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埋伏的影卫骤然现身,跟着宣幼青和詹亮一前一后,加入了追逐的行列!
宓阳县算不得繁华,入夜后街巷寂寂,几道沉默又迅速的黑影急速略过,除了李府门前,甚至都未惊起什么喧闹。
宣幼青死死咬住眼前黑影,心下只有一个念头。
那人不惜费这么大力气也要将人掳走,这位李姓官员身上必然有要紧的用处!
且不管那人是不是她师父,都得先保住姓李的一条命。
宣幼青和白日里见过的影卫打头阵,直直追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城郊。
城郊多苦民,入了夜连灯都舍不得点,宣幼青只借着夜色远远瞧见那黑影纵深一跃,跳进了不见一丝光亮的窄巷中。
詹亮和后续影卫赶上,众人在路口汇合,两两成组,四散开来搜寻。
不过一刻钟,黑影方才消失的方向,就传来了影卫尖利的哨声。
兵刃相接的争鸣,夹杂着箭矢飞刺的破空声,搅得四下野犬狂吠,惊动了半条巷子的百姓。
“叫叫叫!看爷爷明天给你褪毛下锅!”
骂完人的听见动静消停了,铺盖一卷又困入梦乡。
惊动狗叫的那一方小院里陷入短暂的僵持,影卫呈合围之势,将蒙面的黑衣人,死死堵在了角落。
有箭矢相对,他即便身法再快,也快不过机扩,一时进退两难。
影卫之前数次交手,深知穷寇莫追莫追的道理,何况此人手中还有朝廷命官一位,投鼠忌器,也不敢贸然出手。
宣幼青和詹亮一露面,打破了院中微妙的僵持。
带头的影卫是个狠角色,毫不留情放完机扩箭簇,赤手空拳便近身而上,多年的默契使他们行如一人,不用过多的言语交流,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抵近。
那人身法刁钻,武力也并不在影卫之下,以一敌三的局面下,实打实接过数招,才渐渐显示出力不从心来。
宣幼青闻见了不明显的血腥味。
那人受伤了。
影卫趁机而上,袖中甩出飞索,试图将负隅顽抗的人钉在地上。
却不曾想那人竟狠厉至此,任由布满倒刺的飞索缠上他手腕之后,反手一握,将飞索另一头的影卫直直拉向地面!
合围中出现了缺口!
宣幼青和詹亮同时反应,朝那缺口补了过去!
却不曾想那人劈手一夺,手中的飞索游蛇一般灵动起来,本该在影卫手里的那一头倏而缠上了宣幼青的脚踝,将她整个人一拉!
骤然的失重感牵扯着她坠地,宣幼青下意识弓背收腰,才保证仰面朝天倒下的时候没有后脑勺砸地!
能带着那李姓官员飞檐走壁的蛮力只一瞬便将她从地上拉起来,冰凉的尖刺抵在了她脖子上。
影卫和詹亮皆不敢再有动作。
“放开她!”詹亮紧紧紧握的拳头因用力而颤抖,从牙缝里挤出这一句。
那黑衣人死死钳着她,一步一步从院落墙角,退回了房门半掩的屋中。
“若是还想她活命,就不要妄想进来。”
尽管带了些含混不清的沙哑,在听到那声音的一刻,宣幼青眼中有什么温热的东西,毫无征兆地滚落。
詹亮满身戾气骤然消散,脚步一顿就立在那紧闭的门前,久久挪不动步子。
关上门的那一瞬间,黑衣老者就松开了她身上的钳制,连带着脖颈上冰凉的尖锐也被随意丢到了地上。
屋中燃起豆灯,那老者“嘶”了一声,抬头看向泪流满面的宣幼青,语气平静地像在说什么家常。
“小兔崽子如今出息了啊。”
宣幼青努力睁着眼,不让汹涌而出的泪水蒙蔽住视线。
在心口吹了十年的大火烟尘归于人间,化作了她几乎快认不出的人形。
她梗着脖子说不出一句话,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瞪着眼眶,看着眼前人将血肉沾染的布巾从手上扯下,漏出疤痕板结的破损皮肤。
那是大火在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又看着他一声不吭将肩头的箭矢拔下,当啷一声丢进地上的铜盆,微微颤抖的手从腰间布袋解下酒囊,仰头灌下,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宣幼青看到了那些灰巾缠绕下虬结蜿蜒的疤痕,从脸上,到脖颈,到手上,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血肉。
那可是她的师父沈逢舟啊,年轻的时候总爱总在她面前吹嘘自己倜傥冠绝桐泽湖的侠盗义匪,如今竟成了这幅模样。
沈逢舟抬眼看到他那眼皮决了堤的小徒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怎么,学的规矩都吞到狗肚子里去了,不叫人?”
宣幼青心头拧着一口气,偏不叫他,只仰着下巴等泪干,凶巴巴问道:“我叫谁?谁家师父一走十年了无音信?”
沈逢川轻咳了两声,不自在道:“为师没想到徒儿这般有出息,是我寻错了地方。”
宣幼青不听他胡诌,胡乱抹了一把眼睛道:“寻错了地方?从桐泽县开始,到泽县陵县码头,再到淮州城,我看有人循着平烟酒楼发家的足迹,走得一步都不差,何来寻错了地方?”
秦老二那封回信里,神秘莫测的灰衣老者这几年走过的地方,每一个她都分外熟悉。
她在桐泽县那一方小小的酒楼里挣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在桐泽湖水系串联的几大临县码头摇着船叫卖,在水面上开了几年船家酒肆,最后在淮州城上的岸,立了平烟酒楼的招牌。
有人来不及陪她同甘共苦,却在五年后踏着她走过的脚步一路行来。
如今他说自己寻错了方向,她一句都不肯信。
沈逢舟沉默了许久,知道自己是糊弄不过去了,又长长叹了一口气。
这丫头片子打小就机灵,如今能撑起平烟酒楼那么大一个场子,心里头的主意比天大,唬不住了。
他仰头又灌一口酒,摆摆手:“罢了,把詹亮那小子叫来。我一门就收了两个徒弟,总不好厚此薄彼才是。”
十余年未见,他口中的“小子”年岁已然翻了一番,长到了当初他的年纪。
沈逢舟仔细打量着面前魁梧的壮年男子,又陷入一阵恍惚。
他是真的老了。
詹亮紧抿着嘴唇,扑通一声,直直跪在了沈逢舟面前,嗓音中带着粗粝的沙哑,只喊了一句“师父”,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就知道自己没有认错,上回在江州一交手,他在心中就已经认定了。
可是怕师妹失望,他不敢将话说得太死。
直到方才那看似凶险的劫持,在影卫看不见的角落,他发现了那人在钳着人倒退时,不动声色地避开了快要磕碰到师妹的门框。
沈逢舟将手一挥:“成了,你们师兄妹二人,一个连师父都不肯叫,一个上来就给我行大礼,起来说话。”
詹亮仍跪着:“请师傅责罚,当年师父书信于我,我去迟了,不曾护好师妹。”
沈逢舟又看一眼宣幼青,幽幽问道:“你就因着这个,不肯叫人家一句师兄?”
宣幼青有一瞬的错愕。
原来师父这么多年,一直在暗处看着他们。
可他为什么不肯来相认呢?
沈逢舟呵呵一笑,对詹亮道:“快起来吧,她如今还敢跟我叫板,就看得出来这些年有人撑腰惯了。如今拜过师门了,她再不叫,我准你揍她。”
詹亮鼻头一酸,而立之年的汉子忽而涌起了一阵委屈,像是当年埋头刻苦的少年,终于赢得了榜样的一声称赞。
“师父,您这些年去了哪里,我和师妹都以为……”
沈逢舟仰头敲了敲袋底,喝完最后一滴酒,有一瞬的失神。
从何处开始说起好呢?
他笑笑:“外头还有人等着呢,今日不是个叙旧的好时机,我把那狗官嘴撬开了,来日寻个机会,咱们师徒再好好说上几句。”说着他便起身,抽出腰间利器,抬脚朝里屋走去。
宣幼青瞥见他脚下微跛的足迹,忍不住撇开头去,面上的泪干了,紧绷绷扯着眼眶生疼。
她张口叫了一句:“师父。”
沈逢舟脚步一顿,被她抢了先。
“师父要问的,便也是如今我要问的。”
沈逢舟默然,到底是儿大不由娘,徒弟长了本事,即便他千般不愿,还是让她查到了这等地步。
他坐回那摇摇欲坠的椅子上:“也不用问了,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写好了,估摸着是藏在身上哪个内袋了,你个姑娘家家的就别搜男人的身了,让你师兄去。”
宣幼青忽的想起不久前在衙门里的那一遭,问道:“这姓李的下了值不回家,就是被你拘在屋里写罪状了?”
沈逢舟高深莫测般点了点头,忽的想起了什么,教训她道:“如今你们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就这么青天白日往官衙里头闯,还是太过莽撞!”
不多时,詹亮搜了东西出来,交予沈逢舟。
沈逢舟看也不看便将其揣进了怀里,抬起下巴指了指屋外:“这些人你们既有交情,便交予你们打发了去。”
詹亮问道:“师父,里头那人如何处置?”
沈逢舟漫不经心瞥过一眼里屋,桐泽县出身的官员他挨个收拾了一串,还以为里头这位是个罕见的软骨头,不等他上手段,便竹筒倒豆似的交代了许多,还主动提议若是大侠记不清,他大可手书作证。
那李姓官员草包但谨慎,生怕沈逢舟拿了东西取他小命,愣是哆嗦着腿肚子同他讲条件,要等他车马安全到了自家府门前,才肯将东西交出去。
沈逢舟倒也答应了,只是没想到这厮胆子小成这样,居然还惦记着跟他耍花样,指望着自家府宅所在周边皆是官贾名流,能被他一嗓子嚎出一些援手来。
可惜沈逢舟不是什么拳脚稀松的泛泛之辈,拎着他飞上墙头的那一瞬间,便将他吓成了秧鸡,这会子还在里屋昏死着呢。
沈逢舟淡淡道:“到底说了些有用的东西,留他一条命吧。”
宓阳县算不得繁华,入夜后街巷寂寂,几道沉默又迅速的黑影急速略过,除了李府门前,甚至都未惊起什么喧闹。
宣幼青死死咬住眼前黑影,心下只有一个念头。
那人不惜费这么大力气也要将人掳走,这位李姓官员身上必然有要紧的用处!
且不管那人是不是她师父,都得先保住姓李的一条命。
宣幼青和白日里见过的影卫打头阵,直直追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城郊。
城郊多苦民,入了夜连灯都舍不得点,宣幼青只借着夜色远远瞧见那黑影纵深一跃,跳进了不见一丝光亮的窄巷中。
詹亮和后续影卫赶上,众人在路口汇合,两两成组,四散开来搜寻。
不过一刻钟,黑影方才消失的方向,就传来了影卫尖利的哨声。
兵刃相接的争鸣,夹杂着箭矢飞刺的破空声,搅得四下野犬狂吠,惊动了半条巷子的百姓。
“叫叫叫!看爷爷明天给你褪毛下锅!”
骂完人的听见动静消停了,铺盖一卷又困入梦乡。
惊动狗叫的那一方小院里陷入短暂的僵持,影卫呈合围之势,将蒙面的黑衣人,死死堵在了角落。
有箭矢相对,他即便身法再快,也快不过机扩,一时进退两难。
影卫之前数次交手,深知穷寇莫追莫追的道理,何况此人手中还有朝廷命官一位,投鼠忌器,也不敢贸然出手。
宣幼青和詹亮一露面,打破了院中微妙的僵持。
带头的影卫是个狠角色,毫不留情放完机扩箭簇,赤手空拳便近身而上,多年的默契使他们行如一人,不用过多的言语交流,便以摧枯拉朽之势抵近。
那人身法刁钻,武力也并不在影卫之下,以一敌三的局面下,实打实接过数招,才渐渐显示出力不从心来。
宣幼青闻见了不明显的血腥味。
那人受伤了。
影卫趁机而上,袖中甩出飞索,试图将负隅顽抗的人钉在地上。
却不曾想那人竟狠厉至此,任由布满倒刺的飞索缠上他手腕之后,反手一握,将飞索另一头的影卫直直拉向地面!
合围中出现了缺口!
宣幼青和詹亮同时反应,朝那缺口补了过去!
却不曾想那人劈手一夺,手中的飞索游蛇一般灵动起来,本该在影卫手里的那一头倏而缠上了宣幼青的脚踝,将她整个人一拉!
骤然的失重感牵扯着她坠地,宣幼青下意识弓背收腰,才保证仰面朝天倒下的时候没有后脑勺砸地!
能带着那李姓官员飞檐走壁的蛮力只一瞬便将她从地上拉起来,冰凉的尖刺抵在了她脖子上。
影卫和詹亮皆不敢再有动作。
“放开她!”詹亮紧紧紧握的拳头因用力而颤抖,从牙缝里挤出这一句。
那黑衣人死死钳着她,一步一步从院落墙角,退回了房门半掩的屋中。
“若是还想她活命,就不要妄想进来。”
尽管带了些含混不清的沙哑,在听到那声音的一刻,宣幼青眼中有什么温热的东西,毫无征兆地滚落。
詹亮满身戾气骤然消散,脚步一顿就立在那紧闭的门前,久久挪不动步子。
关上门的那一瞬间,黑衣老者就松开了她身上的钳制,连带着脖颈上冰凉的尖锐也被随意丢到了地上。
屋中燃起豆灯,那老者“嘶”了一声,抬头看向泪流满面的宣幼青,语气平静地像在说什么家常。
“小兔崽子如今出息了啊。”
宣幼青努力睁着眼,不让汹涌而出的泪水蒙蔽住视线。
在心口吹了十年的大火烟尘归于人间,化作了她几乎快认不出的人形。
她梗着脖子说不出一句话,几乎用尽了全身力气瞪着眼眶,看着眼前人将血肉沾染的布巾从手上扯下,漏出疤痕板结的破损皮肤。
那是大火在人身上留下的印记。
又看着他一声不吭将肩头的箭矢拔下,当啷一声丢进地上的铜盆,微微颤抖的手从腰间布袋解下酒囊,仰头灌下,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宣幼青看到了那些灰巾缠绕下虬结蜿蜒的疤痕,从脸上,到脖颈,到手上,几乎没有一处完好的血肉。
那可是她的师父沈逢舟啊,年轻的时候总爱总在她面前吹嘘自己倜傥冠绝桐泽湖的侠盗义匪,如今竟成了这幅模样。
沈逢舟抬眼看到他那眼皮决了堤的小徒弟,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怎么,学的规矩都吞到狗肚子里去了,不叫人?”
宣幼青心头拧着一口气,偏不叫他,只仰着下巴等泪干,凶巴巴问道:“我叫谁?谁家师父一走十年了无音信?”
沈逢川轻咳了两声,不自在道:“为师没想到徒儿这般有出息,是我寻错了地方。”
宣幼青不听他胡诌,胡乱抹了一把眼睛道:“寻错了地方?从桐泽县开始,到泽县陵县码头,再到淮州城,我看有人循着平烟酒楼发家的足迹,走得一步都不差,何来寻错了地方?”
秦老二那封回信里,神秘莫测的灰衣老者这几年走过的地方,每一个她都分外熟悉。
她在桐泽县那一方小小的酒楼里挣了安身立命的本钱,在桐泽湖水系串联的几大临县码头摇着船叫卖,在水面上开了几年船家酒肆,最后在淮州城上的岸,立了平烟酒楼的招牌。
有人来不及陪她同甘共苦,却在五年后踏着她走过的脚步一路行来。
如今他说自己寻错了方向,她一句都不肯信。
沈逢舟沉默了许久,知道自己是糊弄不过去了,又长长叹了一口气。
这丫头片子打小就机灵,如今能撑起平烟酒楼那么大一个场子,心里头的主意比天大,唬不住了。
他仰头又灌一口酒,摆摆手:“罢了,把詹亮那小子叫来。我一门就收了两个徒弟,总不好厚此薄彼才是。”
十余年未见,他口中的“小子”年岁已然翻了一番,长到了当初他的年纪。
沈逢舟仔细打量着面前魁梧的壮年男子,又陷入一阵恍惚。
他是真的老了。
詹亮紧抿着嘴唇,扑通一声,直直跪在了沈逢舟面前,嗓音中带着粗粝的沙哑,只喊了一句“师父”,就再也说不出话来。
他就知道自己没有认错,上回在江州一交手,他在心中就已经认定了。
可是怕师妹失望,他不敢将话说得太死。
直到方才那看似凶险的劫持,在影卫看不见的角落,他发现了那人在钳着人倒退时,不动声色地避开了快要磕碰到师妹的门框。
沈逢舟将手一挥:“成了,你们师兄妹二人,一个连师父都不肯叫,一个上来就给我行大礼,起来说话。”
詹亮仍跪着:“请师傅责罚,当年师父书信于我,我去迟了,不曾护好师妹。”
沈逢舟又看一眼宣幼青,幽幽问道:“你就因着这个,不肯叫人家一句师兄?”
宣幼青有一瞬的错愕。
原来师父这么多年,一直在暗处看着他们。
可他为什么不肯来相认呢?
沈逢舟呵呵一笑,对詹亮道:“快起来吧,她如今还敢跟我叫板,就看得出来这些年有人撑腰惯了。如今拜过师门了,她再不叫,我准你揍她。”
詹亮鼻头一酸,而立之年的汉子忽而涌起了一阵委屈,像是当年埋头刻苦的少年,终于赢得了榜样的一声称赞。
“师父,您这些年去了哪里,我和师妹都以为……”
沈逢舟仰头敲了敲袋底,喝完最后一滴酒,有一瞬的失神。
从何处开始说起好呢?
他笑笑:“外头还有人等着呢,今日不是个叙旧的好时机,我把那狗官嘴撬开了,来日寻个机会,咱们师徒再好好说上几句。”说着他便起身,抽出腰间利器,抬脚朝里屋走去。
宣幼青瞥见他脚下微跛的足迹,忍不住撇开头去,面上的泪干了,紧绷绷扯着眼眶生疼。
她张口叫了一句:“师父。”
沈逢舟脚步一顿,被她抢了先。
“师父要问的,便也是如今我要问的。”
沈逢舟默然,到底是儿大不由娘,徒弟长了本事,即便他千般不愿,还是让她查到了这等地步。
他坐回那摇摇欲坠的椅子上:“也不用问了,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写好了,估摸着是藏在身上哪个内袋了,你个姑娘家家的就别搜男人的身了,让你师兄去。”
宣幼青忽的想起不久前在衙门里的那一遭,问道:“这姓李的下了值不回家,就是被你拘在屋里写罪状了?”
沈逢舟高深莫测般点了点头,忽的想起了什么,教训她道:“如今你们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就这么青天白日往官衙里头闯,还是太过莽撞!”
不多时,詹亮搜了东西出来,交予沈逢舟。
沈逢舟看也不看便将其揣进了怀里,抬起下巴指了指屋外:“这些人你们既有交情,便交予你们打发了去。”
詹亮问道:“师父,里头那人如何处置?”
沈逢舟漫不经心瞥过一眼里屋,桐泽县出身的官员他挨个收拾了一串,还以为里头这位是个罕见的软骨头,不等他上手段,便竹筒倒豆似的交代了许多,还主动提议若是大侠记不清,他大可手书作证。
那李姓官员草包但谨慎,生怕沈逢舟拿了东西取他小命,愣是哆嗦着腿肚子同他讲条件,要等他车马安全到了自家府门前,才肯将东西交出去。
沈逢舟倒也答应了,只是没想到这厮胆子小成这样,居然还惦记着跟他耍花样,指望着自家府宅所在周边皆是官贾名流,能被他一嗓子嚎出一些援手来。
可惜沈逢舟不是什么拳脚稀松的泛泛之辈,拎着他飞上墙头的那一瞬间,便将他吓成了秧鸡,这会子还在里屋昏死着呢。
沈逢舟淡淡道:“到底说了些有用的东西,留他一条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