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刑司内。
陆仕谦北上月余,待批的案卷由主簿整理归档,足足堆满了半张书案。他从跨进理刑司的那一刻就不曾停歇过,直到黄昏时分,才轮到近日交付的运军中毒一案上。
陈俭和罗康平分立两侧,本就是为了随时讲解补充案卷疏漏之处,见陆仕谦手上动作顿挫,便上前道:“说来也是奇怪,从前也没见衙门这么不担事,眼下瞧着是但凡与漕运沾一点关系的案子,就一概要甩给我们。”
“就是,先前大人您不在,主簿大人不好驳了府衙那处的面子。眼下大人若觉得不妥,明日咱们就把案子给递回去!”
陆仕谦粗粗看过案卷——食客中毒,死者一人昏迷者数,偏巧能够证明酒楼无责的物证却消失殆尽。
基本可以断定是熟人作案,至于到底是酒楼的熟人,还是死者的熟人,那就要细查才能敲定推论。
只不过作为苦主的宣幼青,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论断。
码头上她招摇过市极尽平烟酒楼掌柜的排场,又在众目睽睽下摆出与他熟稔的关切模样,怕是早就知道这案子落到了理刑司的手上。
她似乎笃定了他会接这个案子,才会在人声鼎沸的码头上,毫不避讳地给“对手”来这么一手下马威。
那如今便不是他选案子了,而是她先选的他。
“不必,这案子就由我理刑司来查。”
陆仕谦心下已有了计划,吩咐二人道:“明日先派人手着力调查一下这几位运军的身份,还有这批耽搁的漕粮运往何处。你们做好准备,需要的文书明日上值之后会给你们。”
“是,大人。”二人领命正欲退下,忽的又被陆仕谦叫住。
“大人还有何吩咐。”
陆仕谦道:“淮阴造船的孟家你们可知?”
陈俭和罗康平对视,眼中俱有疑惑,最近的案子,也没有牵扯到孟家的啊,大人为何忽的问起这个?
二人将疑窦暂按心头,回道:“大人来淮州任职不久,要说这淮阴孟家,其实是咱们漕运衙门的老熟人了,衙门每年都有不少的巡船是从他们手里买的,大人想知道些什么?”
陆仕谦手上笔墨不停,道:“那就把你们知道的都说一说吧。”
陈俭先起了头:“这孟家早先就是靠造船发的家,据说前朝的时候族里便是皇家御用的工匠,后来世道变了,就自己出来独立门户,做起了造船的生意。数代积累发家,如今已是江南一带鸿商富贾里的翘楚,船运、织造、钱庄等业均有涉猎。”
罗康平补充道:“如今的孟家是主母当家,嫡系一支有子二人,孟家支柱的造船一业由长子打理,其余船运织造则由次子打理。”
陆仕谦颔首,又问:“那与漕运衙门多有交集的,便是这位长子了?”
罗康平摇摇头:“那不是,大公子不常在淮州,反倒是这二公子与衙门要熟识一些。”说着他不知想起来什么,语气忽的变得有些暧昧,“大人您是不知道,这孟家的二公子和咱们淮州城平烟酒楼的老板娘颇有一段佳话呢!江湖上都传呢,这淮州城多少孟家的产业,都是二公子看在佳人的面上归置的呢,就是为了能常回来看看老板娘呢!嘿嘿!”
一直垂手侍候在侧的晁年听得心惊胆战,打眼一瞥,自打大人握笔的手上不知何时鼓起了隐隐青筋,连忙挤眉弄眼给说得起劲的罗康平打眼色。
陈俭顿觉,连忙将罗康平打断,三言两语挑些紧要的说完,逃也似的拖着罗康平出了门。
外头罗康平不解,愣声道:“你做什么,拽得胳膊这厮疼!”
陈俭抬手在罗康平肩上就是一拳:“我说你是不是个莽的,嘴上没个把门的也就算了,眼睛还不好使,没瞧见晁年小哥给你递眼色么?!”
罗康平恍然大悟,悟了片刻,还是懵的。
“不是,那为啥啊?我说两句闲话大人就生气了?!”
陈俭一巴掌拍在罗康平背上:“想那么多作甚,许是大人一时不畅快,咱们多惦记惦记活儿就是了。”
屋内,晁年仍旧在一旁小心翼翼伺候着笔墨。
陆仕谦虽说手上还不疾不徐写着字,可晁年眼尖,早就瞧见了不知何时被他腕间寸劲甩的到处乱飞的墨滴。
“大人,今日也不早了,您舟车劳顿刚回来,这些公务也不急这一时,明日再看也成,还是早些休息吧。”
陆仕谦心中有无名的烦躁,本该清明顺畅的思路不知为何搅成了一团乱麻,化作了满篇不受规束的墨迹。
他搁下笔,拂袖离去,临了丢下一句话。
“明日备好车马,去平烟酒楼一趟。”
晁年不解:“可是大人明日不还要去漕运衙门见总督大人么?”
陆仕谦匀了匀气:“顺路。”
*
和陆仕谦的相见,比宣幼青预想的要早一些。
本以为按照衙门审案,照理是要传她双方去理刑司大堂对峙的。
二人多次相与,他皆是寻常便服,说起来她还挺好奇陆仕谦此人穿正经官服的模样,想来与他端方气度应当很是相配。
她在境楼雅间内归整白蒲村一案收集的证据,闫辰差人来寻她的时候,她从四下堆叠雪花一样的纸张中抬头,问的第一句便是:“陆大人穿的是常服还是官服?”
传话的小姑娘一愣,回道:“瞧着应当是常服。”
宣幼青颇为遗憾地应了一声,搁置手中名录纸记,下到一楼大堂。
陆仕谦正在仰头看那一尊硕大的倒流香,香霭沉沉而下遇水则起,被浅池中几尾锦鲤搅散,盈盈绕绕,与他一身白衣相衬,似成谪仙景。
“陆大人。”她立在红木旧色的阶梯上唤他,他转头带着微微笑意颔首。
“宣老板。”
浅池中的锦鲤闻人声,搅起一池微澜,一如他轻轻浅浅三个字,轻扫心弦。
她有一瞬的失神,但说不上为何。
明明倒流香沁意绵绵,她却仿佛只闻得见那股清冽的冷松香。
新涂的丹寇握进手心,她费力稳住面上的波澜不惊,一步一步走到他面前,开口道:“贵客前来,有失远迎。不知陆大人此行是为公还是为私?”
陆仕谦回道:“为食客中毒一案而来,算是公干。”
方才的念头又窜上来,宣幼青望着陆仕谦一身银苍色直袍,微微偏头,问道:“既是公干,陆大人为何不穿官服?”
外间那几个婆子妇人的哭嚎声适时传进来,陆仕谦道:“码头那日宣老板有意震慑,今日我若再穿官服前来,难免有人瞧了慌不择路,坏了此间谋划。”
宣幼青笑而不语,正巧晁年从外头靠了车架进来,同宣幼青见完礼便抱怨道:“宣姐姐,这酒楼外头都是些什么人,见了车马往酒楼来便扒上来攀问,怪是吓人。”
陆仕谦问道:“那你可应了?”
晁年头摇得似那小儿拨浪鼓,还秉持着一点小小的骄傲:“那自是没有!半点和案子有关的消息都没透露!全被我打发了去!”
宣幼青双手环抱胸前,摇摇头,念了一句可惜。
晁年不解:“可惜什么?什么可惜?”
宣幼青语气中带了情真意切的埋怨,走完最后两级台阶,立在陆仕谦面前,眉间轻抬:“可惜陆大人不愿予我行这个方便。”
陆仕谦用半日一刻不歇的公文替他清理掉了满腔烦乱的心绪,如今前来是寻了正经的由头的,要不是早知晓她一身浑然天成作演的本事,还真是要被她这一句嗔怨乱了阵脚。
宣幼青见他无甚反应,失了兴趣,转头招人去唤管家纪邵,来与陆仕谦交代事发当日细节。
酒楼小厮引着二人往后厨去,迎上了在后厨打点的纪邵。
“陆大人里面请,这便是事发当日出菜存样的后厨,过后便封存了,闲杂人等一概都不曾进去过。”说着他又呈上一本记册,较昨日交给宣幼青查看的那份,又添了许多切实的批注痕迹。
陆仕谦翻开来看,与案相关人员、物件全都记录在册,小到后厨那日进出碗筷杯碟皆有记数。
他心有喟叹,酒楼食肆他也接触了不少,自上而下管理能有这般细致章程的,难见一二。
世人皆传她有八面玲珑心性,长袖善舞手段,今日所见,传闻非虚。
陆仕谦令晁年收好账册,又在后厨细致查验过一番,心下有了成算,便准备告辞。
宣幼青见他做事爽利不拖沓,十分对她胃口,连带着白蒲村一案交予他的意愿又强了一分。
“那此事还有劳陆大人上心,平烟酒楼上上下下百十口人的生计,就指望您了。”话头一转,“不知陆大人可有闲暇移步雅间,另叙一事?”
陆仕谦却身:“陆某今日还有公务在身,见谅。”
晚些时候与总督大人还有约见,从理刑司至漕运总督衙门,来平烟酒楼“正巧”顺路,但也不得久留。
何况白蒲村一事尚未过明路,算不得公务。
理刑司的主事大人向来公私分明。
陆仕谦辞了行正欲出门,外头倏而又起一阵嘈杂。
“堵在门口的都给我让开!这拳脚可不长眼睛!”
大厅内众人循声望去,方才还攀上来与晁年搭话拉扯的闲杂人等,被一众身形魁梧的黑面大汉三言两语就轰了个干净。
晁年在一旁嘀咕,到底是欺软怕硬的,方才缠着他那股子油滑赖皮劲儿,遇到些硬茬就彻底偃旗息鼓了。
他早就听闻平烟酒楼与道上的兄弟是有些交情在的,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果然恶人还得恶人磨。
只不过这带头的“恶人”,看着却没有半分恶人相。
青衣公子白玉骨扇,从淮州城微斜的细雨中走来,墨靴一跨进了门,眼中噙笑,开口唤了一句“阿宣”。
陆仕谦脚下一滞。
宣幼青面上瞧不出什么情绪,抬眼迎上来人,淡淡问了一声:“你怎么来了?”
陆仕谦北上月余,待批的案卷由主簿整理归档,足足堆满了半张书案。他从跨进理刑司的那一刻就不曾停歇过,直到黄昏时分,才轮到近日交付的运军中毒一案上。
陈俭和罗康平分立两侧,本就是为了随时讲解补充案卷疏漏之处,见陆仕谦手上动作顿挫,便上前道:“说来也是奇怪,从前也没见衙门这么不担事,眼下瞧着是但凡与漕运沾一点关系的案子,就一概要甩给我们。”
“就是,先前大人您不在,主簿大人不好驳了府衙那处的面子。眼下大人若觉得不妥,明日咱们就把案子给递回去!”
陆仕谦粗粗看过案卷——食客中毒,死者一人昏迷者数,偏巧能够证明酒楼无责的物证却消失殆尽。
基本可以断定是熟人作案,至于到底是酒楼的熟人,还是死者的熟人,那就要细查才能敲定推论。
只不过作为苦主的宣幼青,似乎已经有了自己的论断。
码头上她招摇过市极尽平烟酒楼掌柜的排场,又在众目睽睽下摆出与他熟稔的关切模样,怕是早就知道这案子落到了理刑司的手上。
她似乎笃定了他会接这个案子,才会在人声鼎沸的码头上,毫不避讳地给“对手”来这么一手下马威。
那如今便不是他选案子了,而是她先选的他。
“不必,这案子就由我理刑司来查。”
陆仕谦心下已有了计划,吩咐二人道:“明日先派人手着力调查一下这几位运军的身份,还有这批耽搁的漕粮运往何处。你们做好准备,需要的文书明日上值之后会给你们。”
“是,大人。”二人领命正欲退下,忽的又被陆仕谦叫住。
“大人还有何吩咐。”
陆仕谦道:“淮阴造船的孟家你们可知?”
陈俭和罗康平对视,眼中俱有疑惑,最近的案子,也没有牵扯到孟家的啊,大人为何忽的问起这个?
二人将疑窦暂按心头,回道:“大人来淮州任职不久,要说这淮阴孟家,其实是咱们漕运衙门的老熟人了,衙门每年都有不少的巡船是从他们手里买的,大人想知道些什么?”
陆仕谦手上笔墨不停,道:“那就把你们知道的都说一说吧。”
陈俭先起了头:“这孟家早先就是靠造船发的家,据说前朝的时候族里便是皇家御用的工匠,后来世道变了,就自己出来独立门户,做起了造船的生意。数代积累发家,如今已是江南一带鸿商富贾里的翘楚,船运、织造、钱庄等业均有涉猎。”
罗康平补充道:“如今的孟家是主母当家,嫡系一支有子二人,孟家支柱的造船一业由长子打理,其余船运织造则由次子打理。”
陆仕谦颔首,又问:“那与漕运衙门多有交集的,便是这位长子了?”
罗康平摇摇头:“那不是,大公子不常在淮州,反倒是这二公子与衙门要熟识一些。”说着他不知想起来什么,语气忽的变得有些暧昧,“大人您是不知道,这孟家的二公子和咱们淮州城平烟酒楼的老板娘颇有一段佳话呢!江湖上都传呢,这淮州城多少孟家的产业,都是二公子看在佳人的面上归置的呢,就是为了能常回来看看老板娘呢!嘿嘿!”
一直垂手侍候在侧的晁年听得心惊胆战,打眼一瞥,自打大人握笔的手上不知何时鼓起了隐隐青筋,连忙挤眉弄眼给说得起劲的罗康平打眼色。
陈俭顿觉,连忙将罗康平打断,三言两语挑些紧要的说完,逃也似的拖着罗康平出了门。
外头罗康平不解,愣声道:“你做什么,拽得胳膊这厮疼!”
陈俭抬手在罗康平肩上就是一拳:“我说你是不是个莽的,嘴上没个把门的也就算了,眼睛还不好使,没瞧见晁年小哥给你递眼色么?!”
罗康平恍然大悟,悟了片刻,还是懵的。
“不是,那为啥啊?我说两句闲话大人就生气了?!”
陈俭一巴掌拍在罗康平背上:“想那么多作甚,许是大人一时不畅快,咱们多惦记惦记活儿就是了。”
屋内,晁年仍旧在一旁小心翼翼伺候着笔墨。
陆仕谦虽说手上还不疾不徐写着字,可晁年眼尖,早就瞧见了不知何时被他腕间寸劲甩的到处乱飞的墨滴。
“大人,今日也不早了,您舟车劳顿刚回来,这些公务也不急这一时,明日再看也成,还是早些休息吧。”
陆仕谦心中有无名的烦躁,本该清明顺畅的思路不知为何搅成了一团乱麻,化作了满篇不受规束的墨迹。
他搁下笔,拂袖离去,临了丢下一句话。
“明日备好车马,去平烟酒楼一趟。”
晁年不解:“可是大人明日不还要去漕运衙门见总督大人么?”
陆仕谦匀了匀气:“顺路。”
*
和陆仕谦的相见,比宣幼青预想的要早一些。
本以为按照衙门审案,照理是要传她双方去理刑司大堂对峙的。
二人多次相与,他皆是寻常便服,说起来她还挺好奇陆仕谦此人穿正经官服的模样,想来与他端方气度应当很是相配。
她在境楼雅间内归整白蒲村一案收集的证据,闫辰差人来寻她的时候,她从四下堆叠雪花一样的纸张中抬头,问的第一句便是:“陆大人穿的是常服还是官服?”
传话的小姑娘一愣,回道:“瞧着应当是常服。”
宣幼青颇为遗憾地应了一声,搁置手中名录纸记,下到一楼大堂。
陆仕谦正在仰头看那一尊硕大的倒流香,香霭沉沉而下遇水则起,被浅池中几尾锦鲤搅散,盈盈绕绕,与他一身白衣相衬,似成谪仙景。
“陆大人。”她立在红木旧色的阶梯上唤他,他转头带着微微笑意颔首。
“宣老板。”
浅池中的锦鲤闻人声,搅起一池微澜,一如他轻轻浅浅三个字,轻扫心弦。
她有一瞬的失神,但说不上为何。
明明倒流香沁意绵绵,她却仿佛只闻得见那股清冽的冷松香。
新涂的丹寇握进手心,她费力稳住面上的波澜不惊,一步一步走到他面前,开口道:“贵客前来,有失远迎。不知陆大人此行是为公还是为私?”
陆仕谦回道:“为食客中毒一案而来,算是公干。”
方才的念头又窜上来,宣幼青望着陆仕谦一身银苍色直袍,微微偏头,问道:“既是公干,陆大人为何不穿官服?”
外间那几个婆子妇人的哭嚎声适时传进来,陆仕谦道:“码头那日宣老板有意震慑,今日我若再穿官服前来,难免有人瞧了慌不择路,坏了此间谋划。”
宣幼青笑而不语,正巧晁年从外头靠了车架进来,同宣幼青见完礼便抱怨道:“宣姐姐,这酒楼外头都是些什么人,见了车马往酒楼来便扒上来攀问,怪是吓人。”
陆仕谦问道:“那你可应了?”
晁年头摇得似那小儿拨浪鼓,还秉持着一点小小的骄傲:“那自是没有!半点和案子有关的消息都没透露!全被我打发了去!”
宣幼青双手环抱胸前,摇摇头,念了一句可惜。
晁年不解:“可惜什么?什么可惜?”
宣幼青语气中带了情真意切的埋怨,走完最后两级台阶,立在陆仕谦面前,眉间轻抬:“可惜陆大人不愿予我行这个方便。”
陆仕谦用半日一刻不歇的公文替他清理掉了满腔烦乱的心绪,如今前来是寻了正经的由头的,要不是早知晓她一身浑然天成作演的本事,还真是要被她这一句嗔怨乱了阵脚。
宣幼青见他无甚反应,失了兴趣,转头招人去唤管家纪邵,来与陆仕谦交代事发当日细节。
酒楼小厮引着二人往后厨去,迎上了在后厨打点的纪邵。
“陆大人里面请,这便是事发当日出菜存样的后厨,过后便封存了,闲杂人等一概都不曾进去过。”说着他又呈上一本记册,较昨日交给宣幼青查看的那份,又添了许多切实的批注痕迹。
陆仕谦翻开来看,与案相关人员、物件全都记录在册,小到后厨那日进出碗筷杯碟皆有记数。
他心有喟叹,酒楼食肆他也接触了不少,自上而下管理能有这般细致章程的,难见一二。
世人皆传她有八面玲珑心性,长袖善舞手段,今日所见,传闻非虚。
陆仕谦令晁年收好账册,又在后厨细致查验过一番,心下有了成算,便准备告辞。
宣幼青见他做事爽利不拖沓,十分对她胃口,连带着白蒲村一案交予他的意愿又强了一分。
“那此事还有劳陆大人上心,平烟酒楼上上下下百十口人的生计,就指望您了。”话头一转,“不知陆大人可有闲暇移步雅间,另叙一事?”
陆仕谦却身:“陆某今日还有公务在身,见谅。”
晚些时候与总督大人还有约见,从理刑司至漕运总督衙门,来平烟酒楼“正巧”顺路,但也不得久留。
何况白蒲村一事尚未过明路,算不得公务。
理刑司的主事大人向来公私分明。
陆仕谦辞了行正欲出门,外头倏而又起一阵嘈杂。
“堵在门口的都给我让开!这拳脚可不长眼睛!”
大厅内众人循声望去,方才还攀上来与晁年搭话拉扯的闲杂人等,被一众身形魁梧的黑面大汉三言两语就轰了个干净。
晁年在一旁嘀咕,到底是欺软怕硬的,方才缠着他那股子油滑赖皮劲儿,遇到些硬茬就彻底偃旗息鼓了。
他早就听闻平烟酒楼与道上的兄弟是有些交情在的,今日一见名不虚传,果然恶人还得恶人磨。
只不过这带头的“恶人”,看着却没有半分恶人相。
青衣公子白玉骨扇,从淮州城微斜的细雨中走来,墨靴一跨进了门,眼中噙笑,开口唤了一句“阿宣”。
陆仕谦脚下一滞。
宣幼青面上瞧不出什么情绪,抬眼迎上来人,淡淡问了一声:“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