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考试也就这样结束,接下来就是十一假期。
放假永远令人放松的,没人会拒绝放假这一美好的事情。
当然,如果没有调休这一说的话,那可能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假期。
因为中秋和十一连在一起,直接放八天,回去还要连上一个星期的课。
当时班主任刚把消息放出来,整个教室怨声载道。
一想到要连续一个星期都上课,感觉头顶的白云都变成黑色的。
不过既然放假了,那还是先享受假期。
俗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
“明天早上早点起来。”晚上吃饭的时候,老爸就开始安排。
不用说,蔡星榆也猜到是为什么了。
可以这么说,家里总在节假日的时候有聚餐。
倒不是有什么目的性,就是在中秋,或者长辈生日的时候,找个机会做一桌菜,大家围坐一起,一起吃顿饭,聊聊天,也是十分不错的。
虽然奶奶只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刚好一对,但是坐一起也挺热闹。
蔡星榆有个习惯,每次一到放假,就喜欢睡到自然醒。
哪怕睡眠浅,可能别人一敲门就会醒过来,但还是喜欢赖在床上。
没有赖床来到大中午都不会想起来,就好像没有到那个点就起来,好像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一样。
哪怕她早上八九点就醒,也有可能才起。
别问,问就是被窝的吸引力实在太大。
因此会错过早餐时间。
以前她也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习惯就有。
能多睡一会绝对不早一秒。当然这是放假期间的限定。
因为这样错过早餐,在初中的时候,没少因为这个事情被老爸骂。
有时候训话训得凶,情绪一激动,免不了又会听到家里长辈大吵大闹。
不过现在倒并不会这样。
或许是都各退一步了吧。
不过,蔡星榆自己心里也有数,像第二天早上忙,她是不会赖到大中午的 ,肯定得起来帮忙。
不然家里人也忙不过来,要是一紧张一激动,有可能又要开始大吼大叫。
这万一不小心吵起来,是蔡星榆最不喜欢看到的。
能避免吵架,那就绝对不会让这件事情发生。
“嗯,知道的知道的。”既然老爸都特意叮嘱,蔡星榆立马点头。
第二天一早,老爸就用碟片在那里放歌。
只是这和大多数人听的歌可能有些不同,它并不是优雅的的钢琴曲 ,也不是低沉有力的小提琴曲,而是欢快喜庆的新年歌。
是的,老爸有这么个喜好,喜欢这些欢快热闹的新年歌。
只要有空,就会放一放。
有一些歌曲,蔡星榆有记忆起,就听到现在。
少说也有十几年。
说来也奇怪,听这么多年,蔡星榆倒也没有觉得这些歌不好听。
确实足够热闹,足够欢快。
突然间音量加大,蔡星榆人释然还躺在床上,但是也大概猜的到是谁弄的。
还用问,奶奶。
母子俩倒也挺像,奶奶也喜欢听这些,一旦觉得好听,直接往音响那边走,手一伸,按钮一扭,直接整栋楼都跟着震。
声音大得在家说话都要靠吼。
这简直就是,一个人起床后,其他人都不用睡,都得起的既视感。
声音一调小,就听到老爸的声音:“啧,怎么弄的那么大声。”
“兔子,去叫你大姐起来了。”
老爸一声令下,弟弟立马行动。
下一秒,蔡星榆房间的门就被敲响了。
“起床!!!起床!!”弟弟这一嗓子一喊,简直和刚才的音响有的比。
说实话,蔡星榆不太想起来。
在床上哼哼两声,表示自己知道了,躺床上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表示你可以退下了。
卷着被子再滚两圈,又躺那么几分钟,才慢慢从床上坐起来,醒会神才t踏下床,准备上楼洗漱。
“先把早餐吃了。”老爸指着桌上的一盒肠粉说道,一边说着,一边就把围裙往身上套。
眼睛一看,早上九点多。
很好,中午的午饭从现在开始准备。
以前老爸是不会做菜的,连厨房都没进过几次。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是初二,又好像是初三开始的,渐渐地,他也学会了做菜。
之前大家还开玩笑,是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时不时要出去应酬,陪客户吃饭,吃多了看多了,也学会做菜的。
只是呢,不得不说,老爸做菜的味道确实不错。
蔡星榆看着桌上那一盒肠粉,有点不太想吃。
都说肠粉是广东特色,每隔广东人的最爱。
其实也有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于吃肠粉,热衷的程度不太一样。
蔡星榆有时候也挺喜欢吃肠粉,加蛋加油条,再来点香喷喷的辣椒酱往上一淋,那就是美味至极。
不过后来发现,自己喜欢吃没优雅,你的胃不喜欢,那你照样没办法喜欢。
“嘿,姐,帮我倒杯茶,谢谢啊。”蔡星榆把塑料杯掏出来,放到桌子上,递给坐在对面的小妹。
是的,确实是小妹。
只是她们这几姐弟都不喜欢规规矩矩地叫人,大的叫笑得叫姐,笑得叫大的也是叫姐。
不知道的就会觉得关系混乱。
“喏。“倒满一杯茶,小妹就把杯子递回去给蔡星榆。
“谢谢啊。”
看了一眼,好像还少了点什么。
哦,是面包。
蔡星榆又站起来往饭厅走,她记得昨晚老爸他们昨晚去逛超市,买了一些面包回来。
随便抓一个,包装袋一撕,就往嘴里送。
空腹吃肠粉,那胃实在受不住,得先垫一点东西。
面包吃完,一杯茶下肚,才敢开始吃肠粉。
“呀,怎么是肉的。”有点可惜。
小妹解释:“爸去买的,你觉得可能买油条的吗?”
好像也是。
无所谓,有的吃就很OK了。
不强求。
加了油条也可以,没有也行,都可以接受。
只是没有的话,会有些可惜不说了。
吃没一会,蔡星榆就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想继续吃,可惜吃不下了,还剩下一小半。
盒子一盖,纸巾一抽,嘴巴一擦,就准备收拾收拾丢掉了。
“不吃就丢咯。” 爷爷在沙发上坐着,仿佛时刻关注她这边的动向。
“我知道啊,我现在就要丢啊。”蔡星榆有点激动,一时间说话的语气就有点急有点冲。
倒不是她故意,只是刚刚爷爷说的话不像是提醒,更像是……她故意不扔,犯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一样。
“吃好没,过来把这个蒜挑一下。”老爸走到冰箱那边拿东西,边望过来。
“来了来了。”蔡星榆趿拉着双拖鞋就往厨房走。
“衣服也不换。”老爸看她还穿着睡衣,又忍不住说了句。
蔡星榆无所谓:“反正我又不出门,换衣服干什么。”
“随便你了,这么大的人了。”
来了来了,口头禅来了。
这句话简直就是他的经典口头禅。
不管说什么,都可以搭上这么一句话,作为最终结束语。
刚开始听还会觉得怪累的,总是那一句“这么大的人了”,后面听多了,倒也无所谓,只是会无语一会。
“来来来,走开,给我洗菜。”老妈从另一边走过来。
“不是,那我这蒜还没洗呢。”蔡星榆拿着手里的蒜,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好。
“等一下再洗。”
“嗯,行吧。”
蔡星榆以前也蛮喜欢往厨房跑,长辈们做菜的时候,她就喜欢在旁边帮帮忙,打打下手。
有一段时间,她自己做菜的视频刷多了,渐渐对做菜产生了兴趣。
那段时间想要尝试做菜的心达到顶峰。
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可以试试,想要照着视频里的教程,做个简单的家常菜。
可能是时间选的不对,刚好在五点之后的时间,是奶奶准备做菜的时间了。
奶奶又是个急性子,最看不得人手脚慢。
蔡星榆很不巧的,刚好都踩在雷点上。
那天天色晚得快,奶奶以为很晚了,着急忙慌的。
蔡星榆看她这样子,都怕她忙不过来,就觉得自己去帮忙应该会快一点。
谁知道,奶奶直接把她给往外推。
“哎呦,走开走开,你会什么啊。”语气里的着急和嫌弃,无比明显。
蔡星榆心里好像被针扎了一下。
是,在做菜这一方面,她确实还没有学会,现在她有兴趣她想学,可是却被往外推。
看奶奶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她也不敢上去捣乱,就想着那就自己先出去。
在踏出厨房的那一刻,她听见奶奶的抱怨:“这么大的女孩了,什么都不会干。”
好像心中有一块伤,还没有愈合,又被人撒上一把盐。
酸疼得很。
之后也有许多次,蔡星榆相在厨房里帮忙,却被说什么也不会。之后还会有在客人面前,被数落,说这么大人了什么也不会。
多大?十几岁的女孩什么也不会。
这是她听过最多的话。
后来次数多了,听多了,她就真的不怎么踏进厨房,不怎么去厨房帮忙。
说她心态不好,经不起人训也好,说她懒惰也好。在一次次的打击下,也就真的没有做菜的那个兴趣了。
后来直到二十几岁,她也依然如此。
被人明嘲暗讽说不会煮菜也无所谓。
世界上又不是少了她这一个不会煮菜的人,就没有饭吃。
“诶,好洗了。”老妈用手撞了撞蔡星榆,示意她别再发呆。
蔡星榆这才从回忆中过来,拿着手里的蒜往水龙头下洗。
放假永远令人放松的,没人会拒绝放假这一美好的事情。
当然,如果没有调休这一说的话,那可能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假期。
因为中秋和十一连在一起,直接放八天,回去还要连上一个星期的课。
当时班主任刚把消息放出来,整个教室怨声载道。
一想到要连续一个星期都上课,感觉头顶的白云都变成黑色的。
不过既然放假了,那还是先享受假期。
俗话说得好:“既来之则安之。”
“明天早上早点起来。”晚上吃饭的时候,老爸就开始安排。
不用说,蔡星榆也猜到是为什么了。
可以这么说,家里总在节假日的时候有聚餐。
倒不是有什么目的性,就是在中秋,或者长辈生日的时候,找个机会做一桌菜,大家围坐一起,一起吃顿饭,聊聊天,也是十分不错的。
虽然奶奶只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刚好一对,但是坐一起也挺热闹。
蔡星榆有个习惯,每次一到放假,就喜欢睡到自然醒。
哪怕睡眠浅,可能别人一敲门就会醒过来,但还是喜欢赖在床上。
没有赖床来到大中午都不会想起来,就好像没有到那个点就起来,好像今天的任务没有完成一样。
哪怕她早上八九点就醒,也有可能才起。
别问,问就是被窝的吸引力实在太大。
因此会错过早餐时间。
以前她也不是这样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习惯就有。
能多睡一会绝对不早一秒。当然这是放假期间的限定。
因为这样错过早餐,在初中的时候,没少因为这个事情被老爸骂。
有时候训话训得凶,情绪一激动,免不了又会听到家里长辈大吵大闹。
不过现在倒并不会这样。
或许是都各退一步了吧。
不过,蔡星榆自己心里也有数,像第二天早上忙,她是不会赖到大中午的 ,肯定得起来帮忙。
不然家里人也忙不过来,要是一紧张一激动,有可能又要开始大吼大叫。
这万一不小心吵起来,是蔡星榆最不喜欢看到的。
能避免吵架,那就绝对不会让这件事情发生。
“嗯,知道的知道的。”既然老爸都特意叮嘱,蔡星榆立马点头。
第二天一早,老爸就用碟片在那里放歌。
只是这和大多数人听的歌可能有些不同,它并不是优雅的的钢琴曲 ,也不是低沉有力的小提琴曲,而是欢快喜庆的新年歌。
是的,老爸有这么个喜好,喜欢这些欢快热闹的新年歌。
只要有空,就会放一放。
有一些歌曲,蔡星榆有记忆起,就听到现在。
少说也有十几年。
说来也奇怪,听这么多年,蔡星榆倒也没有觉得这些歌不好听。
确实足够热闹,足够欢快。
突然间音量加大,蔡星榆人释然还躺在床上,但是也大概猜的到是谁弄的。
还用问,奶奶。
母子俩倒也挺像,奶奶也喜欢听这些,一旦觉得好听,直接往音响那边走,手一伸,按钮一扭,直接整栋楼都跟着震。
声音大得在家说话都要靠吼。
这简直就是,一个人起床后,其他人都不用睡,都得起的既视感。
声音一调小,就听到老爸的声音:“啧,怎么弄的那么大声。”
“兔子,去叫你大姐起来了。”
老爸一声令下,弟弟立马行动。
下一秒,蔡星榆房间的门就被敲响了。
“起床!!!起床!!”弟弟这一嗓子一喊,简直和刚才的音响有的比。
说实话,蔡星榆不太想起来。
在床上哼哼两声,表示自己知道了,躺床上有气无力地挥挥手,表示你可以退下了。
卷着被子再滚两圈,又躺那么几分钟,才慢慢从床上坐起来,醒会神才t踏下床,准备上楼洗漱。
“先把早餐吃了。”老爸指着桌上的一盒肠粉说道,一边说着,一边就把围裙往身上套。
眼睛一看,早上九点多。
很好,中午的午饭从现在开始准备。
以前老爸是不会做菜的,连厨房都没进过几次。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是初二,又好像是初三开始的,渐渐地,他也学会了做菜。
之前大家还开玩笑,是不是因为工作原因,时不时要出去应酬,陪客户吃饭,吃多了看多了,也学会做菜的。
只是呢,不得不说,老爸做菜的味道确实不错。
蔡星榆看着桌上那一盒肠粉,有点不太想吃。
都说肠粉是广东特色,每隔广东人的最爱。
其实也有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热衷于吃肠粉,热衷的程度不太一样。
蔡星榆有时候也挺喜欢吃肠粉,加蛋加油条,再来点香喷喷的辣椒酱往上一淋,那就是美味至极。
不过后来发现,自己喜欢吃没优雅,你的胃不喜欢,那你照样没办法喜欢。
“嘿,姐,帮我倒杯茶,谢谢啊。”蔡星榆把塑料杯掏出来,放到桌子上,递给坐在对面的小妹。
是的,确实是小妹。
只是她们这几姐弟都不喜欢规规矩矩地叫人,大的叫笑得叫姐,笑得叫大的也是叫姐。
不知道的就会觉得关系混乱。
“喏。“倒满一杯茶,小妹就把杯子递回去给蔡星榆。
“谢谢啊。”
看了一眼,好像还少了点什么。
哦,是面包。
蔡星榆又站起来往饭厅走,她记得昨晚老爸他们昨晚去逛超市,买了一些面包回来。
随便抓一个,包装袋一撕,就往嘴里送。
空腹吃肠粉,那胃实在受不住,得先垫一点东西。
面包吃完,一杯茶下肚,才敢开始吃肠粉。
“呀,怎么是肉的。”有点可惜。
小妹解释:“爸去买的,你觉得可能买油条的吗?”
好像也是。
无所谓,有的吃就很OK了。
不强求。
加了油条也可以,没有也行,都可以接受。
只是没有的话,会有些可惜不说了。
吃没一会,蔡星榆就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还想继续吃,可惜吃不下了,还剩下一小半。
盒子一盖,纸巾一抽,嘴巴一擦,就准备收拾收拾丢掉了。
“不吃就丢咯。” 爷爷在沙发上坐着,仿佛时刻关注她这边的动向。
“我知道啊,我现在就要丢啊。”蔡星榆有点激动,一时间说话的语气就有点急有点冲。
倒不是她故意,只是刚刚爷爷说的话不像是提醒,更像是……她故意不扔,犯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一样。
“吃好没,过来把这个蒜挑一下。”老爸走到冰箱那边拿东西,边望过来。
“来了来了。”蔡星榆趿拉着双拖鞋就往厨房走。
“衣服也不换。”老爸看她还穿着睡衣,又忍不住说了句。
蔡星榆无所谓:“反正我又不出门,换衣服干什么。”
“随便你了,这么大的人了。”
来了来了,口头禅来了。
这句话简直就是他的经典口头禅。
不管说什么,都可以搭上这么一句话,作为最终结束语。
刚开始听还会觉得怪累的,总是那一句“这么大的人了”,后面听多了,倒也无所谓,只是会无语一会。
“来来来,走开,给我洗菜。”老妈从另一边走过来。
“不是,那我这蒜还没洗呢。”蔡星榆拿着手里的蒜,都不知道往哪里放好。
“等一下再洗。”
“嗯,行吧。”
蔡星榆以前也蛮喜欢往厨房跑,长辈们做菜的时候,她就喜欢在旁边帮帮忙,打打下手。
有一段时间,她自己做菜的视频刷多了,渐渐对做菜产生了兴趣。
那段时间想要尝试做菜的心达到顶峰。
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可以试试,想要照着视频里的教程,做个简单的家常菜。
可能是时间选的不对,刚好在五点之后的时间,是奶奶准备做菜的时间了。
奶奶又是个急性子,最看不得人手脚慢。
蔡星榆很不巧的,刚好都踩在雷点上。
那天天色晚得快,奶奶以为很晚了,着急忙慌的。
蔡星榆看她这样子,都怕她忙不过来,就觉得自己去帮忙应该会快一点。
谁知道,奶奶直接把她给往外推。
“哎呦,走开走开,你会什么啊。”语气里的着急和嫌弃,无比明显。
蔡星榆心里好像被针扎了一下。
是,在做菜这一方面,她确实还没有学会,现在她有兴趣她想学,可是却被往外推。
看奶奶这着急忙慌的样子,她也不敢上去捣乱,就想着那就自己先出去。
在踏出厨房的那一刻,她听见奶奶的抱怨:“这么大的女孩了,什么都不会干。”
好像心中有一块伤,还没有愈合,又被人撒上一把盐。
酸疼得很。
之后也有许多次,蔡星榆相在厨房里帮忙,却被说什么也不会。之后还会有在客人面前,被数落,说这么大人了什么也不会。
多大?十几岁的女孩什么也不会。
这是她听过最多的话。
后来次数多了,听多了,她就真的不怎么踏进厨房,不怎么去厨房帮忙。
说她心态不好,经不起人训也好,说她懒惰也好。在一次次的打击下,也就真的没有做菜的那个兴趣了。
后来直到二十几岁,她也依然如此。
被人明嘲暗讽说不会煮菜也无所谓。
世界上又不是少了她这一个不会煮菜的人,就没有饭吃。
“诶,好洗了。”老妈用手撞了撞蔡星榆,示意她别再发呆。
蔡星榆这才从回忆中过来,拿着手里的蒜往水龙头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