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迦罗蓝一觉醒来,只觉神清气爽,肩上的疼痛也好了一些,想来正是怀远替她疗伤的成果,她正要起身,外间迪依娜带着一队侍女鱼贯而入,手上捧着各色洗漱用具。
迪依娜上来便道:“国主,今晨圣僧交代,您手上有伤痕,让我们替您上药,还有您身上的伤若是还痛,圣僧替您开了镇痛的药剂,待您用过晨食,便可服下。”
迦罗蓝一摊手,得意道:“皮外伤,早就好了。”但见她细嫩的手上,光洁如新,再不见昨夜的伤口。
迪依娜松了口气,服侍迦罗蓝洗漱,而后二人来到外间,迦罗蓝桌上摆着各色点心,这些点心中有桂花糕、杏仁酥,看起来居然都是中原小点的模样,碗中是她极其喜欢的杏仁牛奶,配着芜菁小菜,她饮下杏仁牛奶,眯了眯眼睛,长长叹道:“我最喜欢这个,就是怕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吃不着。”接着看看芜菁,兴致便不怎么高了,“天天都是芜菁,我不喜欢这东西。”
迪依娜闻言笑道:“那也是因为之前的暖棚倒塌了,我已经寻到了工匠,最近就能修筑新的暖棚。”
迦罗蓝双眸发亮,“那就让他们快点修,法师不怎么爱吃瓜果,能有新鲜蔬菜最好了。”
饭罢,迪依娜让人送来止疼的药物,迦罗蓝见着一碗漆黑的汤药,脸都绿了,捂着鼻子摆手,“端走端走,谁要喝这种东西。”
迪依娜还要劝,迦罗蓝果断顾左右而言他转移话题,“城中的使者都安置好了么?”
“回国主,城中使者近日便会陆续离开,各种事宜都安排好了。”说完,迪依娜把药举了举。
草木的清苦味道令迦罗蓝皱皱眉头,“昆沙他们呢?圣火教的人有没有异动?”
迪依娜继续捧着药,答道:“回国主,昆沙还在馆驿,据他的说法,西狄可汗让他迎国主前去素叶城西狄王帐。”
“昆沙没办成事情,自然是怕的,你传信给他,我不日会启程前往素叶城,我会让他带一封信给颇黎,让他安心回去。”
迦罗蓝看着药碗直皱眉,她零零碎碎说了一大堆,迪依娜皆耐心答话,终于,室内一片寂静,她想了又想,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话了,却见怀远提着药包从门外走来。
她眼睛一亮,喊道:“法师,你去做什么了?”
怀远放下药篓,朝迦罗蓝拜下,“国主,贫僧在坊市中逛了逛,为国主配好了药剂,这药剂有清热祛毒的功效,能够减缓国主伤势。”
一听到要吃药,迦罗蓝脸色一垮,她忽而想到了什么,从榻上站起来,道:“走吧走吧,你远道而来,不就是为了见一见传说中的神女伽蓝。”
迦罗蓝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外走,却见怀远将迪依娜手中的药接过来,放在迦罗蓝面前,正色道:“还请国主满饮此杯。”
迦罗蓝见状,抬抬下巴,“哼!”只见一阵劲风起,迦罗蓝消失,只听得她的声音若有若无,“我在神女伽蓝等着你。”
室内只余怀远和迪依娜面面相觑,怀远看看药碗,又道:“贫僧会改良药方,余下的事还要劳烦女官大人了。”
迪依娜忙道:“圣僧费心了。”
怀远转身赴迦罗蓝之约,往室外走去,他能敏锐地察觉到自此他与迦罗蓝订立婚约后,女梁国中的人对他的态度更恭敬了几分。而他自己对这位女王心中有不少感激愧疚之意,连带着他们的关系也近了许多。
神女伽蓝前,迦罗蓝坐在沙丘上,她今日一袭蓝衣,头戴紫纱,掩住了半张脸,见得怀远的身影,她一跃而起,冲着他招手。
木制的寺庙静默地立在沙漠中,漫天黄沙下,少女的手腕比玉还白,紫纱飘摇,怀远走了过去,迦罗蓝今日兴致极好,她冲着怀远伸手。
怀远静立在沙漠中,神情淡淡,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迦罗蓝何等敏锐之人,她自是察觉到了怀远的迟疑,她笑道:“怎么,我有什么不对么?”
没等怀远说话,迦罗蓝又笑,“哦,我当是为什么,是怀恩对么?”
怀远带了几分不赞同道:“国主不该独自见怀恩,他很危险。”
“怎么不问我同怀恩说了什么,现在还能若无其事地站在这里。”
怀远摇头,“国主若想在西狄掌中保证女梁的安全,与佛门谈一谈是有好处的,只是难为国主,要夹在贫僧与怀恩中间了。”
怀远说着话举步来到迦罗蓝身边,迦罗蓝神色坦荡,她道:“既然已经出关,不如顺水推舟,以后的事找到了真经再说。”说完她粲然一笑,“我可不是骗你,转头又投向了怀恩,我想此刻应当是彼此心照不宣。”
迦罗蓝与怀恩的谈话为他们的西行之旅扫除了后顾之忧,赢得了片刻的宁静,只是关于真经处置的分歧,不过是暂时搁置,届时怕再有一场大战了。
怀远则是神情肃然,朝着迦罗蓝拜下,“多谢国主。”
怀远之谢,谢的是迦罗蓝的斡旋,毕竟他与怀恩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也并非人人都有能力介入其中,迦罗蓝这样做倒也帮了他大忙。
“我也得了好处,何须言谢呢?”
二人站定在神女伽蓝中,上一次来去匆匆,怀远甚至来不及细细看一眼神女伽蓝真正的模样,不大的屋子里,放着案几,其上有清香袅袅,龛中供奉着佛陀铜像,阳光从窗户里漏了进来,怀远可以看到里面的微尘随着风起舞。
他快步上前,跪于蒲团上,长长拜下,口中道:“南无阿弥陀佛。”
迦罗蓝低头踱步至怀远身旁。“女梁国主迦罗蓝,求见摩严法师。”
只见屋中有一团光晕亮起,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窗边,那僧人一袭破旧但洁净的杂色袈裟,袒露右臂,这是西门国僧人的衣着式样,细细看来,这袈裟居然是一缕一缕的小布条缝制而成,这在佛门中被称为粪扫衣,又叫百衲衣,即拾取粪尘中的破碎布条,洗涤后缝制而成的袈裟,身着粪扫衣之人,无一不是大德高僧。僧人皮肤微黑,却眉眼秾丽,身形挺拔俊健,即便衣着简朴,难掩周身贵胄之气。
这倒是迦罗蓝头一次见到这位摩严法师的真面目,她是真没想到,对方如此俊美,与怀远的冷冽和怀恩的圣洁不同,摩严法师如天边烈日,美得浓墨重彩。
摩严的目光落在迦罗蓝身上,冲她点头,而后看向怀远,只见怀远起身,朝对方行礼,摩严法师振袖,案几与蒲团出现在厅中,他道:“漫长的岁月令人寂寞,请二位入座,同我品茶如何?”
“自是恭敬不如从命。”怀远应下邀请,盘坐在蒲团上,迦罗蓝也点点头,坐了上去。
一盏清茶入口,只觉滋味绵长,冲淡清远,一时间三人皆沉浸在茶水的滋味中。
迦罗蓝笑道:“说起来,神女伽蓝还是因为这里的水露了马脚。”
摩严法师看向怀远,怀远道:“神女伽蓝是女梁境内唯一的一座寺庙,可是贫僧饮用的水中隐约有檀木香气,这才让贫僧循着水脉,找到了神女伽蓝。”
闻言,摩严法师眼中隐有暖色,“昔年女梁国主为贫僧造神女伽蓝,所用皆为西门国深山中的檀木,香气清远,千年不散。”
迦罗蓝忽而道:“只可惜,清香依旧,故人难寻。”
摩严法师叹道:“南无阿弥陀佛。”
迦罗蓝为女梁那位先王不平,可也心知有些事非人力所能及,她道:“法师,若无大事,我女梁国历代国主并不会来见您,我这次也是要带这东土和尚来见您,他要问您那卷真经的事。”
怀远朝摩严法师行礼,“南无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而来,东土百年战乱,民不聊生,妖鬼遍地,唯有真经可以救天下万民于水火,贫僧自罗坻法师的手札中得知,其中一卷真经便在神女伽蓝之中,还请法师相助。”
摩严眼中噙着淡淡的笑意,“你不是第一个来这里的僧人,多年前的夜晚,也有一个人来到这里,只是他没有进门,驻足于门外,静静望了神女伽蓝一夜。”
迦罗蓝与怀远异口同声道:“罗坻?”
摩严颔首,“正是他,那时候东土局势极为混乱,前秦军队征龟兹,罗坻作为俘虏被带回长安,路过女梁时,他曾来过神女伽蓝,静立一夜后,他随大军东行前往长安。”
一番话让二人皆陷入沉思,罗坻既然距离神女伽蓝一步之遥,为何不进来,而是站在门外,罗坻作古也有一百多年,当时他的所思所想,只怕再难弄清楚,怀远道:“罗坻法师留下了一本手札,其中大致记录了十二卷真经的下落,实际上他手中就有一卷真经,不过他既然知道真经下落,为何不去取经,其中因果便不得而知了。”
迦罗蓝同怀远道:“其实如果真的想要弄明白罗坻的事情,也许我们在龟兹会有所得。”
罗坻出身高贵,父亲是西门国贵族,母亲是龟兹贵族,年幼便前往西门国学习佛法,归国后由小乘佛教改信大乘佛教,后为前秦军队所掳去往长安,之后又称为后秦国师。他足迹遍西门国、西域与东土,自身熟习梵文、龟兹文与东土文字,来到东土后开译场主持译经,使东土佛门能够有更多汉译经书弘扬佛法,教化人心,与妖鬼相抗。罗坻的经历与身份使他极有可能是最了解十二卷真经下落的人,在他身上发生的事与西行取经息息相关。
怀远又道:“在罗坻法师的手札中说明,您曾参与过第一次佛典结集,这次佛典结集发生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年,不知您是否有缘得见佛陀?那一次结集又是怎样的情形呢?”看来这是怀远早早的藏在心中的疑问,终于在适当的时间向对的人提出。
摩严早就能够料到怀远会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他淡淡一笑,面上有怀念之色,“我原本是西门国某一小国的国王,后仰慕佛法改信佛学,不过国中一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我便留在国中培养我的侄子,待侄子长大成人,将王位传与他,便赶往王舍城欲瞻仰我佛仪容。只可惜,当我抵达王舍城时,佛陀刚刚涅槃,我便拜迦叶尊者为师,这才有幸参与第一次佛典结集。”
“当时迦叶尊者召一千阿罗汉聚于王舍城外七叶窟中,又从这千人中选五百人,日夜诵唱,当时我在七叶窟中,耳边梵唱阵阵,忽见一团柔和的银光没入我体内,待我醒来,脑海中便多出了一部经文。当时结集总共整理出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我也曾问过迦叶尊者,我脑海中这一卷,属于哪一藏,尊者但笑不语,只说这是佛陀交于我的使命。自七叶窟中出来时,东方有红日升起,我心中有感而发,忽觉我的使命该是要往东方去。”
摩严含笑看着迦罗蓝,目光中有淡淡的悲意,“后来,在这里,我遇见了国主,只是佛陀交给我的使命尚未完成,我,不属于我自己。”
摩严看着眼前年轻的东土僧人和美丽的女王,心中一叹,“现在我明白了,我要在神女伽蓝,等着那个取经人。”
“若非是国主为我修筑这座神女伽蓝,凝固了这里的时间,我或许不能等到你们,国主,是我的知己啊。”
迦罗蓝呆呆地望着摩严,他在神女伽蓝等了多久呢?有一千年了。生时他一路东行而来,遇上了神女之后,却与她咫尺天涯,一个立于昆仑,一个困守伽蓝。死后他伫立在千年时光滚滚洪流之中,等待着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的取经人。
那时,女王是属于现在的,而摩严注定属于未来。
如果只是爱与不爱,该有多好?
迦罗蓝的目光转而落在怀远身上,这个人呢,这个人是不是现在也不属于他自己?千年之后,他的故事该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迦罗蓝看怀远的目光中满是沉沉的寂寥,这一切都被摩严看在眼中,他垂眸轻轻叹了口气。
怀远沉默片刻,终于道:“法师 ,不知这卷真经,可否交于我?"
摩严摇头,“并非我不愿意将真经交出 ,只因此刻还不是时候,这卷真经在此处镇守女梁多年,庇佑女梁不受妖鬼侵害,再者,真经不能强夺,需要被认可方能使用,而十二册真经集齐方能产生伟力,单一册真经,效用不大。”
说完摩严举掌,"这法印便是凭证,代表着我对你的认可。凭借这法印,你也能在远方借用真经的力量。”
怀远闻言阖上双目,摩严将法印印在怀远眉心,却见朱砂一点,现而复隐,但见金光之下,怀远眉目肃然,无喜无悲,迦罗蓝一愣,方才一瞬,怀远竟像极了怀恩,她心中有说不上来的感受, 一闪而过,快得难以捉摸。
接下来,摩严和怀远就开始你来我往地讨论佛法,迦罗蓝一开始还能支着脑袋随便听听,到后面直接睡着了。
月上中天,怀远俯身替迦罗蓝盖上了自己的袈裟,起身时,只听摩严道:“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情债难偿。"
怀远怔愣一瞬,继而叹道:“贫僧浅陋,当不得国主厚爱,法师似有误解,贫僧心之所向,唯有求取真经罢了。”
摩严并不继续方才的话题,而是反问:“女梁国主贵为神裔 ,人生可算完美,不过月满则亏,你可知她们若窥不破情关会如何?"
“怀远,愿闻其详。”
“那是永远的,没有尽头的黑暗。”说完摩严又道:“即便如此,本该退行神界的神裔们依然选择留在世间,这又是为何呢?”
摩严似是想起了什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怀远说话,“情是穿肠毒,情是心头蜜,东土的僧人,情究竟是什么,全在你一念之间。”
怀远默然,不知心中所想,他俯身拜下,“贫僧受教。”
迪依娜上来便道:“国主,今晨圣僧交代,您手上有伤痕,让我们替您上药,还有您身上的伤若是还痛,圣僧替您开了镇痛的药剂,待您用过晨食,便可服下。”
迦罗蓝一摊手,得意道:“皮外伤,早就好了。”但见她细嫩的手上,光洁如新,再不见昨夜的伤口。
迪依娜松了口气,服侍迦罗蓝洗漱,而后二人来到外间,迦罗蓝桌上摆着各色点心,这些点心中有桂花糕、杏仁酥,看起来居然都是中原小点的模样,碗中是她极其喜欢的杏仁牛奶,配着芜菁小菜,她饮下杏仁牛奶,眯了眯眼睛,长长叹道:“我最喜欢这个,就是怕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吃不着。”接着看看芜菁,兴致便不怎么高了,“天天都是芜菁,我不喜欢这东西。”
迪依娜闻言笑道:“那也是因为之前的暖棚倒塌了,我已经寻到了工匠,最近就能修筑新的暖棚。”
迦罗蓝双眸发亮,“那就让他们快点修,法师不怎么爱吃瓜果,能有新鲜蔬菜最好了。”
饭罢,迪依娜让人送来止疼的药物,迦罗蓝见着一碗漆黑的汤药,脸都绿了,捂着鼻子摆手,“端走端走,谁要喝这种东西。”
迪依娜还要劝,迦罗蓝果断顾左右而言他转移话题,“城中的使者都安置好了么?”
“回国主,城中使者近日便会陆续离开,各种事宜都安排好了。”说完,迪依娜把药举了举。
草木的清苦味道令迦罗蓝皱皱眉头,“昆沙他们呢?圣火教的人有没有异动?”
迪依娜继续捧着药,答道:“回国主,昆沙还在馆驿,据他的说法,西狄可汗让他迎国主前去素叶城西狄王帐。”
“昆沙没办成事情,自然是怕的,你传信给他,我不日会启程前往素叶城,我会让他带一封信给颇黎,让他安心回去。”
迦罗蓝看着药碗直皱眉,她零零碎碎说了一大堆,迪依娜皆耐心答话,终于,室内一片寂静,她想了又想,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可以说的话了,却见怀远提着药包从门外走来。
她眼睛一亮,喊道:“法师,你去做什么了?”
怀远放下药篓,朝迦罗蓝拜下,“国主,贫僧在坊市中逛了逛,为国主配好了药剂,这药剂有清热祛毒的功效,能够减缓国主伤势。”
一听到要吃药,迦罗蓝脸色一垮,她忽而想到了什么,从榻上站起来,道:“走吧走吧,你远道而来,不就是为了见一见传说中的神女伽蓝。”
迦罗蓝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外走,却见怀远将迪依娜手中的药接过来,放在迦罗蓝面前,正色道:“还请国主满饮此杯。”
迦罗蓝见状,抬抬下巴,“哼!”只见一阵劲风起,迦罗蓝消失,只听得她的声音若有若无,“我在神女伽蓝等着你。”
室内只余怀远和迪依娜面面相觑,怀远看看药碗,又道:“贫僧会改良药方,余下的事还要劳烦女官大人了。”
迪依娜忙道:“圣僧费心了。”
怀远转身赴迦罗蓝之约,往室外走去,他能敏锐地察觉到自此他与迦罗蓝订立婚约后,女梁国中的人对他的态度更恭敬了几分。而他自己对这位女王心中有不少感激愧疚之意,连带着他们的关系也近了许多。
神女伽蓝前,迦罗蓝坐在沙丘上,她今日一袭蓝衣,头戴紫纱,掩住了半张脸,见得怀远的身影,她一跃而起,冲着他招手。
木制的寺庙静默地立在沙漠中,漫天黄沙下,少女的手腕比玉还白,紫纱飘摇,怀远走了过去,迦罗蓝今日兴致极好,她冲着怀远伸手。
怀远静立在沙漠中,神情淡淡,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迦罗蓝何等敏锐之人,她自是察觉到了怀远的迟疑,她笑道:“怎么,我有什么不对么?”
没等怀远说话,迦罗蓝又笑,“哦,我当是为什么,是怀恩对么?”
怀远带了几分不赞同道:“国主不该独自见怀恩,他很危险。”
“怎么不问我同怀恩说了什么,现在还能若无其事地站在这里。”
怀远摇头,“国主若想在西狄掌中保证女梁的安全,与佛门谈一谈是有好处的,只是难为国主,要夹在贫僧与怀恩中间了。”
怀远说着话举步来到迦罗蓝身边,迦罗蓝神色坦荡,她道:“既然已经出关,不如顺水推舟,以后的事找到了真经再说。”说完她粲然一笑,“我可不是骗你,转头又投向了怀恩,我想此刻应当是彼此心照不宣。”
迦罗蓝与怀恩的谈话为他们的西行之旅扫除了后顾之忧,赢得了片刻的宁静,只是关于真经处置的分歧,不过是暂时搁置,届时怕再有一场大战了。
怀远则是神情肃然,朝着迦罗蓝拜下,“多谢国主。”
怀远之谢,谢的是迦罗蓝的斡旋,毕竟他与怀恩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也并非人人都有能力介入其中,迦罗蓝这样做倒也帮了他大忙。
“我也得了好处,何须言谢呢?”
二人站定在神女伽蓝中,上一次来去匆匆,怀远甚至来不及细细看一眼神女伽蓝真正的模样,不大的屋子里,放着案几,其上有清香袅袅,龛中供奉着佛陀铜像,阳光从窗户里漏了进来,怀远可以看到里面的微尘随着风起舞。
他快步上前,跪于蒲团上,长长拜下,口中道:“南无阿弥陀佛。”
迦罗蓝低头踱步至怀远身旁。“女梁国主迦罗蓝,求见摩严法师。”
只见屋中有一团光晕亮起,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窗边,那僧人一袭破旧但洁净的杂色袈裟,袒露右臂,这是西门国僧人的衣着式样,细细看来,这袈裟居然是一缕一缕的小布条缝制而成,这在佛门中被称为粪扫衣,又叫百衲衣,即拾取粪尘中的破碎布条,洗涤后缝制而成的袈裟,身着粪扫衣之人,无一不是大德高僧。僧人皮肤微黑,却眉眼秾丽,身形挺拔俊健,即便衣着简朴,难掩周身贵胄之气。
这倒是迦罗蓝头一次见到这位摩严法师的真面目,她是真没想到,对方如此俊美,与怀远的冷冽和怀恩的圣洁不同,摩严法师如天边烈日,美得浓墨重彩。
摩严的目光落在迦罗蓝身上,冲她点头,而后看向怀远,只见怀远起身,朝对方行礼,摩严法师振袖,案几与蒲团出现在厅中,他道:“漫长的岁月令人寂寞,请二位入座,同我品茶如何?”
“自是恭敬不如从命。”怀远应下邀请,盘坐在蒲团上,迦罗蓝也点点头,坐了上去。
一盏清茶入口,只觉滋味绵长,冲淡清远,一时间三人皆沉浸在茶水的滋味中。
迦罗蓝笑道:“说起来,神女伽蓝还是因为这里的水露了马脚。”
摩严法师看向怀远,怀远道:“神女伽蓝是女梁境内唯一的一座寺庙,可是贫僧饮用的水中隐约有檀木香气,这才让贫僧循着水脉,找到了神女伽蓝。”
闻言,摩严法师眼中隐有暖色,“昔年女梁国主为贫僧造神女伽蓝,所用皆为西门国深山中的檀木,香气清远,千年不散。”
迦罗蓝忽而道:“只可惜,清香依旧,故人难寻。”
摩严法师叹道:“南无阿弥陀佛。”
迦罗蓝为女梁那位先王不平,可也心知有些事非人力所能及,她道:“法师,若无大事,我女梁国历代国主并不会来见您,我这次也是要带这东土和尚来见您,他要问您那卷真经的事。”
怀远朝摩严法师行礼,“南无阿弥陀佛,贫僧自东土而来,东土百年战乱,民不聊生,妖鬼遍地,唯有真经可以救天下万民于水火,贫僧自罗坻法师的手札中得知,其中一卷真经便在神女伽蓝之中,还请法师相助。”
摩严眼中噙着淡淡的笑意,“你不是第一个来这里的僧人,多年前的夜晚,也有一个人来到这里,只是他没有进门,驻足于门外,静静望了神女伽蓝一夜。”
迦罗蓝与怀远异口同声道:“罗坻?”
摩严颔首,“正是他,那时候东土局势极为混乱,前秦军队征龟兹,罗坻作为俘虏被带回长安,路过女梁时,他曾来过神女伽蓝,静立一夜后,他随大军东行前往长安。”
一番话让二人皆陷入沉思,罗坻既然距离神女伽蓝一步之遥,为何不进来,而是站在门外,罗坻作古也有一百多年,当时他的所思所想,只怕再难弄清楚,怀远道:“罗坻法师留下了一本手札,其中大致记录了十二卷真经的下落,实际上他手中就有一卷真经,不过他既然知道真经下落,为何不去取经,其中因果便不得而知了。”
迦罗蓝同怀远道:“其实如果真的想要弄明白罗坻的事情,也许我们在龟兹会有所得。”
罗坻出身高贵,父亲是西门国贵族,母亲是龟兹贵族,年幼便前往西门国学习佛法,归国后由小乘佛教改信大乘佛教,后为前秦军队所掳去往长安,之后又称为后秦国师。他足迹遍西门国、西域与东土,自身熟习梵文、龟兹文与东土文字,来到东土后开译场主持译经,使东土佛门能够有更多汉译经书弘扬佛法,教化人心,与妖鬼相抗。罗坻的经历与身份使他极有可能是最了解十二卷真经下落的人,在他身上发生的事与西行取经息息相关。
怀远又道:“在罗坻法师的手札中说明,您曾参与过第一次佛典结集,这次佛典结集发生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年,不知您是否有缘得见佛陀?那一次结集又是怎样的情形呢?”看来这是怀远早早的藏在心中的疑问,终于在适当的时间向对的人提出。
摩严早就能够料到怀远会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他淡淡一笑,面上有怀念之色,“我原本是西门国某一小国的国王,后仰慕佛法改信佛学,不过国中一直没有合适的继承人,我便留在国中培养我的侄子,待侄子长大成人,将王位传与他,便赶往王舍城欲瞻仰我佛仪容。只可惜,当我抵达王舍城时,佛陀刚刚涅槃,我便拜迦叶尊者为师,这才有幸参与第一次佛典结集。”
“当时迦叶尊者召一千阿罗汉聚于王舍城外七叶窟中,又从这千人中选五百人,日夜诵唱,当时我在七叶窟中,耳边梵唱阵阵,忽见一团柔和的银光没入我体内,待我醒来,脑海中便多出了一部经文。当时结集总共整理出经藏、律藏、论藏、杂集藏、禁咒藏五类,我也曾问过迦叶尊者,我脑海中这一卷,属于哪一藏,尊者但笑不语,只说这是佛陀交于我的使命。自七叶窟中出来时,东方有红日升起,我心中有感而发,忽觉我的使命该是要往东方去。”
摩严含笑看着迦罗蓝,目光中有淡淡的悲意,“后来,在这里,我遇见了国主,只是佛陀交给我的使命尚未完成,我,不属于我自己。”
摩严看着眼前年轻的东土僧人和美丽的女王,心中一叹,“现在我明白了,我要在神女伽蓝,等着那个取经人。”
“若非是国主为我修筑这座神女伽蓝,凝固了这里的时间,我或许不能等到你们,国主,是我的知己啊。”
迦罗蓝呆呆地望着摩严,他在神女伽蓝等了多久呢?有一千年了。生时他一路东行而来,遇上了神女之后,却与她咫尺天涯,一个立于昆仑,一个困守伽蓝。死后他伫立在千年时光滚滚洪流之中,等待着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的取经人。
那时,女王是属于现在的,而摩严注定属于未来。
如果只是爱与不爱,该有多好?
迦罗蓝的目光转而落在怀远身上,这个人呢,这个人是不是现在也不属于他自己?千年之后,他的故事该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迦罗蓝看怀远的目光中满是沉沉的寂寥,这一切都被摩严看在眼中,他垂眸轻轻叹了口气。
怀远沉默片刻,终于道:“法师 ,不知这卷真经,可否交于我?"
摩严摇头,“并非我不愿意将真经交出 ,只因此刻还不是时候,这卷真经在此处镇守女梁多年,庇佑女梁不受妖鬼侵害,再者,真经不能强夺,需要被认可方能使用,而十二册真经集齐方能产生伟力,单一册真经,效用不大。”
说完摩严举掌,"这法印便是凭证,代表着我对你的认可。凭借这法印,你也能在远方借用真经的力量。”
怀远闻言阖上双目,摩严将法印印在怀远眉心,却见朱砂一点,现而复隐,但见金光之下,怀远眉目肃然,无喜无悲,迦罗蓝一愣,方才一瞬,怀远竟像极了怀恩,她心中有说不上来的感受, 一闪而过,快得难以捉摸。
接下来,摩严和怀远就开始你来我往地讨论佛法,迦罗蓝一开始还能支着脑袋随便听听,到后面直接睡着了。
月上中天,怀远俯身替迦罗蓝盖上了自己的袈裟,起身时,只听摩严道:“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情债难偿。"
怀远怔愣一瞬,继而叹道:“贫僧浅陋,当不得国主厚爱,法师似有误解,贫僧心之所向,唯有求取真经罢了。”
摩严并不继续方才的话题,而是反问:“女梁国主贵为神裔 ,人生可算完美,不过月满则亏,你可知她们若窥不破情关会如何?"
“怀远,愿闻其详。”
“那是永远的,没有尽头的黑暗。”说完摩严又道:“即便如此,本该退行神界的神裔们依然选择留在世间,这又是为何呢?”
摩严似是想起了什么,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怀远说话,“情是穿肠毒,情是心头蜜,东土的僧人,情究竟是什么,全在你一念之间。”
怀远默然,不知心中所想,他俯身拜下,“贫僧受教。”