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幼青循着那一声疑问抬头,迎上二人齐齐的目光,将视线落到了陆仕谦身侧的青年公子身上。
有些面熟。
想起来了,是白日里来过面馆的。
那时候她满脑子都在谋筹绑架孙元卓的计划,店里来了客人,见门口香烛店掌柜吃的鱼松面,也眼馋要了一碗。锦娘忙不过来,她心不在焉在厨房里头顺手做的,端上桌没一口气的功夫,这公子就端着面追到后厨来了。
她见公子贵气逼人,还真以为是自己一时疏忽,若是自己的场子还好,生怕砸了锦娘的招牌。
可瞧着那公子端着碗一脸激越的模样,也不像是有何不满意,细听下来,原是来打听鱼松面传承的。
她三两句家传的打发过去了,人还不肯走,竟像问族谱似的刨根问底,那股子赖皮劲儿,莫名就让她想到了雨夜喝醉了来渔家面馆缠着不走的陆仕谦。
没想到这二人还当真认得。
宣幼青没忍住在心里默默编排着,果真是人以类聚,生得有模有样的,一个个怎么就跟一碗面较劲儿。
她看那位公子是认出她来了,烦得他又要上来问什么面,索性当没瞧见,侧过头去只留了后脑勺冲着门外。
陆仕谦从她的后脑上,分明瞧见了“闲人勿扰”四个大字。
宋琰拽着他的手还不曾放开,他鬼使神差一个错身,顺手就将门带上了,隔在宋琰和客房考究的门板之前,端正得像一堵墙。
“陆闻清!你这是做什么!”宋琰被嘭一声扑了一脸门灰,没好气道。
陆仕谦一脸正色:“殿下,借一步说话。”抬脚便往客栈外走去。
宋琰猝不及防,不晓得此人发的什么癫。
他两步追上前头的陆仕谦:“不是借一步么,你跑那么快做什么!”
等他气喘呼呼追着人回了方才茶室,落座等了半晌,也没瞧见陆仕谦正儿八经要同他说些什么。
拙劣,演技十分拙劣。
宋琰抱臂冷冷看着眼前人:“不是有话要同我说么,说啊。”
陆仕谦不知为何嗓子有些干巴,但面上还端了一脸正色:“不瞒殿下,此人是我昨夜于孙元卓府上救下的。”
宋琰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陆仕谦是真的在同他说正事。
“孙元卓,她与你查的案子有关?”
陆仕谦颔首:“但其中牵涉过深,在局势未明的境况下,殿下还是少露面的好。”
宋琰对陆仕谦有十足的信任,转而向他流露出了自己的担忧:“案子的事情我不插手,可眼下这件事,还是需要你出手。”
陆仕谦正色,只道愿闻其详。
宋琰挑了一下眉,问他:“就方才那位,你瞧着眼熟么?”
陆仕谦默了默:“见过几回,还算眼熟。”
宋琰眼下也没心思追问这“几回”当中的曲折了:“我说的不是这个眼熟,方才我听见晁年唤她老板娘,你可知她是做什么营生的?”
“略知一二。”
宋琰搁下茶,忽道:“那你替我查查,她与从前尚膳监的宣家掌厨有何干系?”说罢又自言自语般添了一句,“算起来年岁应当也差不多。”
陆仕谦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温热的茶水沿着瓷白的杯沿点滴而出,他不动声色用指腹捻去,问道:“不知殿下从何说起?”
宋琰说起今日在坐粮厅衙门后走的那一遭。
“那鱼松面的口味,总觉得与我幼时在母妃殿中爱吃的那口十分相似。当年宣掌厨一家被牵连出宫流放,我母妃一直心怀愧疚,若是有缘能寻到宣家后人,也算了却她一个心愿。”
宋琰看向陆仕谦:“你不说在西郡流放地受过宣家祖孙救命之恩么,你瞧着那位老板娘,像不像宣掌厨带在身边那个小孙女?”
陆仕谦有些恍惚,思绪飘回那一片永远荒芜的边疆苦地,想到了漫天遍野随风而起簌簌的黄沙。
景和四年,父亲被陷害革职流放,带着尚不足十岁的他迁至西郡,直到三年后平反。
“幼时面貌,即便记得如今也大相径庭,倒是殿下,当真还记得数十年未曾尝过的口味?”他淡淡道,并不顾虑会扫了宋琰的兴。
宋琰笃定道:“自然记得,那年宣掌厨出宫之后,母妃被我闹得没有办法,寻遍了京都的厨子,就为了做这一碗鱼松面。”
按母妃的说法,明明方子和步骤都是一样的,他却尝着一个都不对,魂牵梦绕多年的味道,他自信不会记错。
宋琰说着信誓旦旦:“我记得那年大赦之后,母妃是派人去打探过宣掌厨一家的消息,听人说是往南方去了,说不定与这老板娘有些渊源,你可得上心替我查一查。”
陆仕谦垂眸,望着杯中舒展浮沉的茶叶,应了一声好。
*
宣幼青这一夜在客栈之中是趴着睡过的,鼻尖一直嗅着若有若无的冷松香。
陆仕谦表态任她来去自由,她粗粗掂量了一下事态,又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伤势,许是先前破罐子破摔后探明了对方并没有为难自己的意图,倒也真理直气壮霸占了客房。
那来路不明的大夫不知给她用了什么奇药,几个时辰过去,后腰处的疼痛已经缓解了大半,若是省着用力忍得住劲,竟也可以扶着腰走动了。才下床两步,她就瞧见了房中小几上叠得四四方方一件薄氅,还有一张字迹熟悉的小笺。
她低头瞥见自己一身黑乎乎的夜行衣,青天白日的,确实有些扎眼。
倒是心细。
她摸索着将薄氅披在身上,随手打开桌上纸笺,面色微凛。
“孙元卓非良善之辈,慎之。”
多管闲事。
慎之不慎之的她已经顾不上了,眼下这孙元卓后腰子,她势必是要先捅上一刀才肯解恨的。
她恶狠狠将纸张攥成一团,暗暗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决心。
屋外忽的有浅浅的叩门声,来人自报是客栈的伙计。
“何事?”她扬声问到。
“这间房的公子吩咐,姑娘您行动不便,让把晨饭吃食送到您屋中。公子还吩咐备了马车随时在客栈外头候着,姑娘若要用,知会小的一声便是。”
宣幼青摊开手心,忽的发觉掌中这一团皱巴巴好似也并没有那般令人心烦。
“饭食不必了,马车备好,我这就要用。”
今日开漕节正典在码头举行,城中半数的百姓都在码头处聚集,锦娘也关了面馆同厅后巷的老板娘们一同去看热闹了,宣幼青吩咐车夫,一路将她送回了暂居的宅院。
一夜未见到她的詹亮不曾入眠,方听到动静就急急出来迎她。
“老板娘,你这是……”
宣幼青不小心牵扯住伤口,疼得丝丝抽着冷气,咬牙切齿道:“孙元卓是个沉得住气的,怕是第一回去他府上就被人盯上了,昨夜我去他府上动马车的手脚,让人逮住了。”
他不是精于谋算么,她也不必费这个精力去碰人家的长处了,论起来,她宣幼青如今最擅长的,还是砸钱办事。
“手脚干净些,多找几个赚买命钱的,不够就去钱庄里支,不论他们用什么法子,三日之后把人给我送过来。”
詹亮松了口气,比起什么事情都让老板娘亲力亲为,还是这样的处事方式让他觉得自在一些。
“老板娘,那人是带回面馆,还是……”
宣幼青想了想:“你看着找一个地方,面馆那个地窖,干干净净留给锦娘。”
三日后,祝觉寺后山,破败的大殿旧址被昏沉的斜阳余晖笼罩,平添了一分古朴苍凉。
宣幼青在詹亮的引导下,小心翼翼扶着腰,穿过了短梁横斜的大殿。
她抬头看见漆黑与土黄交错斑驳的墙面,听詹亮道:“此处本是老祝觉寺所在,多年前被一场山火烧成了空架子,而后寺庙重建选在了更为平坦的前山,此处便荒废了。”
宣幼青很满意,黄昏交叠时,深山老林处,正适合割孙元卓的腰子。
她腾出手来,掂了掂手中黑沉沉的匕首,操着因为药汁而走调的诡异嗓音问道:“人呢,可还顺利?”
詹亮回道:“动手的都是黑市上寻来的亡命之徒,拿人钱财□□,手脚利落,孙元卓一行连车夫带护卫,现下一并都在后殿里头绑着呢。”
一锅端了正好,没有人回去通风报信,她可以钝刀子割肉慢慢审。
后殿虽说破败,但从残垣断壁之间还依稀可见祝觉寺当年的气派,一间小小的禅室横七竖八倒了数个捆了人的麻袋,瞧着都还十分宽敞。
宣幼青随脚踢了踢脚下的麻袋,里面的人昏死得十分彻底。
“孙元卓呢?”
詹亮道:“事前有交代,马车里头的人单独关起来了,在院子那头的禅室里。”
宣幼青穿过荒草丛生的庭院,久经风霜的木门因为腐朽而膨胀,随着她推门的动作摇摇欲坠,发出难听的吱呀声。
这一件禅室的房梁在大火中幸存,眼下正悬着一根粗粝的麻绳,结结实实吊着一个人形的麻袋。
宣幼青拔出手中匕首,隔着麻袋将人戳着转了几个圈,嘴角微微勾起了胜利者的弧度。
正好这山中无水可取,这一刀子就当给你醒神了!
她极有耐性的等着麻袋在她眼前晃停,顺着麻袋下隐隐透出的脊骨痕迹,一手摸索到到了人后腰的位置,却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他孙元卓人近中年,不该有这样一片劲瘦单薄的腰背啊!
“等等,你把人放下来我看看。”
宣幼青谨慎地收回刀,怀疑道:“你确定他们没抓错人?”
詹亮也有些诧异,方才他来交接之时,分明是查验过孙元卓此人的啊。
他上前揭开麻袋,昏暗天光从半阙倒塌的墙角漏进来。
詹亮找的果然是行家,麻袋套头之下,黑布蒙眼巾帛勒嘴,连手脚都用指头粗的绳子细细捆过了。
可宣幼青还是轻而易举认出了那张令人见之不忘的脸。
陆仕谦。
她脚下有些不稳,堪堪后退了两步,扶着门框,冷声问詹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些面熟。
想起来了,是白日里来过面馆的。
那时候她满脑子都在谋筹绑架孙元卓的计划,店里来了客人,见门口香烛店掌柜吃的鱼松面,也眼馋要了一碗。锦娘忙不过来,她心不在焉在厨房里头顺手做的,端上桌没一口气的功夫,这公子就端着面追到后厨来了。
她见公子贵气逼人,还真以为是自己一时疏忽,若是自己的场子还好,生怕砸了锦娘的招牌。
可瞧着那公子端着碗一脸激越的模样,也不像是有何不满意,细听下来,原是来打听鱼松面传承的。
她三两句家传的打发过去了,人还不肯走,竟像问族谱似的刨根问底,那股子赖皮劲儿,莫名就让她想到了雨夜喝醉了来渔家面馆缠着不走的陆仕谦。
没想到这二人还当真认得。
宣幼青没忍住在心里默默编排着,果真是人以类聚,生得有模有样的,一个个怎么就跟一碗面较劲儿。
她看那位公子是认出她来了,烦得他又要上来问什么面,索性当没瞧见,侧过头去只留了后脑勺冲着门外。
陆仕谦从她的后脑上,分明瞧见了“闲人勿扰”四个大字。
宋琰拽着他的手还不曾放开,他鬼使神差一个错身,顺手就将门带上了,隔在宋琰和客房考究的门板之前,端正得像一堵墙。
“陆闻清!你这是做什么!”宋琰被嘭一声扑了一脸门灰,没好气道。
陆仕谦一脸正色:“殿下,借一步说话。”抬脚便往客栈外走去。
宋琰猝不及防,不晓得此人发的什么癫。
他两步追上前头的陆仕谦:“不是借一步么,你跑那么快做什么!”
等他气喘呼呼追着人回了方才茶室,落座等了半晌,也没瞧见陆仕谦正儿八经要同他说些什么。
拙劣,演技十分拙劣。
宋琰抱臂冷冷看着眼前人:“不是有话要同我说么,说啊。”
陆仕谦不知为何嗓子有些干巴,但面上还端了一脸正色:“不瞒殿下,此人是我昨夜于孙元卓府上救下的。”
宋琰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陆仕谦是真的在同他说正事。
“孙元卓,她与你查的案子有关?”
陆仕谦颔首:“但其中牵涉过深,在局势未明的境况下,殿下还是少露面的好。”
宋琰对陆仕谦有十足的信任,转而向他流露出了自己的担忧:“案子的事情我不插手,可眼下这件事,还是需要你出手。”
陆仕谦正色,只道愿闻其详。
宋琰挑了一下眉,问他:“就方才那位,你瞧着眼熟么?”
陆仕谦默了默:“见过几回,还算眼熟。”
宋琰眼下也没心思追问这“几回”当中的曲折了:“我说的不是这个眼熟,方才我听见晁年唤她老板娘,你可知她是做什么营生的?”
“略知一二。”
宋琰搁下茶,忽道:“那你替我查查,她与从前尚膳监的宣家掌厨有何干系?”说罢又自言自语般添了一句,“算起来年岁应当也差不多。”
陆仕谦端着茶杯的手一顿,温热的茶水沿着瓷白的杯沿点滴而出,他不动声色用指腹捻去,问道:“不知殿下从何说起?”
宋琰说起今日在坐粮厅衙门后走的那一遭。
“那鱼松面的口味,总觉得与我幼时在母妃殿中爱吃的那口十分相似。当年宣掌厨一家被牵连出宫流放,我母妃一直心怀愧疚,若是有缘能寻到宣家后人,也算了却她一个心愿。”
宋琰看向陆仕谦:“你不说在西郡流放地受过宣家祖孙救命之恩么,你瞧着那位老板娘,像不像宣掌厨带在身边那个小孙女?”
陆仕谦有些恍惚,思绪飘回那一片永远荒芜的边疆苦地,想到了漫天遍野随风而起簌簌的黄沙。
景和四年,父亲被陷害革职流放,带着尚不足十岁的他迁至西郡,直到三年后平反。
“幼时面貌,即便记得如今也大相径庭,倒是殿下,当真还记得数十年未曾尝过的口味?”他淡淡道,并不顾虑会扫了宋琰的兴。
宋琰笃定道:“自然记得,那年宣掌厨出宫之后,母妃被我闹得没有办法,寻遍了京都的厨子,就为了做这一碗鱼松面。”
按母妃的说法,明明方子和步骤都是一样的,他却尝着一个都不对,魂牵梦绕多年的味道,他自信不会记错。
宋琰说着信誓旦旦:“我记得那年大赦之后,母妃是派人去打探过宣掌厨一家的消息,听人说是往南方去了,说不定与这老板娘有些渊源,你可得上心替我查一查。”
陆仕谦垂眸,望着杯中舒展浮沉的茶叶,应了一声好。
*
宣幼青这一夜在客栈之中是趴着睡过的,鼻尖一直嗅着若有若无的冷松香。
陆仕谦表态任她来去自由,她粗粗掂量了一下事态,又审视了一下自己的伤势,许是先前破罐子破摔后探明了对方并没有为难自己的意图,倒也真理直气壮霸占了客房。
那来路不明的大夫不知给她用了什么奇药,几个时辰过去,后腰处的疼痛已经缓解了大半,若是省着用力忍得住劲,竟也可以扶着腰走动了。才下床两步,她就瞧见了房中小几上叠得四四方方一件薄氅,还有一张字迹熟悉的小笺。
她低头瞥见自己一身黑乎乎的夜行衣,青天白日的,确实有些扎眼。
倒是心细。
她摸索着将薄氅披在身上,随手打开桌上纸笺,面色微凛。
“孙元卓非良善之辈,慎之。”
多管闲事。
慎之不慎之的她已经顾不上了,眼下这孙元卓后腰子,她势必是要先捅上一刀才肯解恨的。
她恶狠狠将纸张攥成一团,暗暗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决心。
屋外忽的有浅浅的叩门声,来人自报是客栈的伙计。
“何事?”她扬声问到。
“这间房的公子吩咐,姑娘您行动不便,让把晨饭吃食送到您屋中。公子还吩咐备了马车随时在客栈外头候着,姑娘若要用,知会小的一声便是。”
宣幼青摊开手心,忽的发觉掌中这一团皱巴巴好似也并没有那般令人心烦。
“饭食不必了,马车备好,我这就要用。”
今日开漕节正典在码头举行,城中半数的百姓都在码头处聚集,锦娘也关了面馆同厅后巷的老板娘们一同去看热闹了,宣幼青吩咐车夫,一路将她送回了暂居的宅院。
一夜未见到她的詹亮不曾入眠,方听到动静就急急出来迎她。
“老板娘,你这是……”
宣幼青不小心牵扯住伤口,疼得丝丝抽着冷气,咬牙切齿道:“孙元卓是个沉得住气的,怕是第一回去他府上就被人盯上了,昨夜我去他府上动马车的手脚,让人逮住了。”
他不是精于谋算么,她也不必费这个精力去碰人家的长处了,论起来,她宣幼青如今最擅长的,还是砸钱办事。
“手脚干净些,多找几个赚买命钱的,不够就去钱庄里支,不论他们用什么法子,三日之后把人给我送过来。”
詹亮松了口气,比起什么事情都让老板娘亲力亲为,还是这样的处事方式让他觉得自在一些。
“老板娘,那人是带回面馆,还是……”
宣幼青想了想:“你看着找一个地方,面馆那个地窖,干干净净留给锦娘。”
三日后,祝觉寺后山,破败的大殿旧址被昏沉的斜阳余晖笼罩,平添了一分古朴苍凉。
宣幼青在詹亮的引导下,小心翼翼扶着腰,穿过了短梁横斜的大殿。
她抬头看见漆黑与土黄交错斑驳的墙面,听詹亮道:“此处本是老祝觉寺所在,多年前被一场山火烧成了空架子,而后寺庙重建选在了更为平坦的前山,此处便荒废了。”
宣幼青很满意,黄昏交叠时,深山老林处,正适合割孙元卓的腰子。
她腾出手来,掂了掂手中黑沉沉的匕首,操着因为药汁而走调的诡异嗓音问道:“人呢,可还顺利?”
詹亮回道:“动手的都是黑市上寻来的亡命之徒,拿人钱财□□,手脚利落,孙元卓一行连车夫带护卫,现下一并都在后殿里头绑着呢。”
一锅端了正好,没有人回去通风报信,她可以钝刀子割肉慢慢审。
后殿虽说破败,但从残垣断壁之间还依稀可见祝觉寺当年的气派,一间小小的禅室横七竖八倒了数个捆了人的麻袋,瞧着都还十分宽敞。
宣幼青随脚踢了踢脚下的麻袋,里面的人昏死得十分彻底。
“孙元卓呢?”
詹亮道:“事前有交代,马车里头的人单独关起来了,在院子那头的禅室里。”
宣幼青穿过荒草丛生的庭院,久经风霜的木门因为腐朽而膨胀,随着她推门的动作摇摇欲坠,发出难听的吱呀声。
这一件禅室的房梁在大火中幸存,眼下正悬着一根粗粝的麻绳,结结实实吊着一个人形的麻袋。
宣幼青拔出手中匕首,隔着麻袋将人戳着转了几个圈,嘴角微微勾起了胜利者的弧度。
正好这山中无水可取,这一刀子就当给你醒神了!
她极有耐性的等着麻袋在她眼前晃停,顺着麻袋下隐隐透出的脊骨痕迹,一手摸索到到了人后腰的位置,却忽然觉得有些不对。
他孙元卓人近中年,不该有这样一片劲瘦单薄的腰背啊!
“等等,你把人放下来我看看。”
宣幼青谨慎地收回刀,怀疑道:“你确定他们没抓错人?”
詹亮也有些诧异,方才他来交接之时,分明是查验过孙元卓此人的啊。
他上前揭开麻袋,昏暗天光从半阙倒塌的墙角漏进来。
詹亮找的果然是行家,麻袋套头之下,黑布蒙眼巾帛勒嘴,连手脚都用指头粗的绳子细细捆过了。
可宣幼青还是轻而易举认出了那张令人见之不忘的脸。
陆仕谦。
她脚下有些不稳,堪堪后退了两步,扶着门框,冷声问詹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