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荷一行人的日夜兼程下,不出几日便回到了京城。
在安置好冉骨后,楚荷回到楚府告诉楚父一路上的情况,恰好碰见了来送请柬的礼部小吏。楚父躺在病榻上翻开请柬时看见跨门而入的楚荷便指着请柬说。
“你回来的正是时候,过两天皇宫大宴,为边塞戍守的将领庆功,我这身体就不去了,你代我去吧。”
楚荷接过楚父递来的请柬,发开查看,宴会时间定在后天晚上,地点在皇宫中的庆元大殿。
“女儿知道了。还有您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好了,冉骨现在在别院休息。”
楚父垂目思虑少许,披上一旁的外衣,拄着手边的拐杖站起来。
“我去看一看他。”
楚荷见楚父勉强的起身,赶忙跑到楚父身旁搀扶。
“父亲自己还病着,而且我已经请了大夫帮冉骨看病,不用您亲自去了。”
可是楚父仍然执着前去。
别院中,冉骨刚把伤口包扎好,门就被推开来,楚父爽朗的声音传来。
“听说冉大人回来了,老夫特来拜访,没有唐突吧。”
说完眼睛瞟过桌上大夫刚开出的那张药方,好奇地看了起来眉中渐渐似有愁容。
“这大夫似乎用药过重了,我常年征战,久伤自成医,不如让我来给你重新把个脉?”
冉骨不知楚父此举为何,犹豫的将手递出去。楚父搭上脉后细细思索,而后提起笔将药房中几味药改了改。冉骨看过药方后确实感慨这些药改的的确对。
楚父将药方递给楚荷,吩咐她去快些把药抓出来,治好冉大人的病。楚荷面上答应了,实则心里对楚父这些天的反常尤为奇怪,特别是自从冉骨出现后。她装作出门抓药,实则在墙后床下躲好,听听他们到底要说什么。
不出意料,在自己出门后屋里的人都被楚父遣散出去。楚父才开口:
“其实不用楚荷对我说,单看脉象便知冉大人此行定是经历颇多,此番收获我相信也很多。”
冉骨以为楚父前来是为了知道自己此行收获,便将所见所闻尽数交代。
“下官此去确实查到不少东西,南藤王宫的旧址和记载,南府守将、和路途碰见的两波刺客,似乎在以不同的立场来阻止我探查南藤国的事。”
对恢复记忆的事情只字不言。
楚父默默的点点头。
“还有吗?”
正在回忆中的冉骨听到这句话突然抬头看向楚父,他望着自己的眼神里似乎已经明白了自己隐瞒的事情。
“没有了。”
楚父轻轻一笑,语重心长。
“冉大人应该不知道,我年轻的时候也去过南藤,机缘巧合下,我发现虽然南藤王族世代传习的蛊术很厉害,却对人体伤害很大,甚至减损寿命,因此南藤族人均不长寿。”
冉骨垂下的眼眸一转。
“那时我为救一南藤国人,废寝忘食研究医术,终于让我找到了解决之法,当时那个病人与冉大人同姓,单名月字。”
冉骨听到这里,心中震惊不已,神色略显慌乱,从未想过楚父就是就下冉月的那个医者。
楚父继续说道。
“刚才我把脉时,你的体内也有此病初愈的迹象。或许冉大人应该重新向我介绍你自己——南藤世子。”
冉骨不动声色地整理好情绪,故作轻松一笑。在窗下蹲着偷听的楚荷也未想到,父亲竟然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楚国公真是多虑了,不同的病因也会呈现相同的脉象,且我与南藤世子八竿子打不着,不必作此推测。”
楚国公也早料到他会否认,可是有一件事他是不会否认的,且一定会追查到底。
“就算老夫猜错了吧,那冉大人想知道南藤灭国时,失踪的冉月在哪里吗?”
就在前些天,冉骨冒着危险潜入南府就是为了找到那本医术,继而查清冉月如今在何处。
“不感兴趣,但楚国公如果愿意透露线索一二,将对下官所查南藤之事大有助益,下官愿倾全力报答。”
嘴硬心软!
窗外的楚荷亦听懂了冉骨心中切实地在意之情,不禁好奇这人到底是谁?她将耳朵更加靠近窗户。
楚父轻笑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一个空茶杯举到眼前端详,轻声道:
“在这里——”
下一秒手中的杯子被楚父扔出,将楚荷正偷听的的窗户砸破,露出刚好被抓包的楚荷。楚荷一从被发现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就立刻找了个现编的借口逃走,避免楚父后续的惩罚。
“父…父亲,女儿本想去抓药的,但是手中药方被风刮到了这里,我是碰巧、碰巧……要是没什么吩咐我就去抓药了。”
楚父对着落荒而逃的楚荷宠溺又无奈的叹了声气,独有冉骨疑惑不解。
“楚国公刚刚说,在哪里?”
可楚国公却拢了拢袖子、站起身来准备离去。
“我刚刚已经告诉你了。”
可冉骨并没有听到楚父说过什么,刚才到现在只有扔出去的那个茶杯碎裂的声音。
“楚国公……”
冉骨还想追出去继续问,可只见楚父伸手拦住他,让他止步,并向他露出一种他并不理解的复杂表情。
见楚父不想再多说,冉骨心中的疑惑更深。
不过这件事可以暂且搁下,冉骨此番回京还有一件事情要去做。没过多时,冉骨就出现在范府之前。
这件事还要从后多年前说起,那时听说了晋国与南藤难免一战的冉骨正在外游商,他几天不眠不休终于想到了以商止战的办法,便快马将此主意写成文书亲自送到京城,可到了京城冉骨才发现他根本没有门路将文书上呈朝廷,前去拜访的官员不是认为他是个骗子、就是不愿主动惹事上身。
在又一次被赶出某位大臣府外时,一身灰尘的冉骨碰倒了恰好乘车路过的范曾,彼时的范曾刚就任礼部,对朝中热议的战事也了解,且不仅了解,他在心中还有自己的盘算。
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将那几个将军一举除掉。
可是朝中对是否开战争执不下,让范曾很是烦恼。那时的范曾本不会对路过的冉骨多些留意,但在看了车外飞进来的一封书信后起了兴趣。
他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低头慌忙地寻找书信的冉骨,缓步下车。
“你是在找这个吗?”
听见声音抬头的冉骨看见了面前的范曾和他手里拿的书信,冉骨正要道谢将书信要回并道谢,却听到眼前人说:
“公子可是想要将此信上呈圣上?我愿帮你这个忙,公子只需回去等着好消息便可。”
本来冉骨并不相信范曾,所以四处打听,才知此官正直清廉,便信了他的话,返回南藤国。可没有等来所谓的好消息,却等来了晋国的十万大军。
当时记忆中的那人与如今眼前马上上下来的人样貌虽有稍些变化,却也被冉骨一眼认出。
原来是他。
冉骨本想上前抓住范曾问清楚,可见车上下来了另外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这是楚荷在南浔遇到的大师兄和小师妹。冉骨当然认得他们只是没想到竟在这里见到。
而戏班的大师兄和小师妹从未见过冉骨,也没看见他,只是忙着在和面前刚下车的范大人商量进京献曲的事情。
可是这等小事本不该轮到堂堂一礼部尚书亲自商谈。
冉骨看向从容不迫下车的范曾,想着他到底要做什么,只见范曾看见一旁的冉骨,竟一脸笑颜的将大师兄和小师妹引荐给冉骨。
“你们来的很巧,这位是负责调查南藤国旧事的晋国使者冉大人。”
闻言,两师兄妹对这位似乎位高权重的冉大人肃然起敬,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
范曾继续道。
“冉大人,这二位是我专程从南州接来的戏剧小生,请他们在两日后皇宫的庆功宴上准备一场表演。”
说完,范曾招呼门口小厮,将两位远客先带到府中休息,自己余下请冉骨到府中厅堂一叙。
“想必冉大人此行定有许多收获,不如入府一谈。”
冉骨抬眼,对视上范曾的眼睛,只觉得他言语和神情中满是试探,却又仿佛胜券在握。
而范曾正是这么想的,既然在冉骨回京路上刺杀失败,便另寻他法。早在陛下回京时,范曾便派出去探子,将这三人在外一路的行经都摸了个遍,自然也知道了冉骨在南浔毒害了戏班的老班主的事情。既然杀不掉他,就抓住他的把柄叫他闭嘴。
冉骨只一眼便大概明白了他的用意。
“入府便不必了,此次南下,范大人应该比我收获更多。那你可已经将戏班的事情告诉了陛下?”
“还未。”
“为何?”
范曾心中的目的很简单: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自己杀掉那个对多年前的屠城视而不见,却有脸面参加庆功宴的所谓劳苦功高的大将军。只要冉骨不妨碍自己,不必在这关头多生枝节。
“我有我要做的事,冉大人只要不妨碍我就好。不过冉大人不来府中做客,我便先回去了,庆功宴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说罢便转身回府。
在安置好冉骨后,楚荷回到楚府告诉楚父一路上的情况,恰好碰见了来送请柬的礼部小吏。楚父躺在病榻上翻开请柬时看见跨门而入的楚荷便指着请柬说。
“你回来的正是时候,过两天皇宫大宴,为边塞戍守的将领庆功,我这身体就不去了,你代我去吧。”
楚荷接过楚父递来的请柬,发开查看,宴会时间定在后天晚上,地点在皇宫中的庆元大殿。
“女儿知道了。还有您吩咐的事情已经办好了,冉骨现在在别院休息。”
楚父垂目思虑少许,披上一旁的外衣,拄着手边的拐杖站起来。
“我去看一看他。”
楚荷见楚父勉强的起身,赶忙跑到楚父身旁搀扶。
“父亲自己还病着,而且我已经请了大夫帮冉骨看病,不用您亲自去了。”
可是楚父仍然执着前去。
别院中,冉骨刚把伤口包扎好,门就被推开来,楚父爽朗的声音传来。
“听说冉大人回来了,老夫特来拜访,没有唐突吧。”
说完眼睛瞟过桌上大夫刚开出的那张药方,好奇地看了起来眉中渐渐似有愁容。
“这大夫似乎用药过重了,我常年征战,久伤自成医,不如让我来给你重新把个脉?”
冉骨不知楚父此举为何,犹豫的将手递出去。楚父搭上脉后细细思索,而后提起笔将药房中几味药改了改。冉骨看过药方后确实感慨这些药改的的确对。
楚父将药方递给楚荷,吩咐她去快些把药抓出来,治好冉大人的病。楚荷面上答应了,实则心里对楚父这些天的反常尤为奇怪,特别是自从冉骨出现后。她装作出门抓药,实则在墙后床下躲好,听听他们到底要说什么。
不出意料,在自己出门后屋里的人都被楚父遣散出去。楚父才开口:
“其实不用楚荷对我说,单看脉象便知冉大人此行定是经历颇多,此番收获我相信也很多。”
冉骨以为楚父前来是为了知道自己此行收获,便将所见所闻尽数交代。
“下官此去确实查到不少东西,南藤王宫的旧址和记载,南府守将、和路途碰见的两波刺客,似乎在以不同的立场来阻止我探查南藤国的事。”
对恢复记忆的事情只字不言。
楚父默默的点点头。
“还有吗?”
正在回忆中的冉骨听到这句话突然抬头看向楚父,他望着自己的眼神里似乎已经明白了自己隐瞒的事情。
“没有了。”
楚父轻轻一笑,语重心长。
“冉大人应该不知道,我年轻的时候也去过南藤,机缘巧合下,我发现虽然南藤王族世代传习的蛊术很厉害,却对人体伤害很大,甚至减损寿命,因此南藤族人均不长寿。”
冉骨垂下的眼眸一转。
“那时我为救一南藤国人,废寝忘食研究医术,终于让我找到了解决之法,当时那个病人与冉大人同姓,单名月字。”
冉骨听到这里,心中震惊不已,神色略显慌乱,从未想过楚父就是就下冉月的那个医者。
楚父继续说道。
“刚才我把脉时,你的体内也有此病初愈的迹象。或许冉大人应该重新向我介绍你自己——南藤世子。”
冉骨不动声色地整理好情绪,故作轻松一笑。在窗下蹲着偷听的楚荷也未想到,父亲竟然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
“楚国公真是多虑了,不同的病因也会呈现相同的脉象,且我与南藤世子八竿子打不着,不必作此推测。”
楚国公也早料到他会否认,可是有一件事他是不会否认的,且一定会追查到底。
“就算老夫猜错了吧,那冉大人想知道南藤灭国时,失踪的冉月在哪里吗?”
就在前些天,冉骨冒着危险潜入南府就是为了找到那本医术,继而查清冉月如今在何处。
“不感兴趣,但楚国公如果愿意透露线索一二,将对下官所查南藤之事大有助益,下官愿倾全力报答。”
嘴硬心软!
窗外的楚荷亦听懂了冉骨心中切实地在意之情,不禁好奇这人到底是谁?她将耳朵更加靠近窗户。
楚父轻笑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一个空茶杯举到眼前端详,轻声道:
“在这里——”
下一秒手中的杯子被楚父扔出,将楚荷正偷听的的窗户砸破,露出刚好被抓包的楚荷。楚荷一从被发现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就立刻找了个现编的借口逃走,避免楚父后续的惩罚。
“父…父亲,女儿本想去抓药的,但是手中药方被风刮到了这里,我是碰巧、碰巧……要是没什么吩咐我就去抓药了。”
楚父对着落荒而逃的楚荷宠溺又无奈的叹了声气,独有冉骨疑惑不解。
“楚国公刚刚说,在哪里?”
可楚国公却拢了拢袖子、站起身来准备离去。
“我刚刚已经告诉你了。”
可冉骨并没有听到楚父说过什么,刚才到现在只有扔出去的那个茶杯碎裂的声音。
“楚国公……”
冉骨还想追出去继续问,可只见楚父伸手拦住他,让他止步,并向他露出一种他并不理解的复杂表情。
见楚父不想再多说,冉骨心中的疑惑更深。
不过这件事可以暂且搁下,冉骨此番回京还有一件事情要去做。没过多时,冉骨就出现在范府之前。
这件事还要从后多年前说起,那时听说了晋国与南藤难免一战的冉骨正在外游商,他几天不眠不休终于想到了以商止战的办法,便快马将此主意写成文书亲自送到京城,可到了京城冉骨才发现他根本没有门路将文书上呈朝廷,前去拜访的官员不是认为他是个骗子、就是不愿主动惹事上身。
在又一次被赶出某位大臣府外时,一身灰尘的冉骨碰倒了恰好乘车路过的范曾,彼时的范曾刚就任礼部,对朝中热议的战事也了解,且不仅了解,他在心中还有自己的盘算。
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将那几个将军一举除掉。
可是朝中对是否开战争执不下,让范曾很是烦恼。那时的范曾本不会对路过的冉骨多些留意,但在看了车外飞进来的一封书信后起了兴趣。
他掀开车帘、看了一眼外面低头慌忙地寻找书信的冉骨,缓步下车。
“你是在找这个吗?”
听见声音抬头的冉骨看见了面前的范曾和他手里拿的书信,冉骨正要道谢将书信要回并道谢,却听到眼前人说:
“公子可是想要将此信上呈圣上?我愿帮你这个忙,公子只需回去等着好消息便可。”
本来冉骨并不相信范曾,所以四处打听,才知此官正直清廉,便信了他的话,返回南藤国。可没有等来所谓的好消息,却等来了晋国的十万大军。
当时记忆中的那人与如今眼前马上上下来的人样貌虽有稍些变化,却也被冉骨一眼认出。
原来是他。
冉骨本想上前抓住范曾问清楚,可见车上下来了另外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这是楚荷在南浔遇到的大师兄和小师妹。冉骨当然认得他们只是没想到竟在这里见到。
而戏班的大师兄和小师妹从未见过冉骨,也没看见他,只是忙着在和面前刚下车的范大人商量进京献曲的事情。
可是这等小事本不该轮到堂堂一礼部尚书亲自商谈。
冉骨看向从容不迫下车的范曾,想着他到底要做什么,只见范曾看见一旁的冉骨,竟一脸笑颜的将大师兄和小师妹引荐给冉骨。
“你们来的很巧,这位是负责调查南藤国旧事的晋国使者冉大人。”
闻言,两师兄妹对这位似乎位高权重的冉大人肃然起敬,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
范曾继续道。
“冉大人,这二位是我专程从南州接来的戏剧小生,请他们在两日后皇宫的庆功宴上准备一场表演。”
说完,范曾招呼门口小厮,将两位远客先带到府中休息,自己余下请冉骨到府中厅堂一叙。
“想必冉大人此行定有许多收获,不如入府一谈。”
冉骨抬眼,对视上范曾的眼睛,只觉得他言语和神情中满是试探,却又仿佛胜券在握。
而范曾正是这么想的,既然在冉骨回京路上刺杀失败,便另寻他法。早在陛下回京时,范曾便派出去探子,将这三人在外一路的行经都摸了个遍,自然也知道了冉骨在南浔毒害了戏班的老班主的事情。既然杀不掉他,就抓住他的把柄叫他闭嘴。
冉骨只一眼便大概明白了他的用意。
“入府便不必了,此次南下,范大人应该比我收获更多。那你可已经将戏班的事情告诉了陛下?”
“还未。”
“为何?”
范曾心中的目的很简单:无论是谁、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阻止自己杀掉那个对多年前的屠城视而不见,却有脸面参加庆功宴的所谓劳苦功高的大将军。只要冉骨不妨碍自己,不必在这关头多生枝节。
“我有我要做的事,冉大人只要不妨碍我就好。不过冉大人不来府中做客,我便先回去了,庆功宴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说罢便转身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