“对了,最近又个很火的音乐节目你有没有看?”
“什么呀?”
“《少年游》里面全是一群小帅哥的音乐综艺。”
“我可不像某人那么花痴。”
“你没看呀,其实我觉得里面的音乐制作人言殊特别像他,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
于明明只得笑笑喝了一口水:“谁知道呀,下次我看看。”
对于后来苏月行的种种,于明明并没有提起过,当然参加于明明婚礼时,大学好友都心照不宣,没有任何人问起苏月行的消息。只不过后来谈起她和李奕明离婚,室友们却感叹普男也不一定靠谱。
苏玲玲开车送于明明回酒店的路上突然问道:“以后还打算结婚吗?”
于明明苦笑一下,思考了一会:“说实话,不知道,经历过婚姻,可能没有带给我美好的感受,所以我对此也没有任何期许。”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当初看小说电视剧太多了,带给我不切实际的想法,进入婚姻中,发现没有丝毫的浪漫,更多是忍让和付出,比如两人都要工作,可是所有人都默认该我带孩子,默认家务活都改我干,我需要为老公为孩子打点一切,不然我就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婆、一个不合格的妈妈,社会上好像自动把中年女性归为没有性别,没有需求,只需要围着老公孩子转,不再需要关注,不再需求浪漫、不再需要自我意识,说不好听的做一个只拉磨不吃草的驴子就行,浪漫、美丽、关注这些都是年轻女孩才有的需求,其他不说,单位的小伙子就自动把我们归纳为没有性别,在我们面前说话没有任何顾忌。”
“是呀,中年女性本来就是被隐身的一部分人,只是谁的妈妈,谁的老婆,有谁会喜欢青春年华消逝,没有梦幻又不好骗的中年女性了,都觉得我们只在乎现实,不需要关心,不需要爱情,而婚姻好像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枷锁。”于明明停下来想了想:“不知道这是我们群体的困境,还是我们这种太感性想太多女性才有的问题,也许可以问问李玉。”
“李玉,她研究生毕业后就出国了,现在是半个假洋鬼子了,日子过的好着了。”
“外人看到不一样,我也觉得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很好,由爱人有小孩,有不怎么忙的工作,在这个城市有地位,经济不差,轻松又自在,如果不是你的吐槽,哪知道有这么多不如意了。”
苏玲玲爬在方向盘抬起头说道:“也是,我看你在大城市,就感觉你精彩万分,你看你现在白领丽人的样子,打扮的时髦又精致。”说完两人都觉得好笑。
两人无奈的笑笑,进入生活的围城,为何大家都过成了一地鸡毛。
李小妹磨磨蹭蹭的坐在桌子上,拿鸡蛋咬了一口嘟囔道:“好干好干,我要喝牛奶。”
“牛奶不是在桌子上吗?自己拿?”于明明头也不抬的说道,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最难搞。
“太远了,够不着,妈妈给我拿。”
于明明瞟了一眼,牛奶只需要小姑娘站起来,小姑娘偷懒不愿意站起来就撒娇:“妈妈我最爱你,帮我拿一下吧。”看看,这些10后的小孩子,心思怎么就那么多,听听这爱也太廉价了,拿下牛奶就变成最爱的人。
现代社会通货膨胀太厉害,这几年物价不停的飞升也就算了,楼下早餐店的小面从维持多年的3元,这几年一下就涨到10元,没想到连感情也通货膨胀的如此厉害,天天可以收到无数个亲,无数个爱你。
小姑娘喝了一口牛奶提出要求:“去张妈妈家,我要带上我的袋鼠包包,还要穿艾莎公主裙。”
“我的小公主,大冬天谁会穿纱纱裙,太冷了。”于明明抹着刘小妹的头发温柔的说道。
李小妹可不管于明明说什么,一直撒娇:“怎么不可以,我就要穿纱纱裙,就要穿纱纱裙。”
好说歹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于明明终于和李小妹达成协议,不穿纱纱裙,但是要带公主皇冠,李小妹还要求必须穿那件粉色上面有米奇的毛毛大衣。
于明明子在客户面前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不论是婉转还是直接总能拒绝掉,但是面对李小妹她就只能丢盔弃甲。
磨磨蹭蹭好长时间,两人终于出门,滴滴司机还没到,站在小区门口,腊月的风像小刀子一样刮过来,于明明系了系裹在刘小妹身上的围巾,只见她只露出个圆溜溜的眼睛乖巧的说道:“妈妈去澄澄哥哥家不带东西吗?”
“带什么东西?”于明明不知道她的小脑袋瓜里又在想什么。
“你不是说去别人家要有礼貌。”
“对呀,你等会去张妈妈家就要乖一点知道吗?不能和澄澄哥哥抢玩具。”
“我不会和澄澄哥哥抢玩具的,我就想给带礼物给澄澄哥哥。”
于明明就知道有后招等着自己,:“你打算带什么给澄澄哥哥。”
“澄澄哥哥最喜欢吃好利来那个奥利奥芝士蛋糕,我们给他买那个好不好?”
于明明看手机上显示司机离这里还有段距离,又看了看旁边的好利来糕点店,在心里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妈妈澄澄哥哥喜欢奥利奥的,妈妈,妈妈快来看,这个粉色的蛋糕好漂亮,我都没吃过,妈妈你过来看嘛,妈妈······。”
于明明对李小妹这种行为进行了反击:“好伐,今天是给澄澄哥哥带礼物,不是给李小妹带礼物。”
李小妹默默的低下了头没有说话一幅小可怜的样子,于明明准备结账时,刘小妹抬起头圆溜溜的大眼睛水汪汪的望着她:“妈妈,难道我就没有礼物吗?”泫然欲泣,这神情都可以去争夺奥斯卡了。于明明只得默默的又拿起粉色芝士蛋糕。
张露一早就等在小区门口,见于明明牵着李小妹下车,便高兴的走了过去:“马上过年了,你去哪里出差呀。”
“去阳城,估计两天就能回来,只有麻烦你照顾一下。”
“你和我说这些,对了,叔叔的伤不要紧吧?”
“哎,医生说只是扭伤了,在家修养一段时间就好,我让他来沪城,但他的社保在老家,来这边医院要自己花钱,他舍不得花钱,只能妈妈回家照顾他。我现在工作又暂时走不开,头疼。”
“没事,李小妹这几天就由我带着,正好跟澄澄做个伴。”
“那我走了,对了,你过年打算回老家吗?”
“王峰的爸妈今年早早就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我这边学校也停课了,等王峰他们那边放假了。”
于明明坐在车上看着张露牵着李小妹进入小区,李小妹背着袋鼠包包一摇一晃身影消失在眼前。
这次出差开始,于明明在考虑要不要换一个工作,爸爸这次扭伤了腰,妈妈回老家一时半会也没法过来,自己的工作需要频繁的出差,总不能把刘小妹老让张露来照顾,更何况爸爸妈妈年纪大了,爸爸一个人在老家身边没有人照顾,万一有什么事情该怎么办。因为自己的原因,父母一大把年纪还跟着操心。还有沪城的房子太小了,如果父母过来,住房也是一大难题,于明明不禁有些泄气,自己一直非常努力,好像依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最起码跟不上上涨的房价,就算卖了现在的房子,也没办法轻松换一个大一点的居所,前路突然迷茫起来,于明明在这之前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努力,可是现在不由得怀疑自己是不是这些努力毫无用处?生活一直都是忙碌的,结婚、生小孩、工作、离婚每一天不在忙碌中,生活被琐碎的事情填满,没有任何空隙让她思考,冬日的一个早晨,突然脑海里开始有了自我怀疑的念头,可是马上压制自己不能去多想,可是这个念头就想大草原上的地鼠,从不同的洞口冒出。
这十年是社会中很多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于明明感受到随着万物互联、信息爆炸,现在已经变成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自己清晰的感觉到接触的客户,为了向更多向预期客户营销自己的产品,通过从业者制造了铺天盖地的广告,广告人因此而受益,也因此被反噬,这意味着,传统的营销和宣传方式已经不再具备曾经的效果和价值——大众对此已经麻木不仁了,从业者的价值与不再被认可,由此很多人离开这个行业,犹如潮汐变化。
想起当初自己和李旭亮在因为微博传播的案例讨论过的未来是不是越来越多人不依赖于权威的意见(广告, 名人代言, 专业评论等), 而来自于身边的人的意见,我们可以从更值得我们信任的人身上得到更可信的意见, 而今天这一切早已变成事实,李旭亮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毅然放弃广告创意了转去媒介平台。当时李旭亮告诉自己广告创意将会越来越不重要,尤其以文字传播,在注意力争夺中一定处于弱势。可是自己了,苏月行他虽然走了,自己却一直是他的学生,“big idea”的理念也就成为摆脱不了的倔强,想来当初对他说不要反抗趋势,又何尝不是在劝解自己。
过年前的最后一个出差,于明明既担心李小妹又担心远在江城的爸爸,事业上的瓶颈对自己选择的怀疑,这种茫然无措的感觉一直持续到见大学好友。
毕业十来年,大家各自奔天涯,苏玲玲当年回家当了公务员,老公现在是本地国企的一个小领导,如今在这个城市活的悠闲又自在,用她的话说有什么事情,一个电话就搞定。看着她现在岁月静好的模样,怎么也没法联想到她以前在寝室里追剧,追小说、追帅哥的疯狂模样,两人聊起来,苏玲玲果然变得只有外貌,不知道怎么又感叹苏月行是她现实生活见过的最像校园王子男孩,花痴的本性暴露无疑。
于明明笑着说:“你老公有没有见过你这花痴的模样?”
苏玲玲摆摆手:“别提他了,整个一中年男性,看着他喝酒应酬的大肚子,就想踢他几脚,继续聊帅哥。”猛然想起什么,支吾道:“对了,最近又个很火的音乐节目你有没有看?”
“什么呀?”
“《少年游》里面全是一群小帅哥的音乐综艺。”
“我可不像某人那么花痴。”
“你没看呀,其实我觉得里面的音乐制作人言殊特别像他,不知是不是同一个人。”
于明明只得笑笑喝了一口水:“谁知道呀,下次我看看。”
对于后来苏月行的种种,于明明并没有提起过,当然参加于明明婚礼时,大学好友都心照不宣,没有任何人问起苏月行的消息。只不过后来谈起她和李奕明离婚,室友们却感叹普男也不一定靠谱。
苏玲玲开车送于明明回酒店的路上突然问道:“以后还打算结婚吗?”
于明明苦笑一下,思考了一会:“说实话,不知道,经历过婚姻,可能没有带给我美好的感受,所以我对此也没有任何期许。”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当初看小说电视剧太多了,带给我不切实际的想法,进入婚姻中,发现没有丝毫的浪漫,更多是忍让和付出,比如两人都要工作,可是所有人都默认该我带孩子,默认家务活都改我干,我需要为老公为孩子打点一切,不然我就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婆、一个不合格的妈妈,社会上好像自动把中年女性归为没有性别,没有需求,只需要围着老公孩子转,不再需要关注,不再需求浪漫、不再需要自我意识,说不好听的做一个只拉磨不吃草的驴子就行,浪漫、美丽、关注这些都是年轻女孩才有的需求,其他不说,单位的小伙子就自动把我们归纳为没有性别,在我们面前说话没有任何顾忌。”
“是呀,中年女性本来就是被隐身的一部分人,只是谁的妈妈,谁的老婆,有谁会喜欢青春年华消逝,没有梦幻又不好骗的中年女性了,都觉得我们只在乎现实,不需要关心,不需要爱情,而婚姻好像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枷锁。”于明明停下来想了想:“不知道这是我们群体的困境,还是我们这种太感性想太多女性才有的问题,也许可以问问李玉。”
“李玉,她研究生毕业后就出国了,现在是半个假洋鬼子了,日子过的好着了。”
“外人看到不一样,我也觉得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很好,由爱人有小孩,有不怎么忙的工作,在这个城市有地位,经济不差,轻松又自在,如果不是你的吐槽,哪知道有这么多不如意了。”
苏玲玲爬在方向盘抬起头说道:“也是,我看你在大城市,就感觉你精彩万分,你看你现在白领丽人的样子,打扮的时髦又精致。”说完两人都觉得好笑。
两人无奈的笑笑,进入生活的围城,为何大家都过成了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