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阳县走出数十里,仍在桐泽一脉的水系泽被之下,城中蜿蜒几条小河流淌,同许多依水而生的城镇一般,最繁华的铺面,都在临水的一面。
吴家酒肆便在这桥头第一家,开的时日长,虽说做的都是些水乡家常菜,但胜在酿酒一绝,每到开坛的时日,酒香沿河飘下去,能将半个宓阳县的酒鬼都引来此处。
此时的沈逢舟便坐在二楼临河最开阔的雅间内,喝着吴家今日开坛的头一批美酒,痛快得连叫了三声好。
长久的沉默之后,他开口第一句便是:“孩子,是师父对不住你,没能救得了你祖父。”
那一年的中秋,恐怕他此生都不能忘怀。
小丫头片子师承有些天赋,一个女娃在后厨那种地方竟也混出了一点明堂,要去临县肩挑掌案的重任。
老友不甚放心,他还特意劝慰,孩子案板上的手艺是你教的,拳脚上的功夫是我教的。即便到时候砸了你宣掌厨的招牌办砸了寿宴,再难吃总不会沦落到挨打的地步。算算日子等她回来的时候正巧中秋,咱哥俩去湖上捞几网鱼鲜,自家孩子的手艺我们这些个当长辈的还没吃过几回,总便宜了别人去。
于是便乘船游湖,在有熟人招待的白蒲村落脚,准备当几日闲散渔夫。
却不曾想会搅进那一场意外之中。
宣家世代长于京畿重地,难得有上船的机会,他那忘年交的好友过了知天命的年岁,才晓得自己有晕船的毛病。
他狠狠嘲笑过一番,给老友扔下一垂钓鱼竿,让村中老相识陪着在码头闲钓,自己便撑着一叶扁舟徜徉于万亩大泽中,捕大鱼去了。
出事的那天他在远离白蒲村的一处无名小岛上夜钓,等瞧见那冲天的火光往回赶时,只瞧见岛边暗红色的血水,还有几乎烧成空壳的村落。
他胡乱抹了一身淤泥,钻进火场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痛,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那丫头回来找他要祖父的时候,要怎么办才好。
可是他把自己烧成了一个废人,也没能寻到半分老友的踪迹。
他捡回来一条命,也仅仅是一条命而已。
头几年几乎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身上烧烂的皮陈年累月地泡在药泥里,长了又烂烂了又长,叶老头眉毛胡子熬掉了一大把,才堪堪将他这个人形拼起来。
宣幼青低着头不敢看她师父,忽而顿悟:“是叶大夫。”
她这才明白,为何淮州城遍地名流巴结不到的杏林圣手叶钦,却愿意拉下身段,与她平烟酒楼结交。
竟是师父的缘故。
沈逢舟又咂摸了一口酒,嘴里泛起了涩涩的苦味。
头几年动不得的时候,连话也说不得,即便有心打听徒儿的消息,也说不出口。
再后来能言语了,才晓得昔日的小徒儿,竟在偌大的淮州城里撑起了一份家业。
他仰天感慨,到底是你宣掌厨的传承,有出息。
他心中有愧,昔年旧友身故,他总觉得自己难辞其咎。
孩子们吃苦的时候他不在身边,若不能把老友之死查出一个交代,他没脸去见自己的徒儿。
却不曾想自己的仅有的两个徒弟,也是跟他一样认死理的犟种,一头扎进这旧事的旋涡,不肯回头。
“孩子,你可知白蒲村一案,身后牵连的是谁?”
宣幼青眼中是沉沉冷意:“天潢贵胄又如何,谁害了我祖父,我便让他偿命。”
沈逢舟手一顿,酒盅咚一声杵在桌上,脸上难得起了厉色:“你既知道,就不要去趟这浑水!命不要了?!你那白手起家攒起来的家业,就不管了?!”
师父不是外人,宣幼青也不瞒着他,将自己与陆仕谦的合作全盘托出。
沈逢舟着实是震惊了一把。
之前交手的那些影卫他心里虽有盘算,但着实没想到居然是当今皇子的近卫!
到底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这徒儿好大的本事。他当师父的说起寻仇,还在江湖草莽的法子里打转,本想着杀两个朝廷命官就已经够离经叛道了,没曾想这小兔崽子一声不吭就栽进了皇权争斗的旋涡中!
他自己赤条条一个来赤条条一个走,天皇老子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到了自家徒儿身上,却操起了一万个心。
他劈头盖脸朝宣幼青训道:“你如何就信得那什么姓陆的?!他顶头神仙打架,到底是一个老子生出来的,转头不打了,夹在中间就把你卖了!”转头又骂詹亮,“你就是这么纵着她的?!”
詹亮闷着头不说话,态度很明确。
宣幼青不以为意,漫不经心道:“说起那位陆大人,不知师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西郡救过的那对父子。”
沈逢舟皱着眉思索了许久,才从久远的记忆中想起一个名字。
“陆家小子?”
宣幼青嗯了一声:“他到底也算是欠咱们一次救命之恩,总有几分可信之处。”
宣幼青把这些年的盘算筹谋事务巨细讲给他听,沈逢舟纵有万般不愿让她涉险,可他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徒儿,选了一条比他能耐的路。
他自知拦不住她,沉沉叹了一口气,自怀中摸出李姓官员的那一沓自述,推到宣幼青面前。
“那年中秋之前,桐泽县县衙里头来的那位贵人,这姓李的不敢直言其名讳,说的是出主意的另有其人。”
宣幼青点头,展开纸张一眼,便对上了红章山上谭家老爷子说的那位“蔺大人”。
昔年在礼房当值的人,县衙往来待客均要记册,如今回忆起来每一个落在纸上的名字,都是有名有姓。
工部都水司主事蔺均洪——连官职都记下了,回去交予陆仕谦查,应当很快就会有眉目,她如是想。
*
淮州城内。
陆仕谦伏案几日,将理刑司的案子归置了七七八八,正准备趁着休沐再去一趟红章山。
本该在府宅里头替他打点看望谈老爷子所用赠礼的晁年,着急忙慌地到衙门里头来寻他,跑出了一头的热汗。
陆仕谦从书案上抬头,眉间微微一皱:“何事慌张?”
晁年喘匀一口气,道:“大人,蔺老爷来家中了。”
陆仕谦笔一顿,心下忽然隐隐有些不妥的预感。
伯父来淮州了?
“随行几人,可有说来淮州是个公干还是为何?”
晁年摇摇头:“身边只带了长随的朱大哥,没有旁人,想来不是公干。”他特来跑这一遭,便是要问如何招待,“如今人已经在家中安置下了,晚间用饭是在外头,还是在家中?”
陆仕谦平日用饭多在公署,来淮州这么些时日,能称得上常去的地方,也就只有平烟酒楼一处。只是眼见离下值也不远了,也不晓得平烟酒楼现下还有没有雅间,晁年还在等着陆仕谦拿主意,好赶在饭点之前拿一个定夺。
陆仕谦下意识不想让伯父过早与平烟酒楼接触,便问:“伯父那处可有何交代?”
晁年摇摇头,都是自家大人亲近的长辈,不拘这些小礼。
“那便买些淮州时令的菜式,在家中用饭吧。”
晁年应了一声,转头从理刑司大门出去,沿着繁华街巷走过一圈,挑了凑够一桌子的淮州名菜,这才转过头去,将陆仕谦接回了府。
陆仕谦进门直奔花厅,见到蔺均洪恭恭敬敬行礼,喊了一声伯父。
蔺均洪点点头,抬手示意身边人出去,晁年见这情形,便是伯侄二人有私事要说,便也退了出去。
陆仕谦直起身,道:“伯父此行淮州,闻清有失远迎。”
蔺均洪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若不是我那老仆写信问候,我还不知道查案都查到我头上来了。”
陆仕谦一顿,也不掩饰:“闻清手中有一案,牵扯景和十一年桐泽县县衙访客,伯父当年恰好也在桐泽县,不过是例行查问。”
蔺均洪素来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只是今日言语间的肃厉更重一分。
他冷言道:“你也不必瞒我,我知道你在查景和十一年白蒲村剿匪一案。我也可以告诉你,当年向太子提议剿匪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我。”
他抓住陆仕谦眼中一瞬闪过的错愕和惊惶:“六部不止你有好友,那老仆也是我多年心腹,他们想告诉你的,也是我想让你知道的,追究起来,没有意义。”
陆仕谦感觉自己心中有什么咔嚓一声,碎了。
他尽力平复自己的心绪,从未觉得眼前的伯父如此陌生。
那个与他谈起志向受挫时,会用“直绳者,枉木之所憎也;清公者,奸慝之所仇也”勉励他的长者,如今却告诉他所寻求的真相没有意义。
“何为没有意义?”他紧握自己的双拳,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问出了这一句。
蔺均洪似乎是对他恨铁不成钢:“克端那个性子,把你教得太直太刚,我本以为让你去刑部是对的,理天下刑名判是非对错,能让你本心少受些挫,可如今看来,你还是太过天真!”
圣上老了,六部朝臣即便再纯直,也难免有自己的偏向。
伯父一直隐隐偏向东宫,也知道他与三殿下交情匪浅,只是二人从未正面提及过。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三殿下在打什么主意,指望一个案子让东宫易主?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他一抬眼,看见自己侄子那副倔驴的模样就来气,“即便我告诉你白蒲村一案是我出的主意,我不过一说,殿下不过一听,白蒲村之后剿匪的功绩,白纸黑字万民所见,没有假!”
陆仕谦因为失望和震惊的双眼泛红,他定定看向自己敬重的伯父,缓缓向后退了一步。
这一步横亘在近乎父子的二人之间,犹如鸿沟。
蔺均洪见他这样,终是不忍,叹了一口气:“闻清,我不是要你违背本心。其余的案子,你想怎么查,我向来都是支持你的。偏偏只这一件,你答应伯父,不要蹚这一摊浑水。”
他一个工部侍郎都能查到的事,堂堂东宫太子,只要他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知道是谁在查当年的案子。
临州坐粮厅厅丞孙元卓贪腐一案发展至今,牵扯出漕运一线沉疴宿疾,东宫太子宋琅已决定动身南下,来淮州与林岸共议,以示肃清漕运贪腐决心。
“等人到了淮州,你那些手脚瞒得过谁?他姑且动不了三殿下,还动不了你区区一个陆闻清么!”蔺均洪言语一顿,“我既应了你父亲,便不能看着你以身犯险!”
可陆闻清只梗着脖子,轻轻摇了摇头。
蔺均洪心头一哽,这孩子脾气跟他父亲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认定的事情八头驴都拉不回来。
有些事情,他本不想挑明的,既然孩子不听劝,有些手段该用还得用。
他重重坐回椅上:“你要翻这个案子,怕不仅仅是为了三殿下这么简单吧?”
陆仕谦心头一跳。
蔺均洪沉沉的目光投向他,似乎要将他洞穿。
“若是三殿下也放下此案不查,你收手么?”
陆仕谦默了半晌,开口道:“昔年宣掌厨曾于西郡救我父子二人性命,伯父你可知这些年父亲与我遍寻江南找不见的救命恩人,就葬身在白蒲村那一场大火之中?”他抬头,毫不退缩地对上蔺均洪的目光,“三殿下可以放下此案,我放不下。”
可这些说辞动摇不了蔺均洪,在他看来,死人的冤情没有至亲的命重要。
蔺均洪的目光越过年轻气盛的后辈,遥遥落在了碎星桥旁,那一处玉瓦飞檐的酒楼上。
他重重念了一声好,沉声道:“太子到淮州还有一段时日,你可以在府中慢慢想,我此行来淮州也另有要事。”蔺均洪话头一转,“你父亲如今潜心修道不管红尘,你的婚姻大事,前些年已经放话交由我这个当长辈的做主了。”
他目光扫过陆仕谦,“听闻总督大人的千金曾有意于你,我瞧着这门婚事就很不错。”
吴家酒肆便在这桥头第一家,开的时日长,虽说做的都是些水乡家常菜,但胜在酿酒一绝,每到开坛的时日,酒香沿河飘下去,能将半个宓阳县的酒鬼都引来此处。
此时的沈逢舟便坐在二楼临河最开阔的雅间内,喝着吴家今日开坛的头一批美酒,痛快得连叫了三声好。
长久的沉默之后,他开口第一句便是:“孩子,是师父对不住你,没能救得了你祖父。”
那一年的中秋,恐怕他此生都不能忘怀。
小丫头片子师承有些天赋,一个女娃在后厨那种地方竟也混出了一点明堂,要去临县肩挑掌案的重任。
老友不甚放心,他还特意劝慰,孩子案板上的手艺是你教的,拳脚上的功夫是我教的。即便到时候砸了你宣掌厨的招牌办砸了寿宴,再难吃总不会沦落到挨打的地步。算算日子等她回来的时候正巧中秋,咱哥俩去湖上捞几网鱼鲜,自家孩子的手艺我们这些个当长辈的还没吃过几回,总便宜了别人去。
于是便乘船游湖,在有熟人招待的白蒲村落脚,准备当几日闲散渔夫。
却不曾想会搅进那一场意外之中。
宣家世代长于京畿重地,难得有上船的机会,他那忘年交的好友过了知天命的年岁,才晓得自己有晕船的毛病。
他狠狠嘲笑过一番,给老友扔下一垂钓鱼竿,让村中老相识陪着在码头闲钓,自己便撑着一叶扁舟徜徉于万亩大泽中,捕大鱼去了。
出事的那天他在远离白蒲村的一处无名小岛上夜钓,等瞧见那冲天的火光往回赶时,只瞧见岛边暗红色的血水,还有几乎烧成空壳的村落。
他胡乱抹了一身淤泥,钻进火场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痛,当时唯一的念头,就是那丫头回来找他要祖父的时候,要怎么办才好。
可是他把自己烧成了一个废人,也没能寻到半分老友的踪迹。
他捡回来一条命,也仅仅是一条命而已。
头几年几乎都是躺在床上度过的,身上烧烂的皮陈年累月地泡在药泥里,长了又烂烂了又长,叶老头眉毛胡子熬掉了一大把,才堪堪将他这个人形拼起来。
宣幼青低着头不敢看她师父,忽而顿悟:“是叶大夫。”
她这才明白,为何淮州城遍地名流巴结不到的杏林圣手叶钦,却愿意拉下身段,与她平烟酒楼结交。
竟是师父的缘故。
沈逢舟又咂摸了一口酒,嘴里泛起了涩涩的苦味。
头几年动不得的时候,连话也说不得,即便有心打听徒儿的消息,也说不出口。
再后来能言语了,才晓得昔日的小徒儿,竟在偌大的淮州城里撑起了一份家业。
他仰天感慨,到底是你宣掌厨的传承,有出息。
他心中有愧,昔年旧友身故,他总觉得自己难辞其咎。
孩子们吃苦的时候他不在身边,若不能把老友之死查出一个交代,他没脸去见自己的徒儿。
却不曾想自己的仅有的两个徒弟,也是跟他一样认死理的犟种,一头扎进这旧事的旋涡,不肯回头。
“孩子,你可知白蒲村一案,身后牵连的是谁?”
宣幼青眼中是沉沉冷意:“天潢贵胄又如何,谁害了我祖父,我便让他偿命。”
沈逢舟手一顿,酒盅咚一声杵在桌上,脸上难得起了厉色:“你既知道,就不要去趟这浑水!命不要了?!你那白手起家攒起来的家业,就不管了?!”
师父不是外人,宣幼青也不瞒着他,将自己与陆仕谦的合作全盘托出。
沈逢舟着实是震惊了一把。
之前交手的那些影卫他心里虽有盘算,但着实没想到居然是当今皇子的近卫!
到底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这徒儿好大的本事。他当师父的说起寻仇,还在江湖草莽的法子里打转,本想着杀两个朝廷命官就已经够离经叛道了,没曾想这小兔崽子一声不吭就栽进了皇权争斗的旋涡中!
他自己赤条条一个来赤条条一个走,天皇老子都不放在眼里的人,到了自家徒儿身上,却操起了一万个心。
他劈头盖脸朝宣幼青训道:“你如何就信得那什么姓陆的?!他顶头神仙打架,到底是一个老子生出来的,转头不打了,夹在中间就把你卖了!”转头又骂詹亮,“你就是这么纵着她的?!”
詹亮闷着头不说话,态度很明确。
宣幼青不以为意,漫不经心道:“说起那位陆大人,不知师父还记不记得我们在西郡救过的那对父子。”
沈逢舟皱着眉思索了许久,才从久远的记忆中想起一个名字。
“陆家小子?”
宣幼青嗯了一声:“他到底也算是欠咱们一次救命之恩,总有几分可信之处。”
宣幼青把这些年的盘算筹谋事务巨细讲给他听,沈逢舟纵有万般不愿让她涉险,可他不得不承认,他这个徒儿,选了一条比他能耐的路。
他自知拦不住她,沉沉叹了一口气,自怀中摸出李姓官员的那一沓自述,推到宣幼青面前。
“那年中秋之前,桐泽县县衙里头来的那位贵人,这姓李的不敢直言其名讳,说的是出主意的另有其人。”
宣幼青点头,展开纸张一眼,便对上了红章山上谭家老爷子说的那位“蔺大人”。
昔年在礼房当值的人,县衙往来待客均要记册,如今回忆起来每一个落在纸上的名字,都是有名有姓。
工部都水司主事蔺均洪——连官职都记下了,回去交予陆仕谦查,应当很快就会有眉目,她如是想。
*
淮州城内。
陆仕谦伏案几日,将理刑司的案子归置了七七八八,正准备趁着休沐再去一趟红章山。
本该在府宅里头替他打点看望谈老爷子所用赠礼的晁年,着急忙慌地到衙门里头来寻他,跑出了一头的热汗。
陆仕谦从书案上抬头,眉间微微一皱:“何事慌张?”
晁年喘匀一口气,道:“大人,蔺老爷来家中了。”
陆仕谦笔一顿,心下忽然隐隐有些不妥的预感。
伯父来淮州了?
“随行几人,可有说来淮州是个公干还是为何?”
晁年摇摇头:“身边只带了长随的朱大哥,没有旁人,想来不是公干。”他特来跑这一遭,便是要问如何招待,“如今人已经在家中安置下了,晚间用饭是在外头,还是在家中?”
陆仕谦平日用饭多在公署,来淮州这么些时日,能称得上常去的地方,也就只有平烟酒楼一处。只是眼见离下值也不远了,也不晓得平烟酒楼现下还有没有雅间,晁年还在等着陆仕谦拿主意,好赶在饭点之前拿一个定夺。
陆仕谦下意识不想让伯父过早与平烟酒楼接触,便问:“伯父那处可有何交代?”
晁年摇摇头,都是自家大人亲近的长辈,不拘这些小礼。
“那便买些淮州时令的菜式,在家中用饭吧。”
晁年应了一声,转头从理刑司大门出去,沿着繁华街巷走过一圈,挑了凑够一桌子的淮州名菜,这才转过头去,将陆仕谦接回了府。
陆仕谦进门直奔花厅,见到蔺均洪恭恭敬敬行礼,喊了一声伯父。
蔺均洪点点头,抬手示意身边人出去,晁年见这情形,便是伯侄二人有私事要说,便也退了出去。
陆仕谦直起身,道:“伯父此行淮州,闻清有失远迎。”
蔺均洪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若不是我那老仆写信问候,我还不知道查案都查到我头上来了。”
陆仕谦一顿,也不掩饰:“闻清手中有一案,牵扯景和十一年桐泽县县衙访客,伯父当年恰好也在桐泽县,不过是例行查问。”
蔺均洪素来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只是今日言语间的肃厉更重一分。
他冷言道:“你也不必瞒我,我知道你在查景和十一年白蒲村剿匪一案。我也可以告诉你,当年向太子提议剿匪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我。”
他抓住陆仕谦眼中一瞬闪过的错愕和惊惶:“六部不止你有好友,那老仆也是我多年心腹,他们想告诉你的,也是我想让你知道的,追究起来,没有意义。”
陆仕谦感觉自己心中有什么咔嚓一声,碎了。
他尽力平复自己的心绪,从未觉得眼前的伯父如此陌生。
那个与他谈起志向受挫时,会用“直绳者,枉木之所憎也;清公者,奸慝之所仇也”勉励他的长者,如今却告诉他所寻求的真相没有意义。
“何为没有意义?”他紧握自己的双拳,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问出了这一句。
蔺均洪似乎是对他恨铁不成钢:“克端那个性子,把你教得太直太刚,我本以为让你去刑部是对的,理天下刑名判是非对错,能让你本心少受些挫,可如今看来,你还是太过天真!”
圣上老了,六部朝臣即便再纯直,也难免有自己的偏向。
伯父一直隐隐偏向东宫,也知道他与三殿下交情匪浅,只是二人从未正面提及过。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和三殿下在打什么主意,指望一个案子让东宫易主?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他一抬眼,看见自己侄子那副倔驴的模样就来气,“即便我告诉你白蒲村一案是我出的主意,我不过一说,殿下不过一听,白蒲村之后剿匪的功绩,白纸黑字万民所见,没有假!”
陆仕谦因为失望和震惊的双眼泛红,他定定看向自己敬重的伯父,缓缓向后退了一步。
这一步横亘在近乎父子的二人之间,犹如鸿沟。
蔺均洪见他这样,终是不忍,叹了一口气:“闻清,我不是要你违背本心。其余的案子,你想怎么查,我向来都是支持你的。偏偏只这一件,你答应伯父,不要蹚这一摊浑水。”
他一个工部侍郎都能查到的事,堂堂东宫太子,只要他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知道是谁在查当年的案子。
临州坐粮厅厅丞孙元卓贪腐一案发展至今,牵扯出漕运一线沉疴宿疾,东宫太子宋琅已决定动身南下,来淮州与林岸共议,以示肃清漕运贪腐决心。
“等人到了淮州,你那些手脚瞒得过谁?他姑且动不了三殿下,还动不了你区区一个陆闻清么!”蔺均洪言语一顿,“我既应了你父亲,便不能看着你以身犯险!”
可陆闻清只梗着脖子,轻轻摇了摇头。
蔺均洪心头一哽,这孩子脾气跟他父亲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认定的事情八头驴都拉不回来。
有些事情,他本不想挑明的,既然孩子不听劝,有些手段该用还得用。
他重重坐回椅上:“你要翻这个案子,怕不仅仅是为了三殿下这么简单吧?”
陆仕谦心头一跳。
蔺均洪沉沉的目光投向他,似乎要将他洞穿。
“若是三殿下也放下此案不查,你收手么?”
陆仕谦默了半晌,开口道:“昔年宣掌厨曾于西郡救我父子二人性命,伯父你可知这些年父亲与我遍寻江南找不见的救命恩人,就葬身在白蒲村那一场大火之中?”他抬头,毫不退缩地对上蔺均洪的目光,“三殿下可以放下此案,我放不下。”
可这些说辞动摇不了蔺均洪,在他看来,死人的冤情没有至亲的命重要。
蔺均洪的目光越过年轻气盛的后辈,遥遥落在了碎星桥旁,那一处玉瓦飞檐的酒楼上。
他重重念了一声好,沉声道:“太子到淮州还有一段时日,你可以在府中慢慢想,我此行来淮州也另有要事。”蔺均洪话头一转,“你父亲如今潜心修道不管红尘,你的婚姻大事,前些年已经放话交由我这个当长辈的做主了。”
他目光扫过陆仕谦,“听闻总督大人的千金曾有意于你,我瞧着这门婚事就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