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亮许久没有听到过宣幼青这般凛然的语气了,竟也不自觉紧张起来。
他忽的记起:“是了,当时他们曾告诉我,马车中与孙元卓同行的还有一位,我以为是随从或者护卫一类的……”
此行的目的是孙元卓,他认了人,便也不曾费心思去检查过那一堆麻袋里头到底谁是谁了。
他急忙起身道:“我当时让他们把马车里的人都单独关着了,孙元卓一定就在附近,我这就去找。”
宣幼青看着眼前的陆仕谦,有些头疼。
怎么说他也在孙元卓府外救了她一回,这转头闹了这么大的乌龙,她要如何解释这明晃晃的“恩将仇报”。
她扶着腰蹲下身,用匕首将他手脚处的麻绳挑断,怀着做贼心虚的忏悔,希望他能躺得舒服些。
她看见陆仕谦嘴角下颚处被巾帛勒住的红痕,略一思索,又把口舌上的禁锢替他解开了。
她手痒,摘巾帛的时候没忍住在他颌下挠了挠。
俊秀公子缚眼红痕,在这昏暗的破败禅室里,被他身上的冷松香一搅,多了些让人心神不定的旖旎。
她轻轻捏住陆仕谦下颌,左右端详。
等日后功成身退有了找郎君的心思,长相就按这样的来,旁的不说,光养眼这一条就十分称心。
她如是想。
不多时,外间传来了詹亮的脚步声,他松了口气道:“老板娘,孙元卓就在隔壁禅室。”
宣幼青收回手,重新掂起匕首,吩咐道:“麻袋摘了,人吊着,我这就来。”
她看了看眼前的陆仕谦,轻声道:“陆大人见谅,只有先委屈一下了。”正欲起身,衣袖处却倏而被一股力道拽住。
她腰上的伤还未好全,本就省借着力,意料之外的拉扯让她脚下骤然失去平衡,一个倒头便往后栽去,结结实实摔到了陆仕谦的身上。
后腰子又受一记,她咬牙抽着冷气,胡乱间手掌撑地,不知按住了似软非硬的东西,让身后的陆仕谦整个躬成了虾米状。
宣幼青脑子里轰的一声,像摸到了通红的炭火一般急速收回手,挣扎着从冷松香环绕的人形软垫上抽离。
误伤,都是误伤。
她看着地上蜷缩的陆仕谦,憋了个面红耳赤。
他面上缚眼的黑布还在,应当是没瞧见她这个“登徒子”的。
她应该可以一走了之,然后留他在此和审问过的孙元卓一同等待救助……的吧?
在外间目睹了全程的詹亮也楞在原地,莫名感觉某处跟着一紧。
陆仕谦眼下是苏醒了,老板娘没动,他也不敢贸然出声。
足足过了有半刻钟,宣幼青似乎做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开始做贼一般蹑手蹑脚往外退,挪到门口一抬眼,看见詹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她压低声音不解道:“走啊,堵在这处做什么?!”
詹亮咽了咽唾沫,缓缓抬起手,指了指她的身后。
宣幼青转头,就看见本该蒙在陆仕谦眼上的那一条黑布,此刻正软趴趴地被他攥在手中,那双眼尾弧度勾得恰到好处的桃花眼,正以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盯着她。
宣幼青几乎想当场给自己一个耳刮子,因为她忘记了,陆仕谦眼下活动自如的一双手脚,正是拜她所赐。
二人面面相觑,足足僵立了有好几息的空档。
还是陆仕谦先开的口。
四肢百骸中的药力还未退去,他尽力往身后残破斗柜上靠,企图摆出一个不那么狼狈的谈话姿态。
“老板娘,可真巧啊。”他笑的轻松落拓,好似真的在大街上偶遇一般同她打着招呼。
宣幼青没有回话,她还顾忌着自己服过药的嗓子,只要她一开口,上回在龚佐私宅挟持他的事情,就几乎是板上钉钉无处辩驳了。
她可不想在这种情况下为二人之间的过节再添上一笔。
陆仕谦默了默,又道:“其实我醒了有一会儿了,方才你说话我已经听见了。”
宣幼青拿刀的手一顿,虚张声势道:“陆大人倒是坦诚,你就不怕我杀了你么?”
陆仕谦轻笑,漏出手腕上捆绑留下的红痕,温声道:“老板娘若是想杀陆某,不会如此。”
宣幼青无可反驳,她不得不承认,他很敏锐。
他这一醒,提醒了宣幼青,她找的那批杀手,杀人越货的本领可以,但下迷药的准头还差点意思。
虽说人都被五花大绑牵制着,但还是趁人没醒的时候速战速决的好。
她不再同陆仕谦纠缠,只道:“陆大人既醒了,还请自便。”
她抬脚就要往关押孙元卓的地盘走去,后腰上的不适恰好提醒了她,折腾到这个时候,她连孙元卓的后腰子都还没比划上呢。
“等等。”
身后的陆仕谦又叫住了她。
宣幼青有些失了耐性,开始考虑要不干脆让詹亮再给他来一下让他闭嘴,免得分她的心。
“何事?”她问到。
陆仕谦面上又是那种人畜无害的,偏又让人移不开眼的浅笑。
“孙元卓此人多疑且圆滑,想从他身上知道的东西,逼问不如诈取。”
宣幼青拧眉,心下有惶惶不安。
陆仕谦此人,她看不清深浅,也不知他为何从始至终都是一副站在她这边的姿态。
更要命的是,她潜意识里,是想要相信他的。
旁人如何看她不管,这种没来由的信任出现在她身上,让她有一种失控的恐惧感。
“为何?”被药汁蒙蔽的嗓音听起来缥缈诡异,能掩盖住她动摇的情绪。
陆仕谦看向她,眼里是全然不设防的坦荡:“此行到临州,陆某本就是冲着孙元卓来的,若能帮老板娘乱一乱他的阵脚,何乐而不为?”
宣幼青也暗中调查过陆仕谦此行到临州的目的,他所言非虚。
从陆仕谦所在禅室出来,宣幼青便一直在琢磨他方才的提议。
她几次虚空交手落了下乘,便知孙元卓不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她所求是当年白蒲村剿匪一案的真相,即便孙元卓是罪魁祸首之一,今日来的目的,最多是行刑逼供,也并非让他痛快去死。
陆仕谦提议诈降,所谓攻心为上,甚好。
她跨进吊着孙元卓的禅室,面无表情用匕首挽了一个刀花,而后寸劲出力,噗嗤一声扎在了孙元卓后腰子上。
跟那一箭扎的深度差不多,祸不及性命,但皮肉上的苦头是少不了的。
殷红的血从伤口溢出,顺着匕首上的凹槽滴滴拉拉落到地上。
孙元卓被突如其来的刺痛唤醒,下意识挣扎扭动,发现自己正处于五感不通上下不沾的艰难境地,浑身上下的重量只系于手腕那根粗粝的麻绳,他愈是挣扎,身上的痛楚便更深一分。
“唔唔唔……唔!”
口舌被布条紧紧勒住,孙元卓心有万般激愤言语,喷涌到喉头却只剩下畸变的声调。
“我劝孙大人还是省些力气,今夜可还长着呢。”
诡异沙哑的声响在他耳侧乍起,惊起了他一背的白毛汗。
他暂时放弃了挣扎,思绪却在极快的飞转着。
山道上遇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到底是得罪了哪路人马,让人不惜得出动这么大的阵仗来劫他?
不等他理出头绪,方才捅过他后腰的匕首,又贴到了他的脸上。
冰凉锋利,带着令人胆寒的腥味。
后腰处的痛楚尚未消减,他极力撇开脸远离,口中不断挤出吱呜破碎的言语,听不清是在求饶还是辱骂。
下一刻,冰凉的刀锋顺着他面颊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割断了禁锢他口舌的布条。
那个声音讥诮着问他:“怎么,孙大人还有话要说?”
“你是谁?!你要做什么?”
宣幼青噙着冷笑,再次将匕首送进了孙元卓后腰的伤处:“孙大人当初对白蒲村下手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的报应?”
“啊!”
孙元卓发出惨厉的哀嚎,脖颈处青筋乍现,不过须臾就沁出了豆大的汗珠。
可身体发肤上的痛楚,远比不上他心下的震惊与愕然。
白蒲村?!
她如何知道白蒲村的?!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清理个小小提举官都能把自己折进去的龚佐,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可转头一想又觉得不对,他一枚棋子,如何得知当年事情原委。
孙元卓蒙着眼,可宣幼青没有,天光虽暗,可隔得近了,她也能一眼瞧见孙元卓面目上一闪而过的异样。
看来她是诈对了,白蒲村当年的案子,绝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孙元卓,即便不是参与者,那必定也是所谓的知情人。
宣幼青稳住心绪,再不发一言,一下又一下把玩着手中匕首,必要的时候再往孙元卓脖子上比划几下。
不知深浅的时候,游刃有余的沉默,是最好的试探。
当她的刀子第三次划过孙元卓后腰那个鲜血淋漓的窟窿时,孙元卓开口了。
“大侠,这当中定有什么误会!白蒲村与我并无什么瓜葛啊!”
“有无瓜葛,可不是孙大人‘一张嘴’说了算的。”
她故弄玄虚,飘忽的语气重重落在了“一张嘴”三个字上。
她给孙元卓下了一个套,“一张嘴”的否定意味很含糊,要么是众口铄金早有旁人指认他孙元卓,要么就是她手中有比言语更有力的物证。
她手中虚构的这张底牌,全靠孙元卓配合,他如何回应,她便如何假设。
可眼下孙元卓的沉默,就让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她手里的这张底牌是人是物,看来连孙元卓自己都说不准呢。
那就意味着,当年白蒲村一案,除了牵连其中的人之外,还有关键的物证存在。
他忽的记起:“是了,当时他们曾告诉我,马车中与孙元卓同行的还有一位,我以为是随从或者护卫一类的……”
此行的目的是孙元卓,他认了人,便也不曾费心思去检查过那一堆麻袋里头到底谁是谁了。
他急忙起身道:“我当时让他们把马车里的人都单独关着了,孙元卓一定就在附近,我这就去找。”
宣幼青看着眼前的陆仕谦,有些头疼。
怎么说他也在孙元卓府外救了她一回,这转头闹了这么大的乌龙,她要如何解释这明晃晃的“恩将仇报”。
她扶着腰蹲下身,用匕首将他手脚处的麻绳挑断,怀着做贼心虚的忏悔,希望他能躺得舒服些。
她看见陆仕谦嘴角下颚处被巾帛勒住的红痕,略一思索,又把口舌上的禁锢替他解开了。
她手痒,摘巾帛的时候没忍住在他颌下挠了挠。
俊秀公子缚眼红痕,在这昏暗的破败禅室里,被他身上的冷松香一搅,多了些让人心神不定的旖旎。
她轻轻捏住陆仕谦下颌,左右端详。
等日后功成身退有了找郎君的心思,长相就按这样的来,旁的不说,光养眼这一条就十分称心。
她如是想。
不多时,外间传来了詹亮的脚步声,他松了口气道:“老板娘,孙元卓就在隔壁禅室。”
宣幼青收回手,重新掂起匕首,吩咐道:“麻袋摘了,人吊着,我这就来。”
她看了看眼前的陆仕谦,轻声道:“陆大人见谅,只有先委屈一下了。”正欲起身,衣袖处却倏而被一股力道拽住。
她腰上的伤还未好全,本就省借着力,意料之外的拉扯让她脚下骤然失去平衡,一个倒头便往后栽去,结结实实摔到了陆仕谦的身上。
后腰子又受一记,她咬牙抽着冷气,胡乱间手掌撑地,不知按住了似软非硬的东西,让身后的陆仕谦整个躬成了虾米状。
宣幼青脑子里轰的一声,像摸到了通红的炭火一般急速收回手,挣扎着从冷松香环绕的人形软垫上抽离。
误伤,都是误伤。
她看着地上蜷缩的陆仕谦,憋了个面红耳赤。
他面上缚眼的黑布还在,应当是没瞧见她这个“登徒子”的。
她应该可以一走了之,然后留他在此和审问过的孙元卓一同等待救助……的吧?
在外间目睹了全程的詹亮也楞在原地,莫名感觉某处跟着一紧。
陆仕谦眼下是苏醒了,老板娘没动,他也不敢贸然出声。
足足过了有半刻钟,宣幼青似乎做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开始做贼一般蹑手蹑脚往外退,挪到门口一抬眼,看见詹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她压低声音不解道:“走啊,堵在这处做什么?!”
詹亮咽了咽唾沫,缓缓抬起手,指了指她的身后。
宣幼青转头,就看见本该蒙在陆仕谦眼上的那一条黑布,此刻正软趴趴地被他攥在手中,那双眼尾弧度勾得恰到好处的桃花眼,正以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盯着她。
宣幼青几乎想当场给自己一个耳刮子,因为她忘记了,陆仕谦眼下活动自如的一双手脚,正是拜她所赐。
二人面面相觑,足足僵立了有好几息的空档。
还是陆仕谦先开的口。
四肢百骸中的药力还未退去,他尽力往身后残破斗柜上靠,企图摆出一个不那么狼狈的谈话姿态。
“老板娘,可真巧啊。”他笑的轻松落拓,好似真的在大街上偶遇一般同她打着招呼。
宣幼青没有回话,她还顾忌着自己服过药的嗓子,只要她一开口,上回在龚佐私宅挟持他的事情,就几乎是板上钉钉无处辩驳了。
她可不想在这种情况下为二人之间的过节再添上一笔。
陆仕谦默了默,又道:“其实我醒了有一会儿了,方才你说话我已经听见了。”
宣幼青拿刀的手一顿,虚张声势道:“陆大人倒是坦诚,你就不怕我杀了你么?”
陆仕谦轻笑,漏出手腕上捆绑留下的红痕,温声道:“老板娘若是想杀陆某,不会如此。”
宣幼青无可反驳,她不得不承认,他很敏锐。
他这一醒,提醒了宣幼青,她找的那批杀手,杀人越货的本领可以,但下迷药的准头还差点意思。
虽说人都被五花大绑牵制着,但还是趁人没醒的时候速战速决的好。
她不再同陆仕谦纠缠,只道:“陆大人既醒了,还请自便。”
她抬脚就要往关押孙元卓的地盘走去,后腰上的不适恰好提醒了她,折腾到这个时候,她连孙元卓的后腰子都还没比划上呢。
“等等。”
身后的陆仕谦又叫住了她。
宣幼青有些失了耐性,开始考虑要不干脆让詹亮再给他来一下让他闭嘴,免得分她的心。
“何事?”她问到。
陆仕谦面上又是那种人畜无害的,偏又让人移不开眼的浅笑。
“孙元卓此人多疑且圆滑,想从他身上知道的东西,逼问不如诈取。”
宣幼青拧眉,心下有惶惶不安。
陆仕谦此人,她看不清深浅,也不知他为何从始至终都是一副站在她这边的姿态。
更要命的是,她潜意识里,是想要相信他的。
旁人如何看她不管,这种没来由的信任出现在她身上,让她有一种失控的恐惧感。
“为何?”被药汁蒙蔽的嗓音听起来缥缈诡异,能掩盖住她动摇的情绪。
陆仕谦看向她,眼里是全然不设防的坦荡:“此行到临州,陆某本就是冲着孙元卓来的,若能帮老板娘乱一乱他的阵脚,何乐而不为?”
宣幼青也暗中调查过陆仕谦此行到临州的目的,他所言非虚。
从陆仕谦所在禅室出来,宣幼青便一直在琢磨他方才的提议。
她几次虚空交手落了下乘,便知孙元卓不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
她所求是当年白蒲村剿匪一案的真相,即便孙元卓是罪魁祸首之一,今日来的目的,最多是行刑逼供,也并非让他痛快去死。
陆仕谦提议诈降,所谓攻心为上,甚好。
她跨进吊着孙元卓的禅室,面无表情用匕首挽了一个刀花,而后寸劲出力,噗嗤一声扎在了孙元卓后腰子上。
跟那一箭扎的深度差不多,祸不及性命,但皮肉上的苦头是少不了的。
殷红的血从伤口溢出,顺着匕首上的凹槽滴滴拉拉落到地上。
孙元卓被突如其来的刺痛唤醒,下意识挣扎扭动,发现自己正处于五感不通上下不沾的艰难境地,浑身上下的重量只系于手腕那根粗粝的麻绳,他愈是挣扎,身上的痛楚便更深一分。
“唔唔唔……唔!”
口舌被布条紧紧勒住,孙元卓心有万般激愤言语,喷涌到喉头却只剩下畸变的声调。
“我劝孙大人还是省些力气,今夜可还长着呢。”
诡异沙哑的声响在他耳侧乍起,惊起了他一背的白毛汗。
他暂时放弃了挣扎,思绪却在极快的飞转着。
山道上遇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他到底是得罪了哪路人马,让人不惜得出动这么大的阵仗来劫他?
不等他理出头绪,方才捅过他后腰的匕首,又贴到了他的脸上。
冰凉锋利,带着令人胆寒的腥味。
后腰处的痛楚尚未消减,他极力撇开脸远离,口中不断挤出吱呜破碎的言语,听不清是在求饶还是辱骂。
下一刻,冰凉的刀锋顺着他面颊而下,不费吹灰之力割断了禁锢他口舌的布条。
那个声音讥诮着问他:“怎么,孙大人还有话要说?”
“你是谁?!你要做什么?”
宣幼青噙着冷笑,再次将匕首送进了孙元卓后腰的伤处:“孙大人当初对白蒲村下手的时候,可曾想过自己的报应?”
“啊!”
孙元卓发出惨厉的哀嚎,脖颈处青筋乍现,不过须臾就沁出了豆大的汗珠。
可身体发肤上的痛楚,远比不上他心下的震惊与愕然。
白蒲村?!
她如何知道白蒲村的?!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清理个小小提举官都能把自己折进去的龚佐,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可转头一想又觉得不对,他一枚棋子,如何得知当年事情原委。
孙元卓蒙着眼,可宣幼青没有,天光虽暗,可隔得近了,她也能一眼瞧见孙元卓面目上一闪而过的异样。
看来她是诈对了,白蒲村当年的案子,绝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孙元卓,即便不是参与者,那必定也是所谓的知情人。
宣幼青稳住心绪,再不发一言,一下又一下把玩着手中匕首,必要的时候再往孙元卓脖子上比划几下。
不知深浅的时候,游刃有余的沉默,是最好的试探。
当她的刀子第三次划过孙元卓后腰那个鲜血淋漓的窟窿时,孙元卓开口了。
“大侠,这当中定有什么误会!白蒲村与我并无什么瓜葛啊!”
“有无瓜葛,可不是孙大人‘一张嘴’说了算的。”
她故弄玄虚,飘忽的语气重重落在了“一张嘴”三个字上。
她给孙元卓下了一个套,“一张嘴”的否定意味很含糊,要么是众口铄金早有旁人指认他孙元卓,要么就是她手中有比言语更有力的物证。
她手中虚构的这张底牌,全靠孙元卓配合,他如何回应,她便如何假设。
可眼下孙元卓的沉默,就让事情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她手里的这张底牌是人是物,看来连孙元卓自己都说不准呢。
那就意味着,当年白蒲村一案,除了牵连其中的人之外,还有关键的物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