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处的冉骨身形一动,他没有想到守将已经猜到了自己的意图,只听那守将继续说。
“我听说你最近在查南藤国的事情,其实倒不必执着于过去,若是如今活的健康安逸,便也可糊里糊涂地的过吧……”
话还没说完,暗中的冉骨便已忍不住心中的怨恨与不甘:为何人人都要他放下!
“闭嘴!”
下一秒锋利的剑刃就悬在了守将的脖颈上,守将面对习以为常的性命威胁,心中波澜不惊。
“呦,冉大人愿意出来与我说话了?”
虽是怒不可遏,但是冉骨在面对曾经妹妹的救命恩人时却也恩怨分明,毕竟南藤国灭与守将没有干系。他将刚刚拔出的剑收起,绕开守将去推门。
“今日便当我从未来过。”
可是在开门准备趁夜潜回驿站的冉骨将一只脚踏出门槛后,身后却又传来守将一贯的吊儿郎当的声音:
“若我不愿当如何?”
冉骨不解的回头看向他,同时屋外传来稀疏的声音,一早就埋伏在守将屋外的一圈弓箭手将弦上的箭齐数发出。听到声响的冉骨连忙往旁边一闪躲在门后,只见刚刚站立的地方已被数十只箭射中。而桌旁的守将缓缓起身,抽出腰间的佩刀——
楚父在给守将的回信中已将事情阐明清楚,说冉骨如今失忆,若能隐瞒住南藤国的事情并趁机劝导他放弃对以前的调查,或许能让哀怨又遗憾的往事从此平息。可是守将并不这么认为,即使楚父对他有提携之恩,但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晋国的安宁。
任何潜在威胁都要尽早除掉,不管是谁!
“冉大人想必今日是特意绕开袁侍卫,如此甚好,这样就没人知道冉大人是死于本将军府中。”
守将眼底露出一丝狠意,抬眼看向冉骨,一如屋外吹进的寒风让人不禁一颤。
而在驿馆熟睡的袁远突然睁开眼睛,一想到冉骨今日奇怪的神情和举动让他心中不安,起身去看望冉骨。可是掀开床帐却发现被子下面笼盖的是几只错乱堆叠的枕头。
“完了!”
推测出冉骨极有可能瞒着自己独自去了南府,袁远回屋拿上配剑和腰牌,出了门直奔将军府。好不容易赶到南府却被门外的守卫拦住,说是将军已经休息不再见客,可是院内分明传来打斗的声音。袁远看了一眼不高的院墙,一跃而过。
此时寡不敌众的冉骨已经身受多伤,被押解在地上,守将正将刀高高挥下。
“将军且慢!”
匆忙赶到的袁远挡下守将的刀挡在冉骨面前,将腰牌拿给他看。那是陛下特地授予袁远的,可在紧急情况下亮出,见此牌如见天子。
“陛下留此人另有他用。”
可守将仍担心:“陛下可知他是谁?且将在外,军令……”
“将军!”
袁远打断守将的话,将令牌更加靠近守将, “可要慎言!且将军担心的陛下已然清楚,留此人另有他用。”
守将看着眼前的令牌和拿着令牌的袁远,又看了看地上的冉骨,踌躇许久,最终抬手示意将冉骨放开,放这两人出府。
袁远将重伤的冉骨扶上马,决定当晚就出城,以免有什么突然变故,他给冉骨简单包扎一下,两人一马出了城。冉骨虽重伤可依旧神智清醒,将刚刚的情况尽收眼底,心中有许多疑惑不解。
“陛下留我有何用?”
袁远不语。
“陛下清楚我以前,……失忆前的事情?”
袁远不语。
冉骨思绪万千,他以为,守将要杀自己是陛下命令的,可如今陛下却要救自己?
可就在冉骨细想缘由时,袁远却突然勒马停下,他好奇的探出头,看清楚了前路的情景。
漆黑的林间小路上,月光照下,树影婆娑,清楚可见前路整齐的站了一排人,约莫十几个,各个身穿黑衣头戴斗笠,将下半张脸蒙住,露出一双眼睛紧盯着袁远和冉骨。一看便是来者不善,难怪袁远会停下来,可如今冉骨重伤仅留袁远一人对付这些人恐怕不够,而且还不排除袁远是站在哪一边。想到这里,冉骨朝袁远看了一眼,而袁远则翻身下马,牵住缰绳朝那群人走去,对冉骨悄声说:
“大人,一会你骑马先走,他们交给我。”
若是冉骨在这里,袁远也无法专心应对,倒不如不拖他后腿。
“好。”
几乎是同时,对面扑杀过来,冉骨策马而去将对面一排围攻的杀手撞出个突破口,袁远紧跟上前,挡在远去的冉骨和追上去的杀手中间。
一对多有些吃力,怕是有的功夫要费了,但是谁让上头那位下了死命呢。
“要杀他,先过我这关。”
骑马先走的冉骨带着袁远给他的那块令牌,前往下一个临近县郡希望能派人支援。一想到袁远一人断后,冉骨便不敢停下,可马却狂奔了一晚,再也走不动了,冉骨不得不将马扔下,步行向前。
没走多久,冉骨就听到了前方传来的马蹄声,听声音不仅一人。他寻到一棵树后躲好,伺机观察来人是谁。可是没等马蹄声接近,便有一支冷箭射到自己脚下,随后传来勒马的声音。
被发现了!
“出来——”
在几天前,范大人自楚府走后,楚父一直在思量解决办法:如何才能既护住楚荷,又能让范曾愿意守住楚荷与南藤国的秘密,不仅仅是派人去毁掉南藤国大殿上那块早年冉骨所立的石碑,而是要彻底解决这件事。
在思考这件事时楚父整日整日的发愁,寝食不安,甚至一度回忆起年少时是多么恣意洒脱,怎么会为这点事发愁?而这番回忆也恰恰让楚父清醒过来:既然范曾想用以前的秘密来要挟楚父,那不如将此事公开,便不受他的胁迫。至于以后的事情,一家人可以一起坦然面对。
当下最重要的是阻止范曾,他用楚荷的身世要挟楚父,使楚父对他妄图刺杀冉骨灭口的事情睁只眼闭只眼,便不能如他的愿。
楚父看向院中罚跪的楚荷向她挥了挥手,叫来到身边来。
“啊?不用跪了?”
“是了,现在有一件更紧急的事情。冉骨在南藤可能会有危险,你现在快去把他接回来。”
于是楚荷带上人马和兵器,昼夜不舍的奔赴南藤。
所以在刚刚赶夜路时明明看到前方路上有个人影,那人却鬼鬼祟祟的躲到树后面去,还时不时探头出来观察来人,极有可能就是刺杀冉骨的刺客。
楚荷弯弓搭箭,箭矢落在那人的脚下,她示意手下将那人包围起来,勒马停下。
“出来——”
冉骨自然也察觉到了身后包围的势头,深觉情势不妙,可立马一句熟悉的声音便响了起来,让他谨慎的探出个身子查看。
“楚荷?你怎么在这?”
不仅冉骨看到戎装烈马而来的楚荷惊讶,楚荷也对离京时干净俊朗的少年,如今却变得破败潦倒的冉骨震惊不已。
“父亲让我来的,倒是你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变成这副模样?跟着你的袁远呢?”
冉骨这时才在震惊中缓过神,借了楚荷一匹马急忙向袁远所在的地方奔去。
袁远以一人战众人,已经受伤多处,筋疲力竭,往日微风凛凛、从容有余的袁侍卫用手里的刀撑着地才勉强站起来,身体已经疲惫透支,心跳却“嗵”、“嗵”、像敲鼓一般在脑中和胸口回响着。趁着前面的同伴吸引袁远的注意,背后一刺客趁其不备,挥刀砍向袁远,可下一秒就被一支强劲有力的箭射中摔在地上。
众人纷纷向箭支射来的地方看去,有的刺客正好看到后续飞来的箭支射中自己的胸膛,当场倒地,有的刺客在恰好躲过箭雨后,立即四散逃窜。
“抓活的!”
楚荷喊后,剩下的箭便瞄准了刺客不致命的部位,成功抓到了几个活口,可那些刺客一边痛苦的抽搐着身体,一边将早就含在嘴里的毒药吞咽下去,不多时便全部暴毙。
楚荷对这种情况很清楚,在这样的刺客口中是问不出什么了,只能将袁远带上,尽快回到京城,以免横生其他枝节。一行人在驿站租下一辆马车载上受伤的冉骨和袁远,日夜兼程地往京城赶去。
京城中,因为边塞战事平定、百事安宁,有功的将领特地被召回,由礼部负责在皇宫举办庆功宴,此次宴会由皇帝安排给礼部尚书范曾一手主持。
范曾在视察庆功大殿情况时,却偶然碰见楚国公一身官府,严肃的走向了皇帝所在的勤政殿。
勤政殿中的顾倾宇在看完楚国公呈上来的万字陈情书后,神情复杂的看着台下跪地请罪的楚国公,低头愁思许久后终于开口。
“朕、会去调查礼部尚书这些年是否有你所说的这些举动,若属实,定严惩不贷。楚荷若不犯错,仍可以当她的楚将军或楚妃,至于冉骨……朕自有安排。”
顾倾宇上前将楚国公扶起,语气柔和。
“楚公所作之事合情合理,朕又怎会怪罪,听说楚公还在病中,可要注意休息。”
楚国公感激不尽,擦掉脸上和脖子上因紧张而冒的冷汗,谢恩后离去。
于是范曾在不一会便看见楚父出了勤政殿,不禁猜测起楚父究竟和陛下说了什么,思前想后,楚国公应该不会主动和陛下交代往事,但是范曾总是心有岌岌。
他走到一个席位上,拿起桌上的酒杯似在查看,却在无人注意之际将袖中的毒药蘸在手指上涂在杯口,再将酒杯放回原位,而这时不禁眼前浮现楚国公进出勤政殿的情景。
想到这里,范曾走到楚国公的位置上,拿起酒杯端详了许久,最终还是将手伸向了袖中的毒药……
“我听说你最近在查南藤国的事情,其实倒不必执着于过去,若是如今活的健康安逸,便也可糊里糊涂地的过吧……”
话还没说完,暗中的冉骨便已忍不住心中的怨恨与不甘:为何人人都要他放下!
“闭嘴!”
下一秒锋利的剑刃就悬在了守将的脖颈上,守将面对习以为常的性命威胁,心中波澜不惊。
“呦,冉大人愿意出来与我说话了?”
虽是怒不可遏,但是冉骨在面对曾经妹妹的救命恩人时却也恩怨分明,毕竟南藤国灭与守将没有干系。他将刚刚拔出的剑收起,绕开守将去推门。
“今日便当我从未来过。”
可是在开门准备趁夜潜回驿站的冉骨将一只脚踏出门槛后,身后却又传来守将一贯的吊儿郎当的声音:
“若我不愿当如何?”
冉骨不解的回头看向他,同时屋外传来稀疏的声音,一早就埋伏在守将屋外的一圈弓箭手将弦上的箭齐数发出。听到声响的冉骨连忙往旁边一闪躲在门后,只见刚刚站立的地方已被数十只箭射中。而桌旁的守将缓缓起身,抽出腰间的佩刀——
楚父在给守将的回信中已将事情阐明清楚,说冉骨如今失忆,若能隐瞒住南藤国的事情并趁机劝导他放弃对以前的调查,或许能让哀怨又遗憾的往事从此平息。可是守将并不这么认为,即使楚父对他有提携之恩,但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保护晋国的安宁。
任何潜在威胁都要尽早除掉,不管是谁!
“冉大人想必今日是特意绕开袁侍卫,如此甚好,这样就没人知道冉大人是死于本将军府中。”
守将眼底露出一丝狠意,抬眼看向冉骨,一如屋外吹进的寒风让人不禁一颤。
而在驿馆熟睡的袁远突然睁开眼睛,一想到冉骨今日奇怪的神情和举动让他心中不安,起身去看望冉骨。可是掀开床帐却发现被子下面笼盖的是几只错乱堆叠的枕头。
“完了!”
推测出冉骨极有可能瞒着自己独自去了南府,袁远回屋拿上配剑和腰牌,出了门直奔将军府。好不容易赶到南府却被门外的守卫拦住,说是将军已经休息不再见客,可是院内分明传来打斗的声音。袁远看了一眼不高的院墙,一跃而过。
此时寡不敌众的冉骨已经身受多伤,被押解在地上,守将正将刀高高挥下。
“将军且慢!”
匆忙赶到的袁远挡下守将的刀挡在冉骨面前,将腰牌拿给他看。那是陛下特地授予袁远的,可在紧急情况下亮出,见此牌如见天子。
“陛下留此人另有他用。”
可守将仍担心:“陛下可知他是谁?且将在外,军令……”
“将军!”
袁远打断守将的话,将令牌更加靠近守将, “可要慎言!且将军担心的陛下已然清楚,留此人另有他用。”
守将看着眼前的令牌和拿着令牌的袁远,又看了看地上的冉骨,踌躇许久,最终抬手示意将冉骨放开,放这两人出府。
袁远将重伤的冉骨扶上马,决定当晚就出城,以免有什么突然变故,他给冉骨简单包扎一下,两人一马出了城。冉骨虽重伤可依旧神智清醒,将刚刚的情况尽收眼底,心中有许多疑惑不解。
“陛下留我有何用?”
袁远不语。
“陛下清楚我以前,……失忆前的事情?”
袁远不语。
冉骨思绪万千,他以为,守将要杀自己是陛下命令的,可如今陛下却要救自己?
可就在冉骨细想缘由时,袁远却突然勒马停下,他好奇的探出头,看清楚了前路的情景。
漆黑的林间小路上,月光照下,树影婆娑,清楚可见前路整齐的站了一排人,约莫十几个,各个身穿黑衣头戴斗笠,将下半张脸蒙住,露出一双眼睛紧盯着袁远和冉骨。一看便是来者不善,难怪袁远会停下来,可如今冉骨重伤仅留袁远一人对付这些人恐怕不够,而且还不排除袁远是站在哪一边。想到这里,冉骨朝袁远看了一眼,而袁远则翻身下马,牵住缰绳朝那群人走去,对冉骨悄声说:
“大人,一会你骑马先走,他们交给我。”
若是冉骨在这里,袁远也无法专心应对,倒不如不拖他后腿。
“好。”
几乎是同时,对面扑杀过来,冉骨策马而去将对面一排围攻的杀手撞出个突破口,袁远紧跟上前,挡在远去的冉骨和追上去的杀手中间。
一对多有些吃力,怕是有的功夫要费了,但是谁让上头那位下了死命呢。
“要杀他,先过我这关。”
骑马先走的冉骨带着袁远给他的那块令牌,前往下一个临近县郡希望能派人支援。一想到袁远一人断后,冉骨便不敢停下,可马却狂奔了一晚,再也走不动了,冉骨不得不将马扔下,步行向前。
没走多久,冉骨就听到了前方传来的马蹄声,听声音不仅一人。他寻到一棵树后躲好,伺机观察来人是谁。可是没等马蹄声接近,便有一支冷箭射到自己脚下,随后传来勒马的声音。
被发现了!
“出来——”
在几天前,范大人自楚府走后,楚父一直在思量解决办法:如何才能既护住楚荷,又能让范曾愿意守住楚荷与南藤国的秘密,不仅仅是派人去毁掉南藤国大殿上那块早年冉骨所立的石碑,而是要彻底解决这件事。
在思考这件事时楚父整日整日的发愁,寝食不安,甚至一度回忆起年少时是多么恣意洒脱,怎么会为这点事发愁?而这番回忆也恰恰让楚父清醒过来:既然范曾想用以前的秘密来要挟楚父,那不如将此事公开,便不受他的胁迫。至于以后的事情,一家人可以一起坦然面对。
当下最重要的是阻止范曾,他用楚荷的身世要挟楚父,使楚父对他妄图刺杀冉骨灭口的事情睁只眼闭只眼,便不能如他的愿。
楚父看向院中罚跪的楚荷向她挥了挥手,叫来到身边来。
“啊?不用跪了?”
“是了,现在有一件更紧急的事情。冉骨在南藤可能会有危险,你现在快去把他接回来。”
于是楚荷带上人马和兵器,昼夜不舍的奔赴南藤。
所以在刚刚赶夜路时明明看到前方路上有个人影,那人却鬼鬼祟祟的躲到树后面去,还时不时探头出来观察来人,极有可能就是刺杀冉骨的刺客。
楚荷弯弓搭箭,箭矢落在那人的脚下,她示意手下将那人包围起来,勒马停下。
“出来——”
冉骨自然也察觉到了身后包围的势头,深觉情势不妙,可立马一句熟悉的声音便响了起来,让他谨慎的探出个身子查看。
“楚荷?你怎么在这?”
不仅冉骨看到戎装烈马而来的楚荷惊讶,楚荷也对离京时干净俊朗的少年,如今却变得破败潦倒的冉骨震惊不已。
“父亲让我来的,倒是你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变成这副模样?跟着你的袁远呢?”
冉骨这时才在震惊中缓过神,借了楚荷一匹马急忙向袁远所在的地方奔去。
袁远以一人战众人,已经受伤多处,筋疲力竭,往日微风凛凛、从容有余的袁侍卫用手里的刀撑着地才勉强站起来,身体已经疲惫透支,心跳却“嗵”、“嗵”、像敲鼓一般在脑中和胸口回响着。趁着前面的同伴吸引袁远的注意,背后一刺客趁其不备,挥刀砍向袁远,可下一秒就被一支强劲有力的箭射中摔在地上。
众人纷纷向箭支射来的地方看去,有的刺客正好看到后续飞来的箭支射中自己的胸膛,当场倒地,有的刺客在恰好躲过箭雨后,立即四散逃窜。
“抓活的!”
楚荷喊后,剩下的箭便瞄准了刺客不致命的部位,成功抓到了几个活口,可那些刺客一边痛苦的抽搐着身体,一边将早就含在嘴里的毒药吞咽下去,不多时便全部暴毙。
楚荷对这种情况很清楚,在这样的刺客口中是问不出什么了,只能将袁远带上,尽快回到京城,以免横生其他枝节。一行人在驿站租下一辆马车载上受伤的冉骨和袁远,日夜兼程地往京城赶去。
京城中,因为边塞战事平定、百事安宁,有功的将领特地被召回,由礼部负责在皇宫举办庆功宴,此次宴会由皇帝安排给礼部尚书范曾一手主持。
范曾在视察庆功大殿情况时,却偶然碰见楚国公一身官府,严肃的走向了皇帝所在的勤政殿。
勤政殿中的顾倾宇在看完楚国公呈上来的万字陈情书后,神情复杂的看着台下跪地请罪的楚国公,低头愁思许久后终于开口。
“朕、会去调查礼部尚书这些年是否有你所说的这些举动,若属实,定严惩不贷。楚荷若不犯错,仍可以当她的楚将军或楚妃,至于冉骨……朕自有安排。”
顾倾宇上前将楚国公扶起,语气柔和。
“楚公所作之事合情合理,朕又怎会怪罪,听说楚公还在病中,可要注意休息。”
楚国公感激不尽,擦掉脸上和脖子上因紧张而冒的冷汗,谢恩后离去。
于是范曾在不一会便看见楚父出了勤政殿,不禁猜测起楚父究竟和陛下说了什么,思前想后,楚国公应该不会主动和陛下交代往事,但是范曾总是心有岌岌。
他走到一个席位上,拿起桌上的酒杯似在查看,却在无人注意之际将袖中的毒药蘸在手指上涂在杯口,再将酒杯放回原位,而这时不禁眼前浮现楚国公进出勤政殿的情景。
想到这里,范曾走到楚国公的位置上,拿起酒杯端详了许久,最终还是将手伸向了袖中的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